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选择性选修1:第二章 第一节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_第1页
高中地理选择性选修1:第二章 第一节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_第2页
高中地理选择性选修1:第二章 第一节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_第3页
高中地理选择性选修1:第二章 第一节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_第4页
高中地理选择性选修1:第二章 第一节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必备知识自主检测一、内力作用1.能量来源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2.表现形式(1)地壳运动(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①概念:岩石圈因受内力作用而发生的变位或变形,也称构造运动。②主要方式:水平运动、垂直运动。③举例:大陆漂移、地面抬升和沉降、地震等都是地壳运动的反映。必备知识自主检测(2)岩浆活动①概念:当岩石圈破裂时,深处岩浆沿破裂带上升,侵入岩石圈或喷出地面,这一过程叫岩浆活动。②影响:岩浆只有喷出地表时才可以直接影响地表形态。(3)变质作用①概念:岩石受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其成分、结构发生改变,这一过程称为变质作用。②影响:发生在地壳深处,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3.对地表的影响内力作用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

高低不平。必备知识自主检测二、外力作用1.能量来源: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2.作用方式:主要有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必备知识自主检测必备知识自主检测3.地区差异不同地区,水热组合状况不同,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及其作用的方式、强度等存在差异,从而形成具有不同特征的地表形态。4.对地表的影响:外力通过风化、侵蚀作用不断地对地表进行破坏,并把风化、侵蚀的产物搬运并堆积起来,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于平缓。必备知识自主检测思考感悟从地理的角度分析“坚如磐石”是否正确?为什么?提示:不正确。风化等外力作用能使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发生破碎崩解、化学和生物分解等。5.地表形态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必备知识自主检测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三大类岩石必备知识自主检测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1)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基础物质:岩浆、侵入岩、B喷出岩、A沉积岩、变质岩。(2)岩石圈物质循环的环节:①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②变质作用,③熔化,④冷却、凝固,⑤压实、固结。必备知识自主检测思考感悟化石是古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在岩浆岩和变质岩中会不会发现大量化石呢?在沉积岩中有可能发现化石吗?提示:在岩浆岩和变质岩中不会发现化石。在沉积岩中可能会发现化石。必备知识自主检测1.判断题(1)在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中,总是内力作用起主导。

(

)(2)外力作用使地表起伏状况趋于平缓。

(

)(3)地壳中各类岩石都可以相互直接转化。

(

)答案:(1)×

(2)√

(3)×2.在内力作用中,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是(

)A.地壳运动

B.岩浆活动C.变质作用

D.堆积作用答案:A必备知识自主检测3.关于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B.内力作用引起的地表形态变化速度较快,外力作用引起的地表形态变化速度较慢C.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D.地表形态都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答案:B4.下列四种地质现象中,属于内力作用导致的是

(

)①U形冰川谷②夏威夷群岛的形成③欧洲与美洲之间的距离不断扩大④我国桂林山水的形成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答案:C必备知识自主检测5.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其外力作用主要有

(

)A.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搬运C.冰川侵蚀D.流水沉积答案:B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当堂检测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问题探究东非大裂谷是世界大陆上最大的断裂带,从卫星照片上看,犹如一道巨大的伤疤。这条裂谷带位于非洲东部,南起赞比西河河口,向北穿过埃塞俄比亚高原入红海,再由红海向西北方向延伸抵约旦河谷地,全长近6

000千米。这里的裂谷带宽度较大,谷底大多比较平坦,裂谷两侧是陡峭的断崖,谷底与断崖顶部的高差从几百米到2

000米不等。东非大裂谷两侧的高原上分布有众多的火山,如乞力马扎罗山、肯尼亚山、尼拉贡戈火山等。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当堂检测结合材料探究:(1)这一巨大的裂谷带是怎样形成的?(2)材料中众多的火山是哪种内力作用形成的?(3)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哪些?提示:(1)是裂谷两侧的地壳发生背离的水平张裂运动形成的。(2)岩浆活动。(3)主要有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当堂检测关键能力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壳运动又叫构造运动,按照运动的方向和性质,可以将其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具体表现如下: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当堂检测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当堂检测典例剖析例题12008年四川地震后,专家称地震致喜马拉雅山长高数米,而据科学家考察,喜马拉雅山脉历史上曾是一片海洋。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导致喜马拉雅山脉由海洋变为世界最高大的山脉的作用是(

