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流行音乐美学论文范例鉴赏(共4篇)_第1页
现代流行音乐美学论文范例鉴赏(共4篇)_第2页
现代流行音乐美学论文范例鉴赏(共4篇)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流行音乐美学论文范例鉴赏〔共4篇〕在新时期背景下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又具有一定的价值。流行音乐改变了以往的音乐审美立场,淡化了音乐的教育功能,流行音乐也因而创始了独特、个性具有创造性意义的音乐审美空间,拓展了中国音乐发展形式以及中国音乐的内容。以下为学术参考网的我整理的关于现代流行音乐美学论文范例,欢迎大家阅读欣赏。第1篇:浅谈流行音乐美学价值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作用中国流行音乐经过西方的传播,以及中国港台和内地的吸收和发展,已经构成了拥有大量欣赏群体的流行音乐文化思潮。这种音乐文化思潮固然具有非主流社会意识形态的倾向,然而它通太多样的娱乐性、流行性、时髦性以及传播手段的科技性和成熟的商业化运作机制成为中国典型的艺术文化传播。中国流行音乐文化的迅速发展不仅仅代表中国流行艺术文化的传播,也是社会现实、社会整体的素质和文化的反映,怎样引导以及借鉴中国流行音乐文化的艺术特征及其美学价值,是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尤其是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得以发展得一个途径。中国流行音乐的文化理论已经发展的相当充足,受商业化的影响,流行音乐的理论整体质量并不如中国民族音乐理论,然而中国流行音乐在中国的发展,开始塑造着青少年的人生意识。相对而言,中国民族音乐自改革开放以后呈现出衰落的趋势。某种艺术文化的发展和衰落反映出社会的发展趋势和整体文化状况。中国流行音乐与中国民族音乐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效果上、表现方式上都有明显的差异不同,这种差异不同所表现出来的是艺术文化的美学价值和美学内涵的内在差别。中国民族音乐在美学上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效益是借鉴中国流行音乐的特点,而且中国流行音乐对中国文化、对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有着极其主要的影响。因而,汲取中国流行音乐的时代特色是很有需要的。中国流行音乐在借鉴中国民族音乐理论和理论上获得了很大的成功,比方流行音乐中的“中国风〞风格音乐的出现。艺术的发展是通过借鉴、继承、创新三个步骤发展而来的,民族音乐的发展也不例外。通过借鉴中国流行音乐的美学价值和现代流行音乐的艺术特色促进了中国民族音乐的现代化发展,在运用流行音乐特色发展民族音乐这方面的理论固然很少,但是是一个值得研究和发展的领域。一中国流行音乐对民族音乐的借鉴及其发展中国民族音乐借鉴中国流行音乐的理论和理论的内容固然比较少,但是中国流行音乐对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理论、乐器理论的借鉴结果比较突出。中国流行音乐从群众文化审美趋向的角度发展,构成了本身的流行音乐文化系统,其中的典型代表是中国流行音乐的“中国风〞风格。比方许嵩的〔庐州月〕、〔清明雨上〕、〔城府〕,王力宏的〔西厢〕,陶的〔苏三说〕等中国风流行音乐作品不仅仅仅是中国流行音乐寻找本身发展渠道的表现,更代表着中国流行音乐开始重视群众内心体验的民族性回归,也是借鉴中国民族音乐理论和理论的主要表现,对我们国家流行音乐将来的发展具有指点意义。通过从形式上丰富中国流行音乐的内容和内涵,在审美上具体表现出中国流行音乐的民族情结。一方面,中国流行音乐通过创新性的对中国古代文化及其乐器的全面运用使得中国流行音乐文化内涵增长,对中国民族音乐理论和乐器的演奏充足吸收,构成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流行音乐,使之成为中国艺术史上的一朵奇葩。另一方面,中国流行音乐符合现代音乐的发展趋势和群众的心理特征。比方周杰伦的〔娘子〕、〔千山万水〕、〔霍元甲〕,后弦的〔唐宋元明清〕等对中国古代戏剧、民乐旋律的融入,而且结合现代中国流行音乐的曲调,实现了中国流行音乐曲调与中国古代传统音乐戏剧文化的融合,编曲具体表现出出的“中国风〞流行歌曲的现代性,从“中国风〞流行歌曲的节拍上看,其流行的节拍,能够把古老的旋律变得愈加现代化。