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升本00974统计学原理历年试题题库(考试必备)广东省202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统计学原理课程代码:0097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1、要了解一个班级50个学生的健康状况,则总体是(A)1-18A、50个学生B、每个学生C、50个学生的健康状况D、每一个学生的健康状况2、构成统计总体的每个个别事物,称为(D)1-18A、调查单位B、调查对象C、填报单位D、总体单位3、变量数列中,各组频率或比重之和是(B)2-41A、大于100%B、等于100%C、小于100%D、1004、反映客观事物实际总量的统计指标是(A)3-56A、总量指标B、相对指标C、平均指标D、变异指标5、某商场2006年彩电销售量20000台,年末库存2000台,这两个绝对指标是(C)3-57A、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B、时期指标C、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D、时点指标6、算术平均数的基本形式是(C)3-63A、总体的部分数值与总体的全部数值之比B、同一总体不同部分数值之比C、总体各项数值之和与数值的个数之比D、不同总体两个同类数值之比7、己知两个总体平均数相等,但标准差不相等,则(C)3-74A、标准差大,平均数代表性也大B、标准差小,平均数代表性大C、标准差小,平均数代表性也小D、两者没有联系8、在抽取样本单位时,必须遵循_____原则。(D)4-90A、可比性B、同质性C、差异性D、随机性9、重置抽样的误差与不重置抽样的误差相比,(B)4-102A、前者小于后者B、前者大于后者C、两者相等D、两者不等10、总体的变异程度与抽样误差的关系是(A)4-101A、变异程度越大,抽样误差越大B、变异程度越大,抽样误差越小C、变异程度越小,抽样误差越大D、两者无关11、按照规定的间隔,从已经排序的总体单位中抽取样本单位的组织形式是(B)4-116A、简单随机抽样B、等距抽样C、类型抽样D、整群抽样12、在相关关系种类中,分为正相关和负相关是根据(A)5-123A、相关的方向B、相关的形式C、影响因素的数量D、相关程度13、相关系数可以有效地表示现象之间(C)5-142A、因果关系B、变动关系C、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D、数量规律14、己知两个变量,,则通过计算相关系数可知x与y(B)5-129A、高度正相关B、显著正相关C、低度正相关D、微弱正相关15、表明现象发展程度的相对指标是(C)6-147A、发展水平B、平均发展水平C、发展速度D、增长速度16、某地区的GDP的环比增长速度2015年比2014年增长8%,2016年比2015年增长9%,则2014-2016年该地区GDP总增长(即定基增长速度)(C)6-148A、0.72%B、17%C、17.72%D、72%#<br/>【解析】<br/>设2004、2005、2006年的水平分别为a4、a5、a6<br/>则<br/>(a5-a4)/a4=0.08①<br/>(a6-a5)/a5=0.09②<br/>由①式得<br/>a5=1.08a4<br/>由②式得<br/>a6=1.09a5<br/>则a6=1.09×1.08a4=1.1772a4<br/>2004—2006年该地区GDP增长=(a6-a4)/a4=(1.1772a4-a4)/a4=0.1772=17.72%17、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应采用(A)3-68A、几何平均法B、最小平方法C、加权平均法D、算术平均法18、现象发展受到一些临时的、偶然的因素影响而引起的波动,属于时间数列的(D)6-152A、长期趋势B、季节变动C、周期波动D、不规则变动19、狭义指数是指反映(A)7-172A、复杂总体数量变动的相对数B、价格变动的相对数C、动态变化的相对D、产量变动的相对数20、己知商品销售额指数为110%,销售量指数为90%,则销售价格指数为(C)7-202A、20%B、99%C、122%D、200%#<br/>【解析】<br/>销售额指数=销售量指数×销售价格指数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21、统计信息的特征有(AC)1-8A、数量性B、同质性C、总体性D、差异性E、综合性22、在原始资料搜集中,常用的方法一般有(ABCDE)2-26A、访问调查B、电话调查C、邮寄问卷调查D、互联网调查E、观测23、在实际工作中,抽样的具体方法可以分为(AE)4-93A、重置抽样B、访问抽样C、概率抽样D、滚雪球抽样E、不重置抽样24、产量与单位成本之间的相关关系属于(BC)5-124A、正相关B、负相关C、单相关D、复相关E、偏相关25、定基增长速度等于(BC)6-148A、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减去lB、比较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时期水平之差除以该固定时期水平C、比较期水平与前一期水平之差除以前一期水平D、定基发展速度减去100%E、环比发展速度连乘积减去100%三、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判断下列每小题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改正划线部分。26、典型调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2-28答:×。改正:普查。27、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选择恰当的分组标准和准确地划分组限。2-40答:√。28、次数分布的类型有钟型分布、U型分布和L型分布。2-54答:×。改正:J型分布。29、中位数是指在一个数据集合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变量值。3-60答:×。改正:众数。30、抽样误差越小,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越高。4-99答:√。31、抽样组织形式中,最基本的抽样方式是等距抽样。4-116答:×。改正:简单随机抽样。32、相关系数的变动范围在0~1之间。5-130答:×。改正:-1到+133、时间数列有两个构成要素:一是时间标度,二是表格。6-143答:×。改正:现象的具体数量表现。34、平均增长速度是各个环比发展速度连乘积的n次方根减去100%。6-148答:√。35、环比发展速度是比较期水平与某一固定基期水平之比。6-148答:×。改正:定基。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36、写出算术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及符号含义。3-63答:(1)未分组资料xi——各数据数值n——数据的个数(2)分组资料——加权算术平均数公式计算xi——各组数据数值或组中值fi——各组的次数,在此处也叫“权数”(此处“权”是“权衡”和“调节”的意思)——各组频率37、简述影响样本容量的因素。4-114答:在抽样推断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怎样确定样本容量,即应当从总体中抽取多少单位组成样本,才能保证极限误差不超过预先设定的值,这个样本容量被成为必要样本容量。影响样本容量的因素包括:(1)总体的变异程度如果总体内各单位的差异较大,也就是总体方差较大,则需要多抽取一些单位;反之,就可以少抽一些单位。(2)抽样的误差范围一般说来,允许的极限误差范围大一些,则必要的抽样单位数就可以少一点;反之,允许的误差范围较小,就需要大一些的样本容量。(3)抽样估计的置信度要求估计的可靠性越强,即置信度大,则必要的样本容量也要大一些;反之,样本容量可以小一些。(4)不同的抽样组织形式对抽样误差有影响,所以也影响了样本容量的确定。38、简述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特点。5-141答:(1)注意现象质的界限及相关关系作用的范围。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都只对样本数据负责,一般地看,想要了解现象间的关系,只能用一对变量的若干观察值或样本值进行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所使用的分析方法是有理论依据的,但数字资料本身却各有不同,观察范围越广,采样越密集,得到的分析结果也会越准确。