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河北省保定市林清寺中学高三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二战后,德国分裂为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分别定都波恩和柏林。1990年,两德签署统一条约,东德作为5个州加入联邦德国。1991年,德国决定将联邦议院和政府所在地从波恩迁往柏林。德国定都柏林旨在A.消除德国东西部的差异B.缓解美苏在欧洲的对抗C.加速欧洲的一体化进程D.增强统一国家的凝聚力参考答案: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柏林是德国传统意义上的首都所在地,是德国的政治中心,德国将联邦议院和政府迁往柏林,有利于于增强国家的凝聚力,D符合题意;A与材料无关;德国政府机构的迁移属于内政问题,与BC无关。2.1906年孙中山说:“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把来分作两次去做。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从中可以看出孙中山期望我国革命(
)A.排满反清相结合
B.反帝反封相结合C.民族民生革命一体D.民族民主革命一体参考答案:D3.王阳明创立心学的主要目的是(
)A.对抗程朱理学
B.加强内心修养
C.维护封建统治
D.上升为统治思想参考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目的其实是根本目的,故选C。4.据史料记载,唐初诏令男20岁、女15岁即要结婚成家。唐玄宗又敕令,男15岁、女13岁,听婚嫁。“刺史、县令以下官人,若能使婚姻及时,鳏寡数少,量准户口增多,以进考第”。该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促进人口增长
B.稳定地方秩序C.完善政绩考核
D.增加政府收入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根据题干要求,本问主要考查学生归纳、概括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若能使婚姻及时,鳏寡数少,量准户口增多”可知封建政府的直接目的是增加人口,联系唐朝的赋税制度,分析其根本原因在于通过人口的增长,提高封建政府的财政收入。故选D.5.《荀子·富国》记载:“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益数盆,一岁而再获之。”荀子在这里强调的是A.要重视农业生产精耕细作技术的提高B.要及时播种、除草、灌溉C.要多种植五谷,才能获得丰收D.要年年种植五谷,改良土壤参考答案:A6.彼得?盖伊在其著作中写道:“对成千上万知道它的人和当时的观察家来说,在1760年到1800年之间,生活彻底地改变了”,“这个时代被疯狂地追求发明”。这种情形可能出现在A.法国B.英国C.德国D.美国参考答案: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由材料“在1760年到1800年之间”可知,英国这个时候开始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发明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所以答案选B。法国、德国和美国跟随其后。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英国7.有学者指出:“冷战”终结后,全球地缘政治秩序进入自发调整期,国际政治体系宛如一个正在旋转的万花筒,充满不确定性,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毫无疑问已成为政治冲突最有效的“减震器”。材料的主旨是A.全球政治体系具有明显的单极特征B.经济全球化加剧各国间政治冲突C.经济联系加强使各国共同利益增大D.维护世界和平需要实行全球治理参考答案:C据材料“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毫无疑问已成为政治冲突最有效的减震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各国经济联系加强使各国共同利益增大,故有利于稳定国际关系,故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全球政治体系具有明显的单极特征,故A项错误;材料主旨不是说明经济全球化加剧各国间政治冲突,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实行全球治理的问题,故D项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题干的材料重心,学生应该扣住“但”字,抓住转折性词语的强调作用,即可得出“最有效的减震器”的含义,据此即可排除干扰选项,得出正确答案。8.19世纪中期,英国在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居于各国前列,而这些研究转化为生产力却在美德,这种情况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A.英国经济实力在19世纪中期落后于美德两国B.英国的科学家纷纷移居美国C.英国缺乏新技术转化的资金D.英国资产阶级对科技转化的重视不够参考答案:D解析:明确第二次科技革命英国相对落后的原因,资本家不愿意更新设备,而是把资金投向海外殖民地。注意千万不要被19世纪中期所迷惑,而误认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9.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农业开发的主观原因是:A.北方人口大量南迁B.南方的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C.南方社会相对稳定D.统治者推行发展农业的政策参考答案:D北方人口大量南迁,这属于江南农业开发的客观原因,故A错误;南方的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并不是江南农业开发的主观原因,故B错误;南方社会相对稳定属于江南农业开发的客观原因,故C错误;统治者推行发展农业的政策,属于主观原因,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关键信息“主观原因”,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统治者推行发展农业的政策的角度出发,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10.《资治通鉴》载:“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监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材料涉及的政治制度A.确立于秦朝,汉武帝时期完善B.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C.削弱了君权,突出了臣下的作用D.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