对中国乐器作为主旋律在歌曲中运用,而且跟西方乐器融合在一起,构成了现代与古代的融合。中国流行音乐与中国民族音乐在新时期背景下的互相交融、互相借鉴的运用,有助于促进艺术文化的融合、创新和发展。二中国流行音乐的美学价值中国流行音乐不同于严肃音乐文艺体裁的艺术文化,它具有自己独特的美学价值和艺术内涵。首先,中国流行音乐蕴含着一种先天性的“平民意识〞,即其受众具有平民性,这也是中国流行音乐审美价值取向发展方向之一。这种取向并不料味着迎合,而是更接近于表达大众对艺术、现实的呼声。中国流行音乐表现更多的是普通群众的精神和内心的真实情感。这种平民性朴素地表达了劳动人民内心对生活的感触、对恋爱的理解、对朋友情谊亲情的呼吁,具有很深刻的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比方范玮琪的〔最初的梦想〕,表达出人们对梦想、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乐观精神。其次,中国流行音乐通过改变音乐的形式、风格表达出个性的“叛逆性格〞,促进了叛逆文化的发展。这种反叛性文化是群众反省自我存在价值和对社会现实的一种理解、一种抗争,同时又是中国流行音乐一种特殊形式的展示。表现出现代都市生活的深刻认识,构成一种独特的都市音乐文化。这些对社会、个人内心情感体验的音乐表现构成了中国流行音乐的社会价值,它们是新中国群众文化的发展,具有较强的社会效益。再次,中国流行音乐在表现手法和表现风格上还具有非同一般、别具一格的“前卫〞“时髦〞意识,即现代社会所说的“新潮意识〞。新潮意识通过对都市生活、商业生活和现代生活的方式和艺术性表达,通过流行音乐独特的表现形式构成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审美精神与审美寻求。二中国民族音乐对中国流行音乐文化的吸收与民族音乐和民间音乐相比,中国流行音乐的欣赏群体最广,社会需求量最大,参与群体最多。怎样解释这种现象呢?假如从美学意义上来认识中国流行音乐,那么对音乐存在的方式正确理解就显得特别需要。美学意义上的差别性是中国流行音乐和中国民族音乐的实质区别所在,通过借鉴中国流行音乐的美学意义和价值是促进中国民族音乐发展的途径之一。长期以来,音乐存在方式这一反映音乐特殊性的问题,一直是音乐学界争辩较多的基础理论课题,自律论和他律论一直是问题的焦点。西方美学的自律论和他律论,源自德国哲学家康德的一种哲学理论,德国音乐学家菲力克斯·卡茨将其引用到音乐学中。所谓“他律论〞,即是说制约着音乐的法则和规律来自音乐之外,音乐自己具体表现出了某种外在音乐的客观着实,重要是人类的情感,这就是音乐的内容。而自律论则以为音乐的法则和规律源于音乐自己,它不能反映任何外在的客观着实,也包含人类的情感,音乐的内容就是音响的构造。在我们国家诸多富有结果的讨论中,修海林先生的音乐存在“三要素〞说是十分富有启发性的观点,他提出构成音乐存在的三要素为:行为、形态、观念。行为是从事音乐的行为方式,形态是外化了的乐音音响形态,观念是人的审美意识、思想和情感,音乐的存在方式恰是由这三点构成。这三点观念在中国民族音乐借鉴中国流行音乐美学价值上具有非常大的价值,我们首先从行为和观念两方面对现代中国流行音乐与中国民族音乐上的不同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在审美上的影响作出详细的比较分析,进而使中国民族音乐在借鉴中国流行音乐理论上有更强的方向性。1行为方面现代意义上的音乐行为不仅仅包含关于音乐艺术的表演和欣赏,而且还包括了所有与音乐严密相关的人类音乐活动,比方对乐器的使用、对音乐风格的创新、音乐的社会效益等等,既包含创作者,也包含承受者。现代中国流行音乐的表演和参与在数量上已经跨越中国民族音乐。传统的民族音乐、民间音乐行为方式是建立在传统社会观念、社会思潮、社会生产力、政治的基础上的,而在现代社会生产力水平高度发展的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无论是传统的音乐行为还是现代中国流行音乐行为已不再局限于过去狭小、封闭的社会环境之中,其创作目的更是反映了群众审美的需求和对社会公平现实情感的反映。在现代生产力水平高度发展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十分是在近现代电子技术大发展的状况下表现出了史无前例的丰富内容。中国民族音乐首先应该在技术上实行硬件的改变和强化,对高科技的充足运用,能够使中国民族音乐艺术价值愈加能够粗浅地为群众所吸收。事实上,从高科技在音乐制造和演出经过中的应用等环节上看,各种传统音乐行为也落在了流行音乐的后面。