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
1第三章1
一、概述二、危险源辨识三、风险评价四、风险控制主要内容2一、概述主要内容2(一)与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相关的术语和定义(二)几种有代表性的事故致因理论(三)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策划步骤一、概述3(一)与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相关的一、概述3
(一)与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相关的术语和定义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中的定义1危险源: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2危险源辨识:识别危险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3风险: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4风险评价: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5安全: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4(一)与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相关的术语和定义GB/T6事故: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或其他损失的意外情况。对于人员来说,可能是死亡、疾病或伤害,包括我们通常所说的伤亡事故和职业病;对于物质财产来说,是损毁、破坏或其他形式的价值损失。7可容许风险:根据组织的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降至组织可接受程度的风险。
56事故: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或其他损失的意外情况。对于
海因里希最早提出事故因果连锁理论的。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伤亡事故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一系列原因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即伤害与各原因相互之间具有连锁关系。
事故因果连锁过程包括如下5种因素:(1)遗传及社会环境(M)(2)人的缺点(P)(3)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H)(4)事故(D)(5)伤害(A)(一)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1、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二)几种有代表性的事故致因理论6海因里希最早提出事故因果连锁理论的。该理论的核
上述事故因果连锁关系,可以用5块多米诺骨牌来形象地加以描述,如下图所示。如果第一块骨牌倒下(即第一个原因出现),则发生连锁反应,后面的骨牌相继被碰倒(相继发生)。
MPHDA多米诺骨牌事故连锁理论(一)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7上述事故因果连锁关系,可以用5块多米诺骨牌来形象PMHDA事故连锁被打断(一)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
该理论积极的意义:如果移去因果连锁中的任一块骨牌,则连锁被破坏,事故过程被中止。海因里希认为,企业安全工作的中心就是要移去中间的骨牌——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或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从而中断事故连锁的进程,避免伤害的发生。8事故连锁被打断(一)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该理论积
海因里希的理论有明显的不足,如它对事故致因连锁关系的描述过于绝对化、简单化。事实上,各个骨牌(因素)之间的连锁关系是复杂的、随机的。前面的牌倒下,后面的牌可能倒下,也可能不倒下。事故并不全都造成伤害,不安全行为或不安全状态也不是必然造成事故,等等。尽管如此,海因里希的事故因果连锁理论促进了事故致因理论的发展,成为事故研究科学化的先导,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9海因里希的理论有明显的不足,如它对事故致因连
博德在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与现代安全观点更加吻合的事故因果连锁理论。同样为5个因素,但含义与海因里希的有所不同:2、博德事故因果连锁理论(2)个人及工作条件的原因(3)直接原因(4)事故(5)损失(1)管理缺陷10博德在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的基础管理缺陷
完全依靠工程技术措施预防事故既不经济、也不现实,只能通过完善安全管理工作,经过较大的努力,才能防止事故的发生。安全管理系统要随着生产的发展变化而不断调整完善,十全十美的管理系统不可能存在。由于安全管理上的缺陷,致使能够造成事故的其他原因出现。博得事故因果连锁理论内涵11管理缺陷博得事故因果连锁理论内涵11个人及工作条件的原因
这方面的原因是由于管理缺陷造成的。个人原因包括缺乏安全知识或技能,行为动机不正确,生理或心理有问题等;工作条件原因包括安全操作规程不健全,设备、材料不合适,存在温度、湿度、粉尘、气体、噪声、照明、场地(如打滑的地面、障碍物、不可靠支撑物)等有害作业环境因素。12个人及工作条件的原因12直接原因
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事故的直接原因。这种原因一直是安全管理中必须重点加以追究的。但是,直接原因只是一种表面现象,是深层次原因的表征。不能停留在其上,要追究其背后隐藏的管理缺陷原因,采取有效控制措施,从根本上杜绝事故的发生。13直接原因13事故
这里的事故被看做是人体或物体与超过其承受阈值的能量接触,或人体与妨碍正常生理活动的物质的接触。可见,防止事故就是防止接触。可以通过对装置、材料、工艺等的改进来防止能量的释放,或者训练工人提高识别和回避危险的能力,佩带个人防护用具等来防止接触。14事故14损失
人员伤害及财物损坏统称为损失。人员伤害包括工伤、职业病、精神创伤等。15损失15
集中型——多种各自独立的原因在同一时间共同导致事故的发生,如下图所示。
事故集中型因果关系16集中型——多种各自独立的原因在同一时间共同导致事故的发复合型——既有一般的连锁,也有集中的连锁,相互交互,复合引起事故的发生,如下图所示。事故
复合型因果关系a)事故b)17复合型——既有一般的连锁,也有集中的连锁,相互交互,复合
人类利用能量做功以实现生产目的。利用能量做功必须控制能量。在正常生产过程中,能量在各种约束和限制下,按照人们的意志流动、转换和做功。如果由于某种原因能量失去了控制,发生了异常或意外的释放,则称发生了事故。如果意外释放的能量转移到人体,并且其量能超过了人体的承受能力,则人体将受到伤害。吉布森和哈登指出:人受伤害的原因只能是某种能量向人体的转移,而事故则是一种能量的异常或意外的释放。3、能量意外转移理论(1)能量意外转移理论的概念18人类利用能量做功以实现生产目的。利用能量做功必
能量转移理论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是:某种形式的能量能否产生人员伤害,除了与能量大小有关以外,还与人体接触能量的时间和频率、能量的集中程度、身体接触能量的部位等有关。19能量转移理论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是:某种形式的能
