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检验与管理技巧培训课件_第1页
质量检验与管理技巧培训课件_第2页
质量检验与管理技巧培训课件_第3页
质量检验与管理技巧培训课件_第4页
质量检验与管理技巧培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质量检验与管理一、质量的概念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和生产技术的发展,质量的概念也在不断充实、完善和深化。

过程:产品——产品+服务——产品+服务+过程+活动+组织等第一节概述质量检验与管理一、质量的概念第一节概述1

质量就意味着对规范或要求的符合。

代表人物:美国质量管理专家克劳斯。

认为质量并不意味着好、卓越、优秀,只有相对于特定的规范或要求才有意义。

1.早期:特点:

实用性,强调规范、合格;

忽略顾客的需要、企业存在的真正目的和使命。质量就意味着对规范或要求的符合。

代表人物:2适用性观点:适用性就是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成功地满足顾客要求的程度。

代表人物:美国质量管理专兼朱兰博士。

认为适用性的概念普遍适用于一切产品或服务。质量意味着产品在交货时和使用中的适用性。

2.中期:特点:重视顾客和服务,初步明确了企业存在的真正目的和使命。适用性观点:2.中期:特点:33.现代:质量仅定义为用户的适用性是不够的,因为不仅考虑个体的需求还要考虑社会的需求。代表人物:日本质量专家石川馨教授。认为:以往将质量,往往是站在产品使用者的立场来考虑,但今天必须考虑对周围影响的质量,如飞机的噪声,汽车的排气等问题。

ISO9000标准1994年7月ISO8402术语:反映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2000年修订:质量是指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3.现代:4

内涵包括:质量概念既可以来描述产品和活动,又可以用来对过程、人员甚至组织进行描述,即质量概念的广泛性。质量特性不仅包括功能、准时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等,还包括环境、经济性和美学等方面。质量不仅要满足顾客和用户的需要,而且要考虑社会的需要。质量不仅包括规定的明确表述出来的要求,还包括隐含的、潜在的需求。并且要随着时间的变化修改质量标准,提出新的要求。质量的受益者不仅是用户和顾客,而且包括业主、员工、分供方和社会。内涵包括:5二、产品的概念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中产品的定义:过程的结果。广义的概念:产品不仅是有形的,而且包括无形产品,如概念、知识、软件和服务等。产品是指任何活动或过程的结果,ISO9000国际标准将产品划分为4大类。二、产品的概念6通用产品的类型和种类产品类型定义产品种类硬件具有特定形状的可分离的有形产品通常由制造的、建造的或装配的零部件组成软件通过承载媒体表达的信息组成的一种知识产物通常以概念、学报或程序等形式表示;计算机软件是一种特例。流程型材料通过将原材料转化成某一预定状态所形成的有形产品其状态可以是液体、气体、粒状、块状、线性或板性材料服务为满足顾客的需要,供方和顾客之间接触的活动以及供方内部活动所产生的结果在供方与顾客的接触中,供方或顾客可表现为人员或设备;服务可与有形产品的制造和提供相联系通用产品的类型和种类产品类型定义产品种类硬件具有特定形状的可7三、产品质量产品质量是部门和企业技术、管理、人员素质的综合反映。任何产品都要经历设计、制造和使用的过程,这一过程是由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的一系列活动构成的。人们往往用一个不断循环的圆环来表示,这就是质量杯。

硬件质量杯服务质量杯质量杯中的一系列活动一环扣一环,互相制约、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将其分解为若干相互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阶段,就可以对之进行有效地控制和管理。三、产品质量8四、质量检验

1.定义:

国家标准GB/T6583-1994ISO8402:199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对检验的定义为:对实体的一个或多个特性进行诸如测量、检验、试验或度量并将结果与规定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特性合格情况所进行的活动。

2.工作内容熟悉与掌握规定要求:质量特性标准、检验方法、使用设备及操作技术等。测量比较判定处理记录四、质量检验93分类按生产过程分进货检验过程检验最终检验按检验的地点分集中检验现场检验巡回检验3分类10按检验的方法分理化检验感官检验试验性能检验按样品的数量分全数检验抽样检验按质量特性分计量检验技术检验按检验的方法分11按检验后的样品状态分破坏性检验非破坏性检验按检验的目的分生产检验验收检验监督检验验证检验仲裁检验按检验后的样品状态分12按供需关系分第一方检验第二方检验第三方检验按检验人员分自检互检专检按供需关系分13第二节质量管理的发展过程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与术语》中质量管理的定义:质量管理是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从19世纪70年代至今,大致可划分为4个阶段。一、质量检验阶段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19世纪70年代:出现了加工公差的概念。20世纪初:美国人泰勒建立了一套“科学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主张管理人员与操作和检验人员分开,从而形成了设计、操作、检验三方面各有专人负责的职能管理体制(泰勒制)。第二节质量管理的发展过程ISO9000:2000《质14