如果变量的变化范围发生改变,或变量本身的性质发生变化,原有分析结果就不再具有原来的代表性,需要重新建立回归模型。(2)计算相关系数时,两个变量不必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但在回归分析时,必须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3)相关系数表示的是变量之间关系的紧密程度,回归分析能反映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和数量规律性。运用回归模型,可以对现象进行一定的预测,主要包括内插法和外推法,内插法可以推测自变量变化范围以内的因变量结果,外推法可以推测自变量变化范围以外的因变量结果,相对而言,内插法预测的结果会准确一些,而外插法预测的准确程度要低一些,尤其是自变量的取值远离拟合模型时的数据时,准确程度更要降低。(4)对“发现”机制的一种解释。大量观察,获得统计数据→发现相关性→寻找特定的数据或设计一个试验以获得必要的数据→准确描述相关性(建立回归模型)→对回归模型进行检验(这一部分内容本课程未涉及)→调整回归模型→探讨变量之间的内在决定性(这一步工作在统计学领域之外)。39、简述时间数列的作用。6-143答:(1)它从动态上描述现象发展的状态、趋势和速度;(2)通过对时间数列的分析可以探索某些事物发展的规律性;(3)可通过时间数列对某些现象进行预测;(4)可结合几个时间数列进行现象之间相互关系的对比分析。五、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40、某大学经济学专业大一女生体重资料如题40表:试计算该校经济学专业大一女生体重的均值、中位数和众数。(结果保留两位小数)3-60答:(1)均值各组的组中值分别为:47.5、52.5、57.5、62.5、67.5、72.5。算术平均数x=∑xf/∑f=(47.5×5+52.5×10+57.5×16+62.5×14+67.5×4+72.5×1)/50=2900/50=58(千克)(2)中位数∑f/2=50/2=25,5+10=15,比25小;5+10+16=31,比25大。也就是第25人刚好落在55~60这一组,因此,中位数所在组是55~60。L=中位数所在组的下组限=55Sm-1=中位数所在组以下(数据较小的)各组的累计次数=5+10=15fm=中位数所在组的次数=16d=中位数所在组的组距=60-55=5Me=L+(∑f/2-Sm-1)÷fm×d=55+(25-15)÷16×5=58.13(件)(3)众数可以看到,55~60这一组,女生人数最多,也就是众数所在组为55~60L=众数所在组的下组限=55Δ1=众数组次数与下一组(变量值比众数组小的一组)次数之差=16-10=4Δ2=众数组次数与上一组(变量值比众数组大的一组)次数之差=16-14=2d=众数组的组距=60-55=5M0=L+Δ1÷(Δ1+Δ2)×d=55+4÷(4+2)×5=62.5(件)41、某企业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资料如题41表:要求:(1)建立单位成本对产量的直线回归方程。(2)指出每当产品产量增加1万件时,单位成本的变化情况。(结果保留两位小数)5-135答:(1)建立单位成本对产量的直线回归方程。(2)指出每当产品产量增加1万件时,单位成本的变化情况。(结果保留两位小数)每当产品产量增加1万件时,单位成本平均降低1.82元。42、某企业有如题42表资料:试根据所给资料,计算:(1)产品价格总指数。(2)由于价格提高而增加的销售额。7-190答:(1)产品价格总指数。kp甲=1+10%=1.1kp乙=1+12%=1.12kp丙=1+15%=1.15(2)由于价格提高而增加的销售额。销售价格指数为:因价格变动增加的销售额=70-62.28=7.72万元广东省2018年1月自学考试统计学原理试题课程代码:0097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1、对统计数据要求建立某种物理量度单位的量度层次是(C)1-16A、定类尺度B、定序尺度C、定距尺度D、定比尺度2、调查单位是(C)2-32A、调查对象的全部单位B、负责向上级报告调查内容的单位C、调查项目和指标的承担者D、基层企业事业单位3、对于连续变量分组,最大值所在组(即末组)下限为1000,又知其相邻组的组中值为900,则最大值所在组的组中值为(C)2-46A、500B、950C、1100D、12004、下列属于时期指标的是(D)3-57A、库存量B、人口数C、储蓄存款余额D、销售额5、结构相对指标是(A)3-59A、总体部分数值与总体全部数值之比B、两个同类现象数值之比C、同一现象不同时间数值之比D、报告期数值与比较期数值之比6、不受极端值影响的一般水平代表值是(A)3-60A、众数B、算术平均数C、平均差D、几何平均数7、是非标志的成数P和Q的取值范围是(D)3-78A、大于零B、小于零C、大于lD、介于0和l之间8、在调查前可以事先加以计算和控制的误差是(B)4-91A、登记误差B、抽样误差C、系统误差D、调查误差9、把描述样本特征的指标称为(A)4-93A、统计量B、参数C、总体D、样本10、标准差与抽样误差的关系是(A)4-100A、标准差越大,抽样误差越大B、标准差越大,抽样误差越小C、标准差越小,抽样误差越大D、两者无关11、在相同情况下,不重置抽样的抽样误差与重置抽样的抽样误差相比(D)4-102A、两者相等B、两者不等C、前者大于后者D、前者小于后者12、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称为(A)5-124A、单相关B、复相关C、偏相关D、正相关13、如果相关系数为0.92,这种相关关系属于(B)5-130A、正向显著线性相关B、正向高度线性相关C、负向显著线性相关D、负向高度线性相关14、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有(B)5-134A、1个B、2个C、3个D、3个以上15、时间数列中,各期数值可以直接相加的是(A)6-143A、时期数列B、时点数列C、相对数时间数列D、平均数时间数列16、表明现象增长程度的相对指标,称作(D)6-148A、发展水平B、平均发展水平C、发展速度D、增长速度17、资本主义经济过程包含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四个阶段,表现的时间序列的成分类型是(C)6-151A、长期趋势B、季节变动C、周期波动D、不规则变动18、“指数”有不同的涵义,凡是反映动态变化的相对数称为(A)7-172A、广义指数B、狭义指数C、通用指数D、抽象指数l9、下列指数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是(B)7-175A、价格指数B、销售量指数C、单位产品成本指数D、平均工资指数20、某厂销售额今年比去年增长20%,销售价格比去年下降10%,则产量比去年增长(C)7-181A、9.1%B、10.0%C、33.3%D、50.0%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21、在调查过程中,产生登记误差的原因有(ABCE)2-34A、测量B、记录C、计算D、抽样E、填报22、相对指标主要有(ABCD)3-59A、结构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强度相对指标D、动态相对指标E、比率相对指标23、按照组织方式不同,抽样调查有(ABCD)4-116A、纯随机抽样B、等距抽样C、类型抽样D、整群抽样E、滚雪球抽样24、在回归分析中,对描述正确的有(ABDE)5-137A、x、y两个变量,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B、自变量x不是随机变量,是可控的C、常数a为直线斜率,回归系数b为直线截距D、b的取值可以取正值,也可以取负值E、b的含义表示自变量增加1个单位,y的平均增加(或减少)量25、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公式有(AB)6-148A、各个时期的环比发展速度连乘积再开n次方B、最末水平除以最初水平再开n次方C、最末水平除以前一期水平再开n次方D、本期水平与前一期水平之差除以nE、各个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的连乘积再开n次方三、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判断下列每小题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改正划线部分)26、工资、身高等是离散变量,其数值可以通过计算、测量获得。1-20答:×更正:连续。27、重点调查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样本单位进行的一种非全面调查。