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教师招聘教育综合知识实验手册_第1页
2022年教师招聘教育综合知识实验手册_第2页
2022年教师招聘教育综合知识实验手册_第3页
2022年教师招聘教育综合知识实验手册_第4页
2022年教师招聘教育综合知识实验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手册教师事业部实验手册教师事业部圆教师梦想圆教师梦想目录实验1:双生子爬梯 1实验2:印刻实验 2实验3:遗忘规律实验 4实验4:视觉悬崖实验 5实验5:心理旋转实验 7实验6:刻板效应 8实验7:晕轮效应 10实验8:首因效应 12实验9:近因效应 14实验10:投射效应 15实验11:责任分散效应 17实验12:林格尔曼效应 20实验13:去个性化效应 22实验14:从众效应 24实验15:皮亚杰的客体永久性 25实验16:三山实验 28实验17:守恒实验 30实验18:钟摆实验 34实验19:场依存和场独立 36实验20:巴甫洛夫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39实验21:桑代克试误-联结学习理论 42实验22: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45实验23: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47实验24:苛勒的完形顿悟说 50实验25:托尔曼符号学习理论 53实验26:习得性无助实验 56实验27:桑代克的面积估算实验 58实验28:贾德的水下打靶实验 60实验29:科勒的小鸡觅食 62实验30:卢钦斯的量杯实验 64实验31:邓克尔的蜡烛实验 67实验32皮亚杰的对偶故事法 69实验33:科尔伯格的道德两难法 72实验34:系统脱敏疗法 75实验35:罗森塔尔效应 77实验手册教师事业部实验手册教师事业部圆教师梦想PAGE9圆教师梦想PAGE91:双生子爬梯一、实验流程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让一对同卵双胞胎练习爬楼梯。其中一(代号为T)在他出生后的第4610(代号为C)在他出生后的第5354周的时候,T8C28T2CC8TC10五级楼梯的最高层,T20二、实验结论及启示格塞尔分析说,其实46周就开始练习爬楼梯,为时尚早,孩子没有做好成熟的准备,所以训练只能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53周开始爬楼梯,这个时间就非常恰当,孩子做好了成熟的准备,所以训练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格塞尔认为发展是一个顺序模式的过程。这个模式是由机体成熟预先决定和表现的。教育要尊重孩子的实际水平,在孩子尚未成熟之前,要耐心地等待,不要违背孩子发展的自然规律,不要违背孩子发展的内在“时间表”人为地通过训练加速孩子的发展。的发展。孩子一般3个月时会俯卧,能用手臂撑住抬头,4—6个月会翻身,7—8个月会坐会爬,1岁左右才会站立或独立行走。心急的父母们则通过“学步车”等,让孩子越过“爬”日后走路步伐不稳,跌跌撞撞的原因。在促进孩子心理发展方面,人为加速孩子的发展,同样会对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产生危害。幼儿期的孩子正处在“游戏期”,这个时期的教育应以游戏为主,在游戏中发展孩子的感官,激发孩子的心智,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不少的家长却认为游戏浪费了孩子的时间,置于不成功便失败的压力之下,会使孩子养成以后遇事退缩与事后内疚的不良个性。三、经典习题1.(单选)双生子爬楼梯实验说明(1.(单选)双生子爬楼梯实验说明( )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A.BCD.参考答案:D2.(单选)( )强调成熟机制对人身心发展的影响。A.B格塞尔CD.高尔顿参考答案:B3.(单选)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通过双生子实验证明在儿童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具有决定作用的是( )。A.BCD.参考答案:C2:印刻实验一、实验流程小鸭子在出生后不久所遇到的某一种刺激或对象(母鸡、人或电动玩具),会印入到它的感觉之中,使它对这种最先印入的刺激产生偏好和追随反应。当它们以后再遇到这个刺激或和这个刺激类似的对象或刺激时,就会引起它的偏好或追随。奥地利生物学家劳伦兹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刚刚破壳而出的小鸭子不先看到母鸭子,而首先看到自己,于是,有趣的刻”。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小鸡、小鸟等辨认自己母亲和同类,都是通过这一过程实现的,10—163—7二、实验结论及启示关键期,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关键期中,在适宜的环境影响下,行为习得特别容易,发展特别迅速。但这时如缺乏适宜的环境影响,也可引起病态反应,甚至阻碍日后的正常发展。教育。三、经典习题选过后学勤而成句说个身发过中( 。A.关键期BC瓶颈期D.顺序性参考答案:A2.(单选)1-3岁是掌握口语的最佳年龄阶段,4—5岁是书面语言学习的关键期,10A.瓶颈期BC关键期D.顺序性参考答案:C3:遗忘规律实验一、实验流程节作为记忆的材料,将一张卡片上一组无意义音节,20张卡片一组,依序读过一遍,默写一遍;再读,再写;直到完全依序默写出来。记录遍数(A)。几日后,取出同组卡片,再(=100A-B/B和绘制的曲线称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二、实验结论及启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了遗忘发展的一条规律: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遗忘很快,以后逐渐缓慢,到了相当的时间,几乎就不再遗忘了,也就是遗忘的发展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观察曲线,你会发现,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25%。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艾宾浩斯关于遗忘的相关研究,告诉我们学习要勤于复习,而且记忆的理解效果越好,15050%时,学习效果最好。所以要适当过度学习。三、经典习题1.(单选)艾宾浩斯发现遗忘规律呈(1.(单选)艾宾浩斯发现遗忘规律呈( )规律。A.BCD.参考答案:A2.(判断)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以他自己为被试,以他制作的无意义音节字表为识记材料最早对记忆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发现了保持和遗忘的规律。( )参考答案:√3.(判断)艾宾浩斯的研究表明,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过程最初进展快,以后缓慢。( )参考答案:√4:视觉悬崖实验一、实验流程平坦的棋盘式的图案,用不同的图案构造以造成“视觉悬崖”的错觉,并在图案的上方覆盖玻璃板。这样,眼镜看上去像悬崖一样。实验的主旨是考察婴儿是否敢爬向具有悬崖特点的一侧。将2—3个月大的婴儿腹部向下放在“视觉悬崖”的一边,发现婴儿的心跳速度会减慢,崖特点的一侧,纵使母亲在对面怎么叫也一样。二、实验结论及启示约从六个多月开始,婴儿就具有深度知觉。即使两个月的婴儿也对深度不同的刺激有不同的反应(如心率变化)。这说明婴儿的深度知觉不太可能是后天经验的产物。三、经典习题1.(单选)“视觉悬崖”试验说明了儿童已有了(1.(单选)“视觉悬崖”试验说明了儿童已有了( )。A.BCD.参考答案:A5:心理旋转实验一、实验流程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谢巴德等人(1971)做了一系列的实验,实验的材料是两组RR(如图所示)R该图片的R是正向的还是反向的,计算被试判断所用的时间。