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词性常见用法及意义
例句
助词①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的”①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说》)②戴朱缨宝饰之帽(《送东阳马生序》)③小大之狱(《曹刿论战》)②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①何陋之有(《陋室铭》)②弗之怠(《送东阳马生序》)一、之
(10年4考:2017、2015、2012、2010)2020昆明重点备考虚词样板文速记口诀:“之”可代人事物,定名之间译为“的”;用作动词“去、到、往”;用作助词可不译。词性常见用法及意义例句①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的词性常见用法及意义
例句助词③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②马之千里者(《马说》)④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①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②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③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⑤用在句中,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实义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②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③久之,目似瞑(《狼》)词性常见用法及意义例句助词③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①居庙堂之词性常见用法及意义
例句代词⑥代指人或事物,指人时多为第三人称,他(们),她(们),它(们)①公与之乘(《曹刿论战》)②但微颔之(《卖油翁》)③以我酌油知之(《卖油翁》)④呼尔而与之(《鱼我所欲也》)⑤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⑦指示代词,这,此①忠之属也(《曹刿论战》)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动词⑧去,到,往已而之细柳军(《周亚夫军细柳》)词性常见用法及意义例句代词⑥代指人或事物,指人时多为第三人《爱莲说》一课中“之”字用法极为典型,共出现了8处,建议在此课复习备考“之”,现将典型句子整理归纳如下:1.水陆草木之花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3.花之隐逸者也4.莲之爱1.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的”2.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3.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的”4.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爱莲说》一课中“之”字用法极为典型,共出现了8处,建议在此常考意象文化内涵专练辨析小练判断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是否相同,相同打“√”,不同打“×”。1.A.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曲肱而枕之()B.花之富贵者也/求之下流()C.山川之美/忘路之远近()D.鲲之大/往之女家()√×××常考意象文化内涵专练辨析小练判断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是否相同2.A.山之僧智仙也/人皆有之()B.蹴尔而与之/处处志之()C.公与之乘/暮寝而思之()D.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2.A.山之僧智仙也/人皆有之3.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食之不能尽其材()B.然则天下之事/花之君子者也()C.后天下之乐而乐/走送之()D.问之客曰/齐国之美丽者也()×××√3.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食之不能尽其材4.A.吾妻之美我者/盖追先帝之殊遇()B.下车引之/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C.跳往助之/长跪而谢之曰()D.称善者久之/本在冀州之南()×××√4.A.吾妻之美我者/盖追先帝之殊遇5.A.箬篷覆之/虽我之死()B.此庸夫之怒也/安知我不知鱼之乐()C.先帝称之曰能/王之蔽甚矣()D.肉食者谋之/每假借于藏书之家()×××√5.A.箬篷覆之/虽我之死6.A.犹幸预君子之列/予尝求古仁人之心()B.求闻之若此/又有忧彼之所忧者()C.不必若余之手录/登轼而望之()D.行道之人弗受/择其善者而从之()×××√6.A.犹幸预君子之列/予尝求古仁人之心7.A.其反激之力/其翼若垂天之云()B.以告先帝之灵/醉翁之意不在酒()C.当余之从师也/汝心之固()D.今吾以十倍之地/告之于帝()×√√√7.A.其反激之力/其翼若垂天之云8.A.渔人甚异之,目似瞑/由此观之()B.要离之刺庆忌也/其不善者而改之()C.为宫室之美/山间之四时也()D.出入之迂也/与之论辩()×√××8.A.渔人甚异之,目似瞑/由此观之9.A.无案牍之劳形/鹏之徙于南冥也()B.虽有千里之能/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非天质之卑/况才之过于余者乎()D.臣之妻私臣/欲报之于陛下也()×√√√9.A.无案牍之劳形/鹏之徙于南冥也词性常见用法及意义
