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学考试知识点整理_第1页
现代教育学考试知识点整理_第2页
现代教育学考试知识点整理_第3页
现代教育学考试知识点整理_第4页
现代教育学考试知识点整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教育学考试大纲模拟试题集大纲说明:识记:填空题、名词解释领会:简答题、综合题简单应用:论述题教育与教育学识记:教育的定义广义的教育是有意识地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首要目标和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学校教育的定义学校教育是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额,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领会给“教育”这一概念下定义的意义对“教育”这一概念含义理解的多样化的原因定义者的哲学观、价值观以及逻辑方法不同,对教育认识和解释也不同,他们总是从某一角度提出对于教育的理解。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实验和定量研究尚不成熟,人们对某一概念下定义主要根据事实和历史事实。不同的时代对于教育有不同的要求,不同利益集团的人群对于教育的认识也不尽相同。根本原因:有事人给“教育”下定义时没按照逻辑规则来进行,而是采取了“定义性陈述”的方式,导致了“教育”定义的混乱。谢弗勒有关教育概念的三种定义性陈述。规定性定义:指创造的定义,也就是下定义者用自己的语言对于有关概念或术语下定义。“规定性定义”对于下定于本身并无特殊的规定,而只是要求被定义的概念或术语在著作或文献中始终保持表示这种规定的含义。描述性定义:指适当的描述被界说的对象或使用该术语的方法。在这类定义中没有任何逻辑要求或规定,定义的质量完全取决于下定义者的主观意图的和知识、语言水平。优点:避开了繁琐的逻辑规则,缺点:随意性太大,对下定义者的知识水平依赖性太大。纲领性定义:旨在说明概念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内涵,即“事物应该是什么”。给概念下定义的逻辑规则形式逻辑是从思维的形式结构方面研究思维规律的科学,对于如何给概念下定义有着明确的规则:吧被定义的概念放在它邻近的属概念里,并且指出它和同一一个属概念下的其他概念之间的差别,即“种差”。公式:(被下定义的)概念+种差+邻近的属。按照逻辑规则给“教育”下定义的基本思路。第一,教育做为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它的活动对象是什么?对此我们的回答是:教育活动的是以人为直接对象的社会活动,他有别于其他以物质或精神为直接对象的社会活动。第二,以人为直接对象的社会活动并不仅仅只有教育一种,如还有医疗,美容等。那么他们的差别是什么,我们的回答是:在所有以人为直接对象的社会活动中,只有教育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而其他活动则以满足人的需要为直接目标。第三,很多社会活动都对于人的身心发展产生影响,那么,教育所产生的影响和其他社会活动所产生的影响有什么不同?首先,其他社会活动对于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可能是无意识的,而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总体上讲是有意义的。其次,其他社会活动对于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亦可能是有意识的,但却不会是这些社会活动的首要目标。再次,正如有些社会活动并非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首要目标,但却会产生教育效果和教育影响一样,教育虽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但亦会产生其他的社会效果或影响。学校教育不同于广义教育的特点。一是具有非常明显的专门化,学校教育是由专门的机构和专门的教职人员承担的,学校教育的任务是专门培养人;二是学校教育的可控性强,具有明显的制度化。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的教育活动,在各级各类学校之间的关系、学校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各类课程之间的关系上,都有严格的制度规定和约束。(二)教育学概念的界定1、识记:“教育学”这一概念的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定义。宏观:(作为教育科学总称)教育学是以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教育规律为宗旨的社会科学。中观:(做为单独科学的)教育学是一门对于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的发展的相互关系以及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进行研究的教育科学。微观:(作为师范院校学社专业基础课程的)教育学是以广义教育的理论知识和学校教育的实践规范为主要内容的课程。2、领会:(1)教育学学科归属的双重性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前者习惯被称为理科,后者习惯被称为文科。教育学的学科性质。P9-15(三)教育的产生及学校教育的出现领会:教育产生的原因和条件有意识有目的地向年轻一代传授生产知识和技能,根据社会化生存的特点向儿童传授社会的规范和准则,便成为满足维持生命的需要和满足延续群体生命的需要的必要的手段。这种人类对于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满足便是教育产生的最根本原因,亦是教育作为人类社会中具有永恒意义的范畴的根本原因。条件:人类劳动的进行,是教育产生的最根本条件。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活动,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劳动是教育产生的必要条件。言语的形成是教育产生的另一个必要条件。它为个人与群体之间的经验的相互转化提供载体,使人类的思维和交流成为可能。原始社会教育的一般性质原始社会的教育在内容和形态上都附着于一般的社会活动,用教育史上惯用的术语讲,就是非形式化的教育。1,教育的无阶级性,在原始社会中,经济的性质是一种简单的公有制经济,财产共有,共有劳动,政治性质则表现为无阶级、吴剥削、无压迫,所以教育无阶级性。2,教育的非独立性,原始社会的教育与社会生存劳动和社会生活紧密融合在一起,既没有从生产中分化出来,也没有从政治、宗教、艺术等活动中分离出来。3、教育的原始性,表现为教育内容贫乏,教育形式,方法简单。萌芽形态的学校的形式原始社会末期便出现了学校教育的萌芽形式——“青年之家”。原始部落中,儿童达到一定年龄(通常7~9岁)就与成年人分开,居住在特别的房间——“青年之家”中接受专门的训练。随着原始社会末期社会分裂为对立的阶段,“青年之家”也分化为两种,一种是为普通人设立的额,另一种是为特权者设立的。后者称为学校的萌芽,发展为阶级社会的学校。学校教育产生的原因和条件。学校产生的历史基础:生产力的发展和奴隶制国家的形成。学校产生的客观条件:体脑分工和专职教师的出现。学校产生的重要标志:文字的产生和应用。(四)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1、领会:(1)教育一词最早在中西方的差异。中国古代对于教育的字义偏重于教育目的和内容,强调儿童性本恶,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为善,儿童需要在大人的棍棒监督之下学习,从德向善;在西方,“教育”则隐含着儿童性本善之意,教育只需对儿童的天性加以引导。这表明,教育史中所谓“外烁论”和“内发论”在中国和西方可谓源远流长。在中国“外烁论”是居主流地位的;在西方,则是“内发论”居主流的。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他认为民主和个人主义的泛滥只会导致雅典的衰亡,他所推崇的是斯巴达那种国家主义和社会本位的教育。第一、它在奴隶主阶级内部否认了根据血统的世袭制度,肯定了根据一个人的天资而非出身来接受合适的教育以及在合适的职位上工作,颇有“有教无类”和“任人唯贤”的意味。第二、虽然帕拉图的教育理想从来没有在雅典得到实施,但他创建的国家主义或社会本位的教育思想对于后世的影响极大。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被人们称为“教育学之父”。第一、构建了教育学的学科基本框架和教育学的基本研究内容。第二、突出的强调普及义务教育。第三、对教育的作用、教师的作用和人接受教育的广泛可能性持有深刻的信念并做了深人论证。第四、提出了“百科全书式”的教学内容观。第五、他推进了学校内部工作制度的发展,创立了班级授课制,学年制,提出系统的额学校管理制度及督学制。第六、首次将学期教育纳入学制。卢梭的教育思想被誉为“教育上的哥白尼”,第一、教育适应自然的观念。第二、儿童中心观念。第三、在实践活动中学习的观念。第四、实用主义观念。第五、发现的观念。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他在1806年发表《普通教育学》被认为是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学科形式的标志,从而使教育学称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表现了德国严谨的理性主义传统。“明了、提示、联想、总结和应用”杜威的教育思想第一、“教育即生活”。第二、从做中学。第三、儿童中心。2、简单运用:能结合我国教育实际,分析自然主义教育。第二章人社会教育(一)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性1.识记: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性的含义指人认识、适应和改造社会的现有力量与社会发展的现实水平和未来趋势对人的素质的要求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就是矛盾。领会: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的具体表现。从发展的方向上看,社会发展的方向总是力图规定人的发展方向,但是,人的发展在不同程度上又倾向于突破甚至摆脱这种规定。从发展的水平上看,社会的发展水平总是制约人的发展水平,但是,人的发展在不同程度上又力求超越这种制约,从而导致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在水平上的差异。从发展的结构上看,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也总是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从发展的需要和可能性上看,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也是难以避免的。