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江红蒜生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1页
《麻江红蒜生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2页
《麻江红蒜生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3页
《麻江红蒜生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4页
《麻江红蒜生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黔东南州地方标准《麻江红蒜生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麻江红蒜是麻江县贤昌乡特具地方特色的一个典型的红蒜地方品种,从1999年开始,采用群体优选,群体混合繁殖技术,对其品种连续5年多代进行筛选繁殖,按照叶片、叶色、形状、蒜头形状、熟期等性状进行筛选。而选育成的植株生长整齐一致,蒜头颜色、蒜头大小相对整齐,产量高的优良地方品种。其主要优缺点:麻江红蒜性状稳定,抗逆性强,植株生长旺盛,田间长势整齐,产品外型美观,香辣浓郁,质量优良(经贵州省理化测试分析中心检测,麻江红蒜营养全面,富含人体所需的16种氨基酸,其中:脂肪、磷、铁、维C分别比福建、上海、湖北、河南、山东、陕西、新疆的平均值(顾智章《大蒜栽培与贮藏》)高36.66%、439.47%、1120%、200%)。缺点是个头不大,平均横径4-5cm,但经过品种提纯复状,提高栽培技术可达6cm以上。麻江是“中国红蒜之乡”,其红蒜产品曾获首届贵州省农特产品“优质农产品”称号。麻江红蒜,属\t"/produce2/_blank"百合科葱属中以磷芽构成磷茎的栽培品种,为两年生草本植物,因种植地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麻江县,其外皮多为紫红色而得名。麻江是“中国红蒜之乡”,麻江红蒜含有蒜素、大蒜辣素和锌硒元素等。由于种植历史悠久、质量优良,麻江红蒜素有较高的知名度。尤其是麻江红蒜经过近百年的选种选育,培育出了外形美观、辣味浓郁、内容丰富、独具特色的大蒜品牌,曾获首届贵州省农特产品“优质农产品”称号。一、项目背景(一)全省和国内外产业、技术现状麻江县已建立了30个优质红蒜基地,12个销售网点,种植面积年稳定在4万亩左右,年产红蒜3万吨,实现产值12800万元,亩产增收1500元,促进了全县红蒜产业的发展。2003年1月被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委会授予“中国红蒜之乡”称号,同年在首届贵州省农特产品展销会上评为“名牌产品”。2006年原麻江县农业局组织选育的麻江红蒜1号,经贵州省第四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九次主任委员会审定通过。(二)制修订地方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按照《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2021年度第一批省级地方标准复审结论的公告》(黔市监公告〔2021〕61号)要求,《麻江红蒜生产技术规程》DB/T915--2014作为修订项目。近几年,在麻江县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麻江红蒜产业飞速发展,红蒜产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品质化、生态化发展,要求地方农业主管理部门及时制定和发布符合地方特色的红蒜无公害生产地方标准。为了促进麻江红蒜生产的健康发展,提高栽培水平,规范生产过程,打造麻江红蒜品牌,麻江县农业农村局根据国家相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在总结红蒜生产管理和多年红蒜栽培试验和DB/T915--2014《麻江红蒜生产技术规程》的基础之上,决定修订《麻江红蒜生产技术规程》,原标准设定的一些指标,在实际种植和操作中不相符等,需要进一步完善后推行使用。为使《麻江红蒜生产技术规程》在生产过程中更加合理化、规范化,该标准有重新修订的必要。