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考试复习重点题库(含答案)_第1页
《流行病学》考试复习重点题库(含答案)_第2页
《流行病学》考试复习重点题库(含答案)_第3页
《流行病学》考试复习重点题库(含答案)_第4页
《流行病学》考试复习重点题库(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48《流行病学》考试复习重点题库(含答案)一、单选题1.描述较短时间分布的最适合用语可为A、暴发B、散发C、流行D、大流行E、暴发性流行答案:A2.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的选择哪项是正确的A、必须是住院病例B、必须是新确诊的病例C、必须是研究总体人群中的全部病例D、必须具有暴露于调查因素的可能性E、必须具有暴露于调查因素的经历答案:D3.下表是Framingham心脏病研究中血清胆固醇含量与冠心病发病关系的部分资料。研究者首先检测了1045名33~49岁男子的血清胆固醇含量,然后按其水平高低分为5组,随访观察10年后计算各组冠心病10年的累积发病率不同血清胆固醇水平冠心病10年累计发病率根据上述资料以最低暴露水平114~(mg/d1)组为参照,最高暴露水平256~(mg/d1)组的归因危险度(AR)为A、0.06B、93.73%C、14.35%D、16%E、28.81%答案:C解析:AR:暴露组发病率-对照组发病率=15.31%-0.96%=14.35%。答案为C。4.下述哪项是对病例对照研究的描述A、对既往死亡或发病进行研究,以便能够对将来疾病的发生作出估计B、根据所积累的某病与某因素有关的假设,对不同地区和不同情况下进行的既往研究作分析C、为确立病例中调研的特征的相对频率,获得病例和对照的病史及其他信息D、在已戒烟的男性和尚在吸烟的对照中研究癌症的相对危险度E、不同层次人群中调查的疾病的流行率答案:C5.下列关于预防甲型肝炎所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A、甲肝疫苗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甲型肝炎的流行B、饮食行业和保育人员中的甲型肝炎患者须痊愈后方可恢复工作C、人免疫球蛋白可预防甲型肝炎临床型感染D、甲型肝炎的预防应采取以切断血液传播途径为主的防治措施E、对甲型肝炎患者应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答案:D解析:此题是理解判断题。甲型肝炎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所以目前甲型肝炎的预防应采取以切断粪-口途径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甲肝疫苗的应用是预防和控制甲肝的有效手段。人免疫球蛋白可预防或减少甲型肝炎临床型感染。所以本题选D。6.在人类生态学上,疾病发生的三大要素是A、患者、潜在性患者、健康者B、感受性、传播途径、传染源C、宿主、环境、致病因子D、理化因素、生物学因素、社会经济因素E、遗传、营养、身体锻炼答案:C7.为研究某因素与某疾病的关系,进行了队列研究(1997~1998)。观察资料如下由上述资料可得出该病发病率为A、30/2400B、30/2300C、30/3400D、30/3800E、不能计算答案:A8.下面哪个因素会使人群易感性降低A、计划免疫B、新生儿增加C、易感人口迁入D、免疫人口免疫力自然消退E、免疫人口死亡答案:A解析:使人群易感性升高的主要因素有:新生儿增加、易感人口迁入、免疫人口免疫力的自然消退、免疫人口死亡等。使人群易感性降低的主要因素有:计划免疫、传染病流行。9.队列研究容易出现的重要偏倚是A、混杂偏倚B、测量偏倚C、回忆偏倚D、失访偏倚E、选择偏倚答案:D10.某病的病死率指的是A、一定时期内,每十万人口中死于某病的患者的频率B、患某病的住院患者中因该病而死亡的频率C、某人群中死于某种病患者的频率D、一定时期内,在所有疾病患者中死于该病患者的频率E、一定时期内,患某种疾病的人群中因该病而死亡的频率答案:E11.我国规定甲类传染病报告时限在农村最多不超过A、4小时B、6小时C、8小时D、10小时E、12小时答案:E12.对研究所需指标或数据进行测定或测量时产生的偏倚为A、诊断怀疑偏倚B、入院率偏倚C、现患-新发病例偏倚D、易感性偏倚E、测量偏倚答案:E13.下列有关现代流行病学叙述正确的是A、流行病学的研究范畴是疾病B、流行病学研究的角度是个人或人群C、流行病学从疾病或健康事件的分布出发D、流行病学用观察的研究方法揭示健康事件的人群特征E、流行病学是一门控制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的科学答案:C14.母体抗体进入胎儿体内可提供哪一类免疫A、自然主动免疫B、自然被动免疫C、人工主动免疫D、人工被动免疫E、非特异性抵抗力答案:B15.在糖尿病的病因研究中,选择100名糖尿病病人,同时选择200名在年龄、性别、职业和受教育程度方面相似的非糖尿病病人,然后比较两组肥胖的比例。这是一种A、病例对照研究B、回顾性队列研究C、前瞻性队列研究D、生态学研究E、实验性研究答案:A解析:以糖尿病患者为病例组,不患糖尿病但可比的个体为对照组的设计属于病例对照研究。16.混杂因素成立的基本条件A、只须与所研究疾病有关联B、与所研究疾病有关联,又与研究因素(暴露因素)有关C、不是研究因素与研究疾病因果链上的中间变量D、是研究因素与研究疾病因果链上的中间变量E、既与所研究疾病有关联,又与研究因素(暴露因素)有关,并且不是研究因素与研究疾病因果链上的中间变量答案:E17.有人曾对日本的胃癌进行过移民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胃癌在日本高发,在美国低发。在美国出生的第二代日本移民胃癌的死亡率高于美国人,但低于日本国内的日本人,说明A、环境因素对胃癌的发生有较大关系B、遗传因素对胃癌的发生有较大关系C、遗传和环境交互作用D、很难判断E、以上均不正确答案:A解析:此题是理解判断题,考查考生对移民流行病学的理解。移民流行病学是对移民人群的疾病分布进行研究,以探讨病因。它是通过观察疾病在移民、移民移入国当地居民及原居住地人群间的发病率、死亡率的差异,从其差异中探讨病因线索,区分遗传因素或环境因素作用的大小。若环境因素是引起发病率、死亡率差别的主要原因,则移民中该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与原居地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不同,而与移居地当地居民人群的发病率及死亡率相近。若遗传因素主要是对发病率及死亡率起作用,则移民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不同于移居地,而与原居地人群的频率相同。18.缺乏某因素不会引起该病,这个因素被称为A、充分病因B、必要病因C、非充分病因D、非必要病因E、危险因素答案:B19.我国发生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很快波及到许多省市,这种发病情况称为A、暴发B、季节性升高C、流行D、周期性流行E、长期变异答案:C20.某地对伤寒、副伤寒甲、乙三联菌苗的效果进行评价,观察资料统计如下(地区人口稳定)其效果指数和保护率依次为A、100,99%B、99%,100C、110,99%D、99%,110E、100,90%答案:A21.某单位调查了1000人的HBsAg的携带情况,其中45人阳性。该调查最合适的流行病学描述指标是A、死亡率B、发病率C、患病率D、感染率E、罹患率答案:D22.一篇发表的论文中报告,开展的某病例对照研究没有发现吸烟与肺癌存在统计学显著性的关联。作者解释出现这个结果的一个可能原因是"研究功效不足"。这里提到的"功效"指的是A、αB、1-αC、βD、1-βE、样本量答案:D解析:研究功效(power)也称把握度,即1-β,可以解释为拒绝无效假设的能力,即当无效假设不成立时,该假设被拒绝的概率。23.2002年11月至2003年6月初,我国发生了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藏行,SARS病死率是根据以下哪些数据计算出的A、全部确诊患者中因该病死亡者的比例B、全部患病者中死亡病例数占总人口的比例C、该病的全部死亡病例占该期的平均人口数的比例D、全部确诊患者和疑似患者中因该病死亡者的比例E、患该病的死亡者占同期暴露人口数答案:A24.以下关于结核病流行状况中错误的是A、结核病的流行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B、中国是世界上仅次于印度的结核病高负担国家C、98%的结核病死亡发生在发达国家D、目前全球约有1/3的人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E、结核病在贫困落后的国家和地区流行严重答案:C解析:本题较简单,考查关于结核病的流行状况的知识。近20年来,西方发达国家结核病流行仍维持在较低水平,部分国家的结核病疫情不再下降或略有上升,95%的结核患者及98%的结核病死亡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所以本题选C。25.