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学设计尚志中学苏艳梅_第1页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学设计尚志中学苏艳梅_第2页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学设计尚志中学苏艳梅_第3页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学设计尚志中学苏艳梅_第4页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学设计尚志中学苏艳梅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学设计尚志中学苏艳梅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体验物物交换的困难,知道货币产生的必然性;对比货币与一般商品,揭示货币的本质;感受利用货币进行交易的场景,理解货币的职能;了解纸币及纸币的流通规律、作用。2.能力目标:通过现象认识商品、货币的本质的能力;历史的看待货币产生和发展的能力;综合认识货币职能的能力;正确判断、识别有关商品和货币的经济现象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了解货币作用的基础上,增强女里发展生产、增加财富的情感;增强爱护人民币的情感和辨别假钞的意识;憎恶制造假币、扰乱金融秩序等违法行为,增强法律意识。教学重点:货币的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教学难点:物物交换的困难、货币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的作用教学方法:1、探究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2、情境教学法,通过"情境"的设置,使教学内容在情境中得以完成,学生能够身临其境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分层训练、跟踪指导”教学模式教学过程:导入: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得买东西,我们拿什么买东西呢?钱。钱是俗称,在经济学里我们称之为货币。一张小小的纸片为什么竟有如此神奇的力量,可以购买各种商品呢?本节课我们就来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来了解货币的本质和职能。自学:出示自学提纲,学生利用6分钟左右时间自学教材,回答自学提纲的问题。1、商品的含义2、商品交换的阶段3、一般等价物的含义4、货币的含义和本质5、货币的职能后教:检查自学提纲问题的掌握情况1、商品(1)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__________。(2)商品的基本属性:包括________和______。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3)商品交换的实质: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______交换。2、货币是___________________的产物。货币的产生有一个过程。金银因其自身的优点和特点而逐步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了当_________________。3、货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它的基本职能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另外,它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职能。针对重点知识点详细分析,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知识,释疑解惑探究1、商品的含义举例:说明你周围的商品有哪些,哪些不是商品。结论:两个条件——用于交换、劳动产品探究2、商品的属性:结合教材P4探究活动一问:我们为什么要购买商品呢?(有用)问:我们买东西要考虑哪些因素呢?(便宜、质量好等)问:所有这些因素用可以用哪一个成语来概括?物美价廉。这就涉及到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即价值和使用价值。结论:使用价值、价值区别:价值和使用价值含义、表现、性质归纳:商品的判断方法(1)定义法:一是劳动产品,二是用于交换,二者缺一不可。(2)属性法: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3)领域法:虽为劳动产品,关键还要看是否离开流通领域,离开流通领域就不再是商品。练习:判断所给物品是不是商品《变形金刚4》的版权、地沟油假冒伪劣产品、学校附近的商品房、医院给病人输的氧气、商店里待售的自行车、将被卖掉的包装盒、农民自产自用的粮食、变质的食品、自然状态下的空气、购买后送给爷爷奶奶的花生油、捐赠给灾区的物品、买回家要享用的蛋糕、正在使用的学习用品探究3、货币的产生及本质:结合教材P4探究活动二商品和货币并不是同时出现的,货币的产生要比商品晚的多。而且商品也不是生来就有的,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说明商品是在有交换的基础上产生的。那么在原始社会有没有交换?商品的出现也是随着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以后,人们手里出现了剩余的劳动产品,人们就把这些剩余的东西拿到市场上去交换。这个时候就出现以下的情境(学生表演):情境一:原始社会末期两个部落之间的商品交换,一袋米是换两只羊还是三只羊是偶然的。