例如,为加强一个声部的厚度,传统乐器只能采用乐器数量叠加的办法,使乐器演奏人员所占物理空间增大,而在MIDI音乐中只要进行一下数据的时间处理就能够了,无须扩大发音体的数量,这具体表现出了现代“音乐生产力〞的日益丰富。这种行为方式的不同决定了在审美特点上流行音乐本体具有较大的运动性和灵敏性,在审美活动经过上的简捷性和方便性;而传统音乐本体则相对表现出了更多的保守性和迟滞性,以及审美活动经过的复杂性和难解性。2观念方面有一种观点以为:只要严肃音乐能力表达严谨和高尚的审美感情,而流行音乐则只是具有非主流社会意识形态、亚文化特征和具有商品性通过商业化运作机制活动的低俗文化。流行音乐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构成部分,能够直观地反映社会文化的文化构成,“听〞的选择即爱好的选择以及供其选择的系统便在一定层面上展示了文化与社会生活的相貌。例如女子十八乐坊充足结合了现代流行音乐的乐器、中国民族音乐的曲调深得群众的喜欢。因而中国流行音乐与中国民族音乐的差别重要具体表现出在音乐本体内形态和行为元素构成比例的消长。通过协调这种音乐本体内形态和行为元素的构成比例,能够促进中国民族音乐在风格上的改变和发展。在生产和生活节拍快速的现代社会,流行音乐往往因其韵律、风格的“简单〞而展现了强大的社会适应性。李岚清同志曾说:“我不懂音乐,不外我感到通俗音乐之所以流行总有它的优点,好似通俗音乐比较容易学,容易上口,另外它有现代生活节拍的一些特点,等等。〞因而我们必需认识到,只要不同特点的文艺体裁,没有不同等级的文艺体裁,而且文艺本体的不同特点对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适应力是不同的。诚如有的论者所言:“假如看不到这种雅俗定性的相对性、变异性,雅俗转化的绝对性,就不能客观地把握雅俗文化展衍的整体脉络。〞因而,在观念方面我们不仅仅要改变过去对中国流行音乐的看法,而且要辩证地看待中国流行音乐的美学价值。如今中国流行音乐的欣赏范围已经不仅仅局限于青少年,我们应当以全面而客观的角度来看待中国流行音乐的审美趋向、美学价值以及艺术特点,充足运用中国流行音乐表现出的创造性、独特性以及其关注社会深度、对人类内心情感的深刻表现、艺术特色等优点,实如今音乐观念上的改变,促进中国民族音乐的新思想、新思潮的出现。当然,中国流行音乐审美意象独特性的美学意义是两面性的,其在美学价值、艺术价值上的缺憾也是明显存在的。由于中国流行音乐创作的过于商业化、浅薄性、自在化,又使得中国流行音乐形象存在缺陷,因而我们需要客观、辩证地去借鉴其理论和理论结果,固然我们无法预测这样的发展事态最终会如何,但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用音乐审美的目光去看待并给予评价,让中国民族音乐驾着流行音乐的同腾飞。陈曦第2篇:关于中国流行音乐的美学考虑流行音乐有着独特的美学主张、美学品质、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它不仅给传统音乐、传统的音乐理念等带来宏大的冲击,而且还改变着人们的道德观念、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它不仅使中国的音乐格局发生了变化,而且还使中国的文化格局发生了宏大的变化,显现出中国音乐自我更新的活力和张力,当然,作为一种最具实验性、争议性的先锋音乐,流行音乐确实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与缺陷,但这并不阻碍它从整体上给中国音乐、中国文化及中国人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带来各种各样的影响和改变,其潜移默化的浸透作用所产生的效果远远跨越我们的想象。但是,音乐理论界和音乐评论界却没有给以充足的关注,有所牵涉者也多停留在某一作品、或某一类作品、或某一倾向性的、某一层面问题的评论与分析上。有些文章或著作对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轨迹做了较为完好的描绘叙述,但也只是从“史〞的角度勾画,而对流行音乐的社会影响、其在中国音乐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流行音乐在现代社会文化中的价值与意义等问题,缺少深刻的讨论与分析。针对这一现在状况,本文运用音乐美学和音乐社会学的观点和方法,把流行音乐放在音乐与人和音乐与社会的关系中、放在不同形式音乐的比照中,进行较为系统的阐述与分析,为研究流行音乐提供更多的考虑角度和更大的话语空间,以改变对流行音乐的研究大大落后流行音乐理论的场面。