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3月福建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招聘办公财会人员1人名师点拨卷㈠答案详解版(3套)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85c0d5394a3631d8123f233e4c76bcc/985c0d5394a3631d8123f233e4c76bcc1.gif)
![2022年03月福建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招聘办公财会人员1人名师点拨卷㈠答案详解版(3套)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85c0d5394a3631d8123f233e4c76bcc/985c0d5394a3631d8123f233e4c76bcc2.gif)
![2022年03月福建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招聘办公财会人员1人名师点拨卷㈠答案详解版(3套)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85c0d5394a3631d8123f233e4c76bcc/985c0d5394a3631d8123f233e4c76bcc3.gif)
![2022年03月福建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招聘办公财会人员1人名师点拨卷㈠答案详解版(3套)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85c0d5394a3631d8123f233e4c76bcc/985c0d5394a3631d8123f233e4c76bcc4.gif)
![2022年03月福建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招聘办公财会人员1人名师点拨卷㈠答案详解版(3套)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85c0d5394a3631d8123f233e4c76bcc/985c0d5394a3631d8123f233e4c76bcc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住在富人区的她2022年03月福建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招聘办公财会人员1人名师点拨卷答案详解版(3套)(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I卷一.全真模拟押题-综合考点(共150题)1.灵感,一个很美的词汇,天生带有古灵精怪的流动感。它如同一尾滑溜溜的金鱼,极难抓,但真的抓住时,它又在手心扭动,让人________,一不小心又让它溜走了。灵感是如此琢磨不透又难以控制,到底如何才能在________灵感的游戏中享受到最大的快乐呢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筹莫展追寻
B.望洋兴叹激发
C.不知所措捕捉
D.爱莫能助点燃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了解文段大意。第二步,先看第一空,由“极难抓,但真的抓住时,它又在手心扭动”“一不小心又让它溜走了”可知,灵感让人无法应对。辨析备选词语的语义,排除B、D。第三步,由前文的比喻和“如此琢磨不透又难以控制”可知,所填词语应体现捉住灵感,辨析词义,排除A。
解题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前文将灵感比作一尾滑溜溜的金鱼很难捉住,且尾句用“灵感是如此琢磨不透又难以控制”指代前文,所以第二空所填词语也照应前文。C项“捕捉”即捉住某人或动物使其落入自己手中,恰好照应前文,符合语境。A项“追寻”指追踪查寻;B项“激发”指激动奋发;D项“点燃”意思是使事物燃烧。三者均无法照应前文,排除A项、B项和D项。答案锁定C选项。
第二步,验证第一空。“不知所措”指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空,由前文“它又在手心扭动”以及后文“灵感是如此琢磨不透又难以控制”可知,横线处形容“灵感”难以把握,人们对其无法控制。A项“一筹莫展”形容遇事拿不出一点办法,没有任何进展,C项“不知所措
”形容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均可表达人无法控制住“灵感”的意思,保留。B项“望洋兴叹”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也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通常形容较为宏观,复杂的事物,与“在手心扭动”对应不当,排除;D项“爱莫能助”指虽然心中关切同情,却没有力量帮助,文段并没有体现“帮助”之意,排除。
第二空,横线处搭配“灵感”,且由前文“灵感是如此琢磨不透又难以控制”可知,横线处表达“控制”住灵感之意。C项“捕捉”意为捉住某人或动物使其落入自己手中,符合文意,且“捕捉灵感”搭配得当,当选。A项“追寻”指追随,无法体现出“控制”之意,不符合文意,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如何捕捉生活中的灵感》2.下面几个句子顺序正确的是:
①实施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
②立足国内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
③统筹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科学确定国内重要农产品保障水平
④健全保障体系,提高国内安全保障能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④②③
D.①③②④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选项特征,首句一致,不能从首句排除答案。
第二步,②③④都是具体的措施和做法,②是“立足”,③是“统筹”,④是“健全”,根据动作的先后,应该先立足,再统筹,最后健全,这三句的排序是②③④,排除B项、C项和D项。
因此,选择A选项。
3.在2020年10月23日举行的民政部2020年第四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李邦华介绍“十四五”期间,我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从(
)老龄化迈入(
)老龄化。
A.轻度中度
B.轻度重度
C.中度重度
D.中度轻度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时事政治。
2020年10月23日,民政部举行2020年第四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李邦华介绍,根据相关预测,“十四五”期间,全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
故正确答案为A。4.2021年4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白皮书指出,(
)是脱贫致富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贫困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
A.生态补偿
B.发展教育
C.易地搬迁
D.发展产业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时事政治。
《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指出:“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发展产业是脱贫致富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贫困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
故正确答案为D。5.下列选项中,符合所给图形的变化规律的是: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
图形元素组成不同,线条特征明细那,优先考虑数量类数线。
第二步,一条式,从左到右找规律。
题干图形都包含了8
条直线,那么符合规律的图形应该是包含8
条直线的图形。
因此,选择C选项。6.微博注册的方式很简单,浏览者只要登记个电子邮箱地址,设置好密码就可以成为微博用户了。写微博的要求不高:只需撰写只言片语,便可宣泄情感。所以,只要使用者会电脑打字或者发手机短信,便可以将自己的情感以简短快捷的形式发布出去。此外,微博的界面设置方式使得信息浏览也变得更加方便,而且一条微博的内容仅相当于两三条手机短信,花费不了多长时间。在这个信息过剩,人们的注意力被严重瓜分的时代,微博更符合人们快速阅读的需求。
与这段文字的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微博使用门槛低、信息发布简便易行
B.微博的内容更迎合现代人阅读的需求
C.使用者可以借助微博宣泄自己的情感
D.微博界面的设置便于使用者浏览信息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细节判断。材料首先阐述微博注册的方式简单、写微博的要求不高使得微博的门槛很低,接着说明微博的信息浏览方便、内容简短符合人们快速阅读的需求。而材料并未提及微博的内容是否迎合现代人阅读的需求。因此,结合选项应该选择B项。
A项可由“所以,只要使用者会电脑打字或者发手机短信,便可以将自己的情感以简短快捷的形式发布出去”得出;C项可由“写微博的要求不高:只需撰写只言片语,便可宣泄情感”得出;D项可由“微博的界面设置方式使得信息浏览也变得更加方便”得出。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微博注册的方式很简单……可成为微博用户了”“只要使用者会电脑打字……发布出去”,符合文意。B项对应“微博更符合人们快速阅读的需求”可知,文段强调的是“微博的形式”,而非“微博的内容””,属于偷换概念,且“阅读”与原文“快速阅读”也属偷换概念,不符合文意。C项对应“只需撰写只言片语,便可宣泄情感”,符合文意。D项对应“微博的界面设置方式使得信息浏览也变得更加方便”,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细节信息的查找与推断。抓住选项中的观点,根据文段中对应内容,对这些观点进行判断。A项,由微博注册方式简单、写微博要求不高可知微博使用门槛低,由使用者会电脑打字或发手机短信即可发微博可知微博信息发布简便易行。
B项,由“微博的界面设置方式使得信息浏览也变得更加方便”可得出。
C项,由“只需撰写只言片语,便可宣泄情感”“便可以将自己的情感以简短快捷的形式发布出去”可得出。
D项,文段说的是微博符合人们“快速阅读”的需求,“阅读”偷换概念。
故本题选D。7.龙卷风是发生于直展云系底部和下垫面之间的直立空管状旋转气流,是一类局地尺度的剧烈天气现象,它的季节性较强,多发生于冬季。(
)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知识。
第二步,龙卷风的季节性较弱,春季、夏季、秋季均可发生。
因此,本题错误。
龙卷风是发生于直展云系底部和下垫面之间的直立空管状旋转气流,是一类局地尺度的剧烈天气现象。龙卷风可见于热带和温带地区,包括美洲内陆、澳洲西部、印度半岛东北部等。龙卷风的季节性较弱,春季、夏季、秋季均可发生。
8.某位科学家将其不小心打碎的花瓶碎片进行了研究,并按照一定方式重新分类碎片,他所发现的这种碎片分类对恢复文物、天体研究起到了很大的帮助,这主要启示我们:
A.意识对事物起推进作用
