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然活性物研究中心
实验室安全注意事项
(有毒有害物质管理及使用)2015年9月一、实验室安全制度和规定二、实验室常用试剂简介三、实验室事故预防及处理一、实验室安全制度和规定
在生物、化学、环境科学实验中,经常使用各种化学药品和仪器设备,以及水、电、还会经常遇到高温、低温、高压、真空、高频和带有辐射源的实验条件和仪器,若缺乏必要的安全防护知识,会造成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因此实验室必须加强安全管理。
1.2饮食规定
1.2.1禁止在化学品存放区吃东西、喝饮料、存放食物和饮水杯等器具。使用化学药品后需先洗净双手方能进食。
1.2.2食物禁止储藏在储有化学药品之冰箱,冰柜或者储藏柜中,禁止使用实验设备做饭吃,烧开水喝。1.3物品领用、存储及操作相关规定
1.3.1使用挥发性有机溶剂、强酸强碱性、高腐蚀性、有毒性之药品请在通风柜或者吸风口下进行操作。
1.3.2避免独自一人在实验室做危险实验。做危险性实验时必须经导师批准,有两人以上在场方可进行,节假日和夜间严禁做危险性实验。
1.3.3废弃或过期溶液、药品、试剂等要标示清楚,置于指定位置存放。试剂、药品使用后的废液应收集于专用容器中,定期送交环保部门处理。
2.1防火
2.1.1乙醚、酒精、丙酮、二硫化碳、苯等有机溶剂易燃,实验室不得存放过多,切不可倒入下水道,以免集聚引起火灾;
2.1.2要注意金属钠、钾、铝粉、电石、黄磷以及金属氢化物的使用和存放,尤其不宜与水直接接触;
2.1.3万一着火,应冷静判断情况,采取适当措施灭火;可根据不同情况,选用水、沙、泡沫、CO2或CCl4灭火器灭火。2.2防爆
2.2.1化学药品的爆炸分为支链爆炸和热爆炸
氢、乙烯、乙炔、苯、乙醇、乙醚、丙酮、乙酸乙酯、一氧化碳、水煤气和氨气等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至爆炸极限,一旦有一热源诱发,极易发生支链爆炸;氧化物、高氯酸盐、叠氮铅、乙炔铜、三硝基甲苯等易爆物质,受震或受热可能发生热爆炸。
2.2.2防爆措施
对于防止支链爆炸,主要是防止可燃性气体或蒸气散失在室内空气中,保持室内通风良好。当大量使用可燃性气体时,应严禁使用明火和可能产生电火花的电器;
对于预防热爆炸,强氧化剂和强还原剂必须分开存放,使用时轻拿轻放,远离热源。3.1“三废”处理
3.1.1
废气
3.1.1.1产生少量有毒气体的实验应在通风橱内进行。通过排风设备将少量毒气排到室外;
3.1.1.2产生大量有毒气体的实验必须具备吸收或处理装置。
3.1.2废渣少量有毒的废渣应包装放好,统一处理。3.1.3
废液
3.1.3.1对于废酸液,放到指定废液桶。3.1.3.2对于剧毒废液,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消除毒害作用后再进行处理。
3.1.3.3实验室内大量使用冷凝用水,无污染可直接排放。
3.1.3.4洗刷产生的废水,污染不大,可排入下水道。
3.1.3.5酸、碱水溶液用后均倒入酸、碱污水桶、经中和后排入下水道。
3.1.3.6有机溶剂回收于废有机溶剂桶中,加盖密封,定期交与华农设备处。
实验室的安全工作是关系到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头等大事。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2.值日人员对实验室的电源、火源、水源等方面情况要经常进行检查,并有检查记录。管理人员每周末要对实验室的电源、火源、水源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严格的检查,对发现的隐患要及时处理,解决不了的要及时上报,并做好检查纪录。进行不定期的实验室安全检查,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
5.关于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的管理
5.1.危险化学品的范围:危险化学品系指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及其它带有危险性的物品。
5.2.危险化学品的申请及购置:凡需使用危险化学品,应提交危险化学品使用申请报告,经实验室管理人员同意后,按规定使用。
5.3.危险化学品的管理
5.3.1对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及其它危险化学品,必须指定专人保管。危险化学品的领用,由专人持危险化学品使用申请报告和使用单位负责人签字的领料单到化学危险品仓库办理领料手续,并做好详细的领料和使用记录。要采取必要的劳动保护与安全措施,对存放地点和危险物品要经常检查,及时排除不安全隐患,防止因变质分解造成自燃、爆炸事故的发生。
5.3.2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单位负责人要经常对使用危险化学品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5.3.3
危险化学品的空容器、变质料、废溶液、溶渣等应到指定地点予以妥善处理,严禁随意抛洒。
5.3.4
危险化学品的使用
做危险性实验时必须有两人以上在场方可进行,节假日和夜间严禁做危险性实验。做有危害性气体的实验必须在通风橱里进行。做放射性、激光等对人体危害较重的实验,应制定严格安全措施,做好个人防护。
