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与人类免疫缺损病毒的分子生物学_第1页
艾滋病与人类免疫缺损病毒的分子生物学_第2页
艾滋病与人类免疫缺损病毒的分子生物学_第3页
艾滋病与人类免疫缺损病毒的分子生物学_第4页
艾滋病与人类免疫缺损病毒的分子生物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艾滋病与人类免疫缺损病毒的分子生物学

Molecularbiologyof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and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

第十四章1内容8.1概述8.2HIV病毒的形态结构与传染8.3HIV基因结构及编码的蛋白8.4HIV的感染与复制8.5HIV基因的表达调控8.6病毒的致病机制8.7病毒感染与机体免疫8.8病毒感染的诊断8.9艾滋病的治疗和预防28.1概述HIV在病毒分类学上属逆转录病毒科(Retroviridae),慢病毒属中的灵长类免疫缺损病毒亚属,包括两种,即HIV-I和HIV-II。该病毒科中共有7属。反转录病毒科的主要成员如下表1。3表148.2HIV病毒的形态结构与传染

一、形态结构1、HIV结构(平面)图.152.HIV结构(立体)图.26传播途径:血液、血液制品以及人体分泌液,如奶液和精液等。传播对象:T淋巴细胞,也可以感染其他类型如B淋巴细胞和单形核细胞等。危害: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能够侵入T细胞,使T细胞大量死亡,导致患者丧失一切免疫功能。二、病毒的传染788.3HIV基因结构及编码的蛋白一、基因结构

HIV基因组由两条单链正链RNA组成,每个RNLA基因组约为9.7kb。在RNA5’端有一帽子结构(m7G5`GmpNp),3’端有P0ly(A)尾巴。由结构上包括LTR,结构蛋白编码区(gag),蛋白酶编码区(pro),多种酶活性的蛋白编码区(pol),外膜蛋白(env)编码区以及6个调节基因。见(图3)、(图4)。9图.310图.4HIV基因结构及编码的蛋白11

二、编码蛋白的功能

1.gag基因:

gag基因编码病毒的核心蛋白,翻译时先形成一个分子量大约是55kD的前体蛋日(p55),然后在HIV蛋白酶的作用下裂解成p17、p24、p15三个蛋白质。p24和p17分别参与构成HIV颗粒的内壳和内膜,p15进一步裂解成与病毒RNA结合的核壳蛋白p9和p7。122.pol基因:

pol基因编码病毒复制所需的酶类,其中p66蛋白为逆转录酶,p32蛋白则为整合酶(integrase,INT)。3.pro基因:

从pol和gag基因重叠区内起始的一段序列为pro基因,它编码蛋白酶p22,p22在裂解上述HIV蛋白前体形成终末成熟蛋白的过程中起着主要作用。134.env基因:

env基因先编码出一个88kD的蛋白质,经糖基化后分子量增至160kD,这就是HIV包膜糖蛋白前体gP160。该前体蛋白在蛋白酶作用下被切割成gp120和gp41,gp120暴露于病毒包膜之外称外膜蛋白。14

8.4HIV的感染与复制图.5HIV的感染过程15

HIV的感染

HIV感染细胞时可与细胞的CD4受体蛋白相结合;gp41称跨膜蛋白,是嵌入病毒包膜脂质中的部分。当gp120与CD4受体结合后,其构象改变导致与gP41分离,暴露出的gp41可插入细胞膜,造成膜融合,致使病毒核心被导入细胞。HIV与受体结合后,病毒核心进入细胞并在酶作用下脱去蛋白壳。RT以病毒RNA为模板合成单链DNA,随之经细胞的DNA聚合酶合成双链cDNA。cDNA经环化后整合到细胞染色体上,病毒核酸随细胞的分裂而传至子代细胞,十分稳定,可长期潜伏。16

原病毒整合到宿主染色体上,无症状;原病毒利用宿主细胞的转录和合成系统产生病毒mRNA,其中一部分编码病毒蛋白,与基因组RNA组装成新的病毒颗粒,从宿主细胞中释放出来侵染其他健康细胞;宿主细胞死亡.主要过程总结如下:178.5HIV基因的表达调控LTR序列(1)核心调控元件(2)核心转录单位(3)反式作用因子应答元件参与复制的调控蛋白(1)Tat蛋白(2)Rev蛋白(3)Nef蛋白(4)Vpr蛋白(5)Vpu蛋白(6)Vif蛋白18

一、LTR序列1.核心调控元件2.核心转录单位3.反式作用因子应答元件(见图6)19调节单位

核心单位TRA

图.6201.调节单位Coup-TFAP-1NF-ATUSFTCF-1аNF-κβ-453-78图.721Coup-TF-371-334

鸡卵蛋白转录因子是coup-F家族中相对低分子量蛋白含有锌指环结构,起负调节作用22AP-1

激活蛋白1由含亮氨酸拉链结构的c-jun和c-Fos家族成员组成的二聚体,属于正调节因子-347-32923NF-AT

激活T细胞核因子(有两个结合位点)。-292-235-216-20324USF

上游激活因子含有螺旋-环-螺旋结构具有负调节作用-160-17325TCF-1а

T细胞因子1a含有高速泳动簇基序,起正调节作用-139-12426NF-κβ

核因子κβ含有锌指环结构及锚定蛋白重复序列,是增强子区。由3-4bp间隔的两个10bp(GGGACTTCCC)序列构成,负责调控HIV基因在多种细胞(尤其是T细胞)中高速表达。-104-78272.核心单位-780

