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高校信息化十三五规划课件_第1页
清华-高校信息化十三五规划课件_第2页
清华-高校信息化十三五规划课件_第3页
清华-高校信息化十三五规划课件_第4页
清华-高校信息化十三五规划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校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清华大学蒋东兴2015.9.25

高校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清华大学1提纲规划的定位与分类规划的定位规划的分类规划的关键点基于架构的规划方法智慧校园典型应用案例提纲规划的定位与分类2规划的定位面向对象决策层业务运作层实施层规划角度宏观、中观、微观规划用途找准方向、明确需求、申请经费指导实践or墙上挂挂规划的定位面向对象3规划的定位-面向对象决策层向学校领导和核心部门阐述学校未来一段时间内信息化总体发展方向和发展蓝图,对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目标形成共识;业务运作层阐述未来一段时间内信息化的主要建设内容和重点工作,让学校及各部门对信息化的建设内容和重点形成共识,以指导后续信息化建设的经费预算、项目立项和经费拨付;实施层全面设计相关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建设计划、建设指标、实施模式和迁移方案等,指导业务部门和信息化部门开展具体的信息化建设工作。规划的定位-面向对象决策层4规划的定位-规划角度宏观规划宏观规划是从机构信息化建设的总体发展角度,对未来5-10年机构信息化建设的总体发展思路和重点建设内容进行的规划,是对机构今后一段时期内信息化发展提纲挈领的总体部署。宏观规划编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明确信息化在整个机构事业发展中的总体地位,清晰信息化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建设思路,从而在高层中对今后一段时间本机构的信息化发展形成共识。例:《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规划的定位-规划角度宏观规划5规划的定位-规划角度中观规划中观规划是对机构3-5年的中短期内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内容、技术路线等进行的阐述和规划。中规规划和宏观规划的主要区别在于宏观规划侧重于中长期的信息化宏观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向,而中观规划偏重于中短期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内容,阐述机构未来3-5年内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从而成为后续信息化建设项目立项和审批的重要依据。例:《教育部考试中心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2013-2018)》规划的定位-规划角度中观规划6规划的定位-规划角度微观规划就机构具体的信息化建设任务而编制的详细建设方案,详尽阐述信息化的建设内容、技术方案、实施模式和运维机制等,能够具体指导相关任务的建设和实施。同宏观规划和中观规划主要面向机构总体的信息化建设不同,微观规划既可以是对机构总体信息化建设任务的规划,也可以是对机构某个职能域的信息化建设任务的规划,甚至可以针对机构某个大型的信息化建设项目单独编制微观规划。例:《教育部考试中心信息化顶层设计方案》规划的定位-规划角度微观规划7规划的定位-规划用途找准方向多研究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多听取领导指示;明确需求多和业务部门交流,多做师生调研;申请经费摸准核心部门需求,把项目建设内容做实;指导实践做好信息资源规划,做好信息化架构设计;墙上挂挂多上网查资料,把流行词语都用上规划的定位-规划用途找准方向8规划的分类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发展规划《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教育信息化规划》《清华大学信息化发展规划(2012~2020)》总体规划《中国石油信息技术总体规划》《教育部考试中心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2013-2018)》《中山大学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顶层设计方案《教育部“教育服务与监管体系信息化建设”项目顶层设计方案》《教育部考试中心信息化顶层设计方案》建设方案《国家教育考试评价信息系统建设方案》实施方案《教育服务与监管体系信息化建设项目实施方案》规划的分类规划纲要9规划的分类-发展规划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教育信息化规划一、建设与发展现状(一)主要成绩

(二)存在的问题(三)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二、指导思想和建设原则(一)指导思想

(二)建设原则

三、建设目标与主要任务(一)建设目标

(二)主要任务

四、重点工程(一)基础环境优化工程(二)信息化能力提升工程(三)数字化教育公共服务建设工程(四)数字化教与学服务创新工程(五)教育政务管理与服务优化工程(六)教育决策数字化支撑工程五、保障措施(一)组织保障(二)制度保障(三)经费保障(四)人员保障(五)技术保障规划的分类-发展规划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教育信息化规划一、建10规划的分类-总体规划教育部考试中心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2013-2018)序

一、现状与形势

(一)取得的成绩(二)存在的问题(三)面临的形势二、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二)具体目标

四、主要任务

(一)扎实做好信息化顶层设计工作,全面指导信息化建设

(二)开发各类考试应用系统,深化信息技术与业务的融合

(三)整合教育考试信息资源,深化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

(四)建设“一站式”公众服务平台,提升考试服务能力与水平(五)夯实信息化基础设施,提升信息化支撑业务的能力

(六)强化信息安全体系建设,建立安全的考试信息化环境

(七)加强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提升中心技术软实力

(八)探索信息技术应用,提高考试手段现代化的程度

五、重点项目

(一)计算机化考试系统

(二)通用网上报名系统

(三)考务综合管理指挥系统

(四)信息化命题工作平台(五)综合办公与智能决策系统

(六)信息资源建设工程

(七)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健全体制机制

(三)强化队伍建设

(四)积极筹措资金

施规划的分类-总体规划教育部考试中心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20111规划的分类-顶层设计方案教育部考试中心信息化顶层设计方案1 概述1.1 项目目标与内容1.2 考试中心信息化现状分析1.3 项目顶层设计的成果1.4 项目顶层设计方法综述1.5 方案内容组织1.6 适用范围2 业务分析与业务模型设计2.1 考试中心业务范围2.2 考试管理业务分析2.3 考试中心总体业务模型3 信息系统模型设计3.1 数据模型3.2 功能模型3.3 体系结构模型3.4 用户模型3.5 机构视图4 技术架构设计4.1 总体技术框架4.2 数据架构4.3

