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限时训练(古诗文阅读、劝学师说默写、成语、补写句子)-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第七单元限时训练(古诗文阅读、劝学师说默写、成语、补写句子)-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第七单元限时训练(古诗文阅读、劝学师说默写、成语、补写句子)-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第七单元限时训练(古诗文阅读、劝学师说默写、成语、补写句子)-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第七单元限时训练(古诗文阅读、劝学师说默写、成语、补写句子)-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网课限时训练————这个世界上最优秀的人,都是最自律的人。(一)文言文阅读(本题5小题,共4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白居易传(元)辛文房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贞元十六年,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初以勋庸①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会昌初致仕,卒。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尔索寞。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尝科头=2\*GB3②箕踞,谈禅咏古,晏如也。自号醉吟先生,作传。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燕集,皆高年不仕,日相招致,时人慕之,绘《九老图》。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鸡林国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公好神仙,自制飞云履,焚香振足,如拔烟雾,冉冉生云。初来九江,居庐阜峰下,作草堂,烧丹。今尚存。(选自《唐才子传·白居易》,有删节)【注释】①勋庸:这里指被刺杀的宰相武元衡。②科头:不戴帽子,裸露发髻。③鸡林国:朝鲜半岛古国名。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5分)A.卜居展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B.卜居展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C.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D.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2.下列文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A.弱冠,古代男子十八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因还没到壮年,叫作弱冠。B.禁中,天子所居曰禁中,禁中者,门户有禁,非侍御者不得入,故曰禁中。C.河朔,地域名,古代泛指黄河以北的地区。D.致仕,古代指辞官退休,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A.白居易写作乐府及诗歌一百多篇,充传到宫中,受到皇帝的喜欢,皇上召见他并授予他官职。B.当时有盗贼刺杀了宰相,京城议论纷纷,白居易第一个上疏皇帝,请求抓捕盗贼。C.河北暴乱,白居易又向朝廷进谏,没有被采纳,于是请求外调,被除去了杭州刺史一职。D.白居易与元稹关系十分要好,友情可谓如胶似漆,天下人把他们并称为“元白”。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6分)(1)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2)公好神仙,自制飞云履,焚香振足,如拔烟雾,冉冉生云。5.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根据课文内容分析其被贬的原因。(9分)答案:1.C11.A(“十五岁”错,应为二十岁)12.C(“被除去了”错,应为“被授予”)13.(1)(顾)况,是吴地人氏,自恃有才华,很少有他推荐认可的诗文,于是就取笑白居易说:“长安城什么东西都贵,要想‘居’于此,是非常不容易的。”(“恃才”2分,“推可”2分,“谑”2分,句意2分,共8分)(2)白居易喜欢神仙,曾经自己造了一双飞云鞋,点起香举起脚,好像在腾云驾雾,云雾冉冉降临。(“好”2分,“履”2分,“拔”2分,句意2分,共8分)14.(1)白居易第一个上疏皇帝,请求紧急抓捕盗贼,有权贵厌嫌他越职行事,对他十分恼怒。(2)权贵诬陷白居易在母亲落井而死后,写了篇《新井篇》,词句十分浮夸华丽,如此品行不可重用。(答对1点4分,答对两点9分。)(二)情景默写(33分)《荀子·劝学》1.《荀子·劝学》中用对比的手法说明“学”与“思”关系的名句是“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2.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就要“博学而日参省乎己”。3.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而荀子在《劝学》中则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4.《荀子·劝学》中的“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二句,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5.善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人总是更容易成功,《劝学》中表达上述意思的概括性的两句是:“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6.《荀子·劝学》中开篇就提出了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在后面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并在后来形成常用成语的句子是:“锲而不舍,金石可镂。”7.“君子生非异也

”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善假于物也”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师说》1.《师说》中,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2.在《师说》中,韩愈指出当时士大夫对于从师学习普遍存在“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的错误观念,使得传统的从师风尚在当时社会不能恢复。3.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教师作用的一句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4.《师说》中,强调了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人的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5.《师说》中,韩愈认为对学习句读很努力,对于道理却很漠然,这种做法本末倒置,他对这种人的看法是“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6.韩愈在《师说》中运用对比手法解释了古代圣人和时下一般人有巨大差距的原因。“古之圣人”才智超出一般人很多,“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才智低于圣人很多,“而耻学于师”。7.韩愈在《师说》中写了世人在对待从师学习的问题上对其子和对自身的不同态度:对其子“择师而教之”,而自身“则耻师焉”。8.柳宗元曾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这与韩愈《师说》中“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所描述的士大夫对从师的态度是一样的。9.《荀子•劝学》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是相同的。(三)语言文字运用(27分)1、成语填空(本题共3小题,9分)“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大力弘扬工匠精神,需要褒扬工匠情怀、厚植工匠文化,引领劳动者在本行业和本领域担大任、干大事、成大器、立大功。“择一事终一生”的 ①,“干一行钻一行”的②,“偏毫厘不敢安”的③,“千万锤成一器”的卓越追求······无论从事什么劳动,都要以勤学长知识、以苦练精技术、以创新求突破,努力成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一切劳动者,只要肯学肯干肯钻研,练就一身真本领,掌握一手好技术,就能立足岗位成长成才,就都能在劳动中发现广阔的天地,在劳动中体现价值、展现风采、感受快乐。立足岗位、奋发有为,把工匠精神倾注于一个个零件、一道道工序、一次次试验,必将推动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用实干成就梦想,在平凡中彰显不凡,汇聚砥砺奋进的强劲动能。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答案:①心无旁骛:专心一意而无其他念头。②精益求精:形容追求好上加好,永无止境。③一丝不苟: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2、补充句子(18分)从医学角度说,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的老年性耳聋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但普通人可以通过 ①来延长听力良好的平台期。例如经常锻炼,保持机体的活力也会延长器官的活力。另外像高油脂类食物、烟酒,对听力的损伤很大,要尽量避开。此外,李长青提醒,有些氨基糖苷类药物可能会带来耳聋的不良反应,但到底会不会出问题,跟每个人的基因有关,“有能力的话,我们建议大家去做一下基因筛查,如果确 ② ,就尽量用其他药替代。”有些老人,平时还有采耳的习惯。有的是去外边的小店,有的是让家里人帮忙掏耳朵。但 ③,如果采耳工具消毒不干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