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Ⅲ核心突破大一轮复习讲义咀词嚼句,鉴赏语言艺术突破二当代文学评论家袁行霈如是说:诗歌的艺术分析第一步就是语言分析。如果从语言学的角度给诗歌下一个定义,不妨说诗歌是语言的变形,它离开了口语和一般的书面语,成为一种特异的语言形式。
鉴赏诗歌的语言,就是要了解诗歌语言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调动联想、想象、比较等多种方法,领悟诗歌语言的精妙。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是鉴赏诗歌的词句、诗眼、语言特色。分析诗歌语言的妙处,除了理解诗歌语言的字面意义之外,还要分析语言的表达效果,进而把握好诗歌表情达意的语言特色。因此,仔细品味诗歌的词语,认真分析诗歌的句法,准确把握诗歌的语言风格,对于提升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至关重要。【导语】核心内容
导图概览一、理解炼字必备知识炼字就是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一般来说,炼字主要是锤炼诗词中的动词、形容词和虚词。炼字艺术精准赏析炼字类别主要功用动词化静为动,化凡为美,有动态感形容词(修饰词)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名词叠加意象,可使意境有情韵特殊词叠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起强调作用拟声词使诗词生动形象,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表色彩的词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数量词经作者精心提炼的数量词,能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副词有疏通文气、开合呼应、化板滞为流畅的美学效果1.试品味下面句子中加颜色词语的韵味。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念奴娇·赤壁怀古》)理解运用答案
“穿”字,化静为动,写出了乱石的陡峭、尖锐;“拍”字,运用拟人手法,点出了江流湍急的气势;“卷”字,写江涛冲击堤岸后激起的浪花像一堆堆雪,形容力度之大。这三个动词,形象生动地描摹出了赤壁山势的险要高峻和水势的汹涌澎湃,有声有色地展现了古战场雄壮的画面。2.(1)请简析“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中“阔”字的作用。答案
作者此时的心情是惆怅、凄苦、悲凉的,“阔”字既写出了景物的特征,又写出了作者内心的失落与惆怅。(2)“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的词《声声慢》开头连用了七组叠字,有什么表达效果?答案
七组十四个叠字,形象、细致而深入地表达了词人在遭受深创剧痛后的愁苦之情,为全词奠定了悲苦愁绝的感情基调。十四个字中无一“愁”字,却写得字字含愁,声声蕴愁,创造了一种如泣如诉的音韵效果,读来仿佛可以听到词人那迟缓沉重的足音。“寻”“觅”“冷”“清”“凄”“惨”“戚”,本是富有形象色彩和感情色彩的词,把它们重叠起来,集中在一起,就更加强了它们的艺术效果。3.请赏析《琵琶行并序》中“犹抱琵琶半遮面”中“半”字的妙处。答案
“半”字写出了琵琶女在“千呼万唤”形势下一方面盛情难却,一方面又有几分羞涩、戒备的形态与心态,非常传神。4.阅读李煜《虞美人》词的上片,然后回答问题。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字有何作用?答案
“又”字表示多次,承接“何时了”,怕见“春花秋月”偏“东风”又吹,写出了词人的无奈与痛苦。二、掌握赏析炼字艺术的角度与步骤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金陵城西楼月下吟[唐]李白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注]。注
