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伦理案例分析》课件 儿童和青少年社会工作伦理_第1页
《社会工作伦理案例分析》课件 儿童和青少年社会工作伦理_第2页
《社会工作伦理案例分析》课件 儿童和青少年社会工作伦理_第3页
《社会工作伦理案例分析》课件 儿童和青少年社会工作伦理_第4页
《社会工作伦理案例分析》课件 儿童和青少年社会工作伦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儿童和青少年

社会工作伦理一、案例介绍

1.寻找最佳拍档——智障儿童同伴关系培养计划2.星星之光——智障儿童社会融入计划

3.天高鸟飞,海阔鱼跃——外来儿童城市融入计划机构背景项目介绍4.蝴蝶飞青少年陪伴成长服务——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计划

5.困境儿童保护——个案项目

一案例介绍S市H社会工作服务社成立于2014年6月,是经S市民政局批准注册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是一家专业社工服务机构,同时也是高校的签约实习单位。该社会工作服务社主要为儿童和青少年、老年人、残障人士、外来流动人士、妇女及其他社会弱势群体和边缘群体提供专业的社会工作服务,用爱心和专业提供优质服务,使人人都能自立自主、自尊自信、全面发展、幸福快乐。目前它是S市民政局认证的4A级社会组织。该社会工作服务社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儿童和青少年。在儿童和青少年领域,该机构运用专业的方法、技术,在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基础上开展一系列的项目和活动。近两年来,H社会工作服务社不断成长壮大,在S市的每个区都开设一定的服务项目,与周边的学校、社区建立合作关系,并在此基础上为智障儿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以及困境中的青少年等人群提供他们所需求的服务。该机构所服务的智障儿童一般是10~18岁,其中13、14岁居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一般是7~12岁,其中10~12岁较多。经过长期的发展、社会工作者的不断努力和摸索以及专业的督导老师对该服务社的一线社工提供的定期督导服务,该社会工作服务社已经拥有一套自己的专业服务模式,并在活动的开展中受到学校老师、服务对象和家长的积极拥护和支持,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服务对象的困难,帮助他们发掘自身潜能,对服务对象的健康成长起到很大的作用。机构背景一案例介绍此项目的服务对象为智障儿童,他们大多从培智学校毕业或者即将毕业,平时会在机构的活动室内开展小组活动。服务内容主要包括通过手语学习促进特殊群体之间以及他们与父母之间的交流、通过手工制作提高服务对象的动手能力、志愿者一对一陪伴、通过人际交往训练协助服务对象学会与人沟通并培养小组凝聚力。项目介绍1.寻找最佳拍档——智障儿童同伴关系培养计划一案例介绍该项目自2015年9月开始实施,在项目实施期间,该机构为S市几所培智学校的智障儿童提供自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自我保护能力、劳动技术能力等多方面的技能训练,促进他们融入社会。“自理达人——自理能力训练”活动通过为服务对象提供洗衣服、摘菜、切菜等生活能力的训练,使其将来能够照顾自己。通过在培智学校开展活动,这些智障儿童学会了许多生活技能。据孩子们的家长反映,这些孩子在家里能够自己系鞋带、洗衣服等,并且能够主动帮助家长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家长们感到很欣慰。“社交达人——社会交往能力训练”活动通过增加智障儿童之间及智障儿童与普通儿童的接触,使智障儿童有了更多伙伴,也增加了生活趣味,使其渐渐变得开朗起来。“安全卫士——自我保护能力训练”活动通过带领智障儿童参观银行、科技馆、警察博物馆、白杨湾水厂等,使智障儿童对于安全知识、科技知识及工厂安全生产等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智障儿童每次参观都充满了好奇,在游戏中也学到了安全知识,并学会了在生活中使用纸币,学会了安全用电,也使家长们对孩子更加放心,对孩子的未来充满了信心。项目介绍2.星星之光——智障儿童社会融入计划一案例介绍“劳动模范——劳动技术能力训练”活动通过带领智障儿童进行制作粘贴画、串珠、包粽子、制作黏土、画扇子、画面具等丰富多样的活动,使智障儿童学到了许多劳动技能,成为劳动小模范。“森林精灵——感受自然能力训练”活动通过带领智障儿童逛公园、做游戏、野餐、放风筝等,使智障儿童与自然充分接触,在大自然中放松自己,感受到自然的美好。