观察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250个肺癌患者中吸烟者150人,250个非肺癌病人中吸烟者50人,通过这些数据可以计算A、人群归因危险度B、特异危险度C、相对危险度D、比值比E、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答案:D解析:此题为理解判断题。此题是以是否患病进行分组,比较的是病例组与非病例组的暴露率,这样的数据只可计算比值比。26.2002年11月至2003年6月初,我国发生了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流行,SARS病死率是根据以下哪些数据计算出的A、全部患病者中死亡病例数占总人口的比例B、患该病的死亡者占同期暴露人口数C、全部确诊患者和疑似患者中因该病死亡者的比例D、全部确诊患者中因该病死亡者的比例E、该病的全部死亡病例占该期的平均人口数的比例答案:D27.下列哪种为我国规定报告的甲类传染病A、麻疹B、鼠疫C、流感D、新生儿破伤风E、血吸虫答案:B解析:甲类传染病是鼠疫、霍乱28.在一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中,给100例患者用A药,另50例患者用安慰剂治疗。发现A药组40%好转。安慰剂组32%好转,P>0.05,因此A、本试验证实A药无效B、因为样本大小不同,两组比较没有意义C、本试验证实A药有效D、差异可能有机会引起E、差异可能在l%水平有显著性答案:D29.疫源地是指A、上述均错B、传染源所在地C、有病原体的地区D、疫点或疫区E、患者所在地答案:D30.对病例对照研究的资料可计算A、相对危险度B、特异危险度C、比值比D、发病率E、罹患率答案:C31.病例对照研究中,比值比(OR)的含义是A、病例组的发病率与对照组的发病率之比B、病例组的发病率与对照组的发病率之差C、病例组的暴露比值与对照组的暴露比值之比D、对照组的暴露比值除以病例组的暴露比值E、病例组的暴露比值与对照组的暴露比值之差答案:C解析:比值比是病例组的暴露比值和对照组的暴露比值之比,病例对照研究(某些衍生类型除外)不能计算发病率,所以也不能计算相对危险度,只能用比值比作为反映关联强度的指标。32.下列表达错误的是A、诊断试验的真实性是指测定值与真实值相符合的程度B、诊断试验的可靠性是指同一方法在同样条件下,多次对相同人群进行检查,结果的恒定性C、并联试验可提高诊断试验的灵敏度D、串联试验可提高诊断试验的特异度E、误诊率又称为假阴性率,漏诊率又称假阳性率答案:E33.接种免疫球蛋白是一种A、人工主动免疫B、人工被动免疫C、被动主动免疫D、使用类毒素制剂的免疫E、使用基因重组疫苗的免疫答案:B解析:人工被动免疫:指直接给机体注入免疫应答产物,如免疫血清和人免疫球蛋白制剂。34.疫源地消毒是指A、用化学、物理、生物等方法消除或杀灭外界环境中的致病性微生物的一种措施B、在没有发现明确传染源时,对可能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场所和物品施行的消毒C、对现有或曾经有传染源存在的场所进行的消毒,属于防疫措施,其目的是消灭传染源排出的病原体D、当传染源还存在于疫源地时,对传染源的排泄物、分泌物或被污染的物品、场所进行的及时消毒E、当传染源痊愈、死亡或离开后对疫源地所进行的彻底消毒,目的是完全消除传染源播散在外环境中的病原体答案:C解析:此题属于传染病流行病学的内容,考查疫源地消毒的概念,为基础性知识。疫源地消毒是对现有或曾经有传染源存在的场所进行的消毒,属于防疫措施,其目的是杀灭传染源排出的病原体。疫源地消毒又分为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故答案C为正确选项。35.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组某因素暴露史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则认为A、暴露是该病的病因B、暴露与该病是因果关系C、该病与暴露没有联系D、该病与暴露有统计学联系E、该病是由这种暴露引起的答案:D36.某单位食物中毒调查中,关于进餐与发病情况分析如下该次暴发A、与水饺、包子均有关系B、主要与水饺有关C、主要与包子有关D、与水饺、包子均无关E、资料不适宜分析答案:B37.一般要求医院感染漏报率不超过A、5%B、8%C、10%D、15%E、20%答案:E解析:本题比较容易。医院漏报率的高低是评价一所医院感染监测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志,一般要求漏报率不应超过20%。38.发生医院感染时的管理措施不包括A、检疫B、封锁疫情C、隔离患者D、检查病原携带者E、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医院感染发生时应采取的措施的掌握程度。当出现医院感染时应及时采取检疫,隔离患者,检查病原携带者以及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所以此题选B。39.在队列研究中.最常用于分析疾病与危险因素联系强度的指标是A、PARB、ORC、RRD、P值E、AR答案:C40.对于共源性暴发A、不能用潜伏期来推算暴露日期或时间范围B、可从流行曲线的尾部向前倒推二个常见潜伏期来推算暴露日期或时间范围C、可从流行曲线的前部向前倒推一个最长潜伏期来推算暴露日期或时间范围D、可从发病高峰倒推一个常见潜伏期来推算暴露日期或时间范围E、可从发病高峰倒推一个最短潜伏期来推算暴露日期或时间范围答案:D41.下列不是流行病学用途的是A、疾病监测B、疾病治疗C、疾病的预防和健康促进D、疾病防治效果的评价E、疾病自然史研究答案:B解析:此题是理解判断题,考查考生对流行病学基本概念和用途的理解。流行病学的主要用途包括:疾病的预防和健康促进、疾病监测、疾病病因和危险因素研究、疾病自然史研究、疾病防治的效果评价等,而不包括疾病的治疗。42.传染病监测的主要内容,以下哪项不正确A、收集人口学资料、传染病的发病和死亡及其分布B、研究流行因素和流行规律,包括人群的免疫水平、病原体的型别、毒力和耐药性等C、媒介昆虫的种类、分布及病原携带状况D、评价防疫措施的效果和预测疫情E、早期发现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答案:E43.粗死亡率的定义是A、按性别计算的所有死亡者占全人群的比例B、一定时期内,所有患者中死于某病的频率C、在所有死亡者中死于某病的比例D、一定时期内,总死亡人数占该人群同期平均人口数的比例E、按病种计算的某病的所有死亡者占全人群的比例答案:D解析:A项为性别死亡专率。B项为某病死亡率。C项为某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构成比。E项为疾病别死亡专率。只有D项正确。44.预测乙脑疫情所需资料,下列错误的是A、主要媒介昆虫季节消长,带毒蚊虫出现的早晚B、猪群感染的早晚和数量C、人群免疫水平D、气象条件E、病原体变异或变迁答案:E解析:此题是关于流行乙型脑炎的流行因素的内容。预测乙型脑炎的疫情,要抓住对该病流行过程具有决定性影响的环节和因素进行分析。影响乙型脑炎流行的因素有:传染源--猪的自然感染时间和感染率;传播途径--主要媒介昆虫(蚊)季节消长带毒蚊出现的早晚(受气象条件的影响);人群易感性--人群对乙型脑炎的免疫水平。可见,预测乙型脑炎的疫情不需病原体变异或变迁的信息,因此,答案E是错误的,符合题意,为最佳答案。45.下列各项中错误的是A、人群对HDV和HEV普遍易感B、人感染HDV和HEV均不产生中和抗体C、接种乙肝疫苗可预防HDV感染D、HCV传播途径以医源性传播为主E、HEV有明显的季节性答案:B解析:此题是理解记忆题。考查有关病毒性肝炎的知识。感染HDV后产生抗-HDV抗体,抗-HDV抗体不是中和抗体,对HDV的再次感染无保护力,感染HEV后可产生HEV抗体,该抗体具有中和病毒的作用,感染后可获得一定的免疫力,但持续时间短。所以B为本题正确答案。46.在一次食物中毒中,共有200人用餐,其中有80人出现急性胃肠炎症状。对这80人的进食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其中多数人吃了凉拌黄瓜,据此调查者认为凉拌黄瓜是最可能的致病食物,此结论A、正确B、不正确,因为没有进行统计学显著性检验C、不正确,因为缺乏严格的对照组D、不正确,因为未用率作比较E、不正确,因为未进行年龄标化答案:D47.下列哪项不是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A、性接触传播B、医源性传播C、血液感染D、母婴垂直传播E、日常生活接触传播答案:E解析:此题属于性传播疾病的内容,考查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为基础性知识。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包括:异性及同性的性接触传播、医源性传播和血液感染(包括静脉输注被感染的血液、血液成分及血液制品和静脉注射毒品等途径)及母婴垂直传播3种。答案E不包括在内,因此,符合题意,是最佳答案。48.年龄对疾病发生的影响A、无影响B、仅对非传染病发生有影响C、仅对传染病发生有影响D、影响不明显E、对传染病和非传染病发生均有影响答案:E49.某地甲肝发病率通常在2%.为降低该地甲肝对人群健康的危害,拟普种甲肝疫苗。