B.真理既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
C.认识是实践的源泉
D.偶然背后蕴藏着必然,一定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
第二步,根据题干的意思,“花瓶打碎后的碎片分类”对于“恢复文物、天体研究”起了很大的作用,表面上看似毫不相关的两个事件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说明事物发展的偶然背后存在着必然,人类一定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发现这些必然,即客观规律。所以,D选项说法正确。
因此,选择D选项。
A项:意识分为正确的意识和错误的意识,正确的意识对事物起推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起阻碍作用,A项错误。
B项:真理的绝对性有两个方面的含义:(1)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与客观世界相符合、相一致认识,任何真理总是包含着不依赖主体和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2)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存在是绝对的,而人的每一个真理性认识,都是向着这个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真理的相对性有两个含义:(1)从广度上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的某些方面的正确认识,这种真理性的认识在广度上是有限的,是受条件制约的,它需要进一步扩展。(2)从深度上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一定程度、一定层次近似正确的反映,认识有待于深化。
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依存。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互相包含、互相渗透。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
真理既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这一哲理并没有在题干中体现,B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
C项:实践是认识的源泉,C项错误。
9.下列哪项行为不属于行政许可:
A.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发放文物出口许可证
B.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给某企业营业执照
C.县政府发放证书,确认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
D.国家商标局对商标申请予以核准注册,发给商标注册证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许可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
行政确认,是指行政主体依法对行政相对人的法律地位、法律关系或有关法律事实进行甄别,给于确定、认定、证明(或证伪)并予以宣告的具体行政行为。
所以C项,县政府的行为确认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的归属是行政确认行为而不是行政许可行为。
因此,选择C选项。
A项:当事人具备了进出口文物的权利,所以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发放文物出口许可证的行为属于行政许可。A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B项:当事人具备了营业的资格,所以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给某企业营业执照的行为属于行政许可。B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D项:当事人具备了使用该商标的权利,所以国家商标局对商标申请予以核准注册,发给商标注册证的行为属于行政许可。D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10.拍卖会∶拍卖师∶艺术品
A.果园∶农民∶水果
B.奥运会∶运动员∶跑道
C.商场∶售货员∶商品
D.山峰∶登山者∶帐篷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拍卖师”在“拍卖会”上拍卖“艺术品”,三者属于对应关系,且拍卖“艺术品”属于销售行为。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农民”在“果园”种植“水果”,三者属于对应关系,但种植“水果”不属于销售行为,排除;
B项:“运动员”在“奥运会”跑步,而不是“跑道”,排除;
C项:“售货员”在“商场”出售“商品”,三者属于对应关系,且出售“商品”属于销售行为,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D项:“登山者”在“山峰”搭建“帐篷”,三者属于对应关系,但搭建“帐篷”不属于销售行为,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11.某市以生产加工“工艺品”出口到欧盟国家著称。去年以来,受到欧洲债务危机影响,该市对欧盟工艺品出口锐减。鉴于市场的变化,作为该市最大的工艺品生产企业A公司,必须在以后两年的时间里提高5%的生产率,否则它就会破产。根据该市外经贸局的研究,A公司按照目前的生产状况和经营结构,如果能提高5%的生产率,就能增加10%的生产利润。
如果上述陈述为真,以下选项必然为真的是:
A.如果A公司不能达到提高10%利润的目标,它就会破产
B.A公司的生产率两年内必须提高10%,否则它就会破产
C.只要经济形势好转,A公司不提高生产率,也不会破产
D.A公司生产状况和经营结构两年不变,利润才能提高10%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根据题干信息进行推理,选出一定正确的一项,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题干内容,不要扩大或缩小题干的范围。
题干细节信息:①提高5%的生产率←不会破产;②提高5%的生产率→增加10%的生产利润。两者可构成连锁推理:③不会破产→提高5%的生产率→增加10%的生产利润。
A项,否定后件,可推出否定的前件,正确。
B项,由①可知提高5%的生产率,而不是10%,错误。
C项,题干未涉及经济形势好转的情况,属于无关项。
D项,题干只说明了生产利润、生产率与破产的关系,生产状况和经管结构与利润提高10%之间无必然联系,排除。
故本题选A。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题干关联词“如果……就……”,确定为翻译推理。
第二步,翻译题干。
①¬破产→提高5%的生产率
②提高5%的生产率→增加10%的生产利润
第三步,进行推理。
A项:由①②递推,可得:③¬破产→增加10%的生产利润,“A公司不能达到提高10%利润的目标”是对③的“否后”,根据“否后必否前”,可得“破产”,可以推出;
B项:翻译为:¬破产→提高10%的生产率,根据①只能得到“提高5%的生产率”,推不出“10%的生产率”,排除;
C项:题干只说明了生产利润、生产率与破产的关系,“经济形势好转”与“破产”之间无必然联系,排除;
D项:题干只说明了生产利润、生产率与破产的关系,“生产状况和经管结构”与“利润提高10%”之间无必然联系,排除。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翻译题干。
利用充分必要条件:①—生产率提高5%→破产;②生产率提高5%→生产利润增加10%。根据逆否规则,①等价于③“—破产→生产率提高5%”;将②、③两个推导关系连接起来,可推出④“—破产→生产利润增加10%”。第二步:逐一翻译选项并判断正确选项。
利用逆否规则:A项正确,—生产利润增加10%→破产,是④的逆否命题,符合逆否规则,推导成立;B项错误,—破产→生产率提高10%,与①不相符,该选项混淆了生产率和生产利润的数据,为强干扰项;C项错误,翻译为:经济形势好转→—破产,题干没有提到经济形势好转对A公司破产的影响,无法进行推导;D项错误,生产状况和经管结构两年不变→生产利润增加10%,题干只提到保持生产状况和经管结构不变,如果生产率提高5%,生产利润会增加10%,无法直接推出生产状况和经管结构两年不变和生产利润之间的关系。
故正确答案为A。12.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一是哥伦布节,此节日是为了庆祝1492年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到达(
)的历史之旅。
A.南极洲
B.亚洲
C.非洲
D.美洲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世界历史的相关知识。
哥伦布日是纪念哥伦布于1492年首次登上美洲大陆而举行的节日,时间是10月12日或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一。哥伦布是意大利航海家,他相信地圆说,认为自欧洲大西洋沿岸西行,可达东方。1492年10月,哥伦布率船3艘,水手87人,横渡大西洋,到达巴哈马群岛中的圣萨尔瓦多岛,成为西方第一个发现美洲新大陆的人。
故正确答案为D。13.2018年,我国对购置1.6升及以下排量的乘用车,继续免征车辆购置税。(
)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时事热点。
第二步,自2018年1月1日起,消费者购买1.6升及以下排量的乘用车购置税将恢复10%的税率。并不是题干描述的免征车辆购置税。
因此,本题错误。
14.抗生素主要是针对(
)的。
A.感冒
B.传染病
C.发烧
D.细菌感染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医学知识。
第二步,抗生素等抗菌剂的抑菌或杀菌作用,主要是针对“细菌有而人(或其他动植物)没有”的机制进行杀伤,包含四大作用机理,即: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增强细菌细胞膜通透性,干扰细菌蛋白质合成以及抑制细菌核酸复制转录。所以抗生素主要是针对细菌感染的。D项符合题意,因此当选。
因此,选择D选项。
A项:感冒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为鼻塞、喷嚏、流涕、发热、咳嗽、头痛等,多呈自限性。大多散发,冬、春季节多发,但不会出现大流行。A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B项: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病原体中大部分是微生物,小部分为寄生虫,寄生虫引起者又称寄生虫病。B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C项:发烧又称为发热,症状名,正常人在体温调节中枢的调控下,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经常保持动态平衡,当机体在致热原作用下或体温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使产热过程增加,而散热不能相应地随之增加或散热减少,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称为发热。C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15.,,,,,(
)
A.
