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第十章课件_第1页
经济学原理 第十章课件_第2页
经济学原理 第十章课件_第3页
经济学原理 第十章课件_第4页
经济学原理 第十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总需求与总供给第二节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第十章短期经济波动1第十章短期经济波动1第一节总需求与总供给一、关于经济波动的三个关键事实二、解释短期经济波动三、总需求曲线四、总供给曲线五、经济波动的两个原因2第一节总需求与总供给一、关于经济波动的三个关键事实2经济活动年复一年地波动。在短期内,一个经济总要经历收缩、谷底、扩张和顶峰四个阶段,在衰退和繁荣的交替中运行。在衰退期内,产出、收入、就业和贸易等宏观经济的实际变量都会出现明显的下降;而在繁荣期内,这些宏观经济变量又会出现显著上升。3经济活动年复一年地波动。在短期内,一个经济总要经历收缩、谷底短期经济波动是宏观经济理论的永恒话题,也是宏观经济政策制定者十分关注的问题。衰退:是实际GDP下降、收入减少、失业上升的时期。萧条:是严重的衰退。分析方法: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4短期经济波动是宏观经济理论的永恒话题,也是宏观经济政策制定者短期经济波动:美国5短期经济波动:美国5短期经济波动:中国6短期经济波动:中国6一、关于经济波动的三个关键事实1.经济波动是无规律和无法预测的。经济当中的波动常常被称作经济周期(或译商业周期)7一、关于经济波动的三个关键事实1.经济波动是无规律和无法预测2.大多数宏观经济变量同时波动大多数衡量某种收入或生产的宏观经济变量几乎同时波动。虽然许多宏观经济变量一起波动,他们波动的幅度并不同。82.大多数宏观经济变量同时波动大多数衡量某种收入或生产的宏观短期经济波动一瞥:中国9短期经济波动一瞥:中国910103.随着产出下降,失业率上升。实际GDP的变化和失业率的变化呈反向关系。在衰退时期,失业大幅上升。113.随着产出下降,失业率上升。实际GDP的变化和失业率的变化二、解释短期波动1.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古典二分法与货币中性。所有宏观变量分成两类:名义变量与实际变量。货币供给的变化影响名义变量而非实际变量。按照古典经济学,我们在不引入名义变量(货币供给、价格水平)的情况下,就能够考察实际变量(实际GDP、实际利率和失业)的决定。12二、解释短期波动1.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古典二分法与12然而,古典模型只是在长期下的一种理想的状态。在现实世界中,在短期内价格、工资在很大程度上缺乏灵活性。一项调查表明,美国39%的企业只在一年中平均变动一次价格,而10%的企业甚至在一年中变动价格的平均次数小于1。大多数经济学家相信,古典理论描述了长期中的世界,但没有描述短期中的世界。古典二分法和货币中性不适应短期中的经济。在短期,实际变量和名义变量是高度相关的。13然而,古典模型只是在长期下的一种理想的状态。在现实世界中,在货币供给的变化能够暂时地将实际GDP移到其长期趋势之外。一个旨在解释短期经济的新模型需要集中关注名义和实际变量的相互影响。二、解释短期波动14货币供给的变化能够暂时地将实际GDP移到其长期趋势之外。二、二、解释短期波动短期经济波动模型集中关注两个变量的行为。

(以实际GDP衡量的)经济中物品与服务的产出。(以CPI或GDP平减指数衡量的)整体价格水平。15二、解释短期波动短期经济波动模型集中关注两个变量的行为。152.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经济学家使用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来解释经济活动围绕其长期趋势的短期波动162.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16解释经济波动的基本模型总供给总需求物价水平均衡物价水平均衡产量产量0总需求与总供给E17解释经济波动的基本模型总供给总需求物价水平均衡物价水平均衡产总需求曲线:一条表示在每一种物价水平时,家庭、企业和政府想要购买的物品与劳务数量的曲线。

不是单个物品市场需求曲线的加总。总供给曲线:一条表示每一种物价水平时,企业选择生产并销售的物品与劳务量的曲线。不是单个物品市场供给曲线的加总。1818GDP(总支出)的四个组成部分即构成了对物品与服务的总需求。GDP组成:Y=C+I+G+NX假设政府支出不变,而消费、投资和净出口取决于物价水平,而且,货币供给是固定的。三、总需求曲线19GDP(总支出)的四个组成部分即构成了对物品与服务的总需求。三、总需求曲线总需求物价水平P12、……物品与劳务需求量增加产量0总需求曲线P2Y1Y21、物价水平下降20三、总需求曲线总需求物价水平P12、……物品与劳务需求量增加1.为什么总需求曲线向右下倾斜?价格水平与消费:财富效应价格水平与投资:利率效应价格水平与净出口:汇率效应211.为什么总需求曲线向右下倾斜?价格水平与消费:财富1.为什么总需求曲线向右下倾斜?物价水平与消费:财富效应——物价水平下降使消费者感到更富裕,这将鼓励他们更多地支出。消费支出增加意味着对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更大。221.为什么总需求曲线向右下倾斜?物价水平与消费:财富效应——物价水平与投资:利率效应——较低的物价水平降低了利率,鼓励了对投资品的更大支出。投资支出的增加意味着物品与服务的需求数量更大。23物价水平与投资:利率效应——较低的物价水平降低了利率,鼓励了物价水平与净出口:汇率效应——当美国物价水平下降引起美国利率下降时,美元在外汇市场上的真实价值下降了(实际汇率就会贬值),这种贬值又刺激了美国的净出口。净出口支出的增加意味着物品与服务的需求数量更大。物价水平下降,导致利率下降,这样美国部分投资者将在国外进行投资,以获得更高的收益,结果外汇市场上美元供给增加,造成美元贬值。这样,国外物品进口变得昂贵,而美国物品变得相对便宜,导致净出口增加。24物价水平与净出口:汇率效应——当美国物价水平下降引起美国利率2.总需求曲线为什么会移动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表示价格水平的下降增加了物品与服务总的需求数量。然而,在给定价格水平上,许多其他因素影响物品与服务的需求数量。当这些其他因素中的任一种发生改变,总需求曲线移动。252.总需求曲线为什么会移动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表示价格水2.