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达标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31分)1.晓甬和小舟是某活动主持人,他们撰写的开场白还有部分没完善好。你能帮他们吗?(6分)诗意中国,源远流长。与时光做伴,听世纪回响,与五彩①bān()斓的世界分享。乘着歌声的翅膀,穿越千古江山、百年悲欢,相遇生命中那些美好的时刻,品味命运跌宕酿造出的情感。让中华文化展现永久魅力,让古今诗词②yín()唱时代殿堂。走进经典,我们③______那份感动;传唱经典,我们④______那份信念。让我们在歌声中,为共同的梦想再次出发!(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①bān()②yín()(2)语段中加点字“乘”的正确读音是()(2分)A.chéngB.shèng(3)请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入语段中横线处。(2分)A.重温B.重拾2.请你将下列诗词展览会的素材补充完整。(8分)家国之情始于己身,王维淡泊乐观,把明月当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竹里馆》);刘禹锡即使困居陋室也要坚守美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陋室铭》)。家国之情融于乡思,岑参在远赴边塞时思乡情切,潸然泪下“________________,双袖龙钟泪不干”(《逢入京使》)。家国之情应怀天下,杜牧心系国家,将对历史的咏叹与现实的思考紧密结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泊秦淮》),李商隐关心国计民生,大胆借古讽今“可怜夜半虚前席,________________”(《贾生》),痛斥统治者荒于政事,不顾民生。3.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3分)(1)名著可以用对比的方法来阅读。请阅读下表,完成问题。作品名称人物相关事件阅读发现《骆驼祥子》祥子祥子辛苦攒下的钱,被孙侦探讹去从相关事件来看,祥子和尼德·兰,两人有着不一样的性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海底两万里》尼德·兰在船长生命危在旦夕时,尼德·兰冲向鲨鱼,一叉刺中鲨鱼要害,救了船长(2)著名学者钱理群说:“‘经典阅读’正是这样的导向:要用人类、民族文明中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来滋养我们的下一代,使他们成为一个健康、健全发展的人。”请从下列作品人物中任选一位,结合具体内容写一写你从中汲取的“最美好的精神食粮”。A.江姐《红岩》B.尼摩船长《海底两万里》C.梁生宝《创业史》4.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6分)“把雪飞天化作了自己的林海雪原,气冲霄汉”“少年天才纵然光芒万丈,持之以恒铸就的辉煌同样闪闪发光”【甲】这些充满韵味的解说词,不仅让我们记住了热血拼搏的比赛瞬间,更让我们感受到了________。语言可表【乙】中文可达。饱含诗意与力量的语言,激活了我们血脉中的文化基因,在我们心底收获了文化自信的种子。我们愿以独立的文化人格,成为中华文脉的守护者和传承者。(1)对横线处应填入的内容,大家看法不一。你认为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冬奥解说的深入浅出 B.冬奥解说的独特魅力C.语言文字的深入浅出 D.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2)画线句表达欠妥,请你进行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3)同学们对【甲】【乙】两处的标点使用有异议。你认为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甲】省略号【乙】逗号 B.【甲】省略号【乙】顿号C.【甲】破折号【乙】逗号 D.【甲】破折号【乙】顿号5.梅、兰、竹、菊,被历代文人雅士称为花中“四君子”,它们象征着中国人的气节。请你走近它们,感受其魅力。(8分)(1)请你把下面的备选词语填在横线上。(填序号)(2分)花中“四君子”并非浪得虚名,确实各有自己的特色:______,筛风弄月,潇洒一生;______,剪雪裁冰,一身傲骨;________,凌霜自行,不趋炎附势;________,空谷幽香,孤芳自赏。备选词语:①兰②竹③菊④梅(2)唐诗云:“自是子猷偏爱尔,虚心高节雪霜中。”竹子正因为有虚心、高节和耐寒的品性,才让人喜爱。某同学有感而发,写下了“虚心促上进”的句子,请你以此为上联,续写下联。(要求:下联以“高节”或“耐寒”开头,宽对即可)(2分)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学完《爱莲说》,有同学认为莲花也应该列入花中“四君子”之列,为此,班级同学展开了辩论。请根据反方论述,写出正方观点及理由。