实验结果显示,大多数被试要越大,作出判断的反应时越长。二、实验结论及启示该说明了以下重要事实:(1)表象这一心理现象是客观存在的,是可以用科学的实验信息在大脑中进行加工的过程。(2)证明了表象是物体的抽象的类似物的再现。在没有刺激呈现的情况下,头脑中出会对视觉信息和空间信息进行加工。表象是真实物体的类似物,象是这种实物旋转在头脑中的复现而已,并且复现时不受任何感觉通道的束缚。(3)实验验证了表象的可操作性。三、经典习题1.(单选)在经典的心理旋转实验中,因变量是(1.(单选)在经典的心理旋转实验中,因变量是( )。A.BCD.参考答案:A2.(单选)表象的可操作性可以通过实验加以证明,如库珀和谢巴德所做的( )。A.BCD.参考答案:C3.(判断)心理学家通过“心理旋转实验”证明了表象的可操作性。( )参考答案:√6:刻板效应一、实验流程苏联社会心理学家包达列夫,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一个人的照片分别两组被试看,照片的特征是眼睛深凹,下巴外翘。向两组被试分别介绍情况,给甲组介绍情况时说“此人是个罪犯”;给乙组介绍情况时说“此人是位著名学者”,然后,请两组被试分别对此人的照片特征进行评价。甲组被试认为:此人眼睛深凹表明他凶狠、狡猾,下巴外翘反映着其顽固不化的性格;的顽强精神。二、实验结论及启示人们对社会各类的人有着一定的定型认知。把他当罪犯来看时,自然就把其眼睛、下巴的特征归类为凶狠、狡猾和顽固不化,而把他当学者来看时,便把相同的特征归为思想的深邃性和意志的坚韧性。这是刻板效应。刻板印象,是是指人们用刻印在自己头脑中的关于某人、某一类人的固定印象,以此固定印象作为判断和评价人依据的心理现象。它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积极的一面表现为:在对于具有许多共同之处的某类人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判断,不用探索信息,直接按照已形成的固定看法即可得出结论,这就简化了认知过程,节省了大量时间、精力。消极的一面表现为:在被给与有限材料的基础上做出带普遍性的结论,会使人在认知别人时忽视个体差异,从而导致知觉上的错误,妨碍对他人做出正确的评价。1.(单选)对一群人的特征或动机加以概括,把概括得出的群体特征归属于团体中的每一个人,认为他们每个人都具有这种特征,而无视团体成员中的个体差异。这种现象属于1.(单选)对一群人的特征或动机加以概括,把概括得出的群体特征归属于团体中的每一个人,认为他们每个人都具有这种特征,而无视团体成员中的个体差异。这种现象属于( )。A.BCD.参考答案:A2.(单选)在运动会开始之前,班上同学对具有非洲血统的托尼抱有非常高的期望,认为他能够包揽100米、200米短跑项目的冠军。但事与愿违,托尼在这两项比赛上都未能进3.(单选)人们对人或事物所持有的一套比较笼统、概括、固定的看法,并把这种看法作为评价人或事物的依据是( )。入决赛,这体现了()。A.BCD.参考答案:D实验手册教师事业部实验手册教师事业部PAGE80圆教师梦想PAGE80圆教师梦想AA.BCD.参考答案:D4.(判断)“情人眼里出西施”是一种刻板印象。( )参考答案:×7:晕轮效应一、实验流程美国心理学家凯利以麻省理工学院的两个班级的学生分别做了一个试验。上课之前,实验者向学生宣布,临时请一位研究生来代课。接着告知学生有关这位研究生的一些情况。其中,向一个班学生介绍这位研究生具有热情、勤奋、务实、果断等项品质、向另一班学生介绍的信息除了将“热情”换成了“冷漠”之外,其余各项都相同。而学生们并不知道两种介绍间的差别。下课之后,前一班的学生与研究生一见如故,亲密攀谈;另一个班的学生对他却敬而远之,冷谈回避。二、实验结论及启示试验中仅仅介绍中的一词之别,竟会影响到整体的印象。学生们戴着这种有色眼镜去观察研究生,而这位研究生就被罩上了不同色彩的晕轮。称为晕轮效应,这种爱屋及乌的强烈知觉的品质或特点,就像月晕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所以人们就形象地称这一心理效应为光环效应。晕轮效应主要是一种影响\h人际知觉全的主观印象。一个人的某种品质,或一个物品的某种\h特性给人以非常好的印象。在这种印象的影响下,人们对这个人的其他品质,或这个物品的其他特性也会给予较好的评价。三、经典习题1.(单选)“一俊遮百丑”是一种(1.(单选)“一俊遮百丑”是一种( )。A.因应 B因应CD.参考答案:D2.(单选)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主要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这种现象叫做( )。A.BCD.参考答案:C3.(单选)下列关于晕轮效应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如果你和一个人有数次交往,并以第一次的印象对该人做出判断,这在社会认知中属于晕轮效应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情人眼里出西施”反映的就是晕轮效应现象当一个人的外表具有魅力时,他的一些与外表无关的特征也常常被肯定,这种现象被称为晕轮效应对知觉对象的某一特性形成判断之后,不加分析地推及到这一对象的其他方面,“一好百好,一糟全糟”,这种泛化或扩张的心理效果就是晕轮效应参考答案:A4.(单选)新来的英语李老师青春靓丽且授课灵活、幽默,同学们都很喜欢她,大家学习英语的劲头大增,都喜欢上英语课了。这是产生了( )。A.BCD.参考答案:C5.(单选)当一个人的外表具有魅力时,他(她)的一些与外表无关的特征也常常被肯定,这种现象被称为( )。AA.BCD.参考答案:B8:首因效应一、实验流程料主要是描述吉姆的核心特点。反,把他描写成冷淡而内向的人。两段故事分别列于下方:詹姆走出家门去买文具,他和他的两个朋友一起走在充满阳光的马路上,他们一边走一边晒太阳。詹姆走进一家文具店,店里挤满了人,他一边等待着店员对他的注意,一边和一个熟人聊天。他买好文具在向外走的途中遇到了熟人,就停下来和朋友打招呼,后来告别了朋友就走向学校。在路上他又遇到了一个前天晚上刚认识的女孩子,他们说了几句话后就分手告别了。待着,直到引起柜台服务员地注意之后才买了饮料,他坐在一张靠墙边地椅子上喝着饮料,喝完之后他就回家去了。卢钦斯把两段文字加以组合:第一组,描写吉姆热情外向的文字先出现,冷淡内向的文字后出现。第二组,描写吉姆冷淡内向的文字先出现,热情外向的文字后出现。第三组,只显示描写吉姆热情外向的文字。第四组,只显示描写吉姆冷淡内向的文字。卢钦斯让四组被试分别阅读一组文字材料,然后回答一个问题“吉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7818%的被试认为953%的被试认为吉姆是友好的。二、实验结论及启示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是人的普遍的主观性倾向,会直接影响到以后的一系列行为。在交友、马威”等都是利用首因效应的经典案例。三、经典习题1.(单选)首因效应是指在记忆或社会知觉中,最先出现的信息往往记得牢固和准确或1.(单选)首因效应是指在记忆或社会知觉中,最先出现的信息往往记得牢固和准确或给个体留下的印象最鲜明深刻。下列属于首因效应的一项是( )。但总不及初次见面时那么迷人如何好的情形DD.参考答案:A2.(判断)首因效应强调的是第一印象。( )参考答案:√9:近因效应一、实验流程心理学者卢钦斯做了这样的实验。分别向两组被试者介绍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对甲组先介绍这个人的外倾特点,然后介绍内倾特点;对乙组则相反,先介绍内倾特点,后介绍外倾特点。最后考察这两组被试者留下的印象。结果与首因效应相同。卢钦斯把上述实验方式加以改变,在向两组被试者介绍完第一部分后,插入其它作业,如做一些数字演算、听历史故事之类不相干的事,之后再介绍第二部分。实验结果表明,两个组的被试者,都是第二部分的材料留下的印象深刻,近因效应明显。二、实验结论及启示研究发现,近因效应一般不如首因效应明显和普遍。在印象形成过程中,当不断有足够引人注意的新信息,或者原来的印象已经淡忘时,新近获得的信息的作用就会较大,就会发生近因效应。个性特点也影响近因效应或首因效应的发生。一般心理上开放、灵活的人容易受近因效应的影响;而心理上保持高度一致,具有稳定倾向的人,容易受首因效应的影响。