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布氏菌病的护理查房感染科布氏菌病的护理查房感染科
目的:
1、了解什么是布氏菌病2、掌握布氏菌病的流行病学3、掌握布氏菌病的护理要点最新版布氏杆菌护理查房课件
患者,男,42岁,职业:畜牧者(养羊),因“发热、腰痛6天“于2013-10-02入院。查:T38.9℃,P72次/分,R22次/分,BP120/74mmHg,患者诉发热,多汗,双侧腰部持续性胀痛、骶尾部疼痛及双下肢疼痛。门诊以发热原因:肾综合征出血热收入我科。压疮风险评估18分,跌倒风险评估0分,生活自理能力评估100分,疼痛评分4分。于10月11日骨髓培养及血培养确诊为马尔他布鲁菌病(布氏菌病)。入院后遵医嘱予下病危,卧床休息,持续心电监护及吸氧,给予保肝、营养心肌、利福平和多西环素抗布氏菌及美洛昔康口服止痛等对症支持治疗。病史汇报患者,男,42岁,职业:畜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正常,中性粒细胞比率73.5%↑,ESR:27mm/h↑。10月02日检查血生化:AST:113.7mmol/L↑,CK(肌酸激酶):1741U/L↑(38-174)、Na:133.7↓mmol/L,Cl:95.6mmol/L↓,Ca:2.02mmol/L↓,P:0.62mmol/L↓,Mg:0.69mmol/L↓,10月17日复查CK(肌酸激酶)、肝功、血离子正常。腹部B超示:脾轻度肿大。骶髂关节MRI检查:腰4椎体骨髓水肿并软组织感染10月11日骨髓培养及血培养确诊:马耳他布氏菌病(布氏菌病)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正常,中性粒细胞比率73.5%↑,概述
布氏菌病又称地中海弛张热、马尔他热,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全身性传染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疼痛、肝脾及淋巴结肿大和慢性化。概述布氏菌病又称地中海弛张热、马尔他热,是由心、肝脾、肾淋巴结发病机制病原菌皮肤、粘膜淋巴结血液菌血症关节滑膜腱鞘血管神经内分泌释放内毒素和其他物质毒血症骨髓生殖系统心、肝发病机制病原菌皮肤、粘膜(一)传染源
主要是羊、牛及猪,其次是犬、鹿、马、骆驼等。
流行病学布氏杆菌病(一)传染源主要是羊、牛及猪,其次是流行病学(二)传播途径
接触-通过体表皮肤粘膜的接触进入人体,如接产羊羔、屠宰病畜、挤奶等接触;
消化道-亦可经消化道,如进食含布氏菌的生奶、奶制品或被污染的饮水和肉类而感染;
呼吸道-病菌污染环境后形成气溶胶,可发生呼吸道感染;其他如苍蝇携带,蜱叮咬也可传播本病。布氏杆菌病流行病学(二)传播途径接触-通过体表皮肤粘膜的接触进入人人群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
高危人群:患病与职业有密切关系,如:兽医、畜牧者、屠宰工人、皮毛工人。(三)人群易感流行病学布氏杆菌病人群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三)流行病学布氏杆菌病(四)流行特征
本病流行于世界各地,我国多见于内蒙、东北,西北等牧区,流行区在发病高峰季节(春末夏初)可呈点状暴发流行。
流行病学布氏杆菌病(四)流行特征本病流行临床表现1、急性期(1)、发热:以不规则热型多见,高热时可无明显不适,体温下降后自觉症状反而加重。(2)、多汗:多于夜间或凌晨热退时大汗淋漓,有酸臭味。(3)、骨关节和肌肉疼痛:关节疼痛多发生于大关节如膝、腰、髋等关节。(4)、神经系统症状:主要表现为坐骨神经痛,腰骶神经痛,少数病人可发生脑膜脑炎,脊髓炎。临床表现1、急性期临床表现(5)、男性病人可引起睾丸炎及睾丸肿痛,女性病人可引起卵巢炎、输卵管炎、子宫内膜炎及流产。(6)、肝脾及淋巴结肿大。2、慢性期:病程大于1年,由急性期发展而来,也可缺乏急性病史由无症状感染者或轻症患者逐渐变为慢性,症状多不明显,也不典型,呈多样表现。