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七章明朝专制制度的加强和资本主义的萌芽一、概述1368年正月,明太祖朱元璋即位于应天府,建国号为明,建元洪武,从而开始明朝的历史,历时276年,到1644年灭亡,明朝是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朝代,也是君主专制被强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时期,西方的资本主义踏上了这片古老的国土。第十七章明朝专制制度的加强和资本主义的萌芽一、1二、明朝历史的分期明太祖—惠帝—成祖朱棣—仁宗---宣宗为第一时期,洪武是社会经济摆脱了元朝统治后的恢复期,永乐、宣德步入发展繁荣阶段,由于丞相的废除和内阁的设立,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得以强化。从英宗---神宗(万历)这是明代的中期。从光宗到熹宗再到思宗,此时的明朝,天灾人祸盛行,导致明末农民起义的爆发,从而使明朝灭亡。二、明朝历史的分期明太祖—惠帝—成祖朱棣—仁宗---宣宗2明代历史的分期思宗隆庆万历泰昌天↓启穆宗←神宗←光宗←熹宗世宗→武宗→孝宗→宪宗嘉↓靖正德弘治成化崇祯宣德正统景泰天↓顺宣宗←英宗←代宗←英宗洪↓熙永乐建文洪武仁宗→成祖→惠帝→太祖明代历史的分期思宗隆庆万历泰昌天↓启穆宗←神宗←光宗←熹宗世3三、需要掌握的问题明初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关于明代资本主义萌芽问题明朝中后期的统治危机和张居正改革明代的民族关系关于明末农民起义。三、需要掌握的问题明初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4四、参考书目1四、参考书目15第一节明朝的建立与巩固“小明王”与“大明皇帝”1355年,韩林儿称“小明王”。是年,郭子兴病亡,小明王命朱元璋任元帅。1356年,朱元璋攻克江南重镇集庆,行“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之策略,发展生产,积蓄力量。第一节明朝的建立与巩固“小明王”与“大明皇帝”1355年6第一节明朝的建立与巩固“小明王”与“大明皇帝”1366年,朱元璋害死小明王,停止使用“龙凤”年号。1367年,朱元璋击败张士诚、方国珍,南方大局已定。朱元璋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为号,发动北伐。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建元“洪武”,是为明太祖。同年八月,攻克大都,元亡,改大都为北平。第一节明朝的建立与巩固“小明王”与“大明皇帝”1366年7明代制度及政治大势南京中华门明聚宝门遗址明代制度及政治大势南京中华门明聚宝门遗址8明朝专制制度的加强和资本主义的萌芽概述课件9二、明代政权的特点在明代的政权中,仍然显示出农民皇帝的某些特性,如疑、严,严主要是对各级官吏要求严格,尤其是对贪官污吏的惩处非常严酷,疑主要是对臣下的猜疑,他滥杀功臣,屡兴大狱,讲究忌讳等。
二、明代政权的特点在明代的政权中,仍然显示出农民皇帝的某些特10三、明初社会经济的恢复措施1、在经济上,编造黄册和鱼鳞图册,保证农民的一定生产、生活条件和恢复发展生产。2、恢复统治秩序的措施:(1)徙富民,抑豪强(2)移民屯田,奖励开垦。(3)减免赋役。(4)争夺劳动力,垦荒屯田。(5)兴修水利。(6)鼓励种植经济作物,以解决衣食问题。
三、明初社会经济的恢复措施1、在经济上,编造黄册和鱼鳞图11第二节明朝前期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1、在中央废中书省,罢丞相,升六部设内阁。2、在地方上废除“行中书省”,设三司。3、完善监察制度。4、在司法上,设都察院、刑部、大理寺三法司。5、在军事上设立五军都督府,实行“卫所”制度。6、设立锦衣卫和东厂西厂,实行特务统治。7、加强学校和科举,并实行八股举士。第二节明朝前期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1、在中央废中书省,罢丞12专制统治的措施一废丞相明代中央机构的组织原则是分权,目的是互相牵制,彼此制约,权力集中于皇帝一人之手。明初沿袭元制,中书省掌行政,为宰相机构,统领六部。《太祖实录》卷一一七洪武十一年(1378),“胡元之世,事专中书。凡事必先关报,然后奏闻。其君又昏蔽,是致民情不通,寻至大乱,深为可戒”。《明史》卷二《太祖本纪》“奏事毋关白中书省”。专制统治的措施一废丞相明代中央机构的组织原则是分权,目的是互13专制统治的措施洪武十三年(1380),明太祖以谋反之罪杀中书左丞相胡惟庸,宣布废除中书省及丞相,由皇帝直接统领六部等具体行政机构。从此,中国历史上的宰相制度不复存在。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陵迟,全家处死。——《皇明祖训》废丞相专制统治的措施洪武十三年(1380),明太祖以谋反之罪杀中书14专制统治的措施废丞相“中书之政,分于六部”。六部分割了原来宰相的权力,成为皇帝之下中央处理政务的最高一级机构。在政务运行中,除重大事务需要奏请皇帝批准外,日常事务可以自行处理。皇帝工部刑部兵部礼部户部吏部专制统治的措施废丞相“中书之政,分于六部”。皇帝工部刑部15专制统治的措施设内阁《春明梦余录》卷二五“八日之间,内外诸司奏札凡一千六百六十,记三千二百九十一事”。朱元璋:“朕代天理物,日总万机,岂能一一周遍。”洪武十三年(1380),设置四辅官。洪武十五年,设置殿阁大学士。专制统治的措施设内阁《春明梦余录》卷二五洪武十三年(138016专制统治的措施明成祖即位后,从翰林院官中选解缙、胡广等人,入直文渊阁,称为内阁学士,得以参预机务。内阁之名及阁臣参预机务由此开始。此时阁臣,品位比较低,且不置属官,不得干涉诸衙门执掌,诸衙门奏事也不得相关白,阁臣仅备顾问而已。内阁制度专制统治的措施明成祖即位后,从翰林院官中选解缙、胡广等人,入17专制统治的措施仁宗、宣宗以后,担任阁臣者,地位渐高。内阁票拟逐渐成为制度。票拟制的实行,使内阁从制度上获得了普遍与闻朝政的权力,基本上打破了“诸司奏事不相关白”的限制。内阁通过拟旨可以影响和左右皇帝的决策。票拟:一切内外章奏送到内阁,由阁臣先看,并提出处理意见,写在纸条上,与章奏一道呈给皇帝。票拟成为内阁最重要的职掌。批红:皇帝看过章奏及阁臣的意见后,亲用红笔写于章奏,叫批红。内阁制度专制统治的措施仁宗、宣宗以后,担任阁臣者,地位渐高。内阁票拟18专制统治的措施批红司礼监←皇帝←司礼监←内阁票拟↓内阁→司礼监→皇帝→司礼监→通政司内阁职在“佐天子出令”,即以票拟之权,辅佐皇帝处理政事,这是同于古代宰相职权的地方。但内阁不能统领监督百官、指挥诸司,又是大不同于古代宰相职权的地方。
内阁制度与宦官专权专制统治的措施批红司礼监←皇帝←司礼监←内阁票拟↓内阁→司礼19专制统治的措施二、加强监察监察机构——督察院洪武十三年(1380),罢御史台,洪武十五年,置督察院。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设科给事中,分工对六部进行行政监督。监察御史和六科给事中合称“科道官”,共一百六、七十人,又被称为“言官”。喉舌之司——通政使司掌收内外章奏,沟通内廷与外廷的联系。专制统治的措施二、加强监察喉舌之司——通政使司20县州府15省专制统治的措施废行省设三司监察、司法提刑按察使司军政都指挥使司省民政、财政布政使司作为中央差遣的巡抚和总督县州府15省专制统治的措施废行省监察、司法提刑按察使司军政都21专制统治的措施北平行都指挥使司夜巡铜牌专制统治的措施北平行都指挥使司夜巡铜牌22专制统治的措施卫、所制度一般5600人设一卫,长官为指挥使,下辖5千户所;每千户1120人,长官为千户,下辖10百户所。卫所制有唐府兵制寓兵于农,兵农合一的色彩。明“兵部有出兵之令而无统兵之权,五军〔都督府〕有统兵之权而无出兵之令。……合之则呼吸相通,分之则犬牙相制”。——《春明梦余录》卷三十《五军都督府》军事制度专制统治的措施卫、所制度明“兵部有出兵之令而无统兵之权,五军23实行八股举士