总需求曲线为什么会移动来自消费的移动来自投资的移动来自政府购买的移动来自净出口的移动262.总需求曲线为什么会移动来自消费的移动262.为什么总需求曲线会移动消费引起移动。在一个既定的物价水平,使消费者支出更多的事件(减税、股市高涨),使总需求向右移动。投资引起移动。在任何一种物价水平时,使企业投资更多的事件(对未来的乐观,货币供给引起的利率下降)都使总需求向右移动。政府购买引起移动。政府对物品与劳务购买的增加(对国防或公共设施增加)使总需求向右移动。净出口引起移动。在一个既定的物价水平,增加净出口支出的事件(国外经济高涨、汇率贬值)都使总需求向右移动。272.为什么总需求曲线会移动27总需求曲线的移动28总需求曲线的移动28四、总供给曲线长期中,总供给曲线是垂线。短期中,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29四、总供给曲线29长期总供给曲线垂直的长期总供给曲线是古典理论的图形表示。长期总供给曲线垂直于自然产量率处。自然产量率:长期中经济趋向的生产水平这一生产水平也被称为潜在产出或充分就业产出。30长期总供给曲线垂直的长期总供给曲线是古典理论的图形表示。30长期总供给曲线0自然产量率产量长期总供给物价水平P1P21、物价水平变动……2、……并不影响长期中物品与劳务的供给量31长期总供给曲线0自然产量率产量长期总供给物价水平P1P21、为什么长期中总供给曲线是垂线?长期中,一个经济的物品与劳务供给取决于它的资本、劳动和自然资源的供给,以及用来把资本与劳动变为物品与劳务的生产技术。在长期中,物价水平对实际GDP没有影响,所以供给是不变的。32为什么长期中总供给曲线是垂线?322.为什么长期总供给曲线会移动?任何改变自然产出率的经济变化都会移动长期总供给曲线。这样的移动可以按照古典模型中影响产出的若干因素来分类。来自劳动的移动来自资本的移动来自自然资源的移动来自技术知识的移动332.为什么长期总供给曲线会移动?333.描述长期增长与通货膨胀的新方法。长期中许多因素决定经济,造成总需求和总供给曲线移动,但最为重要的因素是技术和货币政策。长期趋势提供了短期波动的背景。应该把短期产量与物价水平波动作为与持续趋势的背离。343.描述长期增长与通货膨胀的新方法。34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中的长期增长与通货膨胀P2000P1990P1980AD1980AD1990总需求AD2000LRAS2000LRAS1990LRAS1980长期总供给1、在长期中,技术进步使长期总供给移动……Y1980Y1990Y20002、……以及货币供给增长使总需求移动3、引起产量增长……4、……及持续的通货膨胀AC35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中的长期增长与通货膨胀P2000P1990长期来讲,产出的变动(增长)只取决于长期供给曲线的移动,和关于长期中实际经济的古典理论完全一致。长期来讲,价格水平的变动(通胀)可以来自于:总需求的变动,这包含但不限于货币供给的变动长期总供给的变动这扩展了关于长期中货币与物价的古典理论。36长期来讲,产出的变动(增长)只取决于长期供给曲线的移动,和关4.短期总供给曲线为什么向上倾斜在短期内,经济中整体价格水平的上升倾向于增加物品与服务的供给数量。价格水平的下降倾向于减少物品与服务的供给数量。374.短期总供给曲线为什么向上倾斜在短期内,经济中整体价格水平4.为什么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短期总供给曲线P1P2Y1Y2短期总供给物价水平2、……减少了短期中物品与劳务的供给量1、物价水平下降……产量384.为什么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P1P2Y1Y2短期总供4.为什么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三种理论解释短期总供给曲线向上倾斜:错觉理论粘性工资理论粘性价格理论394.为什么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三种理论解释短期总供给错觉理论:总体价格水平的改变,暂时地误导供给者,让他们在出售自己产出的市场上,看不清正在发生什么。更低的价格水平导致了对相对价格的错觉。这种错觉使得供给者减少物品与服务的供给数量。4040粘性工资理论:名义工资调整缓慢,或者说在短期中是“粘性的”。“粘性的”——工资并不随着价格水平的下降而立即调整。更低的价格水平使得雇佣和生产的利润更低这就导致企业减少物品与服务的供给数量。假设物价水平P下降,而名义工资不变,则实际工资W/P上升,企业成本增加,企业减少雇佣量,最终是物品与劳务的产量减少。如果工资粘性具有某种普遍性,很多厂商在价格下降时需要削减真实产出,这会使物价水平与真实产出具有正向关系。41粘性工资理论:41粘性价格理论:某些物品与服务的价格为适应经济状况变化所进行的调整是迟缓的。价格具有粘性。由于并不是所有价格都根据变动的状况而迅速调整,未预期到的物价水平下降使一些企业的价格高于合意水平而这些高于合意水平的价格压低了销售,并引起企业减少他们生产的物品与劳务量。42粘性价格理论:424.为什么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所有三个理论都表明,当实际价格水平背离人们预期的价格水平时,产量就背离其自然率。当实际价格水平高于人们预期的水平时,产量就高于其自然率。434.为什么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所有三个理论都表明,当实4444用数学公式将产品供给量、实际和预期价格水平的关系表述如下:产品供给量=自然产量率+a×(实际价格水平-预期价格水平)a是决定产出对价格的未预期改变的反映程度。4.为什么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45用数学公式将产品供给量、实际和预期价4.为什么短期总供给曲线4.为什么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上述公式同时包含了短期和长期的总供给曲线:短期中,预期价格水平不变,实际价格水平的上升增加了产品供给量,总供给曲线向上倾斜。产品供给量=