例句代词
①第三人称代词,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他(们)/的,她(们)/的,它(们)/的”①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十二章》)②门人弟子填其室(《送东阳马生序》)③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④俟其欣悦(《送东阳马生序》)②指示代词,可译为“这”“那”“这个”“那个”“那些”“那里”①欲穷其林(《桃花源记》)②其中往来种作(《桃花源记》)二、其
(10年3考:2017、2015、2012)词性常见用法及意义例句代词①第三人称代词,表示领属关系,词性常见用法及意义
例句代词③指示代词,可译为“其中的”其一犬坐于前(《狼》)副词④表示推测,可译为“大概”“或许”
其真不知马也(《马说》)⑤表示加强诘问语气,可译为“难道”①其真无马邪(《马说》)②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⑥表示祈使,可译为“可要”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词性常见用法及意义例句代词③指示代词,可译为“其中的”其词性常见用法及意义
例句连词⑦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送东阳马生序》)⑧表示选择,可译为“或者”“还是”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北冥有鱼》)词性常见用法及意义例句连词⑦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其业有《马说》一课中“其”字用法极为典型,共出现了7处,建议在此课复习备考“其”,现将典型句子整理归纳如下: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策之不以其道3.食之不能尽其材4.其真无马邪5.其真不知马也
1.第三人称代词,它,指千里马2.第三人称代词,它,指千里马3.第三人称代词,它的,指千里马的4.副词,表示加强诘问语气,译为“难道”5.副词,表示推测,译为“大概”“或许”《马说》一课中“其”字用法极为典型,共出现了7处,建议在此课常考意象文化内涵专练辨析小练判断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是否相同,相同打“√”,不同打“×”。1.A.人不堪其忧/其反激之力()B.飞漱其间/以其境过清()C.其正色邪/其此之谓乎()D.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奈何忧其坏()√×××常考意象文化内涵专练辨析小练判断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是否相同2.A.而复问其妾曰/其不善者而改之()B.则题名其上/其人舍然大喜()C.吾视其辙乱/恐前后受其敌()D.安求其能千里也/公问其故()×××√2.A.而复问其妾曰/其不善者而改之3.A.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其将归见其亲也()B.不知其几千里也/其间千二百里()C.不可知其源/回也不改其乐()D.增其旧制/问其姓氏()×××√3.A.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其将归见其亲也4.A.屠自后断其股/不知其旨也()B.不知其二者多矣/门人弟子填其室()C.其名为鹏/其将固可袭而虏也()D.其喜洋洋者奕/下视其辙()×√××4.A.屠自后断其股/不知其旨也常考意象文化内涵专练5.A.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余人各复延至其家()B.其名为鲲/流辈甚称其贤()C.谓其妻曰/其妻献疑曰()D.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或遇其叱咄()×√××常考意象文化内涵专练5.A.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余人各复延至6.A.但知其一/必先苦其心志()B.场主积薪其中/请循其本()C.以钱覆其口/帝感其诚()D.其人视端容寂/一狼洞其中()×√××6.A.但知其一/必先苦其心志词性常见用法及意义
例句
连词①表示并列,相当“又”“和”②表示顺承,相当“就”“才”溪深而鱼肥(《醉翁亭记》)①云归而岩穴暝(《醉翁亭记》)②温故而知新(《〈论语〉十二章》)三、而
(10年4考:2019、2016、2013、2011)速记口诀:“而”作连词要分清,并列承接转因果;承译“接着”转译“但”,状语后面表修饰。词性常见用法及意义例句①表示并列,相当“又”“和”溪深而词性常见用法及意义
例句
连词③表示转折,相当于“却”“但是”①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②学而不思则罔(《〈论语〉十二章》)④表示因果,相当于“因而”“所以”感极而悲者矣(《岳阳楼记》)⑤表示方式或状态,连接状语和中心语,起修饰作用①暮而归(《醉翁亭记》)②呼尔而与之(《鱼我所欲也》)③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送东阳马生序》)⑥词缀,用于表时间的副词之后,可译为“不久,一会儿”已而之细柳军(《周亚夫军细柳》)词性常见用法及意义例句连词③表示转折,相当于“却”“但是《醉翁亭记》一课中“而”字用法极为典型,共出现了25处,建议在此课复习备考“而”,现将典型句子整理归纳如下: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2.得之心而寓之酒也3.野芳发而幽香4.朝而往
