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淹溺、触电、勒缢课件_第1页
中暑、淹溺、触电、勒缢课件_第2页
中暑、淹溺、触电、勒缢课件_第3页
中暑、淹溺、触电、勒缢课件_第4页
中暑、淹溺、触电、勒缢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意外伤害的处理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曾宇中暑定义

中暑(Heatillness)是指人体处于高温环境或烈日曝晒下,体温调节中枢发生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丢失过多,从而导致代谢失常的一种急性疾病。临床上根据病情轻重分为三种类型:热射病、热痉挛、热衰竭。体温高低分类以肛温作为标准:①低热≤38℃;②中度热38.1~39℃;③高热39.1~40℃;④超高热(极热(惊厥))≥40~41℃。散热的方式人体适宜的外界温度是20-25˚c,相对湿度为40%-60%,通过以下方式散热:1.

辐射是散热最好途径。气温15-25˚c时,辐射散热约占60%,散热最多部位是头部(约50%),其次为手及足部。温度33˚c时,辐射散热降至零。2.传导与对流通过对流,接触和靠近皮肤的冷空气变暖,变热的热物质分子离开,而较冷的物质分子则取而代之,逐渐又变热,如此反复进行。水传导较空气快240倍。3.蒸发每蒸发1g水,可散发2.4kj(0.58kcal)的热量。当环境温度在35℃以下时,通过辐射、传导和对流途径散发的热量占人体总热量的70%。当空气干燥、气温超过35℃时,蒸发散热几乎成为机体最重要也是唯一的散热方式。产热

散热直肠36.9~37.9℃腋窝36.0~37.4℃代谢运动寒战皮肤血管扩张辐射蒸发对流传导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37﹢﹣1℃产热散热热适应环境温度35℃以上时,蒸发散热几乎是机体散热的唯一方式。产热散热热适应------------诱发因素高温环境中进行强体力劳动者产热散热热适应降低------------诱发因素慢性疾病患者、老年人、产妇等中暑的致病因素高温环境作业温度>32℃、湿度>60%通风不良的环境中长时间或强体力劳动环境温度增高大量出汗失水失盐单纯补水血钠浓度↓↓中暑的发病机制中暑痉挛中暑痉挛严重的肌肉痉挛伴收缩痛好发部位:腓肠肌,咀嚼肌、腹直肌、肠道平滑肌发作特点:痉挛性,对称性,阵发性。多见于健康的青壮年环境温度增高大量出汗失水失盐单纯补水血钠浓度↓↓中暑的发病机制中暑痉挛体表血管扩张血量↓中暑衰竭管床容积↑血管舒缩调节障碍中暑衰竭周围循环衰竭的症状多见于老年人和有慢性疾病患者中暑高热(热射病)

临床表现为中暑“三联征”高热:直肠温度可达41℃~43℃无汗昏迷多见于老年人和热适应不良者环境温度增高大量出汗失水失盐单纯补水血钠浓度↓↓中暑的发病机制中暑痉挛体表血管扩张血量↓中暑衰竭烈日直射头部脑组织充血水肿日射病管床容积↑血管舒缩调节障碍汗腺疲劳散热相对或绝对不足体温极剧升高中暑高热(热射病)先兆中暑轻度中暑重度中暑T<38℃>38℃超过38℃,甚至更高临床表现非特异性身体不适表现1.体温升高的表现2.早期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

除轻度中暑症状外,同时伴有高热、痉挛、昏厥、昏迷等症状治疗及时脱离高温环境、短期休息,症状可消除及时处理,3~4小时可恢复正常需入院急救处理重度中暑:可伴有高热、痉挛、晕厥和昏迷。1)热痉挛:多见于健康青壮年人。在高温环境下进行剧烈劳动,大量出汗后出现,一般持续约3分钟后缓解,常在活动停止后发生。2)热衰竭:此型最常见,多见于老年人、儿童、和慢性疾病病人,在严重热应激时,由于体液和体钠丢失过多、补充不足所致。可表现为疲乏、无力、眩晕、恶心、呕吐、头痛等。3)热射病:是一种致命性急症,又称中暑高热,以高热、无汗、意识障碍“三联症”为典型表现。直肠温度可超过41℃,甚至高达43℃。此型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人,但以老年人或有心血管疾病人较多见。临床表现转氨酶升高