谢玄晖:名谢朓,南齐著名诗人。鉴赏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诗人是在静寂的夜间,独自一人登上金陵城西楼的。“凉风发”,暗示季节是秋天,与下文的“秋月”相呼应。“望吴越”,点出了诗人登楼的目的。从“夜寂”“独上”“望吴越”等词语中,隐隐地透露出诗人登楼时孤寂、抑郁、怅惘的心情。诗人正是怀着这种心情来写“望”中之景的。“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上句写俯视,下句写仰观。俯视白云和城垣的影子倒映在江面上,微波涌动,恍若白云、城垣在轻轻摇荡;仰观遥空垂落的露珠,在月光的映照下,像珍珠般晶莹,仿佛是从月亮中滴出。短短十四个字,就把秋月下临江古城特殊的夜景,描绘得非常逼真传神。“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诗人伫立月下,沉思默想,久久不归。原来他是在慨叹人世混浊,知音难遇。一个“稀”字,吐露了诗人一生怀才不遇、愤世嫉俗的苦闷心情。知音者“眼中”既然“稀”,诗人很自然地怀念起他所敬慕的历史人物。这里“眼中”二字对尾联,在结构上又起了“金针暗度”的作用,暗示下面将要写的内容。“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李白一生对谢朓十分敬慕,因为谢朓的诗风清新秀逸,他孤直、傲岸的性格和不幸遭遇同李白相似。这两句话中有“话”,其“潜台词”是:李白与谢朓精神“相接”,谢朓的诗李白能理解;此时李白写此诗,与谢朓当年的心境相同,可是已经没有人能“解道”,能“长忆”了。可见李白“长忆”谢朓,乃是感慨自己身处暗世,缺少知音,孤寂难耐。这正是此诗的命意,在结处含蓄地点出,与开头的“独上”相呼应,蕴含了“月下沉吟”的诗人无比的寂寞和忧愁。从炼字的角度来说,颔联中哪两个字用得极好?好在哪里?请简要赏析。答案
(1)“摇”“滴”二字用得极好。(2)此二字化静为动,使静止的画面生动起来。凉风吹来,江水摇动,影子跟着摇动,让人感到城也摇动起来;秋月皎洁,露珠坠落,仿佛是从月亮上滴落下来似的。使本属平常的水、城、露、月等景物,呈现出不同寻常的情态。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内宴奉诏作[宋]曹翰①三十年前学六韬②,英名尝得预时髦③。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④高。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注
①曹翰(923—992),宋初名将。②六韬:古代兵书。③时髦:当代俊杰。④阵云: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战阵之意。鉴赏首联,诗人回忆了自己三十年前的事情,学习古代兵书,在战场上赢得英名,成为当代俊杰。颔联,写诗人当年为了保家卫国而披坚执锐,如今即便家庭贫困也保留着杀敌的佩刀。颈联,写岁月流逝,诗人虽然已经年老,但身体依然强健,随时都能冲锋陷阵,表现了诗人甘愿为国驱驰、杀敌报国的思想。尾联,点明写诗的季节,主要表明诗人因为如今不能杀敌报国而感到羞愧。全诗通过今昔对比,表现了诗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诗的颈联又作“臂弱尚嫌弓力软,眼昏犹识阵云高”,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答案
观点一:作“弱”“昏”好。①“臂弱”“眼昏”表明作者承认自己年老体衰的客观事实,但强调即便如此,也还是能够去冲锋陷阵;②更强烈地表现出作者只要一息尚存,就不忘杀敌报国的刚毅精神。观点二:作“健”“明”好。①“臂健”“眼明”表明作者认为虽然岁月流逝,但身体依然强健,当然还可以冲锋陷阵,为国驱驰;②表现出作者心存随时准备杀敌报国的坚定信念,而忘记自己老之将至。解析
