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法律法规与职业危害识别课件_第1页
职业健康法律法规与职业危害识别课件_第2页
职业健康法律法规与职业危害识别课件_第3页
职业健康法律法规与职业危害识别课件_第4页
职业健康法律法规与职业危害识别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业健康法律法规体系简介与职业危害因素识别青岛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韩邦平联系电话8591601885916038

电子邮箱sdd1911@126.com主要内容1、职业健康法律法规规章标准体系简介2、职业危害因素3、法定职业病4、职业危害因素识别的目的、意义5、职业危害因素识别常用方法6、常见职业危害因素识别7、职业危害申报过程中职业危害因素的识别方法1.职业健康法律法规规章标准体系简介1.1法律1.1.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前期预防、劳动过程的防护、职业病诊断鉴定与病人保障、监督检查、法律责任1.1.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六章:6个方面规定职业安全卫生法规基本要求;第七章: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第四章: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1.1.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章第三十七条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第三章第四十四条劳动合同,应当载明防止职业危害的事项1.1.4《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第十七条矿山企业必须对作业场所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和井下空气含氧量进行检测,保证符合安全要求。

1.职业健康法律法规规章标准体系简介1.3、地方法规1.3.1《山东省职业病防治条例》:与职业病防治法最大的区别,调整范围不受法定职业病的限制1.3.2《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第二十二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安全卫生制度,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职业安全卫生条件,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人员定期进行健康检查,防止和减少职业危害1.3.3《青岛市劳动安全卫生管理规定》1994年5月19日市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1994年6月14日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批准,1994年6月14日市人大常委会公告公布:详细规定了相关劳动卫生的用人单位义务、劳动者的健康权利及行政责任等;2002年1月9日青岛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进行了修改,职业卫生内容只有一句话:“企业违反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定的,由卫生行政部门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给予处罚。”;2010年1月1日起施行的《青岛市安全生产条例》将其废止1.职业健康法律法规规章标准体系简介1.4部门规章:1.4.1卫生部发布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已经废止)《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已经废止)《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管理办法》《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办法》《职业病分类目录》(卫生部会同劳动与社会保障部)1.职业健康法律法规规章标准体系简介1.4.2安监总局发布的:《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1号令等7个总局令涉及职业健康《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23号令《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27号令

总局令关于职业健康新规定1.职业健康法律法规规章标准体系简介1.4.3原劳动部发布的:《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十六条矿山作业场所空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不得超过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矿山企业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方法,按照下列要求定期检测:(一)粉尘作业点,每月至少检测两次;(二)三硝基甲苯作业点,每月至少检测一次;(三)放射性物质作业点,每月至少检测三次;(四)其他有毒有害物质作业点,井下每月至少检测一次,地面每季度至少检测一次;职业病防治法有毒物品条例前期预防劳动过程中的防护和管理其他职责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人保障1、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检查

2、职业安全培训工作3、资质备案监督检查拟订相关职业卫生法规和标准职业危害事故调查处理

无责任负责职业危害申报

、发放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资质备案及报告登记安监部门的职责对场所的管理对事故的管理职业病防治法有毒物品条例前期预防劳动过程中的防护和管理其他职责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人保障1、资质认证2、健康监护拟订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和标准化学品毒性鉴定管理工作