白细胞总数增高

血肌酐尿素氮升高

血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增高

中性粒细胞增高

尿常规异常

实验室检查

中暑急救急救处理通风低温

吸氧

降温

综合与对症治疗

补液

防治脑水肿和抽搐

急救处理3)体内降温:饮用含盐冰水或饮料冰水灌肠冰水灌胃静脉输注冷盐水股动脉注射冷盐水降温2.药物降温:注意必须与物理降温同时使用。药物降温可防止肌肉震颤,减少机体分解代谢,从而减少机体产热,扩张周围血管,以利散热。重症病人可使用:氯丙嗪:25~

50mg稀释在500ml4℃的葡萄糖盐水内,快速静脉滴注,2小时内滴注完毕。有调节体温中枢、扩张血管、松弛肌肉、降低氧耗的作用。但低血压病人禁用。地塞米松:10~20mg静脉注射,既能改善机体反应性,又有助于降温,并能预防脑水肿。对轻度脑水肿,尚有脱水作用。人工冬眠:氯丙嗪8mg﹢哌替啶25mg﹢异丙嗪8mg,从Murphy滴管内滴入,1小时无反应,可重复应用一次,注意观察血压、呼吸变化。但如有呼吸抑制、深昏迷、血压下降(SBP<80mmhg)时,则停用药物降温。急救处理(二)对症处理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发生早期循环衰竭的病人,可酌情输入5%葡萄糖盐水1500~2000ml,但速度不宜过快,以防发生心衰。热痉挛病人主要为钠丢失过多所致,故重点补钠,痉挛严重时,可静脉推注10%葡萄糖酸钙10~20ml,此外应注意防治急性肾衰、脑水肿、感染、DIC等并发症。急救处理1.密切观察降温效果及并发症的监测。2.保持呼吸道通畅:休克病人采取平卧位,头偏一侧,可防止舌后坠阻塞气道,及时清除鼻咽分泌物,保证吸氧,必要时人工机械通气。3.口腔护理:清洁口腔,以防感染与溃疡。4.皮肤护理:高热大汗者应及时更换衣裤及被褥,注意皮肤清洁卫生,定时翻身防治褥疮,按摩增加血液循环。5.惊厥的护理:应置病人于保护床内,防止追床和碰伤。为防舌咬破,床边应备开口器与舌钳。6.饮食护理:以半流质为主,加强多种营养,保证生理需求。护理中

暑立即脱离高温现场,至通风阴凉处中暑先兆轻症中暑重症中暑热射病热痉挛热衰竭休息安静休息,口服含盐清凉饮料及对症处理补充氯化钠为主,口服含盐饮料,局部按摩,必要时静注10%葡萄糖酸钙10~20ml。

日射病口服含盐饮料,必要时静脉补液,一般不用升压药。物理降温药物降温对症治疗MODS头部物理降温,甘露醇脱水,吸氧等对症治疗。中暑急救流程图:中暑预防六、预防1、进行预防中暑的卫生宣传2、热适应锻炼3、补充含盐的清凉饮料与营养4、改善劳动环境与居住条件5、重视老、弱、病孕的夏季保健6、执行有关高温工作禁忌症规定

淹溺

淹溺(drowning)是指人淹没于水中或其他液体中,由于液体、污泥、杂草等物堵塞呼吸道或发生反射性喉头痉挛而缺氧、窒息,并处于临床死亡状态。二、分类(一)干性淹溺:喉痉挛导致窒息,呼吸道和肺泡很少或无水吸入,约占淹溺者的10%。(二)湿性淹溺:喉部肌肉松弛吸人大量水分充塞呼吸道和肺泡发生窒息。水大量进入呼吸道数秒钟后神志丧失,发生呼吸停止和心室纤颤。湿性淹溺约占淹溺者的90%。

淹溺---发病机制淡水淹溺吸人呼吸道的水属低渗,迅速通过肺泡壁毛细血管进入血循环。肺泡壁上皮细胞受到损害,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引起肺泡塌陷,进一步阻碍气体交换,造成全身严重缺氧。淡水进入血液循环,稀释血液,引起低钠、低氯及低蛋白血症。红细胞在低渗血浆中破坏而发生血管内溶血,引起高钾血症甚至心搏骤停。

经毛细血管发病机制大量低渗淡水血液稀释低钠、低氯、低蛋白血症急性肾衰竭高钾血症室颤及心搏骤停红细胞破坏溶血大量游离血红蛋白堵塞肾小管淡水淹溺肺水肿和心力衰竭血容量剧增淹溺---发病机制海水淹溺