本题从炼字的角度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首先,找到要比较的内容,即比较原诗颈联中的“健”“明”和题干中的“弱”“昏”哪两个字效果更好。然后,结合诗句分析每组字在表情达意方面的区别。用“健”“明”,诗句的意思是虽然时过三十年,但“我”的手臂还很强健,目光依旧敏锐,还具有冲锋陷阵的能力,表达了作者虽老之将至,但犹存报国之念。“臂弱”“眼昏”表明作者年事已高;“尚嫌”“犹识”话锋一转,强调“我”虽已年老,但拉弓射箭臂力不减,仍能辨识阵云,表达了作者杀敌报国的精神。在本诗中,不管用哪两个字,都能表达作者的杀敌报国之心。答题时一定要先亮明自己的观点,然后作具体分析。1.赏析炼字之妙五个角度:(1)看表意是否丰富凝练。诗歌语言,贵在字约意丰,以少胜多。不少字词之所以用得好,就在于用最少的语言传达出最丰富的意蕴。有的字词有表面义、暗指义、双关义等,赏析时,要赏出其丰富意蕴,读出其弦外之音。(2)看传情是否准确精妙。诗歌语言不但注重生动形象、凝练传神,更要借助字词来表情达意。赏析时,要善于结合全诗揣摩字词准确传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意愿。点拨关键(3)看是否能营造意境。所谓“造境”,就是利用词语的凝练与含蓄来营造诗歌的意境。古人写诗很讲究意境,而字词的妙用就能给全诗营造美好的意境。(4)看表达上是否有特别之处。如是否活用词性,是否为叠字,是否化静为动,是否化无形为有形,有无使用比喻、比拟、借代、双关等手法。这一角度极为重要,因为高考不选平常语言,总是选富有表达特色的字词来考查。(5)看结构上是否有特别作用。如照应、过渡、对比、点出题旨等。2.答题三步骤三、重点赏析诗眼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时作[注][金]元好问塞上秋风鼓角,城头落日旌旗。少年鞍马适相宜。从军乐,莫问所从谁。侯骑才通蓟北,先声已动辽西。归期犹及柳依依。春闺月,红袖不须啼。注
嵩山:古称“中岳”,在河南省登封市北。金宣宗兴定二年(1218),元好问因避战乱从三乡(河南省宜阳三乡镇)移家登封嵩山。鉴赏
本词上片以豪语绘塞上秋景,起调便营造出一个苍茫雄浑的境界。“塞上秋风鼓角”化用范仲淹《渔家傲·秋思》词句“塞下秋来风景异”“四面边声连角起”,描写边塞特有的风光,变原词意中的悲凉为雄壮之音。“塞上”“秋风”“鼓角”“城头”“落日”“旌旗”,边塞特有的意象叠加,展现出了一支已经做好战争准备、严整待发的军队和一幅雄浑苍茫的边塞景象。接着便展开了人物的出场,“少年鞍马”以下三句,为读者勾勒出一幅年轻勇士横跨战马、威武出征的画面,笔势恣肆腾挪,抒写出想要为国立功的豪壮情怀。下片极写从军之乐。“侯骑”二句,轻快跳脱,意谓侦察的骑兵才通过蓟北,而部队的威名已震动辽西。“才”和“已”二字相呼应,表现了边塞部队威名远扬,使敌人望风而逃的气势。后三句虚写遥远后方的情事,将秋风鼓角和落日旌旗变换成依依杨柳和春闺初月,鞍马侯骑亦为红袖佳人所代替,一张一弛,情趣盎然。而“犹”字承前两句“侯骑才通蓟北,先声已动辽西”之余势,以健笔写韵事,刻画出少年多情的性格;“不须啼”三字既呼应“莫问”句,又以婉媚达壮意,颇有词情变化之妙,显得意蕴丰厚深长。全词以高昂乐观的基调,唱出了立志报国的壮怀,堪称一首胜利前景的畅想曲。作品先以边地威严雄武的特有景象,烘托出全身戎装的英雄“少年”激情鼓荡、跃跃欲试的情态。他忠诚报国,无论“所从谁”,都乐于效命沙场,万死不辞。其洒脱、旷达的豪迈情怀,于此可见。正因为有出师必捷的信念,才说“归期犹及柳依依”。结尾劝慰闺妇,没有丝毫悲戚惜别之态,却能动人肺腑。该词将青年人特有的豪情壮志与儿女爱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壮志凌云,又非无情铁汉,表现了作者年轻气盛、颇为自负的精神风貌。
本词的词眼句是哪一句?为什么?请作简要分析。答案
(1)词眼句是“从军乐”。本句贯串了全词的感情基调、人物形象、场景描写和人物心境。(2)①本句奠定了全词乐观高昂的感情基调,自始至终洋溢着报国从军、积极乐观的豪迈之情,给人以鼓舞和向上的力量。②词的上片第三、四、五句刻画出一位横跨战马、威武出征的少年英雄形象,突出的正是这种“从军乐”而澎湃着的为国立功的爱国激情。③词的下片第一、二句写出了壮观的战争场面,这一场面与这位少年不畏生死、勇往直前的“从军乐”气概一脉相承。④结尾三句正因为有少年“从军乐”的气概,才有了出师必捷的信念,才说“归期犹及柳依依”,结尾劝慰闺妇,没有丝毫悲戚惜别之态,充满了胜利的喜悦与期盼。1.