从发展的特点上看,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同样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二)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一致性1、识记: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的一致性的含义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一致的,二者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相互决定。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产物,社会发展也是人的发展的结果,人的社会实践是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发生与形成互动的中介,是二者获得一致性的链条。领会: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社会发展决定着人的发展。马克思认为人的发展是一个社会历史的过程,也就是说,人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人的发展要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社会历史条件是怎样的,人的发展状态大体上就是怎样的。2)人的发展也决定着社会发展。在人与社会的的关系中,人是能动和受动的统一性,但能动是更能体现人的本质的一面。就人与动物所共有的对环境的适应而不是消极顺应。社会是由人组成的:历史是由人创造的;社会的活力来自于人的活力;社会的有机性来自于人的有机性。——人是万物之灵,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马克思认为:“历史什么事也没有做,它‘并不拥有任何无穷尽的丰富性’,它并‘没有在任何战斗中作战’!创造着一切、拥有着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并不是把人当做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注意:在考察热呢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时,切忌把人与社会对立起来,也不可把人和社会抽象化,而应该看到人与社会的内在统一性。脱离了社会的人是抽象的人,脱离了人的社会也是抽象的社会,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社会也无非是“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因此,离开了社会说明不了人,离开了人也同样说明不了社会,人与社会有着内在的统一性。(三)教育在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中的地位领会:教育的中介转化的地位中介——媒介——使双方发生关系的人或物。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间的相互转化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但最基本、最普遍和最有效的途径是教育。教育的两个基本规律:一、教育必须适应和促进社会的发展,二、教育必须适应和促进人的发展。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要把教育所面临的外在性的矛盾适时地、恰当地转化为教育的内部矛盾,即把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转化为教育中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今儿在教育内部实现教育者的发展与教育要求之间的相互转化。教育的基本着眼点人,是人的发展。人是教育的出发点。教育在解决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这一矛盾中的特殊功能和特殊地位在于有目的地培养符合一定社会发展需要的人。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是主要的,即学校教育对于人的额发展具有主要的、导向性作用。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系统性。(A.J计划性,B、组织性,C协作性,D全面性)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专门性。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基础性。1、识记:(1)个体先天性素质的含义。指个人在出生前机体所具有的一切与生俱来的特质,主要包括:有上代继承下来的个性先天性的遗传特质;由受孕时父母双方本人和家族遗传基因的组合方式与生命孕过程中母体独特环境相互作用而生成的个体先天性的非遗传性特质;有基因控制的个体的成熟机制等。遗传素质的含义遗传是亲代的性状通过遗传物质,即通过以细胞染色体为载体的基因传给后代的一种生理现象。社会环境的含义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影响个体的形成和发展的全部外在因素。环境包括先天环境即胎内环境和后天环境即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指人类在自然环境基础上创造和积累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社会关系的总和。2、领会:(1)个体先天性素质、社会环境、个体活动在人的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个体的先天性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体现在遗传素质上: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2)遗传差异是造成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社会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后天环境对于个体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有什么样的社会环境,就有什么样的人(大环境,小环境。自觉的社会环境包括:社会教育,假体教育和学校教育)个体活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第一、人的发展的受动性与性能都只有通过个体的活动才能实现;第二、人的潜能和素质的发挥只有通过个体的活动才能实现;第三、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只有通过个体的的活动才能实现。人的活动包括:生命活动,心理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学校教育之所以能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的原因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系统性。(A.J计划性,B、组织性,C协作性,D全面性)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专门性。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基础性。实事求是地评估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作用并不是万能的;影响人发展的因素有很多,教育只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人的发展也是多方面的额,教育也不可能对人所有方面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主导作用是有条件的;首先取决于学校的目的性、系统性、选择性、专门性和基础性的实现程度;其次取决于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再次取决于教育过程中教师是否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调动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外部来看,首先取决于社会影响与学校教育影响的一致性程度,还取决于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的结合程度。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的条件。学校教育主导作用能否实现,实现的程度如何,取决于学校教育内外方方面面的条件。从学校内部讲,首先取决于学校的目的性、系统性、选择性、专门性和基础性的实现程度;其次取决于教育内容、特别是知识的质量和教师在教授过程中所采取方法的性质和水平。只有那些基础性、系统性、结构性的知识和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方法,才能使教育的主导作用得以发挥。第三,取决于教师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取决于教师能否投入应有的工作热情和精力,以全身心地进行创造性地教书育人。第四,取决于教育过程中能否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从学校外部看,首先取决于社会影响与学校影响的一致性。如果两种影响不一致,甚至出现严重冲突,学校的主导作用就很难实现。其次,还取决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配合、协调程度。如果家庭在子女驾驭问题上不能履行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不能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甚至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明显相左,那么,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就难以发挥。(五)教育的经济功能1、识记: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含义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就是指教育的社会功能,意即教育副I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所具有的功用和效能。教育一方面要受到社会强有力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对社会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2、领会:教育所具有的经济功能1)教育是劳动者再生产的手段。教育能够把可能的劳动都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把一般性劳动者转化成专门性的劳动者,把较低水平的劳动者提成为较高水平的劳动者,把一般性的劳动者改造成另一种形态的劳动者,把单维度的劳动者改变成多维度的劳动者。