应用架构4.4 软件架构4.5 安全架构5 基础保障环境规划5.1 软件公共平台5.2 机房环境5.3 网络5.4 服务器5.5 存储及本地备份5.6 灾备系统6 运行维护方案6.1 运维服务体系6.2 IT服务管理6.3 IT基础设施管理6.4 运维服务流程6.5 运维支撑系统6.6 运维服务队伍7 管理模式与建设机制设计7.1 管理机制设计7.2 建设机制7.3 信息部门建设规划的分类-顶层设计方案教育部考试中心信息化顶层设计方案1 12规划的分类-建设方案国家教育考试评价信息系统建设方案1 背景与意义

1.1 项目背景

1.2 项目意义

2 指导思想与建设目标

2.1 指导思想

2.2 建设目标

2.3 建设思路

3 建设内容

3.1 国家教育考试评价信息化基础保障环境3.2 国家教育考试评价数据库

3.3 国家教育考试考务管理与指挥平台

3.4 国家教育考试评价信息化支撑平台

3.5 国家继续教育学分银行信息化支撑平台3.6 国家教育考试评价综合服务平台4 方案规划

4.1 业务建设方案规划

4.2 信息系统建设方案规划

4.3 技术架构建设方案规划

5

建设方案

5.1 国家教育考试评价信息化基础保障环境建设5.2 国教教育考试评价数据库建设

5.3 国家教育考试考务管理与指挥平台建设5.4 国家教育考试评价信息化支撑平台建设5.5 国家继续学分银行信息化支撑平台建设5.6 国家教育考试评价综合服务平台建设6 工程组织与实施

