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髂动脉TASCD级病变的外科治疗策略_第1页
主髂动脉TASCD级病变的外科治疗策略_第2页
主髂动脉TASCD级病变的外科治疗策略_第3页
主髂动脉TASCD级病变的外科治疗策略_第4页
主髂动脉TASCD级病变的外科治疗策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髂动脉TASCD级病变的

外科治疗策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管外科沈晨阳第一页,共三十五页。TASCD主髂动脉闭塞病变目前对于主髂动脉闭塞性病变(AortoiliacOcclusiveDisease,AIOD)的开放手术和腔内治疗疗效比较

究竟如何?文献中大部分关于AIOD腔内治疗的资料包括:

~TASCC&D级病变

~甚至包括TASCB,C&D级病变第二页,共三十五页。TASCDAIOD肾下主髂闭塞侵及主动脉和双侧髂动脉的弥散性病变侵及单侧CIA,EIA和CFA的弥散性病变单侧的CIA和EIA闭塞双侧的EIA闭塞髂动脉闭塞合并腹主动脉瘤且不适合腔内治疗需外科手术治疗第三页,共三十五页。ClevelandClinicKashyapetalJVascSurg2008;48:14512008ConsensusonmanagementofTASClesions第四页,共三十五页。腹-双股搭桥通畅性更高AortofemoralBypassversusPTAandStent——KashyapetalJVascSurg2008;48:1451——HansetalSurgery2008;144:583第五页,共三十五页。腹-双股搭桥29个研究机构的5378名患者循证医学证据:

死亡率:4.1%

主要并发症:16%-Chiuetal.EurJVascEndovascSurg2010;39∶460性功能:ED≥28%

-Karkosetal.VascEndovascSurg2004;38∶157髂动脉成形或支架置入髂动脉腔内治疗的死亡率和发病率更低荟萃1711例广泛主髂病变患者

腔内治疗的循证医学证据:

死亡率1.2-6.7%

并发症3-45%-Jongkindetal,JVascSurg2010;52:1376第六页,共三十五页。

我们的资料

自2005.1到2011.10,共收治70例髂动脉TASKIID级患者,并接受72例次的外科治疗男性61例,女性9例

平均年龄62.5±12.9岁手术患者围术期死亡率7.1%(5/70)

术后随访率为80%(56/70)

随访期为1个月到78个月,平均随访期20.3个月随访期死亡率20%(14/70)第七页,共三十五页。手术方式例(70)髂动脉人工血管搭桥27

腹主-髂动脉或腹-股动脉搭桥股-股转流腋-股动脉搭桥2232杂交手术(手术+介入)31

髂动脉支架髂动脉支架+股-腘动脉搭桥和/或

股-股动脉转流术1516血管腔内治疗12

髂动脉支架单侧

髂动脉支架双侧

93第八页,共三十五页。介入、开放、杂交手术通畅率对比术后闭塞及死亡定义为“闭塞”时:短期通畅率(6个月)杂交>介入>开放手术长期通畅率(3、5年)杂交、介入明显优于传统手术第九页,共三十五页。介入、开放、杂交手术通畅率对比术后闭塞、截肢及死亡定义为“闭塞”时:1年通畅率:杂交、介入、开放手术三者无显著性差异3、5年通畅率:介入优于杂交、传统手术第十页,共三十五页。介入、开放、杂交手术通畅率对比术后闭塞、截肢及因相关并发症死亡定义为“闭塞”时:长期通畅率:介入手术优于杂交、传统手术第十一页,共三十五页。Life-table(Wilcoxonstatistic)Aortoiliac&crossfemoral:Primarypatency:Statistic2.283,Sig0.131;Cumulativesecondarypatency:Statistic3.489,Sig0.062Femoro-poplitealAK&BK:Primarypatency:Statistic4.263;Sig0.039;Cumulativesecondarypatency:Statistic7.974,Sig0.005不同部位动脉搭桥术术后通畅率分析手术、介入、杂交三种术式的术后通畅率未做分析!第十二页,共三十五页。髂动脉TASCD病变腔内治疗情况术前检查:

超声;CTA(钙化);MRA(不受钙化影响)

技术成功率97.7%(42/43)

采用技术:腔内成形;内膜下成形;杂交技术单或双侧股动脉穿刺,逆行或“翻山”后顺行开通经肱动脉穿刺,顺行开通股动脉切开,顺行或逆行开通第十三页,共三十五页。1、AorticOcclusion±IliacDisease解决主动脉病变:

