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税法课件_第1页
国际税法课件_第2页
国际税法课件_第3页
国际税法课件_第4页
国际税法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章国际税收法律制度

第一节国际税法概述第二节国际税收管辖权第三节国际双重征税及其解决第四节国际逃税与避税第十章国际税收法律制度第一节国际税法概述第一节国际税法概述一、国际税法的概念二、国际税法的调整对象三、国际税法的渊源第一节国际税法概述一、国际税法的概念一、国际税法的概念国际税法是调整国际税收关系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国际税法的产生和发展,是国际经济交往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国家的税收管辖权扩大到具有跨国性质的征税对象的结果。其基础是跨国所得。一、国际税法的概念国际税法是调整国际税收关系的各种法二、国际税法的调整对象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存在的税收征纳关系不同国家之间在跨国征税对象上产生的税收权益分配关系二、国际税法的调整对象三、国际税法的渊源国际税法的国际法渊源国际税法的国内法渊源三、国际税法的渊源国际税法的国际法渊源国际税法的国际法渊源国际税法的国际法渊源部分,主要指各国相互间为协调对跨国征税对象的课税关系而签订的双边或多边性的国际税收条约和各国在国际税收实践中普遍遵行的国际税收习惯。它们的主要作用在于协调各国税收管辖权之间的冲突、避免国际重复征税和确立国际税务行政协助关系。国际税法的国际法渊源国际税法的国际法渊源部分,主要指各国相互国际税收协定范本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国际税收协定范本有: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关于对所得和财产避免双重征税的协定范本》(简称《经合组织范本》)和联合国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关于双重征税的协定范本》(简称《联合国范本》)。国际税收协定范本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国际税收协定范本有:经济合作第二节国际税收管辖权国际税收管辖权是国家主权或国家管辖权在税收领域内的表现,是指一国政府决定对哪些人征税、征哪些税和征多少税的权力。主要有:居民税收管辖权——属人性质的税收管辖权来源地税收管辖权——属地性质的税收管辖权第二节国际税收管辖权国际税收管辖权是国家主权或国家管辖一、属人性质的税收管辖权居民税收管辖权是征税国基于纳税人与征税国存在着居民身份关系的法律事实而主张行使的征税权。基于这种管辖权,居住国有权对本国居民来源于国内国外的所有所得征税。(无限纳税义务)关键在于居民身份的确定:自然人居民法人居民一、属人性质的税收管辖权居民税收管辖权是征税国基于纳税人与自然人的居民身份的确认标准在各国的税法实践中,关于自然人的居民身份的确认,采用的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种:住所标准居所标准居住时间标准国籍标准自然人的居民身份的确认标准在各国的税法实践中,关于自然人的住所标准采用住所标准,就是以自然人在征税国境内是否拥有住所这一法律事实,决定其居民或非居民纳税人身份。住所具有永久性和稳定性,易于判断。但单纯依照住所标准确定个人的居民或非居民身份显然有一定的缺陷,因此,采用住所标准的各国往往同时兼用其他标准以弥补住所标准的不足。住所标准采用住所标准,就是以自然人在征税国境内是否拥有住所这居所标准一般是指一个人在某个时期内经常居住的场所,并不具有永久居住的性质。居所标准能在更大程度上反映个人与其实际工作活动地之间的联系,这是它相对于住所标准而言显得更为合理的地方。但这种标准的缺陷在于一个人的经常居住的场所,往往缺乏某种客观统一的识别标志,容易引起纳税人与税务当局之间的争议。居所标准一般是指一个人在某个时期内经常居住的场所,并不具有永居住时间标准由于居所标准在实际执行中的不确定性,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居住时间标准来确定个人的居民纳税人身份,即以一个人在征税国境内居留是否达到和超过一定期限,作为划分其居民或非居民的标准,并不考虑个人在境内是否拥有财产或住宅等因素。由于个人在一国境内居留时间期限,可以通过入出境登记管理具体掌握,因而这种标准显得具体明确,易于在实践中掌握执行。居住时间标准由于居所标准在实际执行中的不确定性,现在越来越多国籍标准在当今人才跨国流动普遍频繁的时代,这种标准欠缺经济上的合理性。因为在现代社会里,具有一国公民身份的个人离开国籍国而长期居住在他国经商、求学或就业,已是十分普遍的现象。个人的国籍往往不如住所或居所等标准能在更大程度上反映个人与征税国存在着实际的人身或经济利益联系。国籍标准在当今人才跨国流动普遍频繁的时代,这种标准欠缺经济上国际上的通常做法单一的标准会造成税收的流失。一般采用依据(居所)兼顾居住时间标准。如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国际上的通常做法单一的标准会造成税收的流失。法人的居民身份确认标准注册成立地标准总机构所在地标准实际管理中心所在地标准法人的居民身份确认标准注册成立地标准注册成立地标准凡是在本国境内依法登记成立的公司企业,即为本国的居民纳税人,居民纳税人以外的公司企业,即为非居民纳税人。这一标准的优点是纳税人法律地位明确,并易于识别。不过这种注册成立地标准也存在着较难反映法人的真实活动地的缺陷。注册成立地标准凡是在本国境内依法登记成立的公司企业,即为本国总机构所在地标准按此标准,法人的居民身份决定于它的总机构所在地,即总机构设在哪一国便认定为是该国的居民。所谓法人的总机构,一般是指负责管理和控制法人的日常经营业务活动的中心机构,如总公司、经理总部或主要事务所等。总机构所在地标准按此标准,法人的居民身份决定于它的总机构所在实际管理中心所在地标准按照这种标准,企业法人的实际管理和控制中心处在哪一国便为该国的居民纳税人。所谓法人的实际管理和控制中心所在地,指的是作出和形成法人的经营管理重要决定和决策的地点,它并不等同于法人的日常经营业务管理机构所在地。一般说来,法人的经营管理的重要决定是经过董事会或股东会议研究决定。因而董事会或股东经常召集开会的地点,是判断法人实际管理和控制中心所在地的重要标志。实际管理中心所在地标准按照这种标准,企业法人的实际管理和控制国际上的通常做法单一的标准会造成税收的流失。许多国家往往同时兼用两种以上标准,以尽可能扩大自己的居民税收管辖权范围。国际上的通常做法单一的标准会造成税收的流失。二、属地性质的税收管辖权属地税收管辖权是征税国基于征税对象与本国领土存在某种地域上的连接因素而主张行使的征税权。基于这种管辖权,征税国只是依据课税对象与本国存在着地域上的联系这一事实而主张课税,并不考虑纳税主体的国际和身份。(有限纳税义务)二、属地性质的税收管辖权属地税收管辖权是征税国基于征税对象与所得来源地税收管辖权指征税国基于作为课税对象的所得系来源于本国境内的事实而主张行使的征税权。在所得税法上,纳税人的各项所得或收益一般可划分为四类,即营业所得、劳务所得、投资所得和财产收益。各国所得税立法和实践,对不同种类性质的所得的来源地采用的判定标准和原则并不完全一致。所得来源地税收管辖权指征税国基于作为课税对象的所得系来源于营业所得的来源地确定指纳税人从事各种工商经营性质的活动所取得利润,亦称经营所得或营业利润。关于营业所得来源地的认定,各国税法一般都采用营业活动发生地原则,即以营业活动的发生地作为营业所得来源地的标志。对跨国营业所得的征税,目前各国实行常设机构原则。营业所得的来源地确定指纳税人从事各种工商经营性质的活动所取常设机构原则指来源国仅对非居民纳税人通过在境内常设机构而获得的营业利润实行征税的原则。常设机构是指企业进行全部或部分营业的固定营业场所。包括:管理场所;分支机构;办事处;工厂;作业场所;矿场、油井或气井、采石场或者其他开采自然资源的场所;农场或种植园等。