(三)主要内容1、第二章规范性文件GB2763食品农农药最大残留限量修订为GB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已废止修订后删掉,并调整为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NY5010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修订为NY/T5010无公害食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2、第三章3术语定义中3.1麻江红蒜“由麻江县贤昌乡新场村地方红蒜品种中选育而成的头薹兼用型晚熟品种”修订为“麻江县贤昌乡新场村传统种植的大蒜品种经过系选”;在最后增加“为头薹兼用型晚熟品种”;3、第四章4产地环境“产地环境条件符合NY5010的规定”修订为“产地环境条件符合NY/T5010的规定”;4、第五章增加5.1土壤选择选有机质含量达2%以上、PH值在5.5~6.5之间,旱能浇,涝能排,前作为非葱蒜类百合科葱属植物的疏松砂质土壤地块。基肥施用增加“低肥力土壤和高肥力土壤的基肥施入量,较中肥力土壤增施或减施15%~20%”内容;播种“按株行距140cm~160cm要求,顺相面众向开4条播种沟”修订为“在160cm宽开厢厢面,顺厢面延长向拉绳开4条播种沟,从距厢边10cm处依次向里开”,并增加“第一沟播好后用开第二沟的泥土覆盖,依次进行”;施肥覆草“每667m2先施钙镁磷肥40kg~50kg(含P20518%)、硫酸钾肥20kg~30kg(含K2045%),或配施按此折算的复混肥料于种蒜行间,后每667m2拋撒腐熟猪(牛)圈肥3000kg~3500kg均匀覆盖种蒜。基肥施完,再用稻草或山草、玉米秆等平整覆盖于厢面上,厚度8cm~10cm,用少量泥土压草。”修订为“先施化肥于种蒜行间,后抛撒腐熟猪(牛)圈肥均匀覆盖种蒜。再用稻草或山草、玉米秆等平整覆盖于整个厢面上,厚度8~10cm,用少量泥土压草。施肥用量按基肥施用。”5.5田间管理5.5.1中耕除草增加“之后至蒜薹采收前视杂草情况除草培土1~2次”;5.5.3防旱排涝“苗期注意控水保湿;蒜头采收前10d~15d,干燥土壤”修订为“播种后至苗期,控水促苗生根;抽薹至鳞茎膨大期,抗旱保墒;蒜头采收前10d~15d,干燥土壤以利蒜头防病和采收。做到久旱时小水漫灌浸透墒,大雨时沟水快排不上厢。”5.6病虫害排涝中5.6.1农业防治增加“选用饱满、硬实、质优蒜瓣作种,推广应用复壮蒜种。”;增加5.6.3生物防治“选用对天敌杀伤力低的生物源农药防治病虫害,如阿维菌素,BT乳剂、新植霉素、农用链霉素等。”;5.6.4化学防治“提倡使用生物源农药,化学防治应符合GB4285和GB/T8321的规定。”修订为“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严格执行GB/T8321和NY/T1276的农药使用规定。”;虫害“蚜虫:在虫害发生初期,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均匀喷雾。蓟马:选用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每隔5d~7d喷施1次,连喷3次。蒜蛆(葱蝇):选用2.5%溴氰菊酯3000倍液,喷雾或灌根。斑潜蝇:选用2.5%三氯氰菊酯乳油3000倍~4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修订为“主要虫害有蚜虫、蓟马、蒜蛆(葱蝇)、斑潜蝇等。分别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25%乙基多杀菌素1500~2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2.5%溴氰菊酯3000倍液、2.5%三氯氰菊酯乳油3000~4000倍液进行防治。以上方法每7~10d防治一次,药剂交替使用。”5、第六章6采收中的6.2蒜头增加“按20~30个捆成束悬挂于通风处,晾至鳞茎表皮脱水干燥,剪去假茎,假茎基部留0.5~1cm,晾晒2~3d后,即可分级包装、贮藏或销售。”二、工作简况(一)任务来源本标准任务来源于《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2021年度第一批省级地方标准复审结论的公告》(黔市监公告〔2021〕61号),由麻江县农业农村局相关经费支撑。(二)编制过程1.组织起草阶段2021年2月麻江农业农村局填报了《麻江红蒜生产技术规程》地方标准复审建议表,启动修订麻江红蒜地方标准工作。2021年4月,麻江县农业农村局成立了以张久远(高农艺师)同志为组长,共13人的标准编写工作小组(具体人员见附件),在黔东南州农业农村局、黔东南市场监督管理局和黔东南州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的协助下,开展《麻江红蒜生产技术规程》(修订)申报立项工作。2021年4月,麻江县农业农村局组织相关单位和编写小组认真收集、整理、分析、研究国内外相关技术资料及相关标准,确定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产品的技术指标,试验方法。2021年9月30日《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2021年度第一批省级地方标准复审结论的公告》(黔市监公告〔2021〕61号),同意《麻江红蒜生产技术规程》作为2021年第一批贵州省级地方标准复审结论(转为市级地方标准立项制定目录)。