B.
C.
D.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非整数数列。
第二步,分母整体呈现递增趋势,故把和通分为和。原数列变为:,,,,,(),可知分子根号内数字和分母数字均为公差是2的等差数列,故所求项为。
因此,选择B选项。
16.划分是按某一种标准,把一个外延较大的概念(属概念)分为若干个外延较小的概念(种概念)的逻辑方法,所划分出来的每个种概念都具有属概念的属性。分类是划分的特殊形式,是根据事物的本质属性所进行的划分。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分类的是(
)。
A.“人”分为“高个子”和“矮个子”
B.“大树”分为“树冠”“树干”和“树根”
C.“一天”分为“上午”“中午”和“下午”
D.“直线运动”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划分:“按某一种标准”“把一个外延较大的概念(属概念)分为若干个外延较小的概念(种概念)”“每个种概念都具有属概念的属性”。
分类:“划分的特殊形式”“根据事物的本质属性所进行的划分”。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根据身高将人分为高个子和矮个子属于划分,但不属于根据人的本质属性所进行的划分,所以不属于分类,不符合定义,排除;
B项:树冠、树干和树根是大树的组成部分,它们并不是种和属的关系,所以不属于分类,不符合定义,排除;
C项:上午、中午和下午是一天的组成部分,它们并不是种和属的关系,所以不属于分类,不符合定义,排除;
D项:根据速度将直线运动划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属于根据直线运动的本质属性进行的划分,并且二者之间有明确的界限,不会相容或交叉,属于分类,符合定义,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17.关于化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专指留在岩石中的动物或植物遗体
B.通常展现的都是动物遗迹,如恐龙
C.通常有大量完整的有机体保留下来
D.有些化石本身就是骨头、牙齿或硬壳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知识。
第二步,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地球上曾经生活过无数的生物,这些生物死亡后的遗体或是生活遗留下来的痕迹,许多都被当时的泥沙掩埋起来。在随后的岁月中,这些生物遗体中的有机质被分解殆尽,坚硬的部分如外壳、骨骼、枝叶等与包围在周围的沉积物一起经过石化变成了石头,但是它们原来的形态、结构(甚至一些细微的内部构造)依然保留着;同样,那些生物生活时留下的痕迹也可以这样保留下来。我们把这些石化了的生物遗体、遗迹统称为化石。
因此,选择D选项。
A项、B项:化石是存留在古代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A项、B项错误。
C项:化石是史前动植物保留下来的遗存,通常是灭绝生物有机体中不易腐烂的坚硬部分,被封闭保存在沉积物里,并最终被埋藏在岩石之中。一般保留下来的都是不完整的。C项错误。
18.在经济萧条时期,政府可以采取的政策手段是:
A.降低税率
B.增加政府收入
C.实行盈余财政
D.压缩政府需求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宏观经济政策。
第二步,宏观调控的手段主要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
(1)财政收入指政府为满足公共支出的需要,依法通过国家财政集中一定数量的货币或事物收入。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税、利、债、费。
(2)财政支出包括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
经济萧条时应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包括两个增加:增加政府支出、增加补贴;一个减少:减少税收。降低税率属于降低税收的财政政策,适用于经济萧条期。
因此,选择A选项。
经济膨胀时应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两个较少:减少支出、减少补贴;一个增加:增加税收。
B项:增加政府收入属于紧缩性的财政政策。B项错误。
C项:实行盈余财政也就是减少政府支出,属于紧缩性的财政政策。C项错误。
D项:压缩政府需求是减少政府支出,属于紧缩性的财政政策。D项错误。
19.①另外,煤矿冒顶事故的发生一般都会有征兆,但人的认知能力有限,有的征兆可以发现,有的却难以发现
②冒顶的类型众多,发生原因也多样,绝大多数是由矿山压力变化的活动所造成
③煤矿冒顶事故是较常见的煤矿事故之一,在煤矿所发生的顶板事故中占据很大比重
④煤矿冒顶,就是在煤矿地下开采中,巷道上部矿岩层塌落下来的现象
⑤在矿山开采过程中,顶板会因压力变化发生不同程度变形,一般先沿顶板节理出现裂隙,并伴有离层现象产生
⑥如果此时防护不当或支护的质量不好,压力持续增大,岩石变形超过极限,就会出现断裂、垮落、片帮或局部冒顶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A.③②①⑤④⑥
B.②③①⑤⑥④
C.⑤⑥①④③②
D.④③②⑤⑥①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对比首句,②句提到冒顶的类型多和多数发生冒顶的原因,③句介绍了煤矿冒顶事故频发,④句介绍了煤矿冒顶是什么现象,给冒顶下定义,⑤句介绍了开采矿山时会出现顶板受压变形等情况,按照首句原则,应先介绍煤矿冒顶的概念是什么,再具体介绍其发生的次数和冒顶的成因等,故④句适合做首句,锁定D项;
验证D项,文段先介绍煤矿冒顶的定义和发生比重,指出冒顶多因矿山压力变化造成,再详细分析,即压力产生顶板变形、变形极限引发冒顶,又用“另外”表示并列,指出人们难以发现冒顶征兆,符合逻辑,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神木煤矿冒顶事故中的“冒顶”到底是个啥?》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选项特征,确定首句。首句分别为②、③、④、⑤句。②句说到冒顶类型众多,发生原因也多样;③句说到煤矿冒顶事故是较常见的煤矿事故之一;④句介绍了什么是煤矿冒顶;⑤句讲到在矿山开采过程中,顶板会因压力变化发生变形。对比后可知,②句与⑤句为对冒顶事故的具体解释说明,不适合做首句,排除B项和C项。③句与④句引出话题均合适。
第二步,对比A项和D项。观察原文信息,⑥句提到“如果此时防护不当或支护的质量不好,压力持续增大,岩石变形超过极限,就会出现断裂……”,⑥句应与⑤句捆绑,话题一致,答案锁定D项。
第三步,验证D项,语义通顺连贯。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语句连贯。第一步,快速浏览6个句子,可知文段围绕“煤矿冒顶”展开论述。第二步,分析选项给出的首句,根据逻辑关系排除A、B、C。首先确定首句,②介绍煤矿冒顶的类型,③论述煤矿冒顶比较常见,④介绍煤矿冒顶的定义,⑤介绍煤矿冒顶的发生过程,根据一般的行文逻辑,应先介绍一个概念的定义再介绍其类型和发生过程,所以②和⑤应位于介绍煤矿冒顶定义的④之后,排除A、B、C。故本题选D。20.老、幼、残在公共交通工具获得优先权和特殊关照体现了我国法律意义上的平等意义是(
)。
A.相同情况相同对待
B.在我国允许特殊群体享受特权
C.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D.人们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不同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法理学。
老、幼、残在公共交通工具获得优先权和特殊关照体现了我国法律意义上的平等意义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身体状况的人采取不同的关照,是平等的体现。在法律意义上的平等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二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故正确答案为C。21.①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土著们在语言和文化上表现出超乎想象的统一性
②他们没有航海设备,只有原始的舟筏,却在占据了将近地球三分之一面积的大洋中,找到了一个个孤悬海上的小岛
③他们有着相似的风俗习惯,在相隔极远、完全陌生的岛上,竟然可以用同一种语言进行简单交流
④原始的南岛语族,创造了航海奇迹
⑤这使得许多世纪后,“地理大发现”浪潮中驶入太平洋的西方航海家们惊异地发现,几乎他们每找到一处新的岛屿,都已有了土著们居住过的痕迹
⑥然后定居其上,传承和发展着自己的文化
将上述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④⑤②①③⑥
B.④②⑥⑤①③
C.②⑥⑤④③①
D.③①②⑥④⑤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首先对比选项判断首句,首句分别是②、③、④三句,②③均有代词“他们”,指代不明确,不适合作首句,排除C、D两项。
