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输血新进展课件_第1页
安全输血新进展课件_第2页
安全输血新进展课件_第3页
安全输血新进展课件_第4页
安全输血新进展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全输血新进展省医学会临床输血委员会主委江朝富安全输血三大要素血源队伍的建设;采供血系统的建立;临床合理用血。建立自愿无偿献血者队伍一、制定了一系列无偿献血的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血站管理办法;各级人民政府颁发的相关法规。

2、无偿献血宣传的形式多样化;报纸、电视、杂志、电台等媒体广泛参与;街头节目丰富多彩;企事业联合宣传;各路明星踊跃参加。3、无偿献血自愿工作者队伍日益发展壮大:自愿工作者协会;义务工作者联合会等。三、全国无偿献血形势喜人1、除西藏外,无偿献血比例超过了95%;自愿无偿献血比例超过了90%以上;2、广东省、广州市无偿献血统计:

单位:人次200520062007广东省8557068849421370000广州市266538279463373000血液的采集、制备、检验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2、采集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例如,自动报警电子摇摆称的应用;3、应用血液细胞分离机直接采集红细胞、血小板、粒细胞和血桨;例如,美国Gambro公司最新开发的Atreus血液细胞分离机;2、血液检测方法不断创新;卡式配血法抗原抗体筛查核酸检测等3、核酸检测技术(NAT)的应用缩短了病毒感染的“窗口期”;目前常用的方法有:Roche公司的cobass201;Chiron公司的TigrisID两种技术。“窗口期”缩短天数:HIV可提前13天(21)HCV可提前32天(58)HBV可提前17天(53)部分亚太地区核酸检测(NAT+ELA-)国家样本数HIVHCVHBV新加坡48394301110澳大利亚66353132100韩国733140230印度10720022泰国68576016317新西兰660078000香港824663210总计9310477223029NAT(+)NAT(-)总计ELA(+)23723260ELA(-)71106711074总计2441109011334山东刘德春等对11334例样本HBsAg对比:三、血液成分制备技术提高,增加了临床成分输血的品种1、少白细胞制品;2、冰冻血液成分制品;3、辐照血液成分制品;4、病毒灭活成分制品等。四、建立和健全采供血质量保证体系2006年卫生部颁发了《血站质量管理规范》和《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两个文件,强化了质量管理。二、经输血传播性疾病和输血不良反应明显减少加拿大学者P.Robillard等报告子2000-2005年魁北克省医院发生输血反应9288例。发生率最高的是发热反应(1:500)和变态反应(1:2112)。最近根据美国的统计,输血的危险度:病毒性疾病HIV1/2,000,000HCV1:2,000,000HBV1/640,000;细菌污染1/100,000;急性溶血1/6000-25000;急性肺损伤1/5000;过敏反应1/50000;非溶血发热反应1/200三、输血治疗技术已被临床广泛应用自身输血、血液回收技术;造血干细胞提取、病理细胞去除、血浆交换等技术。四、《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已颁布实施输血前应签订《输血治疗同意书》;输血后应保留全部资料。

临床输血新风险被广泛关注变异性克雅氏病;西尼罗病毒;切昆贡亚热病毒;登革热病毒;人类疱疹病毒-8型;其他病原体。

二、西尼罗病毒(WestNileVirusWNV)1、该病毒属于黄病毒属,可引起急性无症状病毒血症并存在经输血传播的风险;2、至2007年底,美国报告10例经血传播的感染者;3、实施单人份核酸筛查技术几乎可以消除该病毒的传播。

三、切昆贡亚热病毒(ChikungunyaVirusCHKV)1、该病毒主要通过白纹伊蚊叮咬病人后,人-蚊-人循环传播;2、最近发现在印度洋岛上爆发流行,而后又在意大利流行;3、学者报告,用核酸检测发现600单位血液中有1份RNA阳性。

四、登革热病毒(DengueVirusDV)1、该病毒是通过伊蚊类蚊虫叮咬病人后人-蚊-人传播,具有全球性流行,特别在热带地区流行的特点;2、在澳大利亚、巴西、洪都拉斯和波多黎各流行区,发现流行率0%-0.3%之间;3、目前无预防经血传播的办法,流行期间,可用核酸筛查血液。

五、人类疱疹病毒-8型(Humanherpesvirus8HHV-8)1、该病毒是一种疱疹病毒,也是致癌因子之一;2、美国感染率是每单位输血0%-0.82%,乌干达是2%-8%;在美国发现献血者抗-HHV-8阳性率2%;3、去除白细胞可以降低经血传播的风险。

六、其他病原体1、巴贝西虫病(Babesia):通常由蜱叮咬传播,在美国发现经血传播60例,日本1例;2、疟疾(Malaria):因天气变暖和旅游发展,使疟疾流行;3、SARS,H5N1等一些动物感染病毒向人类传播的可能性。安全输血研究的方向从源头上控制血液的污染;努力缩短“窗口期”;扩大检测范围,改进检测方法;病毒灭活;研究新成分、新品种等。一、建立和发展固定的自愿无偿献血者队伍不断改进宣传模式和内容;加强自愿者协会的建设;增加各级政府参与的意识等。二、积极寻找血液检测的新技术、新方法增加检测项目:如西尼罗病毒、疯牛病毒、禽流感病毒、流感病毒等;应用不同的技术检测病毒DNARNA;提高各种试剂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三、寻找病毒灭活的新方法光化学法血浆病毒灭活技术的改进;美国已研发出Mirasol血小板病毒灭活仪,可以对血小板进行病毒灭活,目前正在欧美试用。四、研究新的血液代用品以血红蛋白为基础的红细胞代用品;如美国BioPure公司在南非上市的Hemopure制品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