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01-第一章课件_第1页
国际经济学01-第一章课件_第2页
国际经济学01-第一章课件_第3页
国际经济学01-第一章课件_第4页
国际经济学01-第一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篇国际贸易理论1第一篇国际贸易理论1010203概况三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整体概况概况一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概况二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2010203概况三整体概况概况一概况二2第一章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

以微观经济学为理论基础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和影响3第一章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

3一、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对象与目的二、国际贸易理论的分析方法与模型框架三、国际贸易的起因4一、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对象与目的4第一节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对象与目的5第一节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对象与目的5国际贸易商品(或货物)的跨国流动既包括商品贸易也包括要素贸易狭义广义6国际贸易商品(或货物)的跨国流动既包括商品贸易也包括要素贸易国际贸易理论与微观经济学的内在联系为什么要区分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WHY?单个经济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研究两个或两个以上经济社会之间的资源配置问题,即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问题微观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7国际贸易理论与微观经济学的内在联系为什么要区分国际贸易与国内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区别国际间比国内低劳动力、资本要素价格:国内相同国际不同生产要素流动程度不同现实中,国际贸易常会受到一些人为障碍的影响。国际贸易利益和贸易政策的经济影响和福利效应如关税和非关税措施8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区别国际间比国内低生产要素流动程度不同现研究方法是什么?为什么?解释诸如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贸易形态的决定、贸易政策措施对国内经济活动(如价格、生产、消费、收人分配)的影响等问题;应当与不应当?对某一贸易现象提出价值判断如就一国贸易政策的制定提出依据。

(是采用自由贸易的做法,还是应采取贸易保护主义做法)规范分析(Normativeanalysis)实证分析(Positiveanalysis)9研究方法是什么?为什么?应当与不应当?规范分析实证分析9研究内容国际贸易纯理论贸易原因贸易模式贸易利益及分配国际贸易政策理论贸易政策对各国各项经济活动与福利的影响不同条件或环境下,政府在贸易政策制定中的最佳选择10研究内容国际贸易纯理论10第二节国际贸易理论的

基本分析方法与模型框架一、国际贸易研究方法的特点二、主要分析工具三、封闭条件下的一般均衡四、开放条件下的一般均衡五、贸易利益11第二节国际贸易理论的

基本分析方法与模一、国际贸易研究方法的特点国际贸易理论研究方法有4个基本特征微观经济学以单个消费者和厂商为基本单位研究个体之间的经济关系经济行为主体背后并无政治文化背景的差异。国际贸易涉及到国家的界限以国家为单位既考虑个体的行为,又考虑国家(或政府)的行为12一、国际贸易研究方法的特点国际贸易理论研究方法有4个基本特征特征一:国际贸易理论分析不涉及货币因素不考虑各国货币制度的差异与关系的影响即在分析时假定这是一个物物交易的世界。货币因素的影响在国际金融理论探讨主要理由是基于这样一个假设:经济行为主体的决策取决于所有价格,而不是仅仅依靠部分价格信息。在“实际”经济没有变动的情形下,他不会改变决策。13特征一:国际贸易理论分析不涉及货币因素不考虑各国货币制度的差[例1]假设某一农场主在决定种植哪一种农产品时,面临两个选择——小麦与玉米,两种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完全相同。开始,两种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假设是相同的对于该农场主来说,无论种植哪一种作物,利润都是一样的,假定农场主选择种植玉米。过了一段时间后,市场上小麦价格翻了一番农场主是否就决定下一年改种小麦呢?14[例1]假设某一农场主在决定种植哪一种农产品时,面临两个选择回答是不一定视玉米价格的变化而定如果玉米的价格也翻了一番,农场主没有必要改种小麦;如果玉米价格未变或上涨幅度小于小麦,农场主肯定会改种小麦。农场主将来种植哪一种作物,取决于两种作物价格的相对变化,而不是其中某一种作物的价格变化。15回答是不一定视玉米价格的变化而定如果玉米的价格也翻了一番,如例2假设某一消费者的货币收入(又称名义收入)提高了10%,那么他所消费的商品数量是否也会增加10%呢?理性经济行为主体不会被某些货币变化因素所蒙蔽,能够作出正确判断。——“货币幻觉”相对价格是最重要若物价水平也上涨了10%,消费者的名义收入虽然增加了,但其实际购买力并没有增加,即实际收入不变。不一定16例2假设某一消费者的货币收入(又称名义收入)提高了10%,那相对价格PX/PY—商品X的相对价格。PX和PY—商品X和Y的货币价格,名义价格用商品Y代替货币,作为商品X的计价单位它表示用一个单位的商品X与商品Y进行交换,所能得到的商品Y的数量。两种商品的货币价格同比例变化,相对价格并不改变相对价格表达的是一种纯粹的物物交换关系,与货币因素无关。经济行为主体的行为只取决于相对价格,而与名义价格无关。17相对价格PX/PY—商品X的相对价格。PX和PY特征二2*2*2模型在分析框架上,各种贸易理论模型大都假定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两种商品(或部门)且生产要素不超过两个。大学本科阶段的经济学类教材所采用的理论模型大都以几何形式为主——二维坐标图分析法优点:直观明了,便于理解,论证过程较为严密缺点:经济模型不得不简化,限定在二维范围内18特征二2*2*2模型在分析框架上,各种贸易理论模型大特征三多采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研究国际贸易必然会涉及不同国家的价格体系,所以一般均衡分析方法是不可或缺的。时间因素在国际贸易理论分析中较少体现特征四:大多数贸易理论都是一种静态或比较静态分析19特征三多采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研究国际贸易必然会涉及不同国二、主要分析工具简要复习一下微观经济学工具生产厂商理论利润最大化消费者行为的理论效用的最大化20二、主要分析工具简要复习一下微观经济学工具生产厂商理论消费者(—)生产可能性边界与供给

1、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possibilityfrontier)表示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一国的全部资源所能生产的各种物品或劳务的最大产量。假设该经济社会只生产两种产品——X和Y,只使用两种生产要素——资本(K)和劳动(L)其他的一些基本假设如下所述:21(—)生产可能性边界与供给1、生产可能性边界21(1)所有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2)所有商品的生产技术条件都是既定的,并且规模收益不变;(3)所有生产要素的总供给都是固定不变的;(4)生产要素可在各部门间自由流动;(5)所有生产要素都充分利用;(6)经济活动中不存在外在性(Externality)22(1)所有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22假设X和Y两种产品的生产函数为X=FX(KX,LX)(1.1)Y=FY(KY,LY)(1.2)