主要表现为低热或无热,乏力,无汗、头痛、关节和肌肉疼痛。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一)血常规白细胞半数正常或轻度减少,淋巴细胞增多,血沉加快,久病者有轻或中度贫血。(二)病原学检查取血液、骨髓、组织、脓性脑脊液等作细菌培养。(三)血清学检查常用试管凝集试验来检测对布氏杆菌抗体,效价在病程中有4倍或4倍以上的增长或抗体效价≥1:160时,则有诊断意义。(四)特殊检查并发骨关节可行X线检查,有心脏损害可作心电图,有肝损伤做肝功能检查,有脑膜或脑病变者可作脑脊液检查及脑电图。实验室检查(一)血常规白细胞预后
症状出现后1个月以内,经正规、足疗程的治疗是可以治愈的。因诊治不及时,不彻底所导致的慢性病例,其治疗较为复杂,部分患者治疗效果较差。少数病例可遗留骨、关节的器质性损害及中枢神经系统后遗症,使机体活动受限或精神异常。在死亡的病例中,主要的致死原因是心内膜炎、严重的神经系统并发症。预后
(一)急性感染1.一般治疗及对症治疗应注意休息,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加强营养,给予易消化、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高热者应物理降温,并注意补液及电解质平衡;对关节痛及肌肉痛明显者可予适当解热镇痛剂。
治疗措施(一)急性感染治疗措施2.病原治疗应选择能进入细胞内的抗菌药物。常用药物为利福平和多西环素,方法为多西环素200mg和利福平600mg联用,疗程6周。也可选用四环素与利福平联合治疗。治疗措施2.病原治疗治疗措施(二)慢性感染
1.病原治疗:与急性感染者治疗相同,必要时需要重复治疗几个疗程。2.脱敏治疗:采用少量多次注射布氏杆菌抗原避免引起剧烈的组织损伤,有起到脱敏作用。3.对症治疗: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治疗措施(二)慢性感染1.病原治疗:与急性感染者治疗相同,必要护理诊断1、体温过高与布氏菌引起毒血症有关2、疼痛:骨关节、肌肉、神经痛与布氏菌病变累及骨关节、肌肉和神经有关3、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大量出汗有关4、焦虑与持续发热、疼痛反复发作、知识缺乏、担心预后有关5、潜在并发症
脑膜脑炎及脊髓炎护理诊断1、体温过高与布氏菌引起毒血症有关护理目标1、患者体温得到有效控制,并逐渐恢复正常。2、患者诉疼痛得到缓解或无疼痛。3、患者体液得到及时的补充。4、患者了解所患疾病的相关知识。5、患者无并发症发生。护理目标1、患者体温得到有效控制,并逐渐恢复正常。护理措施1、休息与活动:该患者处于急性期,疼痛比较明显,因此主张患者严格卧床休息,禁止坐起,站立,行走,注意保持环境安静。2、饮食:多饮水,多吃高热量、高蛋白和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3、病情的观察(1)密切观察患者体温变化及出汗的情况。(2)注意神经及关节疼痛表现:注意评估关节疼痛的部位、性质及持续时间。(3)男患者注意有无睾丸红肿、疼痛。护理措施1、休息与活动:该患者处于急性期,疼痛比较明显,因此护理措施4、症状的护理发热的护理(1)休息、多喝温开水,严密观察记录体温变化(2)降温并记录疗效(3)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关节疼痛的护理(1)观察疼痛性质、部位、持续时间、伴随症状(2)急性期关节疼痛时可服用镇痛药,也可用10%硫酸镁局部湿敷,每日2次。(3)指导关节保暖,协助患者翻身、按摩,防止关节强直、受压和肌肉挛缩护理措施4、症状的护理护理措施多汗的护理(1)温水擦浴,及时更换内衣裤和床单、被套、保持皮肤清洁、干燥(2)保证水、电解质补充以防虚脱,成人每日饮水量应在3000ml以上,必要时可通过静脉补液葡萄糖和电解质溶液。