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与阿伏加德罗定律_第1页
质量守恒定律与阿伏加德罗定律_第2页
质量守恒定律与阿伏加德罗定律_第3页
质量守恒定律与阿伏加德罗定律_第4页
质量守恒定律与阿伏加德罗定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2/22热点专题一质量守恒定律阿伏加德罗常数及定律【专题目标】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2.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测定。了解气体摩尔体积的涵义。【经典题型】题型一:质量守恒定律的直接应用【例1】2.1克相对分子质量为7.2的CO和H2组成的混合气体,在足量的O2中充分燃烧后,立即通入盛有足量的Na2O2固体中,求固体增加的质量。【点拨】依照常规的解法需要先求出CO和H2的质量,再求出CO和H2燃烧生成的CO2和H2O的质量,最后依照CO2和H2O分不与Na2O2的反应求出固体增加的质量。假如依照质量守恒求解则十分简单。因为固体Na2O2→Na2CO3,固体增加的质量可看作CO的质量,固体Na2O2→2NaOH,固体增加的质量可看作H2的质量,因此固体增加的质量相当于CO和H2的质量,即为2.1克。【规律总结】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总和。实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原子的个数不发生改变。【例2】在一定条件下,16gA和22gB恰好反应生成C和4.5gD。在相同条件下,8gA和15gB反应可生成D和0.125molC。从上述事实可推知C的式量为____________。【点拨】依照质量守恒定律,当16gA与22gB恰好反应生成4.5gD的同时,生成C的质量应为16+22-4.5=33.5g,当8gA和15gB反应时,依照推断B是过量的,A与C的质量关系应是16:33.5=8:x,x=16.75g,MC=16.75g/0.125mol=134g/mol,即C的式量为134。题型二: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直接应用【例3】下列讲法正确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⑴常温常压下,1mol氮气含有NA个氮分子⑵标准状况下,以任意比例混合的甲烷和丙烷混合气体22.4L,所含的气体的分子数约为NA个⑶标准状况下,22.4LNO和11.2L氧气混合,气体的分子总数约为1.5NA个⑷将NO2和N2O4分子共NA个降温至标准状况下,其体积为22.4L⑸常温下,18g重水所含中子数为10NA个⑹常温常压下,1mol氦气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4NA⑺常温常压下,任何金属和酸反应,若生成2g氢气,则有2NA电子发生转移⑻标准状况下,1L辛烷完全燃烧后,所生成气态产物的分子数为⑼31g白磷分子中,含有的共价单键数目是NA个⑽1L1mol•L-1的氯化铁溶液中铁离子的数目为NA【点拨】⑴正确,1mol氮气的分子数与是否标准状况无关。⑵正确,任意比例混合的甲烷和丙烷混合气体22.4L,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1mol,因此含有NA个分子。⑶不正确,因为NO和氧气一接触就会立即反应生成二氧化氮。⑷不正确,因为存在以下平衡:2NO2N2O4(放热),降温,平衡正向移动,分子数少于1mol,标准状况下,其体积小于22.4L⑸不正确,重水分子(D2O)中含有10个中子,相对分子质量为20,18g重水所含中子数为:10×18g/20g·mol-1=9mol。⑹正确,1个氦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氦气是单原子分子,因此1mol氦气含有4mol电子,这与外界温度和压强无关。⑺正确,不论在任何条件下,2g氢气差不多上1mol,不管什么金属生成氢气的反应均可表示为:2H++2e=H2↑,因此,生成1mol氢气一定转移2mol电子。⑻不正确,标准状况下,辛烷是液体,不能使用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22.4L/mol这一量,因此1L辛烷的物质的量不是1/22.4mol。⑼不正确,白磷分子的分子式为P4,其摩尔质量为124g/mol,31g白磷相当于0.25mol,白磷的分子结构为正四面体,一个白磷分子中含有6个P-P共价键,因此,0.25mol白磷中含有1.5NA个P-P共价键。⑽不正确,Fe3+在溶液中水解。本题答案为⑴⑵⑹⑺【练习1】(2007高考题)氯的原子序数为17,35Cl是氯的一种同位素,下列讲法正确的是()A.35Cl原子所含质子数为18B.1/18mol的1H35Cl分子所含中子数约为C.3.5g的35Cl2气体的体积为2.24LD.35Cl2气体的摩尔质量为70g/mol【点拨】该题以35Cl为背景,考查了35Cl原子所含质子数、1H35Cl分子所含中子数以及35Cl2气体的摩尔质量及摩尔体积等,其中1H是所有原子中唯一无中子的原子,“3.5g的35Cl2气体的体积为2.24L”中设置了状态未确定的陷阱。答案为B、D【规律总结】1、为了加强对考生思维品质、适应性、科学性、深刻性的考查,命题者往往有意设置一些陷阱,增大试题的区分度,陷阱的设置要紧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状况条件:考查气体时经常给非标准状况如常温常压下,1.01×105Pa、25℃时等。