找准诗眼点拨关键情感上最能揭示作者情感的字(词),如“愁”“思”“忆”“惊”(这类字是直接揭示)和“凉”“冷”“孤”(这类字常常语意双关,一方面指自然界中的凉、冷、孤,另一方面指诗人或主人公的内心感受)。词性上这类字(词)以动词和形容词为主,其中具有“多重含义”,以最少词汇表达最多思想内容的词往往是“诗眼”;临时改变词性的形容词往往是“诗眼”。结构上最能统领全篇的字(词),全诗都是或明或暗地围绕该字(词)来写,只是各有侧重,此类字(词)以形容词或动词为主。技巧上看是否化静为动,是否化无形为有形,且常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位置上五言诗一般是句子的第三个字,七言诗一般是句子的第五个字。2.多要素、多层级、多角度地赏析诗眼(1)多要素①最生动,最具活力。②最能营造意境。③最易统摄全篇。④最能表现作者的感情和主旨。抓住这些要素分析诗眼(关键词),是最有效的。(2)多层级诗眼与重点字词在句子中、上下片中、全篇中乃至诗人的情感中,分别有着不同的特点、意义或作用。固然,诗人的情感与句子、上下片、全篇密不可分,但是,这不妨碍我们分析诗眼与重点字词在这些层级中的不同表现。从局部角度,看诗眼对增强诗歌的形象性、精确性所起到的作用,或者看它是如何增强诗歌的形象性、精确性的。从整体(全诗)角度,一看诗眼对揭示主旨所起到的作用或是如何揭示出主旨的,二看诗眼是如何连缀全篇内容的。(3)多角度鉴赏诗眼,不宜笼统解说,也不宜从一个角度分析,应该有多角度意识。主要角度有两个:一是内容角度,二是艺术角度。内容角度,主要是从句子意思、描写情境、上下文意、诗作标题、全诗意境与诗人感情等方面来理解诗眼。艺术角度,分为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结构方法等方面。答题规范一、理解炼句必备知识古人云:炼字不如炼句。所谓炼句,就是根据表情达意或结构的需要,在句中运用恰当的表达技巧或对句子做语法方面的调整。所炼句子,多是能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表现全诗主旨的关键句,或在结构中起重要作用,在表达上极具表现力的关键句。炼句艺术精准赏析炼句形态诗句多为倒装、省略、叠加、铺展等外部形态炼句内涵着眼于修辞“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溅”“惊”凸显了诗人的感时恨别之痛着眼于声韵讲究平仄,善用叠词,如“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中的“漠漠”“阴阴”,既使描摹的景物有姿态飞扬之感,又有音调抑扬、气韵流畅之作用炼句位置起承转合起开门见山,当头棒喝迂回入题,托物起兴承“承”指承接,有总承,有分承;有明接,有暗接“承”的作用是顺势而为,承接“起”句,蓄势铺垫,伏笔照应转“转”多指律诗颈联、绝句第三句以及词曲的“过片”①表现诗歌结构上的跌宕,给人以“陡然一惊”之感②作者思路上的转换,由事及理,由景及情,由物及人合“合”就是指诗词的收束句①浑圆章法,呼应句首②卒章显志,感发意志赏析下列句子的妙处。(1)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理解运用答案
该句运用互文手法,组成了一幅画面:朦胧的烟雾笼罩着寒冷的秦淮河水,冷冷的月光覆盖着水边的沙岸。诗句中的四个意象“烟”“水”“月”“沙”,由两个“笼”字巧妙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意象群,意境凄美而迷蒙,衬托出诗人的凄凉哀伤之情。(2)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并序》)答案
用于开篇,交代时间、地点,点明季节特征,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气氛,为全诗定下了感情基调。(3)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答案