6.1 项目管理与实施的原则

6.2 工程实施的保障措施

6.3 工程进度安排

7 投资估算

7.1 投资计算

7.2 投资筹措方式

8 项目效益分析

规划的分类-建设方案国家教育考试评价信息系统建设方案1 背景13规划的分类-实施方案教育服务与监管体系信息化建设项目实施方案1 引言

2术语及缩略语

3 参考资料

4 项目概述

4.1 建设目标

4.2 建设任务

5 组织结构和职责

5.1 组织结构

5.2 管理机构及其职责5.3 建设机构及其职责6 进度计划

6.1 总体进度计划

6.2 详细进度计划7 项目实施

7.1 子项目管理实施过程7.2 项目立项

7.3 招投标及合同谈判

7.4

入场准备

7.5 编制项目进度计划7.6 需求分析

7.7 系统设计

7.8 工程实施

7.9 风险评估与整改7.10 部署实施

7.11 单项验收8 项目管理

8.1 项目进度管理

8.2 项目质量管理

8.3 项目风险管理

8.4 项目配置管理

8.5 项目沟通管理

8.6 项目人员管理

9

培训实施方案

9.1 培训方案概述

9.2 培训目的

9.3 培训对象

9.4 培训方式

9.5 培训课程设计方案9.6 培训过程

9.7 培训质量保证

10 验收

10.1 验收综述

10.2 组织保障

10.3 工作要求

10.4 工作过程

10.5 输出文档附录

附表一:质量管理计划附表二:质量审计报告规划的分类-实施方案教育服务与监管体系信息化建设项目实施方案14信息化规划的关键点不是“大而全”,而是“准而精”;不是“热点组合”,而是“需求点组合”;不是“盲目跟风”,而是“为我所用”;不是“形成报告”,而是“达成共识”。一个达成共识的、没有很多创新的规划方案远远好于一个有很多创新,但迟迟不能达成共识也迟迟不能落实贯彻的规划方案。信息化规划的关键点不是“大而全”,而是“准而精”;一个达成共15提纲规划的定位与分类基于架构的规划方法信息化战略管理过程基于架构的规划方法规划示例智慧校园典型应用案例提纲规划的定位与分类16信息化战略管理过程识别信息化关键需求,规划制订信息化战略目标和长远计划;形成信息化的治理结构,为信息化战略的实施提供决策和管理框架;设计信息化体系架构,实现全局性的信息优化和整合;实施信息化项目,实现业务的信息化支撑;评估信息化绩效评价,实现信息化的持续改进。信息化战略管理过程识别信息化关键需求,规划制订信息化战略目标17基于架构的规划方法PRM绩效参考模型投入、产出及结果量身定制的绩效指标BRM业务参考模型业务范畴政府机构、用户及合作伙伴DRM数据参考模型以业务为中心的数据标准化跨部门的信息交换TRM技术参考模型服务组件接口、互操作性技术规格及相关标准SRM服务参考模型服务域及服务类别业务及服务组件由绩效和业务驱动基于组件的架构FEA参考模型基于架构的规划方法PRMBRMDRMTRMSRM由绩效和业务18UA的框架19UA的框架19UA绩效参考模型UA绩效参考模型20高校信息化要素分析教师学生管理与服务人员基础设施软件平台数字资源教学科研管理与服务信息化队伍保障体系文化生活高校信息化要素分析教师学生管理与基础设施软件平台数字资源教学21规划示例-定位支撑发展支撑我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定位;前瞻考虑未来五年的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突出绩效在总体绩效模型下,围绕绩效目标进行规划;着重解决信息化现状调研中师生关注的重点问题;注重实操采用基于企业架构的总体规划方法,切实保障规划的科学性、可行性;重视规划的可执行性,着重考虑规划的落地项目。规划示例-定位支撑发展22业务模型业务模型23绩效目标绩效目标24绩效目标支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构建自主学习环境与研究型学习环境;支撑跨系、跨学科的重大科研项目的开展,构建科研交流协作环境;强化信息系统与信息资源的整合与管理,推动部门间数据整合、业务融合和流程衔接,构建大学资源调度和管理体系;聚合文化与生活服务资源,为师生提供随时可用、处处能用、个性互动的服务支撑;绩效目标支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构建自主学习环境与研究型学25绩效目标加快数据统计分析系统建设,充分利用已有信息资源为管理和决策服务;建立绿色、柔性、可控的分布式数据中心,实现节能减排,提高运行效率,提高信息系统业务连续性,实现信息系统可预测运行;强化对用户的服务,实现以用户为中心组织信息资源与服务,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综合服务平台;加强数字校园整体安全性,保护用户安全与隐私。绩效目标加快数据统计分析系统建设,充分利用已有信息资源为管理26信息化规划架构信息化规划架构27建设思路坚持绩效导向与业务驱动,突出应用效果信息系统建设要紧紧围绕学校的根本任务,真正推动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深化信息资源规划,落地顶层设计加速信息流的畅通,加强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优化学校信息化综合布局;加强信息资源管理,提升信息服务与决策支持能力强化对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提升信息服务与决策支持的能力;统一技术平台与框架,促进系统集成与整合建立具体有良好的可扩展性,满足用户需求的安全、稳定、高性能、易使用、易管理、易维护的信息系统统一技术平台和框架。建设思路坚持绩效导向与业务驱动,突出应用效果28信息化规划的内容信息化规划的内容29教学支撑平台形成信息化条件下开展教学活动的生态环境,以信息化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度融合,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建设开放、互动、知识共享和以学生为中心的信息化学习空间、网络化教学环境和虚拟化的实验环境,开发优质教学资源,推进师生共同参与的研究型、探究式教学模式。教学支撑平台形成信息化条件下开展教学活动的生态环境,以信息化30科研支撑平台资源存储共享系统为各类科研资源、科研知识的存储、搜索、共享和获取提供基础的服务支撑。科研资源库管理系统按照学科、应用领域构建的科研项目库,科研条件库和科研成果库。机构知识管理系统建立清华大学机构知识库,捕获和保存学校师生所创造的各类数字资源,管理和发布学校的各类智力成果。科研支撑平台资源存储共享系统31管理服务平台全面完成校级统一信息系统的建设,提升信息系统整合度,拓展信息系统覆盖广度与深度,推动跨业务部门的流程整合,建设集成整合的管理服务平台;支撑学校的核心业务管理与决策,实现对大学资源的整体管理和调度;为全校教师、学生、职员、管理者提供个性集成、多维度、全方位的信息服务;为各部门、院系和校级业务的开展提供深入广泛的信息系统支撑。管理服务平台全面完成校级统一信息系统的建设,提升信息系统整合32校内交流平台校园社交网络系统建立是以校园实名制为核心校园社交网站,依托校园内固定社交关系的特点,充分利用管理信息系统带来的数据优势,整合学校教学、科研、文化生活和社会服务相关信息资源,让师生能够便捷地在社交网络中建立起社交圈子,进行内容、知识等的分享,并实现和校外社交网络的互联互通。校内通讯服务系统为师生提供统一集成、模式多样的即时通讯服务,让师生可以方便地同校园内的个体和社交网络中的群体发起交流,支持文字、音频和视频等多种交流模式,支持即时交流和非即时交流,支持专用客户端、浏览器和智能终端等多种形式,并实现的消息主动推送。校内交流平台校园社交网络系统33对外宣传信息平台中英文主页网站群系统以对外宣传网站群的形式实现学校校级及各部处、院系、科研机构、实验室和学生社团对外宣传网站统一建设;招生就业网站群系统支持学校招生(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就业等重要对外宣传网站的统一建设;对外学术交流网站群系统支持国际学术会议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宣传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多维度、多视角的聚合阅读,支持信息全文搜索、智能关键词搜索等功能,支持多种展现和分享模式。对外宣传信息平台中英文主页网站群系统34院系信息化支撑平台院系信息化支撑平台建设应在学校整体信息系统建设的基础上,根据学校制定的统一技术与管理规范,由院系依据自身特点,自主构建符合院系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定位、面向院系当前和未来发展需要的院级整体信息系统:院系综合办公内网院系教学支撑系统院系科研支撑系统院系管理服务系统院系信息化支撑平台院系信息化支撑平台建设应在学校整体信息系统35公共软件平台建设准企业级的集成开发平台,为集成化的信息系统研发提供高效高质的支撑;建设开放的公共中间件平台,为信息系统提供更丰富的组件服务和扩展性更强的技术框架;设计实现统一的人机交互接口,提高系统易用性,使用户对信息系统有更好的使用体验。公共软件平台建设准企业级的集成开发平台,为集成化的信息系统研36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绿色柔性可控的分布式数据中心建设基于虚拟化技术的信息系统运行环境,淘汰高能耗、低效率的老旧设备,提高IT设备的利用率,进一步降低运行成本;建设柔性运行环境,提高信息系统运行环境灵活性,实现快速部署、灵活调整,降低管理成本,提高运行效率;实现关键应用系统的远程异地数据容灾,完善校内应用容灾,提高信息系统业务连续性;建设数据中心统一的备份平台,建立自动化、可监控、易管理的信息系统备份系统;进一步总结应用系统运行规律,细化自动监控系统,收集数据,实现信息系统可预测运行。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绿色柔性可控的分布式数据中心37清华-高校信息化十三五规划课件38数据管理体系建设