5.而乐亦无穷也1.表并列,相当于“又”2.表顺承,相当于“就”“才”3.表顺承,相当于“就”“才”4.表示方式或状态,连接状语和中心语,起修饰作用5.表因果,可译为“因而”《醉翁亭记》一课中“而”字用法极为典型,共出现了25处,建议6.往来而不绝者
7.已而夕阳在山
8.太守归而宾客从也9.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10.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11.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6.表示方式或状态,连接状语和中心语,起修饰作用7.词缀,用于表时间的副词之后,表示时间短,可译为“不久,一会儿”8.表顺承,相当于“就”“才”9.表转折,相当于“却”“但是”10.表示方式或状态,连接状语和中心语,起修饰作用11.表转折,相当于“却”“但是”6.往来而不绝者6.表示方式或常考意象文化内涵专练辨析小练判断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是否相同,相同打“√”,不同打“×”。1.A.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博学而笃志()B.长跪而谢之曰/蹴尔而与之()C.三而竭/而钱不湿()D.言和而色夷/安居而天下熄()√×××常考意象文化内涵专练辨析小练判断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是否相同2.A.人不知而不愠/濯清涟而不妖()B.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再而衰()C.舍生而取义者也/俄而雪骤()D.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而竖其左膝()×√√√2.A.人不知而不愠/濯清涟而不妖3.A.而伯乐不常有/人不知而不愠()B.隶而从者/水落而石出者()C.足肤皲裂而不知/后狼止而前狼又至()D.乃记之而去/挺剑而起()×√√√3.A.而伯乐不常有/人不知而不愠常考意象文化内涵专练4.A.七十而从心所欲/而后喻()B.不义而富且贵/水落而石出者()C.暮寝而思之/相委而去()D.切问而近思/溪深而鱼肥()×√√√常考意象文化内涵专练4.A.七十而从心所欲/而后喻词性用法及意义
例句介词①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为“自”“从”“在”“到”等①管夷吾举于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②行者休于树
(《醉翁亭记》)③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出师表》)②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译为“向”“对、对于”“给”“到”等①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②欲报之于陛下也(《出师表》)四、于
(10年2考:2017、2015)速记口诀:“于”字作介词,自从由于和对于,在给向到被和比。词性用法及意义例句介词①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为词性用法及意义
例句介词③表示比较,相当于“比”①所欲有甚于生者(《鱼我所欲也》)②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④表示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生于忧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⑤表示引出被动行为的施事者,相当于“被”闻之于宋君(《穿井得一人》)连词⑥组成词语“于是”“至于”,表示承接,提起相关的另一件事①于是入朝见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②至于斟酌损益(《出师表》)词性用法及意义例句介词③表示比较,相当于“比”①所欲有甚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课中“于”字用法极为典型,共出现了12处,建议在此课复习备考“于”,现将典型句子整理归纳如下:1.舜发于畎亩之中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3.困于心4.死于安乐
1.介词,从、自2.介词,给3.介词,在4.介词,因为,由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课中“于”字用法极为典型,共出现了1常考意象文化内涵专练辨析小练判断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是否相同,相同打“√”,不同打“×”。1.A.求二石兽于水中/至于夏水襄陵()B.发于声/所恶有甚于死者()C.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D.还于旧都/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常考意象文化内涵专练辨析小练判断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是否相同2.A.况才之过于余者乎/果得于数里外()B.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受地于先王()C.皆朝于齐/仓鹰击于殿上()D.告之于帝/欲报之于陛下也()×√√√2.A.况才之过于余者乎/果得于数里外3.A.能谤讥于市朝/苟全性命于乱世()B.休祲降于天/力恶其不出于身也()C.舜发于畎亩之中/万钟于我何加焉()D.至于亚夫/至于负者歌于途()×√√√3.A.能谤讥于市朝/苟全性命于乱世词性常见用法及意义