京师学和州县学均为官办,京师有南北国子监,地方有府学和县学,各学校都有卧碑:“一切军民利病,农工商贾皆可言之,惟生员不许建言。”考试形式为八股格式,用四书五经的话为圣贤立言,按照程朱的注释,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不能发挥个人的思想。实行八股举士京师学和州县学均为官办,京师有南北国子监,地方24明代状元装状元及第镜明代状元装状元及第镜25三、分封诸王与靖难之役朱元璋吸取宋元皇室孤立而亡的教训,在洪武三年正式开始分封诸王。共分封二十四子一从孙共二十五人为王。明代藩王的权力:①地方军队调动须经藩王同意;②战时藩王为当地最高军事长官,地方军队归藩王指挥;③藩王有自己的护卫军队。
三、分封诸王与靖难之役朱元璋吸取宋元皇室孤立而亡的教训,在261、建文削藩建文帝采用了黄子澄的建议,八月就首削周王,禁锢于京师。连削湘、齐、代、闽四王。结果燕王就在当年的七月在北平起兵“靖内难”了。事实证明,建文及其谋臣们的削藩顺序及方法错了。
1、建文削藩建文帝采用了黄子澄的建议,八月就首削周王,禁锢于272、靖难之役建文元年(1399)七月朱棣援引祖训,“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之,以清君侧”,以讨奸臣齐泰、黄子澄为名,誓师北平,自称“靖难”之师。故史称这场战争为“靖难之役”。
2、靖难之役建文元年(1399)七月朱棣援引祖训,“朝无正28第三节明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一、与蒙古的关系
蒙古分裂为鞑靼、瓦剌和兀良哈三部,1449年,瓦剌强大后,首领也先率军南下攻打大同,英宗听信宦官王振建议亲征,在土木堡被敌追及。将士饥渴疲劳,仓猝应战,死伤过半,英宗被俘,王振亦为部下所杀,史称“土木之变”。
第三节明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一、与蒙古的关系29明朝专制制度的加强和资本主义的萌芽概述课件30南宫复辟1457年正月,宦官发动政变,率军攻入软禁英宗的南宫,拥英宗重新复位,烛影斧声,杀死景泰帝,于谦等惨遭杀害。
南宫复辟1457年正月,宦官发动政变,率军攻入软禁英宗的南宫31明长城的修筑为了防备蒙古的袭扰,明政府修起了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的长城,在长城沿线上先后设置“九边”,即九个军事重镇,加强自身的防卫能力。
明长城的修筑为了防备蒙古的袭扰,明政府修起了东起山海关,西到32明朝专制制度的加强和资本主义的萌芽概述课件33明长城明长城34山海关山海关35二、与女真族的关系女真在明朝永乐年间,分为海西女真、建州女真和野人女真三部,明朝先后设建州卫、左卫及右卫,又建立奴儿干都指挥使司。其管辖范围包括西起鄂嫩河,东至库页岛,北抵外兴安岭,南濒日本海的广大地区。并派出所宦官亦失哈以钦差的身份九次巡视奴尔干,并于1413年建永宁寺,并立《敕修永宁寺碑》。
二、与女真族的关系女真在明朝永乐年间,分为海西女真、建州女真36永宁寺碑永宁寺碑37三、在西南地区设立了乌斯藏和朵干两个都司,宗喀巴在西藏创立格鲁派,他们戴黄帽,俗称黄教,它主张严守戒律,禁止喇嘛娶妻生子,崇尚苦修,不与世俗争权。成祖征召宗喀巴,他派弟子释迦也失赴京朝见,成祖封他为“大国师”,其两大弟子被追称为一世达赖(达赖喇嘛·根敦珠巴
)和一世班禅(额尔德尼·克珠杰.藏传佛教格鲁派大活佛)。明初在云贵地区,改土归流。
三、在西南地区设立了乌斯藏和朵干两个都司,宗喀巴在西藏创立格38宗喀巴像宗喀巴像39一世达赖一世班禅一世达赖一世班禅40四、郑和下西洋永乐三年至宣德八年(1405—1433年),明政府派郑和率庞大的中国船队七次下“西洋”(“西洋”指今天印支半岛、马来半岛、印尼、婆罗洲等地,“东洋”指今天的菲律宾、日本等地),成为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四、郑和下西洋永乐三年至宣德八年(1405—1433年)41郑和下西洋线路图郑和下西洋线路图42郑和原姓马,小字三宝,云南昆阳,回族,明太祖打云南时,郑和被俘作太监,后归燕王朱棣。燕王起兵靖难,郑和从燕王起兵有功,赐姓郑,世称“三保太监”或“三宝太监”。郑和原姓马,小字三宝,云南昆阳,回族,明太祖打云南时,郑和被43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及意义
主要是宣扬国威,扩大在海外的政治影响,并与各国进行贸易往来。同时,由于靖难之变以后,建文帝下落不明,相传有访其踪迹的用意。郑和下西洋后,大大加强了中国与南洋的联系,航路畅通,贸易发展。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及意义主要是宣扬国威,扩大在海外的政44五、东南沿海的抗倭斗争倭寇在明初就对中国东南沿海进行了侵扰,明中期以后,随着政治的腐败,海防的松驰,倭寇更加猖狂,在抗倭名将戚继光、谭纶等领导下,取得了抗倭的局部胜利。
五、东南沿海的抗倭斗争倭寇在明初就对中国东南沿海进行了侵扰,45戚继光戚继光46谭纶谭纶47谭纶墓谭纶墓48六、万历年间的抗日援朝斗争
日本丰臣秀吉发动了侵朝战争后,朝鲜向中国求助,明朝决定派宋应昌,李如松率兵4万过鸭绿江援朝,(1597)日本再次入侵,派兵部尚书邢玠率军入朝,朝鲜民族英雄李舜臣与年逾七十的明朝老将邓子龙并肩指挥,最后壮烈牺牲。六、万历年间的抗日援朝斗争日本丰臣秀吉发动了侵朝战争后,朝49邓子龙与李舜臣邓子龙与李舜臣50七、西方传教士的东来
最著名的传教士是意大利人利玛窦,熊三拔和德人汤若望。给当时腐朽没落的中国社会吹进了新鲜空气,使人耳目一新,他们努力介绍传播西方文化,对中西方文化交流起了很大的作用,如利玛窦同徐光启合译了欧里几得的《几何原本》,汤若望著有《远镜说》等。七、西方传教士的东来最著名的传教士是意大利人利玛窦,熊三拔51利玛窦汤若望利玛窦汤若望52第四节明代中期的社会危机与张居正改革明代中期的社会问题,主要表现在皇族大地主疯狂兼并土地,使农民失去土地而成为流民,同时政治上厂卫制度的发展,出现了严重的宦官专权局面,在朝廷的官员中,又有内阁首辅之争,使政治日趋危机。张居正的改革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第四节明代中期的社会危机与张居正改革明代中期的社会问53明代中期的危机与改革与汉、唐相比,明代宦官数量庞大,机构发达,权力广泛。明朝宦官机构非常庞大,重要的有十二监、四司、八局,合称“二十四衙门”。明太祖时,曾铸铁牌置宫门内:“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一、内阁制度与宦官专权明代中期的危机与改革与汉、唐相比,明代宦官数量庞大,机构发达54明代中期的危机与改革明成祖永乐十八年(1420),设立“东厂”特务机构,由亲信宦官掌管,后来例用司礼监太监提督,开宦官干政之端。王振像北京智化寺明代中期的危机与改革明成祖永乐十八年(1420),设立“东厂55明代中期的危机与改革内阁制度与宦官专权明朝废了宰相,形成了部分的权力真空,这为明代宦官专权提供了空间,使得宦官得以以皇帝家奴的身份窃取了部分皇权。
批红司礼监←皇帝←司礼监←内阁票拟↓内阁→司礼监→皇帝→司礼监→通政司内阁→司礼监→内阁→司礼监→通政司票拟批红明代中期的危机与改革内阁制度与宦官专权明朝废了宰相,形成了部56明代中期的危机与改革皇帝不理政事的时候,容易出现宦官专权的局面。《廿二史札记》卷三三《明内阁首辅之权最重》“人主不亲政事,故事权下移,长君在御,尚以票拟归内阁,至荒主童昏,则地近者权益专,而阁臣亦听命矣”。主管宦官年号庙号司礼监魏忠贤天启熹宗司礼监刘瑾正德武宗锦衣卫汪直成化宪宗司礼监王振正统英宗四大权阉明代中期的危机与改革皇帝不理政事的时候,容易出现宦官专权的局57明代中期的危机与改革明代宦官掌握东、西厂和锦衣卫,是明朝特务政治的代表,是其得以专权一因。明代宦官专权并未对皇权构成威胁。内阁制度与宦官专权明锦衣卫印明代中期的危机与改革明代宦官掌握东、西厂和锦衣卫,是明朝特务58明代中期的危机与改革明宪宗元宵行乐图明代中期的危机与改革明宪宗元宵行乐图59明代中期的危机与改革上……遍游宫中,日率小黄门为角觝蹋毱之戏,随所处辄饮宿不返,其入中宫及东西两宫,月不过四五日。…别构院籞,筑宫殿数层,而造密室于两厢,勾连栉列,名曰“豹房”。初日幸其处,既则歇宿,比大内。令内侍环值,名“豹房祗候”。群小见幸者,皆集于此。
——《明武宗外纪》
豹房勇士铜牌明代中期的危机与改革上……遍游宫中,日率小黄门为角觝蹋毱之戏60二、张居正改革1、澄清吏治。创立“考成法”,官吏“用舍进退,一以功实为准”。2、增加财源。下令重新丈量全国土地,清查赋税田产,实行一条鞭法。3、整顿军事:在边境“积钱谷,练兵马,整器械,开屯田,理盐法”,积极练兵备战;对鞑靼贵族采取加强政治经济联系的政策;对倭寇则予以沉重打击。