=KX+KY(1.3)=LX+LY(1.4)KX,LX,KY,LY——X和Y两种产品所使用资本和劳动投入FX(·)和FY(·)——X和Y的生产技术条件FX(·)和FY(·)均为线性齐次函数——生产技术遵循规模收益不变规律资本的总供应量为劳动的总供应量为23假设X和Y两种产品的生产函数为KX,LX,KY,L生产可能性曲线——一国的供给条件在一国的技术、要素总量和某一个产品(如Y)的产出水平既定的情况下,另一产品(X)的最大产出或供应能力。在基本假设下,给定一国的资源总数,该国的生产只能发生在这条曲线上或曲线内边界线以内的点所反映的不是资源未被充分利用,就是生产无效率;边界线以外的点,仅就现有资源和技术而言是无法实现的;当生产处于生产边界线上时,资源则得到了充分利用,这时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必须以牺牲另一产品的生产为代价。030507090110130XYAB24生产可能性曲线——一国的供给条件在一国的技术、要素总量和某一机会成本为生产一单位的某一产品所必须放弃的其他产品的产出数量。X对Y的边际转换率MRT(marginalrateoftransformation)每多生产一单位X而少生产Y的数量。边际转换率可用来表示X的边际成本。它是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25机会成本为生产一单位的某一产品所必须放弃的其他产品的产出数量机会成本递增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外凸)机会成本就可以用通过A点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线的切线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即|dy/dx|。A向B方向移动时对应的切线斜率绝对值不断上升,机会成本递增原因——两部门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不同的生产要素组合030507090110130XYAB图1-2a在图中,A点转移到B点,增加X生产的机会成本就是以Y的生产的减少量来衡量的,即机会成本为-ΔY/△X。如果X的生产仅增加一个微小的量,那么机会成本就可以用通过A点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线的切线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即|dy/dx|。26机会成本递增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外凸)机会成本就可以用通过A固定机会成本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直线)020406080100120306090120150180小麦布匹图1-2b生产边界线上处处切线斜率相同X和Y两个部门采用的生产要素比例完全相同一个部门所释放出的资本和劳动,正好可以被另外一个部门完全吸收规模收益不变的条件下两个部门的生产减少或增加都是固定不变的,-ΔY/△X保持不变机会成本不变本课以下的内容里(“新贸易理论”部分除外),我们将始终假设所考察的经济社会要么机会递增,要么机会成本不变,因此,生产可能性边界只能是上述两种形状之一。27固定机会成本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直线)020406080103。商品市场均衡

现在假设X和Y的价格分别为PX和PY。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均衡时,商品的价格应等于其边际成本相对价格PX/PY就是用Y衡量的X的价格,X的机会成本则是以Y衡量的X的边际成本当两者相等,即相对价格等于机会成本时,生产点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位置也就确定了。生产可能性边界上任何一点都表示最高生产效率和充分就业得以实现,但究竟选择哪一点,则还要看两个商品的相对价格,即它们在市场上的交换比率。283。商品市场均衡现在假设X和Y的价格分别为PX和PY。生相对价格线Po(Po=PX/PY)与生产可能性边界相切,切点E就是生产均衡点在这一点X和Y供给分别为X0和Y0X和Y的仅取决于相对价格水平,与名义价格无关.如果X的相对价格上升至P1线,则生产均衡点由E转移到E’,X的供给增加,Y的供给则下降。29相对价格线Po(Po=PX/PY)与生产可能性边界相(二)消费者偏好与社会无差异曲线在需求方面,个体无差异曲线是描述单个消费者的偏好与福利的重要概念。在国际贸易中,我们更关注整个国家的福利,即判断国际贸易对一国福利而言究竟是一件好事,还是一件坏事。在研究国际贸易问题时,需要一种能衡量整个社会需求与福利的分析工具。30(二)消费者偏好与社会无差异曲线在需求方面,个体无差异曲线是社会无差异曲线

(communityindifferencecurve)反映了能使社会或国家获得同等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不同组合。通过个体无差异曲线的加总来构造一条可反映整个社会需求条件与福利的无差异曲线,即社会无差异曲线。在现实生活中,不同人之间的偏好可能是各不相同的。虽然对各种可能的消费组合,每个人都可根据个人的偏好加以排序,但由所有个体构成的集体或社会则可能无法有一个统一的偏好排序。31社会无差异曲线

(communityindifferenc阿罗不可能定理假设一个只有甲、乙、丙三个人的社会,有三种不同的商品组合,A、B、C,表1-1给出了甲、乙、丙三人关于这些商品组合的偏好顺序(由高到低)。三人投票,以多数票来决定集体偏好排序偏好排序甲乙丙1ABC2BCA3CAB例表1-1个人偏好排序三人无法从总体上对所有商品组合给出一个完备的排序。32阿罗不可能定理假设一个只有甲、乙、丙三个人的社会,偏好排序甲假设所有个体的偏好都是相同的因此必须对个人的偏好有所限定,才能得到一条能反映集体偏好的社会无差异曲线。我们假设所有个体的偏好都是相同的,集体的偏好与单个个体的偏好保持一致。每个人的无差异曲线的形状都是相同的,社会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和性质与个人无差异曲线也应一致,如图1-4所示。33假设所有个体的偏好都是相同的因此必须对个人的偏好有所限定,才社会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MRS(marginalrateofsubstitution)一国为保持在原来的无差异曲线上,多消费一单位X而必须放弃的Y的消费量。同一的无差异曲线上某点X对Y的边际替代率用该点的斜率的绝对值表示。02040608010030507090110XA国YⅠⅡⅢ