4-91答:×更正:抽样28、在相对指标中,将同一事物不同时间的指标之比,称为结构相对指标。3-59答:×更正:动态。29、比较两个总体的平均数代表性,标准差系数越大,说明平均数代表性越高。3-76答:×更正:越低30、在抽样调查之前可以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4-91答:√31、在回归分析中,因变量是随机变量,自变量也是随机变量。5-134答:×更正:不是。32、回归分析能反映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和数量规律性。5-142答:√33、对于时点指标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可直接对各期指标数值求算术平均。6-145答:×更正:时期。34、平均增长速度是各个环比增长速度连乘积开n次方根减去100%。6-149答:×更正:环比发展速度。35、平均数指数与综合指数的分析角度有所不同。7-187答:√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36、简述分组变量的类型及其组限的确定。2-46答:类型:(1)分组变量的类型:连续变量分组和离散变量分组。(2)组限的确定:对连续变量分组时,本组的上限与后一组的下限是重叠的,即数值相同,且遵循“上组限不在内”原则。离散变量分组时,本组的上限与后一组的下限是相邻的自然数,即差值为1。37、简述集中趋势的测度指标和其最常用的指标。3-60答:(1)主要有:众数、中位数、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四个;(2)最常用的是算术平均数,又称均值。38、简述统计图的种类。3-82答:常见统计图有:条形图;线图;圆形图;统计地图。39、简述指数的作用。7-174答:(1)可以反映复杂总体综合数量变动状况。(2)可以测定和分析总体变动中各个因素变动的影响方向、程度和绝对效果(3)可以分析总体数量特征的长期变动趋势。(4)可以对经济现象进行综合评价。五、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40、质检部门对某企业生产的罐头进行检查,随机抽查了库房中的400件产品,结果是平均重量455克,标准差为10克,按照规定,罐头每件重量不低于450克。要求:(l)试以0.9973的概率(t=3)对该批罐头产品的平均重量进行区间估计;(2)试以0.9545的概率(t=2)判断该批罐头重量是否达到了规定要求。4-103答:(l)试以0.9973的概率(t=3)对该批罐头产品的平均重量进行区间估计;平均重量的抽样平均误差:(克)平均重量的极限误差:△==3×0.5=1.5(克)则该企业全部罐头产品的平均重量的区间估计为:(455-5,455+l.5),即在(453.5,456.5)克。(2)试以0.9545的概率(t=2)判断该批罐头重量是否达到了规定要求。设罐头重量为x,则x~N(455,102)x的95.45%的区间估计为(455-2×10,455+2×10),由于x的95.45%的区间(435,475)中包含450克,所以该批罐头重量未达到规定要求。<aclass="wikinrbutton"href="modules嘉php琪app=wiki_free_study1&id=1&wiki_id=348653"target="_blank">关联知识点1</a>41、根据某企业生产的产品量(X)和单位产品成本(Y)资料,可得以下数据:=30=564=150=2100n=8试根据所给资料,建立单位成本对产量的回归直线,并解释参数b的经济意义。5-134答:设回归直线模型为:单位成本对产量的回归直线:=72-0.4x42、某市2006-2010年粮食产量资料如下:年份20062007200820092010财政收入(亿斤)10001300150018002100要求:(l)计算该市2006-2010年间粮食产量的定基发展速度、环比发展速度、定基增长速度、环比增长速度;(2)计算该市2006-2010年间粮食的年平均增长率。6-147答:(l)计算该市2006-2010年间粮食产量的定基发展速度、环比发展速度、定基增长速度、环比增长速度;速度(%)20062007200820092010定基发展速度100130150180210环比发展速度—130115.4120116.7定基增长速度—305080110环比增长速度—3015.42016.7(2)计算该市2006-2010年间粮食的年平均增长率。2006-2010年平均增长率:广东省2017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统计学原理试题课程代码:0097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1、统计信息的总体性特征说明统计信息反映的是(B)1-9#348603A、个体的特征B、群体的特征C、部分的特征D、事物的特征2、运用统计方法要对所研究对象的总体事实做出叙述说明的方面是(A)1-10#348604A、数量B、品质C、规模D、结构3、能够把总体中所有个体按照某种性质划分为若干部分的统计方法是(B)2-40#348619A、归纳推断B、统计分组C、抽样调查D、相关分析4、次数分布中各组频率(以百分数表示)的总和应该(D)2-41#348620A、大于100%B、小于100%C、不等于100%D、等于100%5、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整体规模和水平的指标叫做(C)3-56#348628A、时期指标B、时点指标C、绝对指标D、相对指标6、基本计算方法是各项数据之和与数据个数之比的集中趋势值是(A)3-63#348632A、算术平均数B、中位数C、众数D、几何平均数7、抽样调查中,为了使样本的统计分布尽量等同于总体的统计分布,抽样时须遵循的原则是(D)4-90#348640A、客观B、可比C、均等D、随机8、回归分析中,判别一个回归模型是否准确的基本标准是(A)5-135#348662A、最小平方法B、剩余法C、移动平均法D、归纳推断法9、计算季节指数时,较常用的方法是(B)6-165#348676A、移动平均法B、按月平均法C、几何平均法D、算术平均法10、指数按所反映指标的性质不同,可以分为数量指标指数和(C)7-175#348681A、总指数B、综合指数C、质量指标指数D、个体指数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11、“统计”一词的三种不同涵义是(ABD)1-8#348602A、统计活动B、统计资料C、统计预测D、统计学E、统计分析12、统计调查误差可分为(BD)2-34#348616A、汇总误差B、代表性误差C、计算中的舍人误差D、登记误差E、人为误差13、常见的相对指标有(ACDE)3-59#348629A、结构相对指标B、水平相对指标C、比较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E、动态相对指标14、抽样调查的主要特点有(ABE)4-91#348640A、按随机原则抽选调查单位B、用样本推断总体C、排除了人为影响因素D、消除了统计误差E、在调查之前可以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15、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基本区别有(BD)5-141/142#348665A、相关系数采用最小平方法计算B、相关系数的两个变量不必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C、回归分析比相关分析更能反映数量关系的可靠性D、回归分析的两个变量须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E、相关分析比回归分析更能反映数量关系的可靠性16、反映实际数列中各期水平变动之相对数的方法主要有(ACDE)6-148#348669A、定基发展速度B、累计发展速度C、环比增长速度D、定基增长速度E、环比发展速度17、按指数所说明对象的范围,可以分为(CD)7-175#348681A、综合指数B、平均数指数C、总指数D、个体指数E、数量指标指数三、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判断下列每小题的正误。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并改正划线部分。18、在观察事物的总体规律时,为了消除个别现象的偶然影响,应该使用综合分析的统计方法。1-12#348605答:×大量观察19、有一种类型的次数分布,靠近变量极大值和极小值的单位比较少,而靠近中间的单位比较多,它是U型公布。2-53#348625答:×钟型分布20、计算n个变量值连乘积的n次方根,得到中位数。3-68#348633答:×几何平均数21、最常用于衡量变异程度且与算术平均数计量单位相同的指标是平均差。