二、张居正改革1、澄清吏治。创立“考成法”,官吏“用舍进退,61一条鞭法
1581年,张居正“总括一县之赋役,悉并为一条”:(1)各项田赋和各种徭役一律合并征银。(2)徭役中的力差改为以银代役,由官府雇人充役。(3)徭役银不用户丁分派,而由地亩承担。(4)以县为一单位,将全部徭役银分配于一县的田额上。(5)赋役征收由地方官吏直接办理,废除原来通过粮长、里长办里征解赋役的办法。一条鞭法1581年,张居正“总括一县之赋役,悉并为一62明神宗张居正明神宗张居正63明代经济发展之特色“一条鞭法”与赋役制度变迁特点:赋役合并赋役各项普遍用银折纳反映赋役制度变迁的趋势:1、现物税和现役制向货币税过渡。2、户丁税向土地税过渡,此过渡直到清实行“摊丁入亩”才最终完成。徽州府祁门县江寿户帖明代经济发展之特色“一条鞭法”与赋役制度变迁特点:赋役合并徽64一条鞭法是我国赋役制度史上的重大改革。简化了手续,使赋与役二者合而为一征收,出现了“摊丁入亩”的趋势。徭役征银使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驰,为城镇手工业提供了较多的劳动力。由于赋税征银,对货币地租的产生和部分农作物的商品化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一条鞭法是我国赋役制度史上的重大改革。65第五节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
明代商品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一种新的生产关系即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开始萌芽。其原因主要在于明代中叶,社会经济比前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尤其是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并且出现了产品商品化的趋势,社会分工和交换的频繁,使商品经济空前活跃。
第五节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明代商66一、萌芽产生的条件1、农产品商品化的趋势日益明显2、手工业生产水平的提高3、明代社会分工明显扩大4、商品经济的发展。一是商业资本十分活跃;二是手工业城镇和城市经济日益繁荣,有了著名的五大手工业中心;白银已经成为最主要的流通货币。一、萌芽产生的条件1、农产品商品化的趋势日益明显671、农产品商品化的趋势农业生产水平和生产技术的提高,提高了作物的产量,有了剩余的农产品。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出现了农副产品商品化的趋势。一条鞭法,赋役征银,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城镇人口增加,也促使了粮食的商品化。1、农产品商品化的趋势农业生产水平和生产技术的提高,提高了作68二、明代经济发展之特色1、农业:技术的改良从明末徐光启《农政全书》中所见,当时农业上各个生产过程中的工具都已齐备。水转连磨、水转翻车,以及木牛耕具的使用,对于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农业生产力,有深刻影响。
《农政全书》二、明代经济发展之特色1、农业:技术的改良从明末徐光启《农政69二、明代经济发展之特色农业:耕地扩大在单位面积产量提高有限的情况下,主要增产的途径就是扩大耕地面积。随着平原地区出现人满为患的现象,开垦越来越进入丘陵山区和边远地区。直隶开垦事帖二、明代经济发展之特色农业:耕地扩大在单位面积产量提高有限的70明代经济发展之特色农业:新品种的引进新引进和传播推广的外来作物如甘薯、玉米、土豆、花生等具有耐干旱的特点,不需要很好的水土条件,这使地形崎岖和干旱贫瘠的土地得到了利用。烟草始于明末传入中国,推广迅速,雍正、乾隆之际,遍及广东、江南、山东、直隶、湖广、陕西、甘肃各地。明代经济发展之特色农业:新品种的引进新引进和传播推广的外来作71明代经济发展之特色农业:经营性地主的出现谭晓,邑东里人。与兄照俱精心计,居湖乡田多洼芜,乡之民皆逃农而渔,于是田之弃弗治者以万计。晓与照薄其值买之,佣乡民百余人,给之食,凿其最洼者为池,余则周以高塍辟而耕之,岁入视平壤三倍。池以百计,皆蓄鱼,池之上架以梁为茇(ba)舍,蓄鸡豕其中,鱼食其粪又易肥,塍之上植梅桃诸果属,其污泽则种菰茈、菱芡,可畦者以艺四时诸蔬,皆以千计。……于是赀日益饶。——《常昭合志稿》卷四八《轶闻》明代经济发展之特色农业:经营性地主的出现谭晓,邑东里人。与兄722、手工业生产水平的提高明代匠籍制的废除。纳银代役,对手工业生产者的人身控制日益减弱。手工业的进步,产量大为提高。
2、手工业生产水平的提高明代匠籍制的废除。73明代经济发展之特色2、手工业:规模扩大明代以后,手工业的生产,已开始脱离农家副业的性质,而向着工场手工业的道路前进,并在生产系统上逐渐组成为一个有机的构成。如松江的棉布、苏州的丝织、江西景德镇的陶瓷等,不仅规模大、质量精,而且逐渐发展出一些专业的城镇、专业的乡村。
明代经济发展之特色2、手工业:规模扩大明代以后,手工业的生产74明代经济发展之特色手工业:规模扩大明代以后,手工业的生产,已开始脱离农家副业的性质,而向着工场手工业的道路前进,并在生产系统上逐渐组成为一个有机的构成。如松江的棉布、苏州的丝织、江西景德镇的陶瓷等,不仅规模大、质量精,而且逐渐发展出一些专业的城镇、专业的乡村。
明代经济发展之特色手工业:规模扩大明代以后,手工业的生产,已75明代经济发展之特色青地蕃莲印花布明代经济发展之特色青地蕃莲印花布76明代经济发展之特色嘉靖五彩鱼藻纹盖罐宣德青花灵芝石榴樽明代经济发展之特色嘉靖五彩鱼藻纹盖罐宣德青花灵芝石榴樽77明代经济发展之特色宣德云纹铜熏炉明代经济发展之特色宣德云纹铜熏炉783、社会分工明显扩大手工业脱离农业独立发展的趋势明显,从男耕女织到专门从事手工业而脱离农业。出现了地域分工的趋势,出现了粮食和经济作物生产、原料和手工业品生产的地域分工趋势。3、社会分工明显扩大手工业脱离农业独立发展的趋势明显,从男耕794、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业资本十分活跃,有徽商、晋商、江右商三大商帮。手工业城镇和城市经济日益繁荣。五大手工业中心;松江、苏杭、芜湖、河口、景德镇。白银已经成为最主要的流通货币。
4、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业资本十分活跃,有徽商、晋商、江右商三大80明代经济发展之特色4、商品经济的繁荣明清时期,……商业的规模、商人的活动范围和商业资本的积累,都大大的超越了前一个历史阶段的水平。
——傅衣凌
明代经济发展之特色4、商品经济的繁荣明清时期,……商业的规模81明代经济发展之特色“江浙熟,天下足”——“湖广熟,天下足”明代中叶以后,全国各地粮食都在流动中。明代中叶以后,中国的工业原料生产与粮食生产分工逐渐明显,出现有些地区专种经济作物,而另一些地区则以粮食生产为主,因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交流,不仅有消费品的交流,也有工业原料的交流。……象这一种工业原料品的交流,应为这时代的一个特征。