ABDC34社会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MRS020406080100305消费者均衡BB’线表示在X和Y的价格既定情况下一国的国民收入预算线,该预算线与社会无差异曲线的切点C表示整个社会消费处于均衡状态,这时对X和Y的总需求也就随之确定。35消费者均衡BB’线表示在X和Y的价格既定情况下一国的国民收入社会无差异曲线用途:(1)确定一国的均衡消费点。(2)衡量整个社会的福利若贸易的开展导致社会无差异曲线向远离坐标原点的方向移动,则判定贸易对该国是有益的。国家的整体福利水平提高并不意味着所有社会成员的福利水平都同时获得提高。消费点在同一条社会无差异曲线上移动,表示整个国家的福利水平不变,但也并不意味着所有社会成员的福利都不变。36社会无差异曲线用途:(1)确定一国的均衡消费点。36一般均衡分析运用生产可能性边界和社会无差异曲线分别在封闭和开放两种情况下分析一国一般均衡或相对价格的决定37一般均衡分析运用生产可能性边界和社会无差异曲线37三、封闭条件下的一般均衡(—)一般均衡条件与均衡解(1)生产达到均衡;(2)消费达到均衡;(3)市场出清。(1.6)(1.7)(1.8)38三、封闭条件下的一般均衡(—)一般均衡条件与均衡解(1)生产封闭市场的均衡生产可能性边界与社会无差异曲线切点E该切线斜率的绝对值等于X的相对价格P,这两条曲线共同决定了均衡状态下一国的相对价格水平、生产及消费。030507090110130YEU7060140生产者利润达到了最大化——生产可能性边界在该点的机会成本等于相对价格消费者达到效用最大化——社会无差异曲线在该点的边际替代率等于相对价格生产点与消费点重合,——两种商品的生产均等于消费,即市场出清。在E点39封闭市场的均衡生产可能性边界与社会无差异曲线切点E03050(二)国民供给曲线

与国民需求曲线一国某一商品对应于其相对价格的供给与需求40(二)国民供给曲线

与国民需求曲线一国某一商品国民供给曲线(a)任意选取x的三个不同的相对价格:1/2、1和2,三条相对价格线与生产可能性边界线的切点决定了生产均衡点D、E、Fx的产出分别为S1、S2、S3;(b)中,横坐标表示x的供给,纵坐标表示x的相对价格。画出对应于各种相对价格的x的供给,最后得出一条曲线NSx,表示该国x商品的供给曲线。该曲线斜率为正,表示随着x的相对价格的提高,其供给水平也随之提高。x的供给只取决于其相对价格,与绝对价格水平无关。41国民供给曲线(a)任意选取x的三个不同的相对价格:1/2、国民需求曲线(a)中,通过生产点D、E、F的三条相对价格线同时又是国民收入预算线。效用最大化应是国民收入预算线与社会无差异曲线的切点。当相对价格为1/2,1,2时,所有国民消费的x商品数量分别为D1,D2,D3;封闭情况下,D1无法达到(b)将对应于X不同相对价格与消费者希望得到的消费数量两者之间的关系绘制出来,就是x的国民需求曲线NDx。需求曲线NDx的斜率为负,x的消费与其相对价格成反比关系42国民需求曲线(a)中,通过生产点D、E、F的三条相对价格线同国民供给曲线与国民需求曲线的交点决定了封闭条件下的均衡生产、消费水平及相对价格。国民供给曲线与国民需求曲线反映的是一国供给与需求的各种潜在可能,实际发生的供给与需求只是众多潜在可能中的一种,那么究竟是哪一个呢?43国民供给曲线与国民需求曲线的交点决定了封闭条件下的均衡生产、(三)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差与国际贸易的发生A国x商品的相对价格等于1B国x商品的相对价格为2如果允许商品在两国之间自由流动A国X的相对价格要低于B国,B国从A国进口XB国Y商品的相对价格要低于A国,A国从B国进口Y商品。两国之间发生了贸易44(三)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差与国际贸易的发生A国x商品的相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贸易方向国际贸易是建立在相对价格差异基础之上的。由于A国在封闭条件下X商品的相对价格低于B国A国在X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Comparativeadvantage),在Y商品上处于比较劣势(Comparativedisadvantage);B国在Y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在X商品上处于比较劣势。两国之间的贸易方向取决于比较优势,即每个国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进口其处于比较劣势的商品。45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贸易方向国际贸易是建立在相对价格差异基础四、开放条件下的一般均衡(一)一般均衡条件与均衡解现在假定由于相对价格差的存在导致了国际贸易的发生,对于原来处于封闭状态下的国家(这里以A国为例)来说,封闭状态被打破,那么,在开放的状态下,该国经济如何进行调整并重新达到均衡呢?46四、开放条件下的一般均衡(一)一般均衡条件与均衡解一般均衡条件原来的市场出清条件在开放条件下被替换成了贸易平衡条件。均衡条件仍与封闭条件下一样(1)生产达到均衡;(2)消费达到均衡;(3)贸易平衡在开放条件下,假设该国面对一个新的相对价格水平Pw(1.9)(1.10)(1.11)(X的过剩需求)(Y的过剩供给)47一般均衡条件原来的市场出清条件在开放条件下被替换成了贸易平衡对(1.11)式稍加变换,可写成下列形式:左边:右边:(1.11)一国国民收入与总支出相等的条件贸易平衡条件该国在开放条件下的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该国在开放条件下的总支出48对(1.11)式稍加变换,可写成下列形式:(1.11)一国国一国经济的一般均衡

封闭条件下开放条件下图1-10,相对价格线Pw与生产可能性边界线的切点决定了生产均衡点(Q)这条相对价格线又表示该国的国民收入预算线,与社会无差异曲线的切点决定了消费均衡点(C点)与图1-5相比,差别是在开放条件下,生产均衡点与消费均衡点不再重合。X的生产大于其国内消费,Y的消费大于其国内生产。该国出口X进口Y。49一国经济的一般均衡

