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坊溪的冬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1页
《松坊溪的冬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2页
《松坊溪的冬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3页
《松坊溪的冬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松坊溪的冬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1-5自然段

课时目标:

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使学生领会到松坊溪平日的风景"多么好'。

2、体会对松坊溪的依恋和热爱之情,初步感受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第一印象地理环境

课件1:山涧:夹在两山之间的水沟。

山垄:山间的浅沟。

玛瑙:矿物品,颜色漂亮,坚硬耐磨,常用来做宝贵的装饰品。

导课:在我国南方的高山地带,有一个小山村,名叫松坊村。村的周围是山,是树林,是岩石。有两条山涧从东西两面的山垄里流出来,在村前会合起来,又向南流去。这便是松坊溪。

课件2:松坊溪

二、其次印象平日好景

1、课文的题目是什么?可使咱们这节课的课题不是"松坊溪的冬天',由于课文中有一部分内容写的不是冬天,请同学们快速找出来。(15自然段)

2、这节课咱们要学的就是15自然段,既然它写的不是冬天,那这节课的课题该怎么改呢?

课件3:松坊溪的平日

3、全体起立,自由朗读15自然段,你觉得平日的松坊溪给你留下了这样的印象?

能用课文中的一个词语吗?

课件4:松坊溪的平日多么好!

齐读。

这个"好'字不仅写出了松坊溪的平日十分的美,而且还包含着对松坊溪深深的依恋和热爱之情;"多么好'三个字一点也不夸诞,十分的朴实、自然,读起来让人觉得亲切、安逸。

带着亲切,安逸再齐读。

三、第三印象好在哪里

1、松坊溪的平日多么好!好在何处呢?请同学们一边默读课文,一边划出有关的句子,你最喜欢哪一处?请你读给大家听听,并且要说出理由。大家可以四人小组进行合作,相互探讨,相互交流。

2、全班交流(选3处重点研读,无顺序)

课件5:那溪石多好看,有的像一群小牛在饮水,有的像两只狮睡在岸边,有的像几只熊正准备走上岸来。

课件6、课件7:

那鹅卵石多么好看,有玛瑙红的,有松青的,有带着白色条纹、彩色斑点的,还有蓝宝石般发亮的。

那鹅卵石多么好看,有红的,有青的,有白色的,有彩色的,还有蓝色的。

课件8:溪水多么清。溪中照着蓝天的影子,又照着桥的影子;照着蓝天上浮游的云絮的影子,又照着山上松树林的影子。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读35自然段,眼前要浮现出松坊溪平日的美景。

课件9:音乐(配音)

学生配乐朗读。

四、第四印象美的升华

同学们,松坊溪的平日"多么好',不仅仅局限于大溪石、鹅卵石和溪水。我们看:

课件10:松坊溪的平日多么好啊!你瞧,溪中的鱼儿游得多么,溪边的树林多么,空气多么;你听,鸟声多么。松坊村的人们生活多么。

括号中要填写的词语,请同学们直接写在课本上。

交流。

同学们,松坊溪的平日的确太好了!松坊溪远离城市,虽然偏僻,却没有噪声,没有污染,充满着恬静与祥和。惋惜,这样的好地方越来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高大的厂房,轰鸣的机器。空气不再新鲜了,溪水不再清澈了,鸟儿飞走了我们不禁要发出猛烈的呼吁: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保护人类自己。

五、第五印象美的比较

同学们,文章的题目是"松坊溪的冬天',为什么课文一开头却用这么多的笔墨来写松坊溪的平日呢?

描写平日的风景,是为了和冬天的风景相互衬托,相互对比,使冬天的风景更丰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