用能量转移的观点分析事故致因的基本方法是:首先确认某个系统内的所有能量源,然后确定可能遭受该能量伤害的人员、伤害的严重程度,进而确定控制该类能量异常或意外转移的方法。
20用能量转移的观点分析事故致因的基本方法是:首能量转移理论的意义有两点:一是应以对能量源及能量传送装置加以控制作为防止或减少伤害发生的最佳手段;二是依照该理论建立的对伤亡事故的统计分类,是一种可以全面概括、阐明伤亡事故类型和性质的统计分类方法。21能量转移理论的意义有两点:21能量转移理论的不足之处是:由于意外转移的机械能(动能和势能)是造成工业伤害的主要能量形式,这就使得按能量转移观点对伤亡事故进行统计分类的方法尽管具有理论上的优越性,然而在实际应用上却存在困难。它的实际应用尚有待于对机械能的分类做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以便对造成的伤害进行分类。22能量转移理论的不足之处是:22(2)应用能量意外转移理论的安全措施2)限制能量3)防止能量蓄积4)降低能量释放速度5)开辟能量异常释放的渠道6)设置屏障7)人与能量时空隔离8)设置警告信息以上措施应综合使用,尽早使用。1)用较安全的能源替代危险大的能源23(2)应用能量意外转移理论的安全措施2)限制能量3)防止能量(1)在事故致因理论方面,考虑如何通过改善物的系统可靠性来提高复杂系统的安全性,从而避免事故。(2)没有任何一种事物是绝对安全的,任何事物中都潜伏着危险因素,通常所说的安全或危险只不过是一种主观的判断。(3)不可能根除一切危险源,可以减少来自现有危险源的危险性,宁可减少总的危险性而不是只彻底去消除几种选定的风险。(4)安全工作的目标就是控制危险源,努力把事故发生概率降低到最低。4、现代系统安全理论24(1)在事故致因理论方面,考虑如何通过改善物的系统可靠性来提(三)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策划基本步骤划分作业活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决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策划风险控制计划评审风险控制计划的充分性25(三)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策划基本步骤划分作业活动危险
(一)划分作业活动(二)危险源辨识三、危险源辨识26三、危险源辨识26(一)划分作业活动1、作业活动分类
在开展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之前,首先要准备一份作业活动表,用合理且易于控制的方式对其进行分类并收集必要的信息。例如,其中必须包括不常见的维修任务,以及日常的生产活动。(1)生产经营单位的地理位置(2)生产过程或所提供服务的各个阶段(3)有计划的工作和临时性的工作(4)确定的任务要求:每种作业活动既不能太复杂,如多达几十个步骤,也不能太简单,仅一两个步骤或内容。27(一)划分作业活2、划分作业活动应考虑的方面:(1)正在执行的任务:期限和频次;(2)作业场所;(3)通常执行此任务的人员;(4)受到此项工作影响的其他人员(如访问者、承包人员、公众);(5)已接受此任务的人员的培训;(6)为此任务准备好的书面工作制度和持证上岗程序;(7)可能使用的装置或机械;(8)可能使用的手动、电动工具;(9)制造商或供应商关于装置、机械和电动、手动工具的操作和保养说明;282、划分作业活动应考虑的方面:28(10)可能要搬运的原材料的尺寸、形状、表面特征和重量(11)原材料需用手移动的距离和高度(12)所用的服务(如压缩空气)(13)工作期间所用到或所遇到的物质(如烟气、气体、蒸汽、液体、粉尘、粉末等)及有关危害数据表的内容和建议(14)与所进行的工作、所使用的装置和机械、所用到的或所遇到的物质有关的法规和标准的要求(15)适当的控制措施(16)被动监测资料(17)于此作业活动有关的任何现有评价的发现29(10)可能要搬运的原材料的尺寸、形状、表面特征和重量291.危险源辨识的目的和任务(1)目的
危险源辨识就是找出可能引发事故导致不良后果的材料、系统、生产过程、设施或工厂的特征。(2)任务第一是辨识可能发生的事故后果;第二是识别可能引发事故的材料、系统、生产过程、设施或工厂的特征。(二)危险源辨识301.危险源辨识的目的和任务(1)目的(2)2.危险源辨识的主要内容(1)厂址及环境条件:地质、地形、自然灾害、周围环境、气象条件、资源交通、抢险救灾支持条件等方面;(2)厂区平面布局:总图、运输线路和码头;(3)建(构)筑物:防火、防爆、结构、朝向、采光、运输、通道(操作、安全、运输、检修)、生产卫生设施等;(4)生产工艺过程:物料、温度、压力、速度、作业及控制条件、事故及失控状态;(5)生产设备、装置:化工设备、装置,机械设备、电气设备、危险性较大设备、高处作业设备、特殊单体设备、装置(锅炉房、乙炔站、石油库、危险品库等);(6)粉尘、毒物、噪声、振动、辐射、高温、低温等有害作业部位;(7)管理设施、事故应急抢救设施和辅助生产、生活卫生设施;(8)劳动组织、生理、心理因素、人机工程学因素等。312.危险源辨识的主要内容(1)厂址及环境条件:地质、地形、工具设备维修活动仓储物流动力系统生产现场空压机配电站电梯食堂宿舍办公室车辆车辆试验活动例:制造业企业危险源辨识场所32工具维修仓储动力生产现场空压机配电站电梯食堂宿舍办公室车辆车(1)有助于危险源辨识的三个问题:存在什么危险源(伤害源)?谁(什么)会受到伤害?伤害怎样发生?(2)危险源辨识应考虑的常规、非常规活动和紧急情况常规活动(如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噪声、粉尘等)非常规活动(如设备检修、机械碰撞引发的危害等)紧急情况(如火灾、爆炸等引起的危害等)3.危险源辨识的方法33(1)有助于危险源辨识的三个问题:3.危险源辨识的方法3(3)危险源提示表在平地上滑倒/跌倒;人员从高处跌落;器具、材料等从高处滑落;头上空间不足;与手工提升/搬运工具、材料等有关的危害与装配、试车、运行、维护、改造、检修和拆卸有关的机械、设备的危害;业务活动期间是否存在下列危害?34(3)危险源提示表在平地上滑倒/跌倒;业务活动期间是否存机动车辆危害,包括现场运输和道路行驶;火灾与爆炸危害;对员工的暴力行为;可能吸入、吸收或摄取的物质;可能损害视力的物质或试剂;通过皮肤接触和吸收而造成伤害的物质;由于摄入引起伤害的物质(如通过口腔进入人体);35机动车辆危害,包括现场运输和道路行驶;35有害能量(如:电、辐射、噪声、振动);由经常性的重复动作造成的与工作相关的上肢损害;不适当的热环境,如过热;作业环境照明度;光滑的、不平整的地面及表面;不适当或无防护的护栏以及扶手、楼梯及台阶;进入受限空间;人为因素危害(如员工失误等)等;承包人的活动。
上面所列并不全面。组织必须根据其业务活动的性质和工作场地的特点编制出自己的危害提示表。36有害能量(如:电、辐射、噪声、振动);上面所列并4危险源分类(1)按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危险源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能源或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控制的措施是约束、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第二类危险源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的约束和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包括:1)物的故障2)人的失误3)环境因素374危险源分类(1)按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2)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分类:按《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1992)分为6大类,37个小类。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其他危险和有害因素。每个小类再分各种原因,并标出代码38(2)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分类:每个小类再分各种原第一类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15类设备、设施缺陷防护缺陷电危害噪声危害振动危害电磁辐射运动物危害明火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粉尘与气溶胶作业环境不良信号缺陷标志缺陷其他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39第一类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15类设备、设施缺陷能