该疫苗的效果指数为10,则通过疫苗的接种,可望使该地甲肝发病率下降至A、2.0%B、以上都不对C、1.9%D、0.2%E、1.8%答案:D50.在进行宫颈癌病因的病例对照研究时.下列哪一组病例最为理想A、一个地区多所医院新诊断的宫颈癌患者B、一所肿瘤专科医院收治的所有宫颈癌患者C、一个地区肿瘤死亡监测系统登记的所有宫颈癌患者D、一个地区多所医院诊断的所有宫颈癌患者E、一个地区肿瘤发病监测系统登记的所有宫颈癌患者答案:E51.病例对照研究的资料分析中(分析整理表如下),要比较的是A、a/a+b与c/c+dB、a/a+c与d/b+dC、a/a+c与b/b+dD、b/a+b与d/c+dE、a/a+d与c/c+d答案:C52.疫源地消灭必须具备的条件有A、传染源被移走(住院、死亡、移至他处)或传染源不再携带病原体(痊愈)B、传染源散播在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被彻底消除C、周围所有的易感接触者经过了该病最长潜伏期没有发生新的传染过程D、易感人群全部迁出E、A+B+C答案:E解析:此题是解释及应用题,主要考查考生对疫源地概念的理解和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学会判断疫源地消灭的必要条件。53.引起医源性感染的细菌最常见的传播途径是A、经空气B、经污染物C、共同媒介传播D、媒介昆虫传播E、经手答案:E54.我国目前监测的主要疾病是A、地方病B、肿瘤C、传染病D、非传染病E、性病答案:C解析:我国最基本、最主要的疾病监测系统是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55.关于抗-HAVIgG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可作为早期诊断的标志B、是中和抗体C、有免疫力的标志D、感染后3~11个月达高峰E、可持续很长时间答案:A解析:此题属病毒性肝炎的内容,考查关于甲型肝炎病毒抗体的内容。人感染HAV后,通过体液免疫反应可产生甲型肝炎病毒抗体,分为抗-HAVIgM和抗HAVIgG,抗HAVIgM出现早,一般感染后3~7周可在血液中检出,常被作为早期诊断的指标。抗HAVIgG是中和抗体,一般在感染后3~11个月达高峰,然后逐渐下降,但可以持续多年甚至终生,常被作为HAV既往感染的指标,是获得免疫力的标志。因此,答案A错误,符合题意,为最佳选项。56.以下情况属于医源性感染的是A、患者由于医院内场所消毒不严格所造成的医院感染B、入院时处于某种传染性疾病潜伏期的患者在入院后发病导致的医院感染C、医师与患者直接接触而导致的医院感染D、同一病房的患者通过间接接触导致的医院感染E、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体内的正常菌群成为条件致病菌导致的感染答案:A解析:此题是理解判断题,考查考生对医院感染分类的理解。医源性感染是指在医疗和预防过程中由于所用的医疗器械、设备、药物、制剂及卫生材料污染或院内场所消毒不严格造成的感染。所以A为正确答案。B属于带入感染,C和D属于交叉传染,E为自身感染。57.下列不能促使医院感染患者易感性升高的因素是A、年龄B、侵入性诊疗方法C、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D、医院消毒隔离和灭菌操作不严格E、长期应用抗生素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医院感染患者易感性升高的因素的理解。老年人和婴幼儿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性大。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的患者,其免疫力降低,所以对医院感染的易感性升高。D选项是促进医院感染发生的因素而不是使患者易感性升高的因素。58.在哪种情况下,某病的患病率与发病率比值将增大A、病死率高B、该病病程短C、该病病程长D、暴露时间长E、该病发病率高答案:C59.计划在某市开展人群健康状况的抽样调查,以下参数不会影响样本量大小的是A、该市人群预期健康状况的患病率B、对调查结果精确性的要求C、健康指标的标准差D、αE、1-β答案:E解析:若抽样调查的分析指标为计数资料,则影响样本量大小的主要因素是:预期现患率、对调查结果精确性的要求(即容许误差)、要求的显著性水平(α)。若分析指标为计量资料,则将预期现患率替换为标准差。在横断面抽样调查的样本量计算中不涉及1-β这个参数。60.在孕期或分娩期,病原体从母体传给子代称为A、垂直传播B、水平传播C、血源性传播D、遗传性传播E、Z型传播答案:A61.在一项病例对照研究中,计算出某研究因素的OR值95%可信区间为0.35~0.75,请问该因素可能为A、混杂因素B、危险因素C、保护因素D、无关因素E、以上都不是答案:C62.一次肺癌研究中,一名医生访视200名病例,一名护士访视200名对照,病例和对照来自同一所医院,并按性别、年龄、种族进行配比,结果发现50%的肺癌患者是重度吸烟者,而对照仅30%是重度吸烟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有人据此得出结论,肺癌与重度吸烟有联系,此推论A、正确B、不正确,因为不是根据率来判断C、不正确,因为病例组和对照组在有关的特征上不可比D、不正确,因为对统计学的意义的解释不确切E、不正确,因为可能存在观察偏倚答案:E63.在职业性疾病的研究中,由健康工人效应带来的偏倚是A、无应答偏倚B、混杂偏倚C、抽样误差D、易感性偏倚E、报告偏倚答案:D6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HBV不同亚型之间没有交叉免疫,免疫后各亚型之间不能交叉保护B、我国乙肝发病率在30~39岁有一高峰,因此,我国HBV感染者以成年为主C、乙肝发病率有周期性起伏现象和明显的季节高峰D、乙肝患者、HBsAg和HBeAg携带者均呈明显的家庭聚集性现象E、乙肝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答案:D解析:此题属于病毒性肝炎的内容,考查考生对乙型肝炎的认识。HBV各亚型间有交叉免疫,但与其他肝炎病毒间无交叉免疫。HBV感染从新生儿开始即普遍存在,患者主要集中在青少年和30~40岁的成人,在乙肝低流行区儿童感染较少见,多形成20~29岁年龄组发病高峰。乙肝发病无明显的季节性。HBV感染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在乙肝高流行区尤为明显。这种聚集性与母婴传播、长期密切接触传播有关,与遗传因素的关系不能排除。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为血液传播。因此,只有答案D为正确选项。65.下列不属于疫源地消灭条件的是A、患者已经离开疫源地B、对病人家实施终末消毒C、对疫源地实施终末消毒D、对疫源地连续观察了一个最长潜伏期未发现新患者E、对疫源地连续观察了一个最长传染期未发现新患者答案:E解析:此题仍属传染病流行病学中疫源地的内容,考查疫源地消灭的条件,为基础性知识。疫源地消灭的三个条件是:①传染源被移走(住院或死亡)或消除了排出的病原体状态(治愈);②杀灭或清除了传染源排到外环境中的病原体;③所有易感接触者在达到上述两个条件后,度过了该病的最长潜伏期而无新病例出现。因此,不符合这三个条件之一的答案是E,因为疫源地的消灭与该病的传染期无关。注意此题是选择否定答案。66.人类结核病的主要致病病原体是A、牛型分枝杆菌B、非洲型分枝杆菌C、结核分枝杆菌D、田鼠分枝杆菌E、鸟型分枝杆菌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关于结核分枝杆菌病原体知识。结核分枝杆菌对人类的感染率和致病率最高,牛型较少。C为正确答案。67.某地对伤寒、副伤寒甲、乙三联菌苗的效果进行评价,观察资料统计如下(地区人口稳定)其效果指数和保护率依次为A、99%.110B、110.99%C、100.99%D、99%.100E、100.90%答案:C68.在现场调查时,当问及某个敏感问题时,很多被调查对象倾向于夸大或掩盖真实情况,此时可能引起的偏倚是A、暴露怀疑偏倚B、报告偏倚C、无应答偏倚D、诊断怀疑偏倚E、测量偏倚答案:B解析:A项指因怀疑暴露者患某种疾病而使其诊断/检出率高于非暴露者而造成的偏倚。B项报告偏倚是指研究对象因某种原因故意夸大或缩小某些信息而导致的偏倚,也称说谎偏倚。C项指无应答者可能在某些重要的特征或暴露方面与应答者有区别,如果无应答者超过一定比例,将会影响研究结果的真实性,由此产生的偏倚称为无应答偏倚。D项指因怀疑某疾病与某因素有关而采用不同广度/深度的方法在病例组与对照组收集暴露资料而造成的偏倚。E项信息偏倚又称测量偏倚,指在收集资料阶段对各组所采用的观察或测量方法不一致,使各组所获得的信息存在系统误差。另外测量偏倚还特指实验过程中由于实验的仪器和试剂质量不好及操作人员的操作误差造成的偏倚。69.一项食盐量与高血压关联的病例对照研究资料,经分析后获如下数据:χ=12.26,P=0.01,OR=3.4,正确的研究结论是A、高盐者患高血压病可能性明显大于低盐者B、高盐组高血压病患病率明显大于低盐组C、高盐组患高血压病可能性明显大于低盐组D、高盐组高血压病发病率明显大于低盐组E、低盐组高血压病发病率明显大于高盐组答案:A70.