例句
代词①用于动词、形容词等词语后面,指人或事物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②用于数词后面,指代事物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③用于时间词或否定词后,表示“……的时候”或“……的话”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孙权劝学》)五、者
(近10年未考)词性常见用法及意义例句①用于动词、形容词等词语后面,指人词性常见用法几意义
例句语气词④用于判断句,放在主语后,引出判断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爱莲说》)⑤用于主语后,引出原因、解释等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唐雎不辱使命》)词性常见用法几意义例句语气词④用于判断句,放在主语后,引出《醉翁亭记》一课中“者”字用法极为典型,共出现了18处,建议在此课复习备考“者”,现将典型句子整理归纳如下: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2.作亭者谁3.晦明变化者
1.语气词,和“也”一起作为判断句的标志2.用于动词后面,指建造亭子的人3.用在形容词后面,相当于“……的样子”,也可不译《醉翁亭记》一课中“者”字用法极为典型,共出现了18处,建议4.至于负者歌于途
5.往来而不绝者
6.颓然乎其间者7.醒能述以文者4.代词,相当于“……的人”5.代词,相当于“……的人”6.代词,相当于“……的人”7.代词,相当于“……的人”4.至于负者歌于途4.代词,相当于“…辨析小练判断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是否相同,相同打“√”,不同打“×”。1.A.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所恶有甚于死者()B.舍鱼而取熊掌者也/齐国之美丽者也()C.名之者谁/二者不可得兼()D.而君逆寡人者/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辨析小练判断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是否相同,相同打“√”,不2.A.卿今者才略/无可进者()B.有闻而传之者/肉食者鄙()C.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舍生而取义者也()D.水落而石出者/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2.A.卿今者才略/无可进者3.A.花之隐逸者也/念无与为乐者()B.志怪者也/晦明变化者()C.经纶世务者/吾妻之美之美我者()D.上书谏寡人者/贤者能勿丧耳()×√××3.A.花之隐逸者也/念无与为乐者用法及意义
例句①句末语气词,表示判断花之隐逸者也(《爱莲说》)②句末语气词,表示肯定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十二章》)③句末语气词,加强疑问语气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④句末语气词,表示解释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⑤句中语气词,表示语气的停顿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岳阳楼记》)六、也
(2013已考)用法及意义例句①句末语气词,表示判断花之隐逸者也(《爱莲说《送东阳马生序》一课中“也”字用法极为典型,共出现了6处,建议在此课复习备考“也”,现将典型句子整理归纳如下:1.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2.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求而不得者也
4.余之志也
1.句中语气词,表示语气的停顿2.句末语气词,表示肯定3.句末语气词,表示判断4.句末语气词,表示解释《送东阳马生序》一课中“也”字用法极为典型,共出现了6处,建辨析小练判断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是否相同,相同打“√”,不同打“×”。1.A.贤哉,回也/此诚危急存之之秋也()B.欲有求于我也/高尚士也()C.去以六月息者也/不知其善也()D.其真不知马也/使内外异法也()√×√√辨析小练判断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是否相同,相同打“√”,不2.A.回也不改其乐/不以疾也()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鹏之徙于南冥也()C.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故自号曰醉翁也()D.太守醉也/齐国之美丽者也()×√√√2.A.回也不改其乐/不以疾也3.A.徐公何能及君也/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B.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不以千里称也()C.妾妇之道也/舍生而取义者也()D.然后能自强也/非独贤者有是心也()×√√√3.A.徐公何能及君也/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词性用法及意义