对比A、B两项发现,④句后面分别是②和⑤,即需要对比②和⑤两句的先后顺序。②提到“他们找到了小岛”,⑤句提到了“土著居民有居住过的痕迹”,按照逻辑顺序,应该先找到小岛然后才能居住,因此②句在⑤句的前面,排除A项。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南岛语族:六千年前驶向太平洋的中国人?》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浏览题干6个句子,了解这段文字是主要介绍的是南岛语族创造的航海奇迹。第二步,从首句入手分析选项,根据首句一般不含指代词的原则,排除C、D。第三步,对比A、B两项差异,确定答案。观察首句,②、③均以指代词“他们”开头,置于首句则指代不明,④指出“原始的南岛语族,创造了航海奇迹”,引出话题,适合作首句,排除C、D。
继续分析选项,②中的“没有航海设备,只有原始的舟筏,却……”是对④中“航海奇迹”的具体说明,故两句顺序为④②。⑥中的“然后定居其上”是对②末尾“找到了一个个孤悬海上的小岛”的承接,故⑥应紧跟④②之后,排除A。验证B项,逻辑通顺。
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选项特征,确定首句。②句和③句均出现指示代词“他们”,若②③做首句,则其指代不明,故②③两句不适合做首句,排除C项和D项。
第二步,比较④句后接②句还是⑤句。④句论述核心为“南岛语族的航海奇迹”,②句论述核心为“没有设备,用原始竹筏却在广阔的海洋中找到小岛”是对“航海奇迹”的解释。而⑤句的论述核心“新的岛屿有土著人的居住痕迹”与④句论述核心关联性不强,排除A项。
因此,选择B选项。22.下列哪一诗句描写的季节与其他三项不同:
A.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C.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D.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诗词曲赋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出自南宋诗人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全诗描写了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其它三项均描写的是春季景色。
因此,选择D选项。23.含羞草是很奇妙的:你碰它一下,它的叶子会合拢起来,又垂下去,像害羞似的。这其中,因为“含羞”的程度不一样,预示的天气也不一样:如果被触动的含羞草,叶子很快合拢、下垂,之后需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恢复原态,则说明天气将艳阳高照,晴空万里;反之,叶子受触后收缩缓慢、下垂迟缓,或叶子稍一闭后即张开,则预示着风雨即将来临。
上述文字意在说明:
A.含羞草的生长习性
B.含羞草能预测天气
C.含羞草的奇妙之处
D.天气会影响含羞草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文段首句以介绍含羞草的奇妙机理作为铺垫,随后引出重点“因为‘含羞’的程度不一样,预示的天气也不一样”。冒号后面通过两种形态对这一中心句进行具体的解释说明。可见文段意在说明的是含羞草预示天气的能力,B项当选。
A项:“生长习性”是指生物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适宜的温度、湿度、水分、土壤等因素,反推文段中并未提及,排除。
C项:“奇妙之处”为文段第一句话意思的表述,非重点,且表述不明确,排除。
D项:表述错误,文段强调的重点为“含羞草能够预示天气”,并非“天气会影响含羞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出处】《植物预测天气拾趣》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题需要梳理文段行文思路。文段为总分结构,引出话题—提出观点—具体论证,选择与观点句表意一致的一项。文段首先描述了含羞草被触碰合拢的奇妙景象,引出含羞草含羞程度预示着天气的差别,然后具体介绍了不同天气与含羞草害羞的关系。
A、C两项明显不是文段论述的重点,排除。文段着重说明了含羞草叶子合拢、下垂的变化与天气的关系,含羞草的变化是先于天气变化的,故“含羞草能预测天气”比“天气会影响含羞草”更加符合文意。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讲含羞草是很奇妙的,然后通过“这其中”引出文段重点,即因为“害羞”的程度不一样,预示的天气也不一样,最后具体论述含羞草不同的状态预示着不同的天气。主旨句为“因为‘害羞’的程度不一样,预示的天气也不一样”。
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符合文段意图。
因此,选择B选项。24.针线:布料:服饰
A.剪刀:彩纸:窗花
B.刻刀:玺印:玉石
C.玻璃:窗户:窗框
D.鸡精:乌鸡:鸡汤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针线是制作服饰的工具,布料是制作服饰的原材料,三者为工具、原材料、成品的对应关系。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剪刀是制作窗花的工具,彩纸是制作窗花的原材料,三者为工具、原材料、成品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B项:刻刀是制作玺印的工具,玉石是制作玺印的原材料,三者为工具、成品、原材料的对应关系,但三词顺序与题干不同,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玻璃和窗框是窗户的组成部分,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鸡精是一种调味品,不是制作鸡汤的工具,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25.教育并不是越早越好,而是越合适越好。可是很多家长固执地相信,抢跑是在为孩子争分夺秒。自然界万物都按照生长规律自然生长,适当施加外力可以促其生长,倘若施用外力不当,就很容易出现倒退甚至枯萎现象。教育孩子也是一样的道理。
作者通过这段文字最想表达的意思是:
A.家长不要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
B.要依据孩子现有的身心发展水平和知识水平对其进行教育
C.让孩子不受约束地自然成长是最好的教育
D.很多家长有一种错误的教育理念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文段首先指出教育不是越早越好,而是越合适越好。然后举了自然界万物生长遵循自然规律的例子,证明施用外力不当,反而会使生物出现倒退和枯萎的现象,即不合适的教育可能适得其反。故文段强调的是要依据孩子的情况进行合适的教育,只有B项体现了这一点。A项说法过于绝对;C项与文段不符,且不合常识;D项表述笼统。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提出观点,“教育不是越早越好,而是越合适越好”,而后通过转折词“可是”引出家长的错误观点,之后是对观点通过阐述“自然万物生长时适当增加外力可助长,外力不当则会枯萎,教育孩子和自然万物的生长是一样的”来进行举例论证,说明很多家长的观点是错误的。文段是“总—分”结构,主旨句为“教育并不是越早越好,而是越合适越好”,即呼吁“教育应该适合于孩子的自身情况”。
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符合文段意图。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文段首句提出观点:教育不是越早越好,而是越合适越好。其后是解释说明,通过自然界万物的生长与孩子的教育作对比,论证了首句教育应当和孩子成长相适应的观点。B项正确。
A项与文意不符合,作者是想告诉我们早期教育要合适,不是不要进行,排除。
C项让孩子不受约束成长,是曲解文意,和文段意思不符合,排除。
D项是错误的教育理念,不够明确,且不是作者论述重点,作者论述重点是正确的教育理念,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26.回顾40年,改革开放旗帜之所以始终高高飘扬,关键得益于基层求新求变的强大意愿以及敢闯敢试的探索精神。改革再扬帆,也必须尊重基层干部群众在改革进程中的主体性作用。
对这段文字理解准确的是:
A.实践是改革开放最关键的一环
B.基层的探索精神完全决定了改革的效果
C.改革必须发挥基层干部群众的主观能动性
D.改革开放促使基层创新求变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理解和把握,解答本题需要梳理文段行文思路。文段两句话为并列结构,分别从过去40年的改革历程和改革的未来方向两方面说明了基层干部群众对于改革的重要性,正确答案应与此相符。文段首先指出过去40年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的关键在于基层求新求变的强大意愿和探索精神,接着论述改革再扬帆必须尊重基层干部群众的主体性作用。综合可知,文段意在强调基层干部群众在改革中的重要性。C项“改革必须发挥基层干部群众的主观能动性”理解最为准确。A项“实践”文段未提及,排除。B项“完全决定了”表述过于绝对,且与文段不符,排除。由文段首句可知,基层求新求变的意愿使改革开放的旗帜始终高高飘扬,D项表述因果倒置。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B项和D项均对应文段首句“改革开放旗帜之所以始终高高飘扬,关键得益于基层求新求变的强大意愿以及敢闯敢试的探索精神”。A项“实践”无中生有,排除A项。B项“完全决定了”表述过于绝对,且“改革的效果”文中并未提及,属于无中生有,排除B项。D项属于因果倒置,应该是“基层求新求变”促进了“改革开放”,排除D项。C项对应全文“关键得益于基层求新求变的强大意愿以及敢闯敢试的探索精神”“改革再扬帆,也必须尊重基层干部群众在改革进程中的主体性作用”,强调基层干部群众的重要性,理解准确。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根据文段“改革再扬帆,也必须尊重基层干部群众在改革进程中的主体性作用”可知,C项表述正确,当选;
