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单元复习训练- 人教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1页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单元复习训练- 人教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2页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单元复习训练- 人教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3页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单元复习训练- 人教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4页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单元复习训练- 人教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单元复习训练一、选择题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进行政策调整,建立起包括医疗保健、养老、住房、失业保险和教育在内的社会福利制度。其主要目的在于()A.刺激社会消费 B.改善劳资关系C.缓和社会矛盾 D.重塑政府形象2.戴维·格雷斯在《西方的敌与我》一书中写道:“在1947~1949年欧洲外交的主要目的,就是说服美国在1945年胜利的仅仅几年后再次回到欧洲,并无限期地停留下来。”这一“目的”达成的标志是()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D.“柏林墙”的修建3.有人说“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掘墓人,也是斯大林的守墓人”,这里“斯大林的守墓人”的主要含义是()A.未改变农业水平落后的局面B.未突破旧有的经济发展模式C.一味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D.未改变苏联原来的社会制度4.1962年9月,苏联《真理报》刊登利别尔曼的《计划、利润、奖金》一文,建议减少国家规定的计划指标,扩大企业权限;按盈利率高低来评价和激励企业。该文在经济学界反应热烈,得到了赫鲁晓夫的积极支持,这()A.宣告苏联已经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B.表明苏联已否定传统的计划经济理论C.引发赫鲁晓夫改革的重点由农业转向工业D.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物质利益的作用5.20世纪末亚洲爆发的金融危机,说明二战后亚洲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是()A.过度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B.过分依赖外资和外贸C.人口膨胀 D.资源贫乏6.20世纪60~80年代,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海湾产油国出现了“石油繁荣”和经济起飞。由此可见,西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A.石油工业发展迅速 B.炼油工业发展迅速C.工业体系完整健全 D.石化工业发展迅速7.对于朝鲜战争的报道,苏联报纸说,“韩国军队开始了美国预谋的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侵略”;同一天的美国报纸则说,“几个小时之内,朝鲜人迫使韩国边防人员丢弃了广阔的前沿地带并向后撤退,美国似乎对这一进攻感到惊讶”。据此推知,当时国际关系的显著特点是()。A.美苏媒体的对立 B.两大阵营的尖锐对立和斗争C.缓和与动荡并存 D.“热战”是主要的对抗形式8.一位学者认为:“除了西方自由主义的民主制度之外,已找不到足以代替它且具有存活能力的其他体系。”并认为:“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上述说法出现的历史背景是()。A.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B.东欧剧变及苏联解体C.世界两极格局确立 D.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9.非洲开发银行行长阿德西纳认为,非洲正在为全球创造经济机会;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协议将创建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为非洲增加至少100%的贸易额。材料可用来说明非洲()A.联合发展成效显著B.积极谋求共同发展C.落后面貌得以改变D.强调均衡发展10.以下统计表格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联邦德国、日本就业人口分布的变化,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经济部门年份美国联邦德国日本农业1950年12.2%23.2%50.7%1990年2.8%5.1%7.2%工业1950年34.7%42.2%22.2%1990年25.8%40.5%33.6%服务业1950年48.9%32.4%26.6%1990年71.4%54.4%59.2%A.政府加大了宏观调控B.“福利国家”的影响C.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D.全球范围的频繁移民11.1976年,经济学家弗里德曼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的获奖理由中阐述了其主要经济主张:“通货膨胀与货币供给之间有着一个紧密而稳定的连结关系”,“强烈反对以金融政策作为需求管理的手段”,“主张政府在经济上扮演的角色应该被严格限制”。而这些观点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已经形成,但却反响平平。该理论地位的变化反映出()A.两极对峙下学术发展艰难B.