一、中国流行音乐的美学特质中国新时期流行音乐已走过30年的坎坷风雨路。在这个时段中,它以群众娱乐文化的姿势和极为张扬的个性颠覆了“文革〞中概念化、符号化的畸形的音乐创作理念和表演理念,淡化了意识形态和权利意志,消解了严肃命题的音乐审美文化的价值取向,瓦解和摧毁了以往的音乐流派的界线及创作与表演的原则,改变了人们的音乐审美理念和审美习惯,进而成为一种具有的新的美学品质及形式的音乐流派。1.审美形式的多样化同其他音乐流派相比,流行音乐最为显著的标记之一就是它的多样性。在它的领域内,各种风格、各种流派、各种式样的音乐并存,既有原创音乐又有改创音乐,既有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的融合,又有外来音乐与本土音乐的融合,既有高雅音乐与通俗音乐的融合,又有不同门类音乐的融合,使得以往相对单调的音乐变得丰富多样。关于这些,我们从歌唱家杨鸿基用美声唱法演绎通俗歌曲〔再回顾〕、成方圆用通俗唱法诠释美声经典作品〔月亮颂〕、刘欢用京剧的韵味去演唱〔情怨〕以及崔健的摇滚中便能感遭到。除此之外,诸如“唐朝〞、“花儿〞等风格各异的摇滚乐队和音乐组合,“港台风〞、“校园民谣〞等的此起彼落,藏族的“高原红〞、朝鲜族的“阿里郎〞等少数民族的音乐组合及腾格尔、容中尔甲等少数民族歌手,也从不同侧面展现了流行音乐的多元与多样。2.审美内容的人性化流行音乐改变了以往的音乐立美和审美的立场,淡化了形而上的教育功能,走上一条人性化的路线。从平民庶民的内心焦虑、信仰困惑到对生存状况的反思和对自我的从新审视等,它的触角几乎延伸到人性的每一个层面,尤其是那些多如牛毛的恋爱歌曲,虽说有些泛滥,但却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流行音乐确实在贴近人性。流行音乐在很多时候表现的是更重大的人性问题,显现出它对音乐的高尚性和神圣性的理解与理论:从对世界和平的呼吁到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关注等,都在流行音乐中得到不同水平的具体表现出。这不仅具体表现出了现代人对传统的价值观、道德观及意识形态的从新审视和考虑,而且还具体表现出了对本身生存状况及生存环境的审视与考虑,使得流行音乐有了更广泛的人性色彩和文化价值。能够说,流行音乐的人性化带有强烈的意识型态转型的时代特性,它音乐化地表达出商业社会中的人们不再关注那些形而上的伟大的命题和最终探求的倾向,不再以集体的目的或信仰来选择自己的行动方向,转而关注当下的自我价值和自我生存,代之以更多的自我判定、自我选择、自我行动及自我实现。3.审美对象的群众化随着电台、电视、网络等传播媒介的迅速发展,流行音乐覆盖了所有年龄段的人。流行音乐的这种空前的群众化,既是其存在的基础也是其生存的方式,它最终的结果之一就是摧毁了由文化地域不同、文化内容不同及音乐审美观念不同所造成的障碍,使其最为群众化的音乐形式,进而使群众成为真正的音乐审美主体。流行音乐的群众化还具体表现出在:由纯洁的“听觉音乐审美〞变为某种水平上的“行动审美〞。关于这一点,在群众钟情的卡拉OK热中便可形象地领略到,而由湖南卫视举办的“超等女生〞大赛,则更是由明星娱乐走向平民娱乐、群众娱乐群众的经典版本。在群众成为音乐审美主体这一事实面前,各种形式的音乐尽可能地流行音乐化,以至表现出某种时髦或时髦来知足群众音乐审美的多样性和多变性,在这经过中,将经典世俗化、将高雅通俗化、将传统现代化,而使音乐具备了雅俗共赏的美学品质,成为群众化的平民音乐。二、中国流行音乐的审美意义流行音乐作为一种具有商业色彩的群众文化,固然有时与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向相一致,但它最重要的价值定位是更多地强调娱乐功能而不是教化功能,以知足个体的情感要求和音乐审美需求,实质上属于一种非主流的社会意识形态,但是,这并不影响从其他层面实现它的音乐价值、社会价值及对审美对象的塑做作用。1.为音乐的发展翻开更为宽阔的艺术通道流行音乐不固守某种成型音乐流派的风格或原则,也不固守某种权威的理论和主张,而是藐视一切旧有的、现有的规范,将古典的、现代的、本土的、外来的音乐招到自己的麾下,用新的创意、新的手法、新的形式进行艺术的搅拌,以构筑自己的鲜活音乐:用沙哑的嗓音打破了圆润甜美嗓音的一统天下,强调节拍打破了以旋律为主的创作理念,震耳以至是逆耳打破音乐必需悦耳的原则……在流行音乐面前,音乐的不同流派、不同风格、不同门类间的界线不存在了,任何新形式的音乐的出现都变为可能。对流行音乐来说,所有的音乐都是构筑自己的音乐个性、音乐逻辑的参照。