2021年9月至2022年5月在麻江县贤昌镇新场村开展了近一年的无公害红蒜种植对比试验。2022年5月,在张久远同志带领下,编写小组组织修订《麻江红蒜生产技术规程》和《麻江红蒜生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工作组稿)。2.征求意见阶段2022年5月底,编制小组形成《麻江红蒜生产技术规程》标准文本和《麻江红蒜生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报黔东南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形式审查。2022年XX月,完成《麻江红蒜生产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和修订说明,在黔东南州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征求意见。公开征求意见期间,收到意见和建议**条,采用意见和建议**条,未采用意见和建议**条。2022年**月**日,根据征求意见,修改形成《麻江红蒜生产技术规程》标准文本和《麻江红蒜生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报审稿),黔东南州市场监督管理局技术审查。3.审查阶段2022年**月**日,黔东南州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专家,在***会议室对《麻江红蒜生产技术规程》标准文本和《麻江红蒜生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报审稿)进行技术审查,收到专家意见和建议**条,采用意见和建议**条,未采用意见和建议**条。2022年**月**日,根据专家意见,修改形成《麻江红蒜生产技术规程》标准文本和《麻江红蒜生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报批稿),报黔东南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审查批准发布,同时报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备案。主要起草人及其工作分工主要起草单位主要起草人员职称/职务任务分工麻江县农业农村局张久远高级农艺师项目负责,制定工作计划,产区调研,编制标准文本及编制说明麻江县农业农村局蒋芳芳高级农艺师负责项目技术具体实施的全面工作黔东南州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杨永成工程师标准资料收集、负责推广应用项目技术以及标准编制麻江县农业农村局吴庆桃农艺师负责推广应用项目技术黔东南州农产品绿色发展服务站刘太昭农艺师资料收集、参与标准编制麻江县农业农村局郑丽农艺师实地调研、标准起草麻江县农业农村局张胜棋助理农艺师具体负责对比试验的开展和试验数据的收集麻江县农业农村局潘启花助理农艺师具体负责对比试验的开展和试验数据的收集黔东南州农业农村局粟周群推广研究员负责推广应用项目技术黔东南州农业农村局李忠华高级农艺师负责推广应用项目技术黔东南州农业农村局龙翔农艺师负责推广应用项目技术黔东南州农业农村局潘佰文农艺师负责推广应用项目技术黔东南州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陈文华工程师标准资料收集参与标准编写三、主要条款的说明及确定依据(一)主要条款及确定依据(应说明如技术指标、参数、公式、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的依据)1.范围无修改。2.规范性引用文件第二章规范性文件GB2763食品农农药最大残留限量修订为GB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已废止修订后删掉,并调整为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NY5010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修订为NY/T5010无公害食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3.术语定义3.1麻江红蒜“由麻江县贤昌乡新场村地方红蒜品种中选育而成的头薹兼用型晚熟品种”修订为“麻江县贤昌乡新场村传统种植的大蒜品种经过系选”;在最后增加“为头薹兼用型晚熟品种”。4.产地环境条件产地环境“产地环境条件符合NY5010的规定”修订为“产地环境条件符合NY/T5010的规定”。5.生产管理措施增加5.1土壤选择选有机质含量达2%以上、PH值在5.5~6.5之间,旱能浇,涝能排,前作为非葱蒜类百合科葱属植物的疏松砂质土壤地块。