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1资料:必修1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同步练习_第1页
高中地理必修1资料:必修1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同步练习_第2页
高中地理必修1资料:必修1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同步练习_第3页
高中地理必修1资料:必修1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同步练习_第4页
高中地理必修1资料:必修1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同步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循环同步练习(答题时间:30分钟)下图为某区域人工干扰条件下的自然水循环和社会水循环(人为干扰的水循环)模式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问题。1.甲、乙、丙代表的水循环环节是A.降水、蒸发、地表径流B.降水、地表径流、蒸发C.蒸发、地表径流、降水D.下渗、地下径流、蒸腾2.为减少乙环节水量,社会水循环可采取的措施是A.挖深水井B.节约用水C.植树造林D.海水淡化3.水的社会循环可A.使地表形态的塑造趋向简单B.使陆地淡水资源更新速度变缓C.改变水资源的时间和空间分布D.大幅度改变地球水循环的总量下图为西南某地将原始生态林改为橡胶林后的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4.与原始生态林相比,橡胶林()①蒸发量增多②下渗量减少③径流量减少④气候更加湿润A.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①④5.由原始生态林改为橡胶林,可能带来的影响有()①涵养水源能力变强②土壤肥力下降③生物多样性减少④自然灾害减少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海绵城市”是指在城市建设中,改变雨水直排的传统方式,通过植被、土壤、透水铺装等一系列措施,让城市地表像海绵一样吸水,增强地表对雨水的消纳能力,进而能够弹性地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避免强降雨后出现大量积水的情况。为完善城市建设,天津南站科技商务区率先打造“海绵城市”。据此完成下面问题。6.建设海绵城市可行的措施是A.大量修建人工湖 B.大量植树造林C.大量修建下凹地面 D.大量铺设透水砖7.相比而言,海绵城市主要能够A.提高降水量 B.增加下渗量C.提高径流量 D.提高用水量上海市打造“雨水银行”,让“天落水”循环使用。读雨水利用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问题。8.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A.水汽输送 B.降水C.植物蒸腾 D.下渗9.建设“雨水银行”,可以①减少城市内涝②改善城市生态环境④提高江河水位③加剧热岛效应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问题。10.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目前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11.有关水循环地理意义的正确叙述是A.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更新B.对地表形态影响小C.加速了冰川的融化D.使海平面上升下图为“某地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2.上图所示地区的大型水库建成后,对水循环的各环节可能造成的影响是()A.库区下渗加强,周边地下水位下降B.库区水汽蒸发增加,周边降水一定增加C.库区上游河流径流量减小D.库区下游河流径流量变化幅度减小13.在F处建有一座海水淡化工厂,从水循环角度看其作用类似于()A.陆上小循环 B.海陆间大循环C.水库 D.跨流域调水14.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问题。(1)图中字母代表的水循环各环节是: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2)图中A→B→C→D所代表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该循环发生的领域是________和________之间,它可以促进陆地水不断地补充和更新。(3)在水循环各环节中,人类能够施加影响最多的主要是________(填字母),人们可以通过修建________来调节水资源的季节分布不均,从而满足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最能代表我国夏季东南风的环节是________(填字母)。