A项,“实践是改革开放最关键的一环”,文段并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
B项,因果倒置,文段说的是改革的效果“得益于基层求新求变的强大意愿以及敢闯敢试的探索精神”,且“完全决定于”表述过于绝对,文段说的是“得益于”;同时,“基层的探索精神”表述片面,文段通过“以及”并列表述还包含有“强大意愿”,故表述不准确,排除;
D项,逻辑错误,“促使”无中生有,文段意在强调“改革开放旗帜之所以始终高高飘扬,关键得益于基层求新求变的强大意愿”,故表述不准确,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出处】《改革开放再出发,基层跑起来》27.故意遮挡、污损机动车号牌的处警告或者处(
)罚款。
A.3000元以上
B.20元以上200元以下
C.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
D.2000元以上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道路交通安全法知识。
第二步,根据《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机动车号牌应当按照规定悬挂并保持清晰、完整,不得故意遮挡、污损。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
因此,选择B选项。
28.所谓硬水,是指水中存在较多的矿物质成分,水的硬度指的是水中钙镁离子的总和,下列关于硬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加入石灰能降低水的硬度
B.可以用肥皂水鉴别软硬水
C.将水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D.可以长期饮用硬度较高的水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常识。
A项正确,“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的钙镁离子,用石灰、纯碱等进行处理,使硬水中钙、镁等离子生成沉淀析出,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B项正确,硬水会和肥皂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沉淀物,软水则不会产生沉淀物,利用这一特点可以鉴别软硬水。
C项正确,硬水中的碳酸氢钙、碳酸氢镁不稳定,水煮沸后便会使其生成沉淀,使水中的钙、镁离子浓度降低,从而使水的硬度降低。
D项错误,长期饮用硬水有可能在人体中形成结石,危害人体健康。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29.3,8,17,32,57,(
)
A.96
B.100
C.108
D.115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解法一:
第一步,数列无明显倍数关系,优先考虑做差。
第二步,将原数列做三次差如下图所示:
猜测做三次差后成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或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如果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则所求项为98,无此选项,因此考虑三次差成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则所求项=4×2+10+25+57=100。
因此,选择B选项。
解法二:
第一步,本题考查幂次数列。
第二步,把题干中的原数列转化为幂次化指数形式如下:
观察发现规律为:an=n²+,故所求项=6²+=100。
因此,选择B选项。
30.目前能在国际上制造大功率IGBT芯片的国家________,中车株洲所成为国内唯一一家全面掌握IGBT芯片技术的企业,其技术可与世界顶尖的公司________,而价格却远远低于竞争对手。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寥寥无几比肩
B.所剩无几抗衡
C.凤毛麟角比拼
D.屈指可数媲美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根据文意判断第一空词语含义。第二步,通过文段中的提示信息和选项词语的侧重点,选择与文意最契合的一项。第一空所填词语应表示能制造大功率IGBT芯片的国家很少。“所剩无几”侧重原有数量的减少,与文意不符,排除B。
第二空,“比肩”侧重比得上,“比拼”一般指比试,“媲美”侧重一样好。由文意可知,中车株洲所的技术与世界顶尖公司一样好,用“媲美”描述更准确,排除A、C。
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中车株洲所成为国内唯一一家”,目前能在国际上制造大功率IGBT芯片的国家很少,所填的词语含有少的意思。A项“寥寥无几”“屈指可数”都含有少的意思,符合文意。B项“所剩无几”指剩下的没有多少了,语境没有剩下的意思,不符合文意,排除B项。C项“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文段体现不出珍贵的意思,不符合文意,排除C项。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中车株洲所的技术与世界顶尖的公司技术差不多,所填的词语含有差不多的意思,A项“比肩”指并肩,比喻地位相等,文段没有地位差不多的意思,不符合文意,排除A项。D项“媲美”指美好的程度可以相比,含有差不多的意思,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空,根据“中车株洲所成为国内唯一一家”可知,横线处表达的意思是目前能在国际上制造大功率IGBT芯片的国家很少,A项“寥寥无几”形容稀少,没有几个;C项“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D项“屈指可数”也形容数量极少,均与文意相符,保留。B项“所剩无几”表示剩下的没多少了,而第一空所表达的意思是没有几个国家能够达到,故与文意不符,排除。
第二空,根据文段“而价格却远远低于竞争对手”可知,横线处应体现其技术与世界顶尖公司同样优秀、先进,D项“媲美”指美好的程度可以相比,当选。A项“比肩”和C项“比拼”只表示两者能够相比、程度相同,不能体现美好、优秀之意,故不如“媲美”更符合文意,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中国产IGBT守护高铁命脉》31.在太阳系中,土星是仅次于木星的第二大行星,________是地球的100多倍,其巨大的________可达1300万公里。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体积
引力场
B.规模
磁力场
C.质量
质量场
D.面积
吸引力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由“在太阳系中,土星是仅次于木星的第二大行星”可知土星的“体积”或“质量”是太阳系中第二大的。“面积”不合常识,首先排除D。“规模”多用来形容抽象事物的大小,B项也排除。C项说“质量场”可达1300万公里不准确,且由常识可知,天体之间普遍存在着“引力场”,故本题答案为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该空要表达土星与地球在某一个属性方面的比较。A项“体积”指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符合文意。B项“规模”侧重物质的格局、形式和范围,不与“行星”搭配,排除B项。C项“质量”和D项“面积”也可以形容“行星”。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修饰该空的单位是“公里”。D项“吸引力”的单位不能是“公里”,排除D项。根据“可达1300万公里”可知,超过这一范围就没有了,质量的数值是固定的,而不是某一范围,排除C项。“引力场”符合语境,搭配恰当。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空,形容天体的特征一般不用“面积”这一衡量标准,排除D项;B项,“规模”一般用于抽象事物,同样不用作衡量天体的指标,排除。
第二空,后面给出的量化指标为“1300万公里”,为一个距离值,由此可以判断,第二空应为“引力场”。因为超过这一距离可能就没有引力了,而不能说超过这一距离就没有质量了,排除C项。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土星的卫星——神秘的地球》32.函经常可以不用公文文头,不编文号。()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0