数据管理涉及信息系统规划、设计开发、运维的全过程,实现对数字资源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整体规划,统一设计:明确数字校园战略性数据要求,建立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策略,设计数据管理、控制措施,统一制定数据标准;结合业务模型设计数据模型,建立数据架构;数据整合与共享,发挥数据价值:在数据标准和规划指导下,结合数据需求,明确数据来源,设计数据共享架构,实现数据的整合与共享;对数据进行抽取、清洗和转换,挖掘数据价值,为不同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实现基于数据的综合查询、统计分析和决策支持;应用管理技术,加强数据资源管理:建立数据质量标准,应用数据建模、元数据、数据质量管理等技术对数据资源进行规范管理;建立数据管理制度和技术规范,为全生命周期的数据管理建立保障机制。数据管理体系建设数据管理涉及信息系统规划、设计39数据管理体系建设数据管理体系建设40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建立规范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安全漏洞检测与监控体系完善安全漏洞检测系统,强化网络和主机安全;建立安全监控系统,建立内容监控平台、安全审计平台、运维操作安全管理平台;建立分域、分层的安全防护措施建立细粒度的安全域划分与隔离访问控制机制;完善可信的电子身份认证与管理平台;开发应用安全组件,升级web应用防火墙;建立数据加密、一致性检测机制;建立个人信息保护机制;探索可信的云服务提供机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建立规范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41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42运维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服务支持体系拓展服务范畴,扩充服务资源;改进服务方式,完善服务支持体系;建立持续改进的服务机制建立服务级别,监控服务质量;挖掘用户需求,建立持续服务的能力;建立基于资源生命周期的管理模式实现全局配置与监控,全面掌握资源应用情况;掌握业务规律,建立高效的运维管理模式;建立一体化的运维信息管理平台,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运维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服务支持体系43运维服务体系建设运维服务体系建设44提纲规划的定位与分类基于架构的规划方法智慧校园典型应用案例智慧型人才培养智慧型科学研究智慧型社会服务智慧型文化传承创新智慧型管理决策智慧型生活服务提纲规划的定位与分类45智慧型人才培养在智慧校园中,依托知识管理、校园社交网络、在线教育等IT平台的支撑,基于线上线下融合的智慧型人才培养模式必将逐步成为主流:教师备课摆脱了时间、空间和个人知识孤岛的局限性,能够基于历年教学资料、同行教学状态和学生学习反馈的大数据有针对性地准备教案;学生摆脱了传统的课本学习和统一课堂灌输的被动学习模式,可以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翱翔并能够得到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适时、贴切的个性化指导;师生交流可以随时随地随意,声音、视频、文字、图像等各种交流工具随需而动,交流过程还可自动记录并根据需要回放复习;教学评价不再是纯粹的主观打分,而是基于师生教学互动和学生学习过程的大数据开展的多维、动态、全面、智能的教学评价,并指导学校按照客观教育规律不断改善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和模式;因材施教和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成为主流,学生的职业发展、就业引导与人生指导也将综合其个性特点与社会发展而更加科学、合理。智慧型人才培养在智慧校园中,依托知识管理、校园社交网络、在线46清华大学:大力推动在线教育面向普通师生的校园内在线教育基于课堂教学和在线教学的混合模式(O2O)传统网络教学到在线教育的融合过渡构建教师在线教学和学生在线学习的成长环境构建学校在线教育的演进环境迈向Mooc清华大学:大力推动在线教育面向普通师生的校园内在线教育构建教47构建O2O的大学在线教育模式发挥大学线下教学优势,构建O2O的大学在线教育模式;推动线下教学和线上教学的融合衔接课堂融合知识融合关系融合活动融合构建O2O的大学在线教育模式发挥大学线下教学优势,构建O2O48智慧型科学研究课题申报环节:方便、快捷、贴心综合多个方面的课题来源和科研大数据为研究人员主动提供个性化的课题申报建议;帮助研究人员自动填报个人基础信息和研究履历,根据科研大数据主动推荐合作者。科学研究过程:高效、协调、舒畅智能的知识管理与服务,方便、快捷、精确地获取研究资料;智能仪器设备在线使用,智能感知、自动收集各种实验数据;高效的协同工作支持与服务,合作伙伴间的交流协作方便通畅;便捷的科研项目管理、事务管理服务和丰富的研究支持工具。项目结题:及时、到位、高质帮助研究人员对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各种数据进行及时、到位的统计