流行音乐这种“大法无法〞的大胆创新,既是对传统音乐反叛与颠覆,又是对传统音乐的反哺与重构,不仅为当今的音乐带来蓬勃的活力,也为将来的音乐创作与表演的多样性翻开了更为宽阔的艺术通道,让人感到音乐艺术创造空间无穷无尽。2.改变了人们的音乐审美观念和审美习惯由于流行音乐格外的标新立异,所以它总能用新鲜的音乐让人不断地惊讶:原来嘶哑沙哑的歌声也如此有魅力,原来势不两立的美声唱法和通俗唱法竟能够融合得天衣无缝……恰是在这种不断的“原来如此〞的惊讶中,传统音乐文化遭到全方位的消解,旧的音乐审美习惯和审美观念发生断裂乃至瓦解,使人们在新旧音乐的比照中不得不从新审视音乐,从新调整自己的音乐审美系统,进而提升了人们的音乐审美能力。在以往的音乐审美活动中,群众在音乐活动中老是规规矩矩地当听客,如今随着流行音乐的广场化、互动化,人们在音乐审美活动中不仅仅要获取听觉和视觉的欣赏与享受,而且还要通过各种方式的行动来抒发和表达他们的情感,由单纯的被动的音乐承受者变为自动的参与者和某种意义上的音乐表现者,并由此对音乐有了更直接、更个人化的感受和理解,进而对音乐的审美形式、判定与选择,在音乐审美领域由一个“安闲〞的人变为一个“自我〞的人。3.大面积地改变了人们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从一般意义上讲,以审美价值为最根本价值的音乐,是以审美的方式进入人们的精神世界的,它对人的改变作用是人们在对它的自动的审美体验中而不是靠外力强迫实现的。流行音乐作为一种音乐形式,它对人的作用当然具有以上特点,再加上它的群众化是空前的,因而相对其他形式的音乐而言,它对人的影响更为广泛。比方,〔好人一生平安〕等一些流行歌曲的歌词已成为流行的时髦语汇;那些追星族不仅模拟歌星的行为举止,以至还要整形整容成为歌星的样子容貌;很多手机、电话的铃声也变成流行音乐的某段旋律或某段歌唱……这些在今天看来习以为常的事,其实就是流行音乐改变了人们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一个缩影。从这个角度看,流行音乐使音乐群众化了,也使群众不同水平地音乐化了,而这个音乐化的经过就是群众在改变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经过。二、中国流行音乐所存在的问题确实,流行音乐在多个层面改变了我们的文化和生活以及音乐自己,其产生积极的深远作用已远远跨越当前的理论论述,但是作为最具实验性和时髦性的流行音乐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某些不尽人意之处,以至是反审美、反文化、反人类的东西。因而,我们既要看到流行音乐的主流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和美学意义,又要看到它的不足或缺憾。1.商业与艺术的失衡在社会市场化的今天,流行音乐已成为最具商业价值的文化产业和文化消费,有着其他任何一种音乐形式所没有的宏大的商业市场,因而流行音乐离不开商业的运作与合作。从央视“同一首歌〞已与中国人寿保险、百事可乐等大型企业构成的战略伙伴关系中、从共有两千多万的进账的“超女〞活动中,我们便能够得到充足的佐证。在这个背景下,一些人不肯错过挣钱的黄金时代而放弃了对艺术的精雕细刻,丢失了艺术应有的社会责任感,比方,靠“身体艺术〞和低俗的撩拨寻找票房价值、用过度的商业包装和一些花边新闻炒作卖点、那些被商业游戏规则把持的“收费打榜〞、“因人设奖〞的音乐排行榜……这不仅使音乐丧失了最少的艺术庄严和独立性,也给流行音乐蒙上厚厚的阴影,给社会带来负面的示范效应。2.通俗与庸俗错位确实,流行音乐通过通俗的手法和技法打击了古典音乐和所谓的高雅音乐高高在上的骄傲轻慢与孤芳自赏,使音乐最大限度地通俗化和群众化。但作为流行音乐审美主体的群众,其审美需求不一定都是积极的,有些以至是阴暗和颓废的,我们应该去知足积极的审美需求,而不是去迎合群众的某些庸俗以至是低俗的东西。但某些流行音乐却与此南辕北辙。比方,红极一时的“囚歌〞,一些嗲声嗲气的“恋爱歌曲〞,一些粗制滥造的网络歌曲等,它们都将通俗演变为庸俗、媚俗,以至是低俗。结果是讨好了群众却践踏了音乐,知足了群众的某些浅薄需求而缺失了对群众的精神世界及生存状况和生存环境的深层关心。3.娱乐与教化的断裂流行音乐走着群众娱乐文化的路线,知足着群众的娱乐需求,这既是音乐的属性使然,也是商品经济的必定,但是,这不等于说它为了娱乐能够放弃对人的精神塑造的艺术责任。然而,一些流行音乐恰恰在这个原则问题上出现了偏差。比方〔人民币〕中的拜金主义、〔垃圾场〕的颓废堕落、〔东北人不是黑社会〕中的低级下流等。