自然产量率+a×(实际价格水平-预期价格水平)长期中,预期价格水平与实际价格水平相等,总供给曲线垂直于自然产量率处。产品供给量=自然产量率464.为什么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上述公式同时包含了短期和使长期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变量同样会使短期总供给曲线移动1、劳动引起的移动:可得到的劳动量增加使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2、资本引起的移动:物质或人力资本增加使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3、自然资源引起的移动:自然资源可获得性的增加使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5.为什么短期总供给曲线会移动47使长期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变量同样会使短期总供给曲线移动5.为什5.为什么短期总供给曲线会移动4、技术引起的移动:技术知识进步使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5、预期物价水平引起的移动:预期物价水平下降增加了物品与服务的供给数量,使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485.为什么短期总供给曲线会移动4、技术引起的移动:技术知识进总供给曲线为什么会移动预期对短期总供给曲线位置的影响在解释经济如何从短期转向长期时起了关键作用。在短期中,预期是固定的,经济处于总需求与短期总供给曲线的交点。在长期中,人们的预期可以调整,短期总供给曲线将移动。这种移动保证了经济最终会处于总需求曲线与长期总供给曲线的交点。49总供给曲线为什么会移动预期对短期总供给曲线位置的影响在解释经

均衡价格自然产量率短期总供给物价水平短期总需求0产量长期均衡长期总供给A

经济的长期均衡是在总需求与长期供给曲线相交的地方(A点)。当经济达到这种长期均衡时,感觉、工资和价格将调整到短期总供给曲线也相交于这一点。50 均衡价格自然产量率短期总供给物价水平短期总需求0产量长长期均衡当预期价格水平等于实际价格水平时,短期总供给曲线与总需求曲线相交于自然产量率处。在长期均衡时,短期总供给曲线与总需求曲线的交点(即短期均衡)回到了长期总供给曲线(自然产量率)与总需求曲线的交点(长期均衡)。51长期均衡当预期价格水平等于实际价格水平时,短期总供给曲线与总五、经济波动的两大原因分析经济波动的四个步骤:

决定事件是影响总供给还是总需求决定曲线移动的方向使用图形比较短期内的新旧均衡找出经济从短期均衡到长期均衡的转移路径52五、经济波动的两大原因分析经济波动的四个步骤:52五、经济波动的两大原因1.总需求移动2.总供给移动53五、经济波动的两大原因531.总需求的收缩ABCAS1AS2短期总供给长期总供给总需求,AD1AD2Y1Y2P1P2P301、总需求减少……2、引起短期中产量减少……3、但随着时间推移,短期总供给曲线移动物价水平4、产量恢复到其自然水平产量A—B—C541.总需求的收缩ABCAS1AS2短期总供给长期总供给总需求在短期中,总需求移动引起经济中物品与劳务产量的波动。在长期中,总需求移动影响整体的价格水平,但不影响产量。政策制定者可以通过影响总需求来缓解经济波动的不利影响。55在短期中,总需求移动引起经济中物品与劳务产量的波动。552.总供给的不利移动除预期外的总供给某个决定因素的不利变动将短期和长期曲线都向左移动。自然产出率下降。562.总供给的不利移动除预期外的总供给某个决定因素的不利变动将总供给的不利移动ABAS2短期总供给,AS1长期总供给总需求Y1Y2P1P20物价水平2、引起产量减少产量1、短期总供给曲线的不利移动……3、以及物价水平上升57总供给的不利移动ABAS2短期总供给,AS1长期总供给总需求2.总供给的不利移动总供给的不利移动导致滞胀。滞胀:衰退(产量减少)和通货膨胀(物价上升)并存。产出下降,失业增加,价格上升。政策制订者能够影响总需求,但不能同时抵消这两种不利的影响。582.总供给的不利移动总供给的不利移动导致滞胀。582.总供给的不利移动面对滞胀的措施:1、不做为。2、采取行动,通过货币与财政政策来增加总需求,抵消总供给曲线移动的某些影响。592.总供给的不利移动面对滞胀的措施:59抵消总供给的不利移动ACAS2短期总供给AS1长期总供给总需求,AD1AD2P1P2P302、决策者可以通过扩大总需求来抵消这种移动物价水平自然产量率产量1、当总供给减少时……3、这引起物价水平进一步上升4、产量保持在其自然率水平60抵消总供给的不利移动ACAS2短期总供给AS1长期总供给总需总结1、所有社会都经历了围绕长期趋势的短期经济波动这些波动无规律且无法预测。当衰退发生时,实际GDP和其他一些衡量收入、支出和生产的指标都会下降,失业上升。61总结1、所有社会都经历了围绕长期趋势的短期经济波动61总结2、经济学家使用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分析短期经济波动。按照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物品与服务的产出和整体价格水平做出调整,以平衡总需求与总供给。62总结2、经济学家使用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分析短期经济波动。62总结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原因有三:财富效应、利率效应与汇率效应。如果任何事件或政策在给定的价格水平上改变了消费、投资、政府购买或净出口,它也将移动总需求曲线。63总结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原因有三:财富效应、利率效应与汇率效长期总供给曲线是垂线。长期中,物品与劳务的供给量取决于经济的劳动、资本、自然资源和技术,但不取决于物价总水平。在短期内,总供给曲线向上倾斜。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倾斜的三个理论:错觉理论、粘性工资理论和粘性价格理论64长期总供给曲线是垂线。64改变经济产出能力的事件,都会使短期总供给曲线移动。短期总供给曲线的位置取决于预期价格水平。经济波动的一个可能原因是总需求的移动。在长期中,总需求移动影响物价总水平,但不影响产量。经济波动的第二个可能原因是总供给的移动。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将造成滞胀。滞胀是产出下降且价格上升的时期。65改变经济产出能力的事件,都会使短期总供给曲线移动。短期总供给第二节货币和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一、货币政策如何影响总需求二、财政政策如何影响总需求三、运用政策来稳定经济四、结论66第二节货币和财政政策一、货币政策如何影响总需求66一、货币政策如何影响总需求1.总需求曲线向右下倾斜的三个原因:一、财富效应:较低的物价水平增加了家庭货币持有量的实际价值,更多的实际财富刺激消费支出。