对病因不明疾病,描述性研究的主要任务是A、早期发现患者B、寻找病因线索C、确定病因D、验证病因E、因果推断答案:B解析:此题是理解判断题,考查考生对描述性流行病学任务的理解。由于此类研究无预先设定的比较组,所以其主要的作用与任务是寻找病因线索。71.一般而言.病例对照研究中最可能发生的两种偏倚为A、诊断怀疑偏倚和回忆偏倚B、回忆偏倚和Berkson偏倚C、Berkson偏倚和失访偏倚D、Neyman偏倚和失访偏倚E、领先时间偏倚和错分偏倚答案:B解析:诊断怀疑偏倚存在于一直暴露的情况下。失访偏倚常见于队列研究和实验流行病学研究。领先时间偏倚常见于筛检试验。所以只有B项正确。72.乙型肝炎发病的时间分布是A、春季高峰B、冬春高峰C、夏季高峰D、夏秋高峰E、无季节高峰答案:E解析:此题考查关于乙型肝炎流行特征的内容。乙型肝炎呈世界范围流行,乙型肝炎发病无明显的季节性。所以本题选E。73.确定因果联系的必要条件是A、关联的强度B、先因后果C、关联的重复性D、病因与疾病分布的一致性E、存在剂量-反应关系答案:B解析:此题是理解判断题,考查考生对流行病学病因的理解。关联的时间顺序--病因出现在前,疾病结局出现在后,即前因后果,这是因果关联的一个必要条件。74.下列不是水平传播方式的是A、空气传播B、经水传播C、经胎盘传播D、经食物传播E、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答案:C解析:此题是理解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的区分。75.为了评价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随机确定1000名儿童接种疫苗,另1000名儿童不接种该疫苗作为对照组,随访3年结果接种组3人发病,对照组30人发病,则该疫苗的保护率为A、10B、10%C、27%D、90%E、18%答案:D解析:疫苗保护率=(对照组发病率-接种组发病率)/对照组发病率=(30/1000-3/1000)/(30/1000)×100%=90%。故答案选D。7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发病率和患病率是一样的B、现患率和患病率是不一样的C、患病率指一定时期内特定人群中发生某病的新病例的频率D、发病率指某特定时期内人口中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E、发病率的分母中不包括具有免疫力和现患病而不会发病的人群答案:E解析:此题是理解判断题,考查考生对流行病学发病率和患病率的理解。发病率(incidencerate)是指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的病例出现的频率。必须是有可能患所观察疾病的人群才能作为计算发病率的分母,对那些不可能发生,如因已经感染了传染病或因接种疫苗(麻疹疫苗)而获得免疫力者,不应计入分母。患病率也称现患率,是指某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77.meta分析过程中计算合并后综合效应的大小时,经过异质性检验,如果各研究的结果不同质,那么要计算合并后的统计量可以采用A、固定效应模型B、logistic回归模型C、随机效应模型D、一般线性模型E、广义线性模型答案:C解析:此题是简单应用题,主要考查考生对meta分析过程中对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的合理应用。78.关于流行病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流行病学从分子水平认识疾病B、流行病学从细胞水平认识疾病C、流行病学从个体水平认识疾病D、流行病学从整体水平认识疾病E、流行病学从群体水平认识疾病答案:E解析:此题是理解判断题,考查考生对流行病学基本概念的理解。流行病学是一门从群体水平研究疾病和健康的科学。79.下列哪一种是用来防止传染病由国外传入的措施A、检疫B、消毒C、预防接种D、疾病监测E、卫生监督答案:A解析:我国先后颁布了《国境卫生检疫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检疫法》以防止检疫传染病从国外输入。80.确定某因素与某病发生因果关系时。下列哪一条不考虑A、剂量反应和关联的合理性B、时间顺序,即暴露发生于疾病之前C、关联的重复性D、对联系进行统计学检验所得的P值大小E、联系的强度和联系的特异性答案:D81.HBV感染的高危人群不包括A、老年人群B、血液透析患者C、医务工作者D、静脉内注射吸毒者E、同性恋答案:A解析:此题是考查关于乙型肝炎易感人群知识的掌握情况。HBsAg阳性母亲所生的新生儿、血液透析患者、静脉内注射吸毒者、同性恋、医务人员、妓女、犯人为感染乙肝病毒的高危人群。所以正确答案为A。82.流行病学研究范围哪项不对A、传染病B、健康C、精神性疾病D、肿瘤E、不包括车祸和意外伤害答案:E83.以下不属于meta分析特点的是A、定量综合B、定性综合C、对同一问题可提供系统的、可重复的、客观的综合方法D、通过对同一主题多个小样本研究结果的综合,提高原结果的统计效能,解决研究结果的不一致性,改善效应估计值E、回答原各研究未提出的问题答案:B解析:此题是理解题,主要考查考生对meta分析与传统文献综述区别的理解。84.为了摸清某地吸毒人员艾滋病(AIDS)病毒感染情况,1995年确立吸毒者和非吸毒者两个队列,观察起始均未感染AIDS病毒,1997年随访复查,排除队列有变动的人员,检查结果如下。试问吸毒人员感染AIDS的相对危险度A、10B、20C、50D、100E、200答案:B85.以下不是队列研究基本特点的是A、属于观察法B、设立对照组C、随机分配暴露因素D、因果时序合理E、能够直接计算相对危险度答案:C解析:队列研究中的暴露不是人为给予的,不是随机分配的,是在研究之前已客观存在的,不受研究者意志决定,这是队列研究区别于实验性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86.在人群中最容易实现的传播途径是A、经水传播B、经接触传播C、经食物传播D、经土壤传播E、经空气传播答案:E87.以下不是队列研究主要用途的是A、检验病因假说B、研究疾病自然史C、评价预防措施效果D、新药上市前最后一阶段的药物有效性验证E、新药上市后监测答案:D解析:新药上市前最后一阶段的药物有效性验证属于Ⅲ期临床试验,即实验性研究,而非队列研究。88.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与队列研究的主要相同点是A、均是分析性研究B、均是前瞻性研究C、均是回顾性研究D、均是实验性研究E、均是描述性研究答案:B解析:A项中只有队列研究是分析性研究。B项正确。C项中都不是回顾性研究,即使是历史性队列研究,其性质仍属于前瞻性观察。D项中队列研究不是实验性研究。E项中都不是描述性研究。89.某因素与某病之间的关联强度最好用哪一指标衡量A、绝对危险度B、相对危险度C、特异度D、归因危险度百分比E、比值比答案:B90.串联试验可以提高诊断方法的A、特异度B、灵敏度C、约登指数D、一致性E、诊断准确性答案:A91.流行病学三角模型包含的三大因素是A、宿主、环境和遗传B、机体、生物环境和社会环境C、病因、宿主和环境D、遗传、环境和社会E、患者、家属和社会答案:C92.队列研究中,确定样本含量时,与下列哪项无关A、研究因素的人群暴露率B、研究疾病的发病率C、研究因素的相对危险度D、Ⅰ型错误大小E、Ⅱ型错误大小答案:A解析:此题为理解判断题。队列研究是以人群是否暴露研究因素分组的,影响样本大小的主要因素是两组人群事件的发生频率及其差异。93.目前对乙型肝炎最主要的防治手段是A、注射免疫球蛋白,保护高危人群B、接种乙肝疫苗,保护易感人群C、加强HBsAg携带者的管理D、切断传播途径E、阻断母婴传播答案:B解析:此题属病毒性肝炎的内容,考查乙型肝炎的防治手段。乙型肝炎的预防措施包括:强化乙肝疫苗的预防接种;切断传播途径,控制HBV感染;管理乙型肝炎传播的重要传染源--乙型肝炎患者和HBsAg携带者;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全民对乙型肝炎防治意识。答案B为免疫预防的主体,是乙型肝炎最主要的防治手段。94.一位研究者对新生儿黄疸的病因感兴趣,为进行研究,他选择了100名患此病的婴儿,并同时在同一所医院选择了100名未患此病的婴儿,然后查阅了婴儿母亲的孕期保健与产科分娩记录,以确定产前和分娩中的各种暴露因素。该研究属何种类型的研究A、现况研究B、病例对照研究C、临床试验D、队列研究E、干预试验答案:B95.某医院统计了1995~2000年住院治疗的食管癌新病例的基本情况,结果如下:1995年、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住院人数为45、50、65、76、82、85,占总住院病人比例分别为8%、7%、6%、5%、4.5%、4%,以下结论和理由均正确的是A、住院人数统计表明人群食管癌发病风险逐年升高B、根据食道癌所占病例的比例来看,人群食道癌发病风险逐年下降C、不能确定人群食管癌发病风险的时间趋势,因为没有进行住院比例的统H-学检验D、不能确定人群食管癌发病风险的时间趋势,因为上述指标不能反映人群发病率E、不能确定人群食管癌发病风险的时间趋势,因为住院人数和比例结果相互矛盾答案:D解析:仅由一家医院统计食管癌新病例住院情况无法代表当地人群的食管癌发病风险。96.