分析,对研究成果进行智能、自动的汇总,提高科研项目结题的效

率与质量。智慧型科学研究课题申报环节:方便、快捷、贴心49浙江大学:学术创新服务浙江大学:学术创新服务50学术创新服务工程框架学术创新服务工程框架51智慧型社会服务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提高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依托信息技术,面向社会公众开展学科教育、科普教育和人文教育,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利用积累的海量数据资源和大数据分析技术,深入开展政策研究,积极发挥高校的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为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做贡献。智慧型社会服务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研52南京农业大学:农科教服务新模式“网络+专家+N个基地”模式南京农业大学:农科教服务新模式“网络+专家+N个基地”模式53网络专家工作站网络专家工作站54智慧型文化传承创新建立有吸引力的校园网上虚拟社区,加强学生思政教育,广泛进行思想与文化交流,创新、繁荣健康向上的大学网络文化,发展先进文化,创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促进文化传承创新;建立国际化、多语种的在线传播平台,开发国际汉语教学和文化宣传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支持中文教育国际化及跨文化教育交流,提升高校面向社会的文化宣传与辐射能力,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展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成果,提升我国高校的国际影响力。智慧型文化传承创新建立有吸引力的校园网上虚拟社区,加强学生思55华东师范大学:新媒体宣传服务平台华东师范大学:新媒体宣传服务平台56华东师范大学:新媒体宣传服务平台华东师范大学:新媒体宣传服务平台57智慧型管理决策协同的校务管理:面向大学资源的管理和调度,为学校各部门、院系开展教学、科研提供人、财、物管理的整合统一、深入广泛的信息化支撑和协同的校务管理支持,实现校系间、部门间业务协同;全面的信息服务:为师生个人的信息关联、学校各级管理部门间业务协作提供有力的信息技术支持,为全校师生提供个性集成、多维度、全方位的贴心信息服务;科学的决策支持:为各部门日常业务管理及对外数据上报提供统一的、分级分类授权的统计报表,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高素质人才培养、高端人才引进、学术科研创新等战略管理决策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智慧型管理决策协同的校务管理:面向大学资源的管理和调度,为学58上海交通大学:财务共享服务上海交通大学:财务共享服务59上海交通大学:财务共享服务上海交通大学:财务共享服务60常熟理工学院:信息化管理与决策支持常熟理工学院:信息化管理与决策支持61教师综合信息管理与决策系统教师综合信息管理与决策系统62智慧型生活服务服务师生:以师生校内生活为核心,整合校内各种生活服务资源,拓展校外生活服务资源,打通公共生活服务和互助生活服务,构建“一站式”智慧校园信息化生活服务空间,结合生活大数据为师生提供随时随地随需的校园信息化生活服务;支撑后勤: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和智能感知技术,建立智慧型校园后勤管理与服务信息化支撑平台,实现对建筑大楼节能、实验室安全监测、校园环境监控、车辆交通管理的信息化支撑,提高学校后勤服务能力与水平。智慧型生活服务服务师生:63电子科技大学:建筑节能监管电子科技大学:建筑节能监管64建设成果指标名称计量单位本期值上年同期值同比变化率(%)在校学生人数人42200.000041986.00000.51建筑面积平方米922405.0000878292.00005.02能源管理师人2.00002.00000能源消费量万吨标准煤1.05951.0980-3.51能源消费成本万元3134.68703239.5620-3.24单位在校学生能耗吨标准煤/万人2510.66352615.1574-4.00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吨标准煤/万平米114.8628125.0154-8.12建设成果指标名称计量单位本期值上年同期值同比变化率(%)在校65谢谢!欢迎讨论。谢谢!66

高校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清华大学蒋东兴2015.9.25

高校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清华大学67提纲规划的定位与分类规划的定位规划的分类规划的关键点基于架构的规划方法智慧校园典型应用案例提纲规划的定位与分类68规划的定位面向对象决策层业务运作层实施层规划角度宏观、中观、微观规划用途找准方向、明确需求、申请经费指导实践or墙上挂挂规划的定位面向对象69规划的定位-面向对象决策层向学校领导和核心部门阐述学校未来一段时间内信息化总体发展方向和发展蓝图,对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目标形成共识;业务运作层阐述未来一段时间内信息化的主要建设内容和重点工作,让学校及各部门对信息化的建设内容和重点形成共识,以指导后续信息化建设的经费预算、项目立项和经费拨付;实施层全面设计相关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建设计划、建设指标、实施模式和迁移方案等,指导业务部门和信息化部门开展具体的信息化建设工作。规划的定位-面向对象决策层70规划的定位-规划角度宏观规划宏观规划是从机构信息化建设的总体发展角度,对未来5-10年机构信息化建设的总体发展思路和重点建设内容进行的规划,是对机构今后一段时期内信息化发展提纲挈领的总体部署。宏观规划编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明确信息化在整个机构事业发展中的总体地位,清晰信息化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建设思路,从而在高层中对今后一段时间本机构的信息化发展形成共识。例:《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规划的定位-规划角度宏观规划71规划的定位-规划角度中观规划中观规划是对机构3-5年的中短期内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内容、技术路线等进行的阐述和规划。中规规划和宏观规划的主要区别在于宏观规划侧重于中长期的信息化宏观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向,而中观规划偏重于中短期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内容,阐述机构未来3-5年内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从而成为后续信息化建设项目立项和审批的重要依据。例:《教育部考试中心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2013-2018)》规划的定位-规划角度中观规划72规划的定位-规划角度微观规划就机构具体的信息化建设任务而编制的详细建设方案,详尽阐述信息化的建设内容、技术方案、实施模式和运维机制等,能够具体指导相关任务的建设和实施。同宏观规划和中观规划主要面向机构总体的信息化建设不同,微观规划既可以是对机构总体信息化建设任务的规划,也可以是对机构某个职能域的信息化建设任务的规划,甚至可以针对机构某个大型的信息化建设项目单独编制微观规划。例:《教育部考试中心信息化顶层设计方案》规划的定位-规划角度微观规划73规划的定位-规划用途找准方向多研究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多听取领导指示;明确需求多和业务部门交流,多做师生调研;申请经费摸准核心部门需求,把项目建设内容做实;指导实践做好信息资源规划,做好信息化架构设计;墙上挂挂多上网查资料,把流行词语都用上规划的定位-规划用途找准方向74规划的分类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发展规划《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教育信息化规划》《清华大学信息化发展规划(2012~2020)》总体规划《中国石油信息技术总体规划》《教育部考试中心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2013-2018)》《中山大学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顶层设计方案《教育部“教育服务与监管体系信息化建设”项目顶层设计方案》《教育部考试中心信息化顶层设计方案》建设方案《国家教育考试评价信息系统建设方案》实施方案《教育服务与监管体系信息化建设项目实施方案》规划的分类规划纲要75规划的分类-发展规划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教育信息化规划一、建设与发展现状(一)主要成绩

