领导艺术笔记_第1页
领导艺术笔记_第2页
领导艺术笔记_第3页
领导艺术笔记_第4页
领导艺术笔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领导干部大讲堂·资政卷》读后感今年寒假我有幸接触到这本书籍,说实话,这本书给我了一个全新的视野和角度来看待中国发展所遇到的种种问题。对一些已让我墨守成规的行为和观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让我了解到这些表象的内在产生文化背景和原因。今天我终于完成了本书的阅读,书中有很多观点深深吸引了我让我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下面对书中的主要内容进行回顾,并进行简单的介绍。第一篇:大国崛起,面向全球的中国自由贸易理念面对挑战;贸易保护主义日趋严重,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全球化?中国企业走出去;海外并购困难重重,如何提升中国企业的软实力?中国金融业的开放;引入国际资本,拓宽融资渠道,创造境外创业的机会。中国的希望;加强法制建设,维护国际金融秩序。第二篇:新时期中国对外开放战略对以往对外开放战略的评价;使中国体制转轨得以实现。2)发展与体制的新特点和对外开放的新要求;依靠外需拉动中国经济增长3)中国对外开放新战略的全球化背景;国际产业转移将继续深化,中国必须加深改革,以做好承接。到2030年新对外开放战略的主要战略目标;扩大出口规模,增加贸易顺差。新对外开放战略需要研究的几个政策性问题;贸易依存度问题、利用外资规模的问题、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问题、要素成本上涨与中国竞争力的问题、人民币汇率问题、未来10年贸易顺差扩大问题、外汇储备规模问题、对外开放的区域战略问题、对外开放新阶段的国家经济安全问题第三篇:从《大国崛起》看各国富强之道自由市场经济制度;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法治;区分法制和法治;第二、法治与民主的实施顺序。宪政民主;不承认任何至高无上、不受约束的权力,拥有一套制衡机制。思想自由和学术独立;是繁荣科学和文化的必由之路。5)“橄榄型”社会结构的形成和中等阶层的壮大;趋于稳定的社会结构。第四篇:也谈大国崛起的历史经验与中国的选择—“和平崛起”大国的衰落、弱国的崛起、真正原因是什么?国家制度。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什么样的社会制度决定什么样的社会关系,要看制度对个人的创造财富方面、保护利益方面、激励创造方面提供了多少保障。是“和平崛起”,还是“强力崛起”?和平要以强大的国防为保障。不搞军备竞赛,不搞对抗。以前苏联为例。第五篇:大国关系中的金融战略欧美为中心的金融战略关系;拿破仑时代的英法贸易斗争掩盖下的金融战略:法国重视实物主义,而英国奉行重商主义。双方的战略中心是英国的海上金融体系与拿破仑的政治体系在资源组织上的竞争。二次大战间的德国:稳定的货币高于一切;一战后英法主导的欧洲的国际金融体系推动了德国的通货膨胀情势。德央行一直致力于马克的稳定。冷战时代的苏美竞争:缺少国际货币的超级大国;美国可以大量印制钞票,满足先行消费;而前苏联人必须实行有取舍的实物生产计划。东亚视角的金融战略关系;中国金融的衰落与崩溃:事实上退出了国际金融与货币体系;鸦片战争时到邓小平时代以前。美日的金融战争:日元的“矮化”;日本金融存在两大漏洞:产业金融而非市场金融为主体的国内金融体系;依附于国际贸易而非国内经济的日元。前者形成了日本金融的脆弱性,后者导致了日元政策的主动性丧失。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启示:好产品不敌坚挺的国际货币;穷国依赖富国的货币与资本。美国金融模式全球性扩张战略美国金融制度的发展模式是通过金融危机来确立金融管制体系以稳定金融功能的,确立共同游戏规则以推进金融市场的发展,强调金融企业的创新,通过直接金融的市场发展大力培育美国的金融资源更生能力,坚定地保护美元的国际地位。中国金融的国际竞争战略。中国实物经济得到飞速发展,但是在金融实力上非常脆弱:保持经济生产的稳定发展,适时扩大货币经济范畴,对于金融成长和稳定的意义殊为重要。贸易的大发展缺乏有力的货币支持:中国在国际上获得贸易优势地位后,是否会受到美元的压制?人民币是否能够承担从生产性大国到贸易大国的货币支持?金融管制的战略目标:稳定金融职能;金融市场化改革必须与金融职能稳定结合起来。