战后西方经济发展的历程C.理论必须服务于现实需要D.诺贝尔奖权威性的降低12.下列图示中,最能反映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政治格局的是()13.1974至1975年间,一些国际组织先后发动“香蕉战”“铝土战”“铜矿战”等。随之,欧共体同非洲、加勒比海、太平洋地区46个发展中国家签署《洛美协定》,规定:46个签字国的全部工业品和94.2%的农产品可免税不限量地进入欧共体成员国,欧共体成员国向46国出口时只享受最惠国待遇。这表明()A.欧共体国家摆脱经济困境B.发展中国家崛起冲击国际经济旧秩序C.南南合作的程度逐渐加深D.国际贸易开始朝着体系化制度化发展14.勃列日涅夫改革推行新经济体制,在某些方面比赫鲁晓夫改革更加深入,这表现在 ()A.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B.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C.突破了苏联模式的框架D.一定程度上运用价值规律调节生产15.“政府用他的手掌管着美国经济汽车的方向盘,需要时则用他的脚踩下它的制动器或加速器。”这体现了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征是()A.实行自由放任政策B.强化国家干预经济C.建立“福利国家”制度D.扩大政府行政权力16.1947年2月,英国外交部就希腊、土耳其发生的危机照会美国国务院,希望美国能够承担起援助的责任以避免这两国落入非英美势力的控制之中。于是,美国总统在国会发表了重要演讲,标志着美苏冷战正式开始,这指的是()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D.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17.1976年8月,第五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通过了《经济宣言》,其中单独列出“目前的国际经济形势与发展中国家的前景”条款,特别强调“‘贫穷、饥饿、营养不良、被剥夺和没有文化的危机在发展中的世界里一直存在,而且影响着更多的国家和人民’”。据此可知不结盟运动()A.有利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B.促使不结盟国家经济持续恶化C.完成了反对霸权主义的任务D.加速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1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受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影响的西欧各国纷纷行动起来,打造社会保障、社会救济和社会工作的“三驾马车”。这表明当时,西欧各国致力于()A.调整产业结构 B.发展社会主义C.建立“福利国家” D.实施计划经济19.1998年,韩国成立了直属国务院的金融监督委员会,将原来分属于韩国银行、财政部、银行监督院、保险监督院、证券监督院的各类监管职责统统转移到金融监督委员会,由其机构负责实施对资本市场和金融机构集中统一的监控。韩国政府的意图是()A.切断与国际资本的联系B.抓住西方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C.提升承受金融风险的能力D.对金融行业实施全面的国有化20.《英国和英帝国危机》中描述:1947年3月的印度是一艘舱中满载弹药而在大洋中着火的船。当时的问题是要在大火延烧到弹药之前把火扑灭。为扑灭大火,英国()A.强化殖民统治 B.镇压印度独立运动C.承认印度独立 D.解散英联邦21.下面图一是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图二是美国第一位黑人总统奥巴马。由此我们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A.黑人在美国的社会地位已得到根本的改变B.经过不懈的斗争,美国黑人的境况已有了明显的改善C.黑人为美国的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D.美国的民主化程度在不断提高22.观察下图,图中“善意”实际上是 ()①控制西欧国家 ②阻止西欧崛起③提升英镑地位 ④遏制苏联力量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23.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联邦德国逐步建立了以强调经济效率和注重社会团结为特征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福利国家制度。沿着这一发展模式,联邦德国经济奇迹般地迅速恢复和发展,成为西欧经济的“火车头”。材料说明联邦德国 ()①政府积极推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②强调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③开始了大规模私有化浪潮④社会改革与经济发展统筹推进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24.20世纪50—60年代,广大黑人为争取平等权利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民权运动。1957年,美国联邦法院颁布法律,要求开始废除美国公立学校的种族隔离,但阿肯色州小石城发生了对法律的抵抗性事件。这突出反映了当时的美国()A.有能力保护公民的公民权B.废除种族隔离的进程缓慢C.民权运动进入一个新阶段D.广大黑人要求充分人权的热情高涨25.1959年,苏联把全国划分为105个经济行政区,其下属的国民经济委员会管辖的工业,产值占全苏(联)工业总产值的72%,而中央直接管辖的工业,产值急剧下降。据此可知,苏联这场改革()A.对高度集中体制进行了调整B.放弃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C.使苏联走上了市场经济道路D.推动了工业总产值的增长二、非选择题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印度分为印度教徒的印度斯坦国家和伊斯兰教徒的巴基斯坦国家,两国都获得自治领地;巴基斯坦由东西两部分组成,原英属印度的其余部分组成印度联邦;各土邦有权自己决定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亦或两者都不加入,保持原来与英国的关系,但不能自治。