第二类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5类易燃易爆性物质自燃性物质有毒物质腐蚀性物质其他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40第二类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5类易燃易爆性物质4
致病微生物传染病媒介物致害动物致害植物其他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第三类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5类41致病微生物第三类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5类41第四类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6类负荷超限健康状况异常从事禁忌作业心理异常辨识功能缺陷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42第四类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6类负荷超限42指挥错误操作失误监护失误其他错误其他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第五类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5类第六类其他危险和有害因素—1类
如:他人伤害;不可抗拒力量带来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等。43指挥错误第五类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5类第六类其他危(3)参照事故类别和职业病类别分类
参照国家标准GB6441—1986《企业职业伤亡事故分类标准》,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先发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事故分为20类。1)物体打击2)车辆伤害
3)机械伤害4)起重伤害
5)触电6)淹溺
7)灼烫8)火灾
9)高处坠落10)坍塌
11)冒顶片帮12)透水
13)放炮14)火药爆炸
15)瓦斯爆炸16)锅炉爆炸
17)容器爆炸18)其它爆炸
19)中毒和窒息20)其它伤害44(3)参照事故类别和职业病类别分类参照国家标准职业病《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规定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目录》中法定职业病由原来的9大类99种增加到10大类115种,包括尘肺、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职业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肿瘤和其他职业病等。45职业病《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规定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一)风险程度的确定原则(二)风险评价(介绍几种风险评价方法)三、风险评价46(一)风险程度的确定原则三、风险评价46后果严重度C发生频率F极显著轻微不显著预防措施保护措施显著(一)风险程度的确定原则风险(R)=频率(F)×严重度(C)47后果严重度C发生频率F极显著轻微不显著预保护措施显著(一)风(二)风险评价
1、风险评价的内容风险评价是指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之上,根据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分析、预测存在的危险源的危险程度,以利于提出科学合理的和可行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措施。风险评价主要包括两个过程,一是确定风险,对风险进行分析评估,确定其大小或严重程度;二是将风险与安全要求进行比较,确定其是否可容许。常用风险发生可能性和后果严重度来表示风险大小。按评价结果类型可将风险评价分为定性评价、半定量和定量评价。在进行定性风险评价时,常用严重度等级表示风险的后果严重程度。将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定性地分为若干级,称为风险的可能性等级。48(二)风险评价482、风险评价方法风险评价方法有很多种,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风险可操作性研究事故树分析(ETA)事件树分析(FTA)LEC法其他方法访谈观察和测量安全检查表工作任务分析492、风险评价方法风险可操作性研究访谈49安全检查表
为了系统地找出系统中的不安全因素,把系统加以剖析,查出各层次的不安全因素,然后确定检查项目,以提问的方式把检查项目按系统的组成顺序编制成表,以便进行检查或评审,这种表就叫做安全检查表。安全检查表的优点:事先编制,系统化、完整化;简明易懂等。安全检查表的缺点:只能对已存在的对象进行定性评价。
有关标准、规程、规范及规定国内外事故案例、本单位的经验系统分析确定的危险部位及防范措施研究成果编制的主要依据50安全检查表为了系统地找出系统中的不安全因素,
安全检查表编制的程序系统(装置)子系统(分装置)部件、组件构成要素,功能附加现象人、机、物、管理、环境安全检查表有关系统(装置)的资料设想危险、推论的事故发生概率、处理方法标准、规范、规程事故情报等资料51安全检查表编制的程序系统(装置)子系统(分装置)部件、组件安全检查表举例(气柜安全评价检查表)52安全检查表举例(气柜安全评价检查表)52预先危险分析(PHA)
预先危险分析也称初始危险分析,是在每项生产活动之前,特别是在设计的开始阶段,对系统存在危险类别、出现条件、事故后果等进行概略地分析,尽可能评价出潜在的危险性。
识别危险,确定安全性关键部位评价各种危险的程度确定安全性设计准则,提出消除或控制危险的措施预先危险分析的主要目的53预先危险分析(PHA)预先危险分析也称初始危
预先危险分析内容(1)识别危险的设备、零部件,并分析其发生的可能性条件;(2)分析系统中各子系统、各元件的交接面及其相互关系与影响;(3)分析原材料、产品、特别是有害物质的性能与贮运;(4)分析工艺过程及其工艺参数或状态参数;(5)人、机关系(操作、维修等);(6)环境条件;(7)用于保证安全的设备、防护装置等。54预先危险分析内容54预先危险分析程序
55预先危险分析程序55第56页危险源触发事件现象原因事件事故情况结果危险等级措施硫酸泄漏1.设备、阀门、管道等处密封不良;2.密封件损坏3.管道破裂硫酸溢出1.地坪及周边设备被防腐;2.现场人员无个体防护设备;3.设备周围有易燃物1.地坪周围设备受腐蚀;2.人可能受灼伤3.可能引起火灾人员伤害及财产损失31.干燥塔及硫酸储槽周围设置防护堤几堤应是防腐的2.……氯气中水份含量超标干燥塔硫酸浓度和温度不正常在线分析仪显示出压缩机及各级冷却器被腐蚀氯气泄漏控制浓度超标,机器损坏生产停止人员中毒财产损失2-3严格控制干燥塔的温度;氯气出口安装水分在线分析仪氯气中含氢…………………预先危险分析举例(氯气干燥岗位危险性分析)56第56页危险源触发事件现象原因事件事故情况结果危险等级措施硫事故树分析(FTA)