(2分)正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方:我方认为,莲花不应列入花中“四君子”之列。莲花是大朵大朵的颜色艳丽的花朵,过于妖艳,不适宜去表达古代文人的君子风格。而且莲花也不同于梅兰竹菊,不能傲立风雪中。(4)同学们把《邓稼先》《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谁是最可爱的人》《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等文章汇编成册,并给手册命名为《香远益清》。结合周敦颐笔下“香远益清”的意思,请你写出你们以此命名的原因。(2分)命名的原因:二、阅读探究(共22分)(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6~11题。(共13分)材料一:①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厚而深受感动。前些年,一次听吕叔湘先生说,当年他在上海,有一天到叶先生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这一次他受了教育,此后写文章,文字标点一定清清楚楚,不敢草率了事。我同叶圣陶先生文墨方面的交往,从共同修润课本的文字开始。其时他刚到北方来,跟家乡人说苏州话,跟其他地方人说南腔北调话。可是他写文章坚决用普通话。他对普通话生疏,于是不耻下问,让我帮他修润。我出于对他的尊敬,想不直接动笔,只提一些商酌性的意见。他说:“不必客气。这样反而费事,还是直接改上。不限于语言,有什么不妥都改。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我遵嘱,不客气,这样做了。可是他却不放弃客气,比如有一两处他认为可以不动的,就一定亲自来,谦虚而恳切地问我,同意不同意恢复。我当然表示同意,并且说:“您看怎么样好就怎么样,千万不要再跟我商量。”他说:“好,就这样。”可是下次还是照样来商量,好像应该做主的是我,不是他。②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例如一些可以算作末节的事:有人到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告辞时,客人拦阻他远送,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他晚年的时候已经不能起床,记得有两次,我同一些人去问候,告辞时,他还举手打拱,不断地说谢谢。(选自张中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材料二:深情怀念叶圣陶与叶至善范守纲①日前,收到小沫和永和姐弟寄赠《叶圣陶叶至善干校家书(1969-1972)》(叶小沫、叶永和编,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版)一卷。三年前,至善先生寄赠《父亲长长的一生》一卷。又27年前,叶老寄赠《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两卷。忽忽30年,叶氏三代赠书教我,此间情谊非一言两语所能尽述。记得初见叶老是在1980年深秋。那年,我去北京参加全国第二次语文教材座谈会。其间,我第一次去叶圣陶先生家。亲切谈话近两个小时。临别,我披衣就走,叶老拉住我,嘱我穿好大衣,还不放心地将纽扣一一摸过,确认扣上,才挥挥手说:“至善,替我送一送。”此情此景,恍如眼前。②1981年秋,我再去北京。同行者有扬州大学一位教授。他托我请叶老为一本著作题写书名。时东四八条老屋整修,叶老一家暂住友人处。当时,叶老视力已差,不能写毛笔字。老人明白来意后,郑重地交给我一张打字的纸条,内容是向“嘱我写字的同志”表示歉意:“我实在不能写毛笔字了,辜负雅意,是出于不得已,倘蒙原谅,不胜感激。”③接读纸条,我很为打扰叶老而不安。至善先生介绍了叶老身体的近况。请托事过,这张字条却深深印入我的心底。从字里行间中,我分明地感受到叶圣陶先生吐语真诚,对人对事都是那么认真。多年来,我一直珍藏着这一页纸,这不是普通的一页信笺,而是我人生的教科书。为人处世,当以此为楷模。④还有一件事不能不说。那是我与叶老的一次通信。1983年2月,我收到叶老的回函。信封是至善先生的笔迹(以往叶老都是自书信封),且注“加重”两字。叶老回信共四页纸,另附至善先生三页纸。至善先生信中告我,叶老眼睛已近乎失明,“写字用尺子按在纸上比着,只凭手的感觉乱画,实在吃力至极。写这四页纸,竟花了半天又一个清早”。信中叶老的字果然大大小小,只是行距尚见整齐。叶老信中说:“来信是由孙女(当指小沫)念给我听的,我自己不能看了。现在勉写三纸,以答雅意。”我甚为感动,叶圣陶先生为一代大师,与其通信者数以万计。其中大作家、大学者如巴金、冰心、丁玲、萧乾均受其惠,普通读者有一般教师,一般编辑,老人也总是尽其所能,一视同仁,一样友善,一样认真,受教者何止千百!这是何等高尚的人品,又是怎样的精神境界。⑤此后,我不敢再轻易打扰圣陶老人。所有信札均与至善先生联系。至善先生长我21岁,为我师长,也一如既往,有信必复,京沪往来,又得信函数十通。如今,至善先生也走了,算到今年春节(戊子年),叶老离开我们已几十年。叶氏父子,两代君子。顷接小沫、永和千里寄书,感慨尤深!所喜者,淳淳家风,后继有人,其欣慰又何如!6.小通同学认为材料一第①段写叶圣陶描标点的事应该删掉,因为这件事不能表现叶圣陶先生“待人厚”。