以景代情作结,结束全诗,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含不尽之意于言外,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的意境,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二、掌握赏析炼句艺术的关键环节炼句题考的一般都是能使全诗生动飞扬的句子,熔铸了作者强烈感情的句子。这种句子赏析题是一种综合性、自由度大的赏析题型,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题型。它主要从表达技巧出发,有的句子运用修辞手法,有的句子运用表现手法。一般而言,高考所选句子,都是在表达上有特色的句子。鉴赏就是要看出其在表达上的特别之处来。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鉴赏
首联着力渲染了礼部试的考场环境。群英毕至,贡院里肃穆幽雅,焚起了香,增添了肃静的气氛。颔联重点描绘举子们答题的情况。考生们入场后,没有一点喧闹嘈杂之声;试题下发后,考生们奋笔疾书,一片沙沙的声音,好似春蚕在吃桑叶。颈联表明考试的意义。作者面对此景象不禁生发感慨:济济贤士,尽是天下英才、国家栋梁。尾联作者自谦年老多病,谆谆嘱托同僚,作为选拔人才的考官,应当具有慧眼,认真鉴别。全诗透露出一种惜才、爱才的真挚感情,也表达了要为国家选出真正的人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答案
①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②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③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解析
根据题意要求“赏析”“下笔春蚕食叶声”一句。“赏析”意谓要从表达技巧切入,而且是“这一句”,可以按“局部先修辞,再看表现手法”的顺序思考。这句诗可以拆分为“下笔”“春蚕食叶声”两部分,思考二者的联系可知,诗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春蚕食叶声”来比喻考生下笔写字的声音,以此表现作者的喜悦之情;作者用“春蚕食叶声”来反衬考场的安静,是动中见静的方法。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残春旅舍[唐]韩偓①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②。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两梁③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④待眼明。注
①韩偓(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②咸京:这里借指都城长安。③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④朝簪:朝廷官员的冠饰。鉴赏
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当时唐朝已亡,此诗旨在抒发对唐王朝的怀念之情。首联写出春残红飞、夜雨刚晴的景象,再加上作者他乡为客,于是他忆起了阔别久远的帝京——长安。一提起长安,作者自然想起被昭宗信任、做翰林学士时的得意情形,又自然地想到被朱全忠排挤、落魄异乡的遭遇。这难言的种种味道,一时涌上心头。“忆咸京”三字,成为全篇的枢纽,领起后面三联。
颔联承接“忆咸京”三字,抒写对皇都美好春光的回忆。颈联具体写作者客居馆舍中的寂寞。作者心中有无限的悲苦、说不尽的怨恨,客中无聊,只好用诗来抒写自己的心境,用诗来表达悲愤的情怀。然而,几番思考,终未写成。悲忧郁愤越积越深,真如同重重愁阵一样,横亘胸中。作者只好用酒来冲荡这重重愁阵。然而,“举杯消愁愁更愁”,醒来之后,将是更大的悲伤。尾联写更大的悲伤使作者产生了信心和希望:他要好好地保存这顶珍贵的朝帽,千万不能让它被尘埃污染。言外之意,决不做异姓之臣,宁肯终生潦倒,也不改变自己的气节。想到这,他不愁了,也不悲了,他轻轻地擦拭着朝帽,心中暗暗地表示:一定要耐心地等待,一直等到大唐复兴,戴上朝帽、穿上朝服来参与朝政。全诗感情起伏跌宕,由悲忧到镇定,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气节。全诗由“旅舍”“残春”总起,颔联承“残春”,颈联承“旅舍”,尾联收束照应全篇,结构严谨,脉络清晰。
