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建水县中医医院医护人员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1页
2023年建水县中医医院医护人员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2页
2023年建水县中医医院医护人员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302023年建水县中医医院医护人员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毕业院校: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考场: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1.伪膜性炎发生于()。A.肺B.胸膜C.黏膜D.肝答案:C解析:黏膜发生的纤维素性炎,渗出的纤维素、中性粒细胞和坏死黏膜组织及病原菌等可在黏膜表面形成一层灰白色膜状物,称为“伪膜”,黏膜发生的纤维素性炎又称为伪膜性炎。2.下列对尿素通透的是()。A.髓袢降支细段B.髓袢升支粗段C.髓袢升支细段D.远曲小管答案:A3.下列属于中枢抑制性氨基酸类递质的是()。A.谷氨酸、门冬氨酸B.乙酰胆碱、多巴胺C.甘氨酸、γ-氨基丁酸D.5-羟色氨、甘氨酸答案:C4.下列可引起牙龈增生的抗癫痫药是()。A.苯妥英钠B.苯巴比妥C.丙戊酸钠D.地西泮答案:A5.在7岁左右开始退化的组织器官是()。A.肾上腺B.甲状旁腺C.甲状腺D.松果体答案:D解析:松果体在儿童期比较发达,一般在7岁左右开始退化,青春期后松果体可有钙盐沉积,出现大小不一的脑砂,随年龄增长而增多,脑砂可作为影像诊断颅内占位性病变的定位标志。6.副反应是在下列哪项剂量下出现的不良反应?()A.治疗量B.无效量C.极量D.LD50答案:A解析:副反应是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是药物本身固有的作用。7.对疑诊急性胆囊炎的患者进行体检时可能在()发现阳性体征。A.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界处B.右肋下缘与腹直肌外缘交点C.脊柱与第12肋交角的顶点D.脐周答案:B解析:右肋下缘与腹直肌外缘的交点为胆囊点。在急性胆囊炎患者查体过程中,因深吸气使肿大的胆囊触碰向下按压的拇指而发生剧烈疼痛,导致吸气中止,称为墨菲征阳性。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界处为麦氏点,此处压痛为阑尾病变的标志。脊柱与第12肋交角(肋脊角)的顶点为肋脊点,此处压痛是肾脏炎症的标志。脐周疼痛常见于胃肠道疾病。8.肾源性水肿者,其水肿常先出现于()。A.腹腔B.眼睑C.全身D.人体的最低部位答案:B解析:肾源性水肿的特点首先从眼睑、颜面部开始,随病情发展延及全身。9.轮状病毒的主要感染途径是()。A.消化道B.呼吸道C.生殖道D.破损皮肤或黏膜答案:A解析:轮状病毒、杯状病毒、星状病毒和肠道腺病毒属于急性胃肠炎病毒,主要经消化道感染和传播。10.导致肝硬化最常见的DNA病毒是()。A.HAYB.HBVC.HCVD.HDV答案:B解析:HBV是环状双链DNA结构,是我国慢性肝炎的主要致病原,最终导致肝硬化。11.显微镜下血尿的定义是每高倍视野尿红细胞超过()。A.7个B.5个C.3个D.1个答案:C解析:镜下血尿外观变化不明显,离心沉淀后尿液镜检每高倍镜视野>3个红细胞。每升尿液中有1ml血液时为肉眼血尿,呈洗肉水色。12.外呼吸是肺毛细血管血液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包括()。A.肺通气和组织换气B.肺通气和肺换气C.气体运输和肺换气D.气体运输和组织换气答案:B解析:呼吸是指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过程。人的呼吸过程包括三个互相联系的环节:①外呼吸,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②气体(02和C02)在血液中的运输;③内呼吸,指组织细胞与组织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以及组织细胞内氧化代谢的过程,其中组织细胞与组织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也称为组织换气。