二、利率效应:较低的价格减少了家庭需求的货币量,家庭将这些货币变为有息的资产时(储蓄),使利率下降,这样刺激投资支出。三、汇率效应:较低的物价降低利率,使美元贬值,刺激净出口。对于美国经济而言,总需求曲线向右下倾斜最重要的原因是利率效应。67一、货币政策如何影响总需求1.总需求曲线向右下倾斜的三个原因2.流动偏好理论凯恩斯的理论,认为利率的调整使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平衡。假设:预期通货膨胀率不变。因此名义利率上升时,预期赚到的实际利率也上升。1、货币供给。主要考察货币供给的变动如何如何影响物品与劳务的总需求。货币供给由政策决定,不受利率影响。2、货币需求。货币需求量取决于利率,因此货币需求曲线向右下倾斜。3、货币市场的均衡。利率的调整使货币的供给量与需求量平衡。682.流动偏好理论68货币市场的均衡货币需求利率r1货币量0货币供给r2Md1均衡利率Md2美联储固定的量69货币市场的均衡货币需求利率r1货币量0货币供给r2Md1均衡3.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利率r1货币量0货币供给r2美联储固定的货币量货币市场与总需求曲线的斜率(a)货币市场物价水平P1时的货币需求MD1物价水平P2时的货币需求MD22、……货币需求增加……3、……引起均衡利率上升……703.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利率r1货币量0货币供给r2美联储(b)总需求曲线总需求物价水平P2产量0P1Y21、物价水平上升……Y14、……这又减少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71(b)总需求曲线总需求物价水平P2产量0P1Y21、物价水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利率效应的三个步骤:1、较高的物价水平增加了货币需求2、较高的货币需求引起较高的利率3、较高的利率减少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考虑长期利率的决定时,要记住可贷资金理论。该理论强调经济中储备倾向和投资机会的重要性。考虑短期利率的决定时,要记住流动偏好理论。该理论强调经济中货币政策的重要性。72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利率效应的三个步骤:724.货币供给的变动利率r2货币量0货币供给r1货币注入(a)货币市场在物价水平时的货币需求1、当美联储增加货币供给……2、……均衡利率因此下降……MS1MS2734.货币供给的变动利率r2货币量0货币供给r1货币注入(a)(b)总需求曲线总需求,AD1物价水平产量0Y2Y13、……这增加了既定价格时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AD274(b)总需求曲线总需求,AD1物价水平产量0Y2Y13、…4.货币供给的变动前提:在一个既定的物价水平使总需求曲线移动的一个重要变量是货币政策,可以在短期影响经济活动。当美联储增加货币供给,它降低了利率,并增加了任何一种既定物价水平时的物品与劳务需求量,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相反,当美联储紧缩货币供给时,它提高了利率,并减少了任何一种既定物价水平时的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使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754.货币供给的变动前提:在一个既定的物价水平755.利率目标在美联储政策中的作用美联储往往把利率而不是货币作为美联储的政策工具。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作为目标的部分原因在于很难相当准确地衡量货币供给。流动偏好理论说明:既可以根据货币供给,也可以根据利率来描述货币政策。结论:既可以把目的在于扩大(紧缩)总需求的货币政策变动描述为增加(减少)货币供给,又可以描述为降低(提高)利率。765.利率目标在美联储政策中的作用美联储往往把利率而不是货币作中国货币政策目标:目标值和

实际值77中国货币政策目标:目标值和

实际值77二、财政政策如何影响总需求1.政府购买的变动政府购买的变动使总需求曲线移动。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大小取决于两种效应:乘数效应与挤出效应2.乘数效应:当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了收入,从而增加消费支出时引起的总需求的额外移动。投资加速数:来自于投资需求的正的反馈。78二、财政政策如何影响总需求1.政府购买的变动78乘数效应物价水平产量200亿美元总需求AD1AD2AD31、政府购买增加200亿美元最初使总需求增加200亿美元2、……但乘数效应可以扩大总需求的移动79乘数效应物价水平产量200亿美元总需求AD1AD2AD31、3.支出乘数的公式边际消费倾向(MPC):家庭额外收入中用于消费而不用于储蓄的比例。政府购买变动=200亿美元消费第一轮变动=MPC×200亿美元消费第二轮变动=MPC2×200亿美元消费第三轮变动=MPC3×200亿美元……=……需求总变动=(1+MPC+MPC2+MPC3+…)200亿美元803.支出乘数的公式政府购买变动=200亿美元消费第一轮变动=乘数=1+MPC+MPC2+MPC3+……乘数=1/(1-MPC)4.乘数效应的其他应用乘数效应适用于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81乘数=1+MPC+MPC2+MPC3+……815.挤出效应挤出效应:当扩张性财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从而减少了投资支出时所引起的总需求的减少。财政扩张引起的收入增加提高了货币需求,引起利率上升,最终减少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最终效果取决于乘数效应大还是挤出效应大。825.挤出效应82挤出效应利率货币量总需求MD1MD2美联储固定的货币量2、……支出增加提高了货币需求r2r1货币市场3、这使均衡利率上升83挤出效应利率货币量总需求MD1MD2美联储固定的货币量2、…挤出效应物价水平产量200亿美元总需求AD1AD2AD34、……又部分抵消了总需求最初的增加1、当政府购买提高了总需求时……84挤出效应物价水平产量200亿美元总需求AD1AD2AD34、6.税收变动财政政策除了政府购买外,还有赋税工具税收变动引起的总需求移动的大小也要受乘数和挤出效应的影响。