该项目实施以后,智障儿童出现了明显的改变,给他们以后的生活带来了良性的影响,促进他们融入社会。项目介绍2.星星之光——智障儿童社会融入计划一案例介绍该项目主要针对S市某所外来务工子弟学校的学生,他们来自全国各地,由于父母在S市工作,所以他们跟随父母一块儿来到S市,并留在当地上学。但是,学习、生活环境的改变让这些外来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了一定的麻烦。他们因方言的不同而受歧视,在陌生的城市中没有小伙伴,没有同辈群体的陪伴,等等。因此,本项目针对这些问题,对该学校的外来儿童展开小组活动,例如学习S市方言、体验S市风俗习惯、传统糕点制作、阅读推广活动、抗逆力同伴小组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H社会工作服务社不断为这些服务对象调整服务模式,在满足他们需求的同时,提高他们的抗逆力,使得这些外来儿童能健康成长,度过欢乐的童年生活。项目介绍3.天高鸟飞,海阔鱼跃——外来儿童城市融入计划一案例介绍本项目立足社区,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面临的学业困境、自我认知困境、不能积极面对成长困境、亲子关系疏离等问题,从解决学习困境、提高自我认识、加强抗逆力训练、发展潜能、提升亲子关系等方面着手,通过课业辅导、自我成长小组、抗逆力小组、生命教育、亲子拓展营等活动,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进行学习、生活和心理的帮扶,使其健康快乐地成长。课业辅导活动帮助服务对象解决课业难题,提升学业成绩。H社会工作服务社定期组织大学生志愿者为服务对象提供课后辅导。此外,不同年级的服务对象组成学习互助小组,鼓励高年级辅导低年级,形成互助模式,提升服务对象的自主能力。自我成长小组通过小组活动,引导组员正确认识自我,接纳自己的优缺点,从而增强自信心。同时,增强小组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在小组内建立交往和支持网络,形成互助系统,鼓励组员在生活中积极主动地与人交往,巩固小组学习成果,在现实生活中学习、反思、提高和成长。抗逆力小组提升服务对象应对成长期在生理、心理和社会层面的变化的能力和发展其潜能,通过游戏、情景剧等形式让服务对象客观地认识到在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并用正确的心态面对它。此外,社工还将利用优势视角,让服务对象发现自己的能力,从而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项目介绍4.蝴蝶飞青少年陪伴成长服务——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计划一案例介绍青少年生命教育提升服务对象的安全意识,增加服务对象的潜能,提升抗逆力。该机构组织服务对象开展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等主题活动,提高青少年的安全意识;组织青少年开展读一本好书、看一部好影片、写一篇好读后感、参加一次有意义的社会活动,加强对青少年群体的社会教育。社会工作者积极发挥资源协调者与调动者的作用,负责活动策划与准备,同时对服务对象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估。亲子拓展营为加强亲子之间的沟通提供平台,提高亲子之间的互动频率,加强亲子关系。该机构定期举行亲子绘本阅读、亲子趣味运动会、亲子游园会、亲子手工制作等活动,为亲子之间的互动提供机会和平台,通过活动加强亲子之间的联系,使彼此能够增进了解,从而促进家庭和谐。通过这几类活动的开展,H社会工作服务社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1)提高学习成绩。通过志愿者的辅导和解题技巧的讲解,帮助服务对象提高学习成绩,并掌握新的学习方法。项目介绍4.蝴蝶飞青少年陪伴成长服务——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计划一案例介绍(2)增强亲子沟通。亲子关系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家庭的和谐都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有效的亲子沟通是良好亲子关系的前提,因此,增强亲子沟通是每个家庭的需要。(3)增强抗逆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成长过程中会面临很多困难,此时抗逆力在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方面发挥着很大的作用,本项目基于优势视角,协助他们发挥自身潜能,增强抗逆力。