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切尔夫人-详细解读_第1页
撒切尔夫人-详细解读_第2页
撒切尔夫人-详细解读_第3页
撒切尔夫人-详细解读_第4页
撒切尔夫人-详细解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撒切尔夫人-详细解读

撒切尔夫人(重定向自铁娘子)撒切尔夫人,MargaretHildaThatcher撒切尔夫人(MargaretHildaThatcher,BaronessThatcher)——英国的“铁娘子”,她的一系列经济政策对今日的英国经济影响仍在。目录1撒切尔夫人简介2撒切尔夫人的生平2.1一、早年生活2.2二、参政早期2.3三、首相生涯2.4四、下台与逝世3撒切尔夫人的经济政策3.1控制通胀3.2国营企业私有化3.3福利国家改革3.4工会政策3.5欧盟态度4对撒切尔夫人的评价5相关条目撒切尔夫人简介撒切尔夫人,全名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1925年10月13日-2013年4月8日)英国右翼政治家,第49任英国首相,1979年-1990年在任,她是至今为止英国唯一的一位女首相,也是自19世纪初利物浦伯爵以来连任时间最长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政治哲学与政策主张被通称为“撒切尔主义”,她在任首相期间,对英国的经济、社会与文化面貌作出了既深且广的改变。她抛弃了二战之后的所谓“共识政治”与凯恩斯主义政策,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减少,大多数国有企业实行了私有化,劳动力市场也变得更具弹性,在财政上采用货币主义政策,英国经济最终走出了长期“滞胀”的局面。自1981年以后,其年实际增长率达3%以上,在当时是仅次于日本的主要西方发达国家。她在担任首相前后高姿态地反对共产主义,而被前苏联媒体戏称为“铁娘子”,这个绰号甚至已成为了她的主要标志。1990年,她未能于第一轮党内竞选击败对手迈克尔·赫塞尔廷,因而宣布辞职,其后她所属意的候选人财政大臣约翰·梅杰参选并最终获胜;她在11月28日正式离任,结束长达11年半的执政。继任的保守党约翰·梅杰政府以及工党托尼·布莱尔政府,沿行其推行的经济变革,政策方向持续到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2013年4月8日,撒切尔夫人因中风病逝,终年87岁,骨灰被安葬在切尔西皇家医院墓地、亡夫丹尼斯的坟墓旁边。撒切尔夫人的生平一、早年生活(1925—1947年)撒切尔夫人出生于英格兰东部林肯郡的格兰瑟姆,其全名为玛格丽特·希尔达·罗伯茨(MargaretHildaRoberts)。她的父亲阿尔弗瑞德·罗伯茨(AlfredRoberts)在当地镇上经营杂货店,而且热心于地方政治。他除了是地方议会的议员,并曾在1945-1946年任格兰瑟姆市长,也是一位在俗的传道人。阿尔弗瑞德是一个“老派的自由主义者”,其家族传统上投自由党的票,但他认为如今的自由党已受到集体主义的侵袭,因而转向他认为更能代表自由主义传统的保守党,并在1935年大选中协助保守党候选人VictorWarrender赢得了议席。当1952年5月格兰瑟姆地方议会第一次由工党夺得控制权后,他便随之失去了地方议会参事一职。撒切尔夫人的母亲叫派翠丝·罗伯茨(BeatriceRoberts),娘姓为史蒂芬逊(Stephenson);此外,她也有一位妹妹名莫里埃尔(Muriel)。撒切尔夫人一家都是虔诚的卫理宗教徒。撒切尔夫人的学业成绩一向优异,乐于参加课外活动,她在凯斯蒂文和格兰瑟姆女子学校(KestevenandGranthamGirls'School)毕业后,1944年获牛津大学萨默维尔学院录取,主修化学,其中最后一年研究X射线晶体学。1946年,她成为牛津大学保守党协会主席。撒切尔夫人以二级荣誉毕业后,先后在英国赛璐珞(BritishXylonite)任职研发药剂师,和在J·里昂公司(J.LyonsandCo.)参与研究保存冰激凌,年薪五百英镑。二、参政早期(1948—1978年)1948年保守党年会上,她代表牛津毕业保守党协会发言,影响巨大,她被米勒提名为达特福德选区的议员代表。