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基础课件37天然放射现象核反应核能 (含解析)_第1页
(新课标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基础课件37天然放射现象核反应核能 (含解析)_第2页
(新课标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基础课件37天然放射现象核反应核能 (含解析)_第3页
(新课标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基础课件37天然放射现象核反应核能 (含解析)_第4页
(新课标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基础课件37天然放射现象核反应核能 (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础课37

天然放射现象、核反应、核能-2-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原子核的衰变、半衰期1.原子核的组成(1)原子核由

组成,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

(2)同位素:具有相同

、不同

的原子互称同位素。

2.原子核的衰变原子核

放出某种粒子而转变成新核的现象。可分为α衰变、β衰变,并伴随着γ射线放出。

知识点四质子

中子

质子数

中子数

自发地

-3-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3.三种射线的成分和性质

4.半衰期(1)定义:放射性元素的

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要的时间。(2)公式:N余=

,m余=

式中N原、m原分别表示衰变前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数和质量,N余、m余分别表示衰变后尚未发生衰变的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数和质量,t表示衰变时间,τ表示半衰期。知识点四最强

最强

原子核

-4-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与防护1.放射性同位素具有

的同位素叫放射性同位素。

2.应用(1)利用射线:利用α射线具有很强的

,可以消除有害静电,适用于火警报警器;利用γ射线具有很强的

,工业上用来探伤。

(2)作示踪原子:同位素具有相同的

,可用放射性同位素代替非放射性同位素作示踪原子。

3.防护辐射对人体组织是有伤害作用的,应用于农业生产和诊断疾病时,要防止放射性物质对水源、空气、用具、工作场所的污染。知识点四放射性

电离作用

贯穿本领

化学性质

-5-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核力与核能1.核力原子核

核子间所特有的相互作用力。

2.核能(1)核子在结合成原子核时出现质量亏损Δm,其对应的能量ΔE=

(2)原子核分解成核子时要吸收一定的能量,相应的质量增加Δm,吸收的能量为ΔE=

3.核能释放的两种途径的理解(1)使较重的核分裂成中等大小的核;(2)较小的核结合成中等大小的核。核子的比结合能都会增大,都可以释放能量。知识点四内部

Δmc2Δmc2-6-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四核裂变和核聚变1.重核裂变(1)定义:质量数较大的原子核受到高能粒子的轰击而分裂成几个质量数较小的原子核的过程。(2)典型的裂变反应方程(3)链式反应:由重核裂变产生的

使裂变反应一代接一代继续下去的过程。

(4)临界体积和临界质量:裂变物质能够发生

的最小体积及其相应的质量。

(5)裂变的应用:

、核反应堆。

(6)反应堆构造:核燃料、减速剂、镉棒、防护层。中子

链式反应

原子弹

-7-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四2.轻核聚变(1)定义:两个轻核结合成

的核的反应过程。轻核聚变反应必须在高温下进行,因此又叫

(2)典型的聚变反应方程质量较大

热核反应

-8-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原子核的衰变、半衰期(师生共研)1.衰变规律及实质(1)α衰变、β衰变的比较(2)γ射线:γ射线经常伴随着α衰变或β衰变同时产生。其实质是放射性原子核在发生α衰变或β衰变的过程中,产生的新核由于具有过多的能量(原子核处于激发态)而辐射出光子。-9-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10-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3.半衰期(1)公式:。(2)影响因素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是由原子核内部自身因素决定的,跟原子所处的物理状态(如温度、压强)或化学状态(如单质、化合物)无关。提醒:半衰期是大量原子核衰变时的统计规律,个别原子核经多长时间衰变无法预测,对个别或极少数原子核,无半衰期可言。-11-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向1

原子核衰变次数的确定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答案解析关闭-12-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方法归纳为了确定衰变次数,一般是由质量数的改变先确定α衰变的次数,这是因为β衰变次数的多少对质量数没有影响,然后再根据衰变规律确定β衰变的次数。-13-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向2

半衰期的理解及应用例2(2018·辽宁营口大石桥模拟)关于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半衰期就是原子核质量减小一半所需的时间B.半衰期就是10个原子核衰变剩下5个原子核所用的时间C.把放射性元素加压,加热就能减小元素的半衰期D.某放射性元素的化合物变为另一种化合物时,其半衰期不会变化D解析