(4)加深自我认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往往因缺乏正确的自我认识而导致自信心不足,无法自己解决困难。(5)学习人际交往技巧。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因特殊的社会特征,人际交往圈小,需要扩大生活交往圈。项目介绍4.蝴蝶飞青少年陪伴成长服务——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计划一案例介绍该项目的服务对象是城市困境儿童。这些儿童一般家里经济困难,基本生活难以得到保障,经常受到外界的资助也会让他们自尊心低下,无法较好地融入现实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中。因此,本项目主要针对这些儿童开展个案服务,为服务对象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并提供情感支持,帮助他们缓解内心的压力,并学会适当地宣泄;协助重建家庭关系,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运用亲子团体辅导改善亲子之间的交流方式,鼓励他们用爱发声,在家庭中做到自立自强,学会关心彼此,改善家庭生活。由于这些儿童的家庭比较特殊,有的家庭成员吸毒服刑,有的家庭成员因犯罪入狱,有的家庭发生重大变故,这些不幸的经历使得困境儿童长期疏于管教和陪伴,很容易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社会工作者在开展服务的过程中,为这些服务对象申请相关的生活补助,进行生命安全教育,不仅让他们得到物质上的帮助,而且还从儿童和青少年的成长发展的角度,让他们从内心深处学会接纳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避免其误入歧途,从而使其在充满爱的环境里成长,他们也必将对这个世界回报以爱。和其他领域的社会工作者一样,儿童和青少年社会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也会遭遇一些难以处理和把握的伦理困境。由于儿童和青少年群体在年龄、心理、社会地位、社会关系等方面有着一定的特殊性,社会中不同的人群在如何对待儿童和青少年的问题上存在价值观的冲突,社会工作者自己在这个问题上也可能存在模糊的认识,这可能是导致青少年社会工作中的伦理困境的主要原因。另外,由于专业关系界限,双重关系、隐私与保密等伦理原则在实践过程中并不那么简单,这成为困扰社会工作者的难题。项目介绍5.困境儿童保护——个案项目一案例介绍案例1社会工作者是否可以在朋友圈发布服务对象的照片?一案例介绍案例2社会工作者是否可以把自己的联系方式告知服务对象?一案例介绍案例2社会工作者是否可以把自己的联系方式告知服务对象?一案例介绍案例3社会工作者的困惑一案例介绍案例3社会工作者的困惑一案例介绍案例4服务对象能否自己决定是否参与项目活动?一案例介绍案例4服务对象能否自己决定是否参与项目活动?一案例介绍案例5社会工作者的能力不足?一案例介绍案例5社会工作者的能力不足?一案例介绍案例6真正有需求的服务对象在哪里?一案例介绍案例6真正有需求的服务对象在哪里?一案例介绍案例7我不知道怎么拒绝她一案例介绍案例7我不知道怎么拒绝她二、教学笔记(一)摘要儿童和青少年社会工作是一种包含着伦理道德要求的实践,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使社会工作者处于难以抉择的困境中。本部分基于实证调查,以S市H社会工作服务社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为典型案例,描述了一线社会工作者的处境和价值观以及他们在信守的价值观基础上所做出的价值判断和伦理选择,并且结合伦理理论和实践要求,探讨了社会工作者在处于类似处境时应采用的伦理抉择模式。社会工作者在开展专业项目活动时,容易产生双重关系、价值冲突、利益冲突、隐私和保密冲突、资源分配冲突等伦理困境。社会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会努力寻求一种处理的方法,尽量保护服务对象,保证活动的专业性。但是,他们在处理的时候也难免会出现一些不符合伦理守则的做法,这样不仅会危害到服务对象,也有可能给实务中的社会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影响。本部分的案例参考社会工作伦理守则和其他伦理经验方法,基于伦理操作的相关模式,对各种伦理困境提出较为合适的处理方式,为课堂教学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参考,同时期待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实践的发展。