在1950年和1951年的选举中,玛格丽特·希尔达·罗伯茨出选一向为工党所占有的达特福德(Dartford)选区,在当时成为最年轻的保守党女性候选人。她在肯特郡保守党活动中的活跃参与,使她结识了丹尼士·撒切尔·戴卓尔(DenisThatcher),两人后来于1951年结婚。丹尼士是一位富有的商人,因而有能力资助她投考律师公会,而她亦于1953年成功取得讼务律师的资格。同年,夫妇俩又诞下了一对孪生兄妹,分别取名为卡洛儿(Carol)和马克(Mark)。她在1951年结婚后攻读法律,因竞选议员时通晓法律很重要。1953年她取得了律师资格。在作为在野党影子内阁人士时,为反驳对手,不断地积累大量数据与信息,以无法反驳的语言击败对手。在作为保守党领袖竞选期间,她马不停蹄地到全国各地进行演讲,早上7点起床,忙到次日凌晨2、3点才就寝。撒切尔夫人在1959年成为保守党议会成员,1961年任年金和国民保险部政务次官,1964年任下院保守党前座发言人。在第一个议会后,她在麦克米伦的政府担任养老金的初级部长。当保守党在1970年的大选胜出后,撒切尔夫人如愿入阁,出任教育及科学大臣。在她上任的第一个月,为了削减教育开支,她决定取消向全国学校提供免费牛奶的政策。结果,所有的幼稚园和小学学生都不再获得免费牛奶。事件引发了一连串的公众示威,其中《太阳报》更因而戏称撒切尔夫人为“玛姬·撒切尔,牛奶掠夺者”(MaggieThatcher,milksnatcher)。她任内的另一举动,便是接纳建议,关闭更多的文法学校,代之以综合中学。到她任期结束,转向上综合中学的学生数从32%上升到了62%。当英国保守党在2月的1974年大选落败后,撒切尔夫人出任影子内阁环境事务大臣。在任期间,她提议取消用以支付地方政府服务开支的人头税,从而增加了保守党的支持度。撒切尔夫人同意基思·约瑟夫从男爵(SirKeithJoseph,Bt)所说,指希思的政府在货币政策上失去了控制。而当希思在1974年第二次大选中再次落败后,基思·约瑟夫从男爵打算挑战希思作为保守党党魁的地位,可是他不久因在演说中失言而放弃角逐。结果,与基思·约瑟夫理念相同的撒切尔夫人决定参与党魁竞选,并出乎意料地在第一轮投票中领先希思,希思为此退出了选举。1975年2月,撒切尔夫人又在第二轮投票中压倒了希思所寄望的接班人,威廉·怀特劳(WilliamWhitelaw),正式成为了保守党党魁,她随后任命威廉·怀特劳为副党魁。三、首相生涯(1979—1992年)1979年5月3日保守党大选获胜,撒切尔夫人出任首相,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在1982年的马岛战争的胜利和一个四分五裂的反对派帮助下,撒切尔夫人在1983年换届选举中赢得压倒性胜利。1984年,她侥幸逃过了爱尔兰共和军设置在布莱顿的保守党大会的炸弹。1987年大选,撒切尔夫人在办公室赢得了前所未有的第三个任期。但争议性的政策,包括人头税和她反对任何与欧洲更密切地结合起来,保守党内部分裂,从而导致一个领导力的挑战。由于失去民心,失去来自中产阶级、企业和商界的核心支持,1990年11月,她同意辞职,继任保守党魁、首相为约翰·梅杰。1990年辞任首相后不久,即被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颁赠地位崇高的功绩勋章。她的丈夫撒切尔,则在1991年获册封为从男爵,以确保儿子马克·撒切尔有头衔可以继承。而这也是自1965年以来,唯一册立的从男爵爵位。1991年的保守党大会,撒切尔夫人史无前例地获得全场站立鼓掌致意,但她仍礼貌地婉拒上台发言。1992年英国大选,撒切尔夫人退出了下议院选举,离开了从事33年的下议院。1992年,撒切尔夫人被册封为终身贵族。四、下台与逝世(1992—2013年)1992年7月,撒切尔夫人获大型烟草商菲利普·莫里斯国际公司(PhilipMorrisCompanies,即高特利集团AltriaGroup的前身)聘用,出任地缘政治学的顾问一职,年薪除了高达25万美元外,该公司更每年向她的基金注入25万美元。至于撒切尔夫人则协助该公司的烟草打入中欧、前苏联、中国和越南的市场,并对抗欧洲共同体限制香烟广告的法律。1993年至2000年,撒切尔夫人出任美国维吉尼亚州威廉斯堡威廉与玛丽学院的名誉校长。该校在1693年取得皇家特许状而成立,是北美洲最古老的大学。