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教育能够传播和传递知识,教育能够发展。(六)教育的政治功能(领会)教育的政治功能,无论是问的那个政治的功能还是变革政治的功能,主要是欧美各国培养人来实现的。教育能够促进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教育通过政治社会化,不仅可以使年轻一代普遍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政治意识和政治态度,而且可以培养出各种专门的政治人才或者为这种人才成长打下必要的基础。教育能够促进政治民主化;教育是推动政治民主化的重要力量,民主意识的启蒙深入和提升,民主观念的确定都要依靠教育。参政议政。教育能够制造政治上的舆论和思潮;高校师生的政治思想状态往往成为一个国家政治形势的晴雨表,政治运动就是经常从这里发端的。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的文化功能就是指教育系统对文化的保存和发展所起的作用。组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教育能够传承文化(文化的传承是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基本前提。教育传承文化的功能有三种主要的表现形式,即:教育可以传递和保存文化,是文化传递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手段。教育可以活化文化,教育是活化文化的基本手段)教育能够改造文化((改造文化是指原有文化要素的基础上所进行取舍、调整和再组合。教育对文化的改造主要是通过选择文化和整理文化来实现的)教育能够创造、更新文化。教育创造与更新文化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教育是通过培养具有选择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来发挥其文化创造功能的;教育还可以通过创新文化来发挥其文化创造功能。领会: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教育具有社会发展功能,教育一方面要受到社会强有力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对社会具有的能动作用。就拿教育的文化功能来说,教育能够传承文化;教育能够改造文化;教育能够创造与更新文化。从广义上说,教育也是文化的一部分,但教育又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因为教育即使文化的构成体,又是文化传承、传播、改造和更新的手段。教育所具有的文化功能。教育能够传承文化教育能够改造文化教育能够创造、更新文化(八)教育诸社会功能的联系与特点领会:教育诸社会功能的联系。整体性;社会诸方面本身就是一个具有内在复杂性联系的有机性,所有教育的社会功能具有整体性。矛盾性;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诸多方面各自直接的目的和价值指向本身就是不尽相同,所以导致教育社会功能的矛盾性。教育诸社会功能的特点间接性,是指教育的社会功能是通过培养人而间接地实现的。隐含性,是指教育的社会功能比较隐蔽,不易为人所充分认识。潜在性,是教育的社会功能在其实现之前只是一种可能的,潜在的存在。迟效性,是指教育的社会功能一般要经过较长的人才培养周期之后才能得以显现。超前性,是指教育的社会功能能够适度地超越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教育活动的客观依据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作为连接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额重要中介,同事面临着这两种制约力量和两个适应对象,它既与人的发展有着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又与社会发展有着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两方面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边构成了教育活动的两个客观依据,也过程了教育规律的客观基础。教育的社会制约性识记:教育结构的含义教育结构是指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各种不同的类型和层次的教学组合和比例构成教育机构总体的各个部分的比例关系及组合方式,也包括教育纵向系统的层级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相互衔接以及教育横向系统的类别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相互联系。它具有多层次性和多方面性,主要包括:教育层次结构、教育类型结构、办学形式结构和教育管理体制结构。2、领会:(1)社会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生产力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好速度;生产力制约着人才的培养的规格;生产力制约着教育结构;生产力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学校教育必须为政治服务)政治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政治制约着教育的权利和机会;政治制约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重功利轻发展的教育价值对教学的影响;重共性轻个性;重服从轻自主;重认同轻创造。(十一)教育的人的制约性识记:教育的人的制约性的含义教育活动的实施要以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变化为前提,必须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这也是教育的根本特性之一。领会:人的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对教育的制约(要求教育要循序渐进)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大专所具有的由低级到高级、有量变到质变按次序发展的特性。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对教育的制约(要求教育要设不同年龄水平的学校)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所具有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发展任务,发展重点和发展特征的特性。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对教育的制约(要求教育要抓关键期)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所具有的在发展速度的快慢和发展时间的早迟上的不平衡的特性。人的身心发展的互补性对教育的制约(要求教育要取长补短)人的身心发展的互补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所具有的互相补偿的特性。人的身心发展的整体性对教育的制约(要求教育要全面系统)人的身心发展的整体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的各个方面所具有的相互牵连、相互制约的特性。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对教育的制约(要求教育要因材施教)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是指不同个体之间在身心特征上具有的相对稳定的不相似性。综合运用:能根据人的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在教育、教学实际工作中确立适当的教育、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十二)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识记:教育相对独立性的含义教育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具有独立于政治、经济等其他社会因素的特性。领会教育相对独立性的具体表现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具有能动性,能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促进或阻碍其发展教育的存在具有必然性;不因社会的更迭变化而改变教育就是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就是培养人。教育具有继承性;指每一时代的教育都与以往的教育有着传承接续的关系。教育与社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教育与社会生产发展的不平衡,教育与社会政治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教育相对独立性的意义教育必须坚持自己独立的品格。教育就是教育,不能混同于其他社会活动,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培养人。教育对社会的适应必须是有批判的。没有批判,就没有制衡,而一种没有制衡力量约束的发展是极易犯错误、走弯路的,甚至可能是危险的,这种发展也是极易摇摆、反复和大起大落的,因此常常也是代价惨重的。教育对社会的适应是有选择的;社会过程和社会组织的复杂性以及社会阶层的多样性决定了社会需求和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性和多变性,合理的与不合理的,正确的与错误的、近期的与长远的、高层次的与低层次的往往是杂糅在一起的。教育一方面必须与社会保持紧密联系,另一方面必须与社会保持恰当的距离。教育规律、教育原则和教育艺术教育规律的概念识记:教育规律的含义教育规律是教育活动中内外各种关系相互作用的产物。教育规律就是教育系统在其运动发展过程中内部诸要素之间、教育系统与环境之间的一种或必然的联系。领会:探索教育规律从教育活动的各种关系和联系人手的必要性。教育关系,即教育系统内部诸要素以及教育与其外部环境诸方面的种种联系。教育育人的发展之间、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都存在着普遍联系。教育活动中各要素也是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教育的构成要素,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划分。从共时的角度划分,教育活动可以划分为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中介三个构成要素。从历史的角度划分,教育活动可以划分为教育目的、教育手段和教育结果三个构成要素。