参考答案:D本题考查了三省六部制。该制度的积极作用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选项ABC不符合唐代三省六部制的内容。11.顺口溜是民间流行的一种口头韵文,念起来很顺口,多与时事有关。以下某地曾流行的顺口溜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深翻二尺五,麦秸能打鼓,深翻三尺三,麦秸做扁担②踢得好,踢的对,一村一个革委会③骑着摩托满街跑,乐坏王庄小大嫂,联产计酬发了家,多卖粮食买手表④吃有油,穿有绸,住有楼,还有余钱去旅游A.②①③④ B.②①④③ C.④①②③ 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D解题时要把握题干中这些顺口溜所对应的历史事件。第一句很明显地夸大了农作物的实际状况,它反映的是“大跃进”运动;第二句中“革委会”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基层组织形式;第三句中“联产计酬”反映的是改革开放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第四句是今天农村状况的真实写照。12.下图为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它的前身是皇室太庙,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是明清两代封建皇帝祭祖的地方。与太庙修建相关的制度是A.井田制B.分封制C.宗法制D.郡县制参考答案:C【详解】井田制是中国古代盛行于西周的的土地国有制度,到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制农具的和牛耕的普及,井田制逐渐瓦解,排除A;分封制是西周分封诸侯的地方管理制度,到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随着井田制逐渐瓦解而崩溃,排除B;宗法制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权力继承制度,尊祖继宗和太庙是宗法制的体现,故选C;郡县制是秦朝推广的中央集权体制的地方管理制度,郡、县主要长官均由朝廷任免调迁,排除D。13.王夫之题衡阳湘西草堂联:“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它表达了王夫之的什么思想?
A.唯物主义思想
B.朴素辩证法思想
C.反清复明
D.脚踏实地参考答案:C14.《礼记》中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荀子说:“四海之内若一家,莫不趋使而安乐之。”王阳明则说“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这反映了A.社会矛盾日趋尖锐B.世界意识逐渐明晰C.天下和合的天下观D.华夷观念受到冲击参考答案:C【详解】材料“天下为公”“四海之内若一家,莫不趋使而安乐之。”“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反映了古人天下和合的天下观,故C项正确。社会矛盾的尖锐、古人的世界意识、华夷观念受冲击在材料中都没有体现,故ABD三项排除。【点睛】"和合"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早在先秦时期就得以产生和发展。所谓和是指和谐、和平、祥和;合是指结合、融合、合作。和合连起来讲是指在承认"不同"事物之矛盾、差异的前提下,把彼此不同的事物统一于一个相互依存的和合体中,并在不同事物和合的过程中,吸取各个事物的优长而克其短,使之达到最佳组合,由此促进新事物的产生,推动事物的发展。在此和合精神的指导下,中华文化不断创新,同时也推动了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15.钱穆先生认为,从秦汉三公九卿制到隋唐三省六部制的演变,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进步,皇帝从后台走到了前台。从制度变革层面看,这里的“进步”是指A.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B.权力中枢决策规范化
C.中央机构行政效率提高
D.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
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能力,从材料信息“从秦汉三公九卿制到隋唐三省六部制的演变,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进步,皇帝从后台走到了前台”可知,这些变化主要是中枢机构的演变,故B项正确;A属于中央集权,地方组织。C中效率错误;D中属于考试制度。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代元政治制度演变·特点【名师点睛】汉朝到元朝的政治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与完善阶段。复习时注意一个“继承”、把握两个“趋势”、抓住三个“创新”。一个“继承”:西汉和唐朝明显继承了秦朝和隋朝的政治制度。两个“趋势”:一是从汉到元宰相制度的变化,体现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的趋势;二是从汉到元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体现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趋势。16.《作为武器的图书》中记载:“1944年6月6日,以英美两国军队为主力的盟军,从英国跨越英吉利海峡,抢滩登陆诺曼底。几天后,美国将无数箱图书运抵诺曼底,发往法国各地书店。随后,数以万计的美国图书陆续到达,发往整个欧洲。”美国运输图书的主要目的是A.扩张美国意识形态和文化影响力