②物质状态:考查气体摩尔体积时,常用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的物质来迷惑考生,如H2O、SO3、已烷、辛烷、CHCl3等。③物质结构和晶体结构:考查一定物质的量的物质中含有多少微粒(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时常涉及希有气体He、Ne等为单原子组成,Cl2、N2、O2、H2为双原子分子等。晶体结构:P4、金刚石、石墨、二氧化硅等结构。④氧化—还原反应:考查指定物质参加氧化—还原反应时,常设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被氧化、被还原、电子转移(得失)数目方面的陷阱。⑤电离、水解:考查电解质溶液中微粒数目或浓度时常涉及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水解方面的陷阱。2、解题策略:要正确解答本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审题是“审”而不是“看”,审题目的过程中要注意分析题目中概念的层次,要特不注意试题中一些关键性的字、词,要边阅读边思索。其次要留心“陷阱”,对常见的一些陷阱要千万警惕。考生要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利用自己掌握的概念认真分析、比较、作出正确解答。【强调】温度和压强条件只阻碍气体的体积,而不阻碍气体的质量和物质的量,因此,假如讨论物质的量、质量和微粒数目的关系,则与是否标准状况无关。题型三:阿伏加德罗定律与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综合应用【例4】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放入3升气体R和5升气体Q,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R(气)+5Q(气)==4X(气)+nY(气)反应完全后,容器温度不变,混和气体的压强是原来的87.5%,则化学方程式中的n值是

A、2 B、3 C、4 D、5【点拨】方法1:常规法。即由反应前后压强之比列方程求解。密闭容器中充入3升气体R和5升气体Q可认为充入3mol气体R和5mol气体Q,由反应方程式可知,R与Q完全反应后,R过量,余1mol,同时生成4molX气体和nmolY气体,依照题意:p2/p1=n2/n1有:(4+n+1)/(3+5)=87.5/100,n=2。方法2:差量法。由有关物质的反应量及其反应前后的相关差量结合方程式求解。反应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为(3+5)mol×87.5%=7mol2R(气)+5Q(气)==4X(气)+nY(气)△n5mol(7-4-m)mol5mol(8-7)mol∴n=2。方法3:专门解法(巧解)。因为反应完成后,压强变小,故该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即:2+5〉4+n,n〈3,在选项中只有n=2满足不等式。【练习2】(2006全国)在120℃时分不进行如下四个反应:A.2H2S+O22H2O+2S B.2H2S+3O22H2O+2SO2C.C2H4+3O22H2O+2CO2D.C4H8+6O24H2O+4CO2(1)若反应容积固定的容器内进行,反应前后气体密度(d)和气体总压强(p)分不符合关系式d前=d后和p前>p后的是;符合关系式d前=d后和V前=V后的是(请填写反应的代号)。(2)若反应在压强恒定容积可变的容器内进行,反应前后气体密度(d)和气体体积(V)分不符合关系式d前>d后和V前<V后的是;符合d前>d后和V前>V后的是(请填写反应的代号)。【点拨】本题把两种不同条件下易混的d、p、V进行比较,设计新颖,构思精巧,能专门好地反映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明辨能力,提供的四个反应也各有千秋。四个反应特征:A.气体质量减小,气体物质的量减少(S为非气体);B.气体质量不变,气体物质的量减少;C.气体质量不变,气体物质的量不变;D.气体质量不变,气体物质的量增大。本题答案为(1)C,B;(2)D,A题型四:阿伏加德罗定律与质量守恒定律的综合应用【例5】在某温度时,一定量的元素A的氢化物AH3在一定体积密闭容器中可完全分解成两种气态单质,现在压强增加了75%。则A单质的一个分子中有_______个A原子,AH3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拨】由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相同温度和压强时,p1/p2=N1/N2得反应前后气体的分子数之比为1:1.75=4:7,可理解为反应式左边气体和反应式右边气体系数之和的比为4:7,再按氢原子守恒不妨先将反应式写为4AH3==A(x)+6H2,再由A原子守恒得A右下角的数字为4。本题答案为:4,4AH3==A4+6H2。题型五:阿伏加德罗定律与化学平衡的综合应用【例6】1体积SO2和3体积空气混合后,在450℃以上通过V2O5催化剂发生如下反应:2SO2(气)+O2(气)2SO3(气),若在同温同压下测得反应前后混合气体的密度比为0.9:1。则反应掉的SO2是原有SO2的___________%。【点拨】由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可知:,V2=0.9×(3+1)=3.6体积。