特征:长期性、固定性、营业性

常设机构原则指来源国仅对非居民纳税人通过在境内常设机构而获可归属于常设机构的利润范围的确定在确定可归属于常设机构利润问题上,存在着两项原则。一是“引力原则”,二是“实际联系原则”。可归属于常设机构的利润范围的确定在确定可归属于常设机构利润问常设机构原则的例外

对国际海运和航空运输业利润的征税,不适用常设机构原则。常设机构原则的例外对国际海运和航空运输业利润的征税,不适用对跨国劳务所得的征税劳务所得一般是指纳税人因对他人提供劳动服务而获得的报酬。个人所获得的劳务报酬则可区分为独立劳务所得和非独立劳务所得两类。在各国税法上,确认个人劳务所得的来源地标准主要有劳务履行地、劳务所得的支付地和劳务报酬支付人居住地。对跨国劳务所得的征税劳务所得一般是指纳税人因对他人提供劳动服独立跨国劳务所得征税对跨国独立劳务所得的征税,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是所谓的“固定基地原则”和“183天原则”。非居民取得的独立劳务所得,应仅由其居住国一方课税。例外:①如果缔约国一方居民在缔约国另一方境内设有经常从事独立劳务活动的固定基地,或者②非居民纳税人在有关会计年度内在来源地国境内停留累计等于或超过183天,来源地国仍有权对非居民纳税人的独立个人劳务所得进行征税。独立跨国劳务所得征税对跨国独立劳务所得的征税,国际上普遍采用非独立跨国劳务所得的征税非独立个人劳务所得是指受雇于他人从事劳务活动而取得的报酬。在我国个人所得税法上,与之类似的概念是工资、薪金所得。在对非居民的跨国非独立劳务所得征税方面,各国一般规定,缔约国一方居民在缔约国另一方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和其他类似的非独立劳务收入,由收入来源国一方征税。非独立跨国劳务所得的征税非独立个人劳务所得是指受雇于他人从事例外:同时满足下列三个条件,应由居住国征税1、在一个纳税年度内连续或累计停留不超过183天2、其报酬的支付人不是另一国的国民3、其报酬不是由雇主设在另一国的常设机构或固定基地负担。例外:同时满足下列三个条件,应由居住国征税投资所得的征税投资所得主要包括纳税人从事各种间接性投资活动而取得的股息、红利、利息、特许权使用费和租金收益。对非居民投资所得,国际税法上采用了“税收分享原则”,即规定对投资所得既可以在受益人的居住国征税,也可以在收入来源国一方征税,分享比例由缔约国双方协商谈判确定。投资所得的征税投资所得主要包括纳税人从事各种间接性投资活动而投资所得的征税各国对非居民纳税人的投资所得的征税方式一般是采用预提所得税的方式进行,即支付所得的人在向非居民支付股息、利息、特许权使用费等款项时预先要扣缴非居民纳税人应缴纳的所得税款。投资所得的征税各国对非居民纳税人的投资所得的征税方式一般是采财产收益的征税财产收益,又称财产转让所得或资本利得,是指纳税人因转让其财产的所有权取得的所得,即转让有关财产取得的收入扣除财产的购置成本和有关的转让费用后的余额。对转让不动产所得的来源地认定各国税法一般都以不动产所在地为所得来源地。但在转让不动产以外的其他财产所得的来源地认定上,各国主张的标准不一。财产收益的征税财产收益,又称财产转让所得或资本利得,是指纳税第三节国际双重征税及其解决一、国际重复征税及产生原因二、国际重叠征税及产生原因三、国际双重征税的危害四、国际双重征税的解决办法第三节国际双重征税及其解决一、国际重复征税及产生原因国际重复征税的概念指两个以上或两个以上国家对同一跨国纳税人就同一征税对象在同一时期同时征收同种税。同一跨国纳税人特点同一征税对象同一时期同一税种国际重复征税的概念指两个以上或两个以上国际重复征税的产生原因国家间税收管辖权冲突:1.居民税收管辖权和来源地税收管辖权之间的冲突:2.居民税收管辖权之间的冲突3.来源地税收管辖权之间的冲突国际重复征税的产生原因国家间税收管辖权冲突:国际重叠征税的概念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对不同纳税人的同一课税对象在同一时期内两次或多次征收相同或类似的税收。国际重叠征税主要表现在股东与公司、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即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对分处于各自境内的股份公司的跨国所得和股份公司从税后利润中分配给股东的股息征税。这样,在股东取得的股息中就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税收管辖权重叠的现象。国际重叠征税的概念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对不同纳税人的同一课国际重叠征税的原因出于经济上的原因传统的法人理论认为,法人的人格与股东的人格是完全独立的,应成为相对独立的纳税主体,法人的经营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的同时,股东分得股息红利也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国际重叠征税的原因出于经济上的原因国际双重征税的危害违背国际经济贸易的公平税赋原则:国际双重征税使仅有国内所有的纳税人和在国外取得所得的跨国纳税人受到了不同的税收待遇,严重挫伤了跨国纳税人的对外投资积极性,使跨国投资人不愿继续对外投资,影响了国际资本、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加速了世界经济不平衡的状况。特别是对需要引进资金和技术的发展中国家影响更大。国际双重征税的危害违背国际经济贸易的公平税赋原则:案例M国R公司,某一纳税年度末,其设在甲国的分公司获利10万美元;设在乙国前子公司获利50万美元,从税后利润中向R公司支付股息20万美元。问:1、在该纳税年度中,R公司及其分公司和子公司,应缴纳哪些税收?2在上述纳税中,哪些属于国际重复征税?哪些属于国际重叠征税?案例M国R公司,某一纳税年度末,其设在甲国的分公司获利10万参考答案:1、R公司在甲国的分公司应就其该分公司的10万美元利润向甲国缴纳公司所得税;乙国的子公司应就其50万美元向乙国缴纳公司所得税;R公司应就其总公司所获的全部利润,包括甲国分公司的10万美元和乙国子公司支付的股息20万美元,向M国缴纳公司所得税。此外,R公司还应就从乙国子公司所收取的20万美元股息向乙国缴纳股息预提所得税。2、甲国分公司所获10万美元,在纳税中存在国际重复征税,这10万美元既向甲国纳税,又向M国纳税;R公司就其从乙国子公司所获取的20万美元股息在向M国纳税时,既存在国际重复征税对已向乙国缴纳的预提所得税而言,又存在国际重叠征税(对子公司向乙国缴纳的公司所得税而言)。参考答案:1、R公司在甲国的分公司应就其该分公司的10万美元国际双重征税的解决办法国际重复征税的解决国际重叠征税的解决国际双重征税的解决办法国际重复征税的解决国际重复征税的解决一、双边解决法二、居住国的单边解决法国际重复征税的解决一、双边解决法双边解决法即居住国和来源地国通过缔结国际税收协定避免重复征税。通过缔结双边或多边国际税收协定,对各自国家的税收管辖权作出合情合理的约束和协调,以避免各国因税收管辖权的重叠而对同一纳税人的跨国经济活动重复征税,同时也使各国在经济生活日益国际化的条件下都分得适当的税收利益。双边解决法即居住国和来源地国通过缔结国际税收协定避免重复征税一般都承认所得来源地国家拥有优先行使税收管辖权的权力,并且由跨国纳税人的居住国选择一定方法来消除国际重复征税。一般都承认所得来源地国家拥有优先行使税收管辖权的权力,并且居住国的单边解决法1、免税法2、扣除法3、抵免法居住国的单边解决法1、免税法免税法免税法是指居住国对其居民纳税人来源于境外的并已向来源国纳税的所得,应允许从其应税所得(跨国所得)中扣除,免予征税。欧洲大陆法系国家多采用免税法。免税法免税法是指居住国对其居民纳税人来源于境外的并已向来源国免税法有两种具体形式:(1)全额免税法:指居住国对居民纳税人征税时,允许从其应税所得额中扣除来源于境外并已向境外(即来源国)纳税的那部分所得。全额免税法对纳税人较为有利,但很少被采用。(2)累进免税法:指居住国虽然从居民纳税人的应税所得(跨国所得)中,扣除了已向来源国缴纳税款的部分所得,但在对剩余所得确定适用税率时,仍应将这部分免税所得额考虑在内。注意累进税率包括超额累进和全额累进免税法有两种具体形式:(1)全额免税法:指居住国对居民纳税人全额累进税率简称全累税率,即征税对象的全部数量都按其相应等级的累进税率计算征税率。超额累进税率简称超累税率,是把征税对象的数额划分为若干等级;对每个等级部分的数额分别规定相应税率,分别计算税额,各级税额之和为应纳税额,超累税率的“超”字,是指征税对象数额超过某一等级时,仅就超过部分,按高一级税率计算征税。