3-78#348635答:×标准差22、抽样调查用部分单位的观测值估计总体数量特征,因此要遵循等距抽样原则。4-90#348640答:×随机23、按相关的方向不同可以分为线性相关和非线性相关。5-123#348658答:×正相关和负相关24、拟合趋势直线时,较准确的方法是移动平均法。6-158#348674答:×线性模型法25、比较相对指标可以反映复杂总体数量变动的相对数。7-172#348678答:×统计指数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26、什么是统计学?1-10#348604答:统计学是一门关于对随机现象总体的数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的方法论科学。27、应该怎样看待统计误差?2-36#348617答:首先,误差降低了统计数据的质量。其次,误差是难以避免的。第三,人们对准确性的要求是相对的。第四,追求过高的准确性往往得不偿失。28、什么是权数?并请举例说明。3-65#348598答:权数是变量值重要程度的度量,用以表现它所对应的变量值在总体一般水平中所占的份额。举例略。29、抽样调查通常有哪些主要的应用领域?4-92#348641答:(l)总体范围较广,不需要了解每一个别单位的情况。(2)对破坏性或消耗性产品的质量进行检验。(3)对全面调查的结果进行检验和修正。30、什么是回归分析?5-133#348661答:回归分析法描述的是:当一个变量发生一定的变动时,另一个变量将会发生怎样的数量变动。回归分析的目标是发现一个能充分解释所研究的事物数量关系的最简单和最实用的数学模型。五、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31、34小题各6分,第32、33小题各7分,第35小题9分,共35分)31、某大学学生的月消费资料如下表,试计算平均水平和标准差。消费水平(百元)人数2—44—66—88—10204030103-64/75#348635答:<aclass="wikinrbutton"href="modules.php?app=wiki_free_study1&id=1102&wiki_id=348632"target="_blank">查看关联知识点</a>32、某灯具厂对灯具进行使用寿命检查,采用重复抽样方法随机抽取64台,平均寿命为2000小时,标准差为240小时,若以95.45%(t=2)的概率进行推断,试求平均使用寿命的置信区间。4-111#348653答:抽样平均误差=<aclass="wikinrbutton"href="modules.php?app=wiki_free_study1&id=1102&wiki_id=348649"target="_blank">查看关联知识点</a>抽样极限误差=30×2=60平均使用寿命的置信区间为(2000-60,2000+60),即(1940,2060)33、某电视机厂月产量(台)与月生产总成本(万元)资料如下表,试计算相关系数。1月份2月份3月份4月份5月份6月份7月份8月份9月份产量10000110009000105001200012500130001400015000成本1400141813601430145014651468149015175-130#348660答:(以上两个公式写出任意一个即可得4分,计算过程及结果得3分)34、某水泥厂2004—2009年水泥产量如下表。计算表中动态分析指标各年的数值,并填入相应格中。年份200420052006200720082009水泥产量(万吨)58068581990010101160增长量(万吨)逐期—累计—发展速度(%)环比—定基100增长速度(%)环比—定基—6-148#348669答:年份200420052006200720082009水泥产量(万吨)58068581990010101160增长量(万吨)逐期—10513481110150累计—105239320430580发展速度(%)环比—118.1119.6109.9112.2114.9定基100118.1141.2155.2174.1200.0增长速度(%)环比—12.214.9定基—74.1100.035、某企业三种产品产量及现行价格变动资料如下表:产品名称单位产量价格(元)基期报告期基期报告期甲乙丙台吨件20005000150025005500180050010002006001100210计算三种产品的价格指数,并分析产量和价格变动对总产值变动的影响。7-207#348697答:p1q1p0q0p0q1甲150000010000001250000乙605000050000005500000丙378000300000360000合计792800063000007110000全国2016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统计学原理试题课程代码:0097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1、统计的基本方法包括(C)1-12#348605A、调查方法、汇总方法、预测方法B、调查方法、整理方法、分析方法C、大量观察法、综合分析法、归纳推断法D、时间数列法、统计指数法、回归分析法2、构成统计总体的总体单位(D)1-19#348609A、只有一个指标B、可以有多个指标C、只有一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标志3、在分组时,如果某个标志值恰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值时,一般应(A)2-43#348623A、将此值归入下限所在组B、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C、将此值归入上、下限所在组都可以D、单独设立一组4、反映某一事物在一定范围内的总数量的统计指标是(D)3-56#348627A、平均指标B、动态指标C、相对指标D、绝对指标5、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公式是(C)3-64#348632A、B、C、D、6、算术平均数的基本形式是(C)3-63#348632A、同一总体的部分数值与全部数值之比B、同一总体的不同部分之间数值之比C、同一总体各项数值之和与数值个数之比D、同一总体的不同时间数值之比7、是非标志的成数P和Q的取值范围是(D)3-78#348637A、大于OB、小于OC、大于1D、界于O和1之间8、在调查之前可以事先加以计算和控制的误差是(B)4-91#348640A、登记误差B、抽样误差C、系统误差D、调查误差9、在抽样调查实践中,经常使用的抽样方法是(B)4-94#348643A、重置抽样B、不重置抽样C、重点抽样D、典型抽样10、抽样单位数(n)与置信度(t)的关系为(C)4-114#348654A、相等B、置信度(t)越低,则n越小C、置信度(t)越高,则n越大D、无关11、进行整群抽样时,应尽量保证(A)4-119#348656A、群与群之间的差别较小,而群内各单位之间的差异较大B、群与群之间的差别较大,而群内各单位之间的差异较小C、群与群之间的差别较小,而群内各单位之间的差异也较小D、群与群之间的差别较大,而群内各单位之间的差异也较大12、三个或三个以上变量的相关关系是(B)5-125#348658A、单相关B、复相关C、偏相关D、正相关13、在回归直线中,b表示当x增加一个单位时(C)5-134#348662A、y增加aB、x增加bC、y的平均增加量D、x的平均增加量14、已知两个变量,σx=5,σy=8,σ²xy=30,则通过计算相关系数可知两者之间存在着(B)5-129/130#348660A、高度正相关B、显著正相关C、低度正相关D、微弱正相关#<br/>【解析】<br/>r=σ²xy/σxσy=30÷5÷8=0.7515、对时间数列中各数值进行平均,即得到该数列的(B)6-145#348668A、发展水平B、平均发展水平C、发展速度D、平均发展速度16、时间数列中,比较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时期水平之比,称为(B)6-148#348669A、发展速度B、定基发展速度C、环比发展速度D、增长速度17、某企业2006~2010年各年销售额(单位:万元)分别为150、162、172、186、200,则该期间销售额年平均增长的速度为(B)6-149#348669A、5.9%B、7.5%C、105.9%D、107.5%#<br/>【解析】<br/>18、使用移动平均法对线性趋势进行分析,能起到的作用主要是(A)6-157#348673A、平滑作用B、移动作用C、平均作用D、加总作用19、将指数划分为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根据是其(B)7-175#348681A、说明的是总体还是构成单位的数量变动B、反映指标性质C、编制方法D、反映时间状况20、某厂生产费用比上年增长50%,产量比上年增长25%,则单位成本上升(C)7-199#348694A、37.5%B、25%C、20%D、12.5%#<br/>【解析】<br/>总生产费用指数=1+50%=150%,产量指数=1+25%=125%,那么单位成本指数=总生产费用指数/产量指数=150%/125%=120%,即单位成本提高了20%。