设参加反应的SO2为x体积,由差量法2SO2+O22SO3ΔV23-2=1x4-3.6=0.42:1=x:0.4解得x=0.8体积,因此反应掉的体积是原有SO2的。题型五:阿伏加德罗定律与热化学方程式的综合应用【例7】将4g甲烷和适量氧气混合后通入一密闭容器中,点燃使之恰好完全反应,待恢复到原温度后,测得反应前后压强分不为3.03×105Pa和1.01×105Pa,同时又测得反应共放出222.5kJ热量。试依照上述实验数据,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点拨】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有两个注意事项:一是必须标明各物质的聚拢状态,二是注明反应过程中的热效应(放热用“+”,吸热用“-”)。要写本题的热化学方程式,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水的状态,二是反应过程中对应的热效应。由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可知:,依照甲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水在该状态下是液体(想一想,如为气体则反应前后的压强比应为多少?),因4g甲烷燃烧时放出222.5kJ热量,则1mol甲烷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本题答案为:CH4(气)+2O2(气)==CO2(气)+2H2O(液)+890kJ题型六: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测定【例7】现有一种简单可行的测定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方法,具体步骤为:⑴将固体NaCl细粒干燥后,准确称取m克NaCl固体并转移到定容仪器A中;⑵用滴定管向仪器A中加苯,不断振荡,接着加苯至A仪器的刻度处计算出NaCl固体的体积为Vml,请回答下列问题:⑴步骤⑴中A仪器最好用A、量筒B、烧杯C、容量瓶D、试管⑵步骤⑵中用酸式滴定管依旧碱式滴定管,理由是;⑶能否用水代替苯,理由是。⑷已知NaCl晶体中,靠得最近的钠离子与氯离子间的平均距离为acm,用上述方法测得的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表达式为【点拨】本题以晶体结构知识为背景,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计算。设问步步深入,欲准确测定氯化钠的体积,就必须准确测定苯的体积,从而选择所用的仪器,求阿伏加德罗常数,需要建立数学模型,体现出数学知识与化学知识的融合,达到应用数学工具解决化学问题的目的。阿伏加德罗常数(NA)是建立宏观和微观的桥梁关系。质量体积宏观:m(g)V(mL)NA=MV2ma3微观:4×58.5÷NA(g)(NA=MV2ma3列式求得:NA=NA=MV2ma3,因为苯容易腐蚀碱式滴定管下端的橡皮管;⑵不能,因为氯化钠溶于水,使测得的氯化钠固体的体积不准确;⑶NANA=VmSMmAVd(d-1)⑴单分子膜法:计算公式:注:在水面上扩散的硬脂酸是(d-1)滴。I×t=m×n×1.6×10-19×NAM其中:NA:阿伏加德罗常数(mol-1),S:水槽中水的表面积(cm2),Vm:硬脂酸苯溶液的体积(cm3),m:称取硬脂酸的质量(g),A:每个硬脂酸分子的横截面积(2.2×10-15cm2),VI×t=m×n×1.6×10-19×NAM⑵电解法:依照电量相等的计算公式:其中:NA:阿伏加德罗常数(mol-1),m:阴极上析出金属的质量(g),n:阴极上析出金属所带电荷,M:阴极上析出金属的摩尔质量(g·mol-1),I:电流强度(A),t:电解的时刻(s);⑶晶体结构法:选取研究对象:一个“晶胞”,求出其和质量,依照ρ=m/V列式。以氯化钠为例:一个“晶胞”的质量:58.5g·mol-1×4÷NAmol-1一个“晶胞”的体积:x3(cm3)〔x:晶胞的边长(cm)〕计算公式:ρ=m/V=(58.5g·mol-1×4÷NAmol-1)÷x3(cm3)或者利用:阿伏加德罗常数(NA)是建立宏观和微观的桥梁关系。质量体积宏观:m(g)V(mL)NA=4MVmx3微观:4×58.5÷NNA=4MVmx3列式求得:其中:m:取出氯化钠的质量(g);V:取出氯化钠的质量(mL);x:晶胞的边长(cm)。【随堂练习】1、依照阿伏加德罗定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

B.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C.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摩尔质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