你认同他的看法吗?简述理由。(3分)7.下面的句子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2分)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8.材料二第③段作者说:“这不是普通的一页信笺,而是我人生的教科书。”根据你的理解补全下面对话。(2分)小通:小州,你觉得作者把一页信笺说成是人生教科书,是不是有点不妥当啊?小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下面两段文字分别来自材料一、材料二和杨绛的《老王》,小通同学对这三段文字做了圈点与批注,请你将他的批注补充完整。(2分)圈点批注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就画浪线的内容做批注:(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叶老拉住我,嘱我穿好大衣,还不放心地将纽扣一一摸过,确认扣上,才挥挥手说:“至善,替我送一送。”就加点的内容做批注:(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杨绛《老王》)(3)这段文字也是写目送来人离开,但和上面两段的情感是不同的。杨绛的情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小通和小州就材料二的开头、结尾展开了讨论。根据你的理解补全对话。(2分)小通:开头、结尾都提到了小沫和永和寄书给作者,你认为有什么作用?小州:当然有首尾呼应的作用,但我觉得还有其他作用,你想到了吗?小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读完这两则材料,结合你的生活和学习,说说如何弘扬叶圣陶先生的美德。(2分)(二)阅读《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一文,回答12~14题。(共9分)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希望全国广大青年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由此可见,青春因奋斗而精彩,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②奋斗能谱写壮丽的青春之歌。马克思说:“一个时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春代表的性格。”五四运动以来的100多年,中国青年满怀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积极投身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把最美好的青春奉献给祖国和人民。为了拯救民族危亡,广大青年冲锋陷阵、浴血奋战;为了改变国家贫穷落后的面貌,广大青年奔赴祖国四面八方建功立业;为了让中华民族赶上时代、引领时代,广大青年开拓进取,勇做改革弄潮儿,用青春激荡的奋斗热情,唱响时代的青春之歌。③奋斗能展现最美的青春姿态。当代青年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生逢盛世、重任在肩。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一大批90后、00后医务人员不顾个人安危,英勇逆行,守护人民生命安全,让人深受感动。我国冰雪健儿敢打敢拼、超越自我,向世界展现了蓬勃向上的中国青年形象。单板滑雪运动员苏翊鸣说:“我能够出生在这样一个伟大的国家和时代,感到十分幸运,我要努力为中国冰雪运动添彩,为祖国贡献青春和力量。”新时代的青年,不怕苦、不畏难,用肩膀扛起责任,展现了当代青年应有的风采。④奋斗能激发豪迈的青春梦想。这个伟大时代为每个青年提供了实现青春梦想、创造人生辉煌的机遇。青年要倍加珍惜这个时代,更加自觉地肩负时代使命,把个人的青春理想融入时代发展的洪流之中。以梦为马、激情奋斗,用“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彰显当代中国青年的志气、骨气、底气,传达当代中国青年的奋斗决心,在新时代的广阔天地里,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点染生命的底色。⑤广大青年要胸怀党和人民、磨炼坚强意志、锤炼过硬本领。在实现民族复兴的接力赛中,要始终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激扬奋斗之志,砥砺奋斗之行,全力跑出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优异成绩,让人生在实现中国梦的奋进中收获无限精彩。(有删改)1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13.请结合本文,判断下面的两个材料能否作为本文的论据,并分别阐述理由。(4分)材料一:青年干部黄文秀扎根脱贫攻坚一线,将最美的年华奉献给了脱贫事业,将生命定格在脱贫攻坚征程上。