第六篇:中国改革与发展物价指数上涨,按照货币主义分析,一定是货币出现了问题,那么过多的货币来自哪里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国出口量的增加;人民币供应量增加。第七篇:从经济政策向社会政策的历史性转变汲取能力加强;拥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公共政策议程设置模式;包括:关门模式、动员模式、内参模式、借力模式、上书模式、外压模式。社会政策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议程设置模式转变的产物。外压模式出现的背景;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越发不同步。潜在压力是如何转化为现实的压力呢?四个领域的变化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利益相关者的施压、非政府组织的卷入、大众传媒的转型和互联网的兴起。政策导向的变化;没有民众对“改革”的质疑反思。没有新型与传统媒体对公共政策的激烈辩论,没有社会要求重新定位中国改革的强烈呼声,政策导向出现如此巨大的转折是很难想象的。第八篇: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怎样才能够持续?坚持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发展三个最终的指标;经济的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减贫效果的成效。中国经济现在面临的严峻挑战;从经济社会生活的层面上看:一是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的问题日益突出;二是社会环境从经济的深层结构看:内部上,GDP在投资和消费结构上的失衡,主要就是过度的投资和消费的不足。外部上,国际贸易和国际收支的双顺差。外汇储备大量积累,造成贸易摩擦加剧,造成产品卖不出价钱,搭上我们的环境。内外部失衡在宏观经济上集中体现在流动性过剩或者说货币的供应量过剩转变发展模式;主要障碍在于旧体制的遗产没有得到消除,最重要的四点:各级政府依然掌握着一些重要资源的配置权;各级政府把GDP的增长速度作为政绩的主要标志;政府的财政状况,各级政府的财政状况和物质增长的速度紧密相连;资源配置上政府行政力量作用很大。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第九篇:政府与法治;市场经济有好坏之分;经济增长的源泉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技术进步;第二个层次:地理因素、开放因素、制度因素。观察政府与经济人的三种视角;制度所要解决的市场经济的两大问题:市场如何被约束、政府必须被约束。法治造就有限政府与有效政府;目前人们发明的最好制度叫做法治。所谓法治。就是经纪人和政府都置于法治的框架下,都受到法律的约束。民主的决策原则内含有劫富济贫的重新分配财富的倾向,他可能是破坏产权的。违背有限政府的两类情况;第一类情况是政府颁布的限制经济人活动空间的法律太多。第二类情况是限制政府任意权力的法律太少。有效政府与政府监管;推动法治建设的力量;包括:内部利益、外部压力和知识的力量。第十篇:理解和捍卫市场经济从历史看市场经济的奇迹;市场经济有两大特点:竞争为他人创造价值、陌生人之间的合作。建立市场信任的关键:企业、利润和企业家企业家拿的是利润,承担的是对消费者的责任中国企业面临的困境;企业家工作概括起来就两件事:应对不确定性、推动社会创新。不确定性包括:市场的不确定性和政策的不确定性。西方企业家主要应对的是市场的不确定性,主要进行技术和商业的创新。而中国的企业大多应对政策的不确定性。政府干预导致市场发育不足;资本市场和土地市场是问题最多的两个市场。在中国,大量的技术专利是个人申请的,而不是公司申请的,创新没有变成公司制度化、日常化的行为。政府最应该做的:保护产权,推动竞争让穷人的资产变资本。农民是中国最底层的群体,但是却拥有值钱的东西——土地、住宅、宅基地,但是却不能交易。我们中国不是缺乏资产,而是缺乏把资产变为资本分的途径。确定产权,刻不容缓。相信市场,允许民间扶贫;我们经常听到市场做不了的事要靠政府介入。但我们要明白,很多事不是市场真的做不了,而是政府不允许做。反映在慈善事业和医疗体制改革上(允许私人办医院)。一个严重的误解:市场导致不平衡;市场越开放、政府干预越少的地方,收入差距越小。比如浙江;而东北地区则相反。