教育规律就必然存在于教育的普遍联系之中,因而探寻教育规律也就是必须从纷繁复杂的教育关系中找出活动内在的种种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教育规律的分类识记:教育规律的类型教育规律可以划分为教育结构规律、教育功能规律和教育发展规律三个子系统。教育结构规律的含义所谓教育的结构规律,是表征各种教育要素之间的关系、组合方式和结构形成的。教育的发展规律的含义教育的发展规律,是揭示教育系统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转变,或教育系统从一个系列的相互作用转化为另一个系列的相互作用德规律。具体表现为:教育系统整体随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上层建筑各部门对教育的发展有重要影响,教育的文化继承性和革新性均是教育发展所必须的,教育目标与受教育者的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是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因。领会教育结构规律的意义教育结构内部各要素之间必须相互协调和谐,才能保证教育系统的问题,促进教育系统的进化;结构必须保持相对稳态,才能保证教育系统的健康发展;结果把必须保持器开放性和动态性,才能促进教育系统的健康发展;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的协调程度,决定其功能的力度和纬度。教育功能规律的涵义教育的功能规律表征教育系统中不同的组成部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每一种要素、成分在教育系统结构中的功能,以及这种功能对其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另外,它还表征教育系统与环境(政治、经济、文化等)之间相互作用及其本质联系。前者称为教育的内功能规律,后者称为教育的外功能规律。前者可概括为:教育者通过教育活动对受教育者个体发生各方面的作用,受教育者个体的身心特点制约着教育活动的展开;后者可概括为:教育通过影响人的发展,对社会的发展全方位的发生作用。教育的发展规律的具体表现具体表现为:教育系统整体随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上层建筑各部门对教育的发展有重要影响,教育的文化继承性和革新性均是教育发展所必须的,教育目标与受教育者的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是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因。教育规律与教育活动领会:认识教育规律的内容认识教育规律是“按教育规律办事”的前提。认识教育规律包括对揭示出的教育规律的认识和对未知教育规律的研究和探索两个方面。完成认识教育规律任务的要求。要学习教育科学理论。教育科学理论是研究和揭示教育的,因此,重视学习教育科学理论,是尊重科学、尊重教育客观规律的首要表现。要准确理解其精神实质,二要I同掌握其体系,三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要向实践学习。教育规律以教育实践为载体,是教育实践的规律,没有一条教育规律能够脱离教育实践而存在和发挥作用。只有勇于和善于实践,才有可能对已揭示的教育科学规律有切身的体验和理解,才有可能从纷繁复杂的教育现象中发现新的教育规律。要向同行学习。教育实践工作者所要学习的教育科学理论和所要揭示的教育规律是异常复杂的,仅靠一个人的才智是不可能有多大作为的,因此教师之间必须相互学习,取长补短,集思广益。要向教育对象学习。教育是师生互动的双边活动,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和学习的主体,有他们对教育现象、教育问题和教育规律特殊的感受和见解,而教师往往“不识庐山真面目,支缘身在此山中”。因此,教师向学生学习,也有助于体验和认识教育规律。利用教育规律的途径。人们可以创造一定的条件是一定的教育规律得以实现。首先是认识条件,其次是利用条件,最后是创造条件人们可以使一种教育规律同其他教育规律协同发生作用模式多种规律协同作用的结果服务于一定的教育目的。只有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多方面的规律协同作用,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才能实现。人们可以利用教育的客观规律加速或延缓教育系统某一方面发生和发展的进程。人们可以将对于教育规律的理性认识转化为教育实践活动的行动指南——包括教育规律理论化,教育理论目的化,建立教育活动的观念类型,教育理论技术化,教育观念行动化。2、综合运用:根据利用教育规律的途径,在实践工作中确立利用教育规律的具体方法(四)教育原则的概念1、识记:教育原则的含义所谓教育原则,是人们在总结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对教育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整个教育的根本性原则。领会:确立教育原则的依据。现代教育的一般性原则我国教育改革的现实需要(五)现代教育的一般原则1、识记:人道性原则、个性原则、创造性原则、活动性原则、民主性原则人道性原则——教育的人道性原则,是指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生命、学生的幸福,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和权利,是教育过程和教育目的充满仁爱、人道精神和生命的意义。个性化原则——主要是指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独立性和自主性,并有意识地培育学生的个性。创造性原则——主要是指在驾驭过程中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尊重学生主体性,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活动性原则——是指通过教育活动并在教育活动中使受教育者接受教育影响和获得主动发展。民主性原则——指教育机会的平等;二是指教育内部人与人关系的平等。2、领会:(1)确立人道性原则、个性原则、创造性原则、活动性原则、民主型原则的依据。1)人道性原则:1、根据现代教育理应具有的人道精神而提出的额;2、人道性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内在要求;3、人道性是培养学生人道主义精神的需要2)个性原则:1、学生之间有千变万化的身心差异2、个性原则是培养学生个性的需要。3)创造性原则:一是未来社会是以创新为重要标志的社会。二是未来教育正在越来越成为创新教育。4)活动性原则:一、活动是人的生命的基本形式。二、活动是教育过程的基础。5)民主性原则:一、根据教育活动受师生关系制约这一教育规律提出来的。二、教育民主化已成为世界性的潮流。三、教育民主化是培养民主精神的需要(2)确立人道性原则、个性原则、创造性原则、活动性原则、民主型原则的贯彻要求。1)人道性原则:1、满足学生作为人的正常而合理的需要;2、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重;3、创造旨在培养人性的留有余地的学校生活;4、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人道精神;5、向学生提出严格而合理的要求。2)个性原则:1、端正对个性的认识;2、培养学生的自主性;3、处理好集体与个人的关系;4、培养学生的特长3)创造性原则:1、培养学生强烈的好奇心;2、培养学生的冒险精神;3、培养学生的自信心;4、鼓励多样性和个性;5、鼓励学生全面发展;6、给学生创造丰富多彩的表现其创造了的机会;7、给学生传授一定的创造学知识4)活动性原则:1、联系实际问题和通过实际活动实施教育;2、开展丰富多彩、积极主动、深层内在的教育活动;3、多让学生自主活动;4、加强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碰撞;5、提高教师的组织才能5)民主性原则:1、不断增加教育机会;2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3、把教师的主导地位与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机地结合起来;4、提倡启发式教育3、综合运用:能将人道性原则、个性原则、创造性原则、活动性原则、民主性原则的贯彻要求落实在教育、教学的实际工作中。(六)教育艺术的概念、特点及教育科学的关系。1、识记:教育艺术的含义。所谓教育艺术,是教育者在长期艰苦的教育实践中,在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综合地、灵活地运用教育原则,并通过比较完美的教育双边活动,在I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方法等方面稳定、综合地表现出来的具有创造性的感染力的教育个性特点和美感。2、领会:(1)教育艺术的特点。1)情感性:情感是一切艺术之母。艺术最本质的东西是以情感人.2)双边性:教育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构成的双边活动,这是教育活动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一个重要特点。3)创造性: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在于标新立异,教育艺术也具有创造性。教育艺术的创造性主要决定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4)审美性:审美是艺术的主要功能,没有没也就没有艺术。纯艺术的审美可以是超功利而将其美发挥到极致的。(2)教育艺术与教育科学的区别与联系。教育艺术与教育科学的区别:1、二者研究对象不同。教育科学以教育的“真”为对象,力求揭示教育的本质和规律;教育艺术则以教育的“美”为对象,着力探讨教育的策略与机智。2、二者所属范畴不同。教育科学主要属于理性范畴、认识范畴;教育艺术主要属于非理性、非认识范畴。3、二者运用的方法不同。教育科学主要属于运用科学的方法,如说明、论证、推理、实验等;教育艺术则主要运用艺术的方法,如体验、顿悟、直觉等。4、二者的特点不同。教育科学强调共性、普遍适应性和必然性为教育提供一般和相对稳定的规则和程序;教育艺术则强调个性、特殊规定性和灵活性,为教育提供具体的变通的策略与技艺。5、二者的来源不同。教育科学更多的来自教育实验与实验;教育艺术更多地来自教育经验与体悟。教育艺术与教育科学的联系:1、教育科学是教育艺术的基础和依据。教育艺术的发挥要大体符合教育科学所揭示出来的规律和原则,“随心所欲”而“不逾矩”。2、教育艺术是教育科学的发挥和升华。教育科学的价值实现要依靠教育艺术的操作和表现,同是教育的客观规律,却会因掌握和运用它的主体不同而发挥不同水平的作用。(七)教育的言语艺术1、识记:教育的言语艺术的特点和基本要求。教育的言语艺术主要包括口头言语艺术、书面言语艺术和土体态言语艺术2、领会:(1)教育的口头语言艺术的特点和基本要求。1)特点:1、语流相对清晰、畅达;2、语句比较准确、简练和规范;3、逻辑性相对较强;4、语气变化有致,情绪饱满、丰富,但一般不夸张。2)要求:1、针对性,即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因人施言、因时施言、因地施言;2、诱导性,即要求掌握一定的思想方法,做到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实事求是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既悦耳又达心;3、说理性,即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4、感染性,即动之以情,以灼烧的情感渲染气氛,打动学生;5、教育学,即对学生要有教育上的意义。