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21、变量按其取值是否能无限分割,可分为(AB)1-20#348610A、连续变量B、离散变量C、确定变量矿D、随机变量E、常数22、2012年某企业的汽车产量为100万辆,这一数值为(AC)3-57#348627A、时期指标B、时点指标C、绝对指标D、相对指标E、平均指标23、抽样调查中,选择样本的优良标准包括(ABE)4-110#348652A、无偏性B、一致性C、准确性D、客观性E、有效性24、收入与消费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则这种相关关系属于(AC)5-124/130#348660A、正相关B、负相关C、单相关D、复相关E、偏相关25、抽样推断的理论基础包括(BE)4-96#348645A、最小平方原理B、大数定律C、有效性原理D、因素分解原理E、中心极限定理三、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判断下列每小题的正误。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并改正划线部分。26、定类尺度相对于其他的计量尺度,它的度量层次是最低的。1-16#348607答:√27、变量数列中,缺上限的最大组组中值计算公式为:缺上限组的下限+末组的组距/2。2-45#348622答:×邻组28、当变量值的连乘积等于总速度或总比率时,适宜采用算术平均法计算平均数。3-68#348633答:×几何平均法29、比较两个总体的平均数代表性,标准差系数越大,则平均数的代表性越高。3-74#348635答:×低30、无限总体是指总体单位数是无限的,只能采取全面调查的方式获取数据。4-93#348642答:×抽样调查31、样本容量越小,抽样误差越大,样本容量越大,抽样误差越小。4-101#348647答:√32、回归分析反映变量之间关系的紧密程度。5-142#348665答:×相关分析33、各环比发展速度连乘积等于相应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6-148#348669答:√34、单位产品成本指数属于数量指标指数。7-176#348681答:×质量指标35、拉氏指数公式,强调用报告期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派氏指数公式,则强调用基期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7-183#348685答:×基期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派氏指数公式,则强调用报告期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36、相对指标的含义及其类型。3-59#348629答:相对指标的含义:说明一个数值与另一个数值之间相对比所形成的数量关系。其常用类型有四个:结构相对指标、比较相对指标、强度相对指标、动态相对指标。37、抽样误差的影响因素有哪些?4-99~102#348647答:(1)总体的变异程度。变异程度越大,抽样误差越大,反之,则抽样误差越小;(2)样本容量。样本容量越大,抽样误差越小,反之,则抽样误差越大;(3)抽样方法。重置抽样的误差比不重置抽样的误差大;(4)抽样的组织形式。38、编制时间数列的原则。6-144#348667答:(1)保证时期长短的可比性;(2)保证总体范围的可比性;(3)保证指标内容的可比性;(4)保证指标计算方法的可比性,具体有计算方法、计算价格、计量单位等方面。39、同度量因素的含义及其确定的一般原则。7-178#348685答:同度量因素是指在总指数计算过程中,为了解决总体的构成单位及数量特征不能加总的问题而使用的一个媒介因素或转化因素;<aclass="wikinrbutton"href="modules.php?app=wiki_free_study1&id=1102&wiki_id=348682"target="_blank">查看关联知识点</a>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采用基期的质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指数,采用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五、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40、某企业组装车间工人日生产产品情况如下表:产品数(件)工人数(人)100以下100—120120—140140—160160以上102040255合计100要求:(1)计算该企业组装车间每人日平均组装产品数量;(2)确定工人日组装产品的众数和中位数。3-60~63#348632答:(1)计算该企业组装车间每人日平均组装产品数量;2-44/45<aclass="wikinrbutton"href="modules.php?app=wiki_free_study1&id=1102&wiki_id=348622"target="_blank">查看关联知识点</a>该企业组装车间每人日平均组装产品数量写出各组组中值:90,110,130,150,170其中:首组(数值最小的一组)组中值=本组上限-1/2邻组组距=100-1/2×(120-100)=90末组(数值最大的一组)组中值=本组下限+1/2邻组组距=160+1/2×(160-140)=170组中值=(下限+上限)/2(2)确定工人日组装产品的众数和中位数。<aclass="wikinrbutton"href="modules.php?app=wiki_free_study1&id=1102&wiki_id=348630"target="_blank">查看众数的计算</a> <aclass="wikinrbutton"href="modules.php?app=wiki_free_study1&id=1102&wiki_id=348631"target="_blank">查看中位数的计算</a>41、根据某地区2003~2012年居民收入(x:百元)和肉类消费量(y:公斤)资料,求得以下数据:试根据上述资料:(l)建立肉类消费量对居民收入的回归直线方程;(2)解释b的经济意义(计算结果保留四位小数)。5-134/135#348662答:(l)建立肉类消费量对居民收入的回归直线方程;肉类消费对居民收入的回归方程:(2)解释b的经济意义(计算结果保留四位小数)。居民收入每增加1百元时,居民肉类消费量平均增加0.7429公斤。42、年份20062007200820092010环比发展速度(%)120120125定基发展速度(%)120150230环比增长速度(%)定基增长速度(%)试根据两个指标之间的关系。要求:(1)推算表格内缺的数值;(2)计算2006~2010年间的平均增长速度。(结果(百分数)要求保留两位小数)6-148/149#348669答:(1)推算表格内缺的数值;年份20062007200820092010环比发展速度(%)120125120128125定基发展速度(%)120150180230287.5环比增长速度(%)2025202825定基增长速度(%)205080130187.5【解析】根据公式可知:定基增长速度=定基发展速度-1环比增长速度=环比发展速度-1将各个时期的各环比发展速度连乘与相应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相同。则上述表格中,第5行的数值是第3行数值减1,第4行的数值是第2行数值减1。120%×2007的环比发展速度=150%,得到2007的环比发展速度=125%120%×125%×120%×2009的环比发展速度=230%,得到2009的环比发展速度=128%(2)计算2006~2010年间的平均增长速度。