13.肾门所对应的平面是()。A.第1腰椎体B.第10胸椎体C.第3腰椎体D.第11胸椎体答案:A解析:肾门约在第1腰椎体平面,相当于第9肋软骨前端高度,距后正中线约5cm。14.关于甲状旁腺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位于甲状腺两侧B.胸骨柄后面C.甲状腺侧叶后面D.不可能位于甲状腺内答案:C解析:甲状旁腺是呈棕黄色、黄豆大小的扁椭圆形腺体,位于甲状腺左、右侧叶后面,通常有上、下两对。甲状旁腺亦可埋入甲状腺实质内或位于甲状腺鞘外。15.下列颜色中视野最大的是()。A.红色B.白色C.黄色D.绿色答案:B16.右主支气管的特点是()。A.细而短B.粗而长C.粗而短D.细而长答案:C解析:右主支气管的特点是粗而短,容易有异物进入。考点人体解剖学17.关于呼吸性碱中毒说法错误的是:A.血浆原发性PACO2降低B.pH值升高C.低氧血症可造成D.兴奋呼吸中枢E.过度通气所致答案:D解析:呼吸性碱中毒:是指血浆原发性PaCO2而导致pH值升高。呼吸性碱中毒的原因与机制:精神性过度通气,代谢性过程异常,乏氧性缺氧,中枢神经系统疾患,水杨酸中毒等。考点病理生理学18.输卵管结扎术常选用的部位是()。A.输卵管子宫部B.输卵管峡部C.输卵管壶腹部D.输卵管漏斗部答案:B19.()是蛋白质合成的模板。A.DNAB.rRNAC.tRNAD.mRNA答案:D解析:mRNA是蛋白质合成的模板。mRNA编码区中的核苷酸序列作为遗传密码,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被翻译为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20.关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描述有误的是:A.原核细胞较小,直径1~10μmB.真核细胞较大,直径10~100μmC.原核细胞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组成,不含肽聚糖D.原核细胞无细胞骨架,真核细胞有细胞骨架E.原核细胞进行无丝裂答案:C解析:真核细胞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组成,不含肽聚糖;原核细胞主要由肽聚糖组成,不含纤维素。考点细胞生物学21.肺活量等于:A.潮气量+补呼气量B.潮气量+余气量C.余气量+补呼气量D.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E.潮气量+补吸气量答案:D解析:肺活量是指,尽力吸气后,从肺内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它与肺容积的关系为肺活量=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考点生理学22.以下关于视锥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A.对光的敏感度高B.感受弱光刺激C.其中的感光色素为视紫红质D.辨力高E.又称暗视觉答案:D解析:感光换能系统为视锥系统和视杆系统。视锥系统又称明视觉或昼光觉,对光敏感度低,接受强光刺激,可辨色,辨力高。视杆系统又称晚光觉或暗视觉,对光敏感度高,感受弱光刺激,无色觉,辨率低。故答案选D。考点生理学23.某患者由于使用青霉素后引起四肢厥冷、呼吸困难、皮肤血管扩张、血压下降、昏迷,抢救时应首选:A.肾上腺素B.去甲肾上腺素C.异丙肾上腺素D.多巴胺答案:A解析:青霉素过敏反应,其抢救的主要药物是肾上腺素,利用肾上腺素兴奋心脏、升高血压、对支气管黏膜血管收缩和支气管平滑肌松弛等作用来对抗青霉素过敏的症状。考点药理学24.关于淋病说法错误的是:A.淋病是由淋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炎,是最常见的性病B.成人的淋病几乎全部通过性交而传染C.主要侵犯泌尿生殖系统D.男性的病变开始于后尿道E.间接传染是通过患者用过的衣物等而传染答案:B解析:男性的病变开始于前尿道,可逆行蔓延至后尿道,波及前列腺、精囊和附睾;女性的病变累及外阴和阴道的腺体、子宫颈黏膜输卵管及尿道。淋球菌侵入黏膜下层生长繁殖,部病菌死亡后释出内毒素,引起临床症状。考点病理学25.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特征是:A.静息电位大B.4期去极化速度快C.具有平台期D.0期无自动去极化答案:C解析:心室肌细胞是工作细胞,工作细胞最主要的特征是具有2期平台期。