1、资质认证2、规范职业病的预防、保健,并查处违法行为3、规范职业病的检查和救治

负责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认定和监督管理

负责对建设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审核、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卫生审查和竣工验收卫生行政部门的职责对人的管理1.职业健康法律法规规章标准体系简介1.6.4、安监总局发布的行业标准:AQ4201-2008《电子工业防尘防毒技术规范》AQ4202-2008《作业场所空气中呼吸性煤尘接触浓度管理标准》代替LD39-92AQ4203-2008《作业场所空气中呼吸性岩尘接触浓度管理标准》代替LD41-93AQ4204-2008《呼吸性粉尘个体采样器》代替LD40-92AQ4205-2008《矿山个体呼吸性粉尘测定方法》代替LD38-92AQ/T4211-2010《家具制造业防尘防毒技术规范》AQ4210-2010《革类加工制造业防尘防毒技术规范》AQ4209—2010《城镇污水处理厂防毒技术规范》AQ/T4208-2010《有毒作业场所危害程度分级》AQ/T4207—2010《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监管信息系统基础数据结构》AQ/T4206—2010《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基础信息数据》AQ/T9006-2010《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5.10职业健康5.10.1职业健康管理企业应按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职业健康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配备与职业健康保护相适应的设施、工具。企业应定期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进行检测,在检测点设置标识牌予以告知,并将检测结果存入职业健康档案。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危害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应设置报警装置,制定应急预案,配置现场急救用品、设备,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各种防护器具应定点存放在安全、便于取用的地方,并有专人负责保管,定期校验和维护。企业应对现场急救用品、设备和防护用品进行经常性的检维修,定期检测其性能,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5.10.2职业危害告知和警示企业与从业人员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和防护措施如实告知从业人员,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企业应采用有效的方式对从业人员及相关方进行宣传,使其了解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危害、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降低或消除危害后果。对存在严重职业危害的作业岗位,应按照GBZ158要求设置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载明职业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和应急救治措施。5.10.3职业危害申报企业应按规定,及时、如实向当地主管部门申报生产过程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并依法接受其监督。4、职业危害因素识别的目的、意义和程序4.1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的概念:在职业卫生工作中,根据经验或通过工程分析、类比调查、工作场所监测、职业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实验研究等方法,把工作场所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甄别出来的过程。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是职业卫生工作的首要环节,也是职业卫生工作者的一项基本工作。4、职业危害因素识别的目的、意义和程序(续)4.2职业危害因素识别的目的、意义4.2.1确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性质、种类、分布和作用条件4.2.2确定影响劳动者健康的方式、途径和程度,确定健康监护指标;为职业病诊断提供证据4.2.3职业病的防治、管理、危害控制4.2.4职业病危害评价的基础和重要环节4.2.5指导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的实施4.2.6指导职业危害申报工作4.2.7确定职业病危害监测、检测指标5、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常用方法5.1按工作方法分类5.1.1经验法5.1.2类比法5.1.3.检查表法5.1.4工程分析法5.1.5调查检测法5.1.6其它方法5.1经验法5.1.1概念:经验法是评价人员依据其掌握的相关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借助经验和判断能力直观地对工作场所存在或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辨识分析的方法。5.1.2适用范围:该方法主要适用于一些传统行业中采用传统工艺的建设项目的评价,评价人员积累的这类典型行业和工艺的职业卫生基础资料较为丰富,可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和原有的资料积累对此类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因素进行识别和分析。

5.1经验法(续)5.1.3优缺点:优点--简便、易行缺点--受评价人员占有的知识、经验和资料的限制,可能出现遗漏和偏差。5.2类比法(续)5.2.3优点:直观、可以定量(通过对类比现场的调查、监测);5.2.4缺点:相似可比性的差异带来偏差。工程特征的相似性(工艺路线、生产方法、原辅材料、产品结构);职业卫生防护设施的差异性;环境特征的相似性。5.3检查表法5.3.1概念:对设计的工厂、车间、工段、装置、设备、生产环节、劳动过程的相关要素以检查标的方式进行逐项检查,辨识分析各环节可能产生或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5.3.2适用范围:适用范围较广。可单独应用于一些工艺简单的项目,也可与其他方法联合使用,对一些工艺繁杂的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5.4工程分析法5.4.1概念:对识别对象的生产流程、生产设备布局、化学反应原理、原辅材料及其杂质种类含量等进行分析,推测生产过程中固有的、潜在的、可能产生的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5.4.2适用范围:主要用于新工程、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等项目,不易找到类比对象。5.5调查、检测法5.5.1概念:在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基础上,应用采样分析仪器对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鉴别分析。5.5.2适用范围:

存在混合性、不确定的因素的项目。优点:真实可靠,可以识别其他方法难以发现的因素;缺点:受仪器设备限制,耗费人力物力时间长。5.6其他方法5.6.1系统分析、排查法;5.6.2理论推算法;5.6.3健康监护结果、案例分析倒推法;5.6.4文献检索法:相关新研究、新技术、新产品、新化学物报道信息分析法。6.1.2粉尘危害行业举例矽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超过10%的无机性粉尘)

煤炭采选业、石油天然气采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采选业、工艺美术品制造业、电力、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碱产品制造业、无机盐制造业、化学肥料制造业、涂料及颜料制造业、催化剂及各种化学助剂制造业、橡胶制品业、砖瓦、石灰和轻质建材制造业、玻璃及玻璃制品业、陶瓷制品业、耐火材料制品业、矿物纤维及其制品业、磨具磨料制造业、炼铁业、炼钢业、铁合金冶炼业、重有色金属冶炼、金属制品业、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业、机械工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交通水利基本建设业(28)等6.1.2粉尘危害行业举例(续)煤尘(煤矽尘)