(结果(百分数)要求保留两位小数)年均发展速度=x=4√(a4/a0)=4√(a4/a0)=4√287.5%=130.21%年均增长速度=130.21%-100%=30.21%广东省2016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统计学原理试题课程代码:0097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1、统计是对事物数量特征进行分析的方法体系,统计的基本方法有大量观察法、综合分析法和(B)1-12A、数量对比法B、归纳推断法C、逻辑推理法D、全面观察法2、为了获得重要的统计资料,为常规调查提供重要基础数据或背景数据,需要采用的调查方式是(D)2-29A、抽样调查B、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普查3、将所研究的对象按某种特征划分为若干类别,并给每一类别定名,所形成的计量尺度是(A)1-16A、定类尺度B、定序尺度C、定距尺度D、定比尺度4、反映客观事物实际总量的统计指标是(A)3-56A、绝对指标B、相对指标C、平均指标D、数量指标5、算术平均数的基本形式是(C)3-63A、总体的部分数值与总体的全部数值之比B、同一总体的不同部分数值之比C、总体各项数值之和与数值个数之比D、不同总体的两个同类数值之比6、某养殖户养了良种猪,生长一段时间后各选10头进行称重,得到两组生猪的体重均值和标准差:甲组:x=52、3kgσ=4、73kg乙组:x=47、6kgσ=4、56kg体重平均数的代表性更高的是(A)3-63/74A、甲组B、乙组C、甲、乙二组相同D、根据以上资料不能判断【解析】V1=σ1/x1=4.73/52.3=9.0%V2=σ2/x2=4.56/47.6=9.6%V1<V2,甲组平均工资代表性大。7、标准差是各标志值对算数平均数的(C)3-74A、离差平方的平均数B、离差平均数的平方根C、离差平方平均数的平方根D、离差平均数平方的平方根8、在抽取每个样本单位时,必须遵循(C)4-90A、可比性原则B、准确性原则C、随机性原则D、同质性原则9、在抽样调查实践中,经常使用的抽样方法是(B)4-94A、重置抽样B、不重置抽样C、重点抽样D、典型抽样10、进行抽样调查时,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受到一些可控因素的影响,属于这种可控因素的是(D)4-101A、样本数目B、样本可能数目C、总体单位数D、样本容量11、在次数分布中,各组标志值不变,每组次数均增加20%,加权算数平均数的数值(B)3-65A、增加20%B、不变化C、减少20%D、增加2%【解析】假设标志值和次数分别为:8,2;10,10则原本的均值为(8×10+2×10)/(10+10)=5次数增加20%,各自变为:10(1+20%)=12,10(1+20%)=12。则现在的均值为(8×12+2×12)/(12+12)=5也就是均值不变化。同样的,假定其他的均值和次数,算得结果也是不变。12、相关关系指的是事物之间的(B)5-121A、因果关系B、非确定性数量对应关系C、互为因果关系D、样本容量13、在回归直线y=a+bx中,b表示当x增加一个单位时(C)5-134A、y增加aB、x增加bC、y的平均增加量D、x的平均增加量14、缺题15、在调查之前可以事先加以计算和控制的误差是(B)4-91A、登记误差B、抽样误差C、系统误差D、调查误差16、使用移动平均法对线性趋势进行分析,能起到的作用主要是(A)6-157A、平滑B、移动C、平均D、加总17、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应该采用(A)3-68A、几何平均法B、最小平方法C、加权平均法D、算术平均法18、增长速度等于(B)6-149A、发展速度B、发展速度-1C、发展速度+1D、ai/ai-119、如果采用公式∑P1/∑P0计算总指数,就不能如实反映现象的变动情况,其原因是(B)7-182A、这种方法不正确B、它受计量单位变换的影响C、没有考虑价格变化的影响D、没有考虑销售量的影响20、某厂生产费用比上年增长50%,产量比上年增长25%,则单位成本上升(C)7-199A、37、5%B、25%C、20%D、12、5%【解析】总生产费用指数=1+50%=150%,产量指数=1+25%=125%,那么单位成本指数=总生产费用指数/产量指数=150%/125%=120%,即单位成本提高了20%。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21、下列关于统计的基本概念,论述正确的有(ABDE)1-19/20A、指标是说明总体综合数量特征的B、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或特征的C、变异是总体单位的标志表现相同D、变量是指统计的数量标志和指标E、变异是统计的前提22、加权算术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有(BC)3-64A、(∑x)/nB、∑x·(f/∑f)C、(∑xf)/(∑f)D、E、∑(x-x)²23、抽样推断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BE)4-96A、最小平方原理B、大数定律C、有效性原理D、因素分解原理E、中心极限定理24、相关系数的计算公式可写成(AC)5-130A、变量x与y的协方差/变量x的标准差与变量y的标准差之乘积B、变量y的方差/变量x的标准差与变量y的标准差之乘积C、变量y与x的协方差/变量x的标准差与变量y的标准差之乘积D、变量x的方差/变量x的标准差与变量y的标准差之乘积E、变量x的平均差/变量x的平均差与变量y的平均差之乘积25、计算统计指数的两类基本原理是(DE)7-171A、数量指数B、质量指数C、动态指数D、平均数指数E、综合指数三、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判断下列每小题的正误。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并改正划线部分。26、统计的根本职能是提供决策依据。1-9答:√27、重点调查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样本单位进行的一种非全面调查。2-30答:×抽样28、比较相对指标可以用来反映现象的密度和普遍程度。3-59答:×强度29、在抽样调查之前无法获知抽样误差。4-91答:×可以计算和控制30、各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相应时期的定基增长速度。6-148答:×发展,发展31、回归分析能反映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和数量规律性。5-142答:√四、筒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32、统计信息的主要特征是什么?1-8/9答:(1)统计信息具有数量性和总体性两个重要特征。(2)数量性特征表明统计是从数量方面来反映客观事物的;(3)总体性特征表明反映和研究的是客观事物总体数量方面,而不是其个体数量表现。33、统计数据的来源主要有哪些?1-14/15答:(1)专门组织的调查(2)政府职能机构的统计报表(3)公开的出版物和统计媒体34、简述抽样误差及影响因素。4-99~102答:一、抽样误差指在抽样调查中,由于随机抽样的偶然因素,使样本的结构不足以代表总体的结构,而引起的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绝对离差。二、影响因素1、总体得变异程度。变异程度越大,抽样误差越大,反之,则抽样误差越小;2、样本容量。样本容量越大,抽样误差越小,反之,则抽样误差越大;3、抽样方法。重置抽样的误差比不重置抽样的误差大;4、抽样的组织形式。35、简述同度量因素及其在综合指数编制中的确定原则。7-178答:在编制总指数时,把不能直接相加的要素过渡到能够相加的媒介因素称为同度量因素。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以基期的质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以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36、利用移动平均法分析趋势变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6-155答:利用移动平均法分析趋势变动时,应注意以下问题:(1)移动平均后的趋势值应放在各移动项的中间位置;(2)移动平均的目的在于消除时间数列中的短期波动,因此移动间隔的长度要适中。五、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37小题6分,第38、40小题各10分,第39小题7分,共33分)37、某厂生产钢珠,从中随机抽取36个,测得其直径的平均值为31、06mm,标准差为0、25mm,试以95%(t=1、96)的概率估计钢珠平均直径的置信区间。4-111答:38、有六个地区的三项经济指标资料如下:单位:亿元零售商品总值税费收入银行年末储蓄存款余额9、212、412、522、712、923、00、80、91、01、21、41、50、30、40、60、70、60、8要求:(1)计算零售商品总值与税费收入的相关系数;(2)建立税费收入与银行年末储蓄存款余额的回归直线方程。