同首因效应相反,近因效应使人们更看重新近信息,并以此为依据对问题作出判断,忽略了以往信息的参考价值,从而不能全面、客观、历史、公正地看待问题。近因效应是存在的,首因效应也是存在的,那么,怎么样去解释这种矛盾的现象呢?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依附于人的主体价值选择和价值评价。在主体价值系统作用下形成的印象,被赋予了某种意义,被称为加重印象。一般而言,认知结构简单的人更容易出现近因效应,认知结构复杂的人更容易出现首因效应。三、经典习题1.(单选)一般来说,近因效应容易在(1.(单选)一般来说,近因效应容易在( )的人之间产生。A.B不熟悉CD.参考答案:A2.(单选)以下各种现象中属于近因效应是( A.人里西施学生在某一方面表现不好,如成绩不好或顽皮捣蛋,那么往往就会被教师认为什么样都有不行,一无是处对词表开始部分的单词记忆的效果优于中间部分,回忆率高词表末尾部分的单词比中间部分的单词更易于回忆,再现率更高参考答案:D10:投射效应一、实验流程80名参加实验的大学生中征求意见,问他们是否愿意背着一块大牌子在校园里走动。结果,48名大学生同意背牌子在校园内走可见,这些学生将自己的态度投射到其他学生身上。二、实验结论及启示们所想象,只有尝试了才会知道。三、经典习题1.(单选)人们常“以己之心”“度人之腹”表现社会知觉特征是(1.(单选)人们常“以己之心”“度人之腹”表现社会知觉特征是( )。A.选择性B显著性C投射性D.两极性参考答案:C2.(单选)投射效应是指在人际交往中,认知者形成对别人的印象时,总是假设他人与自己有相同的倾向,即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的一种认知障碍。一般说来,投射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指个人没有意识到自己具有某些特性,而把这些特性加到了他人身上。另一种是指个人意识到自己的某些不称心的特性,而把这些特性加到他人身上。根据以上定义,下列各项描述不属于投射效应的是( )。的一举一动都带有挑衅的色彩弊,自己若不作弊就“吃亏了”孙做事过于鲁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参考答案:C3.(单选)人际交往过程中人们会把自己的认识、情感、意志等特征强加在他人身上,以己度人。其中涉及的主要的心理概念是( )。A.一象 B环应C势 D.射参考答案:D4.(单选)丁老师在工作中常以自己的想法代替学生的想法,以自己的思维方式推测学生的思维方式。丁老师的行为体现了哪种效应( )。A.因应 B轮应C板应 D.射应参考答案:D11:责任分散效应一、实验流程1964313320在结束酒吧间工作回家的路上遇刺。当她绝望地喊叫:“有人要杀人啦!救命!救命!”听到喊叫声,附近住户亮起了灯,打开了窗户,凶手吓跑了。当一切恢复平静后,凶手又返回作案。当她又叫喊时,附近的住户又打开了电灯,凶手又逃跑了。当她认为已经无事,回到自己家上楼时,凶手又一次出现在她面前,将她杀死在楼梯上。在这个过程中,尽管她大声呼救,她的邻居中至少有38位到窗前观看,但无一人来救她,甚至无一人打电话报警。这件事引起纽约社会的轰动,也引起了社会心理学工作者的重视和思考。人们把这种众多的旁观者见死不救的现象称为责任分散效应。对于责任分散效应形成的原因,心理学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调查。两位年轻的心理学家约翰·巴利和比博·拉塔内对旁观者的无动于衷、见死不救作出了新的解释。为了验证自己的解释和说明,他们进行了下面的实验。他们让72名不知真相的参与者分别以一对一和四对一的方式与一假扮的癫痫病患者保持距离,并利用对讲机通话。他们要研究的是:在交谈过程中,当那个假病人大呼救命时,72名不知真相的参与者所作出的选择。事后的统计31%的人采取了行动。二、实验结论及启示责任分散效应也称为旁观者效应,是指对某一件事来说,如果是单个个体被要求单独完成任务,责任感就会很强,会作出积极的反应。但如果是要求一个群体共同完成任务,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责任感就会很弱,面对困难或遇到责任往往会退缩。这种现象不能仅仅说是众人的冷酷无情,或道德日益沦丧的表现。因为在不同的场合,人们的援助行为确实是不同的。当一个人遇到紧急情境时,如果只有他一个人能提供帮助,他会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对受难者给予帮助。如果他见死不救会产生罪恶感、内疚感,这需要付出很高的心理代价。而如果有许多人在场的话,帮助求助者的责任就由大家来分担,造成责任分散,每个人分担的责任很少,旁观者甚至可能连他自己的那一份责任也意识不到,从而产生一种“我不去救,由别人去救”的心理,造成“集体冷漠”的局面。三、经典习题1.(单选)责任分散效应也称为旁观者效应,是指对某一件事来说,如果是单个个体被要求单独完成任务,责任感就会很强,会作出积极的反应。但如果是要求一个群体共同完成任务,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责任感就会很弱,面对困难或遇到责任往往会退缩。因为前者独立承担责任,后者期望别人多承担点儿责任。如果上面定义为真,则下列现象中,不属于责任分散效应的是( )。以后,各个部门互相推脱,变成了“踢足球”的游戏不犹豫地抛,丝毫不觉羞愧C.2011年10月132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D.参考答案:B2.(单选)责任分散效应是指对某一件事来说,如果是单个个体被要求单独完成任务,责任感就会很强,会作出积极的反应,但如果是要求一个群体共同完成任务,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责任感就会很弱,面对困难或遇到责任往往会退缩。根据上述定义,以下语句体现了责任分散效应的是(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明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DD.参考答案:D12:林格尔曼效应一、实验流程林格尔曼做了一个著名的“拉绳子”实验,他把男大学生分成1人、2人、3人、8人各一组,让他们参与拉绳比赛,在这个实验中注意到,当拔河的人数从1个人逐渐增加到一群人时,集体的力量并不等于个体力量的总和:当增加到3个人时,力量仅仅相当于两个半1+1+1=2.58个4(1+1+1+1+1+1+1+1=4)。林格尔曼的实验结果显然违背了加法的基本定律,个体的力量在集合的过程中流失,而且是人数越多流失越大!通过测试得到的数据如下:级别实际测得拉力(公斤)111636322118593316053.38825632二、实验结论及启示而逐渐减少,林格尔曼将其称之为“社会惰性”。因此,这个实验结果就称为林格尔曼效应。(假设这是个有益于拔河者到自己偷点懒理所当然,问心无愧无可指责,于是就松懈起来也心安理得;也有人未必想到别人偷懒,但可能会想,这么多人在努力,自己稍稍松懈一点,肯定不致影响大局,何乐而不为?所以也开始偷懒,岂不知这是一种相当普遍的心理,结果就是大局受到影响。这也就是社会惰化效应。三、经典习题1.(单选)所谓社会惰化,是指个人与群体其他成员一起完成某种事情时,或个人活动时有他人在场,往往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时偏少,不如单干时出力多,个人的活动积极性与效率下降的现象。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各项不符合社会惰化的一项是( )。26拔河比赛中,一个人拉时平均出力63公斤;三个人的群体拉时,平均出力是53.5公31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成部落参考答案:D2.(单选)“三个和尚没水喝”表现的是社会心理效应的( )。A.会长 B会化C体化 D.众参考答案:B选些时勤的生大除懒散爱活种象( 。A.会长 B会化C犯为 D.会扰参考答案:B4.(单选)学校或班级在组织集体劳动、开展学习竞赛活动中,将劳动任务、学习目标解小直个而分动生积性高动习率用( 。AA.BCD.参考答案:C13:去个性化效应一、实验流程1952年,费斯廷格、佩皮通和纽康姆进行了去个性化的实验。他们要求各组男大学生在两种条件下议论自己父母的缺点。一种条件是,被试身戴名签,互称名字,在明亮的教室里进行,这是可辨认组;另一种条件下,被试身着长袍,头戴面罩,只露出眼睛和鼻孔,相互都不知姓名,在灯光昏暗的房间里进行,这是去个性组。