二、教学笔记(二)教学目标本系列案例应用于“儿童和青少年社会工作伦理”课程,可用于讲解青少年社会工作实务中容易出现的伦理问题和困境并提供相关内容的参考。案例的编写基于实际的调查和访谈,并做出了一定的整理和修改,对于案例的分析和总结也基于儿童和青少年社会工作伦理的知识,希望通过这些案例梳理青少年社会工作实务中的伦理问题,为解决问题提供参考。如若将这些案例应用于其他课程,则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1.覆盖知识点本系列案例在“儿童和青少年社会工作伦理”课程中主要覆盖的知识点有:●儿童和青少年社会工作伦理困境的识别;●伦理困境分析及抉择;●社会工作伦理守则;●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儿童和青少年社会工作专业伦理。

二、教学笔记(二)教学目标2.能力训练点这些案例在“儿童和青少年社会工作伦理”课程中规划的主要能力训练点有:●掌握儿童和青少年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学会识别儿童和青少年社会工作实务中的伦理困境;●学会分析儿童和青少年社会工作实务中的伦理问题;●学会做出合适的伦理决定;●学会总结儿童和青少年社会工作伦理问题的处理模式。

二、教学笔记(三)教学计划在课堂上可以讨论案例中出现的所有问题,但也要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在了解伦理决策模式之后提出相关的问题并讨论:(1)儿童和青少年社会工作中常见的伦理问题还有哪些?(2)在遇到类似的伦理困境时,应该怎么做?(3)对现有的伦理决策模式进行评价。(4)总结适合当地儿童和青少年的社会工作伦理决策模式。

二、教学笔记(四)启发思考题本系列案例的启发思考题主要对应的是案例教学目标中的知识传递目标,启发思考题与案例同时布置,另外要让学生尽量在课前熟悉相关知识点。因此,在案例讨论前需要让学生阅读教材中有关青少年社会工作伦理的内容,主要有:青少年社会工作实践中容易出现哪类伦理问题,面对这些伦理问题应该怎么处理,等等。(1)你如何评价H社会工作服务社所开展的项目活动?(2)在面对一些伦理问题时,该服务社的社会工作者都是怎么处理的?(3)他们的处理方式有哪些是可取的?哪些是不可取的?(4)如果你是案例中的社会工作者,你会采取什么样的解决办法?(5)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重要性在面对儿童和青少年这些服务对象时体现在哪里?

二、教学笔记(五)问题分析1.约瑟夫伦理决策模式《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伦理守则》的起草人之一约瑟夫(Joseph)认为,伦理决策要结合实际环境,分析存在的难题或者困境。他指出,在做出价值判断时,应该同时界定个人专业价值观,将这些价值观排出先后次序,并提出赞成和反对的两方观点,明确自己的立场,做出选择。约瑟夫伦理决策模式为社会工作者在处理社会工作伦理问题时提供了方法上的指导。该模式的步骤和方法(见下图),可以用来对本部分中的案例进行具体分析,找出伦理问题,并选取合适的方法,然后在不违背专业伦理的前提下做出有效的行为选择和伦理决定。

二、教学笔记(五)问题分析

二、教学笔记(五)问题分析(1)社会工作者是否可以在朋友圈发布服务对象的照片?

二、教学笔记(五)问题分析案例1所描述的伦理困境是社会工作者在为儿童和青少年服务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一种保护隐私与揭露资料的伦理困境。青少年社会工作者在项目开展中,经常会接触服务对象的一些隐私性的问题。这些隐私有的是服务对象主动告知社会工作者的,但他们不希望被别人知道,特别是家长和学校;还有一些是社会工作者主动发现并可以控制的,比如本案例中关于照片的问题,社会工作者在开展活动时,免不了要拍一些服务对象的照片作为文案或者项目活动存档内容使用,但是小吴将这些照片私下传播,特别是未经服务对象的同意,就上传到网络并分享给别人,这样的做法没有对服务对象进行保密,也是违反了社会工作伦理守则的。其依据主要有:第一,社会工作者应尊重当事人的隐私权。一旦获取隐私资料,必须按照保密规定加以对待。第二,在披露机密资料前,社会工作者应尽可能告知当事人会披露到何种程度以及披露可能会带来的后果。第三,除非得到当事人的授权,否则社会工作者不得向付费的第三方披露当事人的隐私资料。第四,社会工作者应采取防范措施,确保在使用计算机、电子邮件、录音电话以及其他电子或计算机技术向其他地方传送机密资料时不泄露当事人的隐私。任何时候都应尽可能避免暴露当事人的身份。