B.争夺原德占区的图书市场份额C.为击败德国法西斯提供思想武器
D.为盟军前线将士提供文化休闲参考答案:17.庄子“窃国者为诸侯”的话客观上反映出当时的政治状况是(
)A.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B.卿大夫取代国君掌权C.阶级矛盾尖锐,农民起义不断
D.奴隶主内部矛盾导致王朝更替频繁参考答案:B18.下列有关德国1871年宪法和法国1875年宪法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议会完全行使立法权
B.国家元首有权任命内阁成员C.内阁对国家元首负责
D.国家元首有权解散两院
参考答案:B略19.1848年,大约有20%的波士顿人乘火车上下班。208列火车中有118列出入于该城的7个终点站,这些线路呈放射状由市中心区向外伸展,服务于波士顿15英里方圆的地区。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近代城市职能的变化B.城市交通设施的完善C.第三产业的兴起发展D.经济结构革命性变化参考答案:D【详解】根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工厂大量规模化聚集,工厂布局及工业化对劳动力的需求使交通向城中心汇集,波士顿的交通布局反映工业革命后的城市工业迅速发展状况,故D项符合题意。A项为美国工业革命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而非原因,故排除。B项,火车运输有利于城市交通设施的完善,因此B项为题干的现象的有利影响,故排除。C项,题干现象是工业化的结果,并非第三产业,故排除。20.黄埔军校建立后,国民党曾经请一位共产党员担任政治班主任,这主要体现了(
)A.共产党擅长做思想工作
B.国民党与共产党的真诚合作C.孙中山非常信任共产党员
D.这所军校重视革命思想教育参考答案:D21.1944年9月,中共中央认为:“目前我党向国民党及国内外提出改组政府主张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正式向国民党提出立即召开紧急国是会议,废除一党统治,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这一主张的提出A.导致国共两党关系走向破裂B.体现了民主革命的前途C.旨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提升了中共的政治声望参考答案:B【详解】据材料“目前我党向国民党及国内外提出改组政府主张的时机已经成熟”可知,在抗战接近尾声,中国的抗战转入局部反攻的情况下,我党提出“废除一党统治,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是抗战时期民主力量壮大的结果和要求,体现了民主革命的前途,B正确;第二次国共关系破裂是因为1947年春国民党限令中共撤销南京、上海、重庆等地的代表团,封闭重庆的《新华日报》,国共关系彻底破裂;A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改组政府主张”,与维护统一战线没有关系,C错误;材料未涉及中共的政治声望提高问题,D错误。【点睛】第二次国共关系破裂是因为1947年春国民党限令中共撤销南京、上海、重庆等地的代表团,封闭重庆的《新华日报》。至此,和谈之门被国民党当局关闭,国共关系彻底破裂。22.1960年苏联同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额中经互会占了74%,到1963年这一比值猛增到84%。产生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A.美国对苏联实行遏制封锁政策B.社会主义阵营不断巩固壮大C.中国与苏联关系发生了新变化D.经互会促进了苏联经济发展参考答案:C【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60年代苏联在经互会中贸易比重上升,这主要和中苏关系破裂有关,C选项符合题意。美国在二战结束后一直对苏联采取遏制政策,因此并不是20世纪60年代同经互会贸易比重上升的主要原因,A选项排除。20世纪60年代,由于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导致社会主义阵营发生破裂,B选项排除。经互会促进了苏联经济发展的说法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23.1843-1852年,英商不得不在中国的通商口岸以低于成本20%-30%的价格销售棉纺织品。这一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是A.中国近代机器棉纺业的发展B.供过于求,超过国人购买力C.自然经济对英货的顽强抵抗D.英国棉纺织品的质量低劣参考答案:C【详解】材料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当时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对英货有很强的抵抗作用,故C项正确。中国民族工业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故A项错误。B属于材料中的现象,并不是根本原因,排除。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可以判断,英国棉纺织业在当时主要采用机器生产,质量不一定低劣,同时这也不是根本原因,故D项错误。24.一位学者说:“晚清思想文化史的进程展示了一种特殊的现象:先进思想家从西方引进,并以微弱的资产阶级经济关系和职能集团为依托的民主、自由、平等的现代化观念与信息,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样漂浮在广阔的乡土文化带的上空。……”这则材料A.批判近代洋务派的中体西用
B.反对宣传西方启蒙思想家的理念C.指出宣传西方启蒙思想的缺陷
D.否定资产阶级宣传启蒙思想的作用参考答案:C略25.清末提倡平等的新派人物,往往不愿乘坐人抬的轿子,而宁可坐较低等的人力车。但有人作竹枝词,讽刺这些新派人物:“短小轻盈制自灵,人人都喜便中乘。自由平等空谈说,不向身前问弟兄。”这说明A.交通运输工具向近代化转变
B.清末社会变革平等意识高涨C.社会风气受到客观条件制约