尤其是那些与主流社会及人类的审美指向能否定关系的“死亡金属〞、“朋克〞等,其狂放不羁的演唱,丧失理性的反叛精神,毁坏灭亡别人也毁坏灭亡自己的音乐姿势,用“荡妇〞、“弑杀〞等命名的乐队名称等。这些由人性和审美的双重变态制作出的亵渎人类庄严和神圣的东西却成功地锁定了为数不少的年轻人,使他们的道德观、价值观发生不同水平的偏离与扭曲。结束语无论是作为生命和生活的需要,还是作为审美活动的需要;无论作为一种娱乐形式还是一种表达自我、认知世界的方式;无论作为一种批判的武器还是一种武器的批判,我们需要的流行音乐应该是:重视原创性和本土化及个性化,重视娱乐功能也重视教化功能,既与商业联姻又能坚持艺术的庄严,更好地表达和诠释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质、民族文化、民族性格及审美需求和审美理念,成为具有中华民族特质、具有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审美特点的音乐艺术,在趋同、音乐多元的背景下,以其独特的审美品质和文化内涵更大面积地走向世界,并成为世界音乐文化的一个主要构成部分,让世界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和音乐,了解中华民族。王磊等第3篇:再论流行音乐的美学价值“流行音乐〔PopularMusic〕〞一词来自于西方,广义上的流行音乐包含古典音乐中的通俗音乐、民间音乐、民间歌曲和现代流行音乐等,狭义上的流行音乐仅包含现代流行音乐。作为一种群众文化现象,流行音乐从一开始就和报纸、电台、电视台等群众联络亲密,更与唱片工业的繁荣相互促进,虽然时至今日,网络媒体、新媒体的影响力如日中天,唱片工业日薄西山,群众娱乐方式也愈加多样化,流行音乐的影响力却从未下降过,以至成为群众娱乐消费的重要对象之一。与在群众文化生活中的一唱百和正好相反,学术界关于流行音乐的价值判定历来不高。一、流行音乐价值较低的结论从何而来雷蒙·威廉斯以为:“1.‘流行’意味着为多数人所喜闻乐见;2.‘流行’处在高级文化与通俗文化的比较之中;3.‘流行’用于描绘叙述一种‘人们为本身而制作’的文化;4.‘流行’意味着群众媒介通过商业利益对人们的强加。〞[1]怀特·本杰明和西奥多·阿多诺以为流行音乐作为一种群众文化,是美学上被毁坏的文化产品,是商业化的、机械化的再生产。[2]阿多诺在比较贝多芬的音乐后以为,流行音乐有机械化、标准化的特征。[3]有趣的是,无论是雷蒙·威廉斯、怀特·本杰明还是西奥多·阿多诺,这些西方学者对流行音乐的美学价值的判定的出发点都是〔群众〕文化,且比照对象都是古典〔高雅〕音乐。国内学者亦不能免俗,刘晓飞〔2011〕也是从社会文化出发讨论其价值[4],周海宏〔2005〕则将“通俗音乐〞与“高雅音乐〞进行比照探究其审美价值。[5]二、流行音乐价值较低的判定方式能否合理将群众文化作为出发点,能够比较深刻地探寻求索流行音乐的价值,但是同时也必需意识到的是:流行音乐作为一种音乐类型,其本体仍然是音乐,音乐艺术的价值首先是审美价值,然后才是社会、文化、教育等工具价值。因而,从群众文化、社会文化出发,并没有牵涉到流行音乐作为音乐本体的美学价值。那么单纯讨论审美价值,通过比较高雅音乐或古典音乐进行价值判定的方法能否合理?首先我们必需成认,作为相对的概念,无论是“高雅音乐-通俗音乐〞,还是“古典音乐-流行音乐〞,都是有极高比较可行性的,它们都属于音乐,重要依靠音乐的音响产生作用。但假如單纯由于这个原因进行直接比较,则是不科学的。在将两种音乐进行比较时,有一个被忽略的前提,那就是——两种音乐都是还能听到,还存在着的音乐,但是二者的时间属性却是完全不同的。高雅音乐或古典音乐是历时性的,经过了数百年以至千年的淘汰洗礼,披沙拣金,还能存在着的绝大多数属于精品,与它们同时代产生的大部分不那么突出的作品早已被时间淘汰。流行音乐则与我们处于同一时间,是共时性的,它们数量庞大,质量参差,即便有精品,也由于庞大的基数,拉低了平均质量,而造成整体价值偏低的印象。所以从这个意义上看,即便要比较,也应该比较同时期的流行音乐与高雅音乐、“古典音乐〞,而不是拿今天的流行音乐与贝多芬、莫扎特比较。另一个不科学之处则是高雅音乐或古典音乐是相对静止并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而流行音乐则是相对运动的并不断更迭的。前者在十年以至数十年的时间单位内,较少发生消亡、灭失现象,以至由于不同音乐家的二度创作,使得内涵不断丰富,更为贴近今天人们的审美要求。后者则往往出现红极一时却寿不满年的作品,且即便是经典作品,二度创作的参与者数量也远远少于高雅音乐与古典音乐。当然,即便我们留意到以上问题,小心慎重地比较高雅音乐、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的价值,以至避开比较,单独从流行音乐自己出发,就能推翻流行音乐美学价值相对较低的事实么?