水循环同步练习参考答案1.B2.C3.C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水循环环节以及地理意义,难度中等。1.甲箭头朝下,应是降水;降水到地表形成地表径流,乙代表地表径流;丙箭头朝上,代表的是天然水体的蒸发,故选B。2.为减少乙环节(地表径流)水量,社会水循环可采取的措施是植树造林,即增加下渗,减少对地表的侵蚀,C对;其余选项都不能减少地表径流,可排除。3.水的社会循环可使地表形态的塑造趋向复杂,A错;使陆地淡水资源更新速度加快,B错;改变水资源的时间和空间分布,C对;地球水循环的总量是保持平衡的,D错。4.A5.C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水循环环节的影响因素,难度中等。4.读图可知,橡胶林蒸发量和地表径流量比原始生态林大,下渗水量则会减少,地表径流量增多;该地降水量减少,蒸发量增加,径流总量应减少,气候变得干旱。①②正确,③④错误。故选A。5.破坏原始植被,加重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②正确;破坏原始生态环境,使生物多样性减少,③正确;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旱涝灾害频繁,①④错误,故选C。6.D7.B解析:本题组本题考查海绵城市的主要功能,难度较小。6.根据材料,“海绵城市”改变雨水直排的传统方式,通过植被、土壤、透水铺装等一系列措施,增强地表对雨水的消纳能力,故建设海绵城市可行的措施是大量铺设透水砖,便于雨水下渗。故D正确。7.根据材料信息,“海绵城市”强调让城市地表像海绵一样吸水,增强地表对雨水的消纳能力,故海绵城市的主要功能是增加下渗量,从而减少地表径流。故B正确。8.D9.A解析:本题组本题考查水循环,难度中等。8.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减少了地表水下渗,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下渗,D对。不影响水汽输送、降水、植物蒸腾环节,A、B、C错。故选D。9.上海市建设“雨水银行”,将雨水存储起来,可以减少内涝发生,①对。绿地的灌溉用水充足,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②对。可能降低江河水位,③错。绿地得到发展,减轻城市热岛效应,④错。A对,B、C、D错。故选A。10.D11.A解析:本题考查水循环环节的名称及水循环的意义,难度中等。10.图中水循环环节①为蒸发,②为水汽输送,③为降水,④为地表径流。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目前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地表径流,如修水库、南水北调工程。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目前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④,D正确,ABC错误。11.水循环中海陆间循环可以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更新,A正确;水循环环节中地表径流对地表形态影响较大,会形成河流侵蚀地貌、堆积地貌,B错误;全球气候变暖会加速了冰川的融化、使海平面上升,水循环不会加速冰川的融化、使海平面上升,CD错误。故选A。总结提升:水循环主要有五个环节: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和径流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目前,人类活动对全球大气的水汽输送几乎没有影响,最主要的影响方式是地表径流。改变地表径流人类的引河湖水灌溉、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填河改陆、围湖造田等一系列针对河流、湖泊的活动极大地改变了地表径流的自然分布状态影响地下径流人类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局部地区的地下工程建设都不可避免地对地下径流产生影响,如雨季对地下水的人工回灌,抽取地下水灌溉,城市地下铁路的修建破坏渗流区的地质结构、改变地下水的渗透方向等。影响局部地区大气降水如人工降雨影响蒸发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可以增加局部地区的水汽供应量影响下渗城市铺设渗水砖,可增加下渗;城市路面硬化,可减少下渗12.D13.B解析:本题考查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难度中等。12.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植物蒸腾等。修建水库可以调节地表径流,使下游地区径流量变化幅度变小,D对;库区地表水增多,增加下渗,提高地下水水位,A错;水比热容较大,冬季水面气温相对较高,气流上升,容易产生降水,但降水不是一定就增加,过于绝对,B错;修建水库对库区上游河流径流量没有影响,C错。故本题选择D。13.水循环可分为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在F处建立海水淡化厂,增加了水汽的蒸发,使输送到陆地的水汽增多,水汽输送至陆地,参与了海陆间的大循环,B正确。海水淡化厂排除了陆上小循环;水库、跨流域调水不符合水循环的过程。排除A、C和D。14.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海陆间循环;海洋;陆地;D;水库;B。解析:本题考查自然界的水循环知识点,难度中等。(1)根据水循环和图示箭头可以看出,A表示海洋水体的蒸发;B表示海洋上空的水汽输送到陆地上空的水汽输送;C表示陆地上的降水;D返回海洋的地表径流。(2)根据上题的分析,在海洋受到蒸发形成的海洋水汽最后通过D环节地表径流回到的海洋,因此它发生于海洋和陆地之间,是海陆间循环,它使得陆地上的水资源不断的更新和补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