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WaterPollutionControlEngineeringExperiment课程编码CHM325311010开课院部化学工程学院课程团队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学分1.0课内学时24讲授0实验24上机0实践0课外学时0适用专业环境工程授课语言中文先修课程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简介(必修)本课程作为环境工程专业必选课,主要包括絮凝沉淀实验、深层过滤实验、气浮实验、曝气设备充氧能力测定实验、工业废水可生化性实验和活性炭吸附实验。通过课程,加深学生对水处理技术基本原理的理解,培养学生设计和组织水处理实验方案的初步能力,培养学生进行水处理实验的一般技能及使用实验仪器、设备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实验数据与处理数据的基本能力。Thiscourseisarequiredcourseforenvironmentalengineering,includingflocculationandsedimentationexperiments,deepfiltrationexperiments,gasflotationexperiments,aerationequipmentoxygenationcapacitytest,industrialwastewaterbiodegradabilityexperimentsandactivatedcarbonadsorptionexperiments.Thiscourseisdesignedtodeepenstudents'understandingofthebasicprinciplesofwatertreatmenttechnology,developstudentstodesignandorganizetheinitialcapacityofwatertreatmentexperimentalprogram,trainstudentstocarryoutthegeneralskillsofwatertreatmentexperimentsandthebasicabilityofusingexperimentalinstrumentsandequipment,cultivatestudents'abilitytoanalyzeexperimentaldataandprocessdata.负责人,,大纲执笔人审核人二、课程目标序号代号课程目标OBE毕业要求指标点任务自选1M1目标1:掌握一般水处理实验技能和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是4.22M2目标2:具备解决实验技术问题的能力。是4.33M3目标3:掌握设计实验方案和组织实验的方法。是9.1三、课程内容序号章节号标题课程内容/重难点支撑课程目标课内学时教学方式课外学时课外环节1实验1实验1:絮凝沉淀实验掌握絮凝沉淀的实验方法;通过实验加深对絮凝沉淀概念、特点的理解;能够利用实验数据绘制絮凝沉淀曲线,并学会通过曲线求某一深度的颗粒总去除率。计算取样点悬浮物去除率η,绘制絮凝沉淀曲线。M1,M2,M34实验2预习报告和实验报告2实验2实验2:过滤与反冲洗实验加深对冲洗强度与滤层膨胀率关系及滤速与清洁滤层水头损失关系的理解,熟悉普通快滤池过滤与反冲洗的工作过程。学会测定清洁滤层水头损失及滤层膨胀率,能测定滤池工作中的主要技术参数。M1,M2,M34实验2预习报告和实验报告3实验3实验3:气浮实验了解和掌握压力溶气气浮净水方法的原理及其工艺流程。通过实验,深入理解压力溶气气浮净水方法的原理及其工艺流程,并会分析加压溶气气浮法中“气固比”及空气溶解效率的“释气量”对气浮效果的影响。M1,M2,M34实验2预习报告和实验报告4实验4实验4:曝气设备充氧能力的测定学习了解曝气设备充氧能力测定的实验方法,加深对曝气充氧机理的认识。掌握曝气设备充氧性能的测定方法,熟悉曝气设备氧总转系数KLa及其他各项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M1,M2,M34实验2预习报告和实验报告5实验5实验5:工业污水可生化性实验了解工业污水可生化性的含义;掌握本实验介绍的测定可生化性的实验方法。理解生物法处理工业污水的基本原理,掌握活性污泥生化呼吸过程线的绘制方法,并会对所获得的呼吸曲线进行分析,判断污水的可生化性。M1,M2,M34实验2预习报告和实验报告6实验6实验6:活性炭吸附实验加深理解吸附的基本原理;掌握活性炭吸附公式中常数的确定方法。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活性炭的吸附工艺及性能,并熟悉整个实验过程的操作。M1,M2,M34实验2预习报告和实验报告四、考核方式序号考核环节操作细节总评占比1预习报告提交预习报告30%2实验操作实验纪律、操作能力、问题分析能力。30%3实验报告提交实验报告40%五、评分细则序号课程目标考核环节大致占比评分等级1M1预习报告20%A-按时提交预习报告,正确写出实验原理及步骤,并进行了相关实验过程和问题的提前思考。B-按时提交预习报告,正确写出实验原理及步骤。C-按时提交预习报告,基本正确写出实验原理及步骤。D-没有提交预习报告,或者提交的预习报告不完整。2M1实验操作20%A-实验过程中认真完成实验要求,得到正确的实验结果。B-实验过程中认真完成实验要求,得到正确的实验结果。C-实验过程中认真完成实验要求,不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果。D-实验过程中不能完成实验要求,不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果。3M1实验报告60%A-实验报告格式正确,步骤叙述清楚,正确分析实验数据,从技术角度优选解决方案获得有效结论。B-实验报告格式正确,步骤叙述比较清楚,正确分析实验数据,从技术角度优选解决方案获得比较有效的结论。C-实验报告格式正确,步骤叙述清楚,没有正确分析实验数据,但是结合理论分析可以从技术角度优选解决方案获得有效的结论。D-未能按期提交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格式不正确,步骤叙述不清楚,没有正确分析实验数据,不能获得有效的结论。4M2预习报告20%A-按时提交预习报告,正确写出实验原理及步骤,并进行了相关实验过程和问题的提前思考。B-按时提交预习报告,正确写出实验原理及步骤。C-按时提交预习报告,基本正确写出实验原理及步骤。D-没有提交预习报告,或者提交的预习报告不完整。5M2实验操作20%A-实验过程中认真完成实验要求,得到正确的实验结果。B-实验过程中认真完成实验要求,得到正确的实验结果。C-实验过程中认真完成实验要求,不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果。D-实验过程中不能完成实验要求,不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果。6M2实验报告60%A-实验报告格式正确,步骤叙述清楚,正确分析实验数据,从技术角度优选解决方案获得有效结论。B-实验报告格式正确,步骤叙述比较清楚,正确分析实验数据,从技术角度优选解决方案获得比较有效的结论。C-实验报告格式正确,步骤叙述清楚,没有正确分析实验数据,但是结合理论分析可以从技术角度优选解决方案获得有效的结论。D-未能按期提交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格式不正确,步骤叙述不清楚,没有正确分析实验数据,不能获得有效的结论。7M3预习报告20%A-按时提交预习报告,正确写出实验原理及步骤,并进行了相关实验过程和问题的提前思考。B-按时提交预习报告,正确写出实验原理及步骤。C-按时提交预习报告,基本正确写出实验原理及步骤。D-没有提交预习报告,或者提交的预习报告不完整。8M3实验操作20%A-实验过程中认真完成实验要求,得到正确的实验结果。B-实验过程中认真完成实验要求,得到正确的实验结果。C-实验过程中认真完成实验要求,不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果。D-实验过程中不能完成实验要求,不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果。9M3实验报告60%A-实验报告格式正确,步骤叙述清楚,正确分析实验数据,从技术角度优选解决方案获得有效结论。B-实验报告格式正确,步骤叙述比较清楚,正确分析实验数据,从技术角度优选解决方案获得比较有效的结论。C-实验报告格式正确,步骤叙述清楚,没有正确分析实验数据,但是结合理论分析可以从技术角度优选解决方案获得有效的结论。D-未能按期提交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格式不正确,步骤叙述不清楚,没有正确分析实验数据,不能获得有效的结论。评分等级说明:[A,B,C,D,E]=[90-100,80-89,70-79,60-69,0-59];[A,B,C,D]=[90-100,75-89,60-74,0-59];[A,B,C]=[90-100,75-89,60-7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