裸支架或覆膜支架?逆行穿刺?经上肢顺行穿刺?使用Re-entrydevices杂交技术:开通腹主动脉和一侧髂动脉,做股-股搭桥术平肾动脉的闭塞性病变腔内治疗——“烟囱技术”?第十四页,共三十五页。Leriche综合征腹主动脉闭塞,腹主、双股动脉人工血管搭桥LericheSyndrome第十五页,共三十五页。平(近)肾动脉的主动脉闭塞男,94岁,间歇性跛行伴静息痛左上肢及左侧股动脉穿刺,使用kissing技术双侧均放置2枚支架第十六页,共三十五页。平(近)肾动脉的主动脉闭塞第十七页,共三十五页。2、

广泛的双侧髂动脉病变多数情况下能够通过腔内技术得到治疗对于重度缺血的患者具有重要的保肢意义左上肢肱动脉穿刺入路患侧逆行穿刺或切开第十八页,共三十五页。患者男性,57岁

间歇性跛行4年CTA示:双侧髂动脉

广泛多节段病变

经左侧股动脉穿刺,

“翻山”后顺行开通

右侧髂外动脉第十九页,共三十五页。第二十页,共三十五页。3、延及股总动脉的单侧髂动脉病变对侧穿刺,“翻山”后开通患侧髂动脉患侧股总动脉的处理!

(PTA?Stent?延及股深?)股动脉内膜剥脱+髂动脉支架介入失败再考虑股-股搭桥第二十一页,共三十五页。

男,54岁,间歇性跛行3年。右髂外动脉闭塞延及股总第二十二页,共三十五页。男,64岁,左下肢间歇性跛行4年,加重3月行左股动脉切开,左髂支架+左股腘搭桥第二十三页,共三十五页。4、单侧髂总、髂外动脉闭塞髂总病变有无“残桩”(stump)对开通血管意义重大“翻山”或内膜下成形

运气?Re-entrydevice?介入失败再考虑股-股搭桥第二十四页,共三十五页。男,51岁,右下肢间歇性跛行3年经左股动脉穿刺,“翻山”开通右髂动脉第二十五页,共三十五页。男,51岁,右下肢间歇性跛行2年。

左髂动脉医源性夹层损伤双侧股动脉穿刺,“翻山”开通右髂动脉第二十六页,共三十五页。6、合并AAA的闭塞性病变可能需要Re-entrydevice

双髂外动脉支架5、双侧髂外动脉闭塞多数AAA需要腔内治疗髂动脉成形第二十七页,共三十五页。内膜下成形的“突破点”第二十八页,共三十五页。Re-entryDevice第二十九页,共三十五页。AIOD:TASCD腔内治疗的通畅率PrimaryPatencySecondaryPatency第三十页,共三十五页。——PatrickLermusiaux,etal.CONTROVERSIES&UPDATESINVASACULARSURGERY27-29/01/2011困难的TASCB病变容易的TASCC&D病变“腔内技术能解决所有病变!”第三十一页,共三十五页。传统外科手术?10-20%平(近)肾动脉的腹主动脉病变合并股浅动脉长段闭塞作为杂交手术的一部分腔内技术失败

技术失败

再狭窄第三十二页,共三十五页。总结近年来越来越多的TASCD病变可以通过腔内治疗得到有效治疗方法得当,器械保障,可以获得较高的手术成功率可获得和传统手术治疗相同的远期通畅率第三十三页,共三十五页。谢谢!第三十四页,共三十五页。内容梗概主髂动脉TASCD级病变的

外科治疗策略。TASCD主髂动脉闭塞病变。目前对于主髂动脉闭塞性病变(AortoiliacOcclusiveDisease,AIOD)的开放手术和腔内治疗疗效比较。髂动脉闭塞合并腹主动脉瘤且不适合腔内治疗需外科手术治疗。性功能:ED≥28%。荟萃1711例广泛主髂病变患者腔内治疗的循证医学证据:。TASKIID级患者,并接受72例次的外科治疗。随访期为1个月到78个月,平均随访期20.3个月。杂交手术(手术+介入)。介入、开放、杂交手术通畅率对比。介入、开放、杂交手术通畅率对比。术后闭塞及死亡定义为“闭塞”时:。长期通畅率(3、5年)杂交、介入明显优于传统手术。术后闭塞、截肢及死亡定义为“闭塞”时:。1年通畅率:杂交、介入、开放手术三者无显著性差异。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