拒绝“卖拐”——坚定对市场经济的信念;减少政府干预,推进改革、完善市场第十一篇:正确理解利润和企业社会责任;人们为何会热衷于谈论社会责任?塑造公司形象。中国正在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企业社会责任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困惑和悖论貌似企业和社会责任不能两全。然而在健全的社会制度下,利润是考核企业家尽到责任的重要指标。从利润、收入、成本说起;收入是企业为消费者创造价值的一部分。利润实际上是一个尺度,它度量企业为消费者创造的价值,高出你使用这种社会资源的成本是多少。因此,利润越高,说明你创造的价值越大,就很好地履行离了社会责任。利润来自何处;利润来自不确定性、创新、企业对市场秩序的维护(品牌溢价)利润是一种责任;让那剩余价值的人更好地承担责任,并监督其他的人也承担自己的责任。利润的社会意义;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利润是一个信号。如果利润普遍比别的行业高,这说明市场不够开放,引入竞争不够。利润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社会责任这个概念最适合谁?最适合政府。政府不用担心收入,没有利润指标。非营利性组织,像大学、研究所一类的;垄断型组织。他们的利润并不能衡量对社会的贡献。怎么办—制度缺陷下的抉择;要努力完善制度,是个人利益尽量与社会利益相一致。责任只能由可考核性保证,所以最重要的是把产权制度搞好,把价格制度搞对,把激励机制搞活。对于企业家来说。他们的责任是在诚信的基础上,通过为客户创造价值,赚取利润,同时为更多的人创造就业机会,给国家上缴更多的税收。第十二篇:儒家“孝道”文化的终结与中国金融业的兴起。儒家“孝道”文化在历史上的中国这是由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所决定。金融市场交易的作用是规避未来的风险。2500年前由孔孟推出的儒家“孝道”及相关价值体系,即是增加家庭内部隐形交易安全的进一步保证,“养子防老”是最主要的规避未来风险的手段,这套体系之所以维持这么久,其原因大致如下:第一,土地以家族所有,长辈掌握了土地分配权。第二,在洋务运动之前,中国的工业欠发达,商业也有限对多数人而言,可能交易的金额会非常小,利益交换的规模有限,“违约不值得”。第三,交通运输困难,地区间人口流动非常有限。社会转型让“孝道”文化成为历史;农村变化:第一,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家族、家庭的长者不再有给后代分配土地的权力,祖产空空,长辈对后辈难有约束力。第二,种田已不再是致富的路子,非农的收入已远远高于农业的收入。子女移居外地,儒家“孝道”文化的约束力已相当弱。城市变化:首先,城市人没有农田作为最后的生活保障;其次,城市人因工作迁居异地的现象已相当普遍。,人口流动是常规;在社会结构和人口流动量发生根本型转变后,“家”的经济交易功能已越来越难以支撑,金融证券与保险市场随即兴起。从美国过去100年的金融发展看中国金融的未来;美国金融市场发展跟中国很相似,现在在美国,金融市场已基本取代了传统家庭、家族的经济交易功能,让经济交易推出家庭。由金融市场取代家庭的经济交易功能;中国“家’文化必将发生改变,被重新定义在精神互助和感情交融上,以爱和感情定义”家“。第十三篇:治国的金融之道几十年持续增长的启示:政府敢于“借钱花“;1982年到2004年,国债余额的年增速在25%左右。朝代时期的发展模式:最大限度的存银子由于中国历来没有对权力的可靠制约与监督机制,随着专制体系的年龄越来越高,贪污腐败也会越加猖狂,到最后国库空空,迫使朝廷在财政税赋上狗急跳墙,然后便是官逼民反,朝廷最终灭亡。实现规避国家危机和动乱有两种手段:一种便是尽量存钱,另一种便是将钱全部用来发展,而且还尽可能借钱来发展,透支未来的收入先发展。两种国策,两种结局;在1896年以前,清政基本健康,少有赤字,按传统的标准那是的中国应该很强盛。但实际结果它却不堪一击。晚清的财政危机到底有多严重?晚清的负债并没有那么严重,关键在于当时国家在理财策略上缺乏缓和财政赤字危机的手段。靠增税缓和财政危机的陷阱;事先避险的方法有三种:其一,多存钱,但这一方面意味着牺牲今天消费机会和创业、投资机会,限制发展。另一方面这样做也不一定能完全规避掉各种风险,特别是难以规避低概率、高损失的风险事;其二,靠家族中亲戚和亲人,但是这种隐形互保毕竟不是能硬性执行的契约,而且范围小;其三,买各种保险和其他金融品种;其四,找银行贷款。靠单年的加税来解决财政危机,其最大的缺陷是强化了一次性大额开支对当年社会的冲击。