例句
语气词①表示疑问或反问,相当于“吗”或“呢”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二章》)②子未学礼乎(《富贵不能淫》)②表示赞美或感叹,相当于“啊”或“呀”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岳阳楼记》)③表示推测,相当于“吧”或“呢”其此之谓乎(《虽有嘉肴》)介词④相当于“于”,可译为“在”①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②颓然乎其间者(《醉翁亭记》)七、乎
(10年2考:2013、2010)速记口诀:“乎”语气助词叹测疑,句中不译介词于。词性用法及意义例句①表示疑问或反问,相当于“吗”或“呢”《〈论语〉十二章》一课中“乎”字用法极为典型,共出现了6处,建议在此课复习备考“乎”,现将典型句子整理归纳如下:1.不亦说乎
2.不亦君子乎
3.为人谋而不忠乎
4.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1.语气词,表反问,相当于“吗”2.语气词,表反问,相当于“吗”3.语气词,表疑问,相当于“吗”4.语气词,表疑问,相当于“吗”《〈论语〉十二章》一课中“乎”字用法极为典型,共出现了6处,常考意象文化内涵专练辨析小练判断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是否相同,相同打“√”,不同打“×”。A.不亦乐乎/不亦颠乎()B.子未学礼乎/是亦不可以已乎()C.奈何忧崩坠乎/大兄何见事之晚乎()D.达于汉阴,可乎/得无异乎()×√××常考意象文化内涵专练辨析小练判断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是否相同词性常见用法及意义
例句
助词①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的”①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说》)②戴朱缨宝饰之帽(《送东阳马生序》)③小大之狱(《曹刿论战》)②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①何陋之有(《陋室铭》)②弗之怠(《送东阳马生序》)一、之
(10年4考:2017、2015、2012、2010)2020昆明重点备考虚词样板文速记口诀:“之”可代人事物,定名之间译为“的”;用作动词“去、到、往”;用作助词可不译。词性常见用法及意义例句①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的词性常见用法及意义
例句助词③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②马之千里者(《马说》)④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①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②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③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⑤用在句中,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实义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②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③久之,目似瞑(《狼》)词性常见用法及意义例句助词③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①居庙堂之词性常见用法及意义
例句代词⑥代指人或事物,指人时多为第三人称,他(们),她(们),它(们)①公与之乘(《曹刿论战》)②但微颔之(《卖油翁》)③以我酌油知之(《卖油翁》)④呼尔而与之(《鱼我所欲也》)⑤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⑦指示代词,这,此①忠之属也(《曹刿论战》)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动词⑧去,到,往已而之细柳军(《周亚夫军细柳》)词性常见用法及意义例句代词⑥代指人或事物,指人时多为第三人《爱莲说》一课中“之”字用法极为典型,共出现了8处,建议在此课复习备考“之”,现将典型句子整理归纳如下:1.水陆草木之花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3.花之隐逸者也4.莲之爱1.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的”2.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3.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的”4.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爱莲说》一课中“之”字用法极为典型,共出现了8处,建议在此常考意象文化内涵专练辨析小练判断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是否相同,相同打“√”,不同打“×”。1.A.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曲肱而枕之()B.花之富贵者也/求之下流()C.山川之美/忘路之远近()D.