护理措施多汗的护理5、用药的护理:利福平可引起肝损害,可使分泌物及排泄物变成橘红色,服药前应告知患者药物的副作用,以免患者恐惧;多西环素可引起胃肠道反应及皮疹,指导患者饭后服用。6、心理护理:由于该病持续高热、疼痛不适、病情反复,病人往往有焦虑的情绪。因此应多关心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心,使病人产生安全感、信任感,解除病人的顾虑,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护理措施护理措施护理评价1、患者体温恢复正常2、疼痛得到缓解3、患者体液得到及时的补充,无虚脱发生4、患者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5、无并发症的发生
护理评价健康指导1、指导患者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注意保持环境安静。当病情减轻后可以进行日常活动。2、慢性期患者应注意劳逸结合,适当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适当锻炼,做关节无负荷运动,减轻对骨关节的压力,增强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以增加对关节的保护功能。3、注意常变换姿势,避免久坐、久站,避免某个部位关节长期处于负重状态。4、还要注意关节保暖,避免风寒,尽量不要在潮湿的环境中长期工作。健康指导1、指导患者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注意保持环境安静。当病健康指导5、在发热及大量出汗后要注意及时补足液体及电解质,饮食上要多吃海参、海蜇皮等富含胶质的食物保护关节。6、告知家属采取防苍蝇及蜱叮咬措施,保持皮肤、粘膜完整。7、接触病畜或其阴道分泌物,排泄物、娩出物时带手套、口罩预防感染。患者用物予以煮沸消毒。健康指导5、在发热及大量出汗后要注意及时补足液体及电解质,饮预防布氏杆菌病预防布氏杆菌病预防
布氏杆菌病1、加强对畜产品卫生监督。2、乳类应经消毒或煮沸后才可饮用。3、注意环境卫生与个人卫生。4、加强水源及粪便管理,餐前、便后认真洗手。5、高危人群进行菌苗预防接种和采取有效的个人防护措施。6、久治不愈,反复发作者,如条件允许可适当调换工作,避免遭受抗原刺激。预防布氏杆菌病1、加强对畜产品卫生监督。转归
患者于2013年10月30日病情好转出院。于2013年11月4日及2014年4月12日两次电话回访患者,患者体温无发热,诉轻微腰痛,不影响劳动,指导患者如有不适请及时就诊。表示感谢!转归最新版布氏杆菌护理查房课件布氏菌病的护理查房感染科布氏菌病的护理查房感染科
目的:
1、了解什么是布氏菌病2、掌握布氏菌病的流行病学3、掌握布氏菌病的护理要点最新版布氏杆菌护理查房课件
患者,男,42岁,职业:畜牧者(养羊),因“发热、腰痛6天“于2013-10-02入院。查:T38.9℃,P72次/分,R22次/分,BP120/74mmHg,患者诉发热,多汗,双侧腰部持续性胀痛、骶尾部疼痛及双下肢疼痛。门诊以发热原因:肾综合征出血热收入我科。压疮风险评估18分,跌倒风险评估0分,生活自理能力评估100分,疼痛评分4分。于10月11日骨髓培养及血培养确诊为马尔他布鲁菌病(布氏菌病)。入院后遵医嘱予下病危,卧床休息,持续心电监护及吸氧,给予保肝、营养心肌、利福平和多西环素抗布氏菌及美洛昔康口服止痛等对症支持治疗。病史汇报患者,男,42岁,职业:畜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正常,中性粒细胞比率73.5%↑,ESR:27mm/h↑。10月02日检查血生化:AST:113.7mmol/L↑,CK(肌酸激酶):1741U/L↑(38-174)、Na:133.7↓mmol/L,Cl:95.6mmol/L↓,Ca:2.02mmol/L↓,P:0.62mmol/L↓,Mg:0.69mmol/L↓,10月17日复查CK(肌酸激酶)、肝功、血离子正常。腹部B超示:脾轻度肿大。骶髂关节MRI检查:腰4椎体骨髓水肿并软组织感染10月11日骨髓培养及血培养确诊:马耳他布氏菌病(布氏菌病)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正常,中性粒细胞比率73.5%↑,概述