——摘编自《印度独立法案》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以来,印度政府努力发展生产,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印度已经建立起部门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实现了粮食的基本自给,特别是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果。(1)材料一中的法案产生的背景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简要说明20世纪50年代以来印度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3)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间有何内在的联系?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可阻挡的革命浪潮席卷诸殖民帝国,极其迅速地结束了欧洲的统治。……由于数百万殖民地居民在盟国和日本的军队和劳改营中的服役,这种世界范围的殖民地觉醒得到了进一步的促进。……如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样,老百姓还受到了盟国关于自由和民族自决的宣传的影响。——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从20世纪40年代后期到70年代中期,大约30年左右时间,在亚非拉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独立国家体系。……20世纪60年代联合国接纳的43个新会员国全都是第三世界国家;在70年代接纳的33个新会员国中除了“两个”德国以外也都是第三世界国家。——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秩序变化的原因。(2)概括材料二所示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早在1943年,罗斯福就授意戴维斯发表了《罗斯福的世界蓝图》,提出了以美、英、苏三大国合作为前提,树立美国在战后世界的领导地位的构想。杜鲁门继任总统后,把苏联看作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制定了遏制苏联、扶助盟友、控制中间地带的进攻型扩张战略。1946年2月,美国驻苏联代办乔治·凯南给美国国务院的一份电报中,首次提出对苏联“遏制”政策的理论概念。——摘编自王玉红《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形成与对峙》材料二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出现了西欧、中国和日本等新的力量中心,再加上第三世界力量的增长和发生的各种动荡所造成的全球不稳定因素的增加,使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再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控制世界。这一时期尼克松意识到,对中国的遏制与孤立已经失败,希望谋求与中国关系实现正常化。从勃列日涅夫到戈尔巴乔夫,苏联对外扩张势头明显放缓,逐渐专注于国内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摘编自徐蓝《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的发展——20世纪70~90年代冷战态势的演变》(1)根据材料一,指出美国对苏政策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变化出现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世界形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形势的影响。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30年5月,美国约有75种农产品和925种工业品提高了关税率。法国对进口自美国的小汽车增税60%。英国对棉纱和棉织品征收50%的重税。1932年,德国对许多进口商品征收100%的关税。1931年9月,英国率先放弃金本位,禁止黄金出口,实行英镑贬值。1933年,美国也放弃金本位,禁止黄金出口,美元贬值50%。日本在货币战的世界竞争中,实力远不及英美,除采用日元贬值等手段外,还通过剥削比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廉价很多的国内劳动力,以低价在亚洲市场上倾销商品。为此,英国提出废弃《英日通商条约》和在全世界范围内抵制日货的动议。日本在倾销政策遭到抵制的情况下,国内法西斯势力疯狂叫嚣:“以军事力量确保东洋市场。”——摘编自方连庆《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材料二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带给人类的惨痛教训,就是世界和平与发展有赖于一定的国际经济秩序,各国必须通过国际经济协调形成一定的国际经济秩序,以保证世界和平与发展。二战后,尽管不同形式的国际经济协调在不同时期发挥的作用大小不一,但各种形式的国际经济协调结合在一起,从总体上维持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摘编自黎兵《战后国际经济协调理论与实践评析》(1)根据材料一,概括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应对“大危机”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世界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初期出现的国际经济协调组织并简要分析其积极作用。3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47年印度获得独立。两年后,新中国诞生。