——傅衣凌《明清社会经济史论文集》商品经济的繁荣明代经济发展之特色“江浙熟,天下足”——“湖广熟,天下足”商82明代经济发展之特色货郎图明代经济发展之特色货郎图83明代经济发展之特色南都繁会图卷明代经济发展之特色南都繁会图卷84明代经济发展之特色丝绸、瓷器的出口,在明清两朝为中国赚来大量的白银。“白银货币化”是明清商品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现象。万历五十两银锭商品经济的繁荣明代经济发展之特色丝绸、瓷器的出口,在明清两朝为中国赚来大量85局限性在少数行业,个别地区出现,自然经济仍然为主,资本主义受封建制度的压迫,且本身又有封建性,机户同时受政府重税的压迫,不能积累资本,扩大再生产,机工也没有完全与土地分离,这些因素导致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而且是稀疏的萌芽。局限性在少数行业,个别地区出现,自然经济仍然为主,资本主义受86三、明代市民社会及其文化明代中期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商业化速度加剧,随之而来的则是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以及人们闲暇时间的增多。明清时代的中国社会里,已经出现有相当数量的市民阶级。道光《苏州府志》卷一○记晚明苏州府“聚居城郭者十之四五,聚居市镇者十之三四,散处乡村者十之一二”。三、明代市民社会及其文化明代中期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商业化87明代市民社会及其文化李伯重著苏州府本是明清江南城市化水平最高之处,而苏州地区又是苏州府内城市化水平最高之处。明清苏州城市的扩大表现为城市地域范围的扩展与城市人口的增加。明清苏州城市工业的发展,必然引起城市工业人口的相应增加,并导致了城市人口职业结构的变化。明代市民社会及其文化李伯重著苏州府本是明清江南城市化88第六节明末农民战争与明朝的
灭亡
明末农民战争是我国封建社会中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一次农民起义,也是我国农民起义的最高点和最后一次大规模的起义,处于空前绝后的位置。
第六节明末农民战争与明朝的
灭亡明末农民战争是我国封建社89一、明史三案明朝后期政治日益黑暗、腐朽。官吏贪污腐化,朝廷党争不已。先后出现了“梃击”、“红丸”、“移宫”等三案。
一、明史三案明朝后期政治日益黑暗、腐朽。官吏贪污腐化,朝廷党90二、东林党是明末以江南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为主的政治集团,顾宪成与高攀龙等在东林书院讲学,议论朝政,裁量人物,后又制定了《东林会约》,发起了东林大会。二、东林党是明末以江南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为主的政治集团,顾91三、李自成起义
李自成率部进入河南,提出了“均田免粮”的口号,李自成占领西安。1644年正月,李自成改国号大顺,建元永昌,改西安为长安,称西京。铸永昌通宝钱,造甲申历。
三、李自成起义李自成率部进入河南,提出了“均田免粮”的92明末农民战争的失败及其意义
一是起义军推翻了腐朽的明朝,打击了地主阶级。二是起义军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均田”的口号,将农民的平等要求集中到土地问题上,表明农民战争进入了以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为斗争目标的更高阶段。三是起义军提出“公平交易”的口号。失败的原因一是由于清兵入关,满汉地主联合镇压,二是起义军内部严重的流寇主义;三是政策的失误。明末农民战争的失败及其意义一是起义军推翻了腐朽的明朝,打击93第七节明代的文化与思想一、《永乐大典》的修撰二、明代理学的发展---王阳明的心学三、李贽的反道学思想四、文学戏曲五、科学枝术第七节明代的文化与思想一、《永乐大典》的修撰94一、《永乐大典》的修撰成祖永乐元年,由解缙率领一百多人,用一年时间完成,定名为《文献大成》。成祖以其内容不够宏广,于是又加派了姚广孝为监修,动员儒臣文士二千一百余人,重加修辑,用了五年时间,于永乐六年(1408)冬告成,由成祖改名为《永乐大典》。全书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目录六十卷,装成一万二千册。广收古今图书七、八千种,总计约三亿七千多万字。是最大的类书。
一、《永乐大典》的修撰成祖永乐元年,由解缙率领一百多人,用一95解缙解缙96明朝专制制度的加强和资本主义的萌芽概述课件97二、王阳明的心学
字伯安,余姚人,曾讲学于故乡的阳明洞,故称阳明先生,发展了“心即理”的学说,提出了“致良知”的主张,主张知行合一。其代表作是《传习录》和《大学问》。
二、王阳明的心学字伯安,余姚人,曾讲学于故乡的阳明洞,故称98王阳明的心学
提出了“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的论断。发展了陆九渊“心即理”的学说,认为仁义礼智都是人所固有的良知良心;在认识论上提出了“致良知”的主张。良知天理是人心所固有的,只因私欲蒙蔽了良知,主张去人欲存天理,将心中固有的良知发掘出来;主张知行合一,知行不能分,知行合而为一,一念发动处便是行了,要使不善消灭在萌芽中。
王阳明的心学提出了“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的论断。发展99三、王艮及泰州学派
认为良知是人们固有的,是“不虑而知,不学而能”,其修身学说中,提出了止至善的思想,提出了“明哲保身论”。他还提出了“百姓日用即道”的著名命题。三、王艮及泰州学派认为良知是人们固有的,是“不虑而知,100王艮及泰州学派
王氏认为良知是固有的,是“不虑而知,不学而能”的先验的道德观念。在其修身学说中,提出了止至善的思想,要正已安身,强调中自身的儒家道德修养来约束自我,提出了“明哲保身论”。提出了“百姓日用即道”的著名命题,认为“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凡有异者,皆谓之异端。”王艮及泰州学派王氏认为良知是固有的,是“不虑而知,不学而能101四、李贽的反道学思想
著有《焚书》、《藏书》《续焚书》反对将“天理”与“人欲”对立起来。打破了对孔子的绝对迷信,提出了不以孔子是非为是非的思想,认为“人人皆可为圣”,提出了童心说。
四、李贽的反道学思想著有《焚书》、《藏书》《续焚书》反对102李贽的叛逆思想李贽号卓吾,福建晋江人,曾任云南姚安知府,因众子早夭和官场束缚,辞官讲学,在哲学上与王阳明保持一致,但他反对封建正统思想,反对将“天理”与“人欲”对立起来。他打破了对孔子的绝对迷信,提出了不以孔子是非为是非的思想,认为六经是史官过分赞美之语和孔孟之徒的记忆师说;批判道学“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儒雅,行若狗猪”。对孔夫子的崇拜是“一犬吠影,百犬吠声。”在文学创作上,提出了童心说。他的思想有明显的叛逆性,最后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而迫害致死。
李贽的叛逆思想李贽号卓吾,福建晋江人,曾任云南姚安知府,因众103五、明代四大奇书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和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三国演义》是著名的章回体小说,《水浒传》是英雄传奇小说,《西游记》是一部长篇神话小说,而《金瓶梅》是我国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言情小说。
五、明代四大奇书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104明代的文学施耐庵《水浒传》人物图清初绘明代的文学施耐庵《水浒传》人物图清初绘105三言二拍
明代著名的短篇小说集有三言二拍,冯梦龙的“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凌蒙初的“二拍”为《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都是很有影响的文学名著。
三言二拍明代著名的短篇小说集有三言二拍,冯梦龙的“三言106明代的文学吴承恩《西游记》插图罗贯中:《三国志演义》兰陵笑笑生:《金瓶梅》冯梦龙:《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明代的文学吴承恩《西游记》插图罗贯中:《三国志演义》107明代诗文
明代前期,以大学士杨士奇、杨荣、杨溥为首的“台阁体”诗派把持文坛。明中叶以后,先后崛起了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前七子”,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的“后七子”。他们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对台阁体发起了进攻。明中期以后,文坛上又出现了以王慎中、归有光为代表的“唐宋派”和以袁宗道、袁宏道和袁中道三兄弟为代表的“公安派”。明代诗文明代前期,以大学士杨士奇、杨荣、杨溥为首的“台108六、明代戏曲