D.同温同体积下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强之比。2、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讲法不正确的是()A.醋酸的摩尔质量与NA个醋酸分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相等。B.标准状况下,以任意比混和的氢气和一氧化碳气体共8.96L,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时消耗氧气的分子数为0.2NA。C.1L1mol/LCuCl2溶液中含有的Cu2+的个数为NA。D.25℃,1.01×105Pa时,16g臭氧所含的原子数为NA。3、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讲法正确的是()A.用惰性电极电解500mL饱和食盐水时,若溶液的pH值变为14时,则电极上转移的电子数目为NA。B.在标准状况下,各为1mol的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的体积均约为22.4L。C.在常温常压下,6g石英晶体中,含有0.4NA个硅氧共价键。D.120g由NaHSO4和KHSO3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硫原子NA个。4、标准状况下,下列混合气体的平均式量可能是50的是()A.硫化氢和二氧化硫B.一氧化氮和氧气C.二氧化硫和溴化氢D.碘化氢和氯气5、在一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1gX气体(摩尔质量为44g·mol-1),压强为1×105pa。假如保持温度不变,接着充入X气体,使容器内压强达到5×105pa。则现在容器内的气体X的分子数约为()A.3.3×1025B.3.3×1024C.7.5×1023D.6、由二氧化碳、氢气、一氧化碳组成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与氮气的密度相同。则该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氢气、一氧化碳的体积比为()A.29∶8∶13B.22∶1∶14C.13∶8∶29D.26∶167、同温、同压下,CO2和NO的混合气体20mL,通过足量过氧化钠后气体体积减少到10mL,则原混合气体的体积比可能是()A.1∶1B.2∶3C.3∶2D.18、乙炔和乙烯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时,所需氧气的体积是原混合气体的2.7倍,则该混合气体与足量的H2发生加成反应时,消耗H2的体积是原混合气体体积的()A.1.6倍B.1.8倍C.1.4倍D.1.2倍9、在一定条件下,将5体积NO、5体积NO2、6体积O2混合气体置于试管中,并将试管倒立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体积是()A.1体积B.2体积C.3体积4.4体积10、19世纪,化学家对氧化锆的化学式有争议.经测定锆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1,其氯化物蒸气的密度是同溶、同压下H2密度的116-117倍,试推断与氯化物价态相同的氧化锆的化学式()A.ZrOB.Zr2OC.Zr2O3D.ZrO211、常温下,向20L真空容器中通入Amol硫化氢和Bmol氯气(A,B均为不超过5的正整数),反应完全后,容器内气体可能达到的最大密度是()A.8.5g·L-1B.18.25g·L-1C.18.5g·L-1D.35.5g·12、假如把质量数为12的碳原子(12C)的相对原子质量定为24,并用以确定相对原子质量,以0.024Kg12C所含的碳原子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数值:①浓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②氧气的溶解度;③气体摩尔体积;④阿伏加德罗常数;⑤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确信不变的是(A.①②B.③④C.④⑤D.②13、碳酸铜和碱式碳酸铜均可溶于盐酸,转化为氯化铜。在高温下这两种化合物均能分解成氧化铜。溶解28.4g上述混合物,消耗1mol/L盐酸500mL。灼烧等质量的上述混合物,得到氧化铜的质量是()A.35gB.30gC.20gD.15g14、有一块铝铁合金,将其溶解于足量盐酸中,再加入过量NaOH溶液,在空气中静置至红褐色沉淀不再增加时,将沉淀滤出再灼烧至恒重,得到残留物的质量与原合金质量相同,则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是()A.22.2%B.30%C.75.5%D.80.6%15、分子中含有n个碳碳双键的某烯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mg该烯烃在标准状况下可与VL的氢气恰好完全反应。每摩尔烯烃的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的数目为(NA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16、设阿佛加德罗常数为NA,在标准状况下某种O2和N2的混合气体mg含有b个分子,则ng该混合在相同状况下所占的体积应是。17、在一密闭气缸中,用一不漏气的滑动活塞隔开,常温时,左边充入1/4体积的N2,右边充入3/4体积的H2和O2的混合气.若右边气体点燃,反应后恢复到原温度,活塞停留在气缸正中,则原来混合气中H2和O2的体积比为;.18、若在一定条件下把硫化氢与120mL氧气混合反应后,相同状态下测得二氧化硫的体积为75mL,则原硫化氢气体的体积最少为______mL,最多为______mL。19、把直流电源的正负极与铜片的引线相连。⑴当以I=0.21A的电流电解CuS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