半衰期是指一半原子核发生衰变所用的时间,A错误;半衰期是大量原子核衰变的统计规律,对少数原子核不适用,B错误;把放射性元素加压,加热不能减小元素的半衰期,C错误;某放射性元素的化合物变为另一种化合物时,其半衰期不会变化,D正确。-14-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思维训练1.(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解析

由衰变规律可知,A中只经过1次α衰变,D中只经过4次α衰变,B中要经过1次α衰变和1次β衰变,C中要经过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B、C正确。-15-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2.(多选)14C发生放射性衰变成为14N,半衰期约为5700年。已知植物存活期间,其体内14C与12C的比例不变;生命活动结束后,14C的比例持续减少。现通过测量得知,某古木样品中14C的比例正好是现代植物所制样品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古木的年代距今约5700年B.12C、13C、14C具有相同的中子数C.14C衰变为14N的过程中放出β射线D.增加样品测量环境的压强将加速14C的衰变AC解析

因古木样品中14C的比例正好是现代植物所制样品的

,则可知经过的时间为一个半衰期,即该古木的年代距今约为5

700年,选项A正确;12C、13C、14C具有相同的质子数,由于质量数不同,故中子数不同,选项B错误;根据核反应方程可知,14C衰变为14N的过程中放出电子,即发出β射线,选项C正确;外界环境不影响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选项D错误。-16-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核反应方程及核反应类型(师生共研)1.核反应的四种类型-17-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18-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2.核反应方程的书写及理解

(2)掌握核反应方程遵守的规律,是正确书写核反应方程或判断某个核反应方程是否正确的依据,由于核反应不可逆,所以书写核反应方程式时只能用“→”表示反应方向。(3)核反应过程中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4)生成物中有α粒子的不一定是α衰变,生成物中有β粒子的不一定是β衰变,衰变、裂变、聚变需认清其特点。-19-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3.有关核反应方程的题型主要有(1)判断核反应的生成物。(2)判断反应类型。(3)判断反应是否成立。-20-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例题(1)关于核衰变和核反应的类型,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①

是发现中子的核反应方程,

是研究原子弹的基本核反应方程,

是研究氢弹的基本核反应方程。

②B项中X的质量数为

,中子数为

-21-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解析

(1)A为α衰变,B为原子核的人工转变,C为轻核聚变,D为β衰变,故只有D正确。(2)①D为查德威克发现中子的核反应方程;B是研究原子弹的基本核反应方程;A是研究氢弹的基本核反应方程;C是一种衰变反应。②X的质量数为(235+1)-(89+3)=144X的质子数为92-36=56X的中子数为144-56=88。答案

(1)D

(2)①D

B

A

②144

88-22-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规律总结1.核反应的四种类型:衰变、人工转变、裂变和聚变。2.核反应过程一般是不可逆的,所以核反应方程只能用单向箭头连接并表示反应方向,不能用等号连接。3.核反应的生成物一定要以实验为基础,不能只依据两个守恒规律凭空杜撰。4.核反应遵循质量数守恒而不是质量守恒,核反应前后的总质量一般会发生变化。-23-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思维训练(2018·天津卷)国家大科学工程——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于2017年8月28日首次打靶成功,获得中子束流,可以为诸多领域的研究和工业应用提供先进的研究平台。下列核反应中放出的粒子为中子的是(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答案解析关闭-24-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核能的计算(师生共研)计算核能的几种方法(1)根据ΔE=Δmc2计算,计算时Δm的单位是“kg”,c的单位是“m/s”,ΔE的单位是“J”。(2)根据ΔE=Δm×931.5MeV计算。因1原子质量单位(u)相当于931.5MeV的能量,所以计算时Δm的单位是“u”,ΔE的单位是“MeV”。(3)根据平均结合能来计算核能原子核的结合能=平均结合能×核子数。(4)有时可结合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进行分析计算。总之,关于结合能(核能)的计算,应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核能的求解方法,且计算时要注意各量的单位。-25-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答案解析关闭-26-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思维训练(2018·河南天一大联考)一静止的原子核

发生α衰变后变成原子核Y,且知X、Y和α粒子的质量分别是m0、m1和m2,真空中的光速为c。(1)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