全额累进税率简称全累税率,即征税对象的全部数量都按其相应等级假设A国居民M共有所得50万美元,包括来自于A国境内的收入42万美元,来自于另一B国的收入8万美元。A国的全额累进所得税率为:42万美元,20%;50万美元,25%;B国的所得税率为15%.(1)采用全额免税法

M在其居民国A国应负担的纳税额:42万美元×20%=8.4万美元(2)采用累进免税法

M在其居民国A国应负担纳税额:42万美元×25%=10.5万美元

假设A国居民M共有所得50万美元,包括来自于A国境内的收入4扣除法指居住国对居民纳税人征税时,允许从应税所得(跨国所得)额中扣除已向来源国缴纳的税款,其余额适用居住国所得税税率。居民纳税人在其居住国的应纳税额=(居住国内外全部应税所得-国外已纳税额)×居住国所得税率扣除法指居住国对居民纳税人征税时,允许从应税所得(跨国所得)假设A国居民M共有所得50万美元,包括来自于A国境内的收入42万美元,来自于另一B国的收入8万美元。A国的分级所得税率为:42万美元,20%;50万美元,25%;B国的所得税率为15%.M在其居民国A国应负担纳税额:(50-8*15%)*20%=9.76假设A国居民M共有所得50万美元,包括来自于A国境内的收入4抵免法指居住国就本国居民纳税人来源于境内外的全部所得征税,但对于其在来源地国已经缴纳的那部分税款,可以在向本国缴纳的税款中扣除。即以纳税人在境外已缴纳的税款冲抵其在境内应缴纳税款的一部分。居民纳税人在其居住国的应纳税额=居住国内外全部应税所得×居住国所得税率-国外已纳税额抵免法指居住国就本国居民纳税人来源于境内外的全部所得征税,但假设A国居民M共有所得50万美元,包括来自于A国境内的收入42万美元,来自于另一B国的收入8万美元。A国的分级所得税率为20%;B国的所得税率为15%.按抵免法:50万×20%-8万×15%=8.8万假设A国居民M共有所得50万美元,包括来自于A国境内的收入4抵免法全额抵免与限额抵免目前,在实行抵免法的国家中,大多采用限额抵免,即居住国允许跨国纳税人扣除其国外已纳税款的最大数额为国外所得部分按居住国所得税法计算的应纳税额。抵免限额=在收入来源地的所得×居住国现行所得税率抵免法全额抵免与限额抵免假设A国居民M共有所得50万美元,包括来自于A国境内的收入42万美元,来自于另一B国的收入8万美元。A国的分级所得税率为20%;B国的所得税率为15%.抵免限额=8万×20%=1.6万在B国交所得税:8万×15%=1.2万在A国国交所得税:50万×20%-1.2万=8.8万假设A国居民M共有所得50万美元,包括来自于A国境内的收入4假设A国居民M共有所得50万美元,包括来自于A国境内的收入42万美元,来自于另一B国的收入8万美元。A国的分级所得税率为15%;B国的所得税率为20%.抵免限额=8万×15%=1.2万在B国交所得税:8万×20%=1.6万在A国国交所得税:50万×20%-1.2万=8.8万假设A国居民M共有所得50万美元,包括来自于A国境内的收入4限额抵免又有分国限额、综合限额及分项限额之分。限额抵免又有分国限额、综合限额及分项限额之分。假设P为A国居民公司,某纳税年度内有来源于居住国境内所得500万美元,来源于B国所得50万美元和C国所得100万美元。A国税率为40%,B国税率为50%,C国税率为30%.P基于如上所得向B国缴纳所得税25万美元,向C国缴纳所得税30万美元。假设P为A国居民公司,某纳税年度内有来源于居住国境内所得50分国限额抵免法B国的抵免限额=50万美元×40%=20万美元C国的抵免限额=100万美元×40%=40万美元由于P公司在B国缴纳的税额25万美元超过了该国抵免限额,因而只能就等于抵免限额的部分进行抵扣,即只能在向A国的应纳税额中扣除20万美元,超过的5万美元则无法获得抵免。P公司向C国缴纳的税额为30万美元,低于该国的抵免限额,因而可以全额得到抵免。