为研究某因素与某疾病的关系,进行了队列研究(1997~1998),观察资料如下由上述资料可得出该病发病率为A、30/3800B、30/3400C、30/2400D、30/2300E、不能计算答案:D97.下列不是病例对照研究特点的是A、省力省钱B、适合于罕见病的研究C、可从所得结果估计相对危险度D、可直接计算归因危险度E、选无本病者作为对照答案:D解析:此题为理解判断题。归因危险度是暴露组与非暴露组人群发病率或死亡率之差,病例对照研究无法得到发病或死亡的频率,故无法计算归因危险度。98.流行病学实验研究采用盲法的目的是为了A、受试对象的安全B、减少主观偏倚C、增加统计检验效力D、减少样本量E、防止失访答案:B解析:盲法主要是为了消除研究对象和研究者主观因素对研究信息真实性的影响。99.特异危险度AR指A、病例对照研究中暴露组发病(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死亡)率的比值B、实验研究中暴露组发病(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死亡)率的比值C、队列研究中暴露组发病(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死亡)率的比值D、队列研究中暴露组发病(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死亡)率之差E、病例对照研究中暴露组发病(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死亡)率之差答案:D100.从循证医学的观点看,不同种类的研究方法提供的证据的质量差别很大,最高质量的研究方法应该是A、个人经验和观点B、无对照病例系列C、随机对照试验D、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综述E、非随机对照研究答案:D解析:此题是理解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不同种类研究方法的质量差别的认识。101.构成"传染过程"必须具备的因素是A、病原体、易感机体B、寄生虫、中间宿主及终末宿主C、患者、污染物、易感者D、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E、微生物、媒介及宿主答案:D102.结核病的短程督导化疗是指A、医师每次只给患者开一个月的抗结核药物,并叮嘱其按时按量服用B、医师每次只给患者开10天的抗结核药物,并叮嘱其按时按量服用C、医师每次只给患者开一周的抗结核药物,并叮嘱其按时按量服用D、医师每次只给患者开两天的抗结核药物,并叮嘱其按时按量服用E、医师督促患者服用每剂抗结核药物答案:E解析:本题考查结核病短程督导化疗的内容。实施短程督导化疗,要求患者在服用每剂药物时,必须在医务人员的直接面试监督进行。103.关于抽样调查,以下哪个是正确的A、目的是为了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宫颈癌B、为了调查大学生乙型肝炎感染情况,可不必调查所有大学的全部学生C、一项在健康人中发现可疑的肺结核患者的调查D、对个别发生的麻疹患者进行调查E、一次因会餐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答案:B104.发病率的分子是一定期间内某暴露人口中某病的A、新发病例数B、现患某病的新旧病例数C、已感染者人数D、已患病例人数E、治愈者人数答案:A105.发现结核病传染源的主要方法是A、痰结核菌检查B、X线胸片C、X线胸部透视D、临床症状E、痰培养答案:A解析:本题属于理解判断题,考查结核病病例发现相关知识。痰结核菌检查是发现传染源的重要手段,也是病原学诊断方法,其特异性高。痰标本除了收集患者就诊时的即时痰液外,还要收集患者次日的清晨痰液和夜间痰液进行检查。所以此题选A。106.某病的三组患者的性别分布如下表,比较该病的性别发病率A、男性发病为女性的2倍B、男性发病为女性的3倍C、男性发病为女性的4倍D、男性发病为女性的2~4倍E、所给资料不能计算答案:E107.关于匹配的目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平衡配比因素对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影响B、平衡混杂因素对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影响C、控制混杂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D、提高研究效率E、消除已知混杂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答案:E108.下列哪项试验不属于流行病学实验研究A、观察性试验B、社区试验C、现场试验D、临床试验E、干预试验答案:A109.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A、描述性研究B、分析性研究C、实验性研究D、理论性研究E、以上均是答案:E解析:此题是记忆判断题,考查考生对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掌握。流行病学研究的三种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实验法和数理法。110.某研究者为了检验进食巧克力能否改善人群认知功能,收集了22个国家近5年来年人均巧克力消费量数据,并获得了22个国家截至2011年每千万人口诺贝尔奖获得者数量,计算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791。该研究采用的流行病学设计属于A、个案研究B、生态趋势研究C、生态比较研究D、队列研究E、实验性研究答案:C解析:该研究是在群体水平上研究暴露与结局之间的关系,属于生态学研究。研究直接比较不同国家间暴露和结局频率间的关系,属于生态比较研究。111.在大于70岁的人中,虽然冠心病的发病率随年龄加大而增高,但该病的患病率下降,这种现象的最好解释是A、大于70岁的人冠心病患者病程较短B、大于70岁的人冠心病患者病程较长C、大于70岁的人冠心病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措施D、大于70岁的人冠心病的病死率降低E、大于70岁的人冠心病的发病减少答案:A112.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经A、血液传播B、虫媒传播C、消化道传播D、性接触传播E、呼吸道传播答案:D解析:淋病是由淋病奈瑟菌引起的,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113.为了早期发现某社区内糖尿病患者,以便实施干预措施,应该采用哪种调查方法A、普查B、抽样调查C、前瞻性调查D、回顾性调查E、个案调查答案:A解析:普查可发现目标人群中的全部病例,以便实现早期干预。114.下列哪项不是流行病学实验的特点A、随机化分组B、有平行的对照组C、运用危险度的分析和评价D、对实验组人为地施加干预措施E、前瞻性研究答案:C115.某因素在病因学上与某疾病本无关联,但由于该因素的存在而引起该疾病症状或体征的出现,从而使患者及早就医,提高了早期病例检出率,从而过高的估计了暴露程度,这种偏倚是A、诊断怀疑偏倚B、入院率偏倚C、检出偏倚D、易感性偏倚E、测量偏倚答案:C116.在一项队列研究中,35~44岁这一年龄组的观察人数如下1973年11月,1974年11月,1975年3月,3000人,3020人,2980人计算其暴露人年数A、3760B、3010C、6000D、9000E、4010答案:E117.病例对照研究中,疾病与研究因素可能相关的推论理由是A、病例组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B、病例组的相对危险度显著高于对照组C、病例组的病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D、病例组的归因危险度显著高于对照组E、病例组的暴露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答案:E118.下列哪项不是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A、确定接触者的留验、检疫和医学观察时限B、确定免疫接种时间C、推断患者受感染的时间D、评价预防效果好坏E、判断传染病传染力的大小答案:E119.流行病学研究解决的问题是A、疾病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B、疾病的防制措施C、疾病病因D、增进人群健康的策略E、以上都对答案:E120.并联试验可以提高诊断方法的A、特异度B、灵敏度C、约登指数D、一致性E、诊断准确性答案:B121.流行病学的病因定义为A、存在时必定引起疾病的因素B、对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C、疾病发生机制中的生物因素D、使疾病发生概率升高的因素E、引起疾病发生的诸多因素答案:D122.某人进行了下列疫苗试验,随机选择1000人,注射疫苗后,随访10年,接种者中80%未患该病,此疫苗效果A、很好B、得不出结论,因为无注射疫苗的对照C、不是很有效,因为尚有20%患病D、无肯定结论,因为未做统计学检验E、该病疾病的发生率是20%答案:B123.