事故树分析又称为故障树分析,是一种演绎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它是从要分析的特定事故或故障开始(顶上事件),层层分析其发生原因,直到找出事故的基本原因,即故障树的底事件为止。(1)选择合理的顶上事件(2)资料收集准备(3)建造故障树事故树分析的几个阶段(4)简化或者模块化(5)定性分析(6)定量分析57事故树分析(FTA)事故树分析又称为故障树分析,是一事件树分析(ETA)
从一个初因事件开始,按照事故发展过程中事件出现与不出现,交替考虑成功与失败两种可能性,然后再把这两种可能性又分别作为新的初因事件进行分析,直到分析最后结果为止。确定或寻找初因事件构造事件树进行事件树的简化进行事件序列的定量化事件树分析的几个步骤58事件树分析(ETA)从一个初因事件开始,按照事故发展作业条件风险评价法(LEC法)该方法为半定量分析方法。决定人员伤亡风险程度大小的三种因素是:―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L;―人体暴露在这种风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C。用与系统风险性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风险性,其简化公式是:D=LEC59作业条件风险评价法(LEC法)该方法为半定量分析方法。59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表一)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106310.50.20.1完全可以预料相当可能可能,但不经常可能性小,完全意外很不可能,可以设想极不可能实际不可能60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表一)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10完全可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表二)分数值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1063210.5连续暴露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每月一次暴露每年几次暴露非常罕见的暴露61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表二)分数值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表三)分数值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1004015731大灾难,许多人死亡灾难,数人死亡非常严重,一人死亡严重,重伤重大,致残引人关注,不利于基本的安全卫生要求62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表三)分数值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100D─危险等级划分(表四)分数值危险程度危险等级>320160~32070~16020~70<20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高度危险,需立即整改显著危险,需要整改一般危险,需要注意稍有危险,可以接受54321下面给出大家几个例子,以便理解。63D─危险等级划分(表四)分数值危险程度危险等级>320极其危例1:某涤纶化纤厂在生产短丝过程中有一道组件清洗工序,为了评价这一操作条件的危险度,确定每种因素的分数值为: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组件清洗所使用的三甘醇,属四级可燃液体,如加热至沸点时,其蒸汽爆炸极限范围为0.9-9.2%,属一级可燃蒸汽。而组件清洗时,需将三甘醇加热后使用,致使三甘醇蒸汽容易扩散的空间,如室内通风设备不良,具有一定的潜在危险,属“可能,但不经常”,其分数值L=3。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清洗人员每天在此环境中工作,取E=6。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如果发生燃烧爆炸事故,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可能造成人员的伤亡,取C=15。 D=LEC =3×6×15 =270270处于160-320之间,危险等级属"高度危险、需立即整改"的范畴。64例1:64例2:厨房作业65例2:厨房作业65例3:厂内机动车辆伤害的形式厂内机动车辆发生的伤害,属于机械伤害;危害形式主要有如下几种:(1)撞伤(2)碾压伤害(3)刮、蹭伤害(4)砸伤(5)物资损坏66例3:厂内机动车辆伤害的形式厂内机动车辆发生的伤
厂机动车辆伤害主要分为对人员和对物的伤害两方面
(1)驾驶员视野受阻:叉路或路口转弯处因视野较小,无法观察左右来车或行人;因绿化带或运输货物阻挡视线发生意外。(2)路况缺陷:道路有较大斜坡、窄通道或低顶障碍;(3)标识缺陷:安全标志缺陷、安全标志设置位置不当、安全标志不醒目、不规范;(4)运输车辆缺陷:车辆带病行驶,制动失灵,车灯或安全装置损坏,推倒货堆,致人砸伤或死亡;(5)司机违章驾驶:搬运超载,或借助人员增加平衡重;操作过猛,突然起步,急停车及高速急转弯;驾驶叉车高举货物快速行驶并突然刹车,以致货物掉落伤人,或转弯急停将货物甩出伤人;车辆运行时,将手臂、腿或头放在门架立柱或车辆的其他运动部件之间,或将身体探出车体的外轮廓线;疲劳作业等;67厂机动车辆伤害主要分为对人员和对物的伤害两方面67(6)作业环境缺陷:照度不够;场地狭窄;作业场地的地面松软,不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临时跳板或过渡板固定不牢靠以致意外移动、振动或滑动;(7)装载不合理。车上物品超高超宽,驾驶员视野受限以致撞伤人;运输中使货物坠落、倾翻,砸伤车旁人员;货物装载超高,越过低矮梁或刹车过急时货物掉落砸伤人;(8)车厢货物之上非法载人,行驶中坠落伤害;(9)车辆撞击设备、设施、物料、货堆等,造成被撞物倾倒、坍塌而伤人;(10)行人违章受到伤害;(11)其他安全规章制度不全或执行不严导致的伤害。68(6)作业环境缺陷:照度不够;场地狭窄;作业场地的地面松软厂内运输作业危险性等级评价结果危险种类LECD=L×E×C危险性等级被叉车刮蹭碰撞1.73.216.589.8显著危险被叉车碾压伤害1.01.222.057.1比较危险被运输货车刮蹭碰撞1.05.513.574.3显著危险被运输货车碾压伤害1.81.121.060比较危险厂区普通车辆1.32.815.054.6比较危险物资坍塌砸伤0.51.010.05.0稍有危险
本评价表中L、E、C打分中出现的小数点是由于组成一个打分小组进行打分,最后取平均分而得。69厂内运输作业危险性等级评价结果危险种类LECD=
重大风险的确定方法70重大风险的确定方法70(一)风险控制策划(二)危险控制措施的选择四、风险控制71(一)风险控制策划四、风险控制71(一)风险控制策划不可接受的危险尽可能降低的危险可容许的危险危险性1、危险程度示意72(一)风险控制策划不可接受的危险尽可能降低的危险可容许的危险2、决定危险是否可容许上表给出了估计危险水平和判定危险是否可容许的一种简单方法。根据估算的伤害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对危险进行分类。某些组织或许愿意开发更完善的方法,但这个方法是一个合理的起点。也可用数字取代“中度危险”、“显著危险”等术语来对危险进行描述,但应用数字并不意味着评价结果更准确。732、决定危险是否可容许上表给出了估计危险水平和3、编制风险控制措施计划743、编制风险控制措施计划74(二)危险控制措施的选择途径风险接受者首选次选备选75(二)危险控制措施的选择途径风险接受者首选次选备选7事故预防的控制顺序消除危险源风险减少和控制危险源风险采取劳动防护措施安全生产控制要素人机料法环76事故预防的控制顺序消除危险源风险减少和控制危险源风险采取劳动
本质安全
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含有内在的能够从根本上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包括:
失误—安全功能:操作失误也不会发生事故或伤害。