三、能否使用比较的方法断定流行音乐的美学价值答案:是能够,至少能够从音乐理论活动的参与者——人的方面进行侧面比较,去考察一度创作、二度创作和音乐欣赏的参与者——即创作者、表演者和欣赏者。而比较之后,我们的结果仍然是流行音乐整体美学价值相对较低。首先是创作者的音乐素养。在欧洲,“作曲家〔composer〕〞和“歌乐作家〔songwriter〕〞是两个不同的职业,前者重要着重于器乐创作,后者则着重于歌曲曲调创作。评价“作曲家〞的更多地是以其创作的交响乐、室内乐和歌剧等“艺术音乐〔artmusic〕〞的数量和质量为根据,而评价“歌乐作家〞则重要以其创作的歌曲,尤其是流行音乐的数量和质量为根据。以至更多的时候,“歌乐作家〞被唱片公司雇佣后,以集体协作而非独立作曲的形式完成歌乐的写作。因而从职业分工上看,重要创作“艺术音乐〞的作曲家和重要创作流行音乐的歌乐作家在音乐素养上是有区其余:虽然不一定是高低之别,但至少着重点是不同的。除此之外,随着全民音乐素养的提升,流行音乐创作的参与度越来越高,许多非音乐专业的人士也参与进来。悟性、天分和努力对音乐创作而言虽然主要,但是少儿期开始的、长期训练培养出来的绝对音高感、乐感是前者发挥作用的基础,将决定悟性、天分和努力的成就高度。然后是表演者的音乐素养。在各自专业方向上,顶尖的音乐表演者的音乐素养是难分手足的,比方我们很难将吉米·亨德里克斯的电吉他与约翰·威廉斯的古典吉他去进行高低断定,更不消说还存在着像莎拉·布莱曼这样的跨界歌手了。但是从整体上看,流行音乐表演者的音乐素养要低于高雅音乐或古典音乐。这首先与表演者们的音乐学习经历有关,绝大多数古典音乐或高雅音乐的表演者将终生精神专注于音乐,将之视为自己终生的寻求,而流行音乐表演者无论是学习的广度还是深度都不如前者,更不消说为数诸多的流行音乐表演者仅仅将表演行为视为一种职业。其次与音乐组织的组织形式有关,古典音乐或高雅音乐往往是乐团在先,已经构成了一定的风格,并具有一定的水准,单个的表演者经历层层挑选能力进入,这无形中保证了其音乐表演者的素养;流行音乐组织的组建则更为随意一些,往往是一样的兴趣喜好而不是音乐素养使表演者们走到一起。最后是欣赏者的音乐素养。在进行讨论之前我们必需意识到,人的审美兴趣是非常复杂的,同一个人,可能只喜欢古典音乐或流行音乐,可以能二者皆否或二者兼而好之,因而,我们不能粗暴地根据音乐的类型对欣赏者进行类型划分。但在分析人们音乐欣赏行为时,有两个现象非常值得关注:第一,流行音乐中,最受欢迎、也是受众最多的类型是流行歌曲,而不是纯音乐作品,其原因是流行歌曲有歌词,更容易理解。以至有的流行歌曲歌词的艺术成就远远高于音乐成就,比方崔健的〔一无所有〕以诗歌形式入选了谢冕、钱理群主编的〔百年中国文学经典〕,再比方2016年10月13日鲍勃·迪伦因“在美国歌曲传统形式之上创始了以诗歌传情达意的新表现手法〞而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第二,同样是有歌词的作品,人们在欣赏艺术歌曲时,将更多的留意力集中于声乐艺术,歌词只是次要的关注点。而欣赏流行歌曲时,演唱技巧虽然主要,歌词与欣赏者能否共鸣更为主要。因而,虽然我们不能粗暴的说,古典音乐欣赏者的音乐素养比流行音乐的高,但我们能够得出结论:在欣赏流行音乐时,人们关注音乐,但是更关注音乐之外的东西,比方歌词;而欣赏古典音乐时,人们更关注音乐艺术自己。而后者,需要更高层次的音乐素养。四、就流行音乐自己进行审美价值判定要评判流行音乐的审美价值,最后还应回到其自己来。我们先看看流行音乐的价值具体表现出在哪些方面:首先是材料层面。音乐的材料是音响,流行音乐亦不例外。流行音乐的材料构成与古典音乐大体一样但自有特色。首先是旋律优美,音程变化不大,易记易学易传唱;其次是节拍清楚,以80拍每分钟为主,接近人的75次每分鐘的平均心率,容易产生共鸣;其三是配器简单,小乐队伴奏与人声浑融一体,更容易承受。其次是形式层面。流行音乐作品时间较短,以四分钟左右为主,且以流行歌曲为主,歌词加音乐的形式对群众来说容易理解。而从演出形式看,流行音乐的演出参与感极强,集体性的狂欢越发加强了流行音乐的感染力。再加上偶像崇敬或偶像养成的成就感,使人更容易承受,非常容易让受众感遭到音乐的魅力,即产生音乐审美的内在价值。最后是内容层面。流行音乐情感主题单一,欣赏一首作品不必进行复杂的情感情绪转换。反映的思想、情感、情绪贴近生活且包罗万象,潜意识里能知足人的生本能〔性爱、母爱〕和死本能〔战斗、死亡〕的需要,尤其是生本能中关于恋爱的主题最为常见,进而对受众产生工具性的价值。五、结束语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流行音乐从材料、形式到内容三个层面都有其价值,但是有价值能否意味着价值高?