另外一个因素决定税收变动引起总需求移动的大小是:家庭对税收变动是持久的还是暂时的感觉。如果预计是短暂的,则影响小;如果预计是长期的,则影响大。财政政策也会影响物品与劳务的供给量。856.税收变动85三、运用政策来稳定经济1.支持积极的稳定政策1946年的“就业法案”以来,经济稳定是政府政策公开的目标。“就业法案”含义:政府避免成为经济波动的原因。政府应该对私人经济中的变动做出反应以便稳定总需求。凯恩斯认为,总需求波动的原因在于无理性的悲观主义和乐观主义情绪。悲观主义增加失业,乐观主义带来通货膨胀的压力。86三、运用政策来稳定经济1.支持积极的稳定政策862.反对积极稳定政策论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政府应该避免积极用货币和财政政策来努力稳定经济。货币和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有相当长的迟滞。原因在于经济预测很难,预测不准确。一般而言,经济衰退和萧条没有任何提前警告就到来。3.自动稳定器:当经济进入衰退时,决策者不用采取任何有意的行动也会刺激总需求的财政政策变动。自动稳定器包括:税制、政府支出。872.反对积极稳定政策论87总结在建立短期经济波动理论时,凯恩斯提出流动偏好理论来解释利率的决定因素。利率的调整使货币的供求平衡。物价上升增加了货币需求,并提高了使货币市场均衡的利率。较高的利率减少了投资,从而减少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向右下方倾斜的总需求曲线表现了物价水平与需求量之间的负相关关系。88总结在建立短期经济波动理论时,凯恩斯提出流动偏好理论来解释利决策者可以用货币政策影响总需求。货币供给增加降低了任何一种既定物价水平时的均衡利率。因为较低的利率刺激投资支出,所以,总需求向右移动。决策者还可以用财政政策影响总需求。政府购买增加或减税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政府购买减少或增税使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政府改变支出或税收时,所引起的总需求移动可能大于或小于财政变动。乘数效应倾向于扩大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挤出效应减少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89决策者可以用货币政策影响总需求。货币供给增加降低了任何一种既由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可以影响总需求,所以政府有时用这些政策来努力稳定经济。积极稳定政策的支持者认为,家庭和企业的态度的改变使总需求移动。如果政府不做出反应,结果是产量和就业不合意而又不必要的波动。积极稳定政策的批评者认为,货币与财政政策发生作用都有相当长的时滞,这种时滞使稳定经济的努力以不稳定为结束。90由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可以影响总需求,所以政府有时用这些政策第一节总需求与总供给第二节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第十章短期经济波动91第十章短期经济波动1第一节总需求与总供给一、关于经济波动的三个关键事实二、解释短期经济波动三、总需求曲线四、总供给曲线五、经济波动的两个原因92第一节总需求与总供给一、关于经济波动的三个关键事实2经济活动年复一年地波动。在短期内,一个经济总要经历收缩、谷底、扩张和顶峰四个阶段,在衰退和繁荣的交替中运行。在衰退期内,产出、收入、就业和贸易等宏观经济的实际变量都会出现明显的下降;而在繁荣期内,这些宏观经济变量又会出现显著上升。93经济活动年复一年地波动。在短期内,一个经济总要经历收缩、谷底短期经济波动是宏观经济理论的永恒话题,也是宏观经济政策制定者十分关注的问题。衰退:是实际GDP下降、收入减少、失业上升的时期。萧条:是严重的衰退。分析方法: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94短期经济波动是宏观经济理论的永恒话题,也是宏观经济政策制定者短期经济波动:美国95短期经济波动:美国5短期经济波动:中国96短期经济波动:中国6一、关于经济波动的三个关键事实1.经济波动是无规律和无法预测的。经济当中的波动常常被称作经济周期(或译商业周期)97一、关于经济波动的三个关键事实1.经济波动是无规律和无法预测2.大多数宏观经济变量同时波动大多数衡量某种收入或生产的宏观经济变量几乎同时波动。虽然许多宏观经济变量一起波动,他们波动的幅度并不同。982.大多数宏观经济变量同时波动大多数衡量某种收入或生产的宏观短期经济波动一瞥:中国99短期经济波动一瞥:中国9100103.随着产出下降,失业率上升。实际GDP的变化和失业率的变化呈反向关系。在衰退时期,失业大幅上升。1013.随着产出下降,失业率上升。实际GDP的变化和失业率的变化二、解释短期波动1.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古典二分法与货币中性。所有宏观变量分成两类:名义变量与实际变量。货币供给的变化影响名义变量而非实际变量。按照古典经济学,我们在不引入名义变量(货币供给、价格水平)的情况下,就能够考察实际变量(实际GDP、实际利率和失业)的决定。102二、解释短期波动1.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古典二分法与12然而,古典模型只是在长期下的一种理想的状态。在现实世界中,在短期内价格、工资在很大程度上缺乏灵活性。一项调查表明,美国39%的企业只在一年中平均变动一次价格,而10%的企业甚至在一年中变动价格的平均次数小于1。大多数经济学家相信,古典理论描述了长期中的世界,但没有描述短期中的世界。古典二分法和货币中性不适应短期中的经济。在短期,实际变量和名义变量是高度相关的。103然而,古典模型只是在长期下的一种理想的状态。在现实世界中,在货币供给的变化能够暂时地将实际GDP移到其长期趋势之外。一个旨在解释短期经济的新模型需要集中关注名义和实际变量的相互影响。二、解释短期波动104货币供给的变化能够暂时地将实际GDP移到其长期趋势之外。二、二、解释短期波动短期经济波动模型集中关注两个变量的行为。