考点生理学26.以下关于胆总管的描述正确的是:A.位于肝十二指肠韧带内B.由肝左、右管汇合而成C.行于肝胃韧带内D.行于肝门静脉的后方E.无血管营养答案:A解析:胆总管是由肝总管与胆囊管汇合而成,在肝十二指肠韧带内下行于肝固有动脉的右侧、肝门静脉的前方,向下经十二指肠上部的后方,降至胰头后方,再转向十二指肠降部的中份,在此处的十二指肠后内侧壁内与胰管汇合,形成一略大的共同管道称肝胰壶腹,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考点人体解剖学27.下列不属于病理性增生情况的是()。A.妊娠期妇女乳腺上皮增生B.肝脏被切除一部后,所余肝组织的增生C.肺炎性假瘤D.肾曲管上皮细胞受毒性损伤后的增生答案:A解析:妊娠期妇女乳腺上皮增生是生理性增生。考点病理学28.血容量是指()。A.血细胞容量B.血浆容量C.血细胞容量与血浆容量的总和D.单位时间内通过心血管系统进行循环的血量答案:C29.关于咽的描述,正确的是:A.鼻咽是消化道和呼吸道的共同通道B.小儿的咽鼓管较直,所以咽部感染时,容易引起中耳炎C.口咽位于腭帆游离缘与会厌之间D.喉咽是咽的最下部,于第6颈椎处下续气管答案:C解析:咽以腭帆游离缘和会厌三部:鼻咽、口咽和喉咽;其中口咽和喉咽是消化道和呼吸道的共同通道。小儿的咽鼓管较短,所以引起中耳炎。喉咽下续食管。考点人体解剖学30.对哮喘持续状态效果较好的药物是()A.异丙肾上腺素B.哌替啶C.色甘酸钠D.糖皮质激素答案:D解析: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用β2激动剂,异丙肾上腺素;控制哮喘发作或者持续状态用糖皮质激素;预防哮喘发作用色甘酸钠。考点药理学31.副溶血弧菌主要见于________中:A.肉类B.加工熟食C.海产品D.添加剂食品E.半生食物答案:C解析:副溶血弧菌主要见于海产品中,当生吃海鲜容易导致副溶血弧菌引起的腹泻。考点医学微生物学32.正常尿中偶见哪种管型?()A.透明管型B.白细胞管型C.红细胞管型D.上皮细胞管型答案:A33.关于瞳孔近反射的叙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瞳孔缩小可减少球面像差B.瞳孔缩小可减少色像差C.该反射的效应是单侧性D.看近物时,可反射性引起瞳孔缩小答案:C34.急性感染心内膜炎瓣膜赘生物不具有的成是()。A.大量中性白细胞B.大量细菌菌落C.坏死组织D.大量肉芽组织答案:D35.关于癌前疾病(或病变)的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癌前疾病(或病变)可以是获得性的或者是遗传性的B.大肠腺瘤为常见的癌前疾病(或病变)之一C.癌前疾病(或病变)一定会发展为恶性肿瘤D.从癌前疾病(或病变)发展为癌,可以经过很长时间答案:C36.下列属于正反馈调节的是()。A.血糖浓度稳态B.排尿反射C.体温调节反射D.血压调节反射答案:B37.脉律整齐的心律失常是()。A.心房颤动B.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C.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D.交界性期前收缩答案:C解析: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时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突发、突止,节律快而整齐,QRS波形态一般正常。心房颤动时可出现短绌脉。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时可出现脱落脉。交界性期前收缩听诊时可发现心律不齐、心搏提前,若期前收缩发生过早可使脉搏短绌。38.关于内耳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鼓室、咽鼓管、乳突窦和乳突小房构成B.位于颞骨岩部的骨质内C.仅由骨迷路组成D.其内包含听骨小链答案:B解析:内耳由于结构复杂,又称为迷路,位于颞骨岩部骨质内,介于鼓室与内耳道底之间,由骨迷路和膜迷路构成。鼓室、咽鼓管、乳突窦和乳突小房是中耳的组成结构,而听骨小链是鼓室内的结构。39.肺叶由于叶间裂的存在而被割,一般是:A.左二右三B.左三右二C.左三右三D.左二右二答案:A考点人体解剖学40.抗肿瘤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A.肝功能损害B.肾功能损害C.神经毒性D.骨髓抑制答案:D二、多选题1.