D.人力车能体现社会地位平等参考答案:26.伯顿·小福尔索姆在其新作《罗斯福新政的谎言》中,批评罗斯福,“他采取了一系列政府干预经济的措施,但他的大部分举措,对当时的美国甚至以后都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新政“灾难性的影响”不包括A.增加政府财政负担
B.金融市场遭到破坏C.为后来的经济“滞胀”埋下了隐患
D.日后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参考答案:B27.下表根据《中国工人阶级历史状况》一书数据编制,透过产业工人人数的变化可以窥见时
间1842—1895年(甲午战争前后)1895—1912年(辛亥革命前)1912—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产业工人约10万人约60万人约200万人A.清末洋务运动的足迹
B.十月革命的推动C.民国初年实业推进的步伐
D.五四运动的影响参考答案:C28.《全球通史》一书中提到:“(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来朝民主化方向发展。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出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当时“政治自由化”体现在权利分配标准的变化,即
A.公民大会向所有等级公民开放
B.以财产取代血缘关系
C.打破贵族世袭特权
D.以地区部落取代氏族部落参考答案:B29.一位生活在19世纪70年代到1949年的民族资本家,你可能经历的是(
)①甲午战争前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条件有所改善,你开始创办一家棉纺织企业,发展情况比较好;②一战期间,发展势头强劲;③20世纪20年代,遇到很大困难,经营艰难;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一度发展比较顺利;⑤抗日战争胜利后很长时间,经营条件明显好转。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D30.“盛唐、中唐以后,传奇小说也成为文学的新品种,红拂小玉、太真莺莺、昆仑奴、聂隐娘,以至南柯黄粱……数量质量都远远超过南北朝的志怪小说。”出现此现象的相关因素有①城市经济的发展②佛教、道教的广泛传播③开放的社会环境④活字印刷术的广泛应用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参考答案:A考点:本题旨在考查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传奇小说的受众是市民阶层,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产物,故①正确;“太真”等说明了佛教道教的的广泛传播,故②正确;“红拂小玉”等说明了社会的开放,故③正确;活字印刷在宋代出现,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在1914年战争爆发约6周之时,俄国社会主义者波特采夫致信英国《泰晤士报》:俄国所有政党和所有民族的代表,现在都与政府同心协力,这场与德国和奥匈——两者都在德国皇帝领导下——的战争,对俄国来说业已变成一次民族之战。……毫无疑义的是,胜利,战争中决定性的胜利(我个人预计这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到来),将属于协约国……。德国的威胁——长久以来悬在世界头上的诅咒——将被打碎,被打碎的到它永远不再成为世界和平的威胁,世界各族人民渴望和平。
——丹尼斯·谢尔曼乔伊斯·索尔兹伯里《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1)根据材料,指出波特采夫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态度并说明其理由。(4分)(2)根据材料,指出波特采夫预计的战争结果。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其预见是否正确。(6分)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态度:支持政府参加一战。(2分)
理由:战争能够维护民族利益;战争能维护世界和平,符合世界人民的利益。(2分)(2)结果:协约国打败同盟国集团,取得战争胜利;永久消灭德国对世界和平的威胁。(2分)
不完全正确。协约国虽然打败了同盟国集团;但战后协约国对战败国的掠夺,激化了德国与协约国集团之间的矛盾,为新的战争的爆发埋下了历史根源。(4分)试题分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分析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回答时注意对材料的归纳总结即可。第(2)问,关键在于能准确提取和理解材料的观点,包括协约国打败同盟国集团和永久消灭德国对世界和平的威胁两方面,然后分别加以理解和论证,答题时要辩证地看问题,做到条理清晰,合乎逻辑。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上图为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中外历史事件简图。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图文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参考答案:答题示例论题: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斗争动了中国近代化历程。阐述:第二次工业革命使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对外加强资本输出,瓜分世界,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迫使中国签订《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洋务运动宣告破产。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维新变法,开启政治民主化的尝试。