二、教学笔记(五)问题分析因此,儿童和青少年社会工作者在遇到此类伦理问题时,要向当事人和当事人的父母澄清,并说明发照片可能会带来的风险,或者对照片进行处理,确保当事人的身份信息不会被泄露,再将照片发在网络上。对于涉及服务对象隐私的伦理问题,特别是在网络发达的时代,社会工作者在开展服务活动时如果避免不了要拍照片或者宣传,可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获取知情同意。与服务对象签下知情同意书,将服务对象的隐私披露情况以及可能造成的后果清楚地传达给服务对象,对照片的拍摄、使用情况及其可能产生的后果做出详细阐释。在进行照片分享前,都应获得服务对象的授权。第二,保护服务对象的隐私。机构应保护服务对象的隐私权不受侵害,在满足付费第三方的要求的同时,必须保证服务对象的隐私得到保护。对照片做模糊化处理,使人辨别不出照片中的人物特征。第三,做好对当事人记录的隐私保护。社会工作者应尽可能在工作记录中保护当事人的隐私,不论在何种场景之下,对任何可以识别出服务对象个人身份的信息都要进行匿名或模糊处理。第四,强化专业规范。审批部门或其他上级部门应该在工作要求中强调对服务对象隐私的保护的重要性,并加强监管。

二、教学笔记(五)问题分析(2)社会工作者是否可以把自己的联系方式告知服务对象?作为一名专业社会工作者,你觉得社会工作者小胡的做法是否违反了社会工作者伦理守则?如果你是社会工作者小胡,接下来你会怎么做?

二、教学笔记(五)问题分析案例2中,社会工作者小胡所遇到的问题是儿童和青少年社会工作者经常会遇到的专业关系和朋友关系的伦理困境。大部分的服务对象是需要获得帮助的儿童和青少年,他们本身又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身处他乡,没有朋友,没有同学,使得本该与同龄朋友玩耍的儿童和青少年变得孤单。而在这时,社会工作者特别是年轻社会工作者在活动中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无条件的关怀、接纳和包容,很容易让服务对象对社会工作者产生“移情”,天真的儿童和青少年会将社会工作者看成自己的“朋友”,并进一步提出索要社会工作者的手机号、微信号等私人联系方式的要求。社会工作者如果缺乏相关的工作经验,往往会以此为契机促进专业关系的发展,但如果不能厘清社会工作伦理中的专业关系和私人关系的界限,就会发生双重关系的伦理困境。在案例2中,小胡的做法违反了社会工作伦理守则,与服务对象产生了双重关系,这不仅会对服务对象造成潜在的伤害,也会对社会工作者本身产生困扰,不利于专业服务活动的开展。其依据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社会工作者不得利用与服务对象的专业关系,谋取私人利益或其他不当利益,损害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