(以实际GDP衡量的)经济中物品与服务的产出。(以CPI或GDP平减指数衡量的)整体价格水平。105二、解释短期波动短期经济波动模型集中关注两个变量的行为。152.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经济学家使用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来解释经济活动围绕其长期趋势的短期波动1062.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16解释经济波动的基本模型总供给总需求物价水平均衡物价水平均衡产量产量0总需求与总供给E107解释经济波动的基本模型总供给总需求物价水平均衡物价水平均衡产总需求曲线:一条表示在每一种物价水平时,家庭、企业和政府想要购买的物品与劳务数量的曲线。

不是单个物品市场需求曲线的加总。总供给曲线:一条表示每一种物价水平时,企业选择生产并销售的物品与劳务量的曲线。不是单个物品市场供给曲线的加总。10818GDP(总支出)的四个组成部分即构成了对物品与服务的总需求。GDP组成:Y=C+I+G+NX假设政府支出不变,而消费、投资和净出口取决于物价水平,而且,货币供给是固定的。三、总需求曲线109GDP(总支出)的四个组成部分即构成了对物品与服务的总需求。三、总需求曲线总需求物价水平P12、……物品与劳务需求量增加产量0总需求曲线P2Y1Y21、物价水平下降110三、总需求曲线总需求物价水平P12、……物品与劳务需求量增加1.为什么总需求曲线向右下倾斜?价格水平与消费:财富效应价格水平与投资:利率效应价格水平与净出口:汇率效应1111.为什么总需求曲线向右下倾斜?价格水平与消费:财富1.为什么总需求曲线向右下倾斜?物价水平与消费:财富效应——物价水平下降使消费者感到更富裕,这将鼓励他们更多地支出。消费支出增加意味着对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更大。1121.为什么总需求曲线向右下倾斜?物价水平与消费:财富效应——物价水平与投资:利率效应——较低的物价水平降低了利率,鼓励了对投资品的更大支出。投资支出的增加意味着物品与服务的需求数量更大。113物价水平与投资:利率效应——较低的物价水平降低了利率,鼓励了物价水平与净出口:汇率效应——当美国物价水平下降引起美国利率下降时,美元在外汇市场上的真实价值下降了(实际汇率就会贬值),这种贬值又刺激了美国的净出口。净出口支出的增加意味着物品与服务的需求数量更大。物价水平下降,导致利率下降,这样美国部分投资者将在国外进行投资,以获得更高的收益,结果外汇市场上美元供给增加,造成美元贬值。这样,国外物品进口变得昂贵,而美国物品变得相对便宜,导致净出口增加。114物价水平与净出口:汇率效应——当美国物价水平下降引起美国利率2.总需求曲线为什么会移动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表示价格水平的下降增加了物品与服务总的需求数量。然而,在给定价格水平上,许多其他因素影响物品与服务的需求数量。当这些其他因素中的任一种发生改变,总需求曲线移动。1152.总需求曲线为什么会移动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表示价格水2.总需求曲线为什么会移动来自消费的移动来自投资的移动来自政府购买的移动来自净出口的移动1162.总需求曲线为什么会移动来自消费的移动262.为什么总需求曲线会移动消费引起移动。在一个既定的物价水平,使消费者支出更多的事件(减税、股市高涨),使总需求向右移动。投资引起移动。在任何一种物价水平时,使企业投资更多的事件(对未来的乐观,货币供给引起的利率下降)都使总需求向右移动。政府购买引起移动。政府对物品与劳务购买的增加(对国防或公共设施增加)使总需求向右移动。净出口引起移动。在一个既定的物价水平,增加净出口支出的事件(国外经济高涨、汇率贬值)都使总需求向右移动。1172.为什么总需求曲线会移动27总需求曲线的移动118总需求曲线的移动28四、总供给曲线长期中,总供给曲线是垂线。短期中,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119四、总供给曲线29长期总供给曲线垂直的长期总供给曲线是古典理论的图形表示。长期总供给曲线垂直于自然产量率处。自然产量率:长期中经济趋向的生产水平这一生产水平也被称为潜在产出或充分就业产出。120长期总供给曲线垂直的长期总供给曲线是古典理论的图形表示。30长期总供给曲线0自然产量率产量长期总供给物价水平P1P21、物价水平变动……2、……并不影响长期中物品与劳务的供给量121长期总供给曲线0自然产量率产量长期总供给物价水平P1P21、为什么长期中总供给曲线是垂线?长期中,一个经济的物品与劳务供给取决于它的资本、劳动和自然资源的供给,以及用来把资本与劳动变为物品与劳务的生产技术。在长期中,物价水平对实际GDP没有影响,所以供给是不变的。122为什么长期中总供给曲线是垂线?322.为什么长期总供给曲线会移动?任何改变自然产出率的经济变化都会移动长期总供给曲线。这样的移动可以按照古典模型中影响产出的若干因素来分类。来自劳动的移动来自资本的移动来自自然资源的移动来自技术知识的移动1232.为什么长期总供给曲线会移动?333.描述长期增长与通货膨胀的新方法。长期中许多因素决定经济,造成总需求和总供给曲线移动,但最为重要的因素是技术和货币政策。长期趋势提供了短期波动的背景。应该把短期产量与物价水平波动作为与持续趋势的背离。1243.描述长期增长与通货膨胀的新方法。34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中的长期增长与通货膨胀P2000P1990P1980AD1980AD1990总需求AD2000LRAS2000LRAS1990LRAS1980长期总供给1、在长期中,技术进步使长期总供给移动……Y1980Y1990Y20002、……以及货币供给增长使总需求移动3、引起产量增长……4、……及持续的通货膨胀AC125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中的长期增长与通货膨胀P2000P1990长期来讲,产出的变动(增长)只取决于长期供给曲线的移动,和关于长期中实际经济的古典理论完全一致。长期来讲,价格水平的变动(通胀)可以来自于:总需求的变动,这包含但不限于货币供给的变动长期总供给的变动这扩展了关于长期中货币与物价的古典理论。126长期来讲,产出的变动(增长)只取决于长期供给曲线的移动,和关4.短期总供给曲线为什么向上倾斜在短期内,经济中整体价格水平的上升倾向于增加物品与服务的供给数量。价格水平的下降倾向于减少物品与服务的供给数量。1274.短期总供给曲线为什么向上倾斜在短期内,经济中整体价格水平4.为什么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短期总供给曲线P1P2Y1Y2短期总供给物价水平2、……减少了短期中物品与劳务的供给量1、物价水平下降……产量1284.为什么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P1P2Y1Y2短期总供4.