P公司向A国实际应缴纳的税款=(500万美元+50万美元+100万美元)×40%-(20万美元+30万美元)=210万美元

分国限额抵免法B国的抵免限额=50万美元×40%=2综合限额抵免法综合抵免限额=(50万美元+100万美元)×40%=60万美元P公司共在外国缴纳税款=25万美元+30万美元=55万美元由于P公司已向外国政府缴纳的税款数额低于计算出的抵免限额,因而可以在其向A国的应纳税额中得到全部扣除,即:P公司向A国实际应缴纳的税款=(500万美元+50万美元+100万美元)×40%-55万美元=205万美元综合限额抵免法综合抵免限额=(50万美元+100万美元)国际重叠征税的解决1、股息收入国的做法(1)对来自国外的股息减免所得税(2)准许国内母公司与国外子公司合并报税(3)实行间接抵免国际重叠征税的解决1、股息收入国的做法间接抵免法该项股息所应分担的子公司所得税额=子公司缴纳所得税总额×(母公司取得股息/子公司税后净利润)母公司由子公司获取的所得额=股息+该项股息所应分担的子公司所得税额抵免限额=母公司由子公司获取的所得额×母公司所在国所得税率将第一项与第三项加以比较,确定实际可以抵免的所得税额,进而计算母公司实际应向其所在国缴纳的税额:应纳税额=(母公司境内所得额+母公司由子公司获取的所得额)×母公司所在国税率-可以实际抵免的所得税额间接抵免法该项股息所应分担的子公司所得税额=子公司缴纳所国际重叠征税的解决2、股息支付国的做法(1)双税率制(2)折算制国际重叠征税的解决2、股息支付国的做法第四节国际逃税与避税一、国际逃税与避税的概念二、国际逃税与避税的成因与危害三、国际逃税与避税的方式四、防止国际逃税与避税的法律措施第四节国际逃税与避税一、国际逃税与避税的概念国际逃税与避税的概念国际逃税是指纳税人故意或有意识地不遵守征税国法律的行为。国际避税则是纳税人利用法律上的某种漏洞或含糊之处的方式来安排自己的事务,以致减少其本应承担的纳税数额。国际逃税与避税的概念国际逃税是指纳税人故意或有意识地不遵守征国际逃税与避税的成因国际逃税与避税的产生有主观与客观两个方面的原因。在主观上,少纳税、多获利是每一个纳税人所共同追求的目标,跨国纳税人总想通过各种方式,运用各种手段,以期减轻甚至逃避税收,牟取额外的经济利益。在客观上,国家税法间的差异往往为跨国纳税人进行国际逃避税收活动提供了可乘之机。国际逃税与避税的成因国际逃税与避税的产生有主观与客观两个方面国际逃税与避税的危害国际逃税与避税严重损害了有关国家的税收利益;国际逃税与避税活动使得税收公平原则难以实现;国际逃税与避税活动是对国家税收法制和税务当局的蔑视,其成功势必造成国家税法和税务当局威信的降低、尊严的丧失,从而助长新的逃避税收活动;国际逃税与避税活动还会导致国际资本的不正常流动。国际逃税与避税的危害国际逃税与避税严重损害了有关国家的税收利国际逃税的方式1.虚报税收扣除项目2.虚报投资额3.虚列借款4.伪造单据、账册5.匿报应税所得6.现金交易和易货交易国际逃税的方式1.虚报税收扣除项目国际避税的主要方式1.通过纳税主体的跨国移动进行国际避税这种方式主要通过自然人、法人改变其住所、居所等税收连结点,达到规避原先适用的对其不利的居民税收管辖权,选择对其有利的居民税收管辖权的目的。国际避税的主要方式1.通过纳税主体的跨国移动进行国际避税2.通过征税对象的跨国移动进行国际避税这种方式主要通过调整经营所得或成本费用、营业损失等可扣除项目在不同税收管辖权之间的分布,改变在不同税收管辖权之下的应纳税所得,从而达到调整利润、减轻税负的目的。该方式的客观表现形式就是征税对象(即应纳税所得)在不同国家之间的移动。这种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2.通过征税对象的跨国移动进行国际避税(1)转移定价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税境国经营的跨国公司,利用各税境税国税收规定的不同,通过人为地确定背离市场的价格进行内部交易,以达到跨国避税的目的。(1)转移定价(2)不合理的分摊成本和费用是跨国公司内部总机构和各分支机构之间经常采用的一种逃避税方法。它是指跨国公司内部总机构与国外分公司之间,通过不合理的分摊有关成本和费用的方法,人为的增加某一分支机构的成本和费用开支,从而减少某一分支机构的盈利数额,达到逃避该机构所在国家税收的目的。(2)不合理的分摊成本和费用3、用国际避税港逃避税世界上有些国家和地区实行不征直接税或低直接税税率,或者实行特别的税收优惠,所以,在那里可以拥有财产而无需纳税或仅需纳很少的税,这样的地方称“避税地”(亦称“避税港”、“避税天堂”)