故障—安全功能: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发生故障或损坏时还能暂时维持或自动转变为安全状态。
上述安全功能是固有的,即在规划设计阶段就被纳入其中,而不是事后补偿。本质安全是职业健康安全工作的永恒目标
77本质安全771、技术措施降低风险个体防护消除风险停止使用危害性物质,或以无害物质替代改用危害性较低的物质改变工艺减轻危害性隔离人员或危害限制危害工程技术控制管理控制个体防护限制危害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的优先顺序(从下向上)781、技术措施降低风险个体防护消除风险停止使用危害性物质,或以2、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下列因素:如果可能,完全消除或消灭危害,如用安全品取代危害品;如果不可能消除,应努力降低风险,如:使用低压电器;可能情况下,使工作适合于人,如考虑人的精神和体能等因素;利用技术进步,改善控制措施;保护每个工作人员的措施;将技术管理与程序控制结合起来往往十分必要;要求引入计划的维护措施,如: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在其他控制方案均已考虑过后,作为最终手段,使用个体防护用品;对应急方案的需求;预防性测定指标对于监测控制措施是否符合计划要求;还应考虑编制应急和疏散计划并提供与组织的危害有关的应急设备。792、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下列因素:如果可能,完全消除或消3、控制计划的措施可包括:(1)建立目标指标;(2)设备设施改造改进、管理新举措及改进等管理方案;(3)防护性措施;(4)应急响应准备;(5)通过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技能;(6)保持现有有效措施。803、控制计划的措施可包括:804、评审控制计划控制计划应在实施前予以评审,评审应考虑下列因素:(1)修订的控制措施是否会达到可容许的风险水平;(2)是否产生新的危害;(3)是否选择了成本效益最佳方案;(4)受影响的人员如何评价修订后的预防措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5)修订后的控制措施是否会被用于实际工作中,在面对诸如完成工作的压力等情况下将不被忽视。814、评审控制计划81再见!82再见!82第三章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
83第三章1
一、概述二、危险源辨识三、风险评价四、风险控制主要内容84一、概述主要内容2(一)与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相关的术语和定义(二)几种有代表性的事故致因理论(三)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策划步骤一、概述85(一)与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相关的一、概述3
(一)与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相关的术语和定义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中的定义1危险源: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2危险源辨识:识别危险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3风险: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4风险评价: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5安全: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86(一)与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相关的术语和定义GB/T6事故: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或其他损失的意外情况。对于人员来说,可能是死亡、疾病或伤害,包括我们通常所说的伤亡事故和职业病;对于物质财产来说,是损毁、破坏或其他形式的价值损失。7可容许风险:根据组织的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降至组织可接受程度的风险。
876事故: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或其他损失的意外情况。对于
海因里希最早提出事故因果连锁理论的。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伤亡事故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一系列原因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即伤害与各原因相互之间具有连锁关系。
事故因果连锁过程包括如下5种因素:(1)遗传及社会环境(M)(2)人的缺点(P)(3)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H)(4)事故(D)(5)伤害(A)(一)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1、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二)几种有代表性的事故致因理论88海因里希最早提出事故因果连锁理论的。该理论的核
上述事故因果连锁关系,可以用5块多米诺骨牌来形象地加以描述,如下图所示。如果第一块骨牌倒下(即第一个原因出现),则发生连锁反应,后面的骨牌相继被碰倒(相继发生)。
MPHDA多米诺骨牌事故连锁理论(一)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89上述事故因果连锁关系,可以用5块多米诺骨牌来形象PMHDA事故连锁被打断(一)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
该理论积极的意义:如果移去因果连锁中的任一块骨牌,则连锁被破坏,事故过程被中止。海因里希认为,企业安全工作的中心就是要移去中间的骨牌——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或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从而中断事故连锁的进程,避免伤害的发生。90事故连锁被打断(一)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该理论积
海因里希的理论有明显的不足,如它对事故致因连锁关系的描述过于绝对化、简单化。事实上,各个骨牌(因素)之间的连锁关系是复杂的、随机的。前面的牌倒下,后面的牌可能倒下,也可能不倒下。事故并不全都造成伤害,不安全行为或不安全状态也不是必然造成事故,等等。尽管如此,海因里希的事故因果连锁理论促进了事故致因理论的发展,成为事故研究科学化的先导,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91海因里希的理论有明显的不足,如它对事故致因连
博德在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与现代安全观点更加吻合的事故因果连锁理论。同样为5个因素,但含义与海因里希的有所不同:2、博德事故因果连锁理论(2)个人及工作条件的原因(3)直接原因(4)事故(5)损失(1)管理缺陷92博德在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的基础管理缺陷
完全依靠工程技术措施预防事故既不经济、也不现实,只能通过完善安全管理工作,经过较大的努力,才能防止事故的发生。安全管理系统要随着生产的发展变化而不断调整完善,十全十美的管理系统不可能存在。由于安全管理上的缺陷,致使能够造成事故的其他原因出现。博得事故因果连锁理论内涵93管理缺陷博得事故因果连锁理论内涵11个人及工作条件的原因