结果表明,去个性组肆无忌惮地数落、辱骂自己的父母,充分表现对自己父母的厌恶与不满。在各组议论完了之后,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被试对再次参加议论的喜欢程度,结果,去个性化小组比其他小组对群体成员更加富有吸引力。1970年,津巴多对去个性化做了进一步的实验研究。他将女大学生四人组成一组,告),讨厌的(她说她特别讨厌犹太学生。结果,去个性化小组实施电击的时间平均为900毫秒,可辨认组成员平均使用电击时间是470毫秒,前者是后者的2倍。实验进行20次,当进行到第10次电击时,两个女生挣脱了绑在手上的皮带,但又都被被试重新绑好,继续完成后10次电击。在后10次电击中,去个性化组对两人的电击时间都延长了,而可辨认组则区别对待,延长了对讨厌者的电击,却缩短了对善良者的电击。二、实验结论及启示条件下不会做的事情。津巴多的研究表明去个性化有两个重要特征,一个是群体成员的匿名性,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匿名者,别人认不出来自己;另一个特征是责任分散,责任分布在群体的每个人身上,由大家承担,个人责任丧失。对我们的启示是在社会中要使人们的行为更加符合社会行为规范,使人们循规蹈矩,遵纪守法,一个可行的办法是尽可能减少去个性化的程度,使责任分工明确,处在他人的监督之下,使每个人都难以逃避自己的责任。1.(判断)去个性化是一种社会适应,是一种积极的行为。(1.(判断)去个性化是一种社会适应,是一种积极的行为。( )参考答案:×2.(单选)在许多人“起哄”时候,平时文雅的学生也会表现得粗鲁无礼,这种行为是( )。A.BCD.参考答案:C3.(单选)在正常情况下,学生对违反校纪和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具有羞辱感、负罪感和自责感,因而能够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和学校纪律。但有一部分学生却往往将自己融于某群学生整体之中,导致自我导向功能的削弱或责任感的丧失,做出一些个人单独活动时不会出现的行为,他们喜欢集体起哄、相互打闹追逐、甚至成群结队地故意破坏公物、打架斗殴等。这种现象属于()行为。A.BCD.参考答案:C14:从众效应一、实验流程阿希从众实验以大学生为被试,每组7人,坐成一排,其中6人为事先安排好的实验合作者,只有一人为真被试。实验者每次向大家出示两张卡片,其中一张画有标准线X,另一A、B、C。XA、B、CXA、B、C实验者指明的顺序总是把真被试安排在最后。第一二次测试大家没有区别,第三至第十二次前六名被试按事先要求故意说错。这就形成一种与事实不符的群体压力,可借此观察被试的反应是否发生从众行为。经过多次实验:(1)大约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被试保持了独立性,没有发生过从众行为。(2)35%。(3)大约有1575%。二、实验结论及启示从众是指在群体压力下,成员有可能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从众分为三种类型:真从众、权宜从众和不从众。阿希对从众的被试作了访谈,归纳从众的情况有三:被试确实把他人的反应作为参考框架,观察上就错了,发生了知觉歪曲。被试意识到自己看到的与他人不同,但认为多数人总比自己正确些,发生了判断歪曲。被试明知其他人都错了,却跟着作出了错误反应,发生了行为歪曲。一般认为,发生从众行为是因为个体在群体中受到信息上和规范上的压力。信息压力:经验使人们认为,多数人的正确几率比较高,在模棱两可的情况下,由于缺少参照构架,就越发相信多数人,越从众。规范压力:群体中的个人往往不愿意违背群体标准而被其他成员视为越轨者,害怕与众不同而成为“一匹离群之马”,遭受孤立,因此采取多数人的意见。三、经典习题1.(单选)个体在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多数人一致的行为的社会现象1.(单选)个体在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多数人一致的行为的社会现象是( )。A.BCD.参考答案:A2.(单选)与“口服心服”“口服心不服”两种心理现象相对应的是( )。A.BCD.参考答案:B3.(单选)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不知不觉受到群体的压力而产生的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称为( )。A.BCD.参考答案:B15:皮亚杰的客体永久性一、实验流程物体永久性的能力是从生命的第一天起缓慢发展的。第一和第二分阶段0~4个月中,婴儿没有存在于他们之外的客体的概念。如果一个人或一个客体离开他们的视野,大多数情况是婴儿只在他们最后看见这个客体的地方去寻找一会儿,如果这个客体不再出现,他们就接着做别的事,并不想再去寻找它。对婴儿来说,眼中看不见,心中也就消失了。第三分阶段4~9个月,有了新的进步。这时婴儿对外部世界感到有兴趣了,结果使得他们逐步获得一种对外界事物永久性的较完整的观念。如果客体在他们眼前落下,他们会到客体落下的地方寻找。他们也能寻找部分拉隐藏的物体。同样,如果他们暂时把一个客体放在一边(例如放在背后),过一会儿他们仍能找到这个客体,当然只有客体与他们动作有关时才能这样做。不过,这一阶段的婴儿不能找到其他完全隐蔽的客体。例如正在玩的物体被完全移到幕后时,婴儿只是缩回伸出的手。从他的反应看,好像客体已经消失。第四分阶段9~12个月,标志着对客体永久性的名副其实的观念的开始。这时,婴儿能找到完全隐道当ABA的移动)。在第五分阶段12—18个月,婴儿能够根据物体位置的移动来寻找它们。但是,当位移过于复杂,他们仍然会回到原处寻找,好像客体仍存在于他们过去发现之处,并未随着移动而变化。直到第六分阶段18~24个月,婴儿才能跟随看不见的转位。例如,这时儿童能够找到绕着沙发迂回滚到沙发下面的一只球。儿童所以能够这样做,是由于他虽然看不见球了,但他仍能在自己的内心摹想球滚动的轨道。皮亚杰指出,儿童形成客体永久性的观念是同他对客观世界的整个时间——空间组织和因果性组织的认识密切联系着的。在皮亚杰看来,儿童的客体永久性观果。儿童客体永久性的发展是逐渐的连续的过程。二、实验结论及启示存在,它们仍然是存在的。也叫“客体永恒性”,“永久性客体”。皮亚杰通过上述一系列“藏找”任务证明了客体永久性的发展过程。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感知运动阶段的典型特征就是客体永久性。三、经典习题1.(单选)在发展心理学中,客体永久性是指(1.(单选)在发展心理学中,客体永久性是指( )。客体是永久存在的前运算阶段儿童具有的思维特征CD.参考答案:D2.(单选)儿童建立“客体永久性”的阶段是( )。A.BCCD.参考答案:A3.当客体在眼前消失,儿童仍认为它是存在的,这说明儿童已建立了( )概念。A.BCD.参考答案:A16:三山实验一、实验流程实验做法:在一个立体沙丘模型上错落摆放了三座山丘,首先让儿童从前后左右不同方位观察这座模型,然后让儿童看四张从前后左右四个方位所摄的沙丘的照片,让儿童指出和自己站在不同方位的另外一人(实验者或娃娃)所看到的沙丘情景与哪张照片一样。如图所示。结果显示2—7岁的儿童所看到的是无一例外地认为别人在另一个角度看到的沙丘和自己所站的角度看到的沙丘是一样的。7岁以后的儿童能根据站在不同方位的人选择不同的照片。二、实验结论及启示皮亚杰通过三山实验证明了2—7岁的儿童具有自我中心性的特征,自我中心性是指儿童只会从自己的立场与观点去认识事物,而不能从客观的、他人的立场和观点去认识事物。儿段,儿童已经能够站在别人角度思考问题,也就是出现了去自我中心的特征。因此,在教育中要根据学生的自我中心性的特点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应树立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观,从教学的设计、准备到教学的组织、教学效果的评估都应一切从儿童出发,一切为了儿童,充分认识到儿童自我中心化的认知特点,并且重视角色游戏和移情训练,运用自我中心性的特征教育儿童。三、经典习题1.(单选)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其思维的典型特点是(1.(单选)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其思维的典型特点是( )。