解题思路:函虽然有一定格式,但不像其他公文那样有严格的要求,有的事务性便函甚至可以不用公文文头,不编文号。
故表述正确。33.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④⑤,②③⑥
C.①⑤⑥,②③④
D.①④⑥,②③⑤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考查三视图的观察角度,可将光照作为三视图的观察角度。其中①④⑥黑色阴影均在上方(即均为三视图的正视图,光照在正面),②③⑤黑色阴影均在下方(即均为三视图的俯视图,光照在上面)。
故正确答案为D。34.因更改办理方式而发布的通告,语气应比较委婉,正文往往会以(
)习惯用语结尾。
A.“请予批准”
B.“敬请谅解”
C.“特此函告”
D.“请予指示”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公文写作知识。
第二步,办理性通告的主要用途是告知公众就某个事项应该采用何种方法进行操作。除应该告知的办理方法外,通告的语气应该比较委婉,表达出因为更改了办理方法而给公众带来不便的歉意。就写作格式而言,办理性通告应该包含标题、正文和落款。其中正文往往会有“敬请谅解”“特此通告”等习惯用语。
因此,选择B选项。
35.下列借款合同有效的是()。
A.甲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以高利转贷于乙,乙因借钱投资心切,未问资金来源便匆忙与甲订立借款合同。
B.甲向本单位职工集资取得资金并转贷给乙,乙希望通过该资金的运作给该单位职工以及甲乙二人带来利益
C.甲向乙借款欲买凶杀人,但未告诉乙借款的目的,乙猜测出甲借钱目的,但碍于和甲的密切关系而勉强借款
D.甲向乙索要好处费,但乙要求待事情办妥之后支付,为留一凭证,乙与不知情的甲妻订立了借款合同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已过时)本题主要考查法律常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4条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民间借贷合同无效:
(一)套取金融机构贷款转贷的;
(二)以向其他营利法人借贷、向本单位职工集资,或者以向公众非法吸收存款等方式取得的资金转贷的;
(三)未依法取得放贷资格的出借人,以营利为目的向社会不特定对象提供借款的;
(四)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借款人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仍然提供借款的;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六)违背公序良俗的。
A项正确,符合上述《规定》第一项规定,并且乙不知甲借款资金的来源所以甲与乙的借款合同可排除无效合同。《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九条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成立。”因此该借款合同有效。
B项错误,根据上述《规定》第二项规定,该项中甲与乙的借款合同无效。
C项错误,根据上述《规定》第四项规定,该项中甲与乙的借款合同无效。
D项错误,根据上述《规定》第六项规定,该项中甲与乙的借款合同无效。
故正确答案为A。36.在中国史、亚洲史上,(
)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影响,它大大地拓宽了古人的地理视野,改变了汉朝的地域观念,有历史学家甚至将它与哥伦布“发现”美洲相提并论。
A.昭君出塞
B.蒙古西征
C.张骞凿空
D.鉴真东渡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常识。
A项错误,昭君出塞发生在公元前54年,匈奴呼韩邪单于被他哥哥郅支单于打败,南迁至长城外的光禄塞下,同西汉结好,曾三次进长安入朝,并向汉元帝请求和亲,王昭君请求出塞和亲。昭君出塞顺应了当时的形势,推动了汉王朝和匈奴的和平发展。
B项错误,蒙古西征是蒙古帝国的三次西征,将蒙古帝国的铁蹄遍及欧亚广大地区。题干中的朝代是汉代,蒙古西征发生的朝代为元代,时间不一致。
C项正确,张骞凿空一般指张骞出使西域,汉武帝时期希望联合月氏夹击匈奴,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各国的历史事件。张骞出使西域后丝绸之路逐渐打通,它把西汉同中亚许多国家联系起来,促进了它们之间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的交流,同时拓宽了古人的地理视野,改变了汉朝的地域观念。
D项错误,鉴真是唐朝名僧,曾担任扬州大明寺住持,应日本遣唐留学僧人请求先后六次东渡,弘传佛法,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促进了日本佛学、医学、建筑和雕塑水平的提高,受到中日人民和佛学界的尊敬。题干中的朝代是汉代,鉴真东渡发生的朝代为唐代,时间不一致。
故正确答案为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史。
第二步,司马迁在《史记》中把张骞出使西域称作“张骞凿空”,张骞出使西域指的是汉武帝时期希望联合月氏夹击匈奴,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各国的历史事件。出使西域后汉夷文化交往频繁,中原文明通过“丝绸之路”迅速向四周传播。因而,张骞对开辟从中国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有卓越贡献。“丝绸之路”把西汉同中亚许多国家联系起来,改变了汉朝的地域观念,促进了它们之间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交流。张骞在出使各国后,向汉武帝作了详细报告,这个报告的基本内容被司马迁在《史记·大宛传》中保存下来。这是中国和世界对于这些地区第一次最翔实可靠的记载。至今仍是世界上研究上述地区和国家的古地理和历史的最珍贵的资料。有历史学家将它与哥伦布“发现”美洲相提并论。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历史常识,可用联想法和排除法作答。考生由题干“改变了汉朝的地域观念”可联想到该事件应发生于汉朝。A、C两项均发生于汉朝,可先跳过。B项中,蒙古西征一般指蒙古帝国西征,汉朝时期蒙古族尚未发展壮大,可排除。D项中,鉴真东渡是唐朝时期的历史事件,与汉朝无关,可排除。排除B、D两项,进一步分析A、C两项,其中A项昭君出塞前汉朝已与匈奴联系密切,与题干中的“拓宽了古人的地理视野”不符,因此可得出正确选项为C。A项不选。西汉元帝时期,匈奴呼韩邪单于向汉朝称臣归附,先后三次进长安朝觐天子,并向汉元帝请求和亲,后汉元帝将王昭君赐给了呼韩邪。王昭君到匈奴后被封为“宁胡阏氏”,其象征着她给匈奴带来和平、安宁和兴旺。昭君出塞虽然产生了深远的意义和影响,但是其并未拓宽古人的地理视野,未改变汉朝的地域观念,与题意不符。
B项不选。蒙古西征是指蒙古建国后,于公元1219年至1260年的40多年时间内先后进行的3次大规模的西征,对世界历史影响深远,但其与题干意旨不符。
C项当选。张骞凿空又称张骞通西域,是指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诸国的历史事件。张骞出使西域拓宽了古人的地理视野,改变了汉朝的地域观念,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文化交往,对开辟从中国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做出了卓越贡献,与题意相符。
D项不选。鉴真东渡是指唐朝时期,鉴真大师及其弟子为了传播中国佛教文化,六次东渡日本,历经磨难而矢志不渝的故事,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C。37.水占人体的70%,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放六小时会变质
B.瓶里的水放在车内暴晒会产生致癌物质
C.水不可以改变人体的酸碱性
D.长期饮用蒸馏水对人体健康不利
参考答案:C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活常识。
第二步,C项:据《光明日报》报道,胃肠道通过其自身的调节功能,会很快将进入体内的弱碱性水的pH值调节至机体内环境的pH值。浙江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系教授李铎强调,不管饮用弱碱性水,还是普通的矿泉水、凉开水等,都不会改变人体的pH值。虽然弱碱性水不能改变人体酸碱度,但据《今晚报》报道,选择弱碱性小分子水对营养尤其是植物营养素在胃肠道和辅助肾脏的消化是有益的。所以,人们可以适当饮用弱碱性水。C项正确。
D项:蒸馏水的特点是无任何细菌,没有含任何的其实的微生物,纯净的水,除了水之外,没有什么其他的任何杂质,它的制作流程也是采用精密的脏水发送器来完成的,利用自来水加热到沸点后冷却成的液态水,但是蒸馏水也不能长时间的饮用,这样对身体会带来有一定的影响,适量的饮用对身体是有很好的帮助。D项正确。
因此,选择CD选项。
A项:纯净的水不会变质,因为水“H2O”在常温常压下是稳定的。会变质的水都是含有杂质的,一类是化学物质,例如溶解在水中的钙盐和氯会反应生成杂质。另一类是微生物,例如好氧类细菌将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并产生各类杂质。A项错误。