封闭条件下(二)国际均衡价格封闭状态A国X的相对价格p较低商品XA国B国商品YA国B国两国商品的相对价格之间的差异不断缩小,当两国的相对价格完全趋于一致时,两国国民之间的交易就达到了新的均衡,生产与消费也达到均衡.国际贸易建立在相对价格差的基础上,但反过来国际贸易又会消除相对价格差异,导致国际间商品价格的均等化。在新的均衡状态下,两国面对相同的价格水平,此时的价格称为国际均衡价格。开放后50(二)国际均衡价格封闭状态A国X的相对价格p较低商品XA国B当两国重新达到均衡时一国某一商品的进口(或出口)必等于另一国家该商品的出口(或进口)此时对应的相对价格就是国际均衡价格。51当两国重新达到均衡时51A国过剩供给曲线当相对价格>1时,过剩供给>0,国内生产>国内消费,多出的部分需出口当相对价格=1时,过剩供给=0,国内生产=国内消费,整个经济自给自足当相对价格<1时,过剩供给<0,国内生产<国内消费,不足的部分需进口图(b)中横坐标表示X的过剩供给,纵坐标表示x的相对价格52A国过剩供给曲线当相对价格>1时,过剩供给>0,国内生产>国B国过剩需求曲线图(b)中横坐标表示X的过剩需求,纵坐标表示x的相对价格53B国过剩需求曲线图(b)中横坐标表示X的过剩需求,纵坐标表示国际均衡价格的决定54国际均衡价格的决定54五、贸易利益(一)贸易利益的衡量贸易是否有益,如何衡量?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对这一点持怀疑态度。从亚当·斯密开始,一代代的经济学家都在不断努力地向人们证明或灌输这样一个古老的理念:贸易是有益的。现在通过贸易前后一国福利水平的变化来判断贸易利益是否存在。55五、贸易利益(一)贸易利益的衡量在现实生活中贸易利益的衡量开放前,生产和消费均衡点均在E点相对价格水平为P(=PX/PY)社会无差异曲线U1开放后,该国面对新的相对价格PW生产均衡点在Q点,消费均衡点在C点。社会无差异曲线U2该国从国际贸易中受益贸易后的国际均衡价格与贸易前的相对价格差距越大,贸易后的社会无差异曲线的位置就越偏上,因此贸易利益也就越大。56贸易利益的衡量开放前,56贸易条件(TermofTrade)贸易条件——即出口价格与进口价格之比TOT=(TermofTrade)贸易条件改善意味着该国从国际贸易中可获得更多的利益。57贸易条件(TermofTrade)57贸易所得贸易后的均衡相对价格就是贸易平衡时双方共同的相对价格。X030507090110130A国YAⅠ70602080ⅢBE020406080100B国Y20401401201206058贸易所得贸易后的均衡相对价格就是贸易平衡时双方共同的相对价格贸易利益的衡量国际贸易是一种互利的行为参与贸易的各国都能从中获益现实中总存在反对自由贸易的势力!!!一国从国际贸易中所获利益的多寡取决于什么该国的贸易条件每个国民都能从中受益??社会无差异曲线的上移并不代表每个人的福利水平都提高N0!59贸易利益的衡量国际贸易是一种互利的行为现实中总存在反对自由贸(二)贸易利益的分解来自于交换的利益

——如果个人或国家之间拥有不同的商品禀赋或不同的偏好,那么通过互相之间的商品交易,他们均可改善各自的福利;来自于专业化的利益

——个体或国家之间可以通过专门从事其效率相对最高的生产来获得额外的利益。60(二)贸易利益的分解来自于交换的利益60F030507090110130A国YEⅠ70602080ⅢQCⅡ10061F030507090110130A国YEⅠ70602080所得利益的分解假定一国从封闭到开放分两步走EFCQCIC0CIC’CIC1P0P1P1钢铁大米O第一步,生产不能立刻进行调整,生产点不变,消费点由E点转移到F点,福利水平的提高来自于在生产不变的情况下从国际交换中获得利益第二步,生产者对价格变化作出反应,生产点E点向右下方转移到Q点,消费点由F点转移C点,社会无差异曲线表示在相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由于生产的专业化而获得的额外利益。62所得利益的分解假定一国从封闭到开放分两步走EFCQCIC第三节国际贸易的起因国际贸易建立在相对价格差的基础上。相对价格取决于供需两方面因素,从供需两方面去探讨相对价格差产生的原因。63第三节国际贸易的起因国际贸易建立在相对价格差的基础上。63一、一个没有贸易的假想世界

假设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封闭条件即使允许商品在两国之间自由流动,贸易也不会发生相对价格一定相同生产可能性边界相同社会无差异曲线相同形状与位置由生产技术条件和要素禀赋共同决定。两国相应部门的生产函数相同两国两种生产要素的总供应量分别相同两国消费者偏好相同+在规模收益不变和完全竞争的情况下64一、一个没有贸易的假想世界

假设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两个国家在封闭条件下的一般均衡65两个国家在封闭条件下的一般均衡65两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线即使位置不同,但只要形状相同,也可以保证两国的相对价格完全一致B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位于A国的之外,两国在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水平是完全一致的两条相对价格线PA与PB是平行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线的端点由生产要素总量决定如果一国的资本与劳动的总供应量同比例增加,由于规模收益不变,其生产可能性边界线的两个端点也会以同样的比例延伸出去,即其生产可能性边界将平行向外移动。如果两国的资本与劳动总量之比(以下称相对要素禀赋)相同在相应产品的生产技术条件相同,两国相对价格相同66两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线即使位置不同,但只要形状相同,也可以保两国在封闭条件下,相对价格完全相同的条件(1)两国相同商品的生产函数相同;(2)两国的相对要素禀赋相同;(3)两国的消费偏好相同;(4)规模收益不变;(5)两国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并且不存在外部经济性。在这些条件下国际贸易是不可能发生的。缺少任何一个,原来不存在贸易的假想状态就会被打破,贸易基础就产生了。67两国在封闭条件下,相对价格完全相同的条件(1)两国相同商品二、国际贸易的起因两国间的生产技术不相同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形状也将随之不同。由于社会无差异曲线的形状仍是相同的,所以两国在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肯定不同,两国开展贸易的基础也就产生了。生产技术差异便是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起因。(1)两国相同商品的生产函数相同;(2)两国的相对要素禀赋相同;(3)两国的消费偏好相同;(4)规模收益不变;(5)两国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并且不存在外部经济性。去掉第(1)项条件假设68二、国际贸易的起因两国间的生产技术不相同(1)两国相同商品的二、国际贸易的起因两国生产可能性边界形状就会不相同,相对价格差就会出现,相对要禀赋差异成为国际贸易的另一个重要起因。(1)两国相同商品的生产函数相同;