避税地大多是岛屿或港口,也有少数沿海和内陆小国,例如:巴哈马、百慕大、开曼群岛、马恩岛、荷属安的列斯、英属维尔京群岛、直布罗陀、瑞士、澳门、香港、利比里亚和巴拿马等。通过在避税地设立所谓的“海外公司”

,可以比较方便地进行以这些海外公司为基地的国际避税活动。3、用国际避税港逃避税防止国际逃税与避税的法律措施(1)防止国际逃税与避税的一般国内法律措施这类措施主要包括:实行严格的税务申报制度;加强税务调查;强化税务监督;采用评估所得征税制度;确立纳税人在逃避税收案件中的举证责任。防止国际逃税与避税的法律措施(1)防止国际逃税与避税的一般国(2)防止国际逃税与避税的特别国内法律措施这类措施是针对跨国纳税人逃避国际税收的某些通常做法而特别制订的防范性规则,有很强的针对性。

(2)防止国际逃税与避税的特别国内法律措施①防止通过纳税主体跨国移动以逃避税收的法律措施移居国外是居民自然人逃避税收的惯用手法。因此,不少国家法律明确规定,居民自然人移居国外前必须缴清所欠税款。对于向避税地的移居,限制就更为严格。在防止法人回避居民管辖权逃避税收方面,英国法律规定,公司移居出境或将营业转让给非居民必须经过财政部同意,未经同意迁出者仍将被视作居民公司征税,并被处以罚金。公司负责人甚至可能被予以刑事制裁。①防止通过纳税主体跨国移动以逃避税收的法律措施②防止跨国关联企业运用转移定价逃避税收的法律措施A.按照正常交易原则进行事后调整B.按利润原则进行事后调整;C.根据预约定价协议制度事先加以确认。②防止跨国关联企业运用转移定价逃避税收的法律措施③防止利用避税地逃避税收的法律措施各国防止利用避税地逃避税收的法律措施主要是针对基地公司而采取的。美国早在1937年就制订了打击利用设在低税国的投资公司进行避税活动的《国外个人持股公司征税规定》。如英国1981年公布了一批低税国名单,并规定国内公司在那里设立基地公司,只要当地的税负低于英国税负的1/3以上,英国政府即有权对该英国公司应从该基地公司获得的利润征税。③防止利用避税地逃避税收的法律措施(3)防止国际逃税和避税的国际合作随着国际逃税和避税现象的日益严重,单纯依靠各国单方面的国内法措施,难以有效地管制国际逃税和避税行为,只有通过国际合作,综合运用国内法和国际法措施,才能有效地制止国际逃税和避税现象。(3)防止国际逃税和避税的国际合作第十章国际税收法律制度