5-130/135答:(1)计算零售商品总值与税费收入的相关系数;5-130x=(9.2+12.4+12.5+22.7+12.9+23.0)/6=15.45y=(0.8+0.9+1.0+1.2+1.4+1.5)/6=1.13零售商品总值xx-x(x-x)²税费收入yy-y(y-y)²(x-x)(y-y)9、212、412、522、712、923、0-6.25-3.05-2.957.25-2.557.5539.06259.30258.702552.56256.502557.00250、80、91、01、21、41、5-0.33-0.23-0.130.070.270.370.10890.05290.01690.00490.07290.13692.06250.70150.38350.5075-0.68852.7935(2)建立税费收入与银行年末储蓄存款余额的回归直线方程。5-135税费收入x∑x(∑x)²x²∑x²银行年末储蓄存款余额y∑yxy∑xy∑x∑y0、80、91、01、21、41、56.846.240.640.8111.441.962.258.10、30、40、60、70、60、60.60.840.841.24.0823.1239、某企业2000~2004年的工业增加值(已剔除物价因素)如下:年份20002001200220032004工业增加值267332357359401试计算该企业几年来工业增加值的定基和环比发展速度、年平均增长速度。6-148/149答:(1)定基发展速度:2001:332/267=124%2002:357/267=134%2003:359/267=134%2004:401/267=150%(2)环比发展速度:2001:332/267=124%2002:357/332=108%2003:359/357=101%2004:401/359=112%(3)年平均增长速度40、某商场三种主要商品的销售量及价格变动资料如下:商品名称单位销售量价格基期报告期基期报告期甲个300350107乙双25028058丙件150200810试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个方面,分析销售量和销售价格对销售额的影响。(保留两位小数)7-207答:(1)销售额指数、销售量指数和销售价格指数分别为:(2)指数体系:122、75%=119、27%×102、92%1240=1050+190(3)分析:由计算结果可知,该商场三种主要商品报告期销售额比基期增长了22、75%,增加了1240(单位)。其中,由于销售量增长了19、27%,使销售额增加了1050(单位);由于销售价格提高了2、92%,使销售额增加了190(单位)。广东省2015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统计学原理试题课程代码:0097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追溯统计学历史上和逻辑上的起源活动,最有代表性的是(B)1-2A、国家管理B、计数C、税收与徭役D、赌博游戏2、统计的基本职能是(B)1-8A、参与决策B、收集、整理和提供信息C、发布统计资料D、统计咨询3、统计资料的性质是(A)2-22~24A、数量性、总体性、客观性B、准确性、及时性、全面性C、科学性、具体性、社会性D、大量性、同质性、差异性4、按反映现象的时间特征不同,绝对统计指标可以分为(B)3-57A、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B、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C、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D、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5、不受极端值影响的一般水平代表值是(A)3-60A、众数B、算术平均数C、标准差D、离散系数6、在加权算术平均数的计算中,权数对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影响决定于(C)3-65A、权数所在组标志值的数量大小B、权数的个数C、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D、总体单位数的多少7、是非标志的标准差为(A)3-79A、B、C、pqD、1-p8、标准差与抽样误差的关系是(A)4-101、3-79A、标准差越大,抽样误差越大B、标准差越大,抽样误差越小C、标准差越小,抽样误差越大D、两者无关【解析】标准差越大,变异程度越大,抽样误差越大。9、进行抽样调查时必须遵循随机原则,其目的是(A)4-90A、每一个单位都有相同的被抽中的机会B、人为地控制如何抽取样本单位总不可靠C、了解样本单位的情况D、选出典型的单位10、抽样推断中如果出现系统性偏差,若用x表示样本平均数,用X表示总体平均数,则它的表现是(C)4-100A、B、C、D、11、如果相关系数的数值为-0.85,这种相关关系属于______线性相关。(C)5-130A、微弱正B、高度正C、高度负D、微弱负12、相关系数的计算公式可以表述为(A)5-130A、变量x与变量y的协方差/变量x标准差与变量y标准差之乘积B、变量y的方差/变量x标准差与变量y标准差之乘积C、变量x与变量x的协方差/变量x标准差与变量y标准差之乘积D、变量y与变量y的协方差/变量x标准差与变量y标准差之乘积13、在回归直线y=a+bx中,b表示当x增加一个单位时(C)5-134A、y增加了aB、x增加bC、y的平均增加量D、x的平均增加量14、当一个变量的数值增加(或减少)时,另一个变量的数值也相应增加(或减少),这种相关关系是(A)5-123A、正相关B、负相关C、不相关D、非线性相关15、根据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计算方法是(C)6-145A、时点平均数B、几何平均数C、算术平均数D、平均数指数16、时间数列的两个构成要素是(C)6-143A、变量值和次数B、时间和次数C、时间及其观测值D、表格和观测值17、采用移动平均法分析线性趋势的目的是消除(D)6-156A、季节变动B、长期趋势C、周期波动D、短期波动18、1999-2002年某市零售商品价格指数分别为96%、97%、96、8%、95、6%,则四年间平均价格指数的计算方法为(C)6-149A、(0、96+0、97+0、968+0、956)/4B、(0、96×0、97×0、968×0、956)/4C、D、【解析】收购价格指数即为收购价格的环比发展速度。19、指数所要反映、研究的总体在某一方面的数量特征是(A)7-178A、指数化因素B、同度量因素C、波动因素D、恒定因素20、某厂生产费用今年与去年增长50%,产量比去年增长25%,则单位成本比去年上升(C)7-199A、25%B、37、5%C、20%D、12、5%【解析】总生产费用指数=1+50%=150%,产量指数=1+25%=125%,那么单位成本指数=总生产费用指数/产量指数=150%/125%=120%,即单位成本提高了20%。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21、“统计”一词的涵义包括(BCD)1-8A、统计监督B、统计工作C、统计资料D、统计学E、统计预测22、通常计算相对指标的方法有(ABCD)3-59A、结构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强度相对指标D、动态相对指标E、静态相对指标23、抽样推断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BE)4-96/97A、最小数原理B、大数定律C、有效性原理D、因素分解原理E、中心极限定理。24、工人工资y(元)依劳动生产率x(千元)的回归方程y=10+70x,这意味着,如果劳动生产率(DE)5-134A、等于1000元,则工人工资为70元B、每增加1000元,则工人工资增长80元C、不变,则工人工资为80元D、增加1000元,则工人工资平均提高70元E、减少500元,则工人工资平均减少35元【解析】注意单位:x是千元,y是元。b表示x增加1个单位y的平均增加量。则x增加1千元,y增加70元。x减少0.5千元,y减少70×0.5=35元。则DE正确。25、定基增长速度等于(BC)6-148A、不定基增长速度连乘积B、比较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时期水平之差除以固定时期水平C、定基发展速度减1(或100%)D、比较期水平与前一期水平之差除以前一期水平E、不定基发展速度连乘积减1(或100%)三、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判断下列每小题的正误。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并改正划线部分。26、普查是专门组织的经常性全面调查。2-28答:×(1分)一次(1分)27、抽样误差越小,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越低,反之,代表性越高。