(2)两国的相对要素禀赋相同;(3)两国的消费偏好相同;(4)规模收益不变;(5)两国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并且不存在外部经济性。去掉第(2)项条件假设在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史上,从供给方面,即从生产技术差异和要素禀赋差异这两个方面来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和影响的两类贸易理论,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69二、国际贸易的起因两国生产可能性边界形状就会不相同,相对价格二、国际贸易的起因如果两国的供给条件一样,需求方面的差异也同样可引起国际贸易的发生。(1)两国相同商品的生产函数相同;(2)两国的相对要素禀赋相同;

(3)两国的消费偏好相同;

(4)规模收益不变;(5)两国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并且不存在外部经济性。去掉第(3)项条件假设70二、国际贸易的起因如果两国的供给条件一样,需求方面的差异也同基于不同偏好的贸易020406080100Y2040140120120601401601808010016018071基于不同偏好的贸易020406080100Y20401401二、国际贸易的起因在规模收益递增或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相对价格差不再是国际贸易的惟一基础。但国际贸易仍可发生,规模经济会导致国际分工的完全专业化,不同的国家可以选择生产不同品种的商品,然后互相交换。在不完全竞争情况下,前面所介绍的基于完全竞争的分析方法和模型也不再适用。国际贸易理论实际上包括两类不同的理论体系:国际贸易的完全竞争理论/不完全竞争理论(1)两国相同商品的生产函数相同;(2)两国的相对要素禀赋相同;(3)两国的消费偏好相同;

(4)规模收益不变;(5)两国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并且不存在外部经济性。去掉第(4)或(5)项条件假设72二、国际贸易的起因在规模收益递增或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相对价格在以下的各章里,我们将依次去掉前面的各项假设条件,分别探讨国际贸易的起因及其影响。虽然现实中上述各种因素可能同时存在,不可分割,但从抽象角度讲,我们可以把各种因素分解开来,分别加以分析,以便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国际贸易的基础。73在以下的各章里,我们将依次去掉前面的各项假设条件,分别探讨国Q&A问答环节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学问学问,边学边问。

He

is

quick

and

eager

to

learn.

Learning

is

learning

and

asking.74Q&A问答环节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学问学问,边学边问。

结束语

CONCLUSION

感谢参与本课程,也感激大家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与积极的参与。课程后会发放课程满意度评估表,如果对我们课程或者工作有什么建议和意见,也请写在上边,来自于您的声音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和帮助,大家在填写评估表的同时,也预祝各位步步高升,真心期待着再次相会!75结束语

CONCLUSION

感谢参与本课程,也感激大家对我最后、感谢您的到来·讲师:XXXX·时间:202X.XX.XX76最后、感谢您的到来76第一篇国际贸易理论77第一篇国际贸易理论1010203概况三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整体概况概况一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概况二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78010203概况三整体概况概况一概况二2第一章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

以微观经济学为理论基础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和影响79第一章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

3一、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对象与目的二、国际贸易理论的分析方法与模型框架三、国际贸易的起因80一、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对象与目的4第一节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对象与目的81第一节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对象与目的5国际贸易商品(或货物)的跨国流动既包括商品贸易也包括要素贸易狭义广义82国际贸易商品(或货物)的跨国流动既包括商品贸易也包括要素贸易国际贸易理论与微观经济学的内在联系为什么要区分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WHY?单个经济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研究两个或两个以上经济社会之间的资源配置问题,即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问题微观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83国际贸易理论与微观经济学的内在联系为什么要区分国际贸易与国内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区别国际间比国内低劳动力、资本要素价格:国内相同国际不同生产要素流动程度不同现实中,国际贸易常会受到一些人为障碍的影响。国际贸易利益和贸易政策的经济影响和福利效应如关税和非关税措施84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区别国际间比国内低生产要素流动程度不同现研究方法是什么?为什么?解释诸如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贸易形态的决定、贸易政策措施对国内经济活动(如价格、生产、消费、收人分配)的影响等问题;应当与不应当?对某一贸易现象提出价值判断如就一国贸易政策的制定提出依据。

(是采用自由贸易的做法,还是应采取贸易保护主义做法)规范分析(Normativeanalysis)实证分析(Positiveanalysis)85研究方法是什么?为什么?应当与不应当?规范分析实证分析9研究内容国际贸易纯理论贸易原因贸易模式贸易利益及分配国际贸易政策理论贸易政策对各国各项经济活动与福利的影响不同条件或环境下,政府在贸易政策制定中的最佳选择86研究内容国际贸易纯理论10第二节国际贸易理论的