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答案
①构思巧妙,把“花须落”“柳絮行”这些常见的残春景象与“蜂抱”“鱼吹”联系起来,十分新奇;②用词巧妙,“抱”“吹”的使用虽然出人意料,却又显得非常自然。解析
颔联承接“忆咸京”三字,抒写对皇都美好春光的回忆:“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颔联的巧妙之处在于用了“抱”“吹”两个动词。仰望绿暗红稀的树梢,蜜蜂抱着花须随花飞落;俯观柳絮飘坠的池水,鱼儿吞吐水沫,像是吹着柳絮游玩。飞花、落絮本是残春景物,而蜜蜂一“抱”,鱼儿一“吹”,就平添了无穷兴趣与几分生机,故没有半点伤春伤别的落寞,一扫晚唐衰飒的诗风。点拨关键1.准确、全面地判断句子运用的表达技巧赏析句子题既然是以赏析表达技巧为主的暗考题,首要的一步就是要准确、全面地判断它所使用的表达技巧。(1)准确要做到准确,首先,必须要理解每种表达技巧的个性用途;其次,要将读懂诗句和把握诗句的内容实质这两者紧密结合起来。前者是知识储备问题,下面重点说说后者。对于判断表达技巧来说,首先要看句子的表达方式,不少考生未能准确判断的原因就是未能判断句子的表达方式。如果所给句子是描写句,自然离不开描写技巧;如果是抒情句,自然离不开抒情技巧。其次看诗句的写作对象,即看它是写景的、写人的、叙事的,还是抒情的,要善于根据写作对象去判断“判断”的方向。(2)全面要做到全面,就要学会多角度分析。因为诗歌内容是相互联系的,考虑句子的技巧,既要考虑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抒情方式,也要考虑结构技巧。例如陆游《秋兴》一诗尾联“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从描写方法看,运用的是虚写;从表现手法看,运用的是想象;从抒情方式看,运用的是寓情于景;从位置结构看,运用的是以景结情。不过,一般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是优先考虑角度。当然,有时还要关注句子本身的语言特点:句子倒装——错位的美;句子对仗——整齐的美;适当省略——韵味悠长的美;长于炼字——凝练的美。特别提醒:古诗结尾技巧判断①从表达方式看结尾技巧。主要有描写、抒情、议论三种作结方式,重点是描写作结。描写作结主要有景物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三种,其中古人用得最多的是以景作结。它是一种特殊的情景交融。特殊在哪儿?它一定在结尾,它既要求最后一句写景,还要保证倒数第二句一定不能写景,否则就是情景交融(或寓情于景)。②从修辞手法看结尾技巧。主要有比喻作结、以典作结、双关作结、对比作结、疑问作结。下面重点谈谈“疑问作结”。它又有三种情况:一是有疑而问,很常见;二是无疑却问(反问);三是明知故问(设问)。③从表现手法看结尾技巧。主要有反衬作结、虚笔作结、以理作结等。2.全面、具体地分析表达效果分析表达效果是赏析句子的最后环节,也是得高分的重要一环。一般而言,句子的表达效果主要有三个方面:写景、造情、达情。具体到诗歌中的某个句子的表达效果,一定要从句子本身出发,同时联系全文。(1)全面分析要有全面分析的意识,既要从内容角度考虑,更要从情感角度考虑。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四个角度:①内容、主旨角度。看它在塑造形象上是否具体、鲜明、生动,是否有利于主旨的表达。②思想感情角度。看它对思想表达是否突出、深化、升华,对情感表达是否含蓄、强烈、丰富。③技巧自身角度。一般而言,效果与手法密不可分。首先要看句子在表达上有无特点,运用了什么手法,然后根据表达特点再去分析其表达效果。如果句子是借景抒情,其效果就是抒情含蓄,意味深长;如果句子是虚实结合,其效果就是拓宽诗境,表意更为深广等。④位置角度。“效果”就是作用,句子的作用有时还与其在诗歌中的位置有关。句子在诗歌中的位置不同,其作用甚至手法就有所不同。