基肥施用增加“低肥力土壤和高肥力土壤的基肥施入量,较中肥力土壤增施或减施15%~20%”内容;播种“按株行距140cm~160cm要求,顺相面众向开4条播种沟”修订为“在160cm宽开厢厢面,顺厢面延长向拉绳开4条播种沟,从距厢边10cm处依次向里开”,并增加“第一沟播好后用开第二沟的泥土覆盖,依次进行”;施肥覆草“每667m2先施钙镁磷肥40kg~50kg(含P20518%)、硫酸钾肥20kg~30kg(含K2045%),或配施按此折算的复混肥料于种蒜行间,后每667m2拋撒腐熟猪(牛)圈肥3000kg~3500kg均匀覆盖种蒜。基肥施完,再用稻草或山草、玉米秆等平整覆盖于厢面上,厚度8cm~10cm,用少量泥土压草。”修订为“先施化肥于种蒜行间,后抛撒腐熟猪(牛)圈肥均匀覆盖种蒜。再用稻草或山草、玉米秆等平整覆盖于整个厢面上,厚度8~10cm,用少量泥土压草。施肥用量按基肥施用。”5.5田间管理5.5.1中耕除草增加“之后至蒜薹采收前视杂草情况除草培土1~2次”;5.5.3防旱排涝“苗期注意控水保湿;蒜头采收前10d~15d,干燥土壤”修订为“播种后至苗期,控水促苗生根;抽薹至鳞茎膨大期,抗旱保墒;蒜头采收前10d~15d,干燥土壤以利蒜头防病和采收。做到久旱时小水漫灌浸透墒,大雨时沟水快排不上厢。”5.6病虫害排涝中5.6.1农业防治增加“选用饱满、硬实、质优蒜瓣作种,推广应用复壮蒜种。”;增加5.6.3生物防治“选用对天敌杀伤力低的生物源农药防治病虫害,如阿维菌素,BT乳剂、新植霉素、农用链霉素等。”;5.6.4化学防治“提倡使用生物源农药,化学防治应符合GB4285和GB/T8321的规定。”修订为“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严格执行GB/T8321和NY/T1276的农药使用规定。”;虫害“蚜虫:在虫害发生初期,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均匀喷雾。蓟马:选用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每隔5d~7d喷施1次,连喷3次。蒜蛆(葱蝇):选用2.5%溴氰菊酯3000倍液,喷雾或灌根。斑潜蝇:选用2.5%三氯氰菊酯乳油3000倍~4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修订为“主要虫害有蚜虫、蓟马、蒜蛆(葱蝇)、斑潜蝇等。分别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25%乙基多杀菌素1500~2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2.5%溴氰菊酯3000倍液、2.5%三氯氰菊酯乳油3000~4000倍液进行防治。以上方法每7~10d防治一次,药剂交替使用。”6.采收采收中的6.2蒜头增加“按20~30个捆成束悬挂于通风处,晾至鳞茎表皮脱水干燥,剪去假茎,假茎基部留0.5~1cm,晾晒2~3d后,即可分级包装、贮藏或销售。”7.生产档案无修改(二)修订标准新旧条款对照表《麻江红蒜生产技术规程》新旧条款对照表《麻江红蒜生产技术规程》(DB/T915-2014)《麻江红蒜生产技术规程》修订版补充说明1范围本规程规定了麻江红蒜生产的定义、产地环境条件、技术管理措施、采收、生产档案。本标准适用于贵州省麻江红蒜的生产。1范围本规程规定了麻江红蒜生产的定义、产地环境条件、技术管理措施、采收、生产档案。本标准适用于贵州省麻江红蒜的生产。无变化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T8321.1~7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一)~(七)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5010无公害食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3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8321.1~7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一)~(七)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5010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GB2763食品农农药最大残留限量修订为GB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已废止修订后删掉,并调整为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NY5010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修订为NY/T5010无公害食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3.