第一节国际税法概述第二节国际税收管辖权第三节国际双重征税及其解决第四节国际逃税与避税第十章国际税收法律制度第一节国际税法概述第一节国际税法概述一、国际税法的概念二、国际税法的调整对象三、国际税法的渊源第一节国际税法概述一、国际税法的概念一、国际税法的概念国际税法是调整国际税收关系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国际税法的产生和发展,是国际经济交往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国家的税收管辖权扩大到具有跨国性质的征税对象的结果。其基础是跨国所得。一、国际税法的概念国际税法是调整国际税收关系的各种法二、国际税法的调整对象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存在的税收征纳关系不同国家之间在跨国征税对象上产生的税收权益分配关系二、国际税法的调整对象三、国际税法的渊源国际税法的国际法渊源国际税法的国内法渊源三、国际税法的渊源国际税法的国际法渊源国际税法的国际法渊源国际税法的国际法渊源部分,主要指各国相互间为协调对跨国征税对象的课税关系而签订的双边或多边性的国际税收条约和各国在国际税收实践中普遍遵行的国际税收习惯。它们的主要作用在于协调各国税收管辖权之间的冲突、避免国际重复征税和确立国际税务行政协助关系。国际税法的国际法渊源国际税法的国际法渊源部分,主要指各国相互国际税收协定范本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国际税收协定范本有: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关于对所得和财产避免双重征税的协定范本》(简称《经合组织范本》)和联合国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关于双重征税的协定范本》(简称《联合国范本》)。国际税收协定范本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国际税收协定范本有:经济合作第二节国际税收管辖权国际税收管辖权是国家主权或国家管辖权在税收领域内的表现,是指一国政府决定对哪些人征税、征哪些税和征多少税的权力。主要有:居民税收管辖权——属人性质的税收管辖权来源地税收管辖权——属地性质的税收管辖权第二节国际税收管辖权国际税收管辖权是国家主权或国家管辖一、属人性质的税收管辖权居民税收管辖权是征税国基于纳税人与征税国存在着居民身份关系的法律事实而主张行使的征税权。基于这种管辖权,居住国有权对本国居民来源于国内国外的所有所得征税。(无限纳税义务)关键在于居民身份的确定:自然人居民法人居民一、属人性质的税收管辖权居民税收管辖权是征税国基于纳税人与自然人的居民身份的确认标准在各国的税法实践中,关于自然人的居民身份的确认,采用的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种:住所标准居所标准居住时间标准国籍标准自然人的居民身份的确认标准在各国的税法实践中,关于自然人的住所标准采用住所标准,就是以自然人在征税国境内是否拥有住所这一法律事实,决定其居民或非居民纳税人身份。住所具有永久性和稳定性,易于判断。但单纯依照住所标准确定个人的居民或非居民身份显然有一定的缺陷,因此,采用住所标准的各国往往同时兼用其他标准以弥补住所标准的不足。住所标准采用住所标准,就是以自然人在征税国境内是否拥有住所这居所标准一般是指一个人在某个时期内经常居住的场所,并不具有永久居住的性质。居所标准能在更大程度上反映个人与其实际工作活动地之间的联系,这是它相对于住所标准而言显得更为合理的地方。但这种标准的缺陷在于一个人的经常居住的场所,往往缺乏某种客观统一的识别标志,容易引起纳税人与税务当局之间的争议。居所标准一般是指一个人在某个时期内经常居住的场所,并不具有永居住时间标准由于居所标准在实际执行中的不确定性,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居住时间标准来确定个人的居民纳税人身份,即以一个人在征税国境内居留是否达到和超过一定期限,作为划分其居民或非居民的标准,并不考虑个人在境内是否拥有财产或住宅等因素。由于个人在一国境内居留时间期限,可以通过入出境登记管理具体掌握,因而这种标准显得具体明确,易于在实践中掌握执行。居住时间标准由于居所标准在实际执行中的不确定性,现在越来越多国籍标准在当今人才跨国流动普遍频繁的时代,这种标准欠缺经济上的合理性。因为在现代社会里,具有一国公民身份的个人离开国籍国而长期居住在他国经商、求学或就业,已是十分普遍的现象。个人的国籍往往不如住所或居所等标准能在更大程度上反映个人与征税国存在着实际的人身或经济利益联系。国籍标准在当今人才跨国流动普遍频繁的时代,这种标准欠缺经济上国际上的通常做法单一的标准会造成税收的流失。一般采用依据(居所)兼顾居住时间标准。如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国际上的通常做法单一的标准会造成税收的流失。法人的居民身份确认标准注册成立地标准总机构所在地标准实际管理中心所在地标准法人的居民身份确认标准注册成立地标准注册成立地标准凡是在本国境内依法登记成立的公司企业,即为本国的居民纳税人,居民纳税人以外的公司企业,即为非居民纳税人。这一标准的优点是纳税人法律地位明确,并易于识别。不过这种注册成立地标准也存在着较难反映法人的真实活动地的缺陷。注册成立地标准凡是在本国境内依法登记成立的公司企业,即为本国总机构所在地标准按此标准,法人的居民身份决定于它的总机构所在地,即总机构设在哪一国便认定为是该国的居民。所谓法人的总机构,一般是指负责管理和控制法人的日常经营业务活动的中心机构,如总公司、经理总部或主要事务所等。总机构所在地标准按此标准,法人的居民身份决定于它的总机构所在实际管理中心所在地标准按照这种标准,企业法人的实际管理和控制中心处在哪一国便为该国的居民纳税人。所谓法人的实际管理和控制中心所在地,指的是作出和形成法人的经营管理重要决定和决策的地点,它并不等同于法人的日常经营业务管理机构所在地。一般说来,法人的经营管理的重要决定是经过董事会或股东会议研究决定。因而董事会或股东经常召集开会的地点,是判断法人实际管理和控制中心所在地的重要标志。实际管理中心所在地标准按照这种标准,企业法人的实际管理和控制国际上的通常做法单一的标准会造成税收的流失。许多国家往往同时兼用两种以上标准,以尽可能扩大自己的居民税收管辖权范围。国际上的通常做法单一的标准会造成税收的流失。二、属地性质的税收管辖权属地税收管辖权是征税国基于征税对象与本国领土存在某种地域上的连接因素而主张行使的征税权。基于这种管辖权,征税国只是依据课税对象与本国存在着地域上的联系这一事实而主张课税,并不考虑纳税主体的国际和身份。(有限纳税义务)二、属地性质的税收管辖权属地税收管辖权是征税国基于征税对象与所得来源地税收管辖权指征税国基于作为课税对象的所得系来源于本国境内的事实而主张行使的征税权。在所得税法上,纳税人的各项所得或收益一般可划分为四类,即营业所得、劳务所得、投资所得和财产收益。各国所得税立法和实践,对不同种类性质的所得的来源地采用的判定标准和原则并不完全一致。所得来源地税收管辖权指征税国基于作为课税对象的所得系来源于营业所得的来源地确定指纳税人从事各种工商经营性质的活动所取得利润,亦称经营所得或营业利润。关于营业所得来源地的认定,各国税法一般都采用营业活动发生地原则,即以营业活动的发生地作为营业所得来源地的标志。对跨国营业所得的征税,目前各国实行常设机构原则。营业所得的来源地确定指纳税人从事各种工商经营性质的活动所取常设机构原则指来源国仅对非居民纳税人通过在境内常设机构而获得的营业利润实行征税的原则。常设机构是指企业进行全部或部分营业的固定营业场所。包括:管理场所;分支机构;办事处;工厂;作业场所;矿场、油井或气井、采石场或者其他开采自然资源的场所;农场或种植园等。

特征:长期性、固定性、营业性

常设机构原则指来源国仅对非居民纳税人通过在境内常设机构而获可归属于常设机构的利润范围的确定在确定可归属于常设机构利润问题上,存在着两项原则。一是“引力原则”,二是“实际联系原则”。可归属于常设机构的利润范围的确定在确定可归属于常设机构利润问常设机构原则的例外

