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针灸治疗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针灸治疗
面神经解剖结构面神经(第七对颅神经,混合神经):
1、运动神经纤维:支配面部表情肌
2、感觉神经纤维(1)一般感觉神经纤维:支配面部、耳后皮肤(2)鼓索神经:支配味觉(3)镫骨神经:支配听觉3、副交感神经纤维(1)支配泪腺(2)支配唾液腺面神经解剖结构面神经(第七对颅神经,混合神经):上半部(核上部):接受双侧皮质延髓束纤维支配。下半部(核下部):接受对侧交叉过来的皮质延髓束纤维支配。上半部(核上部):面神经麻痹的分类
面神经麻痹是以颜面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面瘫)。临床分为周围性和中枢性两类,两者在发病病因和临床症状有所不同,应注意鉴别。
面神经麻痹的分类核上性口角歪斜眼裂以下单侧支配核上性损伤-中枢性面瘫是由面神经核以上至大脑皮层中枢间的病损所引起的面肌瘫痪,其特点是:
1、病损对侧眼眶以下的面肌瘫痪;
2、常伴有面瘫同侧的肢体偏瘫
3、无味觉和涎液分泌障碍。
核上性核上性损伤-中枢性面瘫核下性口眼歪斜眼裂以上双侧支配
核下性损伤-周围性面瘫是因为面神经核及面神经病损所引起的面瘫称周围性面瘫。
特点是:
1、病变同侧所有的面肌均瘫痪;
2、如有肢体瘫痪,常为面瘫对侧的肢体受累,例如,脑干病变而引起的交叉性瘫痪;
3、可有病侧舌前2/3的味觉减退及涎液分泌障碍。核下性核下性损伤-周围性面瘫中枢性面瘫周围性面瘫中枢性面瘫周围性面瘫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病因病理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病因病理中医病因病机周围性面瘫属祖国医学“口眼歪斜”的范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中医学认为面瘫是因人体正气不足,脉络空虚,风邪挟痰乘虚入中面部脉络,致使气血闭阻,筋脉失养,肌肉迟缓不收,而发生口眼歪斜。因此,其形成以风、痰、瘀为表,以虚为本,按照疾病的分期,辨证施治,分别采用祛风化痰、活血通络、补虚益气等基本大法。中医病因病机周围性面瘫属祖国医学“正气不足脉络空虚面部筋脉(太阳经筋、阳明经筋)经气阻滞脉络失养筋肉纵缓不收面瘫面部筋脉经气阻滞面瘫辨证分型要点辨证分型要点临床表现可见于任何年龄,无性别差异。多为单侧,双侧者甚少。发病与季节无关,通常急性起病,一侧面部表情肌突然瘫痪,可于数小进内达到高峰。有的患者病前1-3天患侧外耳道耳后乳突区疼痛,常于清晨洗漱时发现或被他人发现口角歪斜。临床表现可见于任何年龄,无性别差异。多为单侧,双侧者甚少。检查可见同侧额纹消失,不能皱眉,因眼轮匝肌瘫痪,眼裂增大,作闭眼动作时,眼睑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而眼球则向外上方转动并露出白色巩膜,称Bell现象。下眼睑外翻,泪液不易流入鼻泪管而溢出眼外。病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示齿时口角被牵向健侧。不能作噘嘴和吹口哨动作,患侧口角漏气,进食及嗽口时汤水从病侧口角漏出。由于颊肌瘫痪,食物常滞留于齿颊之间。检查可见同侧额纹消失,不能皱眉,因眼轮匝肌瘫痪,眼裂增大,作若病变波及鼓索神经,除上述症状外,尚可有同侧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蹬骨肌支以上部位受累时,因蹬骨肌瘫痪,同时还可出现同侧听觉过敏。膝状神经节受累时除面瘫、味觉障碍和听觉过敏外,还有同侧唾液、泪腺分泌障碍,耳内及耳后疼痛,外耳道及耳廓部位带状疱疹,称膝状神经节综合征(Ramsay-Huntsyndrome)。若病变波及鼓索神经,除上述症状外,尚可有同侧舌前2/3味觉减临床表现(一)症状1.发病突然,常于清晨洗漱时发现一侧口角漏水2.患侧面部板滞、麻木、松弛3.食物停留于患侧齿颊间4.患侧耳后、耳下、面部疼痛,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听觉过敏5.或伴流泪、流涎6.久病患侧面肌挛缩,口角歪向病侧的“倒错”现象临床表现(一)症状(二)体征患侧出现:1、额纹变浅消失2、眼裂变大,眼睛闭合不良,露睛流泪3、鼻唇沟变浅或消失4、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歪向健侧5、蹙额、皱眉、吹口哨、鼓颊困难(二)体征患侧出现: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针灸治疗教学教材课件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针灸治疗教学教材课件