A.BC守恒性D.参考答案:A2.(单选)皮亚杰的“三山实验”考察的是( )。A.BCD.参考答案:C.选“走亮停亮停种童特阶所现的维点( 。A.BCD.参考答案:C4.(判断)儿童已经具有明显的符号性和逻辑性,能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克服了思维4.(判断)儿童已经具有明显的符号性和逻辑性,能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克服了思维的自我中心性,这在皮亚杰儿童智力发展阶级属于前运算阶段。( )参考答案:×17:守恒实验一、实验流程①液体守恒向儿童呈现两个一模一样的杯子,把两个杯子装入相同数量的液体。在儿童认为两个杯子装有相同数量的液体后,将一个杯子中的液体倒入一个比较高但比较狭小的杯子里,并问儿童“这个杯子(较高的一个)里的水与这个杯子(比较矮的杯子)的水一样多、较少还是较多?”实验中发现,对这个问题,6、7岁以下的儿童仅根据杯子里水的高度去判断水的多少,而不考虑杯子的口径的大小。而6、7岁以上的儿童对这个问题一般都能做出正确的回答,即他们都同时考虑水面的高度和杯子口径两个维度来决定杯子里水的多少。②数量守恒将其中的一排纽扣间的距离拉开或者是压缩,问被试,两排的纽扣数是否相同。实验中发现,对这个问题,5~6岁儿童有时根据长度判断多少,有时会从密度判断多少,但仍未达到守恒。直到8岁左右的儿童才能根据一一对应的关系,而不受知觉形状改变的影响,达到数的守恒。③长度守恒在儿童面前并排呈现两根同样的木棒,在儿童承认两根木棒长度相等后,把其中一根向右(或向左)移动一段距离,问儿童两根木棒的长度是否相等?如图所示:长度守恒实验中发现,约8岁以后的儿童已不受知觉形状的影响,回答两根小棒仍是一样长。幼小的儿童受知觉形状改变的影响,会说上面的棒比下面的长或下面的棒比上面的长,说明他们还不具有长度守恒的概念。④质量守恒向儿童呈现两个相同的圆球泥,然后当着儿童的面将其中的一个圆球形压成椭圆形,问儿童圆形的和椭圆形的哪个橡皮泥多,7岁以前的儿童,有的认为圆形的橡皮泥多,有的认7、8如图所示:质量守恒二、实验结论及启示算阶段(7—11岁)的孩子基本形成守恒概念,是指儿童认识到客体在外形上发生了变化,进学生守恒观念的形成。三、经典习题1.(单选)皮亚杰所说的守恒是指(1.(单选)皮亚杰所说的守恒是指( )。客体永久性不论事物的形态如何变化,儿童都知道其本质是不变的CD.参考答案:B2.(单选)皮亚杰认为,守恒是( )阶段儿童具备的能力。A.BCD.参考答案:C3.(单选)小红知道一个杯子里的水倒进碗里,水没有变少。说明小红处在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的( )。A.BCD.参考答案:C4.(多选)皮亚杰理论4.(多选)皮亚杰理论中的具体运算阶段是思维特点是( )。A.BCD.E参考答案:ABCE18:钟摆实验一、实验流程在钟摆问题的实验中,皮亚杰向被试呈现一个类似钟摆的装置:不同长度的绳子被固定在—个横梁上,绳子的末端可拴上不同重量的重物(见下图),实验者向被试演示如何使钟摆摆动(将栓有重物的摆绳拉紧并提至一定的高度,再放下即可)。被试的任务是,通过检验与钟摆摆动有关的四种因素(重物的重量、摆绳被提起的高度、推动摆绳的力量、摆绳的长度),来确定哪一种因素决定钟摆摆动速度。被试有较充分的时间对上述各种因素进行检验。解决此问题的正确途径是:再对所提出的假设进行系统的检验。问题的要求提出某种假设。但在第二个步骤上,这两个阶段的儿童的做法却有很大的区别。第二个步骤(检验假设)的关键点是,在检验的过程中、每改变一个特定因素的同时,必须保证其他的因素不变。其中,每个因素只设两个等级:(1)摆绳:长、短;(2)重量:轻、重;(3)摆高:高、低;(4)推力:大、小。的速度,摆绳越短,其摆动的速度越快。二、实验结论及启示通过实验证明,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能够运用假设演绎推理,推论出问题的结论。他们解决问题的思维特点是从假设出发,提出问题的可能性。其思维过程是,当他面临问题情境时,首先运用“一般的理论”思考影响结果的各种可能因素,并形成假设,然后通过实验验证假设的真伪,或者运用系统的科学方法,运用演绎推理检验假设,得出结论。而形式运算阶段之前的儿童还不能进行假设演绎推理。三、经典习题1.(单选)皮亚杰运用钟摆实验证明,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已经具有(1.(单选)皮亚杰运用钟摆实验证明,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已经具有( )。A.BCD.参考答案:B2.(单选)中学生晓波通过物理实验发现,钟表的摆动幅度不取决于钟摆的材料或重量,而是取决于钟摆的长度根据皮亚杰的认识发展阶段理论晓波的认知发展水平已达( AA.BCD.参考答案:D19:场依存和场独立一、实验流程身体顺应测验计了一种可以摆动的座舱(可倾斜的房间、可调节角度的椅子,如图所示)。当房间倾斜时,要求被试转动把手使椅子转到事实上垂直的位置。镶嵌图形测验测验时,要求被试在较复杂的图形中把隐蔽在其中的简单图形分离出来。一些被试能排除背景因素的干扰,从复杂图形中迅速、容易地知觉到指定的简单图形,而另一些被试完成该项任务则较为困难。二、实验结论及启示为场独立型-依存型是两种类型。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人对外部环境“场”的不同依赖程度上。用身体顺应实验和镶嵌图形测验可以有效地测量场独立型和场依存的人格差异。①场独型的人进行加工处理时,依据内在标准或内在参照,不依赖于周围的“场”与人交往时很少能体察入微,比如身体顺应实验中能够不容易受到房间倾斜角度的影响,更容易将椅子调整到事实上垂直的位置,镶嵌图形测验中能排除背景因素的干扰,从复杂图形中迅速、容易地知觉到指定的简单图形,这种认知方式的人称之为场独立型。②场依存型的人则要依赖于外界环境,处理问题总是依赖于“场”,他们在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时,依据外在参照,与别人交往时也能考虑到对方的感受。比如身体顺应实验中往往调整座椅时身体容易以与斜屋看齐,不容易将椅子调整到事实上垂直的位置,镶嵌图形测验中很难从复杂图形中找到指定的简单图形,这种认知方式的人称之为场依存型。从其人格整体来说,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这一人格维度没有好与坏之分,他们各自在不同的领域独领风骚。场独立型的人在认知领域显示了优势,他们处理问题比较灵活,善于抽象思维,自学能力较强,对自然科学知识更感兴趣;而场依存型的人在人际社会领域中显示了优势,他们善于体察别人,与人相处亲切融合,他们更喜欢社会定向的学科与知识。1.(判断1.(判断)一般来说,场依存型强的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比场独立型强的学生差。( )参考答案:×2.(判断)场依存型的学生更多地希望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认同。( )参考答案:√3.(判断)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与学生的学习倾向和特点有关系,一般来说,在学科兴趣方面,场独立型者较倾向于喜欢自然科学,而场依存者则喜欢社会科学。( )参考答案:√4.(单选)对于认知风格属场依存型的学生,一般情况下,适合的教学方法是( A.其供结的料让自探索BC参考答案:D5.(单选)当人们对客观事物作出判断时,如果常常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和干扰,这种人属于()。A.BC沉思型D.幅合型参考答案:B6.(多选)认知方式分为()。A.BC场稳定D.场活跃参考答案:AB20:巴甫洛夫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一、实验流程阶段一:在喂狗食前几秒钟,发出铃声或节拍器响声,接着再将肉末送入狗的口中。开始时,狗听到铃声并没有流口水的反应。(解释上图)狗狗吃到肉,会本能的分泌唾液。(解释上图)阶段二:将铃声和食物反复多次配对呈现,每次在吃食物之前都摇起铃声。阶段三:仅仅呈现铃声,狗狗也会流口水。二、实验结论及启示狗对声音作出了反应。这本来和唾液分泌无关的铃声,由于它和食物出现的时间接近,且反复多次呈现,最后单独呈现铃声也可以引起唾液的分泌。