鲲之大/往之女家()√×××常考意象文化内涵专练辨析小练判断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是否相同2.A.山之僧智仙也/人皆有之()B.蹴尔而与之/处处志之()C.公与之乘/暮寝而思之()D.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2.A.山之僧智仙也/人皆有之3.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食之不能尽其材()B.然则天下之事/花之君子者也()C.后天下之乐而乐/走送之()D.问之客曰/齐国之美丽者也()×××√3.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食之不能尽其材4.A.吾妻之美我者/盖追先帝之殊遇()B.下车引之/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C.跳往助之/长跪而谢之曰()D.称善者久之/本在冀州之南()×××√4.A.吾妻之美我者/盖追先帝之殊遇5.A.箬篷覆之/虽我之死()B.此庸夫之怒也/安知我不知鱼之乐()C.先帝称之曰能/王之蔽甚矣()D.肉食者谋之/每假借于藏书之家()×××√5.A.箬篷覆之/虽我之死6.A.犹幸预君子之列/予尝求古仁人之心()B.求闻之若此/又有忧彼之所忧者()C.不必若余之手录/登轼而望之()D.行道之人弗受/择其善者而从之()×××√6.A.犹幸预君子之列/予尝求古仁人之心7.A.其反激之力/其翼若垂天之云()B.以告先帝之灵/醉翁之意不在酒()C.当余之从师也/汝心之固()D.今吾以十倍之地/告之于帝()×√√√7.A.其反激之力/其翼若垂天之云8.A.渔人甚异之,目似瞑/由此观之()B.要离之刺庆忌也/其不善者而改之()C.为宫室之美/山间之四时也()D.出入之迂也/与之论辩()×√××8.A.渔人甚异之,目似瞑/由此观之9.A.无案牍之劳形/鹏之徙于南冥也()B.虽有千里之能/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非天质之卑/况才之过于余者乎()D.臣之妻私臣/欲报之于陛下也()×√√√9.A.无案牍之劳形/鹏之徙于南冥也词性常见用法及意义
例句代词
①第三人称代词,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他(们)/的,她(们)/的,它(们)/的”①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十二章》)②门人弟子填其室(《送东阳马生序》)③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④俟其欣悦(《送东阳马生序》)②指示代词,可译为“这”“那”“这个”“那个”“那些”“那里”①欲穷其林(《桃花源记》)②其中往来种作(《桃花源记》)二、其
(10年3考:2017、2015、2012)词性常见用法及意义例句代词①第三人称代词,表示领属关系,词性常见用法及意义
例句代词③指示代词,可译为“其中的”其一犬坐于前(《狼》)副词④表示推测,可译为“大概”“或许”
其真不知马也(《马说》)⑤表示加强诘问语气,可译为“难道”①其真无马邪(《马说》)②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⑥表示祈使,可译为“可要”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词性常见用法及意义例句代词③指示代词,可译为“其中的”其词性常见用法及意义
例句连词⑦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送东阳马生序》)⑧表示选择,可译为“或者”“还是”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北冥有鱼》)词性常见用法及意义例句连词⑦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其业有《马说》一课中“其”字用法极为典型,共出现了7处,建议在此课复习备考“其”,现将典型句子整理归纳如下: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策之不以其道3.食之不能尽其材4.其真无马邪5.其真不知马也
1.第三人称代词,它,指千里马2.第三人称代词,它,指千里马3.第三人称代词,它的,指千里马的4.副词,表示加强诘问语气,译为“难道”5.副词,表示推测,译为“大概”“或许”《马说》一课中“其”字用法极为典型,共出现了7处,建议在此课常考意象文化内涵专练辨析小练判断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是否相同,相同打“√”,不同打“×”。1.A.人不堪其忧/其反激之力()B.飞漱其间/以其境过清()C.其正色邪/其此之谓乎()D.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奈何忧其坏()√×××常考意象文化内涵专练辨析小练判断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是否相同2.A.而复问其妾曰/其不善者而改之()B.则题名其上/其人舍然大喜()C.吾视其辙乱/恐前后受其敌()D.安求其能千里也/公问其故()×××√2.A.而复问其妾曰/其不善者而改之3.A.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其将归见其亲也()B.不知其几千里也/其间千二百里()C.不可知其源/回也不改其乐()D.增其旧制/问其姓氏()×××√3.A.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其将归见其亲也4.A.屠自后断其股/不知其旨也()B.不知其二者多矣/门人弟子填其室()C.其名为鹏/其将固可袭而虏也()D.其喜洋洋者奕/下视其辙()×√××4.A.屠自后断其股/不知其旨也常考意象文化内涵专练5.A.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余人各复延至其家()B.其名为鲲/流辈甚称其贤()C.谓其妻曰/其妻献疑曰()D.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或遇其叱咄()×√××常考意象文化内涵专练5.A.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余人各复延至6.A.但知其一/必先苦其心志()B.场主积薪其中/请循其本()C.以钱覆其口/帝感其诚()D.其人视端容寂/一狼洞其中()×√××6.A.但知其一/必先苦其心志词性常见用法及意义