二、教学笔记(五)问题分析第二,社会工作者不应该同当事人或前当事人保持双重或多重关系,以免有可能对当事人造成剥削或潜在的伤害。一旦避免不了双重或多重关系,社会工作者应该采取措施,保护当事人,并有责任设定清楚的、恰当的、具有文化敏感的界限。因此,在遇到这样的伦理困境时,社会工作者应该先跟服务对象友好地阐明,作为社会工作者是不能跟服务对象形成专业关系以外的更为亲密的关系的,并把这其中的利弊以一种容易理解、容易接受的方式陈述出来,以争取得到服务对象的理解和支持。可以告知服务对象,如果有什么疑惑,可以在服务活动中找社会工作者倾诉;如果服务对象坚持索要私人社交联系方式,社会工作者可寻求督导或者更有经验的同事的帮助和建议,但要注意保护服务对象的身份信息。在双重关系不可避免时,应采取一些专业上的预防或保护措施,如签署正式的知情同意书、寻求专业督导、做好相关文件的记录,以确保双重关系不会干扰自己的判断并且不会对当事人造成危害。同时也要注意避免在专业机构以外的场所私下单独约见服务对象,以避免对服务对象或社工产生不可预想的人身危害。社会工作者在与某个案主结束专业关系或治疗关系后,至少在三年内不得与该案主发生任何亲密或性关系;在三年后如果发生此类关系,要仔细考察关系的性质,确保此关系不存在任何剥削的可能性,同时要有合法的书面记录备案(参见《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伦理守则》)。

二、教学笔记(五)问题分析(3)社会工作者的困惑。出现案例3中这样的情况,社会工作者小张应该怎么处理呢?

二、教学笔记(五)问题分析该案例中出现的伦理问题涉及社会工作者个人价值观和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冲突,该类伦理问题也经常出现在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过程当中。一方面是社工自己的价值观,毕竟社工也是普通人,自己常年的生活经验和自我喜好使得社工会对他人有区别对待,并且这种区别是当时的情景以及社工所担任的角色的要求导致的;另一方面是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要求每一个社会工作者尊重和关怀每个人,社会工作者在服务过程中应从内心真诚接纳而不歧视服务对象。社会工作者在实践经验不足的情况下,难免会舍弃专业价值观而顺从自己内心的选择,这样一来,就会不自觉地对案主差别对待,违背了平等的价值原则,同时也违背了服务对象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其依据主要有:第一,社会工作者应平等对待和接纳服务对象。第二,社会工作者应以服务对象的正当需求为出发点,全心全意为服务对象提供专业服务,最大限度地维护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第三,社会工作者应该基于社会工作实践和伦理知识——其中也包括经验知识——来开展工作。第四,社会工作者不得让自己的私人操守妨碍专业职责的履行。第五,社会工作者不得因个人问题而妨碍专业判断或专业表现,或者危害当事人的最佳利益。

二、教学笔记(五)问题分析所以,小张在处理这类伦理问题时应该首先做出自我反思,反问自己为什么会对所谓的“表现不好的服务对象”有偏见,而“偏心”那些在活动中积极表现的服务对象。其次要从服务对象利益出发,向机构督导或者其他同事寻求帮助和支持,合理调整自己的价值观,从而做出符合专业伦理操守的判断和行为。建议:第一,当社工出现与伦理原则相悖的信念或行为时,机构应首先纠正社工价值观中不合理的地方;第二,机构要定期培训社工,强化社工的专业价值观;第三,充分评估社工与这个项目的契合性,再在机构中做相应的协调。

二、教学笔记(五)问题分析(4)服务对象能否自己决定是否参与项目活动?在案例4中,你认为社会工作者小王的做法合适吗?如果你是负责该项目的社会工作者,在招募这些特殊儿童作为服务对象时,你会怎么做?二、教学笔记(五)问题分析该案例是儿童和青少年社会工作者在服务智障儿童的过程中会遇到的服务对象自决与家长制作风的伦理问题。首先,案例中的服务对象是智障儿童而非他们的监护人,但是在决定是否参加活动的时候,往往是监护人说了算。如果监护人觉得有时间,或者认为该项目活动对智障儿童的益处较大,就会带领孩子参与。从这一点来说,监护人取代了孩子的决定权,并且不考虑孩子的想法,这是不恰当的做法。其次,社工由于缺乏相关方面的知识,所以会误以为智障儿童没有足够的理性和能力决定自己是否参与活动,从而忽视了服务对象的自决权和意愿;并且在服务过程中以教育者的角色震慑某些叛逆的服务对象,没有考虑服务对象的需求和利益,这也是不符合社会工作专业价值和伦理要求的。其依据主要有:第一,社会工作者应尊重当事人的自决权,协助当事人努力识别和澄清自己的目标。社会工作者按照专业判断,认为当事人的行动或者即将采取的行动对自己或他人构成了严重的、可以预见的、近在咫尺的危险,方可限制当事人的自决权。第二,社会工作者的首要职责是增进当事人的福祉。一般情况下,应把当事人的利益放在首位。第三,社会工作者在代表缺乏行为能力的当事人做决定时,应该采取合理的措施保障当事人的权益。