这方面的原因是由于管理缺陷造成的。个人原因包括缺乏安全知识或技能,行为动机不正确,生理或心理有问题等;工作条件原因包括安全操作规程不健全,设备、材料不合适,存在温度、湿度、粉尘、气体、噪声、照明、场地(如打滑的地面、障碍物、不可靠支撑物)等有害作业环境因素。94个人及工作条件的原因12直接原因
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事故的直接原因。这种原因一直是安全管理中必须重点加以追究的。但是,直接原因只是一种表面现象,是深层次原因的表征。不能停留在其上,要追究其背后隐藏的管理缺陷原因,采取有效控制措施,从根本上杜绝事故的发生。95直接原因13事故
这里的事故被看做是人体或物体与超过其承受阈值的能量接触,或人体与妨碍正常生理活动的物质的接触。可见,防止事故就是防止接触。可以通过对装置、材料、工艺等的改进来防止能量的释放,或者训练工人提高识别和回避危险的能力,佩带个人防护用具等来防止接触。96事故14损失
人员伤害及财物损坏统称为损失。人员伤害包括工伤、职业病、精神创伤等。97损失15
集中型——多种各自独立的原因在同一时间共同导致事故的发生,如下图所示。
事故集中型因果关系98集中型——多种各自独立的原因在同一时间共同导致事故的发复合型——既有一般的连锁,也有集中的连锁,相互交互,复合引起事故的发生,如下图所示。事故
复合型因果关系a)事故b)99复合型——既有一般的连锁,也有集中的连锁,相互交互,复合
人类利用能量做功以实现生产目的。利用能量做功必须控制能量。在正常生产过程中,能量在各种约束和限制下,按照人们的意志流动、转换和做功。如果由于某种原因能量失去了控制,发生了异常或意外的释放,则称发生了事故。如果意外释放的能量转移到人体,并且其量能超过了人体的承受能力,则人体将受到伤害。吉布森和哈登指出:人受伤害的原因只能是某种能量向人体的转移,而事故则是一种能量的异常或意外的释放。3、能量意外转移理论(1)能量意外转移理论的概念100人类利用能量做功以实现生产目的。利用能量做功必
能量转移理论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是:某种形式的能量能否产生人员伤害,除了与能量大小有关以外,还与人体接触能量的时间和频率、能量的集中程度、身体接触能量的部位等有关。101能量转移理论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是:某种形式的能
用能量转移的观点分析事故致因的基本方法是:首先确认某个系统内的所有能量源,然后确定可能遭受该能量伤害的人员、伤害的严重程度,进而确定控制该类能量异常或意外转移的方法。
102用能量转移的观点分析事故致因的基本方法是:首能量转移理论的意义有两点:一是应以对能量源及能量传送装置加以控制作为防止或减少伤害发生的最佳手段;二是依照该理论建立的对伤亡事故的统计分类,是一种可以全面概括、阐明伤亡事故类型和性质的统计分类方法。103能量转移理论的意义有两点:21能量转移理论的不足之处是:由于意外转移的机械能(动能和势能)是造成工业伤害的主要能量形式,这就使得按能量转移观点对伤亡事故进行统计分类的方法尽管具有理论上的优越性,然而在实际应用上却存在困难。它的实际应用尚有待于对机械能的分类做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以便对造成的伤害进行分类。104能量转移理论的不足之处是:22(2)应用能量意外转移理论的安全措施2)限制能量3)防止能量蓄积4)降低能量释放速度5)开辟能量异常释放的渠道6)设置屏障7)人与能量时空隔离8)设置警告信息以上措施应综合使用,尽早使用。1)用较安全的能源替代危险大的能源105(2)应用能量意外转移理论的安全措施2)限制能量3)防止能量(1)在事故致因理论方面,考虑如何通过改善物的系统可靠性来提高复杂系统的安全性,从而避免事故。(2)没有任何一种事物是绝对安全的,任何事物中都潜伏着危险因素,通常所说的安全或危险只不过是一种主观的判断。(3)不可能根除一切危险源,可以减少来自现有危险源的危险性,宁可减少总的危险性而不是只彻底去消除几种选定的风险。(4)安全工作的目标就是控制危险源,努力把事故发生概率降低到最低。4、现代系统安全理论106(1)在事故致因理论方面,考虑如何通过改善物的系统可靠性来提(三)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策划基本步骤划分作业活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决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策划风险控制计划评审风险控制计划的充分性107(三)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策划基本步骤划分作业活动危险
(一)划分作业活动(二)危险源辨识三、危险源辨识108三、危险源辨识26(一)划分作业活动1、作业活动分类
在开展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之前,首先要准备一份作业活动表,用合理且易于控制的方式对其进行分类并收集必要的信息。例如,其中必须包括不常见的维修任务,以及日常的生产活动。(1)生产经营单位的地理位置(2)生产过程或所提供服务的各个阶段(3)有计划的工作和临时性的工作(4)确定的任务要求:每种作业活动既不能太复杂,如多达几十个步骤,也不能太简单,仅一两个步骤或内容。109(一)划分作业活2、划分作业活动应考虑的方面:(1)正在执行的任务:期限和频次;(2)作业场所;(3)通常执行此任务的人员;(4)受到此项工作影响的其他人员(如访问者、承包人员、公众);(5)已接受此任务的人员的培训;(6)为此任务准备好的书面工作制度和持证上岗程序;(7)可能使用的装置或机械;(8)可能使用的手动、电动工具;(9)制造商或供应商关于装置、机械和电动、手动工具的操作和保养说明;1102、划分作业活动应考虑的方面:28(10)可能要搬运的原材料的尺寸、形状、表面特征和重量(11)原材料需用手移动的距离和高度(12)所用的服务(如压缩空气)(13)工作期间所用到或所遇到的物质(如烟气、气体、蒸汽、液体、粉尘、粉末等)及有关危害数据表的内容和建议(14)与所进行的工作、所使用的装置和机械、所用到的或所遇到的物质有关的法规和标准的要求(15)适当的控制措施(16)被动监测资料(17)于此作业活动有关的任何现有评价的发现111(10)可能要搬运的原材料的尺寸、形状、表面特征和重量291.危险源辨识的目的和任务(1)目的
危险源辨识就是找出可能引发事故导致不良后果的材料、系统、生产过程、设施或工厂的特征。(2)任务第一是辨识可能发生的事故后果;第二是识别可能引发事故的材料、系统、生产过程、设施或工厂的特征。(二)危险源辨识1121.危险源辨识的目的和任务(1)目的(2)2.危险源辨识的主要内容(1)厂址及环境条件:地质、地形、自然灾害、周围环境、气象条件、资源交通、抢险救灾支持条件等方面;(2)厂区平面布局:总图、运输线路和码头;(3)建(构)筑物:防火、防爆、结构、朝向、采光、运输、通道(操作、安全、运输、检修)、生产卫生设施等;(4)生产工艺过程:物料、温度、压力、速度、作业及控制条件、事故及失控状态;(5)生产设备、装置:化工设备、装置,机械设备、电气设备、危险性较大设备、高处作业设备、特殊单体设备、装置(锅炉房、乙炔站、石油库、危险品库等);(6)粉尘、毒物、噪声、振动、辐射、高温、低温等有害作业部位;(7)管理设施、事故应急抢救设施和辅助生产、生活卫生设施;(8)劳动组织、生理、心理因素、人机工程学因素等。1132.危险源辨识的主要内容(1)厂址及环境条件:地质、地形、工具设备维修活动仓储物流动力系统生产现场空压机配电站电梯食堂宿舍办公室车辆车辆试验活动例:制造业企业危险源辨识场所114工具维修仓储动力生产现场空压机配电站电梯食堂宿舍办公室车辆车(1)有助于危险源辨识的三个问题:存在什么危险源(伤害源)?谁(什么)会受到伤害?伤害怎样发生?(2)危险源辨识应考虑的常规、非常规活动和紧急情况常规活动(如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噪声、粉尘等)非常规活动(如设备检修、机械碰撞引发的危害等)紧急情况(如火灾、爆炸等引起的危害等)3.危险源辨识的方法115(1)有助于危险源辨识的三个问题:3.危险源辨识的方法3(3)危险源提示表在平地上滑倒/跌倒;人员从高处跌落;器具、材料等从高处滑落;头上空间不足;与手工提升/搬运工具、材料等有关的危害与装配、试车、运行、维护、改造、检修和拆卸有关的机械、设备的危害;业务活动期间是否存在下列危害?116(3)危险源提示表在平地上滑倒/跌倒;业务活动期间是否存机动车辆危害,包括现场运输和道路行驶;火灾与爆炸危害;对员工的暴力行为;可能吸入、吸收或摄取的物质;可能损害视力的物质或试剂;通过皮肤接触和吸收而造成伤害的物质;由于摄入引起伤害的物质(如通过口腔进入人体);117机动车辆危害,包括现场运输和道路行驶;35有害能量(如:电、辐射、噪声、振动);由经常性的重复动作造成的与工作相关的上肢损害;不适当的热环境,如过热;作业环境照明度;光滑的、不平整的地面及表面;不适当或无防护的护栏以及扶手、楼梯及台阶;进入受限空间;人为因素危害(如员工失误等)等;承包人的活动。