例句
连词①表示并列,相当“又”“和”②表示顺承,相当“就”“才”溪深而鱼肥(《醉翁亭记》)①云归而岩穴暝(《醉翁亭记》)②温故而知新(《〈论语〉十二章》)三、而
(10年4考:2019、2016、2013、2011)速记口诀:“而”作连词要分清,并列承接转因果;承译“接着”转译“但”,状语后面表修饰。词性常见用法及意义例句①表示并列,相当“又”“和”溪深而词性常见用法及意义
例句
连词③表示转折,相当于“却”“但是”①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②学而不思则罔(《〈论语〉十二章》)④表示因果,相当于“因而”“所以”感极而悲者矣(《岳阳楼记》)⑤表示方式或状态,连接状语和中心语,起修饰作用①暮而归(《醉翁亭记》)②呼尔而与之(《鱼我所欲也》)③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送东阳马生序》)⑥词缀,用于表时间的副词之后,可译为“不久,一会儿”已而之细柳军(《周亚夫军细柳》)词性常见用法及意义例句连词③表示转折,相当于“却”“但是《醉翁亭记》一课中“而”字用法极为典型,共出现了25处,建议在此课复习备考“而”,现将典型句子整理归纳如下: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2.得之心而寓之酒也3.野芳发而幽香4.朝而往
5.而乐亦无穷也1.表并列,相当于“又”2.表顺承,相当于“就”“才”3.表顺承,相当于“就”“才”4.表示方式或状态,连接状语和中心语,起修饰作用5.表因果,可译为“因而”《醉翁亭记》一课中“而”字用法极为典型,共出现了25处,建议6.往来而不绝者
7.已而夕阳在山
8.太守归而宾客从也9.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10.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11.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6.表示方式或状态,连接状语和中心语,起修饰作用7.词缀,用于表时间的副词之后,表示时间短,可译为“不久,一会儿”8.表顺承,相当于“就”“才”9.表转折,相当于“却”“但是”10.表示方式或状态,连接状语和中心语,起修饰作用11.表转折,相当于“却”“但是”6.往来而不绝者6.表示方式或常考意象文化内涵专练辨析小练判断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是否相同,相同打“√”,不同打“×”。1.A.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博学而笃志()B.长跪而谢之曰/蹴尔而与之()C.三而竭/而钱不湿()D.言和而色夷/安居而天下熄()√×××常考意象文化内涵专练辨析小练判断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是否相同2.A.人不知而不愠/濯清涟而不妖()B.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再而衰()C.舍生而取义者也/俄而雪骤()D.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而竖其左膝()×√√√2.A.人不知而不愠/濯清涟而不妖3.A.而伯乐不常有/人不知而不愠()B.隶而从者/水落而石出者()C.足肤皲裂而不知/后狼止而前狼又至()D.乃记之而去/挺剑而起()×√√√3.A.而伯乐不常有/人不知而不愠常考意象文化内涵专练4.A.七十而从心所欲/而后喻()B.不义而富且贵/水落而石出者()C.暮寝而思之/相委而去()D.切问而近思/溪深而鱼肥()×√√√常考意象文化内涵专练4.A.七十而从心所欲/而后喻词性用法及意义
例句介词①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为“自”“从”“在”“到”等①管夷吾举于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②行者休于树
(《醉翁亭记》)③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出师表》)②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译为“向”“对、对于”“给”“到”等①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②欲报之于陛下也(《出师表》)四、于
(10年2考:2017、2015)速记口诀:“于”字作介词,自从由于和对于,在给向到被和比。词性用法及意义例句介词①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为词性用法及意义