缓解财政危机的金融手段;在宋朝出现财政危机时常常通过货币发行来转嫁危机,导致物价上涨,货币贬值。这种失信行为,不仅加快了朝代更替周期,而且使早在宋朝发明的纸币难以在中国社会持续使用。最理想的缓解财政危机、支持发展的方法是发行长期债券,其期限越长越好。什么情况下靠公债更能增强国力?决定经济国策的两个关键因素是国债利率和国家投资回报率,前者取决于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后者取决于国家制度是否有利于市场交易。加税或国债:哪种更好?关键在于政府的融资成本和民间的投资回报率,只要纳税人的投资回报率高于政府公债利息,最优国策是:少征税,把钱留给老百姓去投资创业,藏富于民,政府尽量用公债来补充赤字,维系开支。相反的,如果公债利息高于民间投资回报率,那么靠赤字负债发展是下策。同时,如果政府的投资回报率低于民间投资回报率,政府不应该借债发展,也不应该加税,而是要退税。中国致强之路能走多久: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先行,改变粗放型经济发展策略,提高政府投资回报率。第十四篇:社会公正与全球贸易;成功的发展意味着从停滞的、生产率低的传统行业转向生产率迅速提高的现代产业。全球化让太多的人利益受损,或者更确切地说,自由化进程之利弊因国而异。在市场风险较低,就业充分,经济成熟的条件下,贸易自由化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但在发展中国家,这些条件无一满足。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一个工人受进口商品冲击而失业后,能很快找到新的工作;而且从生产率低的、受保护的行业转向生产率高的出口行业会促进经济的增长,工资水平上涨。但如果失业率很高,失业后的工人可能一直就找不到工作,跌入失业大军,并不能促进经济增长,加剧贫困。要增加透明度,组建一个能代表各方利益的团体。第十五篇:我们后代在经济上的可能前景;我们现在所面临的问题不是经济不再突飞猛进而是。经济发展过快引起的问题。经济失调只是一个暂时的阶段,人类终将战胜经济问题,那么到时人们就将失去他们传统的生活目的。第十六篇:后发优势和后发劣势;技术创新和后发优势;经济增长的因素:取决于三方面的条件生产要素:如果各种生产要素都增加,总产量、经济水平当然提高。产业结构:将这些生产要素从附加值比较低的产业转移到附加值比较高的产业,经济总体水平也会提高,尽管要素总量没有增加。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的成本研究开发(R&D)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可以通过自主研发或者技术引进。新技术研发一般投入非常大、风险也比较大。一般95%的研发项目没有产生任何结果。申请专利成功后有80%以上的市场失败率。对于发展中国家利用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通过技术模仿、技术引进引进不需要花费成本。因为超过专利保护期的技术引进根本不需要购买成本。在引进技术中,最高的是购买专利,但只需付大约该技术发明成本的30%,而且引进的一定是成功的。后发优势;发展中国家收入水平、技术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水平与发达国家有差距。可以利用这个差距,通过引进技术的方式,来加速发展中国家技术的变迁。从而使经济发展的更快。宪政体制和后发劣势;何为后发劣势杨教授提出两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差异根本原因在于制度差异。而最优制度便是英美式的宪政制度,必须保证对最高权力的约束。宪政体制是否为经济长期发展成功的充分或必要条件?首先印度为宪政制度然而经济上仍然比较困难。日本也没有进行彻底的宪政体制改革;新加坡基本上是独裁统治,然而,1988年日本人均收入已经超过美国,新加坡1996年也达到美国的水平。而且,杨教授认为最理想的共和宪政体制的英国,从人均收入来看,现在只排在全世界第22位,已不是最发达国家。杨教授主张宪政体制要先行的原因是因为他认为如果先进行技术模仿,没有在宪政体制方面进行彻底改革,必然会导致国家机会主义制度化,少数政治精英就会利用国家政权掠夺经济发展的成果,是制度上的模仿更难实现,经济最终将陷入困境。其实,国家机会主义在任何社会里都不会是毫无限制的,任何政权都需要得到人民的支持。宪政改革是否可在短期内完成?制度是不可能隔夜就改成的。即使宪法改了,但人的行为方式不变依旧不行。