布氏菌病又称地中海弛张热、马尔他热,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全身性传染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疼痛、肝脾及淋巴结肿大和慢性化。概述布氏菌病又称地中海弛张热、马尔他热,是由心、肝脾、肾淋巴结发病机制病原菌皮肤、粘膜淋巴结血液菌血症关节滑膜腱鞘血管神经内分泌释放内毒素和其他物质毒血症骨髓生殖系统心、肝发病机制病原菌皮肤、粘膜(一)传染源
主要是羊、牛及猪,其次是犬、鹿、马、骆驼等。
流行病学布氏杆菌病(一)传染源主要是羊、牛及猪,其次是流行病学(二)传播途径
接触-通过体表皮肤粘膜的接触进入人体,如接产羊羔、屠宰病畜、挤奶等接触;
消化道-亦可经消化道,如进食含布氏菌的生奶、奶制品或被污染的饮水和肉类而感染;
呼吸道-病菌污染环境后形成气溶胶,可发生呼吸道感染;其他如苍蝇携带,蜱叮咬也可传播本病。布氏杆菌病流行病学(二)传播途径接触-通过体表皮肤粘膜的接触进入人人群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
高危人群:患病与职业有密切关系,如:兽医、畜牧者、屠宰工人、皮毛工人。(三)人群易感流行病学布氏杆菌病人群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三)流行病学布氏杆菌病(四)流行特征
本病流行于世界各地,我国多见于内蒙、东北,西北等牧区,流行区在发病高峰季节(春末夏初)可呈点状暴发流行。
流行病学布氏杆菌病(四)流行特征本病流行临床表现1、急性期(1)、发热:以不规则热型多见,高热时可无明显不适,体温下降后自觉症状反而加重。(2)、多汗:多于夜间或凌晨热退时大汗淋漓,有酸臭味。(3)、骨关节和肌肉疼痛:关节疼痛多发生于大关节如膝、腰、髋等关节。(4)、神经系统症状:主要表现为坐骨神经痛,腰骶神经痛,少数病人可发生脑膜脑炎,脊髓炎。临床表现1、急性期临床表现(5)、男性病人可引起睾丸炎及睾丸肿痛,女性病人可引起卵巢炎、输卵管炎、子宫内膜炎及流产。(6)、肝脾及淋巴结肿大。2、慢性期:病程大于1年,由急性期发展而来,也可缺乏急性病史由无症状感染者或轻症患者逐渐变为慢性,症状多不明显,也不典型,呈多样表现。主要表现为低热或无热,乏力,无汗、头痛、关节和肌肉疼痛。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一)血常规白细胞半数正常或轻度减少,淋巴细胞增多,血沉加快,久病者有轻或中度贫血。(二)病原学检查取血液、骨髓、组织、脓性脑脊液等作细菌培养。(三)血清学检查常用试管凝集试验来检测对布氏杆菌抗体,效价在病程中有4倍或4倍以上的增长或抗体效价≥1:160时,则有诊断意义。(四)特殊检查并发骨关节可行X线检查,有心脏损害可作心电图,有肝损伤做肝功能检查,有脑膜或脑病变者可作脑脊液检查及脑电图。实验室检查(一)血常规白细胞预后
症状出现后1个月以内,经正规、足疗程的治疗是可以治愈的。因诊治不及时,不彻底所导致的慢性病例,其治疗较为复杂,部分患者治疗效果较差。少数病例可遗留骨、关节的器质性损害及中枢神经系统后遗症,使机体活动受限或精神异常。在死亡的病例中,主要的致死原因是心内膜炎、严重的神经系统并发症。预后
(一)急性感染1.一般治疗及对症治疗应注意休息,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加强营养,给予易消化、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高热者应物理降温,并注意补液及电解质平衡;对关节痛及肌肉痛明显者可予适当解热镇痛剂。