B项:有可能让水质产生致癌物质的是塑化剂,也称为增塑剂,这是一种在塑料加工中添加的高分子材料助剂。但是,并不是所有塑料都会使用塑化剂,矿泉水瓶一般使用的都是PET聚酯塑料,PET的结构相当稳定,其融化温度超过了250℃,想要发生化学变化至少要在100℃以上,汽车内显然达不到这样高的温度,也就是说,称暴晒后的瓶装水会致癌,根本没有科学依据。B项错误。
38.国际工程一般是指那些资金由外国政府或国际组织提供,并在咨询设计、施工、设备材料采购及劳务供应等方面部分或全部实行跨国经营的工程项目。国际工程经营是国际间复杂的商业性交易活动,与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密切相关,环境和市场的变化会严重影响到有关国际工程业务的成败,有人认为,目前我国国际工程项目管理体系还未达到要求。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驳斥上述结论?
A.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国际项目管理这个方面学术活动水平比较低
B.现阶段建设市场在项目整体承包方面认可水平较高,市场认可水平高
C.现阶段开展项目管理工作的部门绝大部分都具有健全的运作机制
D.在工程开展方面进行管理控制的项目控制相关部门专业化程度较高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目前我国国际工程项目管理体系还未达到要求。
无明显论据。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论点说未达到要求,选项说的是学术活动水平较低,并不知道学术活动水平能否反映整个管理体系水平,无关项,排除;
B项:没有提及“工程项目管理体系”,无关项,排除;
C项:绝大部分开展项目管理工作的部门都有健全的运作机制,说明是达到要求的,能够削弱论点,当选;
D项:“项目控制相关部门专业化程度较高”不代表管理体系达到要求,无关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驳斥”,确定为削弱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目前我国国际工程项目管理体系还未达到要求。
论据:无。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无关选项。该项指出的是我国在国际项目管理方面学术活动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低,与是否达到要求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B项:无关选项。该项指出的是认可度的问题,与是否达到要求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C项:增加反向论据。该项指出“我国现阶段开展项目管理工作的部门绝大部分都具备健全的运作机制”,说明我国国际工程项目管理体系达到要求,具有削弱作用。
D项:无关选项。该项讨论的是相关部门专业化程度较高,与是否达标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最能驳斥题干结论的一项,题干最后一句话为论点,即“目前我国国际工程项目管理体系还未达到要求”。要削弱该结论,只需补充论据,来说明我国国际工程项目管理体系已经达到要求。题干结论:目前我国国际工程项目管理体系还未达到要求。
A项,指出我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在国际项目管理方面的学术活动水平较低,但学术活动水平与管理体系是否达到要求无关,不能削弱题干结论。
B项,说的是建设市场在项目整体承包方面的认可水平,并不涉及工程项目管理体系是否达到要求,不能削弱题干结论。
C项,指出开展项目管理工作的部门具备健全的运作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体系已经达到要求,否则,如果没有达到要求的话应该不能建立健全的运作机制,削弱了题干结论。
D项,专业程度较高无法说明管理体系是否达到要求,不能削弱题干结论。
故本题选C。39.有一个整数,用它分别去除157、234和324,得到的三个余数之和是100。这个整数是多少?
A.44
B.43
C.42
D.41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注意本题为用这个整数去除,设这个整数为m,则题意为157÷m的余数,237÷m的余数,324÷m的余数,三者之和为100。三个余数未知,三个商未知,整数m未知,题干中出现7个未知量,列式后进行分析。设这个整数为m,根据题意,157=mx+a、234=my+b、324=mz+c,其中余数a、b、c之和为100。把这三个式子相加,157+234+324=m(x+y+z)+100,即615=m(x+y+z),即m能整除615,615=3×5×41,只有D项符合。故本题选D。40.公文签发前,必须进行审核,确认公文无误。签发的种类中(
)指上级领导人签发下级机关或部门的重要公文。
A.正签
B.核签
C.代签
D.会签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公文的基本知识。
公文的签发类型主要有:(1)正签(2)核签(3)代签(4)会签。
A项错误,正签,指签发人在自身法定职权范围内签发公文。
B项正确,核签,又称加签,是指上级领导人签发下级机关或部门的重要公文。
C项错误,代签,根据授权代他人签发公文。
D项错误,会签,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机关联合行文时,由各机关的领导人共同签发公文。
故正确答案为B。41.填入第①段三处画线部分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提高保障发现培训
B.提高稳定培养造就
C.稳定支持培养教育
D.稳定保障锻炼提拔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待填词语含义。第二步,从第一空入手分析选项,排除与文意不符的“稳定”。第三步,对比A、B两项第二空,较难排除,继续看第三空,排除与前文语义重复的A,确定答案。第一空,根据文段可知,职业培训的目的是通过培训使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得到提升,而非使其水平稳定不变,“提高”填入更恰当,排除C、D。第二空,“保障”“稳定”填入均符合文意。第三空,“发现培训”填入与前句的“加强职业培训”重复,“培养造就人才”为习惯表述,且“加强职业培训,加速培养造就人才”符合逻辑,排除A。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填入的词语与“技能水平”搭配。A项和B项“提高”指使位置、程度、水平、数量、质量等方面比原来高,常见搭配为“水平”“技能”“警惕”“工作效率”等,搭配得当。C项和D项“稳定”指平稳、安定,常见搭配为“情绪”“社会”“局势”“物价”等,不与“技能水平”搭配,排除C项和D项。
第二步,再看第三空。根据“加强职业培训”可知,“培训”主要是为了培养出更多的人才,该空应体现“培养人才”之意,A项“发现培训”侧重发现人才,与文意不符,排除A项。B项“培养造就”侧重人才的培养,符合文意。答案锁定B项。
第三步,验证第二空。根据空前的顿号可知,该空应与“促进就业”构成并列关系,“稳定就业”可与之构成并列。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空,与之搭配的宾语为“水平”,故排除C、D两项的“稳定”;
第二空,“保障”和“稳定”均可;
第三空,前文为“加强职业培训”,空格后搭配的宾语为“人才”,职业培训与发现人才之间并无直接关联,排除A项;B项“培养造就”与“加强职业培训”有先后的顺承关系,符合文意,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B。42.重病∶住院
A.吃药∶打针
B.火车∶轮船
C.寒冷∶气候
D.年老∶眼花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重病了会住院,二者为因果的对应关系。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吃药和打针都可用于治病,二者为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火车和轮船都是交通工具,二者为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寒冷的气候,二者为偏正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年老了会眼花,二者为因果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43.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它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
A.A
B.B
C.C
D.D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元素组成相似,优先考虑样式规律。第一组图中前两幅图去同存异得到第三幅图,将此规律应用到第二组图,应该只有图形右下角没有黑色星星。