补充内容:1、说服语:说服的目的要明确;采取疏导与规劝相结合的方法;态度一定要真诚。正面说服,劝导,以情动人。激励与:要善于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从消极中看到积极,要富有激情,不言过于实。表扬语:客观公正及时真挚,表彰主要讲究以事实为主,辅之以讲究事实为主,赞扬侧重于主观判断。批评语:坚持以正面教育以鼓励学生进步为主,辅之以批评处罚,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要与人为善,要讲究方法。直接批评语间接批评。群体教育口语:面向全体学生进行集体教育的语言形式,特点,明确,面向全体学生,简单严谨。(2)教育体态言语艺术的特点和基本要求。1)特点:1、直观性。教师体态言语通过体态动作发出的是一种可视的信息,这是教育体态言语最明显的特点。2,、模糊性。体态语传达的信息不如口头语那样准确。3、敏感性人,人们对视觉信息比对听觉信息的感知更敏感些,留下的印象也可能更持久。4、辅助性,即它只能是教育过程中的辅助性言语,不能滥用。2)要求:1、面度言语要求:机密结合教育内容,自然。贴切、巧妙,切忌挤眉弄眼、过分夸张,或肌肉僵硬、表情木然。2、姿态言语艺术:步态稳健大方、站态自然轻松、正直挺立,合理走动。3、手势言语艺术:简洁明确手势不能让人眼花缭乱,也不能让人觉得其意思不可捉摸;要自然流畅,不能僵化,缺乏表现力;与姿态、面部语言和口头言语相协调;适可而止,不宜手舞足蹈。4、外部言语艺术:规范、整洁、端庄;富有生气,协调、美观;有个人特调或个人风格;在可能和必要是要与当时的教育内容相协调。(3)教育幽默艺术的形式机制、表达形式、功能。1)形式机制:1、制造悬念;2、铺垫渲染;3、出现反转;4、产生突变2)表达形式:1、表情幽默,指面部、眼神变化方面的幽默;2、动作幽默,指手势、头势、体势方面的幽默;3、书面语幽默,指在黑板上或在批改作业中或办墙报中,写批注、打油诗、语录或画漫画等,以引起受教育者重视并留下深刻印象;4、口头语言幽默,指口头运用颠倒、倒置、反复、交叉、飞白、仿拟、比喻、夸张等一般手段。3)功能:1、幽默能使教师具有个性和与众不同;2、幽默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减少和化解师生的情感冲突;3、幽默能创造一种愉快轻松的教育氛围,强化教育效果;4、幽默能培养学生的人生态度,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处理偶发事件的具体要求:控制情绪,沉着冷静。保持良好的“口德”,不谩骂、不恶语伤人。事实就是,重在疏导;要有“大将”风范,却记“小肚鸡肠”。处理偶发事件需要教师有应急处变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技巧,常见的方法和技巧有以下几种:冲淡,顺话,趣解。家访谈话策略和技巧:首先,分析家长特点,寻找共同话题,其次,从正面入手,创造良好的谈话情景,再次,掌握谈话的主动权;最后,不亢不卑,维护教师尊严,面对个别不尊重教师的无理取闹者,教师要充分发挥教育机智和语言机智,维护教师的尊严和正当权利。第四章教育目的(一)教育目的的概念识记:教育目的的概念。教育目的就是依据一定社会需要和对人的认识而形成的关于教育对象的总体发展规格和预期设想或规定,它以观念或思想的形式存在并发挥作用。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培养目标、教育目标的关系(领会)教育方针是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思想,是国家或政党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要求,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而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核心和最基本内容。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既有一致性,又有区别。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标准和总的规格要求,而培养目标是不同级别、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教育的具体目标,他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教育的总目的决定具体的培养目标,同时,教育目的只有具体化为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才能现实操作和具体落实。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在教学活动中的进一步具体化。教学工作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类型,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最基本的途径。教学目标的确定,必须反映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接受教育目的的规约;同时,教育目的则以教学目标为中介而从观念设想转化为行动追求。(三)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1、识记:(1)人的全面发展概念的涵义人的全面发展,指人的素质的多方面、多层次和多样化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目的的最基本的理论基础)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的要素。体能、智能:是构成人的素质的基础性要素,是人从事一切活动的素源。活动能力:活动是人存在的基本形式,人总是从事着活动的人。道德品质:道德是调节人与人关系的最基本和最普遍的要素。情感、意志、性格:是个人生活和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非理性因素,对人的活动和发展起着积极或消极的调节作用;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的主体性的重要表现,为人的素质中的动力因素,影响着主体活动的动机和目的,调节着主体活动的方式和强度,是主体充满激情、排除内外干扰、战胜困难、达到目的的心理源泉。四个基本要素相互依存、有机结合,大致构成了人的完整素质的框架。2、领会:(1)历史上人们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不同理解。1、原始人对“完整”的人的朦胧向往:为了保障最基本的生存条件,人必训掌握与自然进行物质变换的有关经验、劳动技能以及人与人交往所需要的社会性行为规范,即原始社会的人必须在自然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两个方面获得较为完整的发展,否则便无法生存。2、古希腊人对“和谐发展”的追求:重视人在各个方面的发展和各个方面教育的相互配合与联系。3、文艺复兴的理想:塑造完善全面的人4、近代资产阶级的信念:全面、和谐地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和能力5、空想社会主义的最高目标:“全面发展的人”6、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观点。人的发展是与人的活动是相一致的。旧分工是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源社会化大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客观要求并提供了可能。自由时间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进程生产劳动与教育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人的全面发展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体能和智能是人的额素质结构中的生理、心理基础,是人的潜在力量活动能力是人的素质结构的核心,是人的实际能力道德品质是人的素质结构中社会关系方面品质,调节着人的活动的社会方面和行为规范情感、意志、性格是人的素质结构中的能量基础,控制着人的活动的发动和停止,调节着活动的强度、速度与节奏。这四个基本要素相互依存,有机结合,大致构成了人的完整素质的框架。(四)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领会: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的涵义、类型个人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以个人需要为根本出发点,强调以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需要为主制定的教育目标和构建教育活动的一种教育目的理论;主要代表人物:卢梭、裴斯泰洛奇、福禄贝尔、爱伦凯。类型:以卢梭为代表的最为极端,具有明显的反社会倾向;以爱伦凯为代表的热衷于颂扬儿童真善美的天性和自由个性;新人文主义性质不拒绝教育的社会目的,知识认为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的涵义、类型社会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以社会需要为根本或出发点,强调以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主来制定教育目的和构建教育活动的一种教育目的的理论。主要代表人物:孔德、迪尔凯姆、凯兴斯泰纳、纳托尔普。类型:以迪尔凯姆为代表,并未把个人和社会完全对立起来,只是认为社会是目的,个人是手段;以凯兴斯泰纳为代表的社会本位论非常极端,是国家主义的教育目的。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与个人本位论对立的根源。社会的现实根源。任何时代的任何教育思想家,包括个人本位论者,都不是超社会的,他们的教育观点,都与他们所处的社会时代有关,所不同的是他们对所处时代的态度与价值选择各异。理论根源。之所以在个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上各执以端,其重要原因就在于它们都未能从本质上真正理解个人和社会的内涵以及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内在关系。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者强调个人的价值和能动性,过分夸大人性的作用和教育在社会改造中的作用。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者强调人对社会的依赖,强调社会的价值、社会稳定,强调教育应规范个人认同社会。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与个人本位论的统一是历史的、具体的统一无论是谋求社会的稳定还是追求社会的发展,无论社会是处于上升期还是处于没落期,人的发展和人的教育都不能完全排斥对社会的适应。