4-99答:×(1分)越高,反之,代表性越低(1分)28、计算相关系数时,必须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5-141答:×(1分)计算相关系数时,不必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1分)29、在时间数列的长期趋势分析中,可以分为两大类:线性趋势和非线性趋势。6-153答:√(2分)30、反映同类事物数量特征一般水平的统计指标是相对指标。3-56答:×(1分)平均(1分)31、劳动生产率指数是数量指标指数,产品产量指数是质量指标指数。7-176答:×(1分)质量指标指数,产品产量指数是数量指标指数(1分)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32、简述统计信息的主要特征。1-8/9答:(1)统计信息具有数量性和总体性两个重要特征。(2分)(2)数量性特征表明统计是从数量方面来反映客观事物的;(1分)(3)总体性特征表明反映和研究的是客观事物总体数量方面,而不是其个体数量表现。(2分)33、怎样看待统计误差?2-36答:(1)误差降低了统计数据的质量;(1分)(2)误差是难以避免的;(1分)(3)人们对准确性的要求是相对的;(2分)(4)追求过高的准确性往往得不偿失。(1分)34、简述绝对指标的定义及其计量单位。3-56~58答:绝对指标:反映现象整体规模和水平的指标,一般都以绝对数表示。(2分)计量单位有:实物单位、价值单位和劳动单位三种。(3分)35、简述抽样调查的主要特点。4-91答:(1)按随机原则抽选调查单位;(2分)(2)用样本推断总体;(2分)(3)在调查之前可以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1分)36、编制时间数列时,为了保证分析结果的科学性,应遵循哪些原则?6-144答:(1)保证时期长短的可比性;(2分)(2)保证总体范围的可比性;(1分)(3)保证指标内容的可比性;(1分)(4)保证指标计算方法的可比性。(1分)五、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37小题7分,第38、39小题各8分,第40小题10分,共33分)37、某电子元件厂采取不重置抽样方法,对2007年6月份生产的10000件产品进行检查,结果在抽查的100件产品中有5件不合格品,要求:(1)以95、45%的概率(t=2)推算该厂全部产品的合格率的置信区间。(保留一位小数)。(2)说明该厂2007年6月份生产的全部产品是否超过了规定9%的不合格品率范围。4-115答:38、对10户居民家庭的月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进行调查,得资料如下:居民家庭编号12345678910月可支配收入(百元)25186045628892997598消费支出(百元)20154030426065705378试根据上述资料:(1)求月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支出之间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2)若该10户居民月可支配收入增加到120(百元)时,其消费支出为多少?5-135答:(1)求月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支出之间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编号收入x支出yx²xy1252062550021815324270360403600240044530202513505624238442604688607744528079265846459808997098016930975535625397510987896047644合计6624735165636933(2)若该10户居民月可支配收入增加到120(百元)时,其消费支出为多少?39、某地区1999到2003年各季度某种商品销售量资料如下: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1999913166200011141710200181621620021012208200312151610用按季平均法测定该商品销售量的季节比率。6-165答:季节指数=同月(季)平均数÷各月(季)平均数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全年合计20009131664420011114171052200281621651200310122085020041215161053五年合计50709040250四季平均101418812.5季节指数(%)80(2分)112(2分)144(2分)64(2分)10040、三种产品的销售量及价格变动资料如下:产品名称计量单位销售量价格2003年2004年2003年2004年甲吨8083100150乙件75080090110丙套5065120100运用指数体系,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方面分析价格和销售量的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7-207答:产品名称销售量价格销售期基期q0报告期q1基期p0报告期p1p0q0p1q1p0q1甲80831001508000124508300乙75080090110675008800072000丙5065120100600065007800合计8150010695088100广东省2014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统计学原理试题课程代码:0097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构成统计总体的每一个别事物,称为(C)1-18A、调查对象B、调查单位C、总体单位D、填报单位2、对事物进行度量,最精确的计量尺度是(A)1-17A、定比尺度B、定序尺度C、定类尺度D、定距尺度3、《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对我国政府统计的调查方式做的概括中指出,调查方式的主体是(C)2-30A、统计报表B、重点调查C、经常性抽样调查D、周期性普查4、是非标志的成数p和q的取值范围是(D)3-78A、大于零B、小于零C、大于1D、界于0和1之间5、在经过排序的数列中位置居中的数值是(A)3-61A、中位数B、众数C、算术平均数D、平均差6、确定中位数的近似公式是(A)3-62A、B、C、D、7、反映现象在一段时间内变化总量的是(B)3-57A、时点指标B、时期指标C、动态指标D、绝对指标8、重置抽样与不重置抽样的抽样误差相比(A)4-102A、前者大B、后者大C、二者没有区别D、二者的区别需要其他条件来判断9、如果总体内各单位差异较大,也就是总体方差较大,则抽取的样本单位数(A)4-114A、多一些B、少一些C、可多可少D、与总体各单位差异无关10、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文化产业园区场地运营管理合作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车辆借人使用期间交通事故处理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辅导班家长参与式课程管理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酒店股份置换与酒店集团战略联盟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银行资金监管与金融科技风险防范与应急响应协议
- 2025年度环保型打印机及耗材销售合作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在线教育平台课程开发与合作协议3篇
- 2025年度出口贸易绿色环保产品三方协议4篇
- 幼儿园教育与管理培训考核试卷
- 二零二五年度虚拟现实内容制作与版权授权合同3篇
- STARCCM基础培训教程
- UPVC管道安装施工方法
- 张家界喀斯特地貌
- 让学生看见你的爱
- 12123交管学法减分练习题及答案二(带图文通用版)
- 销售礼盒营销方案
- 南浔至临安公路(南浔至练市段)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
- 初中数学校本教材(完整版)
- 重庆市铜梁区2024届数学八上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 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控
- 光的偏振和晶体光学基础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