防治乙型肝炎的最重要措施是A、杜绝乙型肝炎经血液传播B、控制家庭内传播C、阻断母婴传播D、接种乙肝疫苗E、注射免疫球蛋白,保护高危人群答案:D解析:此题是理解记忆题。乙型肝炎的预防采取以接种乙肝疫苗为主综合措施,来保护易感人群,我国已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所以本题选D。124.在队列研究中。结局的确切概念是指A、统计检验结果B、研究队列中存在的混杂结果C、暴露属性的分组结果D、观察中出现了预期结果的事件E、观察期限的终止时间答案:D125.在进行宫颈癌病因的病例对照研究时,下列哪一组病例最为理想A、-所肿瘤专科医院收治的所有宫颈癌患者B、一个地区多所医院诊断的所有宫颈癌患者C、一个地区肿瘤发病监测系统登记的所有宫颈癌患者D、一个地区肿瘤死亡监测系统登记的所有宫颈癌患者E、一个地区多所医院新诊断的宫颈癌患者答案:C解析:病例对照研究一般优选新发病例。新发病例由于刚刚发病,对疾病危险因素的回忆可能比较清楚,提供的信息较为准确可靠。而现患病例易于掺入疾病迁延及存活的因素在内。死亡病例则主要由家属或他人提供信息,准确性较差。病例可来源于当前来医院就诊的病人或医院病案记载的既往病人;也可以来源于社区调查或社区监测发现的病人。一般以社区来源为优,代表性较好。所以本题最为理想的是一个地区肿瘤发病监测系统登记的所有宫颈癌病人。126.下列哪条不是流行病学实验的目的A、检验和评价干预措施(含临床和预防)的效果B、评价治疗药物和方法对解除病痛,提高生存率的效果C、评价干预措施后对预防疾病发生的效果D、评价新疫苗对预防某种传染病发生的效果E、评价自动戒烟对降低某疾病发生和死亡的效果答案:C127.目前我国疾病监测的种类有A、恶性肿瘤、心血管病、脑血管病监测B、发病学监测、血清学监测、病原学监测、干预措施的监测C、甲、乙、丙三类传染病监测D、呼吸道传染病监测、肠道传染病监测E、传染病监测和非传染病监测答案:E128.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最易出现的偏倚是A、混杂偏倚B、失访偏倚C、信息偏倚D、选择偏倚E、回忆偏倚答案:D129.疾病流行是指A、某病发病率虽低,但在某地区或人群中却是长年不断B、罹患率大于1%C、某地区某病发病率明显超过该地区历年同时期的一般发病率水平D、呼吸系统疾病的季节性升高E、年发病率大于100/10万答案:C130.筛检试验的目的是A、对可疑病人进行确诊B、为了评价筛检试验的特异度C、为了评价筛检试验的灵敏度D、防止筛检人群出现漏诊E、从表面健康的人群中查出某病的可疑患者或某病的高危人群答案:E解析:筛检试验是对疾病进行诊断的方法,其对象是健康人或无症状的病人,目的是把可能患有某病的个体与可能无病者区分开来。131.我国发生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很快波及到许多省市。这种发病情况称为A、流行B、季节性升高C、长期变异D、周期性流行E、暴发答案:A132.目前适合我国的流行病学定义是A、研究人群中传染病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以及防制疾病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B、是预防医学中的一门纯理论的学科C、研究人群中非传染病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以及防制疾病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D、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E、研究疾病在人群中分布的科学答案:D解析:到20世纪80年代,人们在预防控制疾病的同时,也开始关注如何促进健康的问题。故答案选D。133.一项糖尿病调查,A方案空腹血糖临界点水平定在7.0mmol/L,B方案空腹血糖临界点水平定在7.5mmol/L。则A、A方案和B方案的灵敏度相同B、A方案的特异度比B方案高C、A方案的灵敏度比B方案高D、A方案的假阴性率比B方案高E、A方案的阳性预测值比B方案高答案:B解析:A方案的判断标准低于B方案,因而可推断出A方案较B方案更多地避免假阴性的出现,即特异度较高;而B方案较A方案可更多地避免假阳性的出现即灵敏度较高。提高灵敏度可以使阳性预测值上升。所以答案选B。134.传播途径是指A、病原体更换宿主在外界环境下所经历的途径B、传染病在群体或个体间的传播C、病原体由母亲到后代间的传播D、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的过程E、病原体侵入机体,与机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答案:A135.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是A、每次只能研究一个因素B、需要样本量大C、研究所需时间短D、可直接计算RR值E、不能研究罕见病答案:C136.下列哪项是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的优点A、可计算相对危险度和归因危险度B、能够及早治疗患者或预防和控制疾病C、可平衡和控制两组的混杂因素,提高可比性D、易于控制失访偏倚E、省时、省钱、省力答案:C137.下列各因素中,属于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自然因素是A、宗教信仰B、人口密度C、气候、地理D、经济、文化E、生产及生活条件答案:C138.罹患率的计算公式是A、(观察期间病例数/同期平均人口数)×100%B、(一年内新发病例数/同年暴露人口数)×100%C、(观察期间新病例数/同期平均人口数)×100%D、(观察期间新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100%E、(观察期间新旧病例数/同期平均人口数)×100%答案:D139.普查中对400例有乳腺癌的妇女和400名正常妇女进行X线诊断,结果是前者中100例阳性,后者50例阳性。该试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A、87%、12%B、67%、33%C、25%、87.5%D、33%、67%E、12%、25%答案:C140.下面哪项不是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的基本特点A、前瞻性研究B、须施加干预措施C、随机分组D、其结果可计算出OR值E、有实验组和对照组答案:D解析:实验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特点包括:①属于前瞻性研究;②随机分组;③具有均衡可比的对照组;④有干预措施。只有D项不正确。141.开展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常用方法不包括A、现场调查B、RCTC、病例对照研究D、队列研究E、干预研究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关于医院感染后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应用的掌握程度。RCT是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它主要应用于治疗,诊断,筛检,预后以及病因研究,并不适合进行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142.预防接种的目的是A、提高人群易感性B、降低人群易感性C、提高人群非特异免疫水平D、降低人群非特异免疫水平E、以上都不是答案:B143.发现结核病传染源的主要方法是A、痰结核菌检查B、X线胸片C、X线胸部透视D、痰涂片检查E、痰培养答案:A解析:本题属于理解判断题,考查结核病病例发现相关知识。痰结核菌检查是发现传染源的重要手段,也是病原学诊断方法,其特异性高。痰标本除了收集患者就诊时的即时痰液外,还要收集患者次日的清晨痰液和夜间痰液进行检查。所以此题选A。144.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及其应用不包括A、确定接触者检疫的期限B、安排免疫接种的时间C、追查传染源和传播途径D、进行疾病监测E、评价预防措施的效果答案:D解析:此题属传染病流行病学中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及其应用的内容,为基础知识。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及其应用:①决定预防措施(确定接触者检疫的期限,安排免疫接种的时间);②追索传染源和传播途径;③评价预防措施的效果。因此,答案D不包括在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及其应用内,符合题目要求,是最佳答案。145.流行病学研究的对象是A、患者B、非患者C、人群D、个体E、病原携带者答案:C解析:此题是理解判断题,考查考生对流行病学基本概念的理解。