煤炭采选、运输、贮存和使用及燃烧石墨尘

石墨矿开采、加工、使用石棉尘

开采、使用及材料设备中存在电焊烟尘

6.3铅及其化合物危害行业举例再制蛋配料、印刷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工艺美术品制造业、铅盐制取、涂料及颜料制造业、热稳定剂合成、炸药及火工产品制造业:含铅弹头制取、橡胶制品业:包铅硫化、玻璃及玻璃制造业、石墨及碳素制品业:金属粉制备、金属粉混合、重有色金属冶炼业、船舶除锈、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制铅粉,制铅膏、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陶瓷电容配浆、电容端面喷铅、拆船业、纺织业、有机化工原料制造业、塑料制品业6.4氯气危害行业举例氯气制造业、以氯气为原料的制造业、漂白相关行业、消毒相关行业6.5苯危害行业举例皮革、毛皮及其制品业、家具制造业、石油加工业、炼焦、煤气及煤制品业、体学农药制造业、有机化工原料制造业、涂料及颜料制造业、染料制造业、化学试剂制造业、催化剂及各种化学助剂制造业、塑料制造业、合成橡胶制造业、合成纤维单(聚合)体制造业、炸药及火工产品制造业、日用化学产品制造业、医药工业、橡胶制品业、玻璃及玻璃制品业、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业、机械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其他计量器具制造业、装饰业、房修业、粘胶剂制造业(苯的制造、以苯为原料制造业、有机溶剂)6.6高温危害行业举例《目录》中列举了64个行业6.6.1高温作业:有高气温、或有强烈的热辐射、或伴有高气湿项结合的异常气象条件、WBGT指数超过规定限值的作业6.6.2WBGT指数:湿球黑球温度指数室外WBGT=0.7tnw+0.2tg+0.1ta室内WBGT=0.7tnw+0.3tgtnw——自然湿球温度;tg——黑球温度;ta——干球温度6.7噪声危害行业举例《目录》中列举了64个行业6.7.1噪声作业:存在有损听力、有害健康或有其他危害的声音,且8h/d或40h/w噪声暴露等效声级≥80dB(A)的作业。6.7.2听阈:正常人耳刚刚能引起音响感觉的声音强度。6.7.3声压级:给定声压与参考声压之比的以10为底的对数乘以20,以分贝计。在空气中参考声压一般取为2*10E-5帕,这个数值是正常人耳对1千赫声音刚刚能觉察其存在的声压值,也就是1千赫声音的可听阈声压。6.7.4连续噪声:稳态噪声【声级波动<3dB(A)】、非稳态噪声【声级波动≥3dB(A)】6.7.5脉冲噪声:突然爆发又很快消失,持续时间≤0.5s,间隔时间>1s,声压有效值变化≥40dB(A)的噪声。6.7正己烷在常温下为微臭的液体,易挥发,蒸汽比重2.97,沸点68.74℃,几乎不溶于水,易溶于氯仿、乙醚、乙醇。工业上主要用于工业粘胶配制、除污、干洗、油脂萃取、制鞋、制球、印刷、油漆、制药、家具制造及电器制造等。正己烷在生产环境主要以蒸汽形式经呼吸道吸收,人类一次口服50g正己烷可致死;经呼吸道吸入中毒时表现为急性中毒性脑病和粘膜刺激症状。正己烷在人体内主要分布于富含脂类的肝、血液和神经组织中;所致周围神经病的病理改变主要是远端神经粗纤维轴索内出现因神经丝增生、积聚和缠绕而成的团块,内中充斥大量糖原颗粒;轴索明显肿胀,髓鞘变薄,其所支配的肌肉可有失神经萎缩和灶性退行性改变。7、职业健康监督检查法7.1概念: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监督检查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管理工作过程中,综合运用不同的职业危害识别方法,全面辨识可能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7.2适用范围:职业健康监督检查7.3识别途径:7.3.1利用中介机构识别:建设项目职业危害评价报告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检测、评价报告健康监护资料职业病诊断资

7.3.2利用感官识别可以感官直观判定的职业危害:粉尘、高温、噪声、振动、紫外线、气压(高、低)可以感官提示的职业危害:有色、有味及刺激性气体;腐蚀性液体7.3.3利用职业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判定:适用于所有职业危害因素,特别是化学产品、中间产品、原料、辅助材料抄写登记备查后,直接判定。7.3.4利用化学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