(一)五个概念:无条件刺激、无条件反射、中性刺激、条件刺激、条件反应第一阶段狗狗听到铃声无反应,此时第一阶段的铃声被称为中性刺激。狗狗吃到食物会本能的分泌唾液,不需要学习。食物被称为无条件刺激,这一阶段的唾液分泌被称为是无条件反应。第二阶段不断把铃声和肉多次配对呈现,在铃声(中性刺激)和肉(无条件刺激)之间建立了一个联系。第三阶段的铃声被称为是条件刺激,这一阶段的唾液分泌被称为条件反应。(二)两条规律:获得与消退;泛化与分化在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叫做条件反应的获得或习得过程。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仅仅呈现条件刺激物,不给予无条件刺激物,即不予强化,则所形成的条件反射就会逐渐减退而消失,这个过程称为消退。当一种无关刺激物已成为条件刺激物,引起条件反射后,与此刺激物相似的别的刺激,哭起来。行强化,而对相似的其他刺激不予强化。那么,个体最后只会对特定的条件刺激发生反应,分化现象的出现,说明了狗可以经过后天训练区分刺激。三、经典习题.选据典件射用论物以发的液泌应唾( 。A.BCD.参考答案:D2.(单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体现的是( )。A.BCD.参考答案:B3.(单选)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这种现象被称为( )。A.BCD.参考答案:C实验21:桑代克试误-联结学习理论一、实验流程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提出了联结试误学习理论。猫的学习曲线他用木板和石板建了一个叫迷笼的箱子,门可以用一个特殊的装置打开。他在箱子里放了一只饿猫,然后关上门,再在箱子外面的碟子里放些鱼儿,猫可以通过箱子的空隙看到食物。现在来观察猫的变化。这只饿猫看见食物会想方设法的出来,但是这只猫并不会开门,而且实验者桑代克也不会主动打开门。猫便会在里面乱蹦乱撞,伸出它的小爪子,喵呜喵呜,跳起来,又被墙弹回来,在箱子里尝试各种出去的方法。无意间碰到了开关,门就打开了,猫儿也吃到了160在经历第一次成功开门之后,并不能说明什么道理。于是桑代克在这只猫吃饱之后,隔了一段时间又把猫放了进去。同样的,在第二次猫还是不会开门,仍然是乱蹦乱撞不经意间碰到开关把门打开。这样的实验来来回回做了20多次。到最后几轮的时候,猫儿仅仅用了10几秒钟就打开了门,至此我们可以认为猫儿学会了开门。二、实验结论及启示桑代克通过这一实验得出了一系列学习理论及学习规律。学习的过程完全是盲目的或尝试错误的。实验中猫儿就是在乱蹦乱跳中无意间碰到了开关,经过多次尝试,最终学会了开门。结论:桑代克提出形成情境与反应相联结的三大定律,即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准备律是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学习者有准备而且给以活动就感到满意,过程中,为了保证猫去学习如何开门,那么这只猫必须处于饥饿状态。用的越多,就会变得越来越强,反之则越来越弱。如桑代克的实验过程中猫儿通过反复多次的练习,打开门的速度逐渐变快。在类似情景中饿猫还是会想办法打开门。启示:①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允许学生犯错误,并鼓励学生多尝试,从错误中学习,这样获得的知识才会更牢固。②在识记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努力使学生的学习能得到自我满足的积极结果,防止一无所获得到消极的后果。(效果律)③在学习过程中,应加强合理的练习,并注意学习结束后不时地进行练习。(练习律)④任何学习都应该在学生有准备的状态下进行,不能经常搞“突然袭击”。(准备律)三、经典习题1.(单选)提出学习过程就是尝试错误过程的心理学家是(1.(单选)提出学习过程就是尝试错误过程的心理学家是( )。A.桑代克BC班杜拉D.托尔曼参考答案:A2.(单选)在尝试学习中学习者在对刺激情境做出特定的反应后能获得满意的结果时,联结力量就会增加,这符合学习定律中的( )。A.练习律B效果律C准备律D.近因律参考答案:B3.(单选)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能突袭(比如,应该学习新知识,却进行考试),这不利于学生学习,其做法依据的是学习的( )。A.准备律B练习律C效果律D.参考答案:A22: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一、试验流程斯金纳在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基础上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这一概金纳箱”中进行的。斯金纳箱是一个0.3立方米的箱子,内有杠杆和与食物储存器相连接的食物盘。实验1:在箱子内白鼠只要轻轻按压杠杆,就有一粒食物丸子滚入食物盘,便获得食物。箱外有记录器,可以记录白鼠按压杠杆的速度。一只白鼠进入箱内,开始时有些胆怯,经过多次探索,迟早会做出按压杠杆的动作,一粒食物丸子落入盘中,若干次后就形成了白鼠按压杠杆取得食物的反射。实验2:将一只小白鼠放入一个有按钮的箱中。每次小白鼠不按下按钮,则箱子通电产生电击。当遭到电击之后小白鼠便会在箱内慌张乱蹦乱跳,一旦无意间按压住按钮,便会停止电击。但是一旦停止按按钮,电击又会出现。经过多次探索,会把按压按钮与停止电击建立起联系。二、实验结论及启示斯金纳提出三条强化规律:强化、惩罚、消退。强化有两种:正强化和负强化。强化能够增加行为发生的概率。正强化和负强化:由积极强化物引起的反应,为正强化(呈现一个愉快刺激,增强反应的发生概率);由消极强化物引起的反应,为负强化(撤销一个厌恶刺激,增强反应的发生概率)。为强化物。激物从情境中排除时,可以增强该反应。物伴随的过程,目的在于降低行为发生的概率。三、经典习题1.(单选)某学生为了避免父母的斥责而认真完成家庭作业,其行为背后的作用机制是1.(单选)某学生为了避免父母的斥责而认真完成家庭作业,其行为背后的作用机制是( )。A.正强化B负强化.正惩罚D.负惩罚参考答案:B2.学生张某上课经常偷玩手机,王老师发现后警告其如果上课再玩手机就请家长来学校。后来,张某减少了上课玩手机的行为,王老师运用的是( 。A.正强化B负强化CD.参考答案:C3.(判断)负强化就是惩罚。( )参考答案:×23: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一、实验流程(当中的作用。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特别是人的复杂行为主要是后天习得的。行为的习得既受遗传因素和生理因素的制约,又受后天经验环境的影响。生理因素的影响和后天经验的影响在决定行为上微妙地交织在一起,很难将两者分开。班杜拉认为行为习得有两种不同的过程:一种是通过直接经验获得行为反应模式的过程,班杜拉把这种行为习得过程称为“通行为而习得行为的过程,班杜拉将它称之为"通过示范所进行的学习",即我们所说的间接经验的学习。被试:3—6(36)道具:攻击性视频;小熊波波玩偶(是一种与儿童体形接近的充气玩具)流程:第一环节36ABC电影内容:一个大孩子,不停的对一只小熊玩偶做出各种攻击行为,并且伴随大声吼叫(如下图):ABC组儿童:大孩子打完玩偶后,既没有收到奖励,也没有受到惩罚。第二环节A、B、C偶。猜测:A、B、C第三环节A到了奖励。B罚。C二、实验结论及启示班杜拉通过观察学习实验提出了自己的观察学习理论。(一)他把学习分为参与性学习和替代性学习。(二)交互决定论认知和环境三者的交互作用。(三)观察学习观察学习的过程:观察学习包括注意、保持、再现(复制)和动机四个子过程。动机过程包括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直接强化:观察者因表现出观察行为而受到强化。替代强化:观察者因看到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强化。(四)观察学习理论的教育应用观察学习理论较多地应用于品德与规范的学习,在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问题:1.选择适当的榜样行为并反复示范榜样行为;给学生提供再现行为的机会,并促使学生不断进行自我调整;及时表扬良好行为,还要促进自我强化。