术语定义3.1麻江红蒜3.2露地秋播3.3覆土栽培3.4免耕栽培3.术语定义3.1麻江红蒜3.2露地秋播3.3覆土栽培3.4免耕栽培3.1麻江红蒜“由麻江县贤昌乡新场村地方红蒜品种中选育而成的头薹兼用型晚熟品种”修订为“麻江县贤昌乡新场村传统种植的大蒜品种经过系选”;在最后增加“为头薹兼用型晚熟品种”。4产地环境条件4产地环境条件“产地环境条件符合NY5010的规定”修订为“产地环境条件符合NY/T5010的规定”;5生产技术管理措施5.1土壤选择5.2蒜种5.2.1蒜种选择5.2.2蒜种处理5.3播种5.3.1播种时期5.3.2蒜种用量5.4种植方式5.4.1覆土栽培整地基肥施用播种5.4.2免耕栽培整地播种施肥覆草5.5田间管理5.5.1中耕除草5.5.2肥料追施5.5.3防旱排涝5.6病虫害防治5.6.1农业防治5.6.2物理防治5.6.3生物防治5.6.4化学防治病害虫害5生产技术管理措施5.1土壤选择5.2蒜种5.2.1蒜种选择5.2.2蒜种处理5.3播种5.3.1播种时期5.3.2蒜种用量5.4种植方式5.4.1覆土栽培整地基肥施用播种5.4.2免耕栽培整地播种施肥覆草5.5田间管理5.5.1中耕除草5.5.2肥料追施5.5.3防旱排涝5.6病虫害防治5.6.1农业防治5.6.2物理防治5.6.3生物防治5.6.4化学防治病害虫害增加5.1土壤选择选有机质含量达2%以上、PH值在5.5~6.5之间,旱能浇,涝能排,前作为非葱蒜类百合科葱属植物的疏松砂质土壤地块。基肥施用增加“低肥力土壤和高肥力土壤的基肥施入量,较中肥力土壤增施或减施15%~20%”内容;播种“按株行距140cm~160cm要求,顺相面众向开4条播种沟”修订为“在160cm宽开厢厢面,顺厢面延长向拉绳开4条播种沟,从距厢边10cm处依次向里开”,并增加“第一沟播好后用开第二沟的泥土覆盖,依次进行”;施肥覆草“每667m2先施钙镁磷肥40kg~50kg(含P20518%)、硫酸钾肥20kg~30kg(含K2045%),或配施按此折算的复混肥料于种蒜行间,后每667m2拋撒腐熟猪(牛)圈肥3000kg~3500kg均匀覆盖种蒜。基肥施完,再用稻草或山草、玉米秆等平整覆盖于厢面上,厚度8cm~10cm,用少量泥土压草。”修订为“先施化肥于种蒜行间,后抛撒腐熟猪(牛)圈肥均匀覆盖种蒜。再用稻草或山草、玉米秆等平整覆盖于整个厢面上,厚度8~10cm,用少量泥土压草。施肥用量按基肥施用。”5.5田间管理5.5.1中耕除草增加“之后至蒜薹采收前视杂草情况除草培土1~2次”;5.5.3防旱排涝“苗期注意控水保湿;蒜头采收前10d~15d,干燥土壤”修订为“播种后至苗期,控水促苗生根;抽薹至鳞茎膨大期,抗旱保墒;蒜头采收前10d~15d,干燥土壤以利蒜头防病和采收。做到久旱时小水漫灌浸透墒,大雨时沟水快排不上厢。”5.6病虫害排涝中5.6.1农业防治增加“选用饱满、硬实、质优蒜瓣作种,推广应用复壮蒜种。”;增加5.6.3生物防治“选用对天敌杀伤力低的生物源农药防治病虫害,如阿维菌素,BT乳剂、新植霉素、农用链霉素等。”;5.6.4化学防治“提倡使用生物源农药,化学防治应符合GB4285和GB/T8321的规定。”修订为“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严格执行GB/T8321和NY/T1276的农药使用规定。”;虫害“蚜虫:在虫害发生初期,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均匀喷雾。蓟马:选用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每隔5d~7d喷施1次,连喷3次。蒜蛆(葱蝇):选用2.5%溴氰菊酯3000倍液,喷雾或灌根。斑潜蝇:选用2.5%三氯氰菊酯乳油3000倍~4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修订为“主要虫害有蚜虫、蓟马、蒜蛆(葱蝇)、斑潜蝇等。分别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25%乙基多杀菌素1500~2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2.5%溴氰菊酯3000倍液、2.5%三氯氰菊酯乳油3000~4000倍液进行防治。以上方法每7~10d防治一次,药剂交替使用。”6采收6.1蒜薹6.2蒜头6.3污染物限量6.4农药最大残留量6采收6.1蒜薹6.2蒜头6.3污染物限量6.4农药最大残留量采收中的6.2蒜头增加“按20~30个捆成束悬挂于通风处,晾至鳞茎表皮脱水干燥,剪去假茎,假茎基部留0.5~1cm,晾晒2~3d后,即可分级包装、贮藏或销售。”7生产档案7生产档案无变化四、主要试验(或验证)的验证分析报告(测试报告)本文件仅涉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