例句介词③表示比较,相当于“比”①所欲有甚于生者(《鱼我所欲也》)②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④表示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生于忧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⑤表示引出被动行为的施事者,相当于“被”闻之于宋君(《穿井得一人》)连词⑥组成词语“于是”“至于”,表示承接,提起相关的另一件事①于是入朝见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②至于斟酌损益(《出师表》)词性用法及意义例句介词③表示比较,相当于“比”①所欲有甚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课中“于”字用法极为典型,共出现了12处,建议在此课复习备考“于”,现将典型句子整理归纳如下:1.舜发于畎亩之中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3.困于心4.死于安乐
1.介词,从、自2.介词,给3.介词,在4.介词,因为,由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课中“于”字用法极为典型,共出现了1常考意象文化内涵专练辨析小练判断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是否相同,相同打“√”,不同打“×”。1.A.求二石兽于水中/至于夏水襄陵()B.发于声/所恶有甚于死者()C.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D.还于旧都/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常考意象文化内涵专练辨析小练判断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是否相同2.A.况才之过于余者乎/果得于数里外()B.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受地于先王()C.皆朝于齐/仓鹰击于殿上()D.告之于帝/欲报之于陛下也()×√√√2.A.况才之过于余者乎/果得于数里外3.A.能谤讥于市朝/苟全性命于乱世()B.休祲降于天/力恶其不出于身也()C.舜发于畎亩之中/万钟于我何加焉()D.至于亚夫/至于负者歌于途()×√√√3.A.能谤讥于市朝/苟全性命于乱世词性常见用法及意义
例句
代词①用于动词、形容词等词语后面,指人或事物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②用于数词后面,指代事物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③用于时间词或否定词后,表示“……的时候”或“……的话”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孙权劝学》)五、者
(近10年未考)词性常见用法及意义例句①用于动词、形容词等词语后面,指人词性常见用法几意义
例句语气词④用于判断句,放在主语后,引出判断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爱莲说》)⑤用于主语后,引出原因、解释等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唐雎不辱使命》)词性常见用法几意义例句语气词④用于判断句,放在主语后,引出《醉翁亭记》一课中“者”字用法极为典型,共出现了18处,建议在此课复习备考“者”,现将典型句子整理归纳如下: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2.作亭者谁3.晦明变化者
1.语气词,和“也”一起作为判断句的标志2.用于动词后面,指建造亭子的人3.用在形容词后面,相当于“……的样子”,也可不译《醉翁亭记》一课中“者”字用法极为典型,共出现了18处,建议4.至于负者歌于途
5.往来而不绝者
6.颓然乎其间者7.醒能述以文者4.代词,相当于“……的人”5.代词,相当于“……的人”6.代词,相当于“……的人”7.代词,相当于“……的人”4.至于负者歌于途4.代词,相当于“…辨析小练判断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是否相同,相同打“√”,不同打“×”。1.A.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所恶有甚于死者()B.舍鱼而取熊掌者也/齐国之美丽者也()C.名之者谁/二者不可得兼()D.而君逆寡人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书法家经纪合作合同
- 大学上课规划
-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40篇
- 环保消防班组施工合同
- 旅游景区开发招标审批表
- 体育赛事安全事故档案管理指南
- 软件开发公司技术人才合同总结
- 轨道交通钢架棚施工合同
- 大型设备维修吊车租赁合同样本
- 建筑供电钢筋施工合同样本
- 在巡察动员会上的主持词
-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件:第四章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显著特征
- 网络查控申请书
- 美丽中国中英文字幕
- 高中数学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第1课时) 课件
- 江西丹康制药有限公司原料药、口服制剂等生产基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物品放行单(标准模版)
- 引水隧洞洞身开挖与支护施工方案
- 政工程设施养护维修估算指标
- 成都锦里商街、宽窄巷旧城改造商业案例分析
- 外贸公司组织架构、岗位职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