二、教学笔记(五)问题分析因此,作为一名专业的儿童和青少年社会工作者,在面对智障儿童时,不只要听从其监护人的安排和意愿,也要考虑服务对象自身的意愿,赋予服务对象一定的自决的权利,询问其参与活动的倾向性,并在活动中给予其平等的对待和关怀,让服务对象真正得到相应的服务。同时,社会工作者可以对服务对象的家庭做一个全面评估,为服务对象的监护人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增加彼此的信任感,同时与监护人探讨让孩子参加活动的原因和益处。对于不同年龄、不同智力水平的青少年,在让他们做出决定时,我们应该视情况而定,适当地赋予他们相应的权利,鼓励服务对象自己做决定(参见下图)。

二、教学笔记(五)问题分析(5)社会工作者的能力不足?你认为社会工作者小陈是否应该接手该项目?

二、教学笔记(五)问题分析在案例5中,儿童和青少年社会工作者面临的问题是比较特殊的,但也是社会工作领域的一部分,在具体实践活动中难免会遇到社会工作者的能力与项目要求之间有差距的伦理困境。案例中的社会工作者小陈之前没有接触过智障儿童,也没有相关方面的经验,机构内也没有较为适合的人员来接手这份专职工作。小陈还同时负责了其他的项目,所以在工作中也很难有时间去学习,或者接受一些专业的培训。这样就会导致社会工作者的能力与项目要求出现偏差,进而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出现一些不可避免的麻烦和问题。在本案例中,虽然小陈有专业的督导,但他本人还是缺乏必备的能力,如果硬着头皮开展活动,就可能会产生一些伦理难题,甚至会伤害到服务对象,是不利于服务对象利益最大化的。其依据主要有:第一,社会工作者应在自身专业能力和服务范围内提供服务。第二,社会工作者只有在具备相应能力或者打算获得所需能力的情况下,才可以接受赋予自己的职责或者对自己的聘用。第三,社会工作者在提供实质性服务或运用不熟悉的干预技术或方法前,必须经过适当的学习、培训、咨询,并接受精通这些干预方法或技术的人员的督导。

二、教学笔记(五)问题分析在本案例中,儿童和青少年社会工作者在接受新的项目之前,机构应该为其提供系统的学习、培训和督导,以帮助社会工作者提高自身的能力,更好地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这不仅体现了社会工作的专业性,也能保证青少年社会工作者在伦理要求下提供适当的服务。一方面,机构要根据每个社会工作者的优势和能力分配相应的工作任务,这样一来,社会工作者的能力不仅能得到很好的发挥,而且机构的管理和培训机制也能更有效率地发挥作用;另一方面,社会工作者要在适当的时间接受一定的培训和继续教育,时刻保持专业水准,以专业要求开展工作,不断寻求督导的指导,从而让专业行动更有利于服务对象的改变和发展,实现社会工作活动的价值。

二、教学笔记(五)问题分析(6)真正有需求的服务对象在哪里?(资源分配问题)针对这类情况,社会工作者在开展实际活动中,是否存在不合适的做法?资源分配不公正会产生伦理问题吗?

二、教学笔记(五)问题分析分析思路:●该项目的目标人群是否清晰?●在招募服务对象时,社会工作者是否做出了最大的努力?●社会工作者在处理这类问题时坚守的价值观是什么?●资源是应该给有需要的人还是应该给认识的人?●社会工作者的做法是否符合伦理守则?依据是什么?●如果你是一名专业的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