康海的《中山狼》、王世贞的《鸣凤记》和徐渭的《四声猿》等有影响的作品。最负盛名的是汤显祖,他创作了著名的《临川四梦》即《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紫钗记》,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六、明代戏曲康海的《中山狼》、王世贞的《鸣凤记》和徐渭的《109汤显祖和他的《牡丹亭》汤显祖和《牡丹亭》汤显祖和他的《牡丹亭》汤显祖和《牡丹亭》110七、明初书法
文征明诗、文、书画堪称四绝。后期以董其昌和米万钟最为著名,时有“南董北米”之称
文征明书法作品七、明初书法文征明诗、文、书画堪称四绝。后期以董其昌和米万111文征明的画董其昌书法作品文征明的画董其昌书法作品112八、明代绘画
前期王绂以善画墨竹出名。中叶张伟人称江夏派,孝宗曾赐他画状元的印章。而江南的沈周、文征明、唐寅和仇英“吴门四大家”崛起,被后世称为“明四家”。嘉靖时的徐渭,创泼墨花卉。明末的董其昌、陈洪绶等人,在绘画上也有相当大的成就。
八、明代绘画前期王绂以善画墨竹出名。中叶张伟人称江夏派,孝113吴门四大家
唐寅的春宫画沈周的《东庄图》吴门四大家唐寅的春宫画沈周的《东庄图》114九、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李时珍用26年心血,于1578写成。集历代本草之大成,记载药物1892种,附方11096则。是我国16世纪以前医药学丰富经验的总结。
九、李时珍与《本草纲目》李时珍用26年心血,于1578写成115十、徐光启与《农政全书》
徐光启是上海人,他与利玛窦合作,在1627年写成《农政全书》60卷。此书分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等十二目,系统地总结了我国的农业文献,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十、徐光启与《农政全书》徐光启是上海人,他与利玛窦合作,在116十一、宋应星与《天工开物》
奉新人,《开工开物》是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有关农业和手工业的百科全书。全书18卷,对作物栽培、粮食加工等一系列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总结。被称为“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他被称为“中国的狄德罗”。
十一、宋应星与《天工开物》奉新人,《开工开物》是世界历史上117明朝专制制度的加强和资本主义的萌芽概述课件118十二、徐霞客与《徐霞客游记》
他毕生致力于实地考察,写成了《徐霞客游记》。记述了他数十年的考察经历,并对许多地理现象进行了科学的解释。尤其是对西南地区的石灰溶岩地貌的考察是世界上第一次,是世界溶岩考察的最早文献。
十二、徐霞客与《徐霞客游记》他毕生致力于实地考察,写成了《119第十七章明朝专制制度的加强和资本主义的萌芽一、概述1368年正月,明太祖朱元璋即位于应天府,建国号为明,建元洪武,从而开始明朝的历史,历时276年,到1644年灭亡,明朝是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朝代,也是君主专制被强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时期,西方的资本主义踏上了这片古老的国土。第十七章明朝专制制度的加强和资本主义的萌芽一、120二、明朝历史的分期明太祖—惠帝—成祖朱棣—仁宗---宣宗为第一时期,洪武是社会经济摆脱了元朝统治后的恢复期,永乐、宣德步入发展繁荣阶段,由于丞相的废除和内阁的设立,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得以强化。从英宗---神宗(万历)这是明代的中期。从光宗到熹宗再到思宗,此时的明朝,天灾人祸盛行,导致明末农民起义的爆发,从而使明朝灭亡。二、明朝历史的分期明太祖—惠帝—成祖朱棣—仁宗---宣宗121明代历史的分期思宗隆庆万历泰昌天↓启穆宗←神宗←光宗←熹宗世宗→武宗→孝宗→宪宗嘉↓靖正德弘治成化崇祯宣德正统景泰天↓顺宣宗←英宗←代宗←英宗洪↓熙永乐建文洪武仁宗→成祖→惠帝→太祖明代历史的分期思宗隆庆万历泰昌天↓启穆宗←神宗←光宗←熹宗世122三、需要掌握的问题明初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关于明代资本主义萌芽问题明朝中后期的统治危机和张居正改革明代的民族关系关于明末农民起义。三、需要掌握的问题明初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123四、参考书目1四、参考书目1124第一节明朝的建立与巩固“小明王”与“大明皇帝”1355年,韩林儿称“小明王”。是年,郭子兴病亡,小明王命朱元璋任元帅。1356年,朱元璋攻克江南重镇集庆,行“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之策略,发展生产,积蓄力量。第一节明朝的建立与巩固“小明王”与“大明皇帝”1355年125第一节明朝的建立与巩固“小明王”与“大明皇帝”1366年,朱元璋害死小明王,停止使用“龙凤”年号。1367年,朱元璋击败张士诚、方国珍,南方大局已定。朱元璋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为号,发动北伐。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建元“洪武”,是为明太祖。同年八月,攻克大都,元亡,改大都为北平。第一节明朝的建立与巩固“小明王”与“大明皇帝”1366年126明代制度及政治大势南京中华门明聚宝门遗址明代制度及政治大势南京中华门明聚宝门遗址127明朝专制制度的加强和资本主义的萌芽概述课件128二、明代政权的特点在明代的政权中,仍然显示出农民皇帝的某些特性,如疑、严,严主要是对各级官吏要求严格,尤其是对贪官污吏的惩处非常严酷,疑主要是对臣下的猜疑,他滥杀功臣,屡兴大狱,讲究忌讳等。
二、明代政权的特点在明代的政权中,仍然显示出农民皇帝的某些特129三、明初社会经济的恢复措施1、在经济上,编造黄册和鱼鳞图册,保证农民的一定生产、生活条件和恢复发展生产。2、恢复统治秩序的措施:(1)徙富民,抑豪强(2)移民屯田,奖励开垦。(3)减免赋役。(4)争夺劳动力,垦荒屯田。(5)兴修水利。(6)鼓励种植经济作物,以解决衣食问题。
三、明初社会经济的恢复措施1、在经济上,编造黄册和鱼鳞图130第二节明朝前期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1、在中央废中书省,罢丞相,升六部设内阁。2、在地方上废除“行中书省”,设三司。3、完善监察制度。4、在司法上,设都察院、刑部、大理寺三法司。5、在军事上设立五军都督府,实行“卫所”制度。6、设立锦衣卫和东厂西厂,实行特务统治。7、加强学校和科举,并实行八股举士。第二节明朝前期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1、在中央废中书省,罢丞131专制统治的措施一废丞相明代中央机构的组织原则是分权,目的是互相牵制,彼此制约,权力集中于皇帝一人之手。明初沿袭元制,中书省掌行政,为宰相机构,统领六部。《太祖实录》卷一一七洪武十一年(1378),“胡元之世,事专中书。凡事必先关报,然后奏闻。其君又昏蔽,是致民情不通,寻至大乱,深为可戒”。《明史》卷二《太祖本纪》“奏事毋关白中书省”。专制统治的措施一废丞相明代中央机构的组织原则是分权,目的是互132专制统治的措施洪武十三年(1380),明太祖以谋反之罪杀中书左丞相胡惟庸,宣布废除中书省及丞相,由皇帝直接统领六部等具体行政机构。从此,中国历史上的宰相制度不复存在。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陵迟,全家处死。——《皇明祖训》废丞相专制统治的措施洪武十三年(1380),明太祖以谋反之罪杀中书133专制统治的措施废丞相“中书之政,分于六部”。六部分割了原来宰相的权力,成为皇帝之下中央处理政务的最高一级机构。