她说:“我要用自己的力量为他人、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做出贡献。”材料二:卢永根,中科院院士、作物遗传学家。他为人低调、生活俭朴,将积蓄捐赠出来设立教育基金,将遗体捐献给我国医学研究和医疗教育事业。14.请结合本文和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怎样奋发向上,做有为青年。(3分)三、古诗文阅读(共17分)(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5~18题。(共9分)【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选自周敦颐《爱莲说》)【乙】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①,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手版②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③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选自《宋史·周敦颐传》)【注释】①任:推荐。②手版:笏板,是古时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持的狭长板子,用来记事备忘。③仕:指做官。15.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中通外直见其发矢十中八九B.香远益清自以为大有所益C.陶后鲜有闻阿姊闻妹来D.予谓菊权谓吕蒙曰16.请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17.甲文中三次写到菊和牡丹,分别有什么作用?(3分)18.黄庭坚称周敦颐“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请结合甲文,谈谈乙文中的周敦颐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二)阅读下面内容,完成19~21题。(共8分)木兰诗(节选)①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②……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①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注释】①龙城飞将:汉朝名将李广。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19.《木兰诗》与①______________被合称为“乐府双璧”。节选部分首段概写了木兰的征战生活。其中“朔气”指的是“②______________”,它与“寒光”一词呼应,写出了边塞③______________;“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概述了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而《出塞》中“万里长征人未还”这一句,则既从空间角度点明边塞的遥远,又流露出作者对那些献身边疆、至死未归和正在戍守不能回归的士卒的④______________(情感)。(4分)20.“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运用互文手法,将上下句的意思相互交错、补充,下面诗句没有运用互文手法的一项是()(2分)A.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B.秦时明月汉时关C.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D.不教胡马度阴山21.下列对两首诗的内容和主题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木兰诗》节选①段画线句“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中的“百战”是虚指,“十年”是实数,将军之战死是虚写,木兰生还是实写,虚实相应,以精练的笔墨突出了木兰出生入死,英勇善战的英雄形象。B.《木兰诗》节选②段画线句“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表现了木兰一别多年回到家中,迫不及待地到这里坐坐,到那里看看,看到曾经熟悉的一切,心中既充满亲切之感,又有说不清的滋味。通过动作细节的描写,刻画人物心理。C.《出塞》前两句以“秦”“汉”两代来浓缩整个历史时段,表明自古至今明月始终映照关城,而边疆战事使将士们离家万里不得“还”,这样从千年以前、万里之外下笔,自然形成一种雄浑苍茫的独特意境。D.《出塞》后两句直接抒发了边防士卒巩固边防的愿望和保卫国家的壮志:只要有飞将军李广那样的名将镇守边关,绝不让敌人的骑兵越过阴山。这两句还隐含言外之意:由于朝廷用人不当,使将帅不得其人,才造成了烽火长燃、征人不还的局面。四、作文(50分)22.