对国际海运和航空运输业利润的征税,不适用常设机构原则。常设机构原则的例外对国际海运和航空运输业利润的征税,不适用对跨国劳务所得的征税劳务所得一般是指纳税人因对他人提供劳动服务而获得的报酬。个人所获得的劳务报酬则可区分为独立劳务所得和非独立劳务所得两类。在各国税法上,确认个人劳务所得的来源地标准主要有劳务履行地、劳务所得的支付地和劳务报酬支付人居住地。对跨国劳务所得的征税劳务所得一般是指纳税人因对他人提供劳动服独立跨国劳务所得征税对跨国独立劳务所得的征税,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是所谓的“固定基地原则”和“183天原则”。非居民取得的独立劳务所得,应仅由其居住国一方课税。例外:①如果缔约国一方居民在缔约国另一方境内设有经常从事独立劳务活动的固定基地,或者②非居民纳税人在有关会计年度内在来源地国境内停留累计等于或超过183天,来源地国仍有权对非居民纳税人的独立个人劳务所得进行征税。独立跨国劳务所得征税对跨国独立劳务所得的征税,国际上普遍采用非独立跨国劳务所得的征税非独立个人劳务所得是指受雇于他人从事劳务活动而取得的报酬。在我国个人所得税法上,与之类似的概念是工资、薪金所得。在对非居民的跨国非独立劳务所得征税方面,各国一般规定,缔约国一方居民在缔约国另一方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和其他类似的非独立劳务收入,由收入来源国一方征税。非独立跨国劳务所得的征税非独立个人劳务所得是指受雇于他人从事例外:同时满足下列三个条件,应由居住国征税1、在一个纳税年度内连续或累计停留不超过183天2、其报酬的支付人不是另一国的国民3、其报酬不是由雇主设在另一国的常设机构或固定基地负担。例外:同时满足下列三个条件,应由居住国征税投资所得的征税投资所得主要包括纳税人从事各种间接性投资活动而取得的股息、红利、利息、特许权使用费和租金收益。对非居民投资所得,国际税法上采用了“税收分享原则”,即规定对投资所得既可以在受益人的居住国征税,也可以在收入来源国一方征税,分享比例由缔约国双方协商谈判确定。投资所得的征税投资所得主要包括纳税人从事各种间接性投资活动而投资所得的征税各国对非居民纳税人的投资所得的征税方式一般是采用预提所得税的方式进行,即支付所得的人在向非居民支付股息、利息、特许权使用费等款项时预先要扣缴非居民纳税人应缴纳的所得税款。投资所得的征税各国对非居民纳税人的投资所得的征税方式一般是采财产收益的征税财产收益,又称财产转让所得或资本利得,是指纳税人因转让其财产的所有权取得的所得,即转让有关财产取得的收入扣除财产的购置成本和有关的转让费用后的余额。对转让不动产所得的来源地认定各国税法一般都以不动产所在地为所得来源地。但在转让不动产以外的其他财产所得的来源地认定上,各国主张的标准不一。财产收益的征税财产收益,又称财产转让所得或资本利得,是指纳税第三节国际双重征税及其解决一、国际重复征税及产生原因二、国际重叠征税及产生原因三、国际双重征税的危害四、国际双重征税的解决办法第三节国际双重征税及其解决一、国际重复征税及产生原因国际重复征税的概念指两个以上或两个以上国家对同一跨国纳税人就同一征税对象在同一时期同时征收同种税。同一跨国纳税人特点同一征税对象同一时期同一税种国际重复征税的概念指两个以上或两个以上国际重复征税的产生原因国家间税收管辖权冲突:1.居民税收管辖权和来源地税收管辖权之间的冲突:2.居民税收管辖权之间的冲突3.来源地税收管辖权之间的冲突国际重复征税的产生原因国家间税收管辖权冲突:国际重叠征税的概念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对不同纳税人的同一课税对象在同一时期内两次或多次征收相同或类似的税收。国际重叠征税主要表现在股东与公司、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即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对分处于各自境内的股份公司的跨国所得和股份公司从税后利润中分配给股东的股息征税。这样,在股东取得的股息中就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税收管辖权重叠的现象。国际重叠征税的概念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对不同纳税人的同一课国际重叠征税的原因出于经济上的原因传统的法人理论认为,法人的人格与股东的人格是完全独立的,应成为相对独立的纳税主体,法人的经营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的同时,股东分得股息红利也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国际重叠征税的原因出于经济上的原因国际双重征税的危害违背国际经济贸易的公平税赋原则:国际双重征税使仅有国内所有的纳税人和在国外取得所得的跨国纳税人受到了不同的税收待遇,严重挫伤了跨国纳税人的对外投资积极性,使跨国投资人不愿继续对外投资,影响了国际资本、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加速了世界经济不平衡的状况。特别是对需要引进资金和技术的发展中国家影响更大。国际双重征税的危害违背国际经济贸易的公平税赋原则:案例M国R公司,某一纳税年度末,其设在甲国的分公司获利10万美元;设在乙国前子公司获利50万美元,从税后利润中向R公司支付股息20万美元。问:1、在该纳税年度中,R公司及其分公司和子公司,应缴纳哪些税收?2在上述纳税中,哪些属于国际重复征税?哪些属于国际重叠征税?案例M国R公司,某一纳税年度末,其设在甲国的分公司获利10万参考答案:1、R公司在甲国的分公司应就其该分公司的10万美元利润向甲国缴纳公司所得税;乙国的子公司应就其50万美元向乙国缴纳公司所得税;R公司应就其总公司所获的全部利润,包括甲国分公司的10万美元和乙国子公司支付的股息20万美元,向M国缴纳公司所得税。此外,R公司还应就从乙国子公司所收取的20万美元股息向乙国缴纳股息预提所得税。2、甲国分公司所获10万美元,在纳税中存在国际重复征税,这10万美元既向甲国纳税,又向M国纳税;R公司就其从乙国子公司所获取的20万美元股息在向M国纳税时,既存在国际重复征税对已向乙国缴纳的预提所得税而言,又存在国际重叠征税(对子公司向乙国缴纳的公司所得税而言)。参考答案:1、R公司在甲国的分公司应就其该分公司的10万美元国际双重征税的解决办法国际重复征税的解决国际重叠征税的解决国际双重征税的解决办法国际重复征税的解决国际重复征税的解决一、双边解决法二、居住国的单边解决法国际重复征税的解决一、双边解决法双边解决法即居住国和来源地国通过缔结国际税收协定避免重复征税。通过缔结双边或多边国际税收协定,对各自国家的税收管辖权作出合情合理的约束和协调,以避免各国因税收管辖权的重叠而对同一纳税人的跨国经济活动重复征税,同时也使各国在经济生活日益国际化的条件下都分得适当的税收利益。双边解决法即居住国和来源地国通过缔结国际税收协定避免重复征税一般都承认所得来源地国家拥有优先行使税收管辖权的权力,并且由跨国纳税人的居住国选择一定方法来消除国际重复征税。一般都承认所得来源地国家拥有优先行使税收管辖权的权力,并且居住国的单边解决法1、免税法2、扣除法3、抵免法居住国的单边解决法1、免税法免税法免税法是指居住国对其居民纳税人来源于境外的并已向来源国纳税的所得,应允许从其应税所得(跨国所得)中扣除,免予征税。欧洲大陆法系国家多采用免税法。免税法免税法是指居住国对其居民纳税人来源于境外的并已向来源国免税法有两种具体形式:(1)全额免税法:指居住国对居民纳税人征税时,允许从其应税所得额中扣除来源于境外并已向境外(即来源国)纳税的那部分所得。全额免税法对纳税人较为有利,但很少被采用。(2)累进免税法:指居住国虽然从居民纳税人的应税所得(跨国所得)中,扣除了已向来源国缴纳税款的部分所得,但在对剩余所得确定适用税率时,仍应将这部分免税所得额考虑在内。注意累进税率包括超额累进和全额累进免税法有两种具体形式:(1)全额免税法:指居住国对居民纳税人全额累进税率简称全累税率,即征税对象的全部数量都按其相应等级的累进税率计算征税率。超额累进税率简称超累税率,是把征税对象的数额划分为若干等级;对每个等级部分的数额分别规定相应税率,分别计算税额,各级税额之和为应纳税额,超累税率的“超”字,是指征税对象数额超过某一等级时,仅就超过部分,按高一级税率计算征税。