二、实验室常用的有毒试剂二甲基亚砜(DMSO)性质无色无臭吸湿性液体。是溶于水又溶于有机溶剂的极为重要的非质子极性溶剂。DMSO是一种透皮促进剂,能够降低细胞冰点,减少冰晶的形成,减轻自由基对细胞损害,改变生物膜对电解质、药物、毒物和代谢产物的通透性。
毒性一般二甲亚砜对人体无毒。但是现代研究表明,DMSO可与蛋白质疏水集团发生作用,导致蛋白质变性,具有血管毒性和肝肾毒性。中毒表现吸入:高挥发浓度可能导致头痛,晕眩和镇静。皮肤:DMSO与含水的皮肤接触会产生热反应,能够灼伤皮肤并使皮肤有刺痛感,如同皮疹及水泡一样。吸收:吸收危险性很低丙酮(C3H6O)性质:无色透明液体,易挥发、易燃,有特殊的愉快气味。蒸气能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温易引起燃烧。
基本的有机原料和低沸点溶剂。
中毒表现流泪、畏光及角膜上皮浸润等眼刺激症状。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和麻醉。头痛、恶心、气促、痉挛甚至昏迷。长期接触头晕失眠、意识减退。急救措施: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如呼吸困难,输氧或人工呼吸,并立即就医。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并用大量流动的清水进行冲洗,至少15分钟;严重的立即就医。如果眼睛接触,立即翻开眼睑,并用大量流动的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严重的立即就医。使用注意由于它易挥发,要注意避免吸入挥发的气体。操作时戴合适的手套、口罩和安全眼镜并始终在化学通风橱里进行。强碱与氯仿或其他氯代烷混合会引起一系列爆炸,应注意避免与其接触。加热降解时可形成光气,能侵蚀塑料、橡胶。纯氯仿对光敏感,棕色瓶中保存。苯酚(C6H5OH)性质:白色晶体,氧化后呈粉红色。有毒且易燃,加热到80℃以上时,其蒸气与空气混合形成易燃物。毒性:高毒类。可经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吸收中毒症状:头痛、头昏、恶心、虚脱、呼吸困难、失去知觉乃至死亡甲醛(HCHO)性质: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易挥发、是一种致癌剂。毒性:甲醛对眼和皮肤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中毒症状:吸入甲醛蒸气,有头疼、灼烧疼、流泪、气促、窒息感、气管炎等。吸入高浓度甲醛蒸气可发生喉头水肿或喉痉挛、支气管痉挛等。过敏病人可出现面部红肿、支气管哮喘等症状。使用注意:含有甲醛的溶液应在通风橱内配制。装有甲醛的器皿及电泳槽等应尽可能加盖严封。
急救方法:1.皮肤污染后
用清水冲洗,再以肥皂水或2%碳酸氢钠液冲洗干净。严重过敏反应者,予氢化可的松100-200mg或地塞米松5-10mg静滴,口服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25-50mg/次,每日3次。2.吸入中毒者
立即移至空气新鲜处,给淡氨气吸入,吸氧。
硫酸(H2SO4)性质:无色、属中等毒类。对皮肤粘膜具有很强的腐蚀性。毒性:剧毒性,对黏膜组织、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有极大的损伤。可造成烧伤,与其他物质(如纸)接触可能引发火灾。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
甲醇:有毒,可致失明。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要有足够的通风以减少挥发气。不要吸入这些气体。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化学通风橱内操作。甲酸:有剧毒,对黏膜组织、上呼吸道、眼睛、皮肤有极大的损伤。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磷酸:高腐蚀性。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硼酸: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氢氧化钾:剧毒性。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溶液为强碱性,当心使用。戴好手套。
氢氧化钠:溶液有剧毒,强碱性,当心使用。戴好手套。其他所有高浓度碱溶液都应以类似方式操作。
三氯乙酸:有很强的腐蚀性。戴好手套和护目镜。
硝酸:具有挥发性,操作时要小心。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远离热源、火花和明火。盐酸:有挥发性。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致命。对皮肤、眼睛、黏膜和上呼吸道有极大损害。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乙酸:使用时要非常小心。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大多数的化学试剂,都或多或少具有毒性,所以在化学实验室内,无论什么药品,我们都不妨把它们看作有毒提高警惕,勿使它们进入人体,因为我们虽然已经知道,有些药品是有毒物质,但是还有很多药品或新制成的化合物,也是有毒的物质,仅仅是它们的毒性尚未被人们所知道而已。