本病的症状在1-3天到达高峰期,通常在起病1-2周内开始恢复,1-2月内症状明显好转,约2/3患者可完全恢复正常。
本病的症状在1-3天到达高峰期,通常在
针灸治疗基本治法:祛风通络,疏调经筋
针灸治疗选取手足太阳经、手足阳明经穴为主主穴攒竹、鱼腰四白、阳白地仓透颊车疏调局部经气,温经散寒颧髎、太阳翳风合谷、外关、足三里、太冲通经活络,疏肝健脾局部取穴循经远取选取手足太阳经、手足阳明经穴为主主穴局部取穴循经远取配穴:1.风寒:风池2.风热:曲池3.眼睑闭合不全:睛明4.鼻唇沟变浅:迎香5.颏唇沟歪斜:承浆6.后期:大椎、足三里、脾俞、百会等7.倒错现象:补健侧,泻患侧配穴:操作方法:急性期:面部宜浅刺、透刺、轻刺激、平补平泻其他部位腧穴可用泻法,寒可加灸,风热用放血疗法恢复期:可采用电针治疗(疏密波、连续波),电针治疗要把握好度,以避免出现面肌痉挛或倒错现象。可配合灸法(温针灸)、TDP照射、面部热敷和按摩,以达到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效果。操作方法:急性期:其他疗法:1.皮肤针法:患侧面部、耳后叩刺2.闪罐、走罐法:在患侧颜面部采用闪罐、走罐法,反复循环拔罐5~10min,至皮肤潮红为宜3.刺络拔罐法:患侧面部、耳后、膀胱经4.穴位贴敷法:马钱子0.3g或白附子捣烂,敷于太阳、下关穴等处,保留5-7天其他疗法:5.穴位注射
选穴:地仓、颊车、翳风、牵正每次1~2穴;
药物:VitB1、VitB12、甲钴胺注射液任选一种,每穴注射0.3~0.5ml,隔日一次6.耳尖放血:适应于风热型面瘫。(耳背静脉放血)7.穴位埋线:适应于面瘫经久不愈者5.穴位注射
选穴:地仓、颊车、翳风、牵正每次1~2注意事项:1、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耐心做好解释和安慰疏导工作,缓解其紧张情绪,以提高治疗效果2、本病初起时针刺量不宜过强3、避免风吹受寒,可戴口罩、眼罩防护4、因眼睑闭合不全,应注意防止眼部感染,每日可点滴眼药水5、如3个月~6个月内不能恢复,多留有后遗症注意事项:1、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耐心做好解释和6、个人护理:热敷祛风:以生姜末局部敷于面瘫侧,每日1/2小时;温湿毛巾热敷面部,每日2-3次,并于早晚自行按摩患侧,按摩时力度要适宜,部位准确。只要患侧面肌能运动,就可自行对镜子做皱额闭眼吹口哨示齿等动作,每天可做多次。对于防止麻痹肌肉的萎缩及促进康复是非常重要的。此外面瘫患者应注意不能用冷水洗脸,避免直接吹风,注意天气变化,及时添加衣物防止感冒。6、个人护理:谢谢!谢谢!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针灸治疗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针灸治疗
面神经解剖结构面神经(第七对颅神经,混合神经):
1、运动神经纤维:支配面部表情肌
2、感觉神经纤维(1)一般感觉神经纤维:支配面部、耳后皮肤(2)鼓索神经:支配味觉(3)镫骨神经:支配听觉3、副交感神经纤维(1)支配泪腺(2)支配唾液腺面神经解剖结构面神经(第七对颅神经,混合神经):上半部(核上部):接受双侧皮质延髓束纤维支配。下半部(核下部):接受对侧交叉过来的皮质延髓束纤维支配。上半部(核上部):面神经麻痹的分类
面神经麻痹是以颜面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面瘫)。临床分为周围性和中枢性两类,两者在发病病因和临床症状有所不同,应注意鉴别。
面神经麻痹的分类核上性口角歪斜眼裂以下单侧支配核上性损伤-中枢性面瘫是由面神经核以上至大脑皮层中枢间的病损所引起的面肌瘫痪,其特点是:
1、病损对侧眼眶以下的面肌瘫痪;
2、常伴有面瘫同侧的肢体偏瘫
3、无味觉和涎液分泌障碍。
核上性核上性损伤-中枢性面瘫核下性口眼歪斜眼裂以上双侧支配
核下性损伤-周围性面瘫是因为面神经核及面神经病损所引起的面瘫称周围性面瘫。
特点是:
1、病变同侧所有的面肌均瘫痪;
2、如有肢体瘫痪,常为面瘫对侧的肢体受累,例如,脑干病变而引起的交叉性瘫痪;
3、可有病侧舌前2/3的味觉减退及涎液分泌障碍。核下性核下性损伤-周围性面瘫中枢性面瘫周围性面瘫中枢性面瘫周围性面瘫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病因病理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病因病理中医病因病机周围性面瘫属祖国医学“口眼歪斜”的范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中医学认为面瘫是因人体正气不足,脉络空虚,风邪挟痰乘虚入中面部脉络,致使气血闭阻,筋脉失养,肌肉迟缓不收,而发生口眼歪斜。因此,其形成以风、痰、瘀为表,以虚为本,按照疾病的分期,辨证施治,分别采用祛风化痰、活血通络、补虚益气等基本大法。