流行病学是一门从群体水平研究疾病和健康的科学,因此它的研究对象是人群。146.病例对照研究中关于选择病例的方法,正确的是A、应尽量选择具有某种可疑危险因素的病例B、最好是现患病例C、应符合统一的明确的诊断标准D、为保证病例诊断一致,应从同一医院选择全部对象E、最好选择较典型韵重病例答案:C147.以原发病例接触者人数为分母的是A、医院感染发生率B、医院感染例次发生率C、医院感染患病率D、医院感染漏报率E、医院感染续发率答案:E解析:医院感染续发率是指与指示病例有效接触后一个最长潜伏期内,在接触者中续发病例数与接触者总数的比值。所以E为正确答案。148.在疾病的预防措施中,EPI指的是A、流行B、流行病学C、扩大免疫计划D、预防接种E、被动免疫答案:C149.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甲型肝炎的发病有周期性起伏现象B、人群无论年龄大小对HBV普遍易感C、HBsAg携带者不能献血以及从事保育工作D、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都有家庭聚集现象E、对易感者接种丁肝疫苗,乙型肝炎的感染也会随之减少答案:E解析:E的说法错误,因为通过对丁肝易感者接种乙肝疫苗来消除HDV感染所必须的条件。现在丁肝疫苗还在研制中。150.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定义是A、各种传染源不断向外界排出病原体B、病原体侵袭易感者C、病原体在中间宿主中的传代D、病原体通过一定的传播途径,不断更迭其宿主的过程E、病原体在宿主体内生长、繁殖的过程答案:D151.疫苗预防接种效果评价的双盲试验是指A、观察者和受试者均不知道实验组和对照组各为何人B、观察者不知道实验组和对照组各为何人C、观察者和资料分析者知道实验组和对照组各为何人D、试验组采用疫苗,而对照组采用安慰剂的试验方法E、观察者和受试者均不知道如何评价预防效果答案:A152.下列偏倚在队列研究中见不到的是A、错分偏倚B、奈曼偏倚C、失访偏倚D、混杂偏倚E、信息偏倚答案:B解析:此题是理解判断题,考查考生对偏倚的理解。奈曼偏倚常出现在病例对照研究中,如果调查对象选自现患病例,即存活病例,所得到的信息中,很多信息可能只与存活有关,而未必与该病的发病有关,从而高估了某些暴露因素的病因作用。另一种情况是,某病的幸存者改变了生活习惯,从而降低了某个危险因素的水平,或当他们被调查时夸大或缩小了病前生活习惯上的某些特征,导致某一因素与疾病的关联误差。队列研究中不存在选择病例组的问题,因此不会出现奈曼偏倚。153.流行病学现场试验中实验组和对照组人群最大的不同点是A、观察指标不同B、目标人群不同C、入选标准不同D、干预措施不同E、随访方式不同答案:D154.某病的续发率是指A、(接触者中发病人数/接触者总人数)×100%B、(同等身份的接触者中发病人数/同等身份人数)×100%C、(一个潜伏期内接触者中的发病人数/易感接触者总人数)×100%D、(一个潜伏期内接触者中的患病人数/易感接触者总人数)×100%E、(接触者中的患病人数/接触者总人数)×100%答案:C155.相对危险度(RR)是队列研究中反映暴露与发病(死亡)关联强度的指标.下列说法哪一个是正确的A、RR95%可信区间(CI)的上限>1,认为暴露与疾病呈"正"关联,即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B、RR95%CI的下限<1,认为暴露与疾病呈"负"关联,即暴露因素是保护因素C、RR95%CI的下限>1,认为暴露与疾病呈"负"关联,即暴露因素是保护因素D、RR95%CI包括1,则认为暴露因素与疾病有统计学联系E、RR95%CI包括1,则认为暴露因素与疾病无统计学联系答案:E解析:当RR95%可信区间上、下限均大于l时,可认为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当RR95%可信区间上、下限均小于1时,可认为暴露因素是疾病的保护因素;当RR95%CI包括l时,可认为暴露因素与疾病无统计学联系。当RR95%可信区间不包括1时,可认为暴露因素与疾病有联系。所以只有E项正确。156.在队列研究中,最常用于分析疾病与危险因素联系强度的指标是A、RRB、ORC、ARD、PARE、P值答案:A解析:RR表明暴露组发病(死亡)的危险是对照组的多少倍。RR值越大,表明暴露的效应越大,暴露与结局关联的强度越大。157.下列不属于维多利亚宣言中保证健康心脏主要措施的是A、合理膳食B、限量吸烟C、限量饮酒D、适量运动E、心理平衡答案:B解析:此题是记忆型判断题。维多利亚宣言指出,保证健康心脏的主要措施有:合理膳食、禁烟限酒、适量运动和心理平衡。其中禁烟限酒是指禁止吸烟和限量饮酒而不是限量吸烟。158.甲类传染病报告时限正确的是A、城镇6小时内,农村12小时内B、城镇6小时内,农村10小时内C、城镇4小时内,农村10小时内D、城镇4小时内,农村12小时内E、以上均不是答案:A解析: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于2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159.已知某医院2007年全年住院患者总数,该年已经上报的医院感染病例数,漏报医院感染病例数,新发生医院感染例次数,续发病例数以及接触者总数,则下列指标中不能计算的是A、医院感染漏报率B、医院感染发生率C、医院感染患病率D、医院感染续发率E、医院感染例次发生率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医院感染监测常用指标的计算。由于没有给出该年医院感染新病例数,所以无法计算出医院感染发生率,所以正确答案为B。可以通过新发生医院感染例次数计算医院感染例次发生率。160.在大于70岁的人中.虽然冠心病的发病率随年龄加大而增高,但该病的患病率下降。这种现象的最好解释是A、大于70岁的人冠心病的病死率降低B、大于70岁的人冠心病患者病程较长C、大于70岁的人冠心病患者病程较短D、大于70岁的人冠心病的发病减少E、大于70岁的人冠心病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措施答案:C161.在研究冠心病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中,所选择的对照不能包括A、消化性溃疡患者B、胆结石患者C、白内障患者D、高血压患者E、肺气肿患者答案:D162.评价一所医院感染监测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志是A、医院感染发生率B、医院感染漏报率C、医院感染患病率D、医院感染续发率E、医院感染例次发生率答案:B解析: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漏报率调查可以确保医院感染监测资料的准确性。医院漏报率的高低是评价一所医院感染监测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志,所以B为正确答案。163.以下哪项不是流行病学的用途A、探索病因B、预防措施的效果评价C、临床观察D、人群患病情况分析E、评价治疗措施的效果答案:C164.以下哪项不是"流行病学三角"的基本内涵A、三者关系的平衡失调,疾病就可能发生B、任何一个条件的变化,可能引起其他两个条件的适应性变化以维持新的动态平衡C、一个条件变化,另两个条件不能适应、平衡失调,导致疾病发生D、任何一个条件的变化,即可导致疾病的发生E、致病因子、宿主和环境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之中答案:D165.某幼儿园职工健康体检时发现一名在食堂工作的职工为HBsAg携带者,则对该职工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A、采取隔离措施避免传染B、调离食堂工作岗位C、不能献血D、对其家属进行乙肝疫苗接种E、要求该职工注意个人卫生,防止所用物品传播HBV答案:B解析:本题属于理解判断题。对健康体检的饮食行业人员和保育人员中的乙型肝炎病例应立即隔离治疗,HBsAg携带者除不能献血及从事直接入口食品和保育工作外,可照常工作学习,但要加强随访,不需隔离。所以正确答案为B。166.下列哪条不是传染源A、病原携带者B、传染病患者C、受感染的动物D、隐性感染者E、有血吸虫尾蚴的钉螺答案:D167.病例对照研究之所以需要对照是因为A、某些研究因素在两组可比B、可追踪观察以确定是否发生所研究的疾病C、可增加样本量,以达到统计学要求D、可以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某因素暴露率的差别,从而有助于进一步研究E、以对照组的暴露作为人群暴露的估计答案:D解析:病例对照研究是通过测量并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中各因素的暴露比例,经统计学检验判断其关联,再借助病因推断技术,推断出暴露因素为疾病的危险因素,达到探索和检验疾病病因假说的目的,因而需要有对照组与病理组进行比较。168.病例对照研究中关于选择病例的方法。叙述正确的是A、应符合公认、统一、明确的诊断标准B、为保证病例诊断一致,应从同一医院选择全部对象C、最好是现患病例D、应尽量选择具有某种可疑危险因素的病例E、最好选择较典型的重病例答案:A解析:A项正确。从同一医院选择所有病例组的代表性低下。