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路面压实度检测_第1页
路基路面压实度检测_第2页
路基路面压实度检测_第3页
路基路面压实度检测_第4页
路基路面压实度检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路基路面压实度检测第一页,共十四页。

一、压实把一定体积的路基土、基层材料或者路面沥青混凝土压缩到更小的体积的过程。减少空隙,提高材料密度。

压实的作用:增加强度减少变形

压实不足的危害:车辙、裂缝、沉陷及剪切破坏

概述第二页,共十四页。二、压实度计算:☆土基和路面基层

压实度以重型击实为准;☆沥青混凝土面层

压实度以最大理论密度,马歇尔稳定度击实成型或试验段密实度为准。第三页,共十四页。☆路基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的确定

(表2-10)☆路面基层混合料最大干密度及最佳含水量的确定1、石灰土、二灰稳定粒料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率第四页,共十四页。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率2、水泥稳定粒料第五页,共十四页。☆沥青混合料标准密度确定试验方法适用范围水中重法仅适用于密实的I型沥青混合料表干法表面较粗但是密实的I和II型沥青混合料,但是吸水率<2%蜡封法吸水率>2%的I和II型沥青混合料体积法空隙率较大的沥青碎石混合料及大空隙透水性开机片沥青混凝土试件第六页,共十四页。2.1灌砂法测定压实度一、试验原理:用均匀颗粒的砂去置换洞的体积。基本原理是利用粒径0.30~0.60mm或0.25~0.50mm清洁干净的均匀砂,从一定高度自由下落到试洞内,按其单位重不变的原理来测量试洞的容积(即用标准砂来置换试洞中的集料),并根据集料的含水量来推算出试样的实测干密度。

二、适用范围现场测定基层(或底基层)、砂石路面及路基土的各种材料压实层的密度和压实度检测,不适用于填石路堤等有大孔洞或大孔隙的材料压实层。第七页,共十四页。三、检测仪器1、灌砂筒

·集料最大粒径小于15m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150mm时,宜采用Φ100mm的小型灌砂筒测试。

·集料粒径等于或大于15mm,但不大于40mm,测定层的厚度超过150mm,但不超过200mm时,应用Φ150mm的大型灌砂筒测试。2、玻璃板:边长约为500~600mm的方形板;3、试样盘:小筒挖出的试样可以用饭盒存放;大筒挖出的试样可以用搪瓷盘存放(300mm×500mm×40mm);4、量砂:粒径0.03~0.06mm清洁干燥的砂,约20~40kg;使用前必须洗净,烘干,使其与空气湿度达到平衡。5、金属标定罐;6、基板;7、天平或台秤;8、含水率测定器;其他第八页,共十四页。四、方法与步骤第九页,共十四页。2.1灌砂法测定压实度三、检测结果计算1、按下面各式分别计算填满试坑所用砂的质量(1)灌砂时,试坑上有基板时:(2)灌砂时,试坑上没有基板时:第十页,共十四页。2.1灌砂法测定压实度三、检测结果计算2、按下式计算试坑材料的湿密度:3、按下式计算试坑材料的干密度:第十一页,共十四页。2.1灌砂法测定压实度三、检测结果计算4、当为水泥、石灰、粉煤灰等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的场合,可按下式计算密度;5、按下式计算施工压实度:第十二页,共十四页。2.1灌砂法测定压实度四、操作注意事项

1、量砂重复使用,应烘干、过筛。

2、标定标定灌的容积时,灌外得水要擦干。

3、挖坑应笔直、凿出的试样不得丢失。五、检测报告第十三页,共十四页。内容梗概第二章路基路面压实度检测。把一定体积的路基土、基层材料或者路面沥青混凝土压缩到更小的体积的过程。☆路基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的确定

(表2-10)。1、石灰土、二灰稳定粒料。空隙率较大的沥青碎石混合料及大空隙透水性开机片沥青混凝土试件。2.1灌砂法测定压实度。用均匀颗粒的砂去置换洞的体积。基本原理是利用粒径0.30~0.60mm或0.25~0.50mm清洁干净的均匀砂,从一定高度自由下落到试洞内,按其单位重不变的原理来测量试洞的容积(即用标准砂来置换试洞中的集料),并根据集料的含水量来推算出试样的实测干密度。现场测定基层(或底基层)、砂石路面及路基土的各种材料压实层的密度和压实度检测,不适用于填石路堤等有大孔洞或大孔隙的材料压实层。·集料最大粒径小于15m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150mm时,宜采用Φ100mm的小型灌砂筒测试。3、试样盘:小筒挖出的试样可以用饭盒存放。4、量砂:粒径0.03~0.06mm清洁干燥的砂,约20~40kg。使用前必须洗净,烘干,使其与空气湿度达到平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