在政务运行中,除重大事务需要奏请皇帝批准外,日常事务可以自行处理。皇帝工部刑部兵部礼部户部吏部专制统治的措施废丞相“中书之政,分于六部”。皇帝工部刑部134专制统治的措施设内阁《春明梦余录》卷二五“八日之间,内外诸司奏札凡一千六百六十,记三千二百九十一事”。朱元璋:“朕代天理物,日总万机,岂能一一周遍。”洪武十三年(1380),设置四辅官。洪武十五年,设置殿阁大学士。专制统治的措施设内阁《春明梦余录》卷二五洪武十三年(1380135专制统治的措施明成祖即位后,从翰林院官中选解缙、胡广等人,入直文渊阁,称为内阁学士,得以参预机务。内阁之名及阁臣参预机务由此开始。此时阁臣,品位比较低,且不置属官,不得干涉诸衙门执掌,诸衙门奏事也不得相关白,阁臣仅备顾问而已。内阁制度专制统治的措施明成祖即位后,从翰林院官中选解缙、胡广等人,入136专制统治的措施仁宗、宣宗以后,担任阁臣者,地位渐高。内阁票拟逐渐成为制度。票拟制的实行,使内阁从制度上获得了普遍与闻朝政的权力,基本上打破了“诸司奏事不相关白”的限制。内阁通过拟旨可以影响和左右皇帝的决策。票拟:一切内外章奏送到内阁,由阁臣先看,并提出处理意见,写在纸条上,与章奏一道呈给皇帝。票拟成为内阁最重要的职掌。批红:皇帝看过章奏及阁臣的意见后,亲用红笔写于章奏,叫批红。内阁制度专制统治的措施仁宗、宣宗以后,担任阁臣者,地位渐高。内阁票拟137专制统治的措施批红司礼监←皇帝←司礼监←内阁票拟↓内阁→司礼监→皇帝→司礼监→通政司内阁职在“佐天子出令”,即以票拟之权,辅佐皇帝处理政事,这是同于古代宰相职权的地方。但内阁不能统领监督百官、指挥诸司,又是大不同于古代宰相职权的地方。
内阁制度与宦官专权专制统治的措施批红司礼监←皇帝←司礼监←内阁票拟↓内阁→司礼138专制统治的措施二、加强监察监察机构——督察院洪武十三年(1380),罢御史台,洪武十五年,置督察院。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设科给事中,分工对六部进行行政监督。监察御史和六科给事中合称“科道官”,共一百六、七十人,又被称为“言官”。喉舌之司——通政使司掌收内外章奏,沟通内廷与外廷的联系。专制统治的措施二、加强监察喉舌之司——通政使司139县州府15省专制统治的措施废行省设三司监察、司法提刑按察使司军政都指挥使司省民政、财政布政使司作为中央差遣的巡抚和总督县州府15省专制统治的措施废行省监察、司法提刑按察使司军政都140专制统治的措施北平行都指挥使司夜巡铜牌专制统治的措施北平行都指挥使司夜巡铜牌141专制统治的措施卫、所制度一般5600人设一卫,长官为指挥使,下辖5千户所;每千户1120人,长官为千户,下辖10百户所。卫所制有唐府兵制寓兵于农,兵农合一的色彩。明“兵部有出兵之令而无统兵之权,五军〔都督府〕有统兵之权而无出兵之令。……合之则呼吸相通,分之则犬牙相制”。——《春明梦余录》卷三十《五军都督府》军事制度专制统治的措施卫、所制度明“兵部有出兵之令而无统兵之权,五军142实行八股举士
京师学和州县学均为官办,京师有南北国子监,地方有府学和县学,各学校都有卧碑:“一切军民利病,农工商贾皆可言之,惟生员不许建言。”考试形式为八股格式,用四书五经的话为圣贤立言,按照程朱的注释,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不能发挥个人的思想。实行八股举士京师学和州县学均为官办,京师有南北国子监,地方143明代状元装状元及第镜明代状元装状元及第镜144三、分封诸王与靖难之役朱元璋吸取宋元皇室孤立而亡的教训,在洪武三年正式开始分封诸王。共分封二十四子一从孙共二十五人为王。明代藩王的权力:①地方军队调动须经藩王同意;②战时藩王为当地最高军事长官,地方军队归藩王指挥;③藩王有自己的护卫军队。
三、分封诸王与靖难之役朱元璋吸取宋元皇室孤立而亡的教训,在1451、建文削藩建文帝采用了黄子澄的建议,八月就首削周王,禁锢于京师。连削湘、齐、代、闽四王。结果燕王就在当年的七月在北平起兵“靖内难”了。事实证明,建文及其谋臣们的削藩顺序及方法错了。
1、建文削藩建文帝采用了黄子澄的建议,八月就首削周王,禁锢于1462、靖难之役建文元年(1399)七月朱棣援引祖训,“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之,以清君侧”,以讨奸臣齐泰、黄子澄为名,誓师北平,自称“靖难”之师。故史称这场战争为“靖难之役”。
2、靖难之役建文元年(1399)七月朱棣援引祖训,“朝无正147第三节明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一、与蒙古的关系
蒙古分裂为鞑靼、瓦剌和兀良哈三部,1449年,瓦剌强大后,首领也先率军南下攻打大同,英宗听信宦官王振建议亲征,在土木堡被敌追及。将士饥渴疲劳,仓猝应战,死伤过半,英宗被俘,王振亦为部下所杀,史称“土木之变”。
第三节明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一、与蒙古的关系148明朝专制制度的加强和资本主义的萌芽概述课件149南宫复辟1457年正月,宦官发动政变,率军攻入软禁英宗的南宫,拥英宗重新复位,烛影斧声,杀死景泰帝,于谦等惨遭杀害。
南宫复辟1457年正月,宦官发动政变,率军攻入软禁英宗的南宫150明长城的修筑为了防备蒙古的袭扰,明政府修起了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的长城,在长城沿线上先后设置“九边”,即九个军事重镇,加强自身的防卫能力。
明长城的修筑为了防备蒙古的袭扰,明政府修起了东起山海关,西到151明朝专制制度的加强和资本主义的萌芽概述课件152明长城明长城153山海关山海关154二、与女真族的关系女真在明朝永乐年间,分为海西女真、建州女真和野人女真三部,明朝先后设建州卫、左卫及右卫,又建立奴儿干都指挥使司。其管辖范围包括西起鄂嫩河,东至库页岛,北抵外兴安岭,南濒日本海的广大地区。并派出所宦官亦失哈以钦差的身份九次巡视奴尔干,并于1413年建永宁寺,并立《敕修永宁寺碑》。
二、与女真族的关系女真在明朝永乐年间,分为海西女真、建州女真155永宁寺碑永宁寺碑156三、在西南地区设立了乌斯藏和朵干两个都司,宗喀巴在西藏创立格鲁派,他们戴黄帽,俗称黄教,它主张严守戒律,禁止喇嘛娶妻生子,崇尚苦修,不与世俗争权。成祖征召宗喀巴,他派弟子释迦也失赴京朝见,成祖封他为“大国师”,其两大弟子被追称为一世达赖(达赖喇嘛·根敦珠巴
)和一世班禅(额尔德尼·克珠杰.藏传佛教格鲁派大活佛)。明初在云贵地区,改土归流。
三、在西南地区设立了乌斯藏和朵干两个都司,宗喀巴在西藏创立格157宗喀巴像宗喀巴像158一世达赖一世班禅一世达赖一世班禅159四、郑和下西洋永乐三年至宣德八年(1405—1433年),明政府派郑和率庞大的中国船队七次下“西洋”(“西洋”指今天印支半岛、马来半岛、印尼、婆罗洲等地,“东洋”指今天的菲律宾、日本等地),成为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四、郑和下西洋永乐三年至宣德八年(1405—1433年)160郑和下西洋线路图郑和下西洋线路图161郑和原姓马,小字三宝,云南昆阳,回族,明太祖打云南时,郑和被俘作太监,后归燕王朱棣。燕王起兵靖难,郑和从燕王起兵有功,赐姓郑,世称“三保太监”或“三宝太监”。郑和原姓马,小字三宝,云南昆阳,回族,明太祖打云南时,郑和被162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及意义
主要是宣扬国威,扩大在海外的政治影响,并与各国进行贸易往来。同时,由于靖难之变以后,建文帝下落不明,相传有访其踪迹的用意。郑和下西洋后,大大加强了中国与南洋的联系,航路畅通,贸易发展。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及意义主要是宣扬国威,扩大在海外的政163五、东南沿海的抗倭斗争倭寇在明初就对中国东南沿海进行了侵扰,明中期以后,随着政治的腐败,海防的松驰,倭寇更加猖狂,在抗倭名将戚继光、谭纶等领导下,取得了抗倭的局部胜利。
五、东南沿海的抗倭斗争倭寇在明初就对中国东南沿海进行了侵扰,164戚继光戚继光165谭纶谭纶166谭纶墓谭纶墓167六、万历年间的抗日援朝斗争
日本丰臣秀吉发动了侵朝战争后,朝鲜向中国求助,明朝决定派宋应昌,李如松率兵4万过鸭绿江援朝,(1597)日本再次入侵,派兵部尚书邢玠率军入朝,朝鲜民族英雄李舜臣与年逾七十的明朝老将邓子龙并肩指挥,最后壮烈牺牲。六、万历年间的抗日援朝斗争日本丰臣秀吉发动了侵朝战争后,朝168邓子龙与李舜臣邓子龙与李舜臣169七、西方传教士的东来