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实业救国思想发展,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和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民族危机加剧,清廷自救的新政加快了革命的爆发,辛亥革命创立了中华民国,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里程碑。一战中日本加紧对中国侵略及北洋军阀的统治,新文化运动兴起,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创造了条件,十月革命为中国近代化指出了新方向。总结:列强侵略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中国人民反帝反封斗争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转型。本题是一道开放型试题,首先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可以从中外经济发展演变,中国与西方对外关系,中国与西方对外关系,中国与西方之间反侵略与侵略之间的斗争等角度论题,再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古代从周公“以德配天”、孟子的“民贵君轻”的主张,到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从朱熹要求君主收拾身心去其私念、主张加强宰相和谏官的职权,到黄宗羲等启蒙思想家的“君臣共治、地方分治”,这些闪耀着分权制约光芒的思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些思想及其实践虽然不可能从根本上动摇君主专制,但对封建君主专制多少起到一定限制作用。……近代中国的分权思想来源于西方,雅典权力制约机制自梭伦改革始,如公民大会的决议有的尚需经陪审法庭审议并最后批准。陪审法庭主要职能在于司法,但它同时也拥有一定的立法权。——据黄毅《论中国古代限制君权的思想》材料二、在西欧中世纪则出现了一些宪政雏形,到了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家和理论家进一步发展和实践了分权与制衡原则。19世纪中叶,清朝中央集权受到削弱和变形,这种局面为近代军阀分裂割据埋下了伏笔,但也使讲求经世致用、注重社会实际的地方督抚大员成为中国早期近代化的领导者和推动者。20世纪初立宪派主导的分权立宪运动迅速开展起来,成为一股重要的政治革新力量,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化政治进程,对清王朝的覆灭起了重要作用。——据傅兆龙《国家权力制约论》(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古代中国和雅典分权的特点。(2)据材料二归纳近代西方权力制约的主要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背景。(3)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政府权力演变历程,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特点:古代中国:在君主专制的前提下,通过相权(谏官)、天道(道德)、地方分权来制约君权。古代雅典:是奴隶制民主的组成部分,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交叉制约。(2)思想:法制;分权制衡。背景:防止专制、维护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成果;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启蒙运动的影响;中世纪的相关经验。(3)演变:从传统的中央集权到近代的地方分权。影响:推动了近代中国的民主化进程;加速了清王朝的覆灭;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近代中国军阀分裂割据局面的出现。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古代和近代中国的政治思想。第(1)问,从“这些思想及其实践虽然不可能从根本上动摇君主专制”分析出古代中国分权思想没有突破专制,从周公“以德配天”和“朱熹要求......主张加强宰相和谏官的职权,到黄宗羲等启蒙思想家的‘君臣共治、地方分治’”等概括出具体主张;雅典分权思想从奴隶制民主的性质和政府机构制约的角度分析;第(2)问,从“在西欧中世纪则出现了一些宪政雏形,到了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家和理论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布草购货合同
- 表见代理空白合同书
- 北京市电力设施保护安全管理协议书(试行)
-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七校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数学试题(含答案)
- 内蒙古赤峰市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裕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阶段质量检测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 【初中地理】湘教版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册期中模拟地理试题2
- 15 C波的干涉 提升版2025新课改-高中物理-选修第1册(21讲)
- 规划人生主题
- 血液系统用药相关项目投资计划书
- GB 26402-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碘酸钾
- DNA甲基化与肿瘤分子标志
- 《甲方认质认价确认单》
- 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
- 各种烟气焓温、密度、比热计算表
- 导游与旅行社签订劳动合同
- 公路管理工作常见五大诉讼风险及防范
- FLUKE-17B型万用表使用说明
- 探析高校图书馆文创产品开发与推广-以清华大学图书馆为例
-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 修旧利废实施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