)A.外力作用——冰川作用B.内力作用——地壳运动C.内力作用——变质作用D.内力作用——岩浆活动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当堂检测(2)关于2008年四川地震后,喜马拉雅山长高数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喜马拉雅山长高是以地壳的垂直运动为主,水平运动为辅B.喜马拉雅山长高数米,而人们却没有察觉,说明内力作用均进行得极其缓慢,人类不易感知C.在地壳运动过程中常伴有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D.喜马拉雅山的增高说明了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当堂检测解析:第(1)题,喜马拉雅山的崛起是内力作用——地壳垂直上升运动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虽然也伴随着外力作用,但在这个时期,以内力作用为主,外力作用为辅。第(2)题,有些内力作用进行得很快,如火山喷发和地震,可以瞬间改变地表形态,所以内力作用均进行得极其缓慢说法是错误的。答案:(1)B

(2)B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当堂检测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问题探究外力作用简直就是一个神奇的魔术师,它在内力作用基础上把地球表面的景观塑造得惟妙惟肖,令人叹为观止。下图为“猫咪山”景观图。结合材料探究:(1)在“猫咪山”的形成过程中,内、外力作用的关系是什么?(2)塑造“猫咪山”的外力作用主要有哪些?提示:(1)“猫咪山”是在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它们是同时进行的。(2)塑造“猫咪山”的外力作用主要是风化作用和侵蚀作用。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当堂检测关键能力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外力作用主要有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四种方式,通过风、流水、冰川、生物等外力对地表形态造成影响,形成各种外力地貌。(1)风化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使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发生破碎崩解、化学分解和生物分解等,产生的松散物质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如花岗岩球状风化地貌。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当堂检测(2)侵蚀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当堂检测(3)堆积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当堂检测(4)外力作用之间的内在联系风化、侵蚀、搬运、堆积作用是相互联系的。风化作用产生的松散物质残留在地表,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了条件。侵蚀或风化的产物被搬运离开原来的位置,后沉积下来,形成新的地貌。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当堂检测技巧归纳

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的地貌类型分析(1)流水作用: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堆积。因此,上游为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为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如下图所示:(2)冰川作用:高山上部侵蚀,形成刀刃状山脊、多面锥体山峰等;山下堆积,常形成冰碛丘陵、冰碛湖等。(3)风力作用:在风的源地附近,以侵蚀作用为主,形成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在风力搬运途中,风力减弱,会形成沙丘、黄土堆积地貌等。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当堂检测典例剖析例题2蛇形丘是一种冰川堆积地貌,隆起如堤,弯曲如蛇,两坡陡峭。其延伸的方向大致与冰川的流向一致,主要分布在大陆冰川区(大陆冰川是在两极地区发育的冰川)。读蛇形丘形成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当堂检测(1)图中冰川地貌最可能发育在(

)A.中国 B.巴西C.加拿大 D.澳大利亚(2)形成蛇形丘的堆积物主要来自(

)A.湖泊 B.冰面河C.塌陷沉积 D.冰下河道(3)蛇形丘接受堆积的季节主要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当堂检测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蛇形丘主要分布在大陆冰川区(大陆冰川是在两极地区发育的冰川),因此该地纬度较高,加拿大纬度较高,存在大陆冰川;中国、巴西、澳大利亚纬度相对较低,不存在大陆冰川。第(2)题,在冰川消融期间,冰川融水较多,冰川融水沿着冰川裂隙渗入冰下,在冰川底部流动,形成冰下隧道。冰下隧道中的冰川融水挟带冰碛物流动,而后堆积;当冰川全部融化后,冰下隧道堆积出露地表,成为蛇形丘,因而蛇形丘的堆积物主要来自冰下河道。第(3)题,夏季气温高,冰川融化量大,冰川融水挟带的堆积物多,堆积量较大。答案:(1)C