人和教育对社会的适应必须是一种有批判性、有选择的适应而不是对社会的盲目追随和迎合。教育、人、社会三者之间是在不断适应和超越中实现历史的、具体的统一。(五)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1、识记:(1)教育目的观的含义主要指对教育所要的培养的人的规格质量的基本价值取向。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的含义。以人为中心和以人自身精神上的完善和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的教育目的观2、领会(1)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的哲学基础1、人性不变:教育的本质和根本目的就是培育人性,使美好的人性得以展示盒发挥。2、理性是人的最高价值:教育的最高目的就是培养和发展人性中的理性,这不仅是使人类世界具有理性的前提,也是使人获得理想生活的根本保证。3、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人类的任何一项活动,衡量其价值的最高标准,就在于它是否有利于增进个人的价值。(2)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的特征1、追求永恒化的教育目的:永恒的教育目的就是培养人性、弘扬理性。2、追求理想化的教育目的:非功利的教育目的观,坚持精神高于物质的哲学世界观。3、追求人性化的教育目的:对人的主体性的尊重和培育上。(六)科学主义教育目的观1、识记:科学主义教育目的观的含义以社会性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宿,以科学为中心的功利性教育目的观。2、领会:(1)科学主义教育目的观的哲学基础实在是变化的而不是永恒的:教育必然要随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世界上从来没有永恒不变的教育目的。事物应该具有有用性:科学即真理,真理的唯一标准即有用。科学主义教育目的观的特征重视教育目的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应尽可能适应社会的变化,为社会的改造和发展做出贡献。重视教育目的的社会功利性:学校的最终的社会理想是通过全新的社会思想的个人来达到社会的改造。重视科学教育:一个原理一旦被我们掌握,他就成为个人的一部分,并不会忘记。(七)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1、识记: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的含义。以科学精神为基础,以人文精神为价值方向的教育目的观。2、领会:(1)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的基本精神。1、科学精神是教育目的的基础:物质的进步越来月直接地依赖于科学的进步,社会其他方面的进步也与科学的进步以及由此带来的物质繁荣有着程度不同的关系。2、人文精神是教育目的的价值方向:科学本身不能直接解决价值和道德问题。人类理性的不断觉醒,需求的不断完善,以及科学的局限性的暴露,以科学为基础、以人文为价值方向的社会发展观正在深入人心。(2)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的必要性。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必然融合:科学与道德、物质与精神的内在一致性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都只是教育的“一半”:完整的教育,才能促进人和社会的全面、和谐地发展。(八)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与实践1、领会:(1)建国以来,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时期,基本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培养劳动者;坚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危害只注重少数学生的发展而忽视全体学生的发展。违背教育最起码的平等原则和人道原则,不利于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注重学生的个别方面(主要是知识方面)的发展而忽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成因有社会历史原因,也有教育自身的原因。这一现象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的诸多社会问题的综合反映。背后,既隐藏着社会的选拔竞争和利益分配机制之间的矛盾。社会提供的教育机会尤其是优质教育机会远远不能满足人接受教育的需要;接受更好的教育往往是从事比较理想的社会职业和进行纵向社会刘东的基础条件和主要的调控机制;学校面临着客观存在的外在压力和诸多难以左右的因素;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途径。社会的发展:只有社会生产力得到大发展,教育大发展才是具有坚实的物质基础,教育资源上的供需矛盾得到根本解决才具有现实可能性。深化教育体制改革:(1)建立更加理活和开放的教育体制,加大教育发展力度。(2)加大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力度。(3)积极推进高考制度的改革,为中小学教育导向。(4)进一步深化中等教育结构的改革,特别是要大力提高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水平。(5)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强中小学中的弱校建设。中小学本身应积极进行改革,端正办学思想,认真落实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全体受教育者身心全面发展。简单运用:能依据相关六年,在工作中自觉克服我国教育目的实践存在的问题。(九)全面发展教育1、识记:(1)全面发展教育的含义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的含义德育: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献身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智育:是传授系统科学文化知识、形成科学世界观、培养基本的技能技巧和发展智力的教育。体育:全面发展体力、增强体质、传授和学习健身知识和体育运动技能的教育。美育: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发展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培养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的教育。劳动技术教育:传授基本的生产技术知识和生产技能,培养劳动观点和劳动习惯的教育。2、领会:(1)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的基本要求“五育”之间的关系。“五育”各有其相对独立性。“五育”之间具有内在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五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地位存在不平衡性。“五育”并举并不以为着教育的平均主义。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德育和智育的地位和作用更具有基础性。第五章教育改革(熟悉)第六章教师(一)教师劳动的特点与价值1、识记:教师概念的含义教师,是传递和传播人类文明的专职人员。是影响教育改革进程和成败的关键性因素,是学校教育职能的主要实施者,是发展教育、办好学校、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主体力量。是以教育职业或活动为生存、发展方式的职业群体。2、领会:(1)教师职业沿革的基本线索1、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时期,由于学术下移,有些“知识分子”在地方办学,出现了专门的教师职业。2、清末废除了科举考试以后,开始办新式学堂。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近代学制“癸卯学制”,1987年创办的南洋公学师范院和1902年清朝的《钦定学堂章程》提出京师大学专设师范馆,标志着我国师范教育的开始。3、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随着教育的制度化,教育理论和时间日益丰富与发展,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逐渐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4、教师职业的最大变化是由于近代师范教育的兴起,一拉萨尔在法国创办世界第一所教师培训机构开始,德国也在1684年首办教师讲习所,作为教师职业的专业发展制度的起点,逐步发展成为大学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师范教育的兴起标志着教师职业的专业化的开始。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66年召开了“关于教师地位地特别政府间会议”,在《关于教师地位地建议》中提出,应该把教师工作是为专门职业,是一种要求教师具备经过严格训练而持续不断的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的公共业务。在这一文件,教师被定义为所有在学校内担任教育学生责任的人,他们承担有关责任,享有专业权利和职业上的自由。6、2000年,我国出版的第一部队职业进行科学分类的权威性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首次将我国的职业归并为八大类,教师属于“专业技术人员”一类,被定义为“从事各级各类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标准:1、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2、保证教师专业地位和职能发挥的客观环境教师职业的专业性主要表现:有规定的学历要求;有必要的教育知识和教育能力;有特定的职业道德;有相应的制度保证等方面。1994年1月1日我国正式施行《中华人们共和国教师法》1995年国务院颁布《教师资格条例》,标志着我国开始建立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教师专业发展包括什么内容?专业精神的发展:教师的专业精神是指教师作为教育专业人员所具备的教育理念,乐业敬业机努力奉献的风范和精神。专业知识的发展:专业知识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最起码的条件。专业技能的发展:教师专业技能是教师从事教书与人工作的重要条件。教师劳动的特点。