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线上基础知识摸底测试卷_第1页
六年级语文线上基础知识摸底测试卷_第2页
六年级语文线上基础知识摸底测试卷_第3页
六年级语文线上基础知识摸底测试卷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年级语文线上基础知识摸底测试卷六年级语文线上基础知识摸底测试卷六年级语文线上基础知识摸底测试卷xxx公司六年级语文线上基础知识摸底测试卷文件编号:文件日期:修订次数:第1.0次更改批准审核制定方案设计,管理制度铁路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线上基础知识摸底测试卷2020年春季统编版时间:40分钟总分:50分班级:姓名:得分:一、积累运用。(36分)1.读拼音,写词语。(11分)(1)一进入了làyuè()的门槛,年味儿就近了。尤其是大年三十,家家户户贴春联,处处zhāngdēngjiécǎi(),一派喜气yíngmén()的景象。(2)过年了,孩子们十分兴奋,在大年三十晚上都要tōngxiāo()守岁qìnghè()新年。第二天一起床,孩子们就穿着新衣服,到亲戚家去bàinián()。(3)熬粥时,在粥里加入经过fěnsuì()的花生,粥就会变得更加nóngchóu(),味道也和原来的jiéránbùtóng()。2.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9分)随()所()()()大笑悬()峭()万()更()截然()()垂涎()()(1)国庆节到了,大街上,处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2)小刚讲的故事生动、幽默,逗得大家。(3)妈妈做的红烧肉真是太香了,让我。3.“说是枣子同饭豆搁得多了一点儿,大家都承认味道是比普通的粥要吃得多了。”句中应填入的关联词是()(2分)A.虽然·······但是·······B.因为······所以······C.不仅……而且······4.按要求写句子。(6分)(1)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命令吗(改为陈述句)(2)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仿写相同修辞手法的句子)(3)八儿对妈妈说:“要不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半。”(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5.古诗文积累。(8分)(1)盈盈一水间,。(2)寒食东风御柳斜。我知道描写传统节日的诗句还有“,”。二、语言实践。(4分)近年来,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对于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有以下两种不同的观点。你赞同哪一种请简述理由。观点1:我们应该保护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观点2:时过境迁,某些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被淘汰也很正常。三、阅读下而的材料,完成练习。(10分)【材料一】明、清代之后儿童的颈上多了一种饰品——长命锁。其实,它是由古人佩“长命缕”的习俗演变而来。在讨论午节习俗时,大家都知道这个节日有佩戴长命缕的习俗。其实,这个习俗最平可追潮到汉代。据《判楚岁时记》《风俗通》《岁时广记》等古籍记栽,自汉代起,每達端午节,家家户户都在门上悬上五色丝绳,以避不详。【材料二】百家锁是小孩的家人挨户乞讨,每户要得一文钱,然后把这些钱另铸成一把锁挂在小孩脖子上,为的是用百家福寿锁拴他的生命。这种做法在北方很流行,北京称为“化百家锁”。南方有种异曲同工的做法,把七粒白米和七叶红茶用纸包好,送给亲朋,亲朋还赠碎银,用碎银铸成锁,正面刻“百家宝锁”,反面刻“生命宝贵”,把锁系在小孩脖子上。【材料三】在黑龙江地区,小孩出生后,产家要向街坊要来七色彩线和七枚大钱,把大钱用七根一股的彩线并排穿成连环形,一端饰以流苏,挂在要儿项上,叫作“长命锁”。1.理解下面的词语。(2分)以避不祥:。异曲同工:。2.佩戴“长命锁”的习俗最早产生于,由古人在节佩戴“”的习俗演变而来。(2分)3.“长命锁”在有的地方又称为,是孩子的家人向或讨来或换来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