(2)D

(3)B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当堂检测岩石圈的物质循环问题探究小岩浆的奇妙旅程晶晶和亮亮是两滴岩浆,他们生活在地球内部的“岩浆之家”。一天,他们得到批准,与其他同伴一起到地球表面旅行。他们飞快地奔向地表,半路上,晶晶觉得累了就停了下来。亮亮没有停步,与其他同伴一起跳出地表,并沿着山坡往低地流动。忽然,亮亮发现自己不能再动了,不禁问旁边的同伴这是怎么回事。同伴笑着说:“别担心,现在你已经不再是一滴岩浆了。”过了好长一段时间,亮亮发现自己个头变小了,并随着风和流水往前运动。亮亮边走边欣赏地表美丽的风光。忽然亮亮发现一个熟悉的身影,仔细一看,原来是晶晶。亮亮惊讶地问:“你是怎样到达地表的?”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当堂检测亮亮和晶晶又一起踏上旅程。不知道过了多久,他们觉得累了,便在一处低地停下休息。不久,他们发现越来越多的伙伴也停了下来,并且重重地压在他们身上。他们商量了一会儿,决定回家去,但怎样才能回到“岩浆之家”呢?这时身边一位“长者”笑着说:“要回家,你们还要经历一到两次大变化,而且还要具备一定条件才可行。”依照“长者”的指引,亮亮和晶晶终于回到了可爱的“岩浆之家”。结合材料探究:(1)为什么同伴会说亮亮已经不再是一滴岩浆了?亮亮还可以继续他的地表旅行吗?理由是什么?(2)亮亮和晶晶在“低地”休息,伙伴们重重地压在他们身上,这样会形成哪一类岩石?若亮亮和晶晶还要经历两次重大变化才能回到“岩浆之家”,这两次重大变化是什么?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当堂检测提示:(1)岩浆喷出地表后,随着温度的降低,会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地表旅行还可以继续。由于风化、侵蚀作用,岩石会破碎,并在风、流水等作用下,发生搬运,离开原来的位置。(2)沉积岩。在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最后再经历熔化作用,就可以成为岩浆,回到“岩浆之家”。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当堂检测关键能力1.三大类岩石及其特征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当堂检测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岩石按成因分为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三大类,岩石圈的物质在内、外力作用下不断运动和变化,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岩浆的形成,周而复始。构成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如下图所示: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当堂检测技巧归纳

岩石圈物质循环简化示意图及其判读方法(1)关键是判断岩浆与岩浆岩。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却、凝固而成,即只有一个箭头指向的就是岩浆岩。(2)岩浆是岩石转化的“起点”,也是三类岩石的“归宿”,即有三个箭头指向它。(3)三大类岩石均可经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经熔化形成岩浆。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当堂检测典例剖析例题3在一定的地质作用下,某些有用的矿物富集形成了矿产。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当堂检测(1)图示各相关地质作用中,能表示大理岩形成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2)下列有关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岩浆岩B.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沉积岩C.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变质岩D.变质岩能形成新的岩浆解析:第(1)题,大理岩是由石灰岩(沉积岩)变质形成的。第(2)题,只有岩浆冷却凝固才能形成岩浆岩。答案:(1)B

(2)A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当堂检测下图中干燥的荒原曾是水下世界。而今天你可以顺着石头砌边的小道,去看一看那些容纳着亿万年前远古海洋生物化石的巨岩。读图,完成第1~2题。1.远古海洋生物化石在荒原出现,反映出亿万年以来该地区(

)A.陆地相对上升 B.海水堆积作用加强C.海平面相对上升 D.海浪侵蚀作用加强2.图示地区的主要外力作用为(

)A.流水作用 B.风力作用C.冰川作用 D.生物作用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图中干燥的荒原在亿万年前是海洋,说明亿万年以来该地区陆地相对上升。第2题,图示地区为干燥的荒原,降水稀少,生物也十分稀少,外力作用以风力作用为主。答案:1.A

2.B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当堂检测西岳华山是岩浆侵入到地表以下冷却凝固后在断层基础上发育而成的。读华山斧劈石景观图,完成第3~4题。3.斧劈石属于(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