中医病因病机周围性面瘫属祖国医学“正气不足脉络空虚面部筋脉(太阳经筋、阳明经筋)经气阻滞脉络失养筋肉纵缓不收面瘫面部筋脉经气阻滞面瘫辨证分型要点辨证分型要点临床表现可见于任何年龄,无性别差异。多为单侧,双侧者甚少。发病与季节无关,通常急性起病,一侧面部表情肌突然瘫痪,可于数小进内达到高峰。有的患者病前1-3天患侧外耳道耳后乳突区疼痛,常于清晨洗漱时发现或被他人发现口角歪斜。临床表现可见于任何年龄,无性别差异。多为单侧,双侧者甚少。检查可见同侧额纹消失,不能皱眉,因眼轮匝肌瘫痪,眼裂增大,作闭眼动作时,眼睑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而眼球则向外上方转动并露出白色巩膜,称Bell现象。下眼睑外翻,泪液不易流入鼻泪管而溢出眼外。病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示齿时口角被牵向健侧。不能作噘嘴和吹口哨动作,患侧口角漏气,进食及嗽口时汤水从病侧口角漏出。由于颊肌瘫痪,食物常滞留于齿颊之间。检查可见同侧额纹消失,不能皱眉,因眼轮匝肌瘫痪,眼裂增大,作若病变波及鼓索神经,除上述症状外,尚可有同侧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蹬骨肌支以上部位受累时,因蹬骨肌瘫痪,同时还可出现同侧听觉过敏。膝状神经节受累时除面瘫、味觉障碍和听觉过敏外,还有同侧唾液、泪腺分泌障碍,耳内及耳后疼痛,外耳道及耳廓部位带状疱疹,称膝状神经节综合征(Ramsay-Huntsyndrome)。若病变波及鼓索神经,除上述症状外,尚可有同侧舌前2/3味觉减临床表现(一)症状1.发病突然,常于清晨洗漱时发现一侧口角漏水2.患侧面部板滞、麻木、松弛3.食物停留于患侧齿颊间4.患侧耳后、耳下、面部疼痛,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听觉过敏5.或伴流泪、流涎6.久病患侧面肌挛缩,口角歪向病侧的“倒错”现象临床表现(一)症状(二)体征患侧出现:1、额纹变浅消失2、眼裂变大,眼睛闭合不良,露睛流泪3、鼻唇沟变浅或消失4、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歪向健侧5、蹙额、皱眉、吹口哨、鼓颊困难(二)体征患侧出现: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针灸治疗教学教材课件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针灸治疗教学教材课件
本病的症状在1-3天到达高峰期,通常在起病1-2周内开始恢复,1-2月内症状明显好转,约2/3患者可完全恢复正常。
本病的症状在1-3天到达高峰期,通常在
针灸治疗基本治法:祛风通络,疏调经筋
针灸治疗选取手足太阳经、手足阳明经穴为主主穴攒竹、鱼腰四白、阳白地仓透颊车疏调局部经气,温经散寒颧髎、太阳翳风合谷、外关、足三里、太冲通经活络,疏肝健脾局部取穴循经远取选取手足太阳经、手足阳明经穴为主主穴局部取穴循经远取配穴:1.风寒:风池2.风热:曲池3.眼睑闭合不全:睛明4.鼻唇沟变浅:迎香5.颏唇沟歪斜:承浆6.后期:大椎、足三里、脾俞、百会等7.倒错现象:补健侧,泻患侧配穴:操作方法:急性期:面部宜浅刺、透刺、轻刺激、平补平泻其他部位腧穴可用泻法,寒可加灸,风热用放血疗法恢复期:可采用电针治疗(疏密波、连续波),电针治疗要把握好度,以避免出现面肌痉挛或倒错现象。可配合灸法(温针灸)、TDP照射、面部热敷和按摩,以达到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效果。操作方法:急性期:其他疗法:1.皮肤针法:患侧面部、耳后叩刺2.闪罐、走罐法:在患侧颜面部采用闪罐、走罐法,反复循环拔罐5~10min,至皮肤潮红为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成都的房屋租赁合同
- 设计专业实习工作总结
- 学习部年度工作总结
- 六一儿童节学生代表演讲稿3篇
- DB45T 2473-2022 消防设施维护保养规程
- 乒乓球比赛作文300字锦集10篇
- 2025花卉销售合同
- 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教案15篇
- 大学生毕业实习报告(15篇)
- 园务工作计划
- 煤矿安全生产:煤矿基础知识考试真题
- 小型建筑公司组织架构
- 氯酸钠的生产工艺简介
- Camtasia_Studio使用教程
- 计划分配率和实际分配率_CN
- 《红灯停绿灯行》ppt课件
- 小学语文作文技巧六年级写人文章写作指导(课堂PPT)
- 《APQP培训资料》
- 家具销售合同,家居订购订货协议A4标准版(精编版)
- 食品加工与保藏课件
- 有功、无功控制系统(AGCAVC)技术规范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