两国人民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摆脱了帝国主义的奴役,实现了民族独立。——摘编自《中国睦邻史》材料二1945年到1970年间,70多个新国家从帝国崩溃中诞生。1947年,英国承认它的印度次大陆殖民地独立。不过,独立最终导致两个对立国家的出现,即印度和巴基斯坦,在随后几十年,它们之间爆发了三次重大战争。尼日利亚等国家的国界,是由19世纪帝国主义列强而不是根据当地居民的习惯和传统划定。对于新独立的民族国家而言,这些边界通常很不合理。1967年到1970年间,尼日利亚陷入内战。在许多前殖民地,帝国主义的强制性统治似乎被市场微妙的强制所取代,许多新独立的国家发现,它们自己在高度商业化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挣乱(机会渺茫),因为主要的工业化国家似乎掌控一切。以往的殖民政府很少花心思平衡地发展殖民地经济,往往忽略至关重要的基础设施,包括教育和医疗卫生。对许多新独立的国家而言,寻找专家、资本、市场以及快速而均衡的工业化所需要的政策,是一项巨大挑战。——摘编自大卫·克里斯蒂安等《大历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印度获得独立和新中国诞生相同的国际影响,并简析中印两国实现民族独立的不同方式。(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后新兴独立国家存在的问题,并说明二战后新兴独立国家存在问题的原因。【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解析】社会福利制度反映了分配领域社会化的趋势,福利制度的出现使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有利于社会矛盾的缓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福利制度的主要目的是缓和社会矛盾,巩固资本主义制度。2.C【解析】根据材料“说服美国在1945年胜利的仅仅几年后再次回到欧洲,并无限期地停留下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达成这一目的的标志是北约的建立,故选C项。3.B【解析】赫鲁晓夫的改革是在当时教条主义盛行、思想僵化的时期进行的,虽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传统观念束缚,冲击了苏联模式,起到了“掘墓人”的作用,但其在经济改革理论上没有突破,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基础上进行的局部改革,故“斯大林的守墓人”的主要含义是未突破旧有的经济发展模式,故B项正确。4.D【解析】利别尔曼的《计划、利润、奖金》一文得到经济学界和赫鲁晓夫的支持,从其内容来看,强调通过减少计划指标,按照盈利来奖励,以促进企业发展,说明其一定程度上承认了物质利益的作用,故选D项。5.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亚洲四小龙”抓住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机会,发展外向型经济,引进外资,紧密的与世界经济联系在一起,过分依赖国际资本和国际市场,因此在金融危机来临时受到的冲击最大,故B项正确。6.A【解析】根据题干中“产油国”“‘石油繁荣’和经济起飞”可知,西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石油工业发展迅速,A项正确;炼油工业和石化工业属于石油工业的一部分,排除B、D两项;西亚国家限于地理环境和工业基础,工业体系并不完整,排除C项。7.B【解析】据材料“苏联报纸说,‘韩国军队开始了美国预谋的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侵略’;同一天的美国报纸则说,‘几个小时之内,朝鲜人迫使韩国边防人员丢弃了广阔的前沿地带并向后撤退,美国似乎对这一进攻感到惊讶’”,可知美苏两国对朝鲜战争的报道针锋相对,体现了两大阵营的尖锐对立与斗争,故选B项;美苏媒体的对立只是表象,并不是当时国际关系的显著特点,排除A项;缓和与动荡并存出现于两极格局结束后,排除C项;两极世界格局下以冷战为主,局部热战,排除D项。8.B【解析】9.B【解析】材料信息显示,阿德西纳把非洲作为一个整体看待,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也是针对整个非洲而言的,因而材料可用来说明非洲在积极谋求共同发展,故B项正确;非洲共同发展的成效如何仅从材料信息中不得而知,A、C两项错误;共同发展不等于是均衡发展,D项错误。10.C【解析】根据表格数据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联邦德国和日本的就业人口中,农业人口均大幅度下降,日本工业人口有一定的上升,而美国和联邦德国的工业人口呈下降趋势,三国的服务业人口均大幅度上升,结合所学可知,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第三产业的比重极速上升,故选C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随着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逐渐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而不是加大宏观调控,排除A项;战后福利国家政策是对社会财富的新一轮分配,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与材料所述产业结构的变化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材料所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这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全球范围的频繁移民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11.B【解析】根据材料“主张政府在经济上扮演的角色应该被严格限制”可知,弗里德曼主张限制国家干预经济,而20世纪五六十年代正是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奉行凯恩斯主义、盛行国家干预的时期,使得他的主张“反响平平”,但在经历20世纪70年代初的经济滞胀后,西方国家逐渐减少国家干预,他的主张获得更多关注,以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故选B项;材料反映的是西方经济理论,与两极对峙无关,排除A项;经济理论的提出是多方面因素的结果,并不一定要服务于现实需要,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弗里德曼经济理论的地位变化,与诺贝尔奖权威性无关,排除D项。