上面所列并不全面。组织必须根据其业务活动的性质和工作场地的特点编制出自己的危害提示表。118有害能量(如:电、辐射、噪声、振动);上面所列并4危险源分类(1)按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危险源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能源或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控制的措施是约束、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第二类危险源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的约束和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包括:1)物的故障2)人的失误3)环境因素1194危险源分类(1)按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2)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分类:按《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1992)分为6大类,37个小类。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其他危险和有害因素。每个小类再分各种原因,并标出代码120(2)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分类:每个小类再分各种原第一类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15类设备、设施缺陷防护缺陷电危害噪声危害振动危害电磁辐射运动物危害明火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粉尘与气溶胶作业环境不良信号缺陷标志缺陷其他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121第一类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15类设备、设施缺陷能
第二类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5类易燃易爆性物质自燃性物质有毒物质腐蚀性物质其他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122第二类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5类易燃易爆性物质4
致病微生物传染病媒介物致害动物致害植物其他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第三类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5类123致病微生物第三类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5类41第四类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6类负荷超限健康状况异常从事禁忌作业心理异常辨识功能缺陷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124第四类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6类负荷超限42指挥错误操作失误监护失误其他错误其他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第五类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5类第六类其他危险和有害因素—1类
如:他人伤害;不可抗拒力量带来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等。125指挥错误第五类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5类第六类其他危(3)参照事故类别和职业病类别分类
参照国家标准GB6441—1986《企业职业伤亡事故分类标准》,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先发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事故分为20类。1)物体打击2)车辆伤害
3)机械伤害4)起重伤害
5)触电6)淹溺
7)灼烫8)火灾
9)高处坠落10)坍塌
11)冒顶片帮12)透水
13)放炮14)火药爆炸
15)瓦斯爆炸16)锅炉爆炸
17)容器爆炸18)其它爆炸
19)中毒和窒息20)其它伤害126(3)参照事故类别和职业病类别分类参照国家标准职业病《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规定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目录》中法定职业病由原来的9大类99种增加到10大类115种,包括尘肺、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职业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肿瘤和其他职业病等。127职业病《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规定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一)风险程度的确定原则(二)风险评价(介绍几种风险评价方法)三、风险评价128(一)风险程度的确定原则三、风险评价46后果严重度C发生频率F极显著轻微不显著预防措施保护措施显著(一)风险程度的确定原则风险(R)=频率(F)×严重度(C)129后果严重度C发生频率F极显著轻微不显著预保护措施显著(一)风(二)风险评价
1、风险评价的内容风险评价是指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之上,根据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分析、预测存在的危险源的危险程度,以利于提出科学合理的和可行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措施。风险评价主要包括两个过程,一是确定风险,对风险进行分析评估,确定其大小或严重程度;二是将风险与安全要求进行比较,确定其是否可容许。常用风险发生可能性和后果严重度来表示风险大小。按评价结果类型可将风险评价分为定性评价、半定量和定量评价。在进行定性风险评价时,常用严重度等级表示风险的后果严重程度。将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定性地分为若干级,称为风险的可能性等级。130(二)风险评价482、风险评价方法风险评价方法有很多种,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风险可操作性研究事故树分析(ETA)事件树分析(FTA)LEC法其他方法访谈观察和测量安全检查表工作任务分析1312、风险评价方法风险可操作性研究访谈49安全检查表