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题目一:在周敦颐心上,有朵高洁傲岸的莲花;在哀牢山人民心上,有一树洁白美丽的驿路梨花……在你心上,是否也曾有什么样的花给你留下难忘的芬芳?请以《心上有朵美丽的花》为题,写一篇记叙文。题目二:“代入感”是读者在阅读小说时将自己替换为小说中的人物,感同身受,与角色同呼吸共命运。你在阅读某一部小说时,将自己“代入”了哪个角色?有怎样的体验和感悟?请发挥想象,写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要求:①表达要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②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③文章字数不少于600。
答案1.(1)①斑②吟(2)A(3)③A④B2.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故园东望路漫漫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不问苍生问鬼神3.(1)祥子遭受孙侦探的敲诈后,委曲求全,不敢抗争;而尼德·兰在船长遭遇危险时英勇无畏,跟鲨鱼进行搏斗,向船长施以援手(2)①示例:我选A。江姐被捕后,被竹签子钉入手指,她高呼“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做的”。在渣滓洞集中营里,面对特务的威逼利诱、严刑拷打,江姐义正词严地痛斥敌人的罪行。她意志顽强、信念坚定、毫不畏惧、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和崇高精神感染了我。②示例:我选B。水手因伤死去,尼摩船长流下眼泪,为他举行了庄严隆重的珊瑚王国葬礼,不让鲨鱼侵扰;看到贫苦的印度采珠人被鲨鱼袭击,他不顾个人安危,勇敢和鲨鱼搏斗,救活采珠人后,他送给采珠人一袋珍珠维持生计。尼摩船长是一个有博爱之心的勇士,他的爱心教会我奉献自我,关爱他人。③示例:我选C。梁生宝有胆识,努力进取,有实干的精神。为了改变蛤蟆滩的现状,他冒险带领群众进山割竹子,帮困难户度春荒。他凭借勤劳质朴与坚忍意志,带领互助组的成员克服重重困难走上了富裕之路。他的担当与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让我汲取更多的正能量。4.(1)D(2)在我们心底播下了文化自信的种子(3)A5.(1)②④③①(2)示例一:高节见真心示例二:耐寒显傲骨(3)示例:我方认为,莲花应该列入花中“四君子”之列。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正代表了君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高尚品格。(4)命名原因:香远益清指莲的香气远闻更加清芬。以此命名是因为这些文章中所描写的人物都有着像莲一样的高尚品格,令人钦佩,他们的品格影响着我们。6.示例:不认同。叶圣陶先生伏案执笔为吕叔湘描标点这件事对吕叔湘的教育大,影响深,从侧面表现了叶圣陶先生待人厚的品质感人至深。7.承上启下。这句话既是对上一段叶圣陶先生文字工作上待人宽厚的总结,又引出后面先生日常生活中宽厚待人的内容。同时,照应第①段的第一句。8.我觉得作者的说法是妥当的,因为这页信笺让作者感受到叶圣陶先生的真诚和对人对事的认真,成为作者一辈子学习的榜样。9.(1)动作描写,生动地写出叶圣陶先生远送客人的真诚,从而突出他在日常交往中待人宽厚(意对即可)(2)对“我”一个晚辈那样细心体贴,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哺乳期离婚双方子女保险权益转移协议2篇
- 2024证券公司与其合作方之间国际证券交易合同
- 二零二五版领养未成年人监护责任协议参考4篇
- 二零二五版园林景观木工施工合作协议4篇
- 二零二五版合伙房产买卖合同及配套装修设计服务6篇
- 2025年度特种运输服务买卖合同安全与时效承诺
- 2025版彩礼退还与婚姻解除条件及财产分割协议书范本3篇
- 基于2025年度规划的文化园区停车场建设与运营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豪华别墅买卖合同与预售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影视角色选拔拍摄合同
- 职业卫生培训课件
- 柴油垫资合同模板
- 湖北省五市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数学试题
- 城市作战案例研究报告
- 【正版授权】 ISO 12803:1997 EN Representative sampling of plutonium nitrate solutions for determination of plutonium concentration
- 道德经全文及注释
- 2024中考考前地理冲刺卷及答案(含答题卡)
- 多子女赡养老人协议书范文
- 彩票市场销售计划书
- 骨科抗菌药物应用分析报告
- 支付行业反洗钱与反恐怖融资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