特点:三权分立,即有人专职制定标准,有人专职负责制造,有人专职按照标准检验产品。质量管理只是强调事后把关。

存在问题:如何经济和科学地制定质量标准怎样防止不合格品的产生对全部成品进行检验是否可行特点:15二、统计质量控制阶段20世纪20年代—50年代1917年,美国人休哈特运用数理统计原理和方法,判断产品质量的稳定性;1924年,预防不合格品产生问题,进一步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和原理,提出了控制产生不合格品的方法,创立了预防不合格品的生产控制图;1931年,总结出版了《工业产品质量的经济控制》一书,对统计质量控制作了系统的论述。成立检验工作小组,提出了抽样检验的概念,创立了抽样检验表。二、统计质量控制阶段16二战爆发后,美国国防部为了解决军用产品的供应和质量问题,组织一批数理统计专家和高级工程师进行研究,制定了“美国战时质量管理若干标准”,迫使各军用产品生产厂家普遍推行统计质量控制方法,取得显著效果。二战后,美国为了支援西欧主要工业国家和日本,军用和民用产品获得大发展。统计质量控制方法为美国企业带来了良好信誉和丰厚的利润。与此同时,西欧各主要工业国家和日本,为了恢复生产,提高产品竞争力,都相继从美国引进统计质量控制的理论和方法。二战爆发后,美国国防部为了解决军用产品的供17

特点:在指导思想上,由以前的事后把关,转变为事前预防;在控制方法上,广泛深入地运用数理统计的思考方法和检验方法;在管理方式上,由专职人员把关转移到专职质量工程师和技术员控制;全局观念欠缺。特点:18三、全面质量管理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末60年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大规模系统开始涌现,人造卫星、计算机相继问世等,并相继出现强调全局观点的系统科学。人们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对产品的一般性能要求外,增加了对产品的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等要求,国际市场的竞争日趋加剧。三、全面质量管理19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费根堡姆和质量管理专家朱兰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概念。费根堡姆于1961年出版了《全面质量管理》一书。其提出的原理和方法被世界各国所接受并被吸收和泽用。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发源于美国,但真正取得成效的是日本。特点:建立完整的产品质量的提高和保证体系。全局观点和系统观点。QC小组活动。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费根堡姆和质量管理专家朱兰提出了全面质量20四、质量管理标准化新阶段21世纪至今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朱兰指出:20世纪是生产率的世纪,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21世纪,不仅质量管理的规模会更大,而更重要的是质量作为社会诸要素的一个重要要素来发展;质量系统将作为一个子系统而在更大的社会系统中发展。四、质量管理标准化新阶段21

特征: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将越来越具有社会化、国际化的性质。社会质量监督系统和质量法规将更加完善和严密,国际性质量管理组织将发挥更大作用。ISO9000通用国际标准将会进一步增加和完善。质量将随着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而同步发展。质量控制与抽样检验理论将沿着多元化、小样本化、标准化等深入发展。特征:22一、ISO9000系列标准的产生

背景: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国际间商务活动的进行,商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可靠性、安全性等问题。

要求:相关标准的统一,共同的语言,质量认证和质量评价国际化。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79年成立了“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开始着手制订相关国际标准;第三节质量保证国际标准一、ISO9000系列标准的产生第三节质量保证国际标231.ISO9000:1987

由6个标准组成:

1986年6月,正式发布了ISO8402《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

1987年3月,正式颁布了ISO9000—900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2.ISO9000:1994

由16个标准组成:

1994年修订版。1.ISO9000:1987

由6个标准组成:

243.ISO9000:2000由5个标准组成: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素;ISO9004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ISO19011质量和环境审核指南;ISO10012测量控制系统。3.ISO9000:200025二、ISO9000系列标准在世界上的应用1.各国应用概况

标准的采用情况1987年,21国家采用,主要是工业发达国家(日本除外);1989年,40个国家采用。1997年,100个国家采用;1998年,141个国家采用;当今,150多个国家采用。20世纪90年代,欧洲共同体建立欧共体统一市场,制订EN29000/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二、ISO9000系列标准在世界上的应用26质量体系认证情况由于市场的推动,质量体系认证逐渐成为贸易中的重要因素,只有获得相应的认证证书才能参加国际投标,进行国际贸易。至今,发出证书近40万张,获证组织分布150余个国家。促进认证证书互认的“国际认可论坛(IAF)”于1993年成立,至今包括中国在内的25个国家的认可机构签署了国际多边互认协议;促进人员互认的“国际审核员培训和注册协会(IATCA)”于1995年成立,至今已有6个国家签约,分别是中国、英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质量体系认证情况272.我国应用情况