基本分析方法与模型框架一、国际贸易研究方法的特点二、主要分析工具三、封闭条件下的一般均衡四、开放条件下的一般均衡五、贸易利益87第二节国际贸易理论的

基本分析方法与模一、国际贸易研究方法的特点国际贸易理论研究方法有4个基本特征微观经济学以单个消费者和厂商为基本单位研究个体之间的经济关系经济行为主体背后并无政治文化背景的差异。国际贸易涉及到国家的界限以国家为单位既考虑个体的行为,又考虑国家(或政府)的行为88一、国际贸易研究方法的特点国际贸易理论研究方法有4个基本特征特征一:国际贸易理论分析不涉及货币因素不考虑各国货币制度的差异与关系的影响即在分析时假定这是一个物物交易的世界。货币因素的影响在国际金融理论探讨主要理由是基于这样一个假设:经济行为主体的决策取决于所有价格,而不是仅仅依靠部分价格信息。在“实际”经济没有变动的情形下,他不会改变决策。89特征一:国际贸易理论分析不涉及货币因素不考虑各国货币制度的差[例1]假设某一农场主在决定种植哪一种农产品时,面临两个选择——小麦与玉米,两种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完全相同。开始,两种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假设是相同的对于该农场主来说,无论种植哪一种作物,利润都是一样的,假定农场主选择种植玉米。过了一段时间后,市场上小麦价格翻了一番农场主是否就决定下一年改种小麦呢?90[例1]假设某一农场主在决定种植哪一种农产品时,面临两个选择回答是不一定视玉米价格的变化而定如果玉米的价格也翻了一番,农场主没有必要改种小麦;如果玉米价格未变或上涨幅度小于小麦,农场主肯定会改种小麦。农场主将来种植哪一种作物,取决于两种作物价格的相对变化,而不是其中某一种作物的价格变化。91回答是不一定视玉米价格的变化而定如果玉米的价格也翻了一番,如例2假设某一消费者的货币收入(又称名义收入)提高了10%,那么他所消费的商品数量是否也会增加10%呢?理性经济行为主体不会被某些货币变化因素所蒙蔽,能够作出正确判断。——“货币幻觉”相对价格是最重要若物价水平也上涨了10%,消费者的名义收入虽然增加了,但其实际购买力并没有增加,即实际收入不变。不一定92例2假设某一消费者的货币收入(又称名义收入)提高了10%,那相对价格PX/PY—商品X的相对价格。PX和PY—商品X和Y的货币价格,名义价格用商品Y代替货币,作为商品X的计价单位它表示用一个单位的商品X与商品Y进行交换,所能得到的商品Y的数量。两种商品的货币价格同比例变化,相对价格并不改变相对价格表达的是一种纯粹的物物交换关系,与货币因素无关。经济行为主体的行为只取决于相对价格,而与名义价格无关。93相对价格PX/PY—商品X的相对价格。PX和PY特征二2*2*2模型在分析框架上,各种贸易理论模型大都假定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两种商品(或部门)且生产要素不超过两个。大学本科阶段的经济学类教材所采用的理论模型大都以几何形式为主——二维坐标图分析法优点:直观明了,便于理解,论证过程较为严密缺点:经济模型不得不简化,限定在二维范围内94特征二2*2*2模型在分析框架上,各种贸易理论模型大特征三多采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研究国际贸易必然会涉及不同国家的价格体系,所以一般均衡分析方法是不可或缺的。时间因素在国际贸易理论分析中较少体现特征四:大多数贸易理论都是一种静态或比较静态分析95特征三多采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研究国际贸易必然会涉及不同国二、主要分析工具简要复习一下微观经济学工具生产厂商理论利润最大化消费者行为的理论效用的最大化96二、主要分析工具简要复习一下微观经济学工具生产厂商理论消费者(—)生产可能性边界与供给

1、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possibilityfrontier)表示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一国的全部资源所能生产的各种物品或劳务的最大产量。假设该经济社会只生产两种产品——X和Y,只使用两种生产要素——资本(K)和劳动(L)其他的一些基本假设如下所述:97(—)生产可能性边界与供给1、生产可能性边界21(1)所有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2)所有商品的生产技术条件都是既定的,并且规模收益不变;(3)所有生产要素的总供给都是固定不变的;(4)生产要素可在各部门间自由流动;(5)所有生产要素都充分利用;(6)经济活动中不存在外在性(Externality)98(1)所有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22假设X和Y两种产品的生产函数为X=FX(KX,LX)(1.1)Y=FY(KY,LY)(1.2)

=KX+KY(1.3)=LX+LY(1.4)KX,LX,KY,LY——X和Y两种产品所使用资本和劳动投入FX(·)和FY(·)——X和Y的生产技术条件FX(·)和FY(·)均为线性齐次函数——生产技术遵循规模收益不变规律资本的总供应量为劳动的总供应量为99假设X和Y两种产品的生产函数为KX,LX,KY,L生产可能性曲线——一国的供给条件在一国的技术、要素总量和某一个产品(如Y)的产出水平既定的情况下,另一产品(X)的最大产出或供应能力。在基本假设下,给定一国的资源总数,该国的生产只能发生在这条曲线上或曲线内边界线以内的点所反映的不是资源未被充分利用,就是生产无效率;边界线以外的点,仅就现有资源和技术而言是无法实现的;当生产处于生产边界线上时,资源则得到了充分利用,这时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必须以牺牲另一产品的生产为代价。030507090110130XYAB100生产可能性曲线——一国的供给条件在一国的技术、要素总量和某一机会成本为生产一单位的某一产品所必须放弃的其他产品的产出数量。X对Y的边际转换率MRT(marginalrateoftransformation)每多生产一单位X而少生产Y的数量。边际转换率可用来表示X的边际成本。它是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101机会成本为生产一单位的某一产品所必须放弃的其他产品的产出数量机会成本递增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外凸)机会成本就可以用通过A点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线的切线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即|dy/dx|。A向B方向移动时对应的切线斜率绝对值不断上升,机会成本递增原因——两部门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不同的生产要素组合030507090110130XYAB图1-2a在图中,A点转移到B点,增加X生产的机会成本就是以Y的生产的减少量来衡量的,即机会成本为-ΔY/△X。如果X的生产仅增加一个微小的量,那么机会成本就可以用通过A点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线的切线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即|dy/dx|。102机会成本递增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外凸)机会成本就可以用通过A固定机会成本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直线)020406080100120306090120150180小麦布匹图1-2b生产边界线上处处切线斜率相同X和Y两个部门采用的生产要素比例完全相同一个部门所释放出的资本和劳动,正好可以被另外一个部门完全吸收规模收益不变的条件下两个部门的生产减少或增加都是固定不变的,-ΔY/△X保持不变机会成本不变本课以下的内容里(“新贸易理论”部分除外),我们将始终假设所考察的经济社会要么机会递增,要么机会成本不变,因此,生产可能性边界只能是上述两种形状之一。103固定机会成本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直线)020406080103。商品市场均衡

现在假设X和Y的价格分别为PX和PY。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均衡时,商品的价格应等于其边际成本相对价格PX/PY就是用Y衡量的X的价格,X的机会成本则是以Y衡量的X的边际成本当两者相等,即相对价格等于机会成本时,生产点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位置也就确定了。生产可能性边界上任何一点都表示最高生产效率和充分就业得以实现,但究竟选择哪一点,则还要看两个商品的相对价格,即它们在市场上的交换比率。1043。商品市场均衡现在假设X和Y的价格分别为PX和PY。生相对价格线Po(Po=PX/PY)与生产可能性边界相切,切点E就是生产均衡点在这一点X和Y供给分别为X0和Y0X和Y的仅取决于相对价格水平,与名义价格无关.如果X的相对价格上升至P1线,则生产均衡点由E转移到E’,X的供给增加,Y的供给则下降。105相对价格线Po(Po=PX/PY)与生产可能性边界相(二)消费者偏好与社会无差异曲线在需求方面,个体无差异曲线是描述单个消费者的偏好与福利的重要概念。在国际贸易中,我们更关注整个国家的福利,即判断国际贸易对一国福利而言究竟是一件好事,还是一件坏事。在研究国际贸易问题时,需要一种能衡量整个社会需求与福利的分析工具。106(二)消费者偏好与社会无差异曲线在需求方面,个体无差异曲线是社会无差异曲线