如首句有点题、开篇、奠定基调之妙;中间句(主要指绝句的第三句、律诗的第三联、词的中间句)有转折文意、承上启下之用;尾句,或卒章显志,或另辟新境,或以景结情。当然,不是所有效果分析都要这样,但关注句子在诗歌中的位置进而关注其表达效果,是一个重要的思考角度。(2)具体分析所谓分析,就是把你赏的过程和心得有层次地、令人信服地写出来,不能笼统空泛,要结合具体诗句、词语进行分析。能否结合文本作细致、深入的分析,是评判赏析是否上乘的重要标准。答题规范一、理解语言风格必备知识语言风格,是指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诗人的个人气质与诗歌的美学观念在作品中的凝结,是具有恒定性、区别于其他诗人的艺术特色。语言风格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诗人或同一诗人在不同时期作品也往往表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在此有必要提醒考生的是,我们往往给某些词人冠以“婉约派”或“豪放派”的头衔,这只是说明这位词人的作品整体上呈现某种风格,并非说这位词人的全部作品都是这种风格。我们在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时,还应当就诗论诗。语言风格精准赏析风格类型类型解说代表人物豪迈雄奇语言气势磅礴,节奏奔放,形象豪迈博大,意境恢宏阔远,情感积极向上苏轼、王昌龄沉郁顿挫语言深沉蕴藉,语势停顿转折,诗人似有千言万语,沉吟再三,勃发于笔端杜甫悲壮慷慨思绪悲壮,出语高昂,充满感慨;怀才不遇,感时伤世;忧国忧民,愤慨不平辛弃疾、陆游朴素自然不堆砌辞藻,不搬弄典故,质朴无华,平淡中蕴含深意陶渊明、白居易婉约细腻有“曲、细、柔”的特点,曲径通幽,情调缠绵,表达感情细如抽丝李清照、柳永含蓄委婉含有深意,藏而不露,将情感藏在形象中,让读者自己展开想象,思而得之李商隐清新明丽意境上,描摹大自然的清幽秀美;语言上,生动活泼;构思上,新颖轻巧王维、杨万里浪漫飘逸雄伟瑰丽,奔放豪迈,清新俊朗,自然率直,无拘无束,变化万千李白请判定下列诗句的语言风格。(1)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产典当与房地产代理销售合同3篇
- 政府招标知识培训课件
- 期末班主任工作总结
- 社区商业知识培训课件
- 加工运动鞋15万双服装10万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模板-拿地申报
- 嘉兴市平湖市2024学年第一学期小学语文四年级期末检测卷 (2025.1)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定稿)
- 土壤保水知识培训课件
- 2024-2025学年陕西省延安市延长县八年级(上)期末英语试卷(含答案)
- 河南省信阳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统编版能力评测((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2025商业地产蛇年新春年货节(年货更有味阖家团圆年主题)活动策划方案-51正式版
- 智能终端安全检测
- 新能源发电技术 电子课件 1.4 新能源发电技术
- DB34-T 4859-2024 农村河道清淤规范
- 中学物业管理服务采购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福建中闽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
- 康复科年度工作亮点与展望计划
- 冀教版二年级(上)数学加减乘除口算题卡
- 【期中考后反思】《反躬自省,砥砺奋进》-2022-2023学年初中主题班会课件
- 材料采购服务方案(技术方案)
- 2024反诈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及答案(三份)
-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考试题库300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