恰恰相反,进行价值分析时的根据告诉我们,流行音乐的审美价值不高:简单的旋律、较小的音程区间、单一的节拍、简单的配器都是对音乐艺术的妥协而不是极致寻求;过分突出的现场参与感、偶像崇敬淡化了音乐自己在审美价值中的比重;而直追人本能的、以恋爱为主的主题对艺术寻求而言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当我们再次回到比较法,从这些方面去比较,流行音乐审美价值较低的结论便无比天然和合理了。章芩第4篇:流行音乐选修课程对于培养音乐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价值研究一、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简述“流行音乐〞是一种音乐体裁的名称。〔简明牛津音乐词典〕上说:流行音乐最初的意思是指那些面向社会群众的音乐会。自1950年以后,这个词专指那些非古典的,通常是歌曲形式的,由“披头士〞、“滚石〞之类的艺人表演的音乐。还有诸如“流行音乐小组〞〔由歌手、吉他手、鼓手构成,经常使用电声效果〕和“流行音乐节〞等。苏联〔音乐百科词典〕〔1990年版〕上说:流行音乐是商业性的音乐消遣娱乐。流行音乐源自西方,它是19世纪末的产品,在20世纪的前几十年得到迅速发展。西方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的流行音乐在世界上占领主要地位。美国是世界上流行音乐最发达的国家,也是流行音乐的重要起源地。如今,世界各国的流行音乐形态基本上都是在美国流行音乐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早期的流行音乐是一种产生于劳工阶层、中下层市民中的新兴文化形式。来自于黑人音乐的早期流行音乐,通过他们的口传心授逐步构成了一种特有的音乐形式,即当时的流行音乐。在当时,反映怀恋家乡、眷恋乡村生活的音乐题材,恰好表达了那些远离家乡来到生疏城市谋生的人们的心理状况和浑厚的思想感情。从音乐体系看,流行音乐是在布鲁斯、爵士乐、摇滚乐、索尔音乐等美国本土音乐架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音乐。二、流行音乐课程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一〕个体内部发展方面1.丰富感悟体验。听音乐就是感悟音乐的经过。音乐感悟分为音乐感觉和音乐知觉。音乐感觉是音乐及其相关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各种感觉器官,在人脑中产生对音乐及其相关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音乐知觉能力的构成有赖于音乐理论,只要多听多体验音乐作品,能力够构成和提升个体音乐的知觉能力。在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音乐体验中,流行音乐占领很大比重。流行音乐为学生们感悟音乐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在与流行音乐的频繁接触中,个体潜移默化的构成对音乐的感悟能力。即使个体的基本音乐技能还不够,但是他们却能较精确地唱不少流行歌曲,节拍把握得也不错。这是由于在日常的生活中流行音乐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音乐的感悟能力不断提升,继而激发个体学习音乐的热情。2.教化作用。流行音乐的教化作用是指流行音乐对人的内心世界、思想情操、道德品质、人格魅力等精神素质方面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自古以来,音乐被视为教化的有力工具。〔乐记〕记载:“移风易俗,莫擅长乐〞;孔子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则以为音乐有潜移默化和美化心灵的作用。流行音乐是一种现代文明的产品,内容简单通俗、节拍轻松活泼、旋律优美流畅,既贴近生活又具有浓烈厚重的时代气息。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观念、道德精神等为人们所承受并逐步转化为精神寻求的一部分。〔二〕个体外部发展方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