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插管的护理课件_第1页
气管插管的护理课件_第2页
气管插管的护理课件_第3页
气管插管的护理课件_第4页
气管插管的护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气管插管的

配合及护理

气管插管的相关知识:

用物的准备:

(1)喉镜、牙垫;(2)无菌手套;(3)润滑剂;(4)胶布或固定带;(5)气管插管、管芯;(6)吸引器、吸痰管、生理盐水;

1、操作配合要点:

(1)

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2)

开放静脉通路,并留一路准备随时给药;(3)

摆好病人体位,患者取仰卧位,头向后仰颈肩下垫一小枕;(4)

检查气囊是否漏气;(5)

将气管插管前半部润滑,以备使用;(6)

根据医嘱给予镇静麻醉或肌松剂;(7)

插管过程中配合吸痰。

2、插管位置检查:

(1)

听诊:听诊胸部和上腹部来确定插管在气管内还是在食道内。(2)

观察:若双侧胸部起伏一致,证明插管在气管内,若气管内有冷凝湿化器,证明插管位于气管内。(3)

SPO2监测:观察SPO2升高,表明插管位于气管内。2、插管位置检查:(5)

胸片:插管尖端位于隆突之上2—3cm:“金标准”。(6)

ETCO2当无波形或呼出气CO2<5mmHg,表明插管位于食道。

二、气管插管的护理

1、妥善固定气管插管,确保气管导管在位:(4)搬动病人或翻身时,要有专人扶持头颈部,注意气管导管及呼吸机管道的位置,以免导管移位、过度牵拉扭曲甚至脱出(5)适当镇静,防躁动挣扎及频繁的吞咽反射;(6)使用约束带适当固定双上肢,防止自行拔出气管插管。

2、做好气囊管理工作:

(1)

避免过度充气:(要求气囊的压力一定要保持在18.5mmHg左右,在20—30mmHg是可接受的最高气囊压力范围),为减少气囊对气管壁的压力,在充气时可采用两种方法。

2、做好气囊管理作:

(2)检查气囊有无漏气;

听:有无漏气声。②

看:口鼻有无气体漏出。③

试:气囊放气量与充气量是否等④

查:套囊位置有无改变至漏气

2、做好气囊管理作:(3)标记充气细管在“9点”位,防气囊旋转、扭曲

3、恰当湿化,及时吸痰:

(1)

气道湿化基本条件要求:①吸气温度32—37度②相对湿度100%,24小时湿化液量至少250ml有试验证明:低于体表温度2度为呼吸机湿化器最佳设置温度

3、恰当湿化,及时吸痰:

(2)判断湿化效果的标准①

湿化满意:分泌物较稀薄,可顺利通过吸痰管,没有结痂,病人安静,呼吸道通畅②

湿化不足:分泌物粘稠,吸引困难,可有突然的呼吸困难,紫绀加重。③

湿化过度:分泌物稀薄,咳嗽频繁,需要不断吸引,病人烦躁不安,紫绀加重。

4、加强管理,保持通畅:

防套囊脱落,异物堵塞,防套囊旋转、扭曲,防呕吐物误吸,防针头坠入。

6、加强口腔和管饲饮

食护理:

①可应用生理盐水、呋喃西林液、2%碳酸氢钠、3%双氧水进行口腔护理,每日3—4次,同时注意观察口腔有无霉菌感染,黏膜溃疡等。6、加强口腔和管饲饮

食护理:

②鼻饲前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是否通畅,鼻饲前抽吸胃液观察消化情况,如抽出量>100ml,停喂一次;鼻饲前检查气管插管气囊是否处于良好的充气状态;鼻饲前吸净鼻腔、口腔及下呼吸道分泌物;鼻饲时床头抬高30—40度或半做位;鼻饲速度要均匀、缓慢,最好应用鼻饲泵;如使用注射器鼻饲时,不可加压过大;

7、气囊放气及拔管前须清除气囊上的滞留物,防止滞留物误吸引起肺部感染。

9、做好充分的拔管

前准备:

(1)拔管前1h遵医嘱静脉推注地塞米松5mg,以防拔管后喉头水肿发生;(2)拔管前30min以生理盐水100ml+地塞米松5mg雾化吸入,以充分湿化气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