最著名的传教士是意大利人利玛窦,熊三拔和德人汤若望。给当时腐朽没落的中国社会吹进了新鲜空气,使人耳目一新,他们努力介绍传播西方文化,对中西方文化交流起了很大的作用,如利玛窦同徐光启合译了欧里几得的《几何原本》,汤若望著有《远镜说》等。七、西方传教士的东来最著名的传教士是意大利人利玛窦,熊三拔170利玛窦汤若望利玛窦汤若望171第四节明代中期的社会危机与张居正改革明代中期的社会问题,主要表现在皇族大地主疯狂兼并土地,使农民失去土地而成为流民,同时政治上厂卫制度的发展,出现了严重的宦官专权局面,在朝廷的官员中,又有内阁首辅之争,使政治日趋危机。张居正的改革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第四节明代中期的社会危机与张居正改革明代中期的社会问172明代中期的危机与改革与汉、唐相比,明代宦官数量庞大,机构发达,权力广泛。明朝宦官机构非常庞大,重要的有十二监、四司、八局,合称“二十四衙门”。明太祖时,曾铸铁牌置宫门内:“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一、内阁制度与宦官专权明代中期的危机与改革与汉、唐相比,明代宦官数量庞大,机构发达173明代中期的危机与改革明成祖永乐十八年(1420),设立“东厂”特务机构,由亲信宦官掌管,后来例用司礼监太监提督,开宦官干政之端。王振像北京智化寺明代中期的危机与改革明成祖永乐十八年(1420),设立“东厂174明代中期的危机与改革内阁制度与宦官专权明朝废了宰相,形成了部分的权力真空,这为明代宦官专权提供了空间,使得宦官得以以皇帝家奴的身份窃取了部分皇权。
批红司礼监←皇帝←司礼监←内阁票拟↓内阁→司礼监→皇帝→司礼监→通政司内阁→司礼监→内阁→司礼监→通政司票拟批红明代中期的危机与改革内阁制度与宦官专权明朝废了宰相,形成了部175明代中期的危机与改革皇帝不理政事的时候,容易出现宦官专权的局面。《廿二史札记》卷三三《明内阁首辅之权最重》“人主不亲政事,故事权下移,长君在御,尚以票拟归内阁,至荒主童昏,则地近者权益专,而阁臣亦听命矣”。主管宦官年号庙号司礼监魏忠贤天启熹宗司礼监刘瑾正德武宗锦衣卫汪直成化宪宗司礼监王振正统英宗四大权阉明代中期的危机与改革皇帝不理政事的时候,容易出现宦官专权的局176明代中期的危机与改革明代宦官掌握东、西厂和锦衣卫,是明朝特务政治的代表,是其得以专权一因。明代宦官专权并未对皇权构成威胁。内阁制度与宦官专权明锦衣卫印明代中期的危机与改革明代宦官掌握东、西厂和锦衣卫,是明朝特务177明代中期的危机与改革明宪宗元宵行乐图明代中期的危机与改革明宪宗元宵行乐图178明代中期的危机与改革上……遍游宫中,日率小黄门为角觝蹋毱之戏,随所处辄饮宿不返,其入中宫及东西两宫,月不过四五日。…别构院籞,筑宫殿数层,而造密室于两厢,勾连栉列,名曰“豹房”。初日幸其处,既则歇宿,比大内。令内侍环值,名“豹房祗候”。群小见幸者,皆集于此。
——《明武宗外纪》
豹房勇士铜牌明代中期的危机与改革上……遍游宫中,日率小黄门为角觝蹋毱之戏179二、张居正改革1、澄清吏治。创立“考成法”,官吏“用舍进退,一以功实为准”。2、增加财源。下令重新丈量全国土地,清查赋税田产,实行一条鞭法。3、整顿军事:在边境“积钱谷,练兵马,整器械,开屯田,理盐法”,积极练兵备战;对鞑靼贵族采取加强政治经济联系的政策;对倭寇则予以沉重打击。
二、张居正改革1、澄清吏治。创立“考成法”,官吏“用舍进退,180一条鞭法
1581年,张居正“总括一县之赋役,悉并为一条”:(1)各项田赋和各种徭役一律合并征银。(2)徭役中的力差改为以银代役,由官府雇人充役。(3)徭役银不用户丁分派,而由地亩承担。(4)以县为一单位,将全部徭役银分配于一县的田额上。(5)赋役征收由地方官吏直接办理,废除原来通过粮长、里长办里征解赋役的办法。一条鞭法1581年,张居正“总括一县之赋役,悉并为一181明神宗张居正明神宗张居正182明代经济发展之特色“一条鞭法”与赋役制度变迁特点:赋役合并赋役各项普遍用银折纳反映赋役制度变迁的趋势:1、现物税和现役制向货币税过渡。2、户丁税向土地税过渡,此过渡直到清实行“摊丁入亩”才最终完成。徽州府祁门县江寿户帖明代经济发展之特色“一条鞭法”与赋役制度变迁特点:赋役合并徽183一条鞭法是我国赋役制度史上的重大改革。简化了手续,使赋与役二者合而为一征收,出现了“摊丁入亩”的趋势。徭役征银使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驰,为城镇手工业提供了较多的劳动力。由于赋税征银,对货币地租的产生和部分农作物的商品化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一条鞭法是我国赋役制度史上的重大改革。184第五节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
明代商品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一种新的生产关系即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开始萌芽。其原因主要在于明代中叶,社会经济比前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尤其是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并且出现了产品商品化的趋势,社会分工和交换的频繁,使商品经济空前活跃。
第五节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明代商185一、萌芽产生的条件1、农产品商品化的趋势日益明显2、手工业生产水平的提高3、明代社会分工明显扩大4、商品经济的发展。一是商业资本十分活跃;二是手工业城镇和城市经济日益繁荣,有了著名的五大手工业中心;白银已经成为最主要的流通货币。一、萌芽产生的条件1、农产品商品化的趋势日益明显1861、农产品商品化的趋势农业生产水平和生产技术的提高,提高了作物的产量,有了剩余的农产品。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出现了农副产品商品化的趋势。一条鞭法,赋役征银,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城镇人口增加,也促使了粮食的商品化。1、农产品商品化的趋势农业生产水平和生产技术的提高,提高了作187二、明代经济发展之特色1、农业:技术的改良从明末徐光启《农政全书》中所见,当时农业上各个生产过程中的工具都已齐备。水转连磨、水转翻车,以及木牛耕具的使用,对于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农业生产力,有深刻影响。
《农政全书》二、明代经济发展之特色1、农业:技术的改良从明末徐光启《农政188二、明代经济发展之特色农业:耕地扩大在单位面积产量提高有限的情况下,主要增产的途径就是扩大耕地面积。随着平原地区出现人满为患的现象,开垦越来越进入丘陵山区和边远地区。直隶开垦事帖二、明代经济发展之特色农业:耕地扩大在单位面积产量提高有限的189明代经济发展之特色农业:新品种的引进新引进和传播推广的外来作物如甘薯、玉米、土豆、花生等具有耐干旱的特点,不需要很好的水土条件,这使地形崎岖和干旱贫瘠的土地得到了利用。烟草始于明末传入中国,推广迅速,雍正、乾隆之际,遍及广东、江南、山东、直隶、湖广、陕西、甘肃各地。明代经济发展之特色农业:新品种的引进新引进和传播推广的外来作190明代经济发展之特色农业:经营性地主的出现谭晓,邑东里人。与兄照俱精心计,居湖乡田多洼芜,乡之民皆逃农而渔,于是田之弃弗治者以万计。晓与照薄其值买之,佣乡民百余人,给之食,凿其最洼者为池,余则周以高塍辟而耕之,岁入视平壤三倍。池以百计,皆蓄鱼,池之上架以梁为茇(ba)舍,蓄鸡豕其中,鱼食其粪又易肥,塍之上植梅桃诸果属,其污泽则种菰茈、菱芡,可畦者以艺四时诸蔬,皆以千计。……于是赀日益饶。——《常昭合志稿》卷四八《轶闻》明代经济发展之特色农业:经营性地主的出现谭晓,邑东里人。与兄1912、手工业生产水平的提高明代匠籍制的废除。纳银代役,对手工业生产者的人身控制日益减弱。手工业的进步,产量大为提高。