标准采用情况

1988年正式发布等效采用ISO9000系列标准,国家标准编号GB/T10300-88;

1992年5月,发布等同采用ISO9000系列标准,国家标准编号GB/T19000-92-ISO9000-1987;

1994年,进行修订,等同采用ISO9000:1994系列标准,国家标准编号GB/T19000-1994;

2000年12月28日,我国又发布了等同采用2000版的ISO9000系列标准的GB/T19000-2000、GB/T19001-2000、GB/T19004-2000标准。2.我国应用情况

标准采用情况

1988年正式发28

质量体系认证情况除90年代初外,基本与国际同步。2001年12月,累计版发了37706张国家认可证书(CNACR),获证组织遍及所有39个行业,在中国认证人员国家注册委员会(CRBA)注册的审核员11861人。实现了与签约国认证证书互认和注册人员资格互认。质量体系认证情况29质量检验与管理一、质量的概念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和生产技术的发展,质量的概念也在不断充实、完善和深化。

过程:产品——产品+服务——产品+服务+过程+活动+组织等第一节概述质量检验与管理一、质量的概念第一节概述30

质量就意味着对规范或要求的符合。

代表人物:美国质量管理专家克劳斯。

认为质量并不意味着好、卓越、优秀,只有相对于特定的规范或要求才有意义。

1.早期:特点:

实用性,强调规范、合格;

忽略顾客的需要、企业存在的真正目的和使命。质量就意味着对规范或要求的符合。

代表人物:31适用性观点:适用性就是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成功地满足顾客要求的程度。

代表人物:美国质量管理专兼朱兰博士。

认为适用性的概念普遍适用于一切产品或服务。质量意味着产品在交货时和使用中的适用性。

2.中期:特点:重视顾客和服务,初步明确了企业存在的真正目的和使命。适用性观点:2.中期:特点:323.现代:质量仅定义为用户的适用性是不够的,因为不仅考虑个体的需求还要考虑社会的需求。代表人物:日本质量专家石川馨教授。认为:以往将质量,往往是站在产品使用者的立场来考虑,但今天必须考虑对周围影响的质量,如飞机的噪声,汽车的排气等问题。

ISO9000标准1994年7月ISO8402术语:反映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2000年修订:质量是指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3.现代:33

内涵包括:质量概念既可以来描述产品和活动,又可以用来对过程、人员甚至组织进行描述,即质量概念的广泛性。质量特性不仅包括功能、准时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等,还包括环境、经济性和美学等方面。质量不仅要满足顾客和用户的需要,而且要考虑社会的需要。质量不仅包括规定的明确表述出来的要求,还包括隐含的、潜在的需求。并且要随着时间的变化修改质量标准,提出新的要求。质量的受益者不仅是用户和顾客,而且包括业主、员工、分供方和社会。内涵包括:34二、产品的概念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中产品的定义:过程的结果。广义的概念:产品不仅是有形的,而且包括无形产品,如概念、知识、软件和服务等。产品是指任何活动或过程的结果,ISO9000国际标准将产品划分为4大类。二、产品的概念35通用产品的类型和种类产品类型定义产品种类硬件具有特定形状的可分离的有形产品通常由制造的、建造的或装配的零部件组成软件通过承载媒体表达的信息组成的一种知识产物通常以概念、学报或程序等形式表示;计算机软件是一种特例。流程型材料通过将原材料转化成某一预定状态所形成的有形产品其状态可以是液体、气体、粒状、块状、线性或板性材料服务为满足顾客的需要,供方和顾客之间接触的活动以及供方内部活动所产生的结果在供方与顾客的接触中,供方或顾客可表现为人员或设备;服务可与有形产品的制造和提供相联系通用产品的类型和种类产品类型定义产品种类硬件具有特定形状的可36三、产品质量产品质量是部门和企业技术、管理、人员素质的综合反映。任何产品都要经历设计、制造和使用的过程,这一过程是由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的一系列活动构成的。人们往往用一个不断循环的圆环来表示,这就是质量杯。

硬件质量杯服务质量杯质量杯中的一系列活动一环扣一环,互相制约、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将其分解为若干相互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阶段,就可以对之进行有效地控制和管理。三、产品质量37四、质量检验

1.定义:

国家标准GB/T6583-1994ISO8402:199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对检验的定义为:对实体的一个或多个特性进行诸如测量、检验、试验或度量并将结果与规定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特性合格情况所进行的活动。