(communityindifferencecurve)反映了能使社会或国家获得同等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不同组合。通过个体无差异曲线的加总来构造一条可反映整个社会需求条件与福利的无差异曲线,即社会无差异曲线。在现实生活中,不同人之间的偏好可能是各不相同的。虽然对各种可能的消费组合,每个人都可根据个人的偏好加以排序,但由所有个体构成的集体或社会则可能无法有一个统一的偏好排序。107社会无差异曲线

(communityindifferenc阿罗不可能定理假设一个只有甲、乙、丙三个人的社会,有三种不同的商品组合,A、B、C,表1-1给出了甲、乙、丙三人关于这些商品组合的偏好顺序(由高到低)。三人投票,以多数票来决定集体偏好排序偏好排序甲乙丙1ABC2BCA3CAB例表1-1个人偏好排序三人无法从总体上对所有商品组合给出一个完备的排序。108阿罗不可能定理假设一个只有甲、乙、丙三个人的社会,偏好排序甲假设所有个体的偏好都是相同的因此必须对个人的偏好有所限定,才能得到一条能反映集体偏好的社会无差异曲线。我们假设所有个体的偏好都是相同的,集体的偏好与单个个体的偏好保持一致。每个人的无差异曲线的形状都是相同的,社会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和性质与个人无差异曲线也应一致,如图1-4所示。109假设所有个体的偏好都是相同的因此必须对个人的偏好有所限定,才社会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MRS(marginalrateofsubstitution)一国为保持在原来的无差异曲线上,多消费一单位X而必须放弃的Y的消费量。同一的无差异曲线上某点X对Y的边际替代率用该点的斜率的绝对值表示。02040608010030507090110XA国YⅠⅡⅢ

ABDC110社会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MRS020406080100305消费者均衡BB’线表示在X和Y的价格既定情况下一国的国民收入预算线,该预算线与社会无差异曲线的切点C表示整个社会消费处于均衡状态,这时对X和Y的总需求也就随之确定。111消费者均衡BB’线表示在X和Y的价格既定情况下一国的国民收入社会无差异曲线用途:(1)确定一国的均衡消费点。(2)衡量整个社会的福利若贸易的开展导致社会无差异曲线向远离坐标原点的方向移动,则判定贸易对该国是有益的。国家的整体福利水平提高并不意味着所有社会成员的福利水平都同时获得提高。消费点在同一条社会无差异曲线上移动,表示整个国家的福利水平不变,但也并不意味着所有社会成员的福利都不变。112社会无差异曲线用途:(1)确定一国的均衡消费点。36一般均衡分析运用生产可能性边界和社会无差异曲线分别在封闭和开放两种情况下分析一国一般均衡或相对价格的决定113一般均衡分析运用生产可能性边界和社会无差异曲线37三、封闭条件下的一般均衡(—)一般均衡条件与均衡解(1)生产达到均衡;(2)消费达到均衡;(3)市场出清。(1.6)(1.7)(1.8)114三、封闭条件下的一般均衡(—)一般均衡条件与均衡解(1)生产封闭市场的均衡生产可能性边界与社会无差异曲线切点E该切线斜率的绝对值等于X的相对价格P,这两条曲线共同决定了均衡状态下一国的相对价格水平、生产及消费。030507090110130YEU7060140生产者利润达到了最大化——生产可能性边界在该点的机会成本等于相对价格消费者达到效用最大化——社会无差异曲线在该点的边际替代率等于相对价格生产点与消费点重合,——两种商品的生产均等于消费,即市场出清。在E点115封闭市场的均衡生产可能性边界与社会无差异曲线切点E03050(二)国民供给曲线

与国民需求曲线一国某一商品对应于其相对价格的供给与需求116(二)国民供给曲线

与国民需求曲线一国某一商品国民供给曲线(a)任意选取x的三个不同的相对价格:1/2、1和2,三条相对价格线与生产可能性边界线的切点决定了生产均衡点D、E、Fx的产出分别为S1、S2、S3;(b)中,横坐标表示x的供给,纵坐标表示x的相对价格。画出对应于各种相对价格的x的供给,最后得出一条曲线NSx,表示该国x商品的供给曲线。该曲线斜率为正,表示随着x的相对价格的提高,其供给水平也随之提高。x的供给只取决于其相对价格,与绝对价格水平无关。117国民供给曲线(a)任意选取x的三个不同的相对价格:1/2、国民需求曲线(a)中,通过生产点D、E、F的三条相对价格线同时又是国民收入预算线。效用最大化应是国民收入预算线与社会无差异曲线的切点。当相对价格为1/2,1,2时,所有国民消费的x商品数量分别为D1,D2,D3;封闭情况下,D1无法达到(b)将对应于X不同相对价格与消费者希望得到的消费数量两者之间的关系绘制出来,就是x的国民需求曲线NDx。需求曲线NDx的斜率为负,x的消费与其相对价格成反比关系118国民需求曲线(a)中,通过生产点D、E、F的三条相对价格线同国民供给曲线与国民需求曲线的交点决定了封闭条件下的均衡生产、消费水平及相对价格。国民供给曲线与国民需求曲线反映的是一国供给与需求的各种潜在可能,实际发生的供给与需求只是众多潜在可能中的一种,那么究竟是哪一个呢?119国民供给曲线与国民需求曲线的交点决定了封闭条件下的均衡生产、(三)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差与国际贸易的发生A国x商品的相对价格等于1B国x商品的相对价格为2如果允许商品在两国之间自由流动A国X的相对价格要低于B国,B国从A国进口XB国Y商品的相对价格要低于A国,A国从B国进口Y商品。两国之间发生了贸易120(三)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差与国际贸易的发生A国x商品的相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贸易方向国际贸易是建立在相对价格差异基础之上的。由于A国在封闭条件下X商品的相对价格低于B国A国在X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Comparativeadvantage),在Y商品上处于比较劣势(Comparativedisadvantage);B国在Y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在X商品上处于比较劣势。两国之间的贸易方向取决于比较优势,即每个国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进口其处于比较劣势的商品。121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贸易方向国际贸易是建立在相对价格差异基础四、开放条件下的一般均衡(一)一般均衡条件与均衡解现在假定由于相对价格差的存在导致了国际贸易的发生,对于原来处于封闭状态下的国家(这里以A国为例)来说,封闭状态被打破,那么,在开放的状态下,该国经济如何进行调整并重新达到均衡呢?122四、开放条件下的一般均衡(一)一般均衡条件与均衡解一般均衡条件原来的市场出清条件在开放条件下被替换成了贸易平衡条件。均衡条件仍与封闭条件下一样(1)生产达到均衡;(2)消费达到均衡;(3)贸易平衡在开放条件下,假设该国面对一个新的相对价格水平Pw(1.9)(1.10)(1.11)(X的过剩需求)(Y的过剩供给)123一般均衡条件原来的市场出清条件在开放条件下被替换成了贸易平衡对(1.11)式稍加变换,可写成下列形式:左边:右边:(1.11)一国国民收入与总支出相等的条件贸易平衡条件该国在开放条件下的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该国在开放条件下的总支出124对(1.11)式稍加变换,可写成下列形式:(1.11)一国国一国经济的一般均衡

