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实战训练)- 新高考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1页
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实战训练)- 新高考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2页
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实战训练)- 新高考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3页
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实战训练)- 新高考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4页
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实战训练)- 新高考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基础练】1.明太祖说:“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为此,明太祖采取的措施()A.重用侍从、秘书,分散相权 B.设参知政事,分割相权C.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D.设立内阁,强化相权2.内阁大学士的日常工作主要是替皇帝浏览百官奏章,草拟处理意见,称为“票拟”。皇帝在“票拟”的基础上,用红笔正式批复奏章,称为“批红”。明朝中期,有的大学士深得皇帝信任,权力很大,被比喻为宰相。由此可知()A.内阁大学士负责监察百官 B.明朝中期恢复了丞相制度C.“票拟”权使内阁大学士拥有了决策权 D.内阁制实质上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加强3.以下为郑和下西洋过程中,中国与西洋各国交流示意图:

据上图可知,郑和下西洋()

A.使中国在外贸中处于劣势 B.加强了中外间的文明交流

C.是对闭关锁国政策的突破 D.推动了亚欧新航路的开辟4.戚继光赋诗明志;“遥知夷岛(日本)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诗中的“危”指()A.东北地区遭到侵略 B.台湾被殖民者强占C.新疆地区遭到侵略 D.东南沿海倭患严重5.马克思指出:“推动这个新的王朝实行这种政策的更主要的原因,是它害怕外国人会支持很多的中国人在被鞑靼人征服以后大约最初半个世纪里所怀抱的不满情绪。”这种政策是指()A.重农抑商政策 B.“海禁”政策C.工商皆本政策 D.“羁縻”政策6.古代中国处于东亚朝贡贸易体系的中心。明清时代,面对近代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统治者坚持把贸易归入朝贡体系。在朝贡贸易中,中国政府()A.无所要求 B.不讲回报C.政治动机大于经济目的 D.经济利益大于政治动机7.材料永乐十五年(1417)十二月,郑和奉命护送前来朝贡的各国使者回国,并携有赠送各国国君的礼品,作第五次远航。这时的明朝,威震海外,它同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也发展起来,互市通商者,络绎不绝。明朝赠予和交换物品大多为丝绸、珠宝、瓷器等,换回大量的琥珀、珊瑚、珍珠、玛瑙、药材等,多数是供朝廷享用的奢侈品。十七年(1419)七月前来朝贡者中,有诸国的王子、王叔或王弟,所献礼品也为各国珍奇异兽,如狮子、金钱豹、大西马、麒麟(长颈鹿)、长角马哈兽、千里骆驼、驼鸡、麋里羔兽等。——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郑和下西洋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郑和下西洋的航海活动。【提升练】8.清承明制,沿袭了内阁制度,下表是明清时期内阁职权和阁臣选任方式变化表,表格反映了清朝()朝代内阁职掌阁臣选任方式明中期明朝内阁有票拟、拟答、顾问咨询、劝谏、会审之职廷推(内阁推举)、特简(皇帝钦点)等清中期草拟谕旨、办理本章(奏本)、筹办典礼和祭祀、组织修书、收储档籍大学士均由“特简”A.内阁成员权力扩大 B.君主专制达到顶峰C.内阁可以参与决策 D.皇帝权力高度集中9.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礼部主事卢洪春上疏劝谏皇帝勤政。皇帝大怒,传谕内阁,命拟旨治其罪。阁臣拟夺其官,“帝不从,廷杖六十,斥为民”。诸给事中申救,忤逆帝意。“诸御史疏继之,帝怒,夺俸有差。”这一过程中()A.礼部削弱了内阁权力 B.内阁行使了决策的权力C.御史制约了皇帝权力 D.给事中行使了言谏权力10.1405年到1433年,明朝郑和七次出使西洋,加强了明朝与周边国家的联系。半个多世纪后,意大利人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发现了美洲新大陆;麦哲伦渡过大西洋沿美洲大陆绕过南美大陆南端进入太平洋,他的船队于1522年返回欧洲。东西方远航反映了()A.经济发展有利于中西远航 B.同样的社会需求促进东西交往C.突破传统形态的交流需求 D.更多了解世界的梦想推动远航11.《虔台倭纂》记载,“倭夷之蠢蠢者,自昔鄙之曰奴,其为中国患,皆潮(州)人、潭(州)人、宁(波)绍(兴)人主之也”,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材料说明()A.倭寇多是被胁迫的中国人B.“海禁”政策导致倭患出现C.荡除倭寇的战争卓有成效D.倭患导致“海禁”政策出台12.雍正五年,废除南洋贸易的禁令,但从前逗留外洋之人,不准回籍。乾隆二十九年,弛禁生丝及丝织品出口(实只准出口少量粗丝),国内商人可以东洋换铜的名义搭配少量绸缎出口。材料反映了清代在康乾以后()A.坚持闭关锁国政策 B.“海禁”松弛,但仍有诸多限制C.官府垄断外贸 D.正缓慢走向对外开放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明朝的对外政策确立于洪武、永乐两朝,开始对邻国采取睦邻友好政策。但出于巩固内部统治和防御北元再起的考虑,又厉行海禁,禁止私人出海贸易,也禁止外国商人来中国经商,并将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长期保持不变。——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材料三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始之禁商,后之禁寇。禁之愈严而寇愈盛。片板不许下海,艨艟巨舰反蔽江而来;寸货不许入番,子女玉帛恒满载而去……于是海滨人皆贼,有诛之不可胜诛者。