SP1

TATA图.828

SP1

Sp1含有与DNA结合的结构和两个富含谷氨酰胺的结构域。可形成二聚体或三聚体。当三个sp1分子与DNA结合后,改变了DNA的空间构型,激活HIV基因的转录。-78富含GC-4629TATA

TATA元件两端有反向重复序列,可能是转录因子螺旋-环-螺旋DNA结合蛋白的识别位点。TATA元件上结合的是一组蛋白质,这些蛋白称为转录因子ⅡD(TFⅡD),也包括一些辅助激活蛋白(TBP)的细胞因子,这种作用是与RNA聚合酶相关,由此启动转录。-24

-28303.TRA图.931TRA(反式激活因子应答元件)似发夹结构,含有4个茎区和一个环区的稳定结构,此结构与tat蛋白结合有关。只有与tat蛋白共结合,才能转录出长mRNA,否则只能转录出小段的mRNA。32二、参与HIV复制的调控蛋白

1.Tat蛋白2.Rev蛋白3.Nef蛋白4.Vpr蛋白5.Vpu蛋白6.Vif蛋白33(1)Tat蛋白的结构由tat基因编码,tat有两个外显子,前外显子编码67aa,后外显子编码34aa,共101aa。两个外显子所形成的肽共有6个结构区。前外显子有5个区,后外显子为一个区。见(图.10)1.Tat蛋白34

Tat蛋白有6个结构区,见下图,其中第一、第二和第四个三个结构区与反式激活功能有关。图.10Tat蛋白的结构示意图35第1区为N区,也是酸性氨基酸区,因含有Gln和Asp对激活HIV-1基因的表达有增强作用。36第2区为富含Cys区,在其16个aa中含有7个Cys,可以与二价金属离子形成tat二聚体,在7个Cys中有6个是维持tat活性所必需的。37第4区为碱性区,有两个功能:48~52为GRKKR(甘-精-赖-赖-精)序列,是核仁定位信号,可介导自身或异种蛋白进入细胞核。该肽段可与TAR的RNA的凸起部分特异结合。38(2)调控原理Tat与TAR是一个协同调解过程。

TAR序列及完整的高级结构对调控的影响。若TAR序列发生突变,虽tat蛋白也能结合,但不能激活HIV表达。寄主因子协同作用的影响

在不同的细胞中,tat的活性可有上千倍的差别,在人鼠杂交细胞中,只有在保持人第12号染色体的杂交瘤细胞中,tat才能有效地激活HIV-1的转录。说明其调控还需寄主细胞编码蛋白的协助作用。39上游启动子和增强子对调控的影响

当TAR远离启动子时,它的活性迅速下降。而且这种依赖作用对非激活和激活细胞并不一样,对激活细胞作用非常大,而NF-κβ的作用恰与上述依赖作用相反。40

Rev蛋白由两个外显子组成,分别编码一个25个氨基酸和91个氨基酸的肽段,这两个肽段最终组成一个116个氨基酸、其主要功能是促进HIV基因表达由早期(转录调节蛋白mRNA)向晚期(转录HIV结构蛋白mRNA)的转化,并促进晚期转录的进行。2.Rev蛋白4142Nef蛋白由Nef基因编码的,分子量为27kD,属于负调控蛋白和磷酸化蛋白,与细胞的膜结构相结合。Nef蛋白非HIV复制所必需,但可抑制HIVLTR特异性转录的HIV-1原病毒基因的表达。3.Nef蛋白43

Vpr蛋白由96个氨基酸构成,亦非HIV复制所必须,但存在于病毒颗粒中。含有vpr基因的HIV毒株与无vpr基因的HIV毒株比较,前者在细胞中生长较快,致细胞病变也较强于无vpr基因的天然株。4.Vpr蛋白44

Vpu蛋白是含81个氨基酸的磷酸化蛋白,为HIV-1特有,其功能可能是促进HIV-1颗粒的装配和从细胞膜释放,或抑制HIV-1颗粒从细胞内膜系统中芽生。5.Vpu蛋白45

Vif蛋白是分子量为23kD的病毒颗粒感染性因子,缺失Vif基因的HIV-1可在细胞内正常复制并产生病毒颗粒,但其比无Vif基因缺失的HIV-1产生的病毒颗粒的感染性低1000倍。6.Vif蛋白46HIV复制与细胞表达图解RNARTcDNA(单链)DNA聚合酶环化细胞染色体切割酶切口切口p32DNA(双链)LTRSp1TATATARgagpolvprvpuenvnefLTRRevratvif指导调控基因表达(结构基因不表达)Tat蛋白tatRev蛋白nef蛋白Vpu蛋白Vpr蛋白Vif蛋白RevRev运入细胞质结构基因表达结构蛋白RNA组装新的HIV侵染转录mRNAmRNA迅速被切割运入细胞质转录不被切割478.6病毒的致病机制一、临床症状