12.B【解析】根据题干关键信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政治格局”,结合所学知识,仔细观察图片,可知,此时期的国际政治格局,体现在美苏两极对峙格局下,多极化趋势出现并呈现加强趋势,据此可知B项图示符合史实和题意。13.B【解析】材料没有体现欧共体的经济困境,故A项错误;欧共体与46个发展中国家签订《洛美协定》,这本身就反映了发展中国家作为整体在世界经济中的力量,这种力量已经开始对旧的经济秩序产生冲击,故B项正确;欧共体与发展中国家合作并不是南南合作,故C项错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的成立,国际贸易开始朝着体系化制度化发展,故D项错误。14.D【解析】勃列日涅夫改革并未突破苏联模式的原则和框架,仍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故A、C错误;B属于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勃列日涅夫改革推行的新经济体制注意运用价值规律调节生产,相对赫鲁晓夫改革是一种进步。15.B【解析】根据材料“政府用他的手掌管着美国经济汽车的方向盘”,可知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强化了干预经济的力度。16.A【解析】材料“1947年”“标志着美苏冷战正式开始”反映的是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故选A项。17.A【解析】“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通过了《经济宣言》……特别强调‘贫穷、饥饿、营养不良、被剥夺和没有文化的危机在发展中的世界里一直存在,而且影响着更多的国家和人民’”说明不结盟运动反对不公正、不公平的国际经济旧秩序,主张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故A项正确;材料表明不结盟运动反对不公正、不公平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并非不结盟运动造成不结盟国家经济持续恶化,排除B项;C项中“完成了”表述太绝对,错误;材料表明不结盟运动反对不公正、不公平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无法体现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排除D项。18.C【解析】据“打造社会保障、社会救济和社会工作”可知,二战后,西欧各国重视社会保障工作,致力于建立“福利国家”,故选C项;调整产业结构与“打造社会保障、社会救济和社会工作”无关,排除A项;西欧各国的“三驾马车”是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并非发展社会主义,排除B项;西欧国家对经济政策进行调整,对经济进行一定程度的干预,但与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有本质区别,排除D项。19.C【解析】据材料“由其机构负责实施对资本市场和金融机构集中统一的监控”可以看出,韩国的做法是为了加强对本国金融业的管理与监管,以提升承受金融风险的能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C项正确;韩国不可能切断与国际资本的联系,排除A项;加强金融业的监管与西方产业结构调整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加强管理并不是实施国有化的过程,排除D项。20.C【解析】材料指的是二战结束后,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为此英国通过了《蒙巴顿方案》,承认了印度的独立,C项正确,排除B项;二战后西方的殖民体系走向瓦解,排除A项;解散英联邦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21.A【解析】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经过不懈斗争,已取得了较大成就,推动了美国的社会进步,提高了美国的民主化程度,但黑人在美国的社会地位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故选A。22.A【解析】马歇尔计划通过援助欧洲发展来稳定欧洲的资本主义制度,并进一步扶持和控制西欧,达到遏制苏联的目的。②③说法明显错误,故A正确。23.B【解析】由材料信息“以强调经济效率和注重社会团结为特征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福利国家制度”可知,此时的联邦德国强调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注重社会改革与经济发展统筹推进,故②④正确;该模式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故①③错误。由此可知,本题答案为B,A、C、D错误。24.B【解析】根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50-60年代,广大黑人掀起了民权运动,但联邦法院颁布的废除公立学校种族隔离的法律遭到抵抗,反映美国废除种族隔离的进程缓慢,故B正确,排除A。题干未体现民权运动进入新阶段,排除C。D在材料中有所体现,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25.A【解析】由材料“1959年,苏联把全国划分为105个经济行政区,其下属的国民经济委员会管辖的工业,产值占全苏(联)工业总产值的72%,而中央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