大失血引起的尿量减少主要是由于()。A.肾小球滤过率减少B.肾素减少C.肾素增加D.尿激素泌降低E.血管紧张素泌增加答案:ACE解析:失血早期,机体为保证重要脏器(如心脑)血供,肾脏供血减少,肾血流减少,肾小球滤过减少,导致尿液生成减少。肾缺血可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从而使抗利尿激素泌增多,促进水钠重吸收,使尿量进一步减少。2.体内细胞衰老过程中的结构变化包括()。A.细胞膜通透性增加B.高尔基复合体减少C.脂褐质蓄积D.线粒体数量减少答案:ABCD解析:体内细胞衰老的形态结构变化主要表现在细胞皱缩、膜通透性和脆性增加,核膜内陷和细胞器数量减少,特别是线粒体数量的减少,胞内出现脂褐素等异常物质沉积,最终出现细胞凋亡或坏死。3.感受器电位的特征为()。A.非“全或无”式B.以电紧张方式扩布C.有总和现象D.均为局部去极化电位答案:ABC解析:感受器电位或发生器电位的本质是相同的,都具有局部电位的性质,即以电紧张形式扩布,呈衰减性传导;不具有“全或无”的特性;没有不应期,可以发生时间上和空间上的总和。感受器电位既有去极化的局部电位,也有超极化的局部电位。4.关于病毒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病毒可以具有包膜B.病毒的遗传物质可以是DNA或者RNAC.病毒具有细胞结构D.病毒是最小的生物答案:ABD解析:病毒是形态最微小,结构最简单、无细胞结构的微生物,仅有一种类型核酸(DNA或RNA)作为其遗传物质。病毒体的基本结构是由核心和衣壳构成的核衣壳,有些病毒的核衣壳外有包膜和包膜的构成成刺突。5.以减毒活疫苗进行特异性预防的疾病有()。A.猩红热B.脊髓灰质炎C.麻疹D.结核病答案:BCD解析:常用的减毒活疫苗主要有脊髓灰质炎疫苗、流感疫苗、麻疹疫苗、腮腺炎疫苗、风疹疫苗、乙型脑炎疫苗等。卡介苗是目前临床上唯一批准使用预防结核病的减毒活疫苗。6.女性骨盆的特点有()。A.耻骨下角为90°-100°B.骨盆倾斜角可达60°C.外形短而宽D.上口近似圆形答案:ABCD解析:人体直立时,骨盆向前倾斜,骨盆上口的平面与水平面构成50°-55°的角,女性可为60°,称为骨盆倾斜角。女性骨盆为适应娩的需要,其外形短而宽,骨盆上口近似圆形,较宽大,骨盆下口和耻骨下角较大,耻骨下角可达90°-100°。7.健康肉芽组织()。A.触之易出血B.覆盖较多的泌物C.呈鲜红色D.血管丰富答案:ACD8.与肺通气量指标有关的是:A.潮气量B.呼吸频率C.无效腔气量D.肺活量E.用力肺活量答案:AB解析:肺通气量=潮气量×呼吸频率。故与肺通气量指标有关的是AB。9.正常人的血液在血管内不发生凝固的原因有:A.血液流动快B.血管内膜光滑完整C.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作用D.有抗凝血物质存在E.以上都不对答案:ABCD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生理学-血液-血液凝固的负性调节。(2)血管内膜光滑完整使血管内皮的抗凝作用保持完整(B对);(3)血液流动快稀释了活化的凝血因子(A对);(4)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作用于凝血过程,抑制凝血发生(C)。(5)体内有抗凝血物质存在,人体存在血液凝固的负性调节(D对)。10.生理性止血过程包括:A.血小板粘着于受损伤血管B.血液凝固,血块回缩C.血小板释放5-羟色胺使小血管收缩D.血小板聚集形成血小板止血栓E.纤溶系统激答案:BCD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生理学-血液-生理性止血的知识点。(2)生理性止血的过程主要包括血管收缩、血小板血栓形成和血液凝固(B对)三个过程。(3)血管收缩:生理性止血首先表现为受损血管局部和附近的小血管收缩,使局部血流减少,其机制包括:损伤性刺激反射性收缩血管,血管壁损伤引起局部血管肌源性收缩,黏附于损伤处的血小板释放5-HT、TXA2等缩血管物质(C对)。(4)血小板血栓形成:内皮下胶原暴露,少量血小板黏附至内皮下胶原上,黏附的血小板进一步激活血小板内信号途径导致血小板聚集。局部受损红细胞释放ADP和局部凝血过程中生成的凝血酶均可使血小板活化而释放内源性ADP、TXA2,进而激活和募集更多血小板,形成血小板止血栓堵塞伤口(D对),实现初步止血,称一期止血。(5)血液凝固:血管受损后凝血因子按一定顺序相继激活,生成凝血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