示范性: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师的素质与活动法师本身几十一种教育影响和劳动手段,就是对学生的一种示范。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接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创造性: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教育情境的复杂性及难以预测性所决定的。教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尤其是受教育者的变化和差异做出种种选择,创造性的工作。主要体现在因材施教上。系统性:培养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每位教师都是参与这项工程的一员。教育工作的系统性决定教师劳动的系统性,决定了教师劳动必须有高度的协调性。学习性:教师工作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就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挑战和学生的未来发展,教师要不断接受新的知识,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学校新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和技术。教师劳动的价值。教师的劳动不仅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也能满足教师个人生存、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因而具有两方面的价值:社会价值:教师字教育教学过程中耗费劳动力而产生的满足社会需要的意义和作用。是教师劳动价值的主要属性,也是体现教师社会地位和教师个人价值的主要标志。个人价值:作为客体的教师劳动对于教师主体需要的肯定或否定的某种状态,是满足教师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程度。(二)教师的社会地位领会:影响教师社会地位的因素专业地位:专业在社会职业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其职能具有不可替代性,专业地位成为衡量职业社会地位地指标之一。经济地位:指教师的经济待遇在射虎职业体系中所处的相对高度,是教师社会地位最直接和最基础的指标。三种类型的教师经济地位,即相对于其他职业的工资报酬有高于型、持平性、低于性。政治地位:指教师参政议政的程度以及在社会政治体系中所处的位置。职业声望:是社会公众对抹某一职业的意义、价值和声誉的综合评价。(三)教师的权利与义务的含义(识记)领会:教师所享有的权利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的带薪休假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加学校的民主管理;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教师所应履行的各项义务。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则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和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师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制等方面全面发展;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格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教师的角色形象识记:教师角色形象的含义教师角色是指教师在社会大舞台上由所处的特殊地位决定的行为模式,不仅意味着充当教师的人应完成的有关行为,而且以为着社会对他们所抱有的期望;不仅是教师社会群体的基础,也是教师社会地位地外在表现。领会教师角色的构成因素。教师角色作为一种特定的行为规范体系,是由教师特定的社会职责、职业理念机行为等方面构成教师角色的社会的期望、学生的期望、教师自身的期望。社会对教师的角色期望包括很多方面,就期望者实体而言,有国家、社区、社会传媒、社会群体、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各种社会实体对教师角色一致的期望往往通过国家法律,职业道德以及教师规范方面的文件来加以确定,而不一致的期望往往是各种社会实体根据与教师的利益关系而提出的不同要求,希望教师给予满足或给予配合。教师应将社会的合理期望尽量期望尽量转变成责任感和动力,同事也要正确对待社会期望,消除过高或理想化期望所带来的压力和压抑。学生对教师角色的期望包括各种学生群体对教师的期望。学生躯体是一个亚文化群体,他们对于教师所代表的成人文化有自己的视角,既有依赖性又有反抗性,要求教师提供他们所向往的社会经验和满足其求知欲。教师对学生的期望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切忌藐视学生的期望。教师的自我期望是教师基于自己教师角色的理解,对教师应有的形象、学识和薪给方式的期望。对教师角色形象的自我期望有道德中心型、教学中心型和学术中心型。教师的职业理念。教育的社会功能及意义的认识;对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的理解;对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和基本特征的认识;对教育规律和教育、教学原则的把握;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征对教育教学的制约性的了解;对教师工作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的理解对教育的献身精神。教师角色的多重性。教师角色社会期望的理想化和学生的复杂性,使教师角色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教师克服角色冲突的途径。通过调整教师的角色冲突和角色期望来缩小差距,保证教师角色正常扮演的措施。可分为社会协调和自我协调。政府和社会团体对教师的角色期望也尽量统一,通制定科学的教师评价标准,引导社会公众比较客观地看待教师的角色行为,从而产生合理的角色期望。自我协调:首先,道德是加强角色学习、掌握基本的角色要求和有分析的把握各种角色期望的要点;其次,一专业人员的角色为重,既有奉献多于索取的精神,也要懂得合理地使用专业权利,抵制冲突的角色任务;再次,提高自己的心理调节水平,在面临多种角色冲突需求机角色期望不一致时,能有效地缓解角色冲突。教师的素质要求领会教师的基本素质专业精神:指教师作为教育专业人员所具备的教育理念、乐业敬业、进取创新和积极奉献的风范和精神。师德修养:指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所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它是调节教师活动及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等各方面关系的行为准则。业务素质:是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所应具备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它是教师履行职责的前提条件和取得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新时代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教育家的意识:现代教育更需要的是教育家式的教师,二不是教书匠师的教师。反思是教师专业化能力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创新精神和改革意识:是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创新业绩所必须的,也是教师享受职业和自我实现的乐趣以及怡情的需要。教育研究的意识和能力:结合自己的工作开展一些教育教学研究健康的心理素质:教师良好的心理状态已成为履行其职责的重要条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掌握多种现代教育技术法律意识:在依法治教越来越深入人心的时代,每一个教师必须懂法、守法。综合运用:能依照教师的素质要求,自觉提高自身的素质。第七章课程1、识记:课程的含义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学习活动的总体,在这个总体中除了学校课程表中所规定的课程外,还有配合课内教学所组织的全部课外活动,以及在整个学校生活中教师和学生集体的价值观、态度、行为方式等校园文化因素对学生的影响。2、领会:(1)从不同角度分类的课程类型。1、从课程内容所固有的属性来区分: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学科课程:也称为“分科目课程”,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和学生发展水平,从各学科中选择适合一定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的知识,组成各种不同的科目的课程。经验课程:是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学生的兴趣、动机、需要和能力为基础,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实施的课程。也称为“儿童中心课程”、“活动课程”或“生活课程”。从课程的内容的组织方式来区分,可将课程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分刻课程即学科课程,其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逻辑严密和条理清晰的文化知识。综合课程是指“综合有关联的几门学科,成为跨越更广泛的共同领域的课程”。从课程设计、开饭和管理的主体来区分,可将课程划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国家课程是指根据公民基本素质发展的一般要求,有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设计的课程。地方课程有称为地方本位课程,或地方取向课程,是指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一国家课程标准为基础,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课程观念的知道下,根据地方社会发展及其对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充分利用地方课程资源所设计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课程。校本课程有称为学校本位课程,或学校自编课程,是以学校为基地开饭的课程,其开饭主体是教师。