共和宪政体制和经济发展;共和宪政体制是否为最优体制制度是内生的;,一个最优的制度安排实际上与发展阶段及历史、文化等有关系。比如宪政体制需要有好几个在政治和经济力量上大约相等的集团。如果没有,即使通过宪法也不行。一些国家的发展问题是否因为实现共和宪政而起二战时期的德国和日本说明,文化、意识形态并不是随宪政体制的改革就马上发生改变。美国在进行宪政体制改革时,在1929年也发生严重的金融危机。中国在1950年代以后经济遭遇许多困难真正原因是由于中国推行了不符合比较优势的赶超战略。中国人均资源稀少,资源动员战略困难。发展战略、后发优势、后发劣势和改革的途径;发展战略,后发优势与劣势利用后发优势,发展经济还是困难重重,原因其实在于政府所采取的发展战略。发展中国家一般来说,资金相对短缺而相对昂贵,;劳动力相对丰富而便宜,这就决定了这个国家具有比较优势的是劳动力相对密集的产业。如果政府优先发展的产业不符合这个比较优势,那么这个产业在开放、竞争的环境中需要得到政府的保护才能生存。如果企业少,那么政府可以通过减少税收方式进行补贴。但是发展中国家优先发展的是整个产业比如重工业部门,靠财政税收补贴往往来说力不从心,就只好以政策扭曲各种价格信号,由行政力量来配置资源给优先发展的企业,并抑制非优先产业的发展。在这种赶超战略下,市场机制受到抑制,资源配置缺乏效率,企业没有积极性改进生产,整个经济效率低下。由于一个经济的产业结构内生决定于这个经济的要素禀赋结构,因此提高产业结构,必须要提高要素的禀赋结构。利用比较优势引进技术,引进成本和学习成本都会最低,这样也就能更好地发挥后进优势。经济改革和发展绩效;乡镇企业的产权模糊,价格和资源配置体系推行的是双轨制进行缓慢改革。第十七篇:人间的“扯皮”和科斯定理;科斯定理:在存在外部效应的场合,只要(1)在交易过程中不存在交易成本;(2)产权是明确界定的;如果存在交易成本,及时产权明确,私人间的交易也不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产权不明确,一个重要的结果就是扯皮永远扯不清楚,意味着交易成本无穷大,任何交易都做不成;而产权界定的清楚,即使存在交易成本,人们在一方面可以通过交易来解决各种问题,另一方面可以有效的选择最有利的交易方式,使交易成本最小化。不同条件下人与人打交道的方式,就是所谓的“经济体制”。在有的体制下,经济效率高些,有的体制下,效率低些,这些差别说到底就是交易成本的差别。第十八篇:从转轨到转型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改革的一般进程与我国改革现阶段所处的历史位置改革的内涵:经济变革和社会变革经济转轨的实质在于新的制度结构和制度安排置换或替代旧的制度结构和制度安排。在新制度的经济效率实现之前,经济转轨将首先表现为社会利益的再分配和结构的转变,而在新制度的经济效率实现之后,经济转轨则必然导致社会转型的产生。因此,改革首先表现的是一个政治过程,其次才是一个经济过程,最终则是一个社会过程。改革的进程: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制度转型前者已建立全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和保持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为总体目标。后者则以重构全新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主义现代社会制度,促进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和历史发展为总体目标。现阶段改革的历史定位:社会转型阶段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旧有的社会制度结构与全新的全新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之间的适应性矛盾逐渐突出,改革的重点逐渐由经济体制向社会制度及社会生活层面延伸和展开。转型社会的一般特点与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社会问题;转型社会:我国改革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社会转型的动力一方面来自经济转轨所引致的社会生产力发展对社会生产关系及整个社会结构的适应性要求;另一方面来作为改革的自觉的主体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