三、经典习题1.(单选)一名儿童上课吃零食被惩罚,另一名正在准备吃零食的儿童看到了,把自己1.(单选)一名儿童上课吃零食被惩罚,另一名正在准备吃零食的儿童看到了,把自己准备吃的零食收起来,这时一种广泛存在的学习现象,被心理学家班杜拉称之为( )。A.BCD.参考答案:B2.(单选)儿童容易模仿影视片中反面人物的行为,结果导致不良品德。为了避免影视片的消极影响,根据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适当的做法是( )。避免学生观看这类影视片对有模仿行为的儿童进行说理教育CD.参考答案:D3.(单选)“杀鸡儆猴”的教育效应最适应的解释是( )。A.BCD.参考答案:D4.(单选)周末时,小芳这样来管理自己的学习,“如果我能在40分钟内完成学习任务,就去和朋友玩。”她运用的原理是( )。A.正强化B负强化CD.参考答案:C参考答案:C5.(多选)班杜拉以儿童的社会行为习得为研究对象,形成了其关于学习的基本思路,即观察学习是人类的学习最重要的形式,他把观察学习的过程分为( )。A.BCD.参考答案:ABCD实验24:苛勒的完形顿悟说一、实验流程完形-顿悟说是德国的格式塔心理学派所提出的一种学习理论。代表人物是韦特海默、子实验两个系列。实验一:箱子实验实验装置:把一只黑猩猩放在一个大的笼子里,笼子顶端悬挂有香蕉,地面上有箱子。几个箱子叠起方可够到香蕉。在复杂问题情境的实验中,有两个可利用的箱子。实验过程:当黑猩猩看到香蕉时,它最初的反应是用手去够,但够不着。它就把自己用来躺卧的箱子移到香蕉底下,站在箱子上伸手去取香蕉,但由于不够高,仍够不着,它只得又坐在箱子2上休息;突然间,黑猩猩跃起,搬起自己曾坐过的箱子1,并将它叠放在箱子2上,然后迅速地登箱而取得了香蕉。三天后,苛勒稍微改变了实验情境,但黑猩猩仍能用旧经验解决新问题。实验二:棒子实验实验装置:把黑猩猩放在一个锁着的笼子里,笼子外面有一筐香蕉和几根长短不一的棍棒(短棍子可以插到长棍子里面)。对于简单的棒子问题,黑猩猩只要使用一根木棒便可获(,方能获取食物。实验过程:在复杂的棒子问题情境中,最初只见黑猩猩一会儿用小竹竿,一会儿用大竹竿来回试着拨香蕉,但怎么也拨不着。不得已,它只得拿着两根竹竿飞舞着,突然,它无意地把小竹竿的末端插入了大竹竿,使两根竹竿联系在了一起,拿到了香蕉。黑猩猩会不断地重复这一接棒拨香蕉的动作。在第二天重复这一实验时,苛勒发现黑猩猩很快就能把两根竹竿连起来取得香蕉,而没有漫无目的。苛勒发现,黑猩猩在面对问题情境时,在初次获取食物的行为不成功后,并未表现出盲目的尝试-错误的紊乱动作,而是坐下来观察整个问题的情境,后来突然显示出了领悟的样子,并随即采取行动,顺利解决了问题。这就是所谓的顿悟,而顿悟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建一种心理完形。二、实验结论及启示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突然领悟为前提的。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完形是一种心理结构,是在机能上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整体结构,是对事物关系的认知。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学习过程中问题的解决,都是由于对情境中事物关系的理解而构成一种“完形”来实现的。这种“完形”倾向具有一种组织功能,能填补缺口或缺陷,使有机体不断发生组织和再组织,不断出现一个又一个“完形”。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构建“完形”的过程。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不是直接的,而需要以意识为中介由刺激直接引起的反应,乃是一种心理的或知觉方面的过程,动作直接接受知觉及其组织作用的支配。它既不是由刺激直接引起的,也不是由预定的联结所决定的。由此可见,格式塔心理学家对于刺激与反应或环境与行为之间的关系理解为间接的,是S—O—R,这是完形-顿悟说与联结主义的根本分歧所在。三、经典习题1.(单选)(1.(单选)( )是以苛勒为代表的德国格式塔心理学家关于学习的观点。A.BC试误说D.顿悟说参考答案:D2.(单选)强调学习在于在头脑中构造和组织一种“完形”是( )的学习理论。AA.BCD.托尔曼参考答案:A25:托尔曼符号学习理论一、实验流程爱德华·托尔曼,美国心理学家,以研究行为心理学著称。新行为主义的代表,目的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力图客观了解行为的目的性。对学习心理学有较大的贡献,提出整体行为模式和中介变量的概念,弥补华生古典行为主义的缺陷,并建构符号完形理论,也成为认知心理学的先驱。实验一:白鼠走迷宫实验装置:迷宫有一个出发点、一个食物箱和三条长度不等的从出发点到达食物箱的通道(分别为通道1、通道2、通道3)。实验开始时,将白鼠置于出发点,然后让它们自由地在迷宫内探索。一段时间后,检验它们的学习结果。检验时,再将它们置于出发点,并对各通道做一些处理,观察它们的行为。实验过程:当三条通道都畅通时,白鼠会选择第一条通道(距离最短的),也就是说,在一般情况下,白鼠往往选择较短的途径。在进一步的实验过程中,托尔曼在A处将通道1堵塞,这时发现白鼠选择通道2跑到食物箱。当在B处堵塞通道1时,白鼠并不像以前形成的习惯那样,先选择通道2,然后再选择通道3,而是避开通道2,马上选择通道3。即白鼠能“顿悟或意识到”阻塞点B是将一通道与二通道同时关闭起来。实验结果:在走过之后把迷津通路中某些特征(方向、与目的地间距离及其间关系等)做为符号标志,图。实验二:潜伏学习实验挑战。实验目的:研究白鼠学习迷津过程中食物对学习的作用实验过程:将白鼠分为三组:甲组不给食物(无食物奖励组);乙组每天给食物(有食物奖励组),甲、乙均为控制组。丙组为实验组,开头10天不给食物,第11天才开始给食物奖励。实验结果:乙组有食物奖励,逐渐减少错误比甲组快,但实验组丙自给食物奖励后,其误下降比乙组更快。(如下图)托尔曼的潜在学习实验实验结论:丙组在开头10天的练习中虽没有给其食物,但在每次练习中同样地探索迷津的每一部分,形成了认知地图,不过未表现在外部行为中而已。S—R二、实验结论及启示(一)学习是有目的的行为,而不是盲目的尝试错误。(二)学习是对“符号—完形”的认知。白鼠在学习方位迷宫图时是在头脑中形成一幅(。学习就是认识“达到目的地的符号”及其所代表的意义。(三)在外部刺激(S)和行为反应(R)之间存在中介变量(O)。托尔曼主张:将行S—RS—O—RO三、经典习题S-RS-O-R是托尔曼。( )参考答案:√2.(判断)托尔曼的潜伏学习实验证实了“没有外部奖励学习也可以产生”。( 参考答案:√26:习得性无助实验一、实验流程“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赛里格曼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他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趴在地上,惊恐哀叫,也不狂奔。后来实验者在给电击前,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倒地呻吟和颤抖。却眼睁睁地看着伙伴轻易地跳到笼子的另一边,自己却卧倒在笼子里,再也不肯尝试了。它本来可以主动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为什么它们会这样,连“狂奔,惊恐哀叫”,这些本能都没有了呢?因为它们已经知道,那些是无用的,这就叫“习得性无助”。二、实验结论及启示狗之所以表现出这种状况,是由于在实验的早期学到了一种无助感。也就是说,它们认识到自己无论做什么都不能控制电击的终止。在每次实验中,电击终止都是在实验者掌控之下的,而狗会认识到自己没有能力改变这种外界的控制,从而学到了一种无助感。在现实生活中,那些长期经历失败的儿童,久病缠身的患者,无依无靠的老人。他们身上也常常会出现这一现象。1.“习得性无助”的定义以及表现定义:习得性无助指有机体经历了某种学习后,在情感、认知和行为上表现出消极的特殊的心理状态。表现:习得性无助学生形成了自我无能的策略,最终导致他们努力避免失败。他们力求无法实现的目标,他们拖延作业,或只完成不费力气的任务。他们沮丧,并以愤怒的归因:当个体长期把失败归为内部的稳定的因素即能力的时候易倾向于产生习得性无助。