1995年,撒切尔夫人获颁赠嘉德勋章,此荣誉一向赠予前任首相,也是英国骑士勋章中最高的一种殊荣。1997年保守党下台后,撒切尔夫人公开支持威廉·黑格(WilliamHague)出任党魁,而威廉·黑格胜出成为党魁后,梅杰在一次演讲中狡诈地对撒切尔夫人在他任内的举动作出批评:2001年12月撒切尔与丈夫丹尼斯爵士赴马得拉群岛度假,但在庆祝50年金婚纪念日时曾出现轻度中风。2002年3月,在医生的建议下,撒切尔夫人因为健康原因退出了社交圈。中风后,撒切尔夫人的记忆力大大受损。2002年,她几乎从不读书看报,这对于她已经“毫无意义”,因为她几乎是看了下句忘了上句,有时候甚至是一句话没有读完就忘了开头。2003年,撒切尔夫人访问纽约市市长彭博,并把彭博的办公室与丘吉尔的战时办公室作比较。后来,虽然她在2004年6月出席了美国前总统罗纳德·里根的国葬仪式,但为免过度劳累,她事先录制了悼文,在丧礼上播放。2003年6月26日,撒切尔夫人的丈夫丹尼斯男爵去世,撒切尔夫人十分悲伤。此后,疾病缠身的撒切尔几乎停止了在公开场合露面。2005年10月13日,撒切尔夫人80大寿时,她在伦敦海德公园附近的文华东方酒店大摆宴席为自己力挽颓势,靠铁风为自己挽回了面子。但这样的辉煌毕竟是昙花一现。宴席上,很多政要和各界名人在内的650多人前来捧场,英国女王、王子,时任首相布莱尔及其夫人都位列其中。当然,最让她高兴的是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到来,因为伊丽莎白二世继位后只参加过1996年前首相爱德华·希思举行的80岁寿宴。2005年12月7日,撒切尔夫人因感到晕眩而被送到伦敦的切尔西及西敏医院(ChelseaandWestminsterHospital),一晚后出院。但不久之后,她在一所理发店内再次感到晕眩而被保镖送到医院。2006年9月,撒切尔夫人到华盛顿出席“9·11”恐怖袭击五周年的悼念活动。她以美国副总统迪克·切尼宾客的身份出席仪式,期间并与国务卿康多莉扎·赖斯会面。这是自她在2006年4月,出席前美国国防部长卡斯珀·威拉德·温伯格的丧礼以来,首次前往美国。2007年2月21日,一尊撒切尔夫人的铜像在下议院大堂举行了揭幕仪式,铜像高2.24米,由雕塑家安东尼·杜福特所雕成。这是第一次有前首相在生前得到这种荣誉。同时,这位“铁娘子”在仪式中作了简短的发言,这是她在2002年中风以来,首次在公众场合发言。2013年4月8日早晨,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因中风去世,享年87岁。撒切尔夫人的经济政策控制通胀撒切尔夫人上台后,首先做的就是控制通胀。当时英国的通胀已超过两位数,并迅速攀升,一度高达21%。撒切尔夫人将通胀视为头号大敌,认为它干扰经济活动,影响企业的理性规划,从而不利于投资与经济增长。在宏观经济政策方面,撒切尔夫人主导了大规模的思路转变,她接受从美国开始流行的弗里德曼的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放弃“经济大萧条”之后开始流行的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转向“供应管理”。她大大改变了英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思路,将政府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确定为价格的稳定和对通货膨胀的控制,而不再以刺激需求或者降低失业率作为目标。通过货币紧缩政策(先是直接控制M3,然后是提高利率)来控制通胀。这实际上是一种紧缩性的需求管理,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失业率从10%上升到大概12%。撒切尔主义对通胀的原则就是,治理通胀要不惜以牺牲就业为代价。应该说撒切尔夫人实行货币主义试验的效果并没有她预想的那么好,她所领导的经济政策团队也未将严格的货币主义理论贯彻始终。一开始撒切尔政府将广义货币M3作为货币增长标的,但在实行过程中却发现M3的实际增长率大幅超过了预计的控制目标。为了控制货币供应而实行的提高利率政策还造成英镑坚挺,损害出口并造成失业率剧增,失业人口在1980年底增加到200万。