2、手工业生产水平的提高明代匠籍制的废除。192明代经济发展之特色2、手工业:规模扩大明代以后,手工业的生产,已开始脱离农家副业的性质,而向着工场手工业的道路前进,并在生产系统上逐渐组成为一个有机的构成。如松江的棉布、苏州的丝织、江西景德镇的陶瓷等,不仅规模大、质量精,而且逐渐发展出一些专业的城镇、专业的乡村。
明代经济发展之特色2、手工业:规模扩大明代以后,手工业的生产193明代经济发展之特色手工业:规模扩大明代以后,手工业的生产,已开始脱离农家副业的性质,而向着工场手工业的道路前进,并在生产系统上逐渐组成为一个有机的构成。如松江的棉布、苏州的丝织、江西景德镇的陶瓷等,不仅规模大、质量精,而且逐渐发展出一些专业的城镇、专业的乡村。
明代经济发展之特色手工业:规模扩大明代以后,手工业的生产,已194明代经济发展之特色青地蕃莲印花布明代经济发展之特色青地蕃莲印花布195明代经济发展之特色嘉靖五彩鱼藻纹盖罐宣德青花灵芝石榴樽明代经济发展之特色嘉靖五彩鱼藻纹盖罐宣德青花灵芝石榴樽196明代经济发展之特色宣德云纹铜熏炉明代经济发展之特色宣德云纹铜熏炉1973、社会分工明显扩大手工业脱离农业独立发展的趋势明显,从男耕女织到专门从事手工业而脱离农业。出现了地域分工的趋势,出现了粮食和经济作物生产、原料和手工业品生产的地域分工趋势。3、社会分工明显扩大手工业脱离农业独立发展的趋势明显,从男耕1984、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业资本十分活跃,有徽商、晋商、江右商三大商帮。手工业城镇和城市经济日益繁荣。五大手工业中心;松江、苏杭、芜湖、河口、景德镇。白银已经成为最主要的流通货币。
4、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业资本十分活跃,有徽商、晋商、江右商三大199明代经济发展之特色4、商品经济的繁荣明清时期,……商业的规模、商人的活动范围和商业资本的积累,都大大的超越了前一个历史阶段的水平。
——傅衣凌
明代经济发展之特色4、商品经济的繁荣明清时期,……商业的规模200明代经济发展之特色“江浙熟,天下足”——“湖广熟,天下足”明代中叶以后,全国各地粮食都在流动中。明代中叶以后,中国的工业原料生产与粮食生产分工逐渐明显,出现有些地区专种经济作物,而另一些地区则以粮食生产为主,因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交流,不仅有消费品的交流,也有工业原料的交流。……象这一种工业原料品的交流,应为这时代的一个特征。
——傅衣凌《明清社会经济史论文集》商品经济的繁荣明代经济发展之特色“江浙熟,天下足”——“湖广熟,天下足”商201明代经济发展之特色货郎图明代经济发展之特色货郎图202明代经济发展之特色南都繁会图卷明代经济发展之特色南都繁会图卷203明代经济发展之特色丝绸、瓷器的出口,在明清两朝为中国赚来大量的白银。“白银货币化”是明清商品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现象。万历五十两银锭商品经济的繁荣明代经济发展之特色丝绸、瓷器的出口,在明清两朝为中国赚来大量204局限性在少数行业,个别地区出现,自然经济仍然为主,资本主义受封建制度的压迫,且本身又有封建性,机户同时受政府重税的压迫,不能积累资本,扩大再生产,机工也没有完全与土地分离,这些因素导致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而且是稀疏的萌芽。局限性在少数行业,个别地区出现,自然经济仍然为主,资本主义受205三、明代市民社会及其文化明代中期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商业化速度加剧,随之而来的则是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以及人们闲暇时间的增多。明清时代的中国社会里,已经出现有相当数量的市民阶级。道光《苏州府志》卷一○记晚明苏州府“聚居城郭者十之四五,聚居市镇者十之三四,散处乡村者十之一二”。三、明代市民社会及其文化明代中期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商业化206明代市民社会及其文化李伯重著苏州府本是明清江南城市化水平最高之处,而苏州地区又是苏州府内城市化水平最高之处。明清苏州城市的扩大表现为城市地域范围的扩展与城市人口的增加。明清苏州城市工业的发展,必然引起城市工业人口的相应增加,并导致了城市人口职业结构的变化。明代市民社会及其文化李伯重著苏州府本是明清江南城市化207第六节明末农民战争与明朝的
灭亡
明末农民战争是我国封建社会中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一次农民起义,也是我国农民起义的最高点和最后一次大规模的起义,处于空前绝后的位置。
第六节明末农民战争与明朝的
灭亡明末农民战争是我国封建社208一、明史三案明朝后期政治日益黑暗、腐朽。官吏贪污腐化,朝廷党争不已。先后出现了“梃击”、“红丸”、“移宫”等三案。
一、明史三案明朝后期政治日益黑暗、腐朽。官吏贪污腐化,朝廷党209二、东林党是明末以江南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为主的政治集团,顾宪成与高攀龙等在东林书院讲学,议论朝政,裁量人物,后又制定了《东林会约》,发起了东林大会。二、东林党是明末以江南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为主的政治集团,顾210三、李自成起义
李自成率部进入河南,提出了“均田免粮”的口号,李自成占领西安。1644年正月,李自成改国号大顺,建元永昌,改西安为长安,称西京。铸永昌通宝钱,造甲申历。
三、李自成起义李自成率部进入河南,提出了“均田免粮”的211明末农民战争的失败及其意义
一是起义军推翻了腐朽的明朝,打击了地主阶级。二是起义军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均田”的口号,将农民的平等要求集中到土地问题上,表明农民战争进入了以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为斗争目标的更高阶段。三是起义军提出“公平交易”的口号。失败的原因一是由于清兵入关,满汉地主联合镇压,二是起义军内部严重的流寇主义;三是政策的失误。明末农民战争的失败及其意义一是起义军推翻了腐朽的明朝,打击212第七节明代的文化与思想一、《永乐大典》的修撰二、明代理学的发展---王阳明的心学三、李贽的反道学思想四、文学戏曲五、科学枝术第七节明代的文化与思想一、《永乐大典》的修撰213一、《永乐大典》的修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批发业经营管理系统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四通道视频服务器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2024中国房屋工程建筑行业分析报告
- 2021-2026年中国票据印刷市场全面调研及行业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 2025年中国运动汽水市场运行态势及行业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2024年钨酸项目提案报告
- 镀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241226-042741
- 2025年反冲洗装置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矿产品检测市场调查报告
- 2025年锯材项目立项申请报告模稿
- 2024年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答案1套
- 垃圾桶创新设计说明书
- 蔚来汽车技术
- 浙教版劳动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 智能衣服方案
- 李克勤红日标准粤语注音歌词
- 基于视觉的工业缺陷检测技术
- 军事英语词汇整理
- DB31-T 1440-2023 临床研究中心建设与管理规范
- 老客户维护方案
- 高处作业安全教育培训讲义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