——(明)谢杰《虔台倭纂》(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代内阁的地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初实行海禁政策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概括明初海禁政策的影响。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C2.答案:D3.答案:B解析:由图示可知,西洋的佛教艺术、音乐等传入中国,而中国的瓷器、茶叶等传到西洋,这说明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外的文明交流,故选B项;在郑和下西洋的过程中,中国在外贸上处于优势,而非劣势,A项排除;郑和下西洋并未突破闭关锁国政策,闭关锁国政策是清朝的政策,C项排除;新航路的开辟是由西方进行的,郑和下西洋并未对其起到推动作用,排除D项。4.答案:D5.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推行“海禁”政策的主要原因在于,害怕外国人支持国内人民的反满斗争,B项正确;重农抑商政策与民族的征服和民族矛盾无关,A项错误;清政府并未推行工商皆本政策,C项错误;“羁縻”政策是唐代对西北民族的政策,D项错误。6.答案:C解析:朝贡贸易下,“凡贡使至,必厚待其人”,对朝贡国携带的货物,“皆倍偿其价”。于是各国纷纷来“贡”,导致“岁时颁赐,库藏为虚”。但是,在朝贡贸易中,中国政府并不是无所要求,更不是不讲回报,而是力图造成“四海宾服,八方来仪”的宏大场面。故C项正确。7.答案:(1)①具有宣扬国威的目的性;②维护朝贡贸易;③所带船只数量多、规模大且航程远。(2)①郑和下西洋是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②郑和七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海外各国的友好往来;③但大规模的航海活'动也耗费了大量的国家财力。解析:(1)根据材料“郑和奉命护送前来朝贡的各国使者回国,并携有赠送各国国君的礼品”可知,郑和下西洋维护朝贡贸易;根据材料“有诸国的王子、王叔或王弟,所献礼品也为各国珍奇异兽,如狮子、金钱豹”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郑和下西洋的持续时间长,次数多,规模大,到达范围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宣扬国威。(2)根据材料“郑和奉命护送前来朝贡的各国使者回国,并携有赠送各国国君的礼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郑和下西洋与很多国家进行沟通交流,宣扬了大明威望,使明王朝在东南亚全面建立起华夷政治体系,也是中国和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促进了中国和海外各国的友好交往,同时向外国传递了中华文明,有利于世界各地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但郑和下西洋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炭,浪费了国'家的大量资源。8.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加强。由表头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明清时期内阁职权和阁臣选任方式的变化。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内阁职掌由明中期的“票拟、拟答、顾问咨询、劝谏、会审”到清中期的“草拟谕旨、办理本章(奏本)、筹办典礼和祭祀、组织修书、收储档籍”,职权由实到虚;阁臣的选任方式由明中期的“廷推(内阁推举)、特简(皇帝钦点)”到清中期的“特简”,选任完全由皇帝控制。结合所学可知,这些变化体现出清朝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故D项正确。由材料中内阁职掌的变化可知,清朝时期内阁成员的权力日益缩小,故A项错误;“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是军机处设立的意义,故B项错误;由材料所给清中期内阁职掌的内容可知内阁是不能参与决策的,故C项错误。9.答案:D解析:材料讲述了明万历年间,皇帝依照个人心意处罚礼部官员,却被诸给事中反对,后又有御史上奏惹怒皇帝,最终御史被处罚的事件。材料未涉及礼部与内阁权力博弈的内容,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内阁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没有实际决策权,排除B项;材料“诸御史疏继之”说明御史对皇帝进行劝谏,“帝怒,夺俸有差”说明御史的制约最终没有起到作用,所以并未有效制约皇帝权力,排除C项;材料“诸给事中申救,忤逆帝意”说明给事中行使了言谏权力,D项正确。10.答案:A解析:中西远航都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基础,故A项正确;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宣扬国威等,而西方开辟新航路是为了获取财富,故B项错误;明朝郑和远航并未突破传统形态,故C项错误;明朝郑和远航并不是为了了解世界,故D项错误。11.答案:B解析:材料说明,倭寇为沿海地区人民所控制,若是允许通商他们就经商,要是不允许通商他们就变成了倭寇,由此可知,“海禁”政策导致倭患出现,故此题应选B项。12.答案:B解析:材料中的“废除南洋贸易的禁令”“弛禁生丝及丝织品出口”意在强调“海禁”松弛,“但从前逗留外洋之人,不准回籍”“只准出口少量粗丝”等信息均足以证明“海禁”尽管松弛,但是仍然有诸多限制,故B项正确。A项与材料主旨相左,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官府垄断外贸的信息,故C项错误;“海禁”松弛和对外开放是两个不同概念,D项偷换概念,故D项错误。13.答案:(1)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还得取决于皇帝的批红。(2)原因:巩固统治的需要;防范外来势力入侵;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统治者(朱元璋)对海外诸国的轻视或统治者缺少国际视野。(3)海禁加剧了寇患;海禁使商人铤而走险,对抗政府。解析:(1)注意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