故正确答案为B。44.动车组是把带动力的动力车与非动力车按照预定的参数组合在一起,因此可以概括的讲,动车组是自带动力、固定编组的,列车两端分别设有司机室进行驾驶操作,配备现代化服务设施的旅客列车的单元。关于动车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带动力的车辆叫动车,不带动力的车辆叫拖车
B.动车组技术源于地铁,是一种动力分散技术
C.中国CRH动车组列车均被命名为“和谐号”
D.中国首条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是胶济线,是中国进入高铁时代的标志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科技成就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2008年8月1日,动车组投入运营的京津线是中国首条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是中国进入高铁时代的标志。D项中“胶济线是中国进入高铁时代的标志”表述错误,但符合题意,当选。
因此,选择D选项。
A项:动车组,全称动车组列车,是现代火车的一种类型,由至少一节带驱动力的车厢(简称动车)和若干节不带牵引力的车厢(简称拖车)共同组成。A项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不当选。
B项:中国的CRH系列列车采用动力分散技术,区别于以前的机量模式(火车头+客车),动力分散在不同的车厢内。动力分散电动车组的优点是:动力装置分布在列车不同的位置上,能够实现较大的牵引力,编组灵活。由于采用动力制动的轮对多、制动效率高,且调速性能好、制动减速度大,适合用于限速区段较多的线路。对于停站较多的近郊通勤铁路、地下铁路,这优势特别明显。B项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不当选。
C项:CRH动车组系列,CRH是China
Railway
High-speed(中国铁路高速)的缩写,有CRH1~CRH5几种型号,CRH动车组系列又称“和谐号”。CR系列动车组是中国标准动车组的英文缩写,指形成中国标准体系的动车组,又称“复兴号”。C项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不当选。
45.背水一战∶韩信
A.宝刀未老∶赵云
B.约法三章∶刘邦
C.才高八斗∶李白
D.一身是胆∶黄忠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背水一战”的主人公是“韩信”,二者属于成语典故与主人公的对应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宝刀未老”的主人公是黄忠,而非“赵云”,排除;
B项:“约法三章”的主人公是“刘邦”,二者属于成语典故与主人公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C项:“才高八斗”的主人公是曹植、谢灵运,而非“李白”,排除;
D项:“一身是胆”的主人公是赵云,而非“黄忠”,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
46.行政代履行是指行政机关依法作出要求当事人履行排除妨碍、恢复原状等义务的行政决定,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经催告仍不履行,其后果已经或者将危害交通安全、造成环境污染或者破坏自然资源的,行政机关可以代履行,或者委托没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代履行。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符合行政代履行规定的是:
A.某企业违规倾倒废渣造成水污染,因其不具备治理能力,当地环保局指定另一企业代为治理
B.安监局要求矿山企业配发防尘口罩,经催告,对拒不执行的企业,由安监局代为购买、配发
C.某工厂因噪声污染被环保局处以罚款,经催告,厂方拒不缴纳罚款,环保局遂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D.某店设置的广告牌影响行车安全,城管部门催告该店限期拆除,逾期未果,城管部门遂代为拆除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要求当事人履行排除妨碍、恢复原状等义务;
②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经催告仍不履行;
③其后果已经或者将危害交通安全、造成环境污染或者破坏自然资源;
④行政机关代履行,或者委托没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代履行。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环保局指定另一企业代为治理,是因为该企业不具备治理能力,并非“逾期不履行”,也未体现“经催告仍不履行”,不符合定义;
B项:要求企业配发口罩,是对员工的劳动保护,拒不履行造成的后果,不属于“危害交通安全、造成环境污染或者破坏自然资源”,不符合定义;
C项: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法院是司法机关,不属于“行政机关”,也不属于“没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不符合定义;
D项:拆除广告牌,属于“要求当事人履行排除妨碍的义务”,城管部门催告,逾期未果,属于“经催告仍不履行”,广告牌影响行车安全,城管部门代为拆除属于“行政机关代履行”,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题干定义行政代履行是一种行政行为,分析其发生原因,再结合选项比较即可解题。
行政代履行的定义要点:①要求当事人履行排除妨碍、恢复原状等义务的行政决定;②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经催告仍不履行;③后果已经或者将危害交通安全、造成环境污染或者破坏自然资源;④行政机关可以代履行,或者委托没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代履行。
A项,企业不具备治理能力,不属于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经催告仍不履行,不符合要点②。
B项,拒发防尘口罩的后果是危害员工的身体健康,而没有危害交通安全、造成环境污染或者破坏自然资源,不符合要点③。
C项,噪声污染没有危害交通安全、造成环境污染或者破坏自然资源,不符合要点③。
D项,拆除广告牌属于要求当事人履行排除妨碍的义务,城管部门催告,逾期未果,属于经催告仍不履行,代为拆除属于行政机关代履行,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行政代履行的定义包含的重点关键词是“行政决定”、“排除妨碍、恢复原状”和“逾期不履行”。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项中不存在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情况,不符合定义;
B项中安监局要求矿山企业发口罩不属于“排除妨碍、恢复原状”的情况,不符合定义;
C项非常有干扰性,虽然处以罚款是“行政决定”,但罚款不属于“排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合同模板中央空调销售合同范本
- 北京亿欧网盟科技有限公司-新质生产力系列:2025中国消费级AI硬件价值洞察及GEEK50榜单报告
- 2024年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四单元 多样的交通和通信 11四通八达的交通第二课时说课稿 新人教版
- 2024年秋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五章 世界的发展差异 5.2《国际经济合作》说课稿2 (新版)湘教版
- 9 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
- 养殖设备销售合同范例
- 2024年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16课 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说课稿 未来版
- 9 种豆子 说课稿-2023-2024学年科学二年级下册冀人版
- 出售电厂锅炉合同范例
- 人员转公司合同范例
- 2022煤矿安全规程解读课件
- 2024年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六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100题
- 个人代卖协议
- 赏析小说语言(二)
- 【立高食品公司的偿债能力现状及问题分析(论文9000字)】
- 10.《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李强
- 大地保险理赔标准
- 冀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综合训练100题含答案
- 农电公司绩效考核管理办法
- 斜拉桥施工技术之斜拉索图文并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