海水含3.5%氯化钠、大量钙盐和镁盐。海水对呼吸道和肺泡有化学性刺激作用,肺泡上皮细胞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受海水损伤后,大量蛋白质及水分向肺泡腔和肺泡间质渗出,引起肺水肿。高钙血症可引起心动过缓和各种传导阻滞,甚至心搏骤停;高镁血症可抑制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功能,使横纹肌收缩力减弱、血管扩张、血压降低。

发病机制海水淹溺大量高渗海水血液急性肺水肿高渗压作用大量水分及蛋白质渗入肺间质及肺泡浓缩有效循环血量不足血压下降与此同时,血液浓缩还引起低蛋白血症,高钠、高钙和高镁血症等,电解质严重紊乱海水淹溺与淡水淹溺的病理改变特点比较海水淹溺淡水淹溺血容量减少增加血液性状血液浓缩血液稀释红细胞损害很少大量血浆电解质变化高血钠、高血钙、高血镁低钠血症、低氯血症和低蛋白血症、高钾血症心室颤动极少发生常见主要致死原因急性肺水肿、急性脑水肿、心力衰竭急性肺水肿、急性脑水肿、心力衰竭、心室颤动常见原因意外落水而又不会游泳入水后过度疲劳冷水造成抽筋有大浪或旋涡水下情况不明(游泳池、水草、淤泥水下作业人员不慎跌入其他液体中临床表现(1)喉痉挛早期(淹溺1~2min内)(2)喉痉挛晚期(淹溺3~4min内)(3)淹溺5min以上临床表现症状及体征:昏迷;皮肤黏膜苍白、紫绀;四肢厥冷;口鼻内充满泥沙、泡沫;呼吸心跳停止或微弱;腹部膨隆等临床表现并发症心律失常、心衰、肺水肿、脑水肿、ARDS、急性肾衰、肺部感染、溶血性贫血……淹溺---实验室检查淡水淹溺,出现低钠、低氧血症,溶血时可发生高钾血症,尿中游离血红蛋白阳性。海水淹溺,血钠、血氯轻度增高,并可伴血钙、血镁增高。淹溺---实验室检查血气分析显示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呼吸性酸中毒,可合并代谢性酸中毒。淹溺---实验室检查肺部X线片显示肺门阴影扩大和加深,肺间质纹理增粗,肺野中有大小不等的絮状渗出物或炎症改变,或有两肺弥漫性肺水肿的表现。图一正常胸片图二肺的透亮度减低,呈毛玻璃样改变病情判断诊断要点:淹溺史,面部青紫肿胀、四肢厥冷、呼吸心跳微弱或停止;口鼻充满泡沫或污泥、杂草,腹部膨胀,胃内充水扩张。救治措施(一)现场救护1.水中自救2.水中援救迅速使溺水者出水救护者应镇静,尽可能脱去衣裤、鞋靴。如救护者不习水性,可带救生圈、塑料泡沫板、木板或用小船等,或投下绳索、竹竿等,使淹溺者握住再拖带上岸。注意不要被溺水者紧抱缠身而双双发生危险,如被抱住,应放手自沉,使淹溺者手松开,再进行救护。水上救护不会游泳者水中自救不会游泳者水中自救不会游泳者水中自救会游泳者水中自救会游泳者水中自救

单个落水者的援救

单个落水者的援救

单个落水者的援救单个落水者的援救单个落水者的援救群体落水者的援救原则——先发现先救,后发现后救——先近后远,主次兼顾——先救单人,后救集体——先救无救生器材者,后救有救生器材者——先救伤病员,后救健康者,最后打捞尸体。3.出水后急救清除口鼻异物倒出呼吸道和消化道内的异物膝顶法肩顶法抱腹法心肺复苏迅速转送医院膝顶法肩顶法抱腹法HeimLich手法(二)院内救护1.进一步生命支持和延续性生命支持,复温被动复温(T>35度)——温暖舱室,覆盖毛毯主动复温(体温33至35度)——体表复温,温水浸泡或冲洗,但应注意舱室温度T<35度——中心复温,腹透或血透、纠正水电介质紊乱。(二)院内救护2、维持呼吸功能3、维持循环功能4、保护脑组织5、防止肾功能衰竭6、防止肺水肿(二)院内救护7、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及维持电解质平衡8、及时纠正血容量异常9、止惊10、抗感染治疗对淡水淹溺者,应严格控制输液速度,从小剂量低速度开始,避免短时间内大量液体输入,加重血液稀释程度。对海水淹溺者,出现血液浓缩症状的,应及时保证5%葡萄糖和血浆液体等的输入,切忌输入生理盐水。淹