为什么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三种理论解释短期总供给曲线向上倾斜:错觉理论粘性工资理论粘性价格理论1294.为什么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三种理论解释短期总供给错觉理论:总体价格水平的改变,暂时地误导供给者,让他们在出售自己产出的市场上,看不清正在发生什么。更低的价格水平导致了对相对价格的错觉。这种错觉使得供给者减少物品与服务的供给数量。13040粘性工资理论:名义工资调整缓慢,或者说在短期中是“粘性的”。“粘性的”——工资并不随着价格水平的下降而立即调整。更低的价格水平使得雇佣和生产的利润更低这就导致企业减少物品与服务的供给数量。假设物价水平P下降,而名义工资不变,则实际工资W/P上升,企业成本增加,企业减少雇佣量,最终是物品与劳务的产量减少。如果工资粘性具有某种普遍性,很多厂商在价格下降时需要削减真实产出,这会使物价水平与真实产出具有正向关系。131粘性工资理论:41粘性价格理论:某些物品与服务的价格为适应经济状况变化所进行的调整是迟缓的。价格具有粘性。由于并不是所有价格都根据变动的状况而迅速调整,未预期到的物价水平下降使一些企业的价格高于合意水平而这些高于合意水平的价格压低了销售,并引起企业减少他们生产的物品与劳务量。132粘性价格理论:424.为什么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所有三个理论都表明,当实际价格水平背离人们预期的价格水平时,产量就背离其自然率。当实际价格水平高于人们预期的水平时,产量就高于其自然率。1334.为什么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所有三个理论都表明,当实13444用数学公式将产品供给量、实际和预期价格水平的关系表述如下:产品供给量=自然产量率+a×(实际价格水平-预期价格水平)a是决定产出对价格的未预期改变的反映程度。4.为什么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135用数学公式将产品供给量、实际和预期价4.为什么短期总供给曲线4.为什么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上述公式同时包含了短期和长期的总供给曲线:短期中,预期价格水平不变,实际价格水平的上升增加了产品供给量,总供给曲线向上倾斜。产品供给量=

自然产量率+a×(实际价格水平-预期价格水平)长期中,预期价格水平与实际价格水平相等,总供给曲线垂直于自然产量率处。产品供给量=自然产量率1364.为什么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上述公式同时包含了短期和使长期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变量同样会使短期总供给曲线移动1、劳动引起的移动:可得到的劳动量增加使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2、资本引起的移动:物质或人力资本增加使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3、自然资源引起的移动:自然资源可获得性的增加使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5.为什么短期总供给曲线会移动137使长期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变量同样会使短期总供给曲线移动5.为什5.为什么短期总供给曲线会移动4、技术引起的移动:技术知识进步使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5、预期物价水平引起的移动:预期物价水平下降增加了物品与服务的供给数量,使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1385.为什么短期总供给曲线会移动4、技术引起的移动:技术知识进总供给曲线为什么会移动预期对短期总供给曲线位置的影响在解释经济如何从短期转向长期时起了关键作用。在短期中,预期是固定的,经济处于总需求与短期总供给曲线的交点。在长期中,人们的预期可以调整,短期总供给曲线将移动。这种移动保证了经济最终会处于总需求曲线与长期总供给曲线的交点。139总供给曲线为什么会移动预期对短期总供给曲线位置的影响在解释经

均衡价格自然产量率短期总供给物价水平短期总需求0产量长期均衡长期总供给A

经济的长期均衡是在总需求与长期供给曲线相交的地方(A点)。当经济达到这种长期均衡时,感觉、工资和价格将调整到短期总供给曲线也相交于这一点。140 均衡价格自然产量率短期总供给物价水平短期总需求0产量长长期均衡当预期价格水平等于实际价格水平时,短期总供给曲线与总需求曲线相交于自然产量率处。在长期均衡时,短期总供给曲线与总需求曲线的交点(即短期均衡)回到了长期总供给曲线(自然产量率)与总需求曲线的交点(长期均衡)。141长期均衡当预期价格水平等于实际价格水平时,短期总供给曲线与总五、经济波动的两大原因分析经济波动的四个步骤:

决定事件是影响总供给还是总需求决定曲线移动的方向使用图形比较短期内的新旧均衡找出经济从短期均衡到长期均衡的转移路径142五、经济波动的两大原因分析经济波动的四个步骤:52五、经济波动的两大原因1.总需求移动2.总供给移动143五、经济波动的两大原因531.总需求的收缩ABCAS1AS2短期总供给长期总供给总需求,AD1AD2Y1Y2P1P2P301、总需求减少……2、引起短期中产量减少……3、但随着时间推移,短期总供给曲线移动物价水平4、产量恢复到其自然水平产量A—B—C1441.总需求的收缩ABCAS1AS2短期总供给长期总供给总需求在短期中,总需求移动引起经济中物品与劳务产量的波动。在长期中,总需求移动影响整体的价格水平,但不影响产量。政策制定者可以通过影响总需求来缓解经济波动的不利影响。145在短期中,总需求移动引起经济中物品与劳务产量的波动。552.总供给的不利移动除预期外的总供给某个决定因素的不利变动将短期和长期曲线都向左移动。自然产出率下降。1462.总供给的不利移动除预期外的总供给某个决定因素的不利变动将总供给的不利移动ABAS2短期总供给,AS1长期总供给总需求Y1Y2P1P20物价水平2、引起产量减少产量1、短期总供给曲线的不利移动……3、以及物价水平上升147总供给的不利移动ABAS2短期总供给,AS1长期总供给总需求2.总供给的不利移动总供给的不利移动导致滞胀。滞胀:衰退(产量减少)和通货膨胀(物价上升)并存。产出下降,失业增加,价格上升。政策制订者能够影响总需求,但不能同时抵消这两种不利的影响。1482.总供给的不利移动总供给的不利移动导致滞胀。582.总供给的不利移动面对滞胀的措施:1、不做为。2、采取行动,通过货币与财政政策来增加总需求,抵消总供给曲线移动的某些影响。