治疗措施(一)急性感染治疗措施2.病原治疗应选择能进入细胞内的抗菌药物。常用药物为利福平和多西环素,方法为多西环素200mg和利福平600mg联用,疗程6周。也可选用四环素与利福平联合治疗。治疗措施2.病原治疗治疗措施(二)慢性感染
1.病原治疗:与急性感染者治疗相同,必要时需要重复治疗几个疗程。2.脱敏治疗:采用少量多次注射布氏杆菌抗原避免引起剧烈的组织损伤,有起到脱敏作用。3.对症治疗: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治疗措施(二)慢性感染1.病原治疗:与急性感染者治疗相同,必要护理诊断1、体温过高与布氏菌引起毒血症有关2、疼痛:骨关节、肌肉、神经痛与布氏菌病变累及骨关节、肌肉和神经有关3、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大量出汗有关4、焦虑与持续发热、疼痛反复发作、知识缺乏、担心预后有关5、潜在并发症
脑膜脑炎及脊髓炎护理诊断1、体温过高与布氏菌引起毒血症有关护理目标1、患者体温得到有效控制,并逐渐恢复正常。2、患者诉疼痛得到缓解或无疼痛。3、患者体液得到及时的补充。4、患者了解所患疾病的相关知识。5、患者无并发症发生。护理目标1、患者体温得到有效控制,并逐渐恢复正常。护理措施1、休息与活动:该患者处于急性期,疼痛比较明显,因此主张患者严格卧床休息,禁止坐起,站立,行走,注意保持环境安静。2、饮食:多饮水,多吃高热量、高蛋白和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3、病情的观察(1)密切观察患者体温变化及出汗的情况。(2)注意神经及关节疼痛表现:注意评估关节疼痛的部位、性质及持续时间。(3)男患者注意有无睾丸红肿、疼痛。护理措施1、休息与活动:该患者处于急性期,疼痛比较明显,因此护理措施4、症状的护理发热的护理(1)休息、多喝温开水,严密观察记录体温变化(2)降温并记录疗效(3)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关节疼痛的护理(1)观察疼痛性质、部位、持续时间、伴随症状(2)急性期关节疼痛时可服用镇痛药,也可用10%硫酸镁局部湿敷,每日2次。(3)指导关节保暖,协助患者翻身、按摩,防止关节强直、受压和肌肉挛缩护理措施4、症状的护理护理措施多汗的护理(1)温水擦浴,及时更换内衣裤和床单、被套、保持皮肤清洁、干燥(2)保证水、电解质补充以防虚脱,成人每日饮水量应在3000ml以上,必要时可通过静脉补液葡萄糖和电解质溶液。护理措施多汗的护理5、用药的护理:利福平可引起肝损害,可使分泌物及排泄物变成橘红色,服药前应告知患者药物的副作用,以免患者恐惧;多西环素可引起胃肠道反应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温州住宅装修合同范本
- 欠款分期偿还合同范本
- 商店房屋租赁合同范本
- 学校宿舍合同范本
- 租用公司资质合同范本
- 防汛物资供货合同范本
- 酒店维修劳务合同范本
- 病句表意不明30题及答案
- 企业宣传与介绍模板
- 2025智能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广告宣传合同范本
- 第八课 良师相伴 亦师亦友
- 全国高考物理高考题说题比赛一等奖课件物理说题李焕景
- 华为MA5800配置及调试手册
- 巴金名著导读《寒夜》
- 2024年建筑业10项新技术
- 《环境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
- 提升服务行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 按摩椅行业分析及市场前景展望报告
- 2024年上海外服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培训课件
- 养殖乌龟入门知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