感染的急性期:HIV初次感染人体后,开始大量复制和扩散的过程,这时感染者血清出现HIV抗原,从外周血细胞、脑脊液和骨髓细胞也能分离到HIV。

无症状潜伏期:约70%以上的原发感染者在感染后2~4周内出现急性感染症状,包括发热、咽炎、淋巴结肿大持续1~2周,此期感染者无任何临床症状,形同健康人,外周血中HIV抗原含量很低或检测不到。

艾滋病相关综合症期:随感染时间的延长,HIV重新开始大量复制并造成免疫系统的进行性损伤。在临床上,病人感染逐步发展到持续性全身性淋巴腺病、艾滋病相关综合症(AIDS-relatedcomplex,ARC)。约有50%的感染者在感染后7~8年发展到艾滋病。48

产毒性HIV感染的最终结果是产生大量病毒颗粒,造成感染细胞死亡,这是逆转录病毒科慢病毒亚科病毒的特征。HIV除在细胞内大量繁殖造成细胞死亡外,还可经以下几种情况导致免疫功能下降:HIV颗粒表面的gp120蛋白脱落,与正常TH细胞膜上CD4受体结合,该细胞被免疫系统误认为是病毒感染细胞而遭杀灭。因TH细胞CD4受体被gpl20封闭,影响其免疫辅助切能。HIVgp120蛋白可刺激机体产生抗其CD4结合部位的抗独特型抗体,此抗体是抗CD4受体的抗自身抗体,可阻断TH细胞的功能。受染细胞表面带有病毒包膜蛋白gp120,可与其他CD4+细胞结合并形成巨细胞而失去功能,如此加速了HIV对免疫系统损害的范围和程度。二、病因:49病毒的致病机制超抗原(superantfeen):

超抗原可导致小鼠体内特定的T淋巴细胞亚群的消失和免疫缺损的发生。普通抗原需要经T淋巴细胞受体的α和β两条链的识别才能激活一细胞。体内有多种α链和β链,二者可任意配对,构成极为多样的受体组合和表面带该抗体的T淋巴细胞亚群,而超级抗原则与T淋巴细胞受体β链结合,导致所有带有此β链的T淋巴细胞亚群均被激活。而且与被普通抗原激活的结果不同,这些T淋巴细胞亚群不是产生了对抗原的免疫反应并分裂增生,而是丧失了对抗原的反应。并逐渐从免疫系统中消失。508.7病毒感染与机体免疫一、体液免疫

HIV自然感染过程中,机体可产生高滴度的抗HIV多种蛋白质的抗体,包括中和抗体。中和抗体尽管有组特异性的,但主要是型特异性的。这些抗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主要是在急性感染期降低血清中的病毒抗原量乃至清除病毒。51二、细胞免疫

HIV感染也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包括依赖于抗体的细胞毒性(antibody-dePendentcellmediatedcytotoxicity,ADCC)、细胞毒性T淋巴细(cytotoxicTlymPhocyte,CTL)和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killercell,NK)等。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特别是CTL对于杀伤HIV感染的细胞和阻止HIV经细胞接触而扩散发挥重要作用,CTL可以帮助清除急性感染期多部位HIV感染灶和HIV感染早期的少量有HIV复制的细胞。528.8病毒感染的诊断艾滋病诊断就是要找出HIV感染的证据,即HIV抗原或抗HIV抗体的存在。一、抗原检测

1、病毒分离

2、逆转录酶测定

3、核酸测定53二、血清学诊断

HIV感染血清学诊断的方法有多种,与各种方法均是独立的确诊实验的抗原检测方法不同,每种血清学诊断方法各有所长及不足,常常按一定的组合配合应用,以互相补充,达到做出高效、正确诊断的目的。

548.9艾滋病的治疗和预防一、治疗

迄今为止,虽然对艾滋病的研究受到了高度重视,仍无任何药物可以完全抑制HIV在感染者体内的增殖并彻底治愈艾滋病。目前,已批准的抗HIV病毒药物主要有:核苷酸型反转录酶抑制剂(表2)、非核苷酸型反转录酶抑制剂(表3)和蛋白酶抑制剂(表4)。55

核苷酸型反转录酶抑制剂Abacavir(ABC)Stavudine(d4T)Didanosine(ddl)Zalcitabine(ddc)Lamivudine(3Tc)Zidovudine(AZT)表.256非核苷酸型反转录酶抑制剂EfavirenzNevirapineDelavirdine表.357蛋白酶抑制剂AmprenavirIndinavirLopinavirNelfinavirRitonavirSaquinavir

表.458二、预防

病毒疫苗

1.HIV疫苗应用与失败

在HIV疫苗应用的巨大市场两方面因素的驱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