面对学生的这种状态,教师要进行积极的引导。三、经典习题1.(单选)小明学习非常努力,但是成绩总是不理想,逐渐出现了被动、退缩、无动力1.(单选)小明学习非常努力,但是成绩总是不理想,逐渐出现了被动、退缩、无动力的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属于( )。A.BCD.参考答案:B2.(单选)下列属于习得性无助的一项是( )。A.玩危险的游戏,小明因此再也不把玩的事情告诉妈妈了B.4爸爸妈妈只好允许丽丽每晚都开着台灯睡爸爸妈妈只好允许丽丽每晚都开着台灯睡C是没人来修,前两天宿舍灯又坏了,小李索性不报告了D.每次都会友好地向他摇尾巴,但小张还是有点害怕参考答案:C27:桑代克的面积估算实验一、实验流程19世纪末20世纪初,心理学家纷纷对形式训练说提出质疑。桑代克首先在知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来证明。他在1901年以大学生为被试进行了面积估算实验,训练他们判断不同大小和形状的图形面积。实验过程:首先让被试先估计了127个矩形、三角形、圆形和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这样就预测了他们判断面积的一般能力。然后用90个10-100平方厘米的平行四边形让每一位被试进行判断面积训练。最后被试受到两种测验:第一种测验要求判断13个与训练图形相似的长方形的面积;第二个测验要求判断2727个图形是预测中用过的。研究表明:不规侧圆形的判断的成绩并没有提高。二、实验结论及启示桑代克迁移实验的结果,显然与形式训练说的迁移理论不符。桑代克似乎证明,能通过某种活动加以训练而可以普遍迁移的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是不存在的。那么,什么东西可以迁移呢?桑代克提出了相同要素说,同形式训练说相对抗。在共同成分时,一种学习才能影响另一种学习,即产生迁移。学习上因有共同成分,可产生积极性的迁移作用,但学习的情况并不都是如此。在学习的经验中,常有两种可能的干扰:一为前摄抑制,即原先的学习,对于后来的学习起干扰作用;另一种为后摄抑制,即后学的材料对于先前的学习的干扰作用。而且两种材料相似成分越多,则干扰的影响越强。三、经典习题1.(单选)羽毛球打得好的人,其网球也打得好,是因为二者之间有共同的成分,该观1.(单选)羽毛球打得好的人,其网球也打得好,是因为二者之间有共同的成分,该观点属于( )。A.概括说BCD.参考答案:B2.(单选)提出学习迁移的共同要素说的心理学家是( )。A.沃尔夫B高尔顿C桑代克D.斯金纳参考答案:C28:贾德的水下打靶实验一、实验流程实验一:贾德曾做过一个著名的水中打靶实验,通过这一实验提出了自己的概括化理论。他把十A、BA、B实验过程:A(1)。B(1)。当他们达到相同的训练成绩以后,改变目标在水中的深度(高度2),再进行检测,分析学生的结果。结果发现学过原理的一组的练习成绩明显优于未学过原理的一组。实验结果:(指折射原理应付了。换言之,他们在理论的高度上把握理解了实际情况后就能利用概括了的经验去迅速地解决需要按实际情况作分析和调整的新问题。”实验二:根据迁移的概括化理论,对原理了解概括得越好,对新情境中学习的迁移越好。后来,亨德里克森等人曾改进了贾德的实验。实验过程:他们把被试分成三组而不是两组:第一组不加任何的原理指导;第二组被试学习物理学的折射原理,知道水、陆之间物体的位置有折光差异,目标不在眼睛所见的位置;第三组则进一步加以指导,给他们解释水越深目标所在位置离眼睛所见的位置越远。第一次实验时靶62实验结果:击中靶所需的练习次数62迁移的进步(%)第一组机械学习9.106.0334第二组了解折光原理8.505.3737第三组了解折光原理和深浅比例7.734.6340如何思维,就会增加正迁移出现的可能性。二、实验结论及启示两个学习活动之间存在的共同成分,只是产生迁移的必要前提,而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即在于主体所获得经验的类化。所以贾德的学习迁移理论又称概括化理论。三、经典习题1.(单选)外语学习方法的教学促进了外语学习成绩的提高,能解释这一现象的迁移理1.(单选)外语学习方法的教学促进了外语学习成绩的提高,能解释这一现象的迁移理论是( )。A.BCD.参考答案:C2.(单选)经验类化说强调以下哪种因素在学习迁移中的作用?( )A.BCD.参考答案:C29:科勒的小鸡觅食一、实验流程苛勒,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格式塔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他通过小鸡觅食这一实验提出了关系转换的学习迁移理论。实验过程:AB(在实验之B)BACCBCB深。继续让小鸡去找食物。问题:在情景二中,小鸡会去首先去到哪个纸下面寻找食物?如果小鸡仍然到深灰色B纸下面寻找食物,那就证明迁移是由于相同要素的作用;如果小鸡是到两张纸中颜色更深的那张(C)下面寻找食物,那就证明迁移是对关系作出的反应。30%;而幼儿在做同样的实验时始终对黑色纸的刺激作出反应。二、实验结论及启示他认为这结果证明是情景中的关系对迁移起了作用,而不是其中的相同要素,被试选择的不是刺激的绝对性质而是比较其相对关系(把在前一种情景中学会的关系即“食物总是在颜色较深的纸下面”迁移到后一种情景中,从而做出了正确的反应)。两个条件:一是两种学习之间存在有一定的关系;二是学习者对这一关系的理解和顿悟。其中后者比前者重要。习得的经验能否迁移,并不取决于是否存在某些共同的要素,也不取决于对原理的孤立的掌握,而是取决于个体能否理解各个要素之间形成的整体关系,能否理解素和真正手段。苛勒认为,人们越能发现事物之间关系,则越能加以概括、推广,迁移越普遍。移,但他们强调“顿悟”是迁移的一个决定因素,认为迁移不是由两个学习情境具有共同要素、原理或规则而自动产生的某种东西,而是由于学习者突然发现两个学习经验之间存在着关系的结果,也就是说学习者领悟学习情境中的关系是实现迁移的根本条件。人所迁移的是顿悟--两个情境突然被联系起来的意识。对情境中的一切关系的顿悟是迁移的实质。顿悟指的是对事物之间的关系的基本认识或感受。经过检验而概括化的顿悟便是理解。与前几个迁移理论不同,关系转换说更加强调学习者个体的作用。苛勒对迁移的研究和贾德的观点不谋而合,他们都认为对事物的内在组织的理解是迁移的基础,即理解力越强,对总的情境的知觉就越完善,概括化的可能性也越大。握,要学会顿悟两种学习之间的关系,这一才能更好的产生迁移。三、经典习题1.(单选)重视对情境关系的理解的迁移理论是(1.(单选)重视对情境关系的理解的迁移理论是( )。A.BCD.参考答案:B30:卢钦斯的量杯实验一、实验流程心理学家卢钦斯曾做过一个著名的量杯实验,即让被试设法用大、小不等的容器去取一定量的水。通过这一实验揭示了定势的存在。卢钦斯的量水实验图(如下)实验要求:有A、B、C三种不同容量的杯子,要求被试用容积不同的量杯(A,B,C)去量一定量的水(P)ABCP。量杯容量及要量的水量如上表。186、7、8实验结果:BAC5(P=B-A-2C)。6、7P=B-A-2C6、7A-CA+C即可。在解答第8组二:这一组的被试不需要做1-5题,因而没有形成解答1—5题的定势,故迅速采用6、7、8二、实验结论及启示实验证明了定势在生活中的存在。所谓定势(即心向)是指重复先前操作所引起的心理准备状态。重复多次的心理操作过程会在接下来问题解决过程的中产生影响。定势在问题解决中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作用。定势在解答同类课题时可能产生迁移,而在解答不同类课题时,可能产生消极影响。因为人的认知策略和解题方法都有一个适用范围,超出一定适用范围,任何一种策略和方法都将是无效的。卢钦斯认为,为了排除定势的消极影响,可采取两种办法:①请固守一种方法处理问题的人说出为什么要这样做,然后让他来考虑是否有其他的方法可用;②如果尝试无结果,可稍停一会儿。这样可能打破某些特殊的定势,从而提出新观点或找到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和新方法。1.(单选)人们习惯于用老方法解决问题,原因在于受到( 1.(单选)人们习惯于用老方法解决问题,原因在于受到( )因素影响。A.BCD.参考答案:A2.(单选)心理定势对解决问题()。A.BCD.参考答案:C31:邓克尔的蜡烛实验一、实验流程美国心理学家邓克尔通过蜡烛实验证明了功能固着的存在。实验过程:实验材料:蜡烛、蜡烛盒、图钉、火柴、火柴盒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