现患病例易于掺人疾病迁延及存活的因素在内(奈曼偏倚),提供信息也不如新发病例准确可靠。人为选择具有某种可疑因素的病例或较典型的重病例都会造成严重的选择偏倚,影响研究结果的真实性。169.关于卫生检疫,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A、卫生检疫分国内、国境和疫区检疫三类B、国际卫生检疫分海港、航空和陆地边境检疫三类C、国境卫生检疫分出入境检疫、传染病检测和卫生监督D、疫区检疫的主要目的是防止传染病的传人E、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是卫生检疫机关工作中采用的基本方法答案:D解析:此题属于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内容,考查关于卫生检疫的基础知识。此题属于记忆性问题。采用排除法,逐一对答案进行选择,答案A~C,均与卫生检疫有关;答案E是正确的,因为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方法是卫生检疫机关工作中采用的基本方法,如传染病的暴发调查;答案D,"疫区检疫的主要目的是防止传染病的传人",此答案错误,因为在疫区检疫的主要目的不是防止传染病的传人,而是防止传染病的传出。结合题目,答案D符合题意,是最佳选项。170.抗凝血灭鼠剂导致人畜中毒时,下列哪种药物是有效解毒剂A、阿托品B、维生素BC、维生素CD、维生素KE、维生素A答案:D171.在队列研究中A、不能计算相对危险度B、不能计算特异危险度C、只能计算比值比来估计相对危险度D、既可计算相对危险度,又可计算特异危险度E、以上都不是答案:D172.某医院2006年全年住院患者总数为10000例,该年已经上报的医院感染病例数为40例,医院感染漏报病例数为10例,则该医院2006年的医院感染漏报率为A、0.1%B、0.4%C、0.5%D、20%E、25%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关于医院感染漏报率的计算。医院感染漏报率的分子是该年漏报的医院感染病例数为10,而分母是已报病例数十漏报病例数为50。所以正确答案为D。173.从现代流行病学的观点出发,判断研究因素与非传染性疾病之间存在因果联系必要的条件不包括A、联系的时间顺序B、联系的强度C、联系的特异性D、联系的可重复性E、联系的合理性答案:C解析:关联的特异性:指某因素只能引起某种特定的疾病,也就是说某种疾病的发生必须有某种因素的暴露才会出现。当关联具有特异性时,可增强病因推断的说服力,但当不存在特异性时,并不能因此而排除因果关联的可能。174.下列措施属于三级预防的是A、心理康复B、戒烟戒酒C、体育锻炼D、合理营养E、对症治疗答案:E175.下列哪项试验不是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的特点A、前瞻性研究,随访研究对象B、有随机分组的比较组C、运用危险度的分析和评价D、对实验组人为地施加干预措施E、研究对象是来自一个总体的抽样人群并随机化分组答案:C解析:A~E均为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的主要特征,运用危险度分析是观察性研究的特点,故选C正确。176.影响筛检试验的阳性预测值的主要因素是A、灵敏度B、特异度C、现患率D、受检人数E、重复性答案:C177.开展一级预防时常采取的双向策略是指A、将降低整个人群暴露于危险因素的平均水平的普遍预防和消除高危个体的特殊暴露的重点预防结合起来B、既要保护儿童免受疾病侵袭,又要保护老年人的健康C、既要进行儿童的基础免疫,又要定期对儿童进行加强免疫D、对疾病的预防既要注意生物因素,又要注意心理因素E、对疾病的预防既要注意生物因素,又要注意环境因素答案:A解析:开展一级预防常用的双向策略是将全人群与高危人群策略相结合,通过健康促进降低整个人群对疾病危险因素的暴露水平;通过健康保护消除具有某些疾病的危险因素人群的特殊暴露。所以,答案选A。178.影响人群易感性降低的主要因素有A、预防接种B、易感人口的迁入C、免疫人口的死亡D、新生儿在人群比例的增加E、免疫人口免疫力的自然消退答案:A179.某地发生的大规模不明热流行中,当地的农民罹患率高,参加过支农劳动的国家职工发病者亦甚多,在寻找病因时,主要利用下列哪种逻辑思维方法A、求同法B、求异法C、共变法D、排除法E、以上都不是答案:A180.队列研究的最大优点是A、能较直接地确定疾病与因素间的因果联系B、对较多的人进行较长时间随访,具有好的代表性C、研究的结果常能外推到整个人群D、发生选择偏倚的可能比病例对照研究少E、容易控制混杂因子的作用答案:A181.构成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条件是A、微生物、宿主、媒介B、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C、病原体、环境、宿主D、病原体数量、致病力、定位E、病原体、人体、他们所处的环境答案:B解析: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流行的过程需要三个基本条件,也称三个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182.疾病监测的目的不包括A、描述疾病分布B、预测疾病流行C、验证病因假设D、制定预防措施E、评价预防效果答案:C183.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对某一因素进行匹配可以消除掉该因素的可能混杂作用B、匹配可以提高统计效率C、某因素若作为匹配因素,则无法再对其进行分析D、匹配在非试验性和试验性研究设计中均可应用E、匹配因素越多越好答案:E解析:此题是理解判断题,考查考生对匹配的理解。一般来说,对某一因素进行匹配可以消除掉该因素的可能混杂作用,提高统计效率,但同时也失掉了对这一因素进行分析的机会,既不能分析其作为研究疾病的危险因素的作用,也不能分析该因素与其他因素间的交互作用,造成信息丢失。由此可见,通过匹配我们可获得效率但又会丢失信息,若所选匹配因素越多,丢失的信息亦越多。因此,匹配因素不宜太多,一般认为,以只列入主要的、明显的混杂因素为宜。184.关于筛检试验,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A、筛检的工作即是将健康人与患者和可疑患者区别开来B、筛检试验不是诊断试验C、所筛检的疾病的自然史应该是清楚的D、筛检的阳性结果可直接诊诊患者E、筛检试验要求简便易行、安全经济、可靠有效答案:D185.病例对照研究中关于选择病例的方法,正确的是A、应符合统一的明确的诊断标准B、为保证病例诊断一致,应从同一医院选择全部对象C、最好是现患病例D、应尽量选择具有某种可疑危险因素的病例E、最好选择较典型的重病例答案:A186.在进行某病的队列研究时,最初选择的队列组成是A、患该病的患者B、未患该病的人C、具有所要调查该项因素的人D、具有该病家族史的人E、没有所要调查该项因素的人答案:B187.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流行的基本条件是A、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者B、必须有易感者的存在C、必须有传染源的存在D、在外界因素影响下,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者三个环节相互联系E、病原体有机会侵犯机体答案:A解析:此题属传染病流行病学的内容,考查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流行的基本条件。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流行必须依赖于三个基本条件,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者。而且这三者必须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相互联系,缺乏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都难以发生流行。故结合题意A为正确选项。188.可以不隔离传染源的传染病是A、麻疹B、细菌性痢疾C、病毒性肝炎D、流行性出血热E、副伤寒答案:D解析:此题考核考生对传染病中传染源性质及作用的认识。不隔离传染源的传染病是:没有有效的方法隔离传染源,或对传染源的认识尚不明确,或传染源呈现多宿主状态,这类疾病主要是自然疫源性疾病,本题答案中的流行性出血热属于此类。而隔离传染源的措施主要是针对人作为传染源时所使用的,麻疹、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肝炎、副伤寒属于此类。采用排除法,可以排除答案A、C、E。答案B,细菌性痢疾,患者作为传染源可进行传播,缺乏有效的手段进行隔离。目前对此类自然疫源性疾病的预防措施主要为灭鼠和阻断传播途径,以加强重点人群的防护措施为主。因此,答案D符合题意,是最佳选项。189.病例对照研究中,估计样本大小时,与下列哪一因素无关A、研究因素在对照人群中的估计暴露率B、研究因素估计比值比C、研究疾病的发病率D、希望达到的检验显著性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