溺清除口腔淤泥杂物

心肺复苏术(CPR)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呼吸衰竭肺水肿复苏后处理供氧密切观察生命征

保护脑神经

复温海水淡水输注5%葡萄糖液或血浆输注3%盐水,全血或成分输血机械辅助通气支纤镜清除气道吸入异物对症治疗判断心跳呼吸有无淹溺的急诊流程图:健康教育1、游泳,水上自救和互救知识技能培训2、水上运动前不在饮酒3、对水域情况有所了解4、关注天气和汛情预报喜欢戏水和游泳的朋友们要注意安全哦,谢谢!1、游泳,水上自救和互救知识技能培训2、水上运动前不在饮酒3、对水域情况有所了解4、关注天气和汛情预报健康教育

触电(电击伤)触电一定量的电流或电能量(静电)通过人体而造成组织损伤和器官功能障碍,甚至发生死亡,称为触电(e1ectricalinjury),又称电击伤。一、病因及发病机制病因(1)人体直接接触电源(2)电流或静电电荷经空气或其他介质电击人体发病机制(1)电流本身的作用心脏易激期室颤、停搏细胞去极化中枢神经抑制意识丧失

呼吸心跳停止

肌肉痉挛(呼吸肌、全身肌肉)

发病机制(2)电热能(机体局部受损)电能→热量→电灼伤(组织充血、水肿、坏死、炭化)二、触电方式(一)直接接触触电单相触电

双相触电二、触电方式(二)间接接触触电静电荷放电——雷击跨步电压触电影响电损伤严重程度的因素1.电流的强度

1~2mA引起刺痛感15~20mA肌肉强直性收缩,但可摆脱电流20~25mA手屈肌发生收缩而致手握住电源>50mA室颤、呼吸肌痉挛>100mA意识丧失。影响电损伤严重程度的因素2.电流种类直流电交流电3.电压高低4.电阻大小5.电流通过的途径与时间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

电流由一手进入,另一手或一足通出,电流通过心脏,即可立即引起室颤;通过左手触电比通过右手触电严重,因为这时心脏、肺部、脊髓等重要器官都处于电路内。电流自一足进入经另一足通出,不通过心脏,仅造成局部烧伤,对全身影响较轻。电流通过头部会使人昏迷,电流通过脊髓会使人截瘫,电流通过中枢神经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严重失调而导致死亡。病情评估1、触电史:触电时间、地点、电源,检查触电受伤情况。临床表现:局部症状:皮肤电烧伤。低压电:烧伤见于电流的出入口,入口比出口重。伤面小(0.5~2cm)、分界清、边缘整齐。创面焦黄或灰白色,中央凹陷,无痛干燥,偶有水泡。一般不损伤内脏,致残率低。高压电:常有一处进口和多处出口,伤面不大,但可深达肌肉、神经、血管,甚至骨骼,有“口小底大,外浅内深”的特征。随着病情发展,可在一周或数周后出现坏死、感染、出血等;血管内膜受损,可有血栓形成,继发组织坏死、出血,甚至肢体广泛坏死,后果严重,致残率高达35%~60%。临床表现全身症状

(1)轻型:出现头晕、心悸、面苍白、口唇发绀、惊恐、四肢无力、接触部位肌肉抽搐、疼痛、呼吸及脉搏加快,敏感者可出现晕厥、短暂意识丧失,一般都能恢复。临床表现(2)重型:出现持续抽搐甚至致肢体骨折、休克或昏迷。低电压电流可引起室颤,开始时尚有呼吸,继而发生呼吸停止,检查既无心搏、也无呼吸,患者进入“假死”状态。临床表现(2)重型:高电压电流引起呼吸中枢麻痹,若不及时抢救,10min内即可死亡。若系高电压、强电流电击,呼吸循环中枢同时受累,多立刻死亡。并发症神经损伤(周围神经病、瘫痪等)心律失常(48h内易发生)组织坏死高血钾、急性肾衰精神失常早期可出现肌酸磷酸激酶及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丙氨酸转氨酶的活性增高,尿液红褐色为肌红蛋白尿。心电图检查常表现为心室纤颤,传导阻滞或房性、室性期前收缩。实验室检查紧急救护(一)迅速脱离电源1.关闭电闸