情境二:在一个部落里,有牛奶的人喊:“要牛奶的拿盐来!”有盐的人喊:“要盐的拿矛头来!”有矛头的人喊:“要矛头的那咖啡来!”而有咖啡的人喊:“要咖啡的拿红珍珠来!”思考:如果这个时候要使大家都能得到想要的东西需要什么条件?情景三:人们就是在无数次的商品交换实践中,逐步认识到,某一地区的市场上,人们比较乐意接受的物品,人们就先拿自己的商品换回该物品,然后再拿该物品换自己所需要的商品,这样该物品就成了商品交换的媒介。该物品就是一般等价物,它可以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我国最早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之一是贝壳,因此许多与商品交换有关的汉子都用贝做偏旁:比如:赔、赚、账、赊等。情境四:马克思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是金银。”归纳:从情境一到情境四,就准确的反映了货币产生的过程,大体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货币的产生。所以,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了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结论: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探究4、货币的职能:货币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体现情境一:价值尺度(配超市价格标签图片)每当我们走进商店,会发现每一种商品(或某一类商品)下边(或者贴在商品上)都有一个说明商品价值大小的价目表。如笔记本5元,牙膏元等。问题:(1)商品下方的标签代表着什么?(2)商品价格与价值之间的关系如何?(3)为什么商品的下方摆放的是标签,而不是货币呢?情境二:流通手段(配超市收银图片)我们在超市里选购商品,最后都要去收银台付款,这时货币执行的是什么职能呢?①定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②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公式是:商品一货币一商品。流通手段和商品流通的关系。这也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流通手段强调的是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而商品流通强调的是商品如何进行交换。③初期的商品交换与商品流通的关系。初期的商品交换是直接的物物交换,即:商品-商品。货币出现后,交换就以货币为媒介,这种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用公式表示为:商品-货币-商品。④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实实在在的货币(现实的货币),而不能只是观念上的货币。情境三: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学生举例说明探究5、如何区分货币的职能结论:1)价值尺度多用“标价”“价格”等词汇,只需要观念货币。2)流通手段多用“购买”“买卖”“现场交易”(即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等词汇,必须是现实的货币。3)贮藏手段多用“保存”“退出流通领域”等词汇。但在银行存款不是贮藏手段。4)支付手段多用“赊销赊购”“还债”“地租利息”“税款工资”等词汇。5)世界货币多用“购买外国货”“国际收支”等词汇。练习题:判断货币的职能一台彩电标价3000元、工厂财务人员向工人发工资、张三在市场上用6元买一斤肉、李四到银行取回1万元存款的利息、小明的奶奶把她藏了多年的10块银元留给小明、《马关条约》清政府向日本赔偿军费2亿两白银、家中储存的金银首饰、公司发给员工的工资和上交给国家的税收、张二叔支付建房的欠款、中国购买美国小麦的货币梳理归纳:展示知识网络训练:选择题1、“以价格打开市场,以质量扩大份额。”这一企业经营战略体现了()A.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B.价格与供求相互制约C.商品的质量决定商品的价格D.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价值2、“换客”将自己的闲置物品发布到相关网站,注明自己需求的物品,然后等待网友来交换。换客一族享受着交换的乐趣,常常以“需要决定价值”作为信条。这表明A.网络交易背离了价值规律B.商品的使用价值影响其价值的实现C.消费需求决定商品的价值D.商品的价值是由其使用价值决定的3、2011年6月28日,央行发行了世界自然基金会成立50周年的金银纪念币一套,这套金银纪念币的本质是()A.一般等价物B.纸币C.铸币D.商品4、自2011年3月20日零时起,90号汽油从之前的元/升调整为元/升。下列选项中货币执行的职能与材料中相一致的是()A.交房租200元B.用300元购买一双鞋C.付购房定金5000元D.别克2022新款汽车售价万元5、近年来,随着网络游戏的迅速发展,网络游戏虚拟货币广泛应用于网络游戏经营服务之中。下列对虚拟货币认识正确的是()A.它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B.它是社会财富的象征,必须通过合法手段获得C.它具有价值尺度职能,可以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D.它只能地特定的网络环境中才能使用,不能在现实生活流通6、自从货币产生之后,货币的形式不断发展变化。在货币的各种形式中,更容易发生通货膨胀的是()A.铸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