为了系统地找出系统中的不安全因素,把系统加以剖析,查出各层次的不安全因素,然后确定检查项目,以提问的方式把检查项目按系统的组成顺序编制成表,以便进行检查或评审,这种表就叫做安全检查表。安全检查表的优点:事先编制,系统化、完整化;简明易懂等。安全检查表的缺点:只能对已存在的对象进行定性评价。
有关标准、规程、规范及规定国内外事故案例、本单位的经验系统分析确定的危险部位及防范措施研究成果编制的主要依据132安全检查表为了系统地找出系统中的不安全因素,
安全检查表编制的程序系统(装置)子系统(分装置)部件、组件构成要素,功能附加现象人、机、物、管理、环境安全检查表有关系统(装置)的资料设想危险、推论的事故发生概率、处理方法标准、规范、规程事故情报等资料133安全检查表编制的程序系统(装置)子系统(分装置)部件、组件安全检查表举例(气柜安全评价检查表)134安全检查表举例(气柜安全评价检查表)52预先危险分析(PHA)
预先危险分析也称初始危险分析,是在每项生产活动之前,特别是在设计的开始阶段,对系统存在危险类别、出现条件、事故后果等进行概略地分析,尽可能评价出潜在的危险性。
识别危险,确定安全性关键部位评价各种危险的程度确定安全性设计准则,提出消除或控制危险的措施预先危险分析的主要目的135预先危险分析(PHA)预先危险分析也称初始危
预先危险分析内容(1)识别危险的设备、零部件,并分析其发生的可能性条件;(2)分析系统中各子系统、各元件的交接面及其相互关系与影响;(3)分析原材料、产品、特别是有害物质的性能与贮运;(4)分析工艺过程及其工艺参数或状态参数;(5)人、机关系(操作、维修等);(6)环境条件;(7)用于保证安全的设备、防护装置等。136预先危险分析内容54预先危险分析程序
137预先危险分析程序55第138页危险源触发事件现象原因事件事故情况结果危险等级措施硫酸泄漏1.设备、阀门、管道等处密封不良;2.密封件损坏3.管道破裂硫酸溢出1.地坪及周边设备被防腐;2.现场人员无个体防护设备;3.设备周围有易燃物1.地坪周围设备受腐蚀;2.人可能受灼伤3.可能引起火灾人员伤害及财产损失31.干燥塔及硫酸储槽周围设置防护堤几堤应是防腐的2.……氯气中水份含量超标干燥塔硫酸浓度和温度不正常在线分析仪显示出压缩机及各级冷却器被腐蚀氯气泄漏控制浓度超标,机器损坏生产停止人员中毒财产损失2-3严格控制干燥塔的温度;氯气出口安装水分在线分析仪氯气中含氢…………………预先危险分析举例(氯气干燥岗位危险性分析)138第56页危险源触发事件现象原因事件事故情况结果危险等级措施硫事故树分析(FTA)
事故树分析又称为故障树分析,是一种演绎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它是从要分析的特定事故或故障开始(顶上事件),层层分析其发生原因,直到找出事故的基本原因,即故障树的底事件为止。(1)选择合理的顶上事件(2)资料收集准备(3)建造故障树事故树分析的几个阶段(4)简化或者模块化(5)定性分析(6)定量分析139事故树分析(FTA)事故树分析又称为故障树分析,是一事件树分析(ETA)
从一个初因事件开始,按照事故发展过程中事件出现与不出现,交替考虑成功与失败两种可能性,然后再把这两种可能性又分别作为新的初因事件进行分析,直到分析最后结果为止。确定或寻找初因事件构造事件树进行事件树的简化进行事件序列的定量化事件树分析的几个步骤140事件树分析(ETA)从一个初因事件开始,按照事故发展作业条件风险评价法(LEC法)该方法为半定量分析方法。决定人员伤亡风险程度大小的三种因素是:―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L;―人体暴露在这种风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C。用与系统风险性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风险性,其简化公式是:D=LEC141作业条件风险评价法(LEC法)该方法为半定量分析方法。59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表一)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106310.50.20.1完全可以预料相当可能可能,但不经常可能性小,完全意外很不可能,可以设想极不可能实际不可能142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表一)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10完全可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表二)分数值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1063210.5连续暴露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每月一次暴露每年几次暴露非常罕见的暴露143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表二)分数值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表三)分数值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1004015731大灾难,许多人死亡灾难,数人死亡非常严重,一人死亡严重,重伤重大,致残引人关注,不利于基本的安全卫生要求144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表三)分数值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100D─危险等级划分(表四)分数值危险程度危险等级>320160~32070~16020~70<20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高度危险,需立即整改显著危险,需要整改一般危险,需要注意稍有危险,可以接受54321下面给出大家几个例子,以便理解。145D─危险等级划分(表四)分数值危险程度危险等级>320极其危例1:某涤纶化纤厂在生产短丝过程中有一道组件清洗工序,为了评价这一操作条件的危险度,确定每种因素的分数值为: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组件清洗所使用的三甘醇,属四级可燃液体,如加热至沸点时,其蒸汽爆炸极限范围为0.9-9.2%,属一级可燃蒸汽。而组件清洗时,需将三甘醇加热后使用,致使三甘醇蒸汽容易扩散的空间,如室内通风设备不良,具有一定的潜在危险,属“可能,但不经常”,其分数值L=3。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清洗人员每天在此环境中工作,取E=6。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如果发生燃烧爆炸事故,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职工食堂餐饮服务标准制定与执行合同2篇
- 采购合同培训团队3篇
- 采购合同的成本控制3篇
- 采购合同补充协议模板3篇
- 采购框架合同管理3篇
- 采购合同类型对企业的益处3篇
- 采购合同协议范本汇编3篇
- 采购合同评审表的完善3篇
- 采购合同审核流程解析3篇
- 采购合同范本编写格式3篇
- 【MOOC】中国文化概论-华南师范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微机原理与应用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山东大学
- 卫生间厨房间常见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
- 旅游高峰及节假日期间、灾情等特殊时期保洁的具体保证措施
- 2022年低血容量休克复苏指南
- 细胞生物学知识点
- 幼儿园生成课程与预成课程
- 时间序列分析论文
- 轻型货车设计
-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1)
-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质量安全控制要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