但当党内外都有人士呼吁进行“180度转弯”时,她却对保守党人说出一句名言:“你们如果愿意就掉头吧,但本夫人绝不掉头。”在预算政策的辅助下,英国在1981年挺过了经济衰退。但同时撒切尔夫人也修正了对货币主义信条的严格遵守,到1985年宣布停止以M3作为标的,当时英国也已进入经济繁荣期。当时的财政大臣尼格尔·劳森对此功不可没。不过,劳森试图以钉住西德马克的汇率政策来为国内反通胀目标提供稳定性,并试图加入欧洲汇率机制,在这方面他和撒切尔夫人产生了越来越大的矛盾,导致他在1989年的辞职。国营企业私有化撒切尔夫人在哈耶克自由市场的理论指导下,采取了一系列供给方面的举措:私有化,减税,放松管制以鼓励竞争,消弱工会力量。她认为,国企是必定没有效率的,将之私有化有助于提高公司治理和效率。她将20家大型国企私有化,包括捷豹汽车、英国电讯、英国石油及工厂和港口等。这些公司在上市时,股价故意定得偏低,并面向所有的人销售。1979年,英国居民持股比例占7%,但是到了1987年,这一比例则上升到20%。这些举措在企业回归市场、提高效率的同时,还为政府提供了资金,创造了减税的条件。与此同时,撒切尔夫人大力减税以刺激经济活动。她将高收入的边际税率从80%降到50%,将低收入的税率也从33%降到了30%。以自由贸易来代替政府干预,鼓励市场机会和私营企业,反对国有化和中央集权。福利国家改革在“福利国家”的改革方面,撒切尔削减财政开支,强调个人责任与义务,将“普遍性原则”改为“选择性原则”,将市场竞争引入医疗服务,改革过去完全免费的医疗健康服务,让患者也承担一定比例的费用。同时让国家卫生部门从管理者改为医疗服务购买者,增强医疗机构自主权。住房方面实行公房私有化政策,大量出售政府公房,通过优惠条件鼓励私人购买住房。福利制度改革的总思路是将福利给予最需要的人群,提高市场的配置效率,将政府的作用转变为有选择地提高优质服务。有的评论者认为撒切尔夫人试图“埋葬”福利国家,事实也许没有那么极端。在她执政时期,福利开支并没有下降,只是占财政支出比例的增速下降了。而且她从来也没有试图从根本上拆毁英国福利制度的支柱,如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经过改革之后,英国“福利国家”的基本框架依然存在,并没有降低到美国那样低的程度——美国在奥巴马政府推出医保改革方案后出现了激烈争论,但英国的全民医保一直存在。工会政策对工会的政策虽然是最能展示她强硬的方面之一,但她并不是没有务实和妥协的一面。而且工会改革的背景是过度失衡的劳资关系。工会力量变得过于强大而不受制约,拥有很多法律豁免权。英国首相麦克米伦曾经感叹:“我们不能碰的机构有三个:皇家近卫旅、罗马天主教会和全国矿工联合会。”事实上,撒切尔夫人在上台后第一次与钢铁工人工会的对峙时,最后是被迫屈服,答应工会条件的。但1984年煤矿工人罢工时她拒不妥协,最后换来对方的屈服。她这方面改革更重要的是通过立法来制约工会,例如规定工会内部的秘密投票制度、不准工会惩罚不参加罢工的工人等。这是在法治轨道上进行的改革,它也许打击了工会的力量,但却使有的工会变得更民主化和健康了。当然效果并不是完美无缺,改革肯定是对不同利益集团的平衡,不可避免地会动一些人的奶酪,损害一些人的利益,这也是她至今在英国一些传统采矿和制造业区遭到反对甚至仇视的原因。欧盟态度撒切尔夫人1988年在比利时的演讲中,她明确阐述了对欧盟的前身——欧洲共同体的反对。她在发言中说道:“英国的边界已不可能回到从前,我们现在只看到在欧洲层面的重新划分,这是欧洲超级大国在布鲁塞尔策划的事情。同年11月,欧洲人权法庭称英国的拘留制度违反了欧洲法律,但此举也遭到了撒切尔夫人的愤怒抨击。到了1989年,当撒切尔夫人被一些大臣强硬要求加入汇率机制时,撒切尔夫人对此坚决反对,她与她的财政顾问艾伦·沃尔特斯始终认为,英镑应该能自由浮动,而欧盟会员资格只限制英国经济,这一拒绝被认为是后来撒切尔夫人下台的因素之一,但从二十多年后的欧债危机来看,她的决定是有远见的。对撒切尔夫人的评价英国大众对撒切尔夫人的评价一直呈两极化,这种现象可以在最近的一个电视台民意调查中反映:撒切尔夫人在2002年的《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中排第16名,是在世人物中,排名最高的一位;可是,她却在2003年《最坏的100名英国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