(二)存在的问题(三)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二、指导思想和建设原则(一)指导思想

(二)建设原则

三、建设目标与主要任务(一)建设目标

(二)主要任务

四、重点工程(一)基础环境优化工程(二)信息化能力提升工程(三)数字化教育公共服务建设工程(四)数字化教与学服务创新工程(五)教育政务管理与服务优化工程(六)教育决策数字化支撑工程五、保障措施(一)组织保障(二)制度保障(三)经费保障(四)人员保障(五)技术保障规划的分类-发展规划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教育信息化规划一、建76规划的分类-总体规划教育部考试中心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2013-2018)序

一、现状与形势

(一)取得的成绩(二)存在的问题(三)面临的形势二、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二)具体目标

四、主要任务

(一)扎实做好信息化顶层设计工作,全面指导信息化建设

(二)开发各类考试应用系统,深化信息技术与业务的融合

(三)整合教育考试信息资源,深化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

(四)建设“一站式”公众服务平台,提升考试服务能力与水平(五)夯实信息化基础设施,提升信息化支撑业务的能力

(六)强化信息安全体系建设,建立安全的考试信息化环境

(七)加强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提升中心技术软实力

(八)探索信息技术应用,提高考试手段现代化的程度

五、重点项目

(一)计算机化考试系统

(二)通用网上报名系统

(三)考务综合管理指挥系统

(四)信息化命题工作平台(五)综合办公与智能决策系统

(六)信息资源建设工程

(七)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健全体制机制

(三)强化队伍建设

(四)积极筹措资金

施规划的分类-总体规划教育部考试中心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20177规划的分类-顶层设计方案教育部考试中心信息化顶层设计方案1 概述1.1 项目目标与内容1.2 考试中心信息化现状分析1.3 项目顶层设计的成果1.4 项目顶层设计方法综述1.5 方案内容组织1.6 适用范围2 业务分析与业务模型设计2.1 考试中心业务范围2.2 考试管理业务分析2.3 考试中心总体业务模型3 信息系统模型设计3.1 数据模型3.2 功能模型3.3 体系结构模型3.4 用户模型3.5 机构视图4 技术架构设计4.1 总体技术框架4.2 数据架构4.3

应用架构4.4 软件架构4.5 安全架构5 基础保障环境规划5.1 软件公共平台5.2 机房环境5.3 网络5.4 服务器5.5 存储及本地备份5.6 灾备系统6 运行维护方案6.1 运维服务体系6.2 IT服务管理6.3 IT基础设施管理6.4 运维服务流程6.5 运维支撑系统6.6 运维服务队伍7 管理模式与建设机制设计7.1 管理机制设计7.2 建设机制7.3 信息部门建设规划的分类-顶层设计方案教育部考试中心信息化顶层设计方案1 78规划的分类-建设方案国家教育考试评价信息系统建设方案1 背景与意义

1.1 项目背景

1.2 项目意义

2 指导思想与建设目标

2.1 指导思想

2.2 建设目标

2.3 建设思路

3 建设内容

3.1 国家教育考试评价信息化基础保障环境3.2 国家教育考试评价数据库

3.3 国家教育考试考务管理与指挥平台

3.4 国家教育考试评价信息化支撑平台

3.5 国家继续教育学分银行信息化支撑平台3.6 国家教育考试评价综合服务平台4 方案规划

4.1 业务建设方案规划

4.2 信息系统建设方案规划

4.3 技术架构建设方案规划

5

建设方案

5.1 国家教育考试评价信息化基础保障环境建设5.2 国教教育考试评价数据库建设

5.3 国家教育考试考务管理与指挥平台建设5.4 国家教育考试评价信息化支撑平台建设5.5 国家继续学分银行信息化支撑平台建设5.6 国家教育考试评价综合服务平台建设6 工程组织与实施