2.挑开电线3.切断电线4.拉开触电者医院内救护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有效呼吸:早期气管插管、人工呼吸正压吸氧,注意清除气道内分泌物。维持有效循环:首选肾上腺素复跳、利多卡因除颤。去除心室颤动:电除颤或药物除颤。防治脑水肿:冰帽、冰袋降温,肛温32℃。静滴甘露醇、高渗糖及能量合剂。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酸中毒,纠酸补碱。创面处理:包扎保护创面,防止感染,必要时用抗生素或TAT。伤后3-6天切痂植皮。常见护理问题/诊断1、皮肤完整性受损2、疼痛:电烧伤痛3、急性意识障碍:昏迷4、潜在并发症;心律失常护理措施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2、保持呼吸道通畅3、注意有无其他合并伤存在4、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健康教育1、自我保健2、安全防护电击伤的预防电击伤的预防电击伤的预防电击伤的预防勒缢

勒缢勒缢:可分自缢(上吊)、绞颈与掐颈等。掐颈是常用的杀人行为自缢是自杀行为绞颈是因领带或电线等被机械缠绞而勤住受害者颈部的意外事故。病因暴力性:绳索、硬棒、铁链、手自缢:绳索、布带、衣服等带状物做成结意外:脐带绕颈、摇篮旁的衣服或被单绕颈、衣服或领带被机器缠绕、儿童或性变态者玩上吊游戏等勒缢患者的颈部发病机理颈部受缢的是气道及颈部血管(双侧颈总、颈内动脉直接位于皮下,自缢首当受损),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受外力压迫所致的创伤窒息、意识障碍、反应性血压骤降、脉搏减慢、脑组织及心肺等多脏器广泛缺氧、功能障碍而危及生命。上述情况的发生,都会突然阻断受害者呼吸气道与颅内供血,使之呼吸停止,大脑缺血(氧),如不立即解除伤害和急救,可立即导致死亡。其死亡的原因,都是因喉头、气管被勒紧,空气不能进入肺内而窒息,以及颈部大血管被压阻,血液不能达到颅内,大脑与延髓缺血所致。自缢自缢致死的原因是身体的重力压迫颈动脉使大脑缺血缺氧,也可刺激颈动脉窦反射引起心脏骤停,导致死亡。临床表现病人自缢后的严重程度与自缢时间的长短、缢绳粗细有关。病人自缢时间短暂,其面色紫绀、双眼上翻、舌微外吐、呼吸停止、全身软瘫、小便失禁,可有微弱心跳。随着时间延长,病人不仅呼吸停止,心脏也停跳、大小便失禁、四肢变凉,抢救将十分困难。诊断颈部有自缢或勒缢痕迹、眼球结膜及鼻腔可有出血。当动脉完全闭塞时,颜面苍白;动脉不全闭塞时颜面青紫、淤血。勒缢在甲状软骨上方时,舌尖不挺出唇外;压在甲状软骨下方时,舌尖挺出唇外。在挣扎及抽搐时可有软组织或骨、关节损伤。当发现时,往往呼吸心跳已停止。完全清醒的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咽喉部挫伤的表现,如声音嘶哑、失音、咽喉肿痛、吞咽困难,甚至呼吸困难等。救治原则迅速、准确、有效地展开现场急救是治疗成功的关键自缢病情发展急骤、险重,受缢15min以上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死亡率高达90%。如涉及自杀或谋杀要马上报告公安部门。

对勒缢现场解救原则与一般方法(1)立即解除颈部勒索物。如自缢者仍悬吊着,应先抱住其身体后再剪断绳索,以防断绳后使之坠地摔伤;如自缢者站立吊颈,应先扶住其身体后再剪断绳索,否则会因其站立的身体突然倒下而摔伤。解脱后将其身体平放,以便实行抢救。(2)如勒缢者呼吸已停止,但心脏还有跳动时,应立即行人工呼吸;如呼吸与心跳均已停止,可立即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3)如勤缢者虽有呼吸、心跳,但神态不清或昏迷时,应迅速解开其农扣、腰带,打开门窗,天冷时防止受冻,注意保暖。(4)凡在行人工呼吸抢救时,如发现勒缢者呼吸道不通畅,可轻轻地将其下巴向前提,而不要强行扭动其脖子或向后扳头。因勒缢者往往已造成喉头骨折或颈椎脱位,如强行扭动其颈部会造成高位截瘫等严重后果。(5)不要轻易放弃抢救时机,至少要抢救至心跳停止40分钟后或绝无救活可能时为止。(6)如抢救成功(即勒缢者呼吸、心跳、意识均已恢复),应给予安慰并劝其去医院继续检查治疗。如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