从课程管理的要求来区分,可将课程划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根据课程的基本倾向不同,可将课程划分为知识可谓课程、儿童本位课程和社会本位课程从课程的表现形式或对学生影响方式的不同,将课程划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科目本位课程、相关课程、广域课程、融合课程、核心课程之间的关系。课程的设置要做到: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三)影响课程的主要因素领会:影响课程的几个基本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课程的个人本位论:强调课程对儿童个体发展的作用,认为儿童个体不仅是课程的出发点,而且是课程的落脚点,课程的核心不是学科内容,而是学生认知和情感的发展。代表人物:卢梭、杜威和罗杰斯。课程的社会本位论:根据全社会的利益和进步来考虑课程,主张把课程的重点放在现实社会问题,社会改造和社会活动计划及学生关心的社会问题上,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代表人物有德国教育家凯兴斯泰纳、美国学者布莱梅尔德和巴西学者弗莱雷。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间接经验有助于提高接受知识的效率,但也有不足:妨碍学生认识的完整性,导致学生缺乏内在的认识动机和认识完成后的满足感。加重学生学习的负担。基础与创新的关系:基础是创新的前提,一个人如果没有好的基础,没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和扎实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就不可能有创新素质真正二持久的提高。培养创新的基础:1、科学精神的基础;2、知识和技能的基础;3、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基础。分化与综合的关系:1、使教育知识滞后于科学的发展。2、不利于学生形成综合性的学科视野;3、容易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4、不适应学生日后职业转换的需要结果与过程的关系(四)课程现代化1、识记:课程现代化的内涵是课程系统的多层面、多要素的现代性的转变过程。综合运用:运用相关知识,说明课程现代化的具体要求。课程观念的现代化:要求正确地理解课程的概念,不仅应将课程看做事计划、组织化的具体科目,而且应将它理解为学生校内外生活经验的总和。课程内容的现代化:(1)课程内容应突出基础性:确保他们掌握各学科中最有价值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课程内容应体现现代话;是指课程内容要反映现代科学文化的现金水平。(3)课程内容应体现民族性:作为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文化载体,一定要具有民族特色。(4)课程应具有结构性:包括两个方面:学科之间的结构化以及课程内容的结构化。课程实施的现代化:就教学组织形式而言,应力求多样化,机应采取班级教学的形式,又应采用小组教学、个别指导的形式。“个性发展的教学模式”“社会交往的教学模式”;就教学手段而言,应卡单“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课程实施的效果”课程评价的现代化:不能只以学生考试成绩为唯一评价对象,评价对象既应包括学生学业成绩,有应包括学校领导、教师对课程的领导、组织、课程养殖的成效;其次,评价技术不应只重量化,而应是量化与非量化的结合;再次。评价手段既应有测验、考试、也要有“非考试性”的测评;最后,评价的主体应多元化,不应只限于教育行政部门、课程专家、教师,还应包括学生机饺子,并加强他们之间的互动。(六)、我国中小学的课程编制1、识记: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的含义。1、课程计划:根据教育目的和学校的培养目标而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他对学校的教学、劳动、各种活动等作全面安排。2、课程标准:是以纲要的形式规定有关学科教育内容的标准性文件。3、教科书: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2、领会:(1)我国中小学的课程编制的三个层次。1、制定课程计划:(1)主要内容: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考试考查,实施要求和课程光管理;(2)原则: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精简客车个,大号基础;适当分段,相对完整;互相衔接,基本一贯;突出主要学科,保证学科之间的联系;统一性、稳定性和灵活性相结合。2、制定课程标准:内容:说明部分,本文部分,参考书目、教学仪器、直观教具和现代教学技术的指导意见。3、编制教材:目录、本文、作业、图表与附录。要求:科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理论联系实际,基础性,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注意形式上的特殊要求(2)当前我国中小学课程编制的主要问题。加强基础与更新内容怎样处理普通中学的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关于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关系关于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第八章教学理论(一)教学的概念1、识记:教学概念的含义教学是教育领域最重要的活动。在广义上,教学就是指教的人知道学的人以一定文化为对象进行学习的活动;从狭义上,教学是指学校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教与学相统一的活动。领会:教学与教育、教学与智育的关系教学与教育:两个概念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教育指一切培养人的活动。广义上两者没什么区别,但在狭义上,教学只是教育的一部分,已经从教育概念中分化出来。教学与智育:两者容易混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智育是向受教育者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专门发展受教育者智力的教育活动。教学是智育的一条主要途径,但并不等同于智育。教学,突出的是它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而智育,突出的是它是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向。(二)教学的地位与任务领会:教学的地位与作用。地位:在学校教育中,教学出于中心地位。从教育途径看,教育资源都主要为教学所占有;从工作类型看,一个学校的工作一般可以分为教学工作、党务工作、行政工作和总务工作,后三种工作都是为教学工作服务的;从活动目的看,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教学的直接目的也是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与教育目的一致。教学出于学校教育的中心地位,是教育学的一条基本原理。教学的作用概括起来:接受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发展基本能力;促进个性健康发展教学的任务。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促进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促进学生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的发展。(三)现代教学观的演变趋向领会:当代教学观念变革的六大走向从重视教师向重视学生转变从重视知识传授想重视能力培养转变: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在知识传授基础上侧重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学习、掌握和更新知识的能力,即“授人以渔”。从重视教法向重视学法转变:教法的实质是学法,教学过程实质上是学生的学习过程。从重视认知向重视发展转变从重视结果想重视过程转变从重视继承向重视创新转变(四)教学系统识记:教学系统的概念的含义由相互作用者的教师、学生、内容和环境等空间结构性要素和目标、活动与评价等时间进程结构性要素构成的特殊复合体。教学系统的特性1、独特的要素(空间性要素和时间性要素);2、组合性特征;3、独特的结构和功能;4、表现的多样性教学系统的要求教师。教师作为课程研制者和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其活动都是为了学生而进行的。学生。学生作为教学系统的要素,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教学效果的体现者。内容.。内容是联系教师和学生的中介。离开了内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成了无米之炊。环境。环境是指影响可也进程的教育教学活动的各种条件,一般可分为班级、校内和校外三个层次。环境既包括物质环境,也包括社会环境。2、领会(1)教师中心说的含义又被称为教师中心论,教师中心主义,是一种主张教师在教学中居于支配地位、其决定作用的教学理论。代表人物是德国的赫尔巴特。学生中心说的含义又被称为儿童中心论,儿童中心主义,是在批判传统教育理论的过程中,针对教师中心说而提出来的。它是一种主张以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为基础,认为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在教育教学中居于支配地位,其决定作用的教学理论。代表人物:孔子,苏格拉底,昆体良学科中心说的含义有被称为科目中心说,布鲁纳的《教育过程》一书为这场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这一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学科结构。主张,教育教学的根本怒道是培养能幸福生活的公民,教育的根本职能是创新文化,教学促进甚至创造儿童的智力发展,教学必须重视学科结构、直觉是为何发现学习。科学逻辑与心理逻辑应统一于学科逻辑。教学过程的动力的含义(识记)领会:教学过程的基本矛盾教学过程的动力就是其存在的内在矛盾。一是由外部动因产生的;二、是由教学过程的内部动因构成的矛盾。教学过程的结构教学过程结构概念的含义(识记)教学过程结构是指教学过程内部各组成阶段或组成环节及其在时间方面有机联系或相互作用的方式或顺序。实质是时间结构,是指教学活动的展开和进行的时间流程或逻辑历程。教学过程的环节:明确教学目标——激发学习动机——感知教学材料——理解教学材料——巩固知识经验——运用知识经验——测评教学效果。上述七个基本环节,反映了教学过程的时间连续性特征。各个环节都有其基本独立地位,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彼此之间又有机联系、相互衔接。这七个基本环节是各个学段、哥们课程的教学一般都要经历的共同环节,我们可以把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