6.1 项目管理与实施的原则

6.2 工程实施的保障措施

6.3 工程进度安排

7 投资估算

7.1 投资计算

7.2 投资筹措方式

8 项目效益分析

规划的分类-建设方案国家教育考试评价信息系统建设方案1 背景79规划的分类-实施方案教育服务与监管体系信息化建设项目实施方案1 引言

2术语及缩略语

3 参考资料

4 项目概述

4.1 建设目标

4.2 建设任务

5 组织结构和职责

5.1 组织结构

5.2 管理机构及其职责5.3 建设机构及其职责6 进度计划

6.1 总体进度计划

6.2 详细进度计划7 项目实施

7.1 子项目管理实施过程7.2 项目立项

7.3 招投标及合同谈判

7.4

入场准备

7.5 编制项目进度计划7.6 需求分析

7.7 系统设计

7.8 工程实施

7.9 风险评估与整改7.10 部署实施

7.11 单项验收8 项目管理

8.1 项目进度管理

8.2 项目质量管理

8.3 项目风险管理

8.4 项目配置管理

8.5 项目沟通管理

8.6 项目人员管理

9

培训实施方案

9.1 培训方案概述

9.2 培训目的

9.3 培训对象

9.4 培训方式

9.5 培训课程设计方案9.6 培训过程

9.7 培训质量保证

10 验收

10.1 验收综述

10.2 组织保障

10.3 工作要求

10.4 工作过程

10.5 输出文档附录

附表一:质量管理计划附表二:质量审计报告规划的分类-实施方案教育服务与监管体系信息化建设项目实施方案80信息化规划的关键点不是“大而全”,而是“准而精”;不是“热点组合”,而是“需求点组合”;不是“盲目跟风”,而是“为我所用”;不是“形成报告”,而是“达成共识”。一个达成共识的、没有很多创新的规划方案远远好于一个有很多创新,但迟迟不能达成共识也迟迟不能落实贯彻的规划方案。信息化规划的关键点不是“大而全”,而是“准而精”;一个达成共81提纲规划的定位与分类基于架构的规划方法信息化战略管理过程基于架构的规划方法规划示例智慧校园典型应用案例提纲规划的定位与分类82信息化战略管理过程识别信息化关键需求,规划制订信息化战略目标和长远计划;形成信息化的治理结构,为信息化战略的实施提供决策和管理框架;设计信息化体系架构,实现全局性的信息优化和整合;实施信息化项目,实现业务的信息化支撑;评估信息化绩效评价,实现信息化的持续改进。信息化战略管理过程识别信息化关键需求,规划制订信息化战略目标83基于架构的规划方法PRM绩效参考模型投入、产出及结果量身定制的绩效指标BRM业务参考模型业务范畴政府机构、用户及合作伙伴DRM数据参考模型以业务为中心的数据标准化跨部门的信息交换TRM技术参考模型服务组件接口、互操作性技术规格及相关标准SRM服务参考模型服务域及服务类别业务及服务组件由绩效和业务驱动基于组件的架构FEA参考模型基于架构的规划方法PRMBRMDRMTRMSRM由绩效和业务84UA的框架85UA的框架19UA绩效参考模型UA绩效参考模型86高校信息化要素分析教师学生管理与服务人员基础设施软件平台数字资源教学科研管理与服务信息化队伍保障体系文化生活高校信息化要素分析教师学生管理与基础设施软件平台数字资源教学87规划示例-定位支撑发展支撑我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定位;前瞻考虑未来五年的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突出绩效在总体绩效模型下,围绕绩效目标进行规划;着重解决信息化现状调研中师生关注的重点问题;注重实操采用基于企业架构的总体规划方法,切实保障规划的科学性、可行性;重视规划的可执行性,着重考虑规划的落地项目。规划示例-定位支撑发展88业务模型业务模型89绩效目标绩效目标90绩效目标支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构建自主学习环境与研究型学习环境;支撑跨系、跨学科的重大科研项目的开展,构建科研交流协作环境;强化信息系统与信息资源的整合与管理,推动部门间数据整合、业务融合和流程衔接,构建大学资源调度和管理体系;聚合文化与生活服务资源,为师生提供随时可用、处处能用、个性互动的服务支撑;绩效目标支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构建自主学习环境与研究型学91绩效目标加快数据统计分析系统建设,充分利用已有信息资源为管理和决策服务;建立绿色、柔性、可控的分布式数据中心,实现节能减排,提高运行效率,提高信息系统业务连续性,实现信息系统可预测运行;强化对用户的服务,实现以用户为中心组织信息资源与服务,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综合服务平台;加强数字校园整体安全性,保护用户安全与隐私。绩效目标加快数据统计分析系统建设,充分利用已有信息资源为管理92信息化规划架构信息化规划架构93建设思路坚持绩效导向与业务驱动,突出应用效果信息系统建设要紧紧围绕学校的根本任务,真正推动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深化信息资源规划,落地顶层设计加速信息流的畅通,加强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优化学校信息化综合布局;加强信息资源管理,提升信息服务与决策支持能力强化对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提升信息服务与决策支持的能力;统一技术平台与框架,促进系统集成与整合建立具体有良好的可扩展性,满足用户需求的安全、稳定、高性能、易使用、易管理、易维护的信息系统统一技术平台和框架。建设思路坚持绩效导向与业务驱动,突出应用效果94信息化规划的内容信息化规划的内容95教学支撑平台形成信息化条件下开展教学活动的生态环境,以信息化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度融合,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建设开放、互动、知识共享和以学生为中心的信息化学习空间、网络化教学环境和虚拟化的实验环境,开发优质教学资源,推进师生共同参与的研究型、探究式教学模式。教学支撑平台形成信息化条件下开展教学活动的生态环境,以信息化96科研支撑平台资源存储共享系统为各类科研资源、科研知识的存储、搜索、共享和获取提供基础的服务支撑。科研资源库管理系统按照学科、应用领域构建的科研项目库,科研条件库和科研成果库。机构知识管理系统建立清华大学机构知识库,捕获和保存学校师生所创造的各类数字资源,管理和发布学校的各类智力成果。科研支撑平台资源存储共享系统97管理服务平台全面完成校级统一信息系统的建设,提升信息系统整合度,拓展信息系统覆盖广度与深度,推动跨业务部门的流程整合,建设集成整合的管理服务平台;支撑学校的核心业务管理与决策,实现对大学资源的整体管理和调度;为全校教师、学生、职员、管理者提供个性集成、多维度、全方位的信息服务;为各部门、院系和校级业务的开展提供深入广泛的信息系统支撑。管理服务平台全面完成校级统一信息系统的建设,提升信息系统整合98校内交流平台校园社交网络系统建立是以校园实名制为核心校园社交网站,依托校园内固定社交关系的特点,充分利用管理信息系统带来的数据优势,整合学校教学、科研、文化生活和社会服务相关信息资源,让师生能够便捷地在社交网络中建立起社交圈子,进行内容、知识等的分享,并实现和校外社交网络的互联互通。校内通讯服务系统为师生提供统一集成、模式多样的即时通讯服务,让师生可以方便地同校园内的个体和社交网络中的群体发起交流,支持文字、音频和视频等多种交流模式,支持即时交流和非即时交流,支持专用客户端、浏览器和智能终端等多种形式,并实现的消息主动推送。校内交流平台校园社交网络系统99对外宣传信息平台中英文主页网站群系统以对外宣传网站群的形式实现学校校级及各部处、院系、科研机构、实验室和学生社团对外宣传网站统一建设;招生就业网站群系统支持学校招生(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就业等重要对外宣传网站的统一建设;对外学术交流网站群系统支持国际学术会议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宣传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多维度、多视角的聚合阅读,支持信息全文搜索、智能关键词搜索等功能,支持多种展现和分享模式。对外宣传信息平台中英文主页网站群系统100院系信息化支撑平台院系信息化支撑平台建设应在学校整体信息系统建设的基础上,根据学校制定的统一技术与管理规范,由院系依据自身特点,自主构建符合院系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定位、面向院系当前和未来发展需要的院级整体信息系统:院系综合办公内网院系教学支撑系统院系科研支撑系统院系管理服务系统院系信息化支撑平台院系信息化支撑平台建设应在学校整体信息系统101公共软件平台建设准企业级的集成开发平台,为集成化的信息系统研发提供高效高质的支撑;建设开放的公共中间件平台,为信息系统提供更丰富的组件服务和扩展性更强的技术框架;设计实现统一的人机交互接口,提高系统易用性,使用户对信息系统有更好的使用体验。公共软件平台建设准企业级的集成开发平台,为集成化的信息系统研102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绿色柔性可控的分布式数据中心建设基于虚拟化技术的信息系统运行环境,淘汰高能耗、低效率的老旧设备,提高IT设备的利用率,进一步降低运行成本;建设柔性运行环境,提高信息系统运行环境灵活性,实现快速部署、灵活调整,降低管理成本,提高运行效率;实现关键应用系统的远程异地数据容灾,完善校内应用容灾,提高信息系统业务连续性;建设数据中心统一的备份平台,建立自动化、可监控、易管理的信息系统备份系统;进一步总结应用系统运行规律,细化自动监控系统,收集数据,实现信息系统可预测运行。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绿色柔性可控的分布式数据中心103清华-高校信息化十三五规划课件104数据管理体系建设