全额累进税率简称全累税率,即征税对象的全部数量都按其相应等级假设A国居民M共有所得50万美元,包括来自于A国境内的收入42万美元,来自于另一B国的收入8万美元。A国的全额累进所得税率为:42万美元,20%;50万美元,25%;B国的所得税率为15%.(1)采用全额免税法

M在其居民国A国应负担的纳税额:42万美元×20%=8.4万美元(2)采用累进免税法

M在其居民国A国应负担纳税额:42万美元×25%=10.5万美元

假设A国居民M共有所得50万美元,包括来自于A国境内的收入4扣除法指居住国对居民纳税人征税时,允许从应税所得(跨国所得)额中扣除已向来源国缴纳的税款,其余额适用居住国所得税税率。居民纳税人在其居住国的应纳税额=(居住国内外全部应税所得-国外已纳税额)×居住国所得税率扣除法指居住国对居民纳税人征税时,允许从应税所得(跨国所得)假设A国居民M共有所得50万美元,包括来自于A国境内的收入42万美元,来自于另一B国的收入8万美元。A国的分级所得税率为:42万美元,20%;50万美元,25%;B国的所得税率为15%.M在其居民国A国应负担纳税额:(50-8*15%)*20%=9.76假设A国居民M共有所得50万美元,包括来自于A国境内的收入4抵免法指居住国就本国居民纳税人来源于境内外的全部所得征税,但对于其在来源地国已经缴纳的那部分税款,可以在向本国缴纳的税款中扣除。即以纳税人在境外已缴纳的税款冲抵其在境内应缴纳税款的一部分。居民纳税人在其居住国的应纳税额=居住国内外全部应税所得×居住国所得税率-国外已纳税额抵免法指居住国就本国居民纳税人来源于境内外的全部所得征税,但假设A国居民M共有所得50万美元,包括来自于A国境内的收入42万美元,来自于另一B国的收入8万美元。A国的分级所得税率为20%;B国的所得税率为15%.按抵免法:50万×20%-8万×15%=8.8万假设A国居民M共有所得50万美元,包括来自于A国境内的收入4抵免法全额抵免与限额抵免目前,在实行抵免法的国家中,大多采用限额抵免,即居住国允许跨国纳税人扣除其国外已纳税款的最大数额为国外所得部分按居住国所得税法计算的应纳税额。抵免限额=在收入来源地的所得×居住国现行所得税率抵免法全额抵免与限额抵免假设A国居民M共有所得50万美元,包括来自于A国境内的收入42万美元,来自于另一B国的收入8万美元。A国的分级所得税率为20%;B国的所得税率为15%.抵免限额=8万×20%=1.6万在B国交所得税:8万×15%=1.2万在A国国交所得税:50万×20%-1.2万=8.8万假设A国居民M共有所得50万美元,包括来自于A国境内的收入4假设A国居民M共有所得50万美元,包括来自于A国境内的收入42万美元,来自于另一B国的收入8万美元。A国的分级所得税率为15%;B国的所得税率为20%.抵免限额=8万×15%=1.2万在B国交所得税:8万×20%=1.6万在A国国交所得税:50万×20%-1.2万=8.8万假设A国居民M共有所得50万美元,包括来自于A国境内的收入4限额抵免又有分国限额、综合限额及分项限额之分。限额抵免又有分国限额、综合限额及分项限额之分。假设P为A国居民公司,某纳税年度内有来源于居住国境内所得500万美元,来源于B国所得50万美元和C国所得100万美元。A国税率为40%,B国税率为50%,C国税率为30%.P基于如上所得向B国缴纳所得税25万美元,向C国缴纳所得税30万美元。假设P为A国居民公司,某纳税年度内有来源于居住国境内所得50分国限额抵免法B国的抵免限额=50万美元×40%=20万美元C国的抵免限额=100万美元×40%=40万美元由于P公司在B国缴纳的税额25万美元超过了该国抵免限额,因而只能就等于抵免限额的部分进行抵扣,即只能在向A国的应纳税额中扣除20万美元,超过的5万美元则无法获得抵免。P公司向C国缴纳的税额为30万美元,低于该国的抵免限额,因而可以全额得到抵免。

P公司向A国实际应缴纳的税款=(500万美元+50万美元+100万美元)×40%-(20万美元+30万美元)=210万美元

分国限额抵免法B国的抵免限额=50万美元×40%=2综合限额抵免法综合抵免限额=(50万美元+100万美元)×40%=60万美元P公司共在外国缴纳税款=25万美元+30万美元=55万美元由于P公司已向外国政府缴纳的税款数额低于计算出的抵免限额,因而可以在其向A国的应纳税额中得到全部扣除,即:P公司向A国实际应缴纳的税款=(500万美元+50万美元+100万美元)×40%-55万美元=205万美元综合限额抵免法综合抵免限额=(50万美元+100万美元)国际重叠征税的解决1、股息收入国的做法(1)对来自国外的股息减免所得税(2)准许国内母公司与国外子公司合并报税(3)实行间接抵免国际重叠征税的解决1、股息收入国的做法间接抵免法该项股息所应分担的子公司所得税额=子公司缴纳所得税总额×(母公司取得股息/子公司税后净利润)母公司由子公司获取的所得额=股息+该项股息所应分担的子公司所得税额抵免限额=母公司由子公司获取的所得额×母公司所在国所得税率将第一项与第三项加以比较,确定实际可以抵免的所得税额,进而计算母公司实际应向其所在国缴纳的税额:应纳税额=(母公司境内所得额+母公司由子公司获取的所得额)×母公司所在国税率-可以实际抵免的所得税额间接抵免法该项股息所应分担的子公司所得税额=子公司缴纳所国际重叠征税的解决2、股息支付国的做法(1)双税率制(2)折算制国际重叠征税的解决2、股息支付国的做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