1492.总供给的不利移动面对滞胀的措施:59抵消总供给的不利移动ACAS2短期总供给AS1长期总供给总需求,AD1AD2P1P2P302、决策者可以通过扩大总需求来抵消这种移动物价水平自然产量率产量1、当总供给减少时……3、这引起物价水平进一步上升4、产量保持在其自然率水平150抵消总供给的不利移动ACAS2短期总供给AS1长期总供给总需总结1、所有社会都经历了围绕长期趋势的短期经济波动这些波动无规律且无法预测。当衰退发生时,实际GDP和其他一些衡量收入、支出和生产的指标都会下降,失业上升。151总结1、所有社会都经历了围绕长期趋势的短期经济波动61总结2、经济学家使用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分析短期经济波动。按照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物品与服务的产出和整体价格水平做出调整,以平衡总需求与总供给。152总结2、经济学家使用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分析短期经济波动。62总结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原因有三:财富效应、利率效应与汇率效应。如果任何事件或政策在给定的价格水平上改变了消费、投资、政府购买或净出口,它也将移动总需求曲线。153总结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原因有三:财富效应、利率效应与汇率效长期总供给曲线是垂线。长期中,物品与劳务的供给量取决于经济的劳动、资本、自然资源和技术,但不取决于物价总水平。在短期内,总供给曲线向上倾斜。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倾斜的三个理论:错觉理论、粘性工资理论和粘性价格理论154长期总供给曲线是垂线。64改变经济产出能力的事件,都会使短期总供给曲线移动。短期总供给曲线的位置取决于预期价格水平。经济波动的一个可能原因是总需求的移动。在长期中,总需求移动影响物价总水平,但不影响产量。经济波动的第二个可能原因是总供给的移动。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将造成滞胀。滞胀是产出下降且价格上升的时期。155改变经济产出能力的事件,都会使短期总供给曲线移动。短期总供给第二节货币和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一、货币政策如何影响总需求二、财政政策如何影响总需求三、运用政策来稳定经济四、结论156第二节货币和财政政策一、货币政策如何影响总需求66一、货币政策如何影响总需求1.总需求曲线向右下倾斜的三个原因:一、财富效应:较低的物价水平增加了家庭货币持有量的实际价值,更多的实际财富刺激消费支出。二、利率效应:较低的价格减少了家庭需求的货币量,家庭将这些货币变为有息的资产时(储蓄),使利率下降,这样刺激投资支出。三、汇率效应:较低的物价降低利率,使美元贬值,刺激净出口。对于美国经济而言,总需求曲线向右下倾斜最重要的原因是利率效应。157一、货币政策如何影响总需求1.总需求曲线向右下倾斜的三个原因2.流动偏好理论凯恩斯的理论,认为利率的调整使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平衡。假设:预期通货膨胀率不变。因此名义利率上升时,预期赚到的实际利率也上升。1、货币供给。主要考察货币供给的变动如何如何影响物品与劳务的总需求。货币供给由政策决定,不受利率影响。2、货币需求。货币需求量取决于利率,因此货币需求曲线向右下倾斜。3、货币市场的均衡。利率的调整使货币的供给量与需求量平衡。1582.流动偏好理论68货币市场的均衡货币需求利率r1货币量0货币供给r2Md1均衡利率Md2美联储固定的量159货币市场的均衡货币需求利率r1货币量0货币供给r2Md1均衡3.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利率r1货币量0货币供给r2美联储固定的货币量货币市场与总需求曲线的斜率(a)货币市场物价水平P1时的货币需求MD1物价水平P2时的货币需求MD22、……货币需求增加……3、……引起均衡利率上升……1603.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利率r1货币量0货币供给r2美联储(b)总需求曲线总需求物价水平P2产量0P1Y21、物价水平上升……Y14、……这又减少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161(b)总需求曲线总需求物价水平P2产量0P1Y21、物价水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利率效应的三个步骤:1、较高的物价水平增加了货币需求2、较高的货币需求引起较高的利率3、较高的利率减少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考虑长期利率的决定时,要记住可贷资金理论。该理论强调经济中储备倾向和投资机会的重要性。考虑短期利率的决定时,要记住流动偏好理论。该理论强调经济中货币政策的重要性。162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利率效应的三个步骤:724.货币供给的变动利率r2货币量0货币供给r1货币注入(a)货币市场在物价水平时的货币需求1、当美联储增加货币供给……2、……均衡利率因此下降……MS1MS21634.货币供给的变动利率r2货币量0货币供给r1货币注入(a)(b)总需求曲线总需求,AD1物价水平产量0Y2Y13、……这增加了既定价格时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AD2164(b)总需求曲线总需求,AD1物价水平产量0Y2Y13、…4.货币供给的变动前提:在一个既定的物价水平使总需求曲线移动的一个重要变量是货币政策,可以在短期影响经济活动。当美联储增加货币供给,它降低了利率,并增加了任何一种既定物价水平时的物品与劳务需求量,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相反,当美联储紧缩货币供给时,它提高了利率,并减少了任何一种既定物价水平时的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使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1654.货币供给的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