数据管理涉及信息系统规划、设计开发、运维的全过程,实现对数字资源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整体规划,统一设计:明确数字校园战略性数据要求,建立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策略,设计数据管理、控制措施,统一制定数据标准;结合业务模型设计数据模型,建立数据架构;数据整合与共享,发挥数据价值:在数据标准和规划指导下,结合数据需求,明确数据来源,设计数据共享架构,实现数据的整合与共享;对数据进行抽取、清洗和转换,挖掘数据价值,为不同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实现基于数据的综合查询、统计分析和决策支持;应用管理技术,加强数据资源管理:建立数据质量标准,应用数据建模、元数据、数据质量管理等技术对数据资源进行规范管理;建立数据管理制度和技术规范,为全生命周期的数据管理建立保障机制。数据管理体系建设数据管理涉及信息系统规划、设计105数据管理体系建设数据管理体系建设106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建立规范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安全漏洞检测与监控体系完善安全漏洞检测系统,强化网络和主机安全;建立安全监控系统,建立内容监控平台、安全审计平台、运维操作安全管理平台;建立分域、分层的安全防护措施建立细粒度的安全域划分与隔离访问控制机制;完善可信的电子身份认证与管理平台;开发应用安全组件,升级web应用防火墙;建立数据加密、一致性检测机制;建立个人信息保护机制;探索可信的云服务提供机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建立规范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107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108运维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服务支持体系拓展服务范畴,扩充服务资源;改进服务方式,完善服务支持体系;建立持续改进的服务机制建立服务级别,监控服务质量;挖掘用户需求,建立持续服务的能力;建立基于资源生命周期的管理模式实现全局配置与监控,全面掌握资源应用情况;掌握业务规律,建立高效的运维管理模式;建立一体化的运维信息管理平台,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运维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服务支持体系109运维服务体系建设运维服务体系建设110提纲规划的定位与分类基于架构的规划方法智慧校园典型应用案例智慧型人才培养智慧型科学研究智慧型社会服务智慧型文化传承创新智慧型管理决策智慧型生活服务提纲规划的定位与分类111智慧型人才培养在智慧校园中,依托知识管理、校园社交网络、在线教育等IT平台的支撑,基于线上线下融合的智慧型人才培养模式必将逐步成为主流:教师备课摆脱了时间、空间和个人知识孤岛的局限性,能够基于历年教学资料、同行教学状态和学生学习反馈的大数据有针对性地准备教案;学生摆脱了传统的课本学习和统一课堂灌输的被动学习模式,可以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翱翔并能够得到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适时、贴切的个性化指导;师生交流可以随时随地随意,声音、视频、文字、图像等各种交流工具随需而动,交流过程还可自动记录并根据需要回放复习;教学评价不再是纯粹的主观打分,而是基于师生教学互动和学生学习过程的大数据开展的多维、动态、全面、智能的教学评价,并指导学校按照客观教育规律不断改善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和模式;因材施教和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成为主流,学生的职业发展、就业引导与人生指导也将综合其个性特点与社会发展而更加科学、合理。智慧型人才培养在智慧校园中,依托知识管理、校园社交网络、在线112清华大学:大力推动在线教育面向普通师生的校园内在线教育基于课堂教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