2.工作内容熟悉与掌握规定要求:质量特性标准、检验方法、使用设备及操作技术等。测量比较判定处理记录四、质量检验383分类按生产过程分进货检验过程检验最终检验按检验的地点分集中检验现场检验巡回检验3分类39按检验的方法分理化检验感官检验试验性能检验按样品的数量分全数检验抽样检验按质量特性分计量检验技术检验按检验的方法分40按检验后的样品状态分破坏性检验非破坏性检验按检验的目的分生产检验验收检验监督检验验证检验仲裁检验按检验后的样品状态分41按供需关系分第一方检验第二方检验第三方检验按检验人员分自检互检专检按供需关系分42第二节质量管理的发展过程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与术语》中质量管理的定义:质量管理是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从19世纪70年代至今,大致可划分为4个阶段。一、质量检验阶段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19世纪70年代:出现了加工公差的概念。20世纪初:美国人泰勒建立了一套“科学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主张管理人员与操作和检验人员分开,从而形成了设计、操作、检验三方面各有专人负责的职能管理体制(泰勒制)。第二节质量管理的发展过程ISO9000:2000《质43

特点:三权分立,即有人专职制定标准,有人专职负责制造,有人专职按照标准检验产品。质量管理只是强调事后把关。

存在问题:如何经济和科学地制定质量标准怎样防止不合格品的产生对全部成品进行检验是否可行特点:44二、统计质量控制阶段20世纪20年代—50年代1917年,美国人休哈特运用数理统计原理和方法,判断产品质量的稳定性;1924年,预防不合格品产生问题,进一步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和原理,提出了控制产生不合格品的方法,创立了预防不合格品的生产控制图;1931年,总结出版了《工业产品质量的经济控制》一书,对统计质量控制作了系统的论述。成立检验工作小组,提出了抽样检验的概念,创立了抽样检验表。二、统计质量控制阶段45二战爆发后,美国国防部为了解决军用产品的供应和质量问题,组织一批数理统计专家和高级工程师进行研究,制定了“美国战时质量管理若干标准”,迫使各军用产品生产厂家普遍推行统计质量控制方法,取得显著效果。二战后,美国为了支援西欧主要工业国家和日本,军用和民用产品获得大发展。统计质量控制方法为美国企业带来了良好信誉和丰厚的利润。与此同时,西欧各主要工业国家和日本,为了恢复生产,提高产品竞争力,都相继从美国引进统计质量控制的理论和方法。二战爆发后,美国国防部为了解决军用产品的供46

特点:在指导思想上,由以前的事后把关,转变为事前预防;在控制方法上,广泛深入地运用数理统计的思考方法和检验方法;在管理方式上,由专职人员把关转移到专职质量工程师和技术员控制;全局观念欠缺。特点:47三、全面质量管理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末60年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大规模系统开始涌现,人造卫星、计算机相继问世等,并相继出现强调全局观点的系统科学。人们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对产品的一般性能要求外,增加了对产品的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等要求,国际市场的竞争日趋加剧。三、全面质量管理48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费根堡姆和质量管理专家朱兰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概念。费根堡姆于1961年出版了《全面质量管理》一书。其提出的原理和方法被世界各国所接受并被吸收和泽用。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发源于美国,但真正取得成效的是日本。特点:建立完整的产品质量的提高和保证体系。全局观点和系统观点。QC小组活动。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费根堡姆和质量管理专家朱兰提出了全面质量49四、质量管理标准化新阶段21世纪至今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朱兰指出:20世纪是生产率的世纪,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21世纪,不仅质量管理的规模会更大,而更重要的是质量作为社会诸要素的一个重要要素来发展;质量系统将作为一个子系统而在更大的社会系统中发展。四、质量管理标准化新阶段50

特征: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将越来越具有社会化、国际化的性质。社会质量监督系统和质量法规将更加完善和严密,国际性质量管理组织将发挥更大作用。ISO9000通用国际标准将会进一步增加和完善。质量将随着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而同步发展。质量控制与抽样检验理论将沿着多元化、小样本化、标准化等深入发展。特征:51一、ISO9000系列标准的产生

背景: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国际间商务活动的进行,商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可靠性、安全性等问题。

要求:相关标准的统一,共同的语言,质量认证和质量评价国际化。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79年成立了“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开始着手制订相关国际标准;第三节质量保证国际标准一、ISO9000系列标准的产生第三节质量保证国际标521.ISO9000:1987

由6个标准组成:

1986年6月,正式发布了ISO8402《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

1987年3月,正式颁布了ISO9000—900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2.ISO9000:1994

由16个标准组成:

1994年修订版。1.ISO9000:1987

由6个标准组成:

533.ISO9000:2000由5个标准组成: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