三、实验室事故预防及处理
3.1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毒物经呼吸道进入人体(2)毒物经消化道进入人体(3)毒物经皮肤表面进入人体3.2无机化学药品中毒的应急处理方法3.2.1强酸(致命剂量1mL)(1)吞服时立即服200mL氧化镁悬浮液,或者氢氧化铝凝胶,牛奶及水等东西,迅速将毒物稀释。然后,至少再食十几个打溶的鸡蛋,作缓和剂。因为碳酸钠或碳酸氢钠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故不要使用。(2)沾触皮肤时首先应用大量水冲洗10~15分钟。如果立即进行中和,因产生中和热,而有进一步扩大伤害面积的危险。因此,经过充分水洗之后,再用碳酸氢钠之类的碱性溶液或肥皂液进行洗涤。但是,当患者沾的是草酸时,若用碳酸氢钠中和,因为由碱产生较强的刺激物,故不宜使用。3.2.2强碱(致命剂量1g)(1)吞食时应立即用食道镜观察,直接用1%的醋酸水溶液,将患处洗至中性。然后迅速服用500mL稀的食用醋(1份食用醋,加4份水)或鲜橘子汁将其稀释。(2)沾触皮肤时应立即脱去衣服,尽快用水冲洗至皮肤不滑为止。接着用经水稀释后的醋酸或柠檬汁等进行中和。但是,当患者沾着生石灰时,则应先用油之类的物质,先除去生石灰,再用水进行冲洗。(3)进入眼睛时撑开眼睑,用水冲洗10~15分钟。
3.2.3烧伤的应急处理方法(1)在烧伤时,作为应急处理措施,将患者进行冷却,是最重要的处理方法。冷却处理,要在现场立即进行。烧着的衣物,应立即浇水灭火,然后用自来水洗去烧坏的衣物,并用剪刀慢慢切除或脱去未烧坏的部分。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要碰伤烧伤面。至少要冷却0.5~2小时左右。冷却水的温度,应控制在10~15℃为宜,最好不要低于这个温度。为了防止发生疼痛和损伤细胞,烧伤后应迅速采用冷却的方法,在6小时内,有较好的效果。但是,大面积烧伤时,进行冷却,在技术上较难处理,同时还可能发生休克的危险,应尽快送入医院。
(2)烫伤:不要用冷水洗涤伤处。伤处皮肤未破时,可涂擦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或用碳酸氢钠粉调成糊状敷于伤处,也可抹獾油或烫伤膏;如果伤处皮肤己破,可涂些紫药水或1%高锰酸钾溶液。3.2.4冻伤的应急处理办法将冻伤部位,放入40℃(不要超过此温)的温水中浸泡20~30分钟。即使恢复到正常温度后,仍要将冻伤部位抬高,在常温下,不包扎任何东西,也不用绷带,保持安静。若没有温水或者冻伤部位不便浸水时,则可用体温(如手、腋下)将其暖和。要脱去湿衣物,也可饮适量含酒精的饮料暖和身体。但香烟会使血管收缩,故严禁吸烟。*不要做运动或用雪、冰等进行摩擦取暖。3.2.5外伤事故的应急处理①在化学实验室的外伤,主要是由玻璃仪器或玻璃管的破碎引发的。作为紧急处理,首先应止血。因大量流血,会引起休克危险。原则上可直接压迫损伤部位,进行止血。即使损伤动脉,也可用手指或纱布直接压迫损伤部位,即可止血。②由玻璃片或管造成的外伤,首先必须先除去碎玻璃片。若不除去,当压迫止血时,会将碎玻璃片压深。③用毛巾止血时,要把它用力捆扎靠近伤口部位的关键地方。但长时间的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中外设备租赁合同(FOB条款)
- 2025标准手写私人租房合同模板示例
- 综合实践类题目企业面试题
- 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学专业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西藏货运从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大全
- 场地租用计划书
- 内审财务合同样本
- 2025年税务师考试针对性的知识点试题及答案
- 公司激励股合同样本
- 农庄木头购买合同样本
- 4.1 时代的主题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 2024年中国高低压电器开关柜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班级管理-形考任务2-国开-参考资料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风华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 代理商和厂家拿货合同范本
- 2024年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报名表
- 隐私保护与数据安全合规性测试考核试卷
- 2024年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小升初英语试卷
- 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许可申请表
-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战略白皮书
-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十六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