封闭条件下开放条件下图1-10,相对价格线Pw与生产可能性边界线的切点决定了生产均衡点(Q)这条相对价格线又表示该国的国民收入预算线,与社会无差异曲线的切点决定了消费均衡点(C点)与图1-5相比,差别是在开放条件下,生产均衡点与消费均衡点不再重合。X的生产大于其国内消费,Y的消费大于其国内生产。该国出口X进口Y。125一国经济的一般均衡

封闭条件下(二)国际均衡价格封闭状态A国X的相对价格p较低商品XA国B国商品YA国B国两国商品的相对价格之间的差异不断缩小,当两国的相对价格完全趋于一致时,两国国民之间的交易就达到了新的均衡,生产与消费也达到均衡.国际贸易建立在相对价格差的基础上,但反过来国际贸易又会消除相对价格差异,导致国际间商品价格的均等化。在新的均衡状态下,两国面对相同的价格水平,此时的价格称为国际均衡价格。开放后126(二)国际均衡价格封闭状态A国X的相对价格p较低商品XA国B当两国重新达到均衡时一国某一商品的进口(或出口)必等于另一国家该商品的出口(或进口)此时对应的相对价格就是国际均衡价格。127当两国重新达到均衡时51A国过剩供给曲线当相对价格>1时,过剩供给>0,国内生产>国内消费,多出的部分需出口当相对价格=1时,过剩供给=0,国内生产=国内消费,整个经济自给自足当相对价格<1时,过剩供给<0,国内生产<国内消费,不足的部分需进口图(b)中横坐标表示X的过剩供给,纵坐标表示x的相对价格128A国过剩供给曲线当相对价格>1时,过剩供给>0,国内生产>国B国过剩需求曲线图(b)中横坐标表示X的过剩需求,纵坐标表示x的相对价格129B国过剩需求曲线图(b)中横坐标表示X的过剩需求,纵坐标表示国际均衡价格的决定130国际均衡价格的决定54五、贸易利益(一)贸易利益的衡量贸易是否有益,如何衡量?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对这一点持怀疑态度。从亚当·斯密开始,一代代的经济学家都在不断努力地向人们证明或灌输这样一个古老的理念:贸易是有益的。现在通过贸易前后一国福利水平的变化来判断贸易利益是否存在。131五、贸易利益(一)贸易利益的衡量在现实生活中贸易利益的衡量开放前,生产和消费均衡点均在E点相对价格水平为P(=PX/PY)社会无差异曲线U1开放后,该国面对新的相对价格PW生产均衡点在Q点,消费均衡点在C点。社会无差异曲线U2该国从国际贸易中受益贸易后的国际均衡价格与贸易前的相对价格差距越大,贸易后的社会无差异曲线的位置就越偏上,因此贸易利益也就越大。132贸易利益的衡量开放前,56贸易条件(TermofTrade)贸易条件——即出口价格与进口价格之比TOT=(TermofTrade)贸易条件改善意味着该国从国际贸易中可获得更多的利益。133贸易条件(TermofTrade)57贸易所得贸易后的均衡相对价格就是贸易平衡时双方共同的相对价格。X030507090110130A国YAⅠ70602080ⅢBE020406080100B国Y204014012012060134贸易所得贸易后的均衡相对价格就是贸易平衡时双方共同的相对价格贸易利益的衡量国际贸易是一种互利的行为参与贸易的各国都能从中获益现实中总存在反对自由贸易的势力!!!一国从国际贸易中所获利益的多寡取决于什么该国的贸易条件每个国民都能从中受益??社会无差异曲线的上移并不代表每个人的福利水平都提高N0!135贸易利益的衡量国际贸易是一种互利的行为现实中总存在反对自由贸(二)贸易利益的分解来自于交换的利益

——如果个人或国家之间拥有不同的商品禀赋或不同的偏好,那么通过互相之间的商品交易,他们均可改善各自的福利;来自于专业化的利益

——个体或国家之间可以通过专门从事其效率相对最高的生产来获得额外的利益。136(二)贸易利益的分解来自于交换的利益60F030507090110130A国YEⅠ70602080ⅢQCⅡ100137F030507090110130A国YEⅠ70602080所得利益的分解假定一国从封闭到开放分两步走EFCQCIC0CIC’CIC1P0P1P1钢铁大米O第一步,生产不能立刻进行调整,生产点不变,消费点由E点转移到F点,福利水平的提高来自于在生产不变的情况下从国际交换中获得利益第二步,生产者对价格变化作出反应,生产点E点向右下方转移到Q点,消费点由F点转移C点,社会无差异曲线表示在相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由于生产的专业化而获得的额外利益。138所得利益的分解假定一国从封闭到开放分两步走EFCQCIC第三节国际贸易的起因国际贸易建立在相对价格差的基础上。相对价格取决于供需两方面因素,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