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 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1页
第26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 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2页
第26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 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3页
第26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 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4页
第26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 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一、单选题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红十字会经过改组和国际斗争,于1952年恢复了在国际红十字运动中的合法席位,并与许多国家的红十字会建立联系,开展外交活动,成为中国开展人民外交的一条重要渠道。这体现了新中国(

)A.冲破了美国的孤立 B.重视发展睦邻友好C.外交策略灵活务实 D.积极开展革命外交2.新中国在建国初期所遇到的国际环境,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国家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和善意,一方面是美国为首的反动势力的敌视和侵略……(新中国)作为一个新型的国家,要为抛弃旧中国的外交传统,建立新中国独立、自主、平等的对外关系而努力。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外交

)A.实现了中国与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 B.结束了百余年来旧中国的屈辱外交C.奉行不结盟政策 D.将巩固与发展周边关系作为外交工作的首要任务3.新中国成立时,两大阵营已经形成对峙,美国试图从东北亚、东南亚和台湾地区等中国沿海岛屿三条战线对中国进行封锁、遏制,直接促使中国领导人将“一边倒”视为打破西方国家封锁的一个锐利武器。这说明“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是中国(

)A.实现同西方大国关系突破的关键 B.在国内外形势下的重要战略选择C.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表现 D.国际地位的提高在外交上的体现4.1949年12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全国掀起政治学习的高潮。各地创办了各种短期的政治大学或训练班,帮助知识分子建立起革命的人生观和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短期内,有20余万人人学了这类学校。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学习主要是为了(

)A.提高知识分子理论素养 B.巩固新生人民民主政权C.贯彻和落实“双百”方针 D.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5.1950年1月18日,新华社发表评论称:“在北京的一切守法外侨;包括外国驻京前领事在内,应当无条件地服从和执行北京市军管会的命令,而不应当妄想保持旧日的特权,否则就是违背我国政府的法令,侵犯我国的主权。”这表明建国初期(

)A.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 B.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依然猖獗C.实行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 D.外交政策具有革命性的特点6.1950年初,中央人民政府规定:“所有关税、盐税、货物税、工商税的一切收入,均归中央人民政府财政部统一调度使用”,“各地国营贸易机构业务范围的规定与物资调动,均由中央人民政府贸易部统一负责”。这一规定(

)A.导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B.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C.是为了实现地区间均衡发展 D.使国营经济控制国家经济命脉7.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指出“保护富农所有自耕和雇人耕种的土地及其他财产,不得侵犯”。只是在特定条件下,征收其出租土地。中国共产党采取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在当时(

)A.促进了农业合作社的推广 B.彻底解除了土地改革的阻力C.违背了新民主主义的政策 D.有利于农村和城市经济发展8.1951年3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决定,自4月1日起,用人民币按1:9.5的比价,收回东北银行和内蒙古人民银行发行的地方流通券。10月1日,决定在新疆发行有维吾尔文的人民币在全国流通,同时停止使用并限期收回新疆省银行发行的银元券。中央人民政府的举措旨在(

)A.发展金融与提振经济 B.统一货币与抢占市场C.因地制宜与改善民生 D.统一财经与巩固政权9.1954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当天交付全国人民讨论并征求意见。全国参加讨论的多达1.5亿多人,提出118万多条修改、补充意见。宪法起草委员会采纳吸收其中的100多条。这一过程(

)A.初步建立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B.满足了人民当家作主愿望C.奠定了新中国民主建设的基础 D.建立了社会主义民主制度10.1950年1月重庆市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举行,参会的代表总共400人,工人占20%,农民占5%,工商界占13.5%,文化教育界占20%,军政机关占9.75%,还包括少数民族、宗教界等代表。会议通过了有关建设新重庆的2I2件提案,选举产生了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由此可知,会议的举行(

)A.巩固扩大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B.表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开始运行C.调动了民众抗美援朝的积极性 D.以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为根本任务1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逐步为世界大多数国家所接受,不仅在各国大量的双边条约中得到体现,而且被许多国际多边条约和国际文献所确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能有这样重大影响主要在于其(

)A.化解了世界各国间的矛盾冲突 B.维护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C.建立了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D.超越了社会意识形态束缚12.中共中央在经过一年多的起草工作后提出宪法草案初稿,1954年3月提交宪法委员后讨论通过,然后在全国各大城市组织各方面代表8000多人进行了2个多月的讨论,根据讨论意见修改而成宪法草案,于6月14日公布,交全国人民讨论,宪法委员会对原草案再次进行修改,最后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据此可知,1954年宪法(

)A.充分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B.制定过程遵循了人民民主原则C.规定了国家性质和基本政治制度 D.规定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13.1953年夏的金城战役,是志愿军转入阵地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也是志愿军对坚固设防之敌实施的规模最大的一次进攻战役。此役歼敌5.3万余人,重创南朝鲜军4个师,收复阵地160余平方公里。该战役的目的是(

)A.通过军事主动争取苏联出兵朝鲜 B.结束美军在朝鲜半岛的军事存在C.迫使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D.积累大规模攻坚战役的宝贵经验14.1954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有以下部分条款:“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四、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由此可以看出(

)A.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B.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C.政协的职能发生了转变 D.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15.1954年,《人民日报》社论说:“会议所一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一个伟大的划时代的法典。它标志着我国人民革命和国家建设的事业走上了新的里程,它确定了我国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历史道路。”这部宪法的颁布(

)A.由第一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审议通过 B.在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C.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主宪政基本模式 D.确立了一个新型国家的架构16.1955年,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发表演讲:“我们共产党人从不讳言:我们相信共产主义和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好的,但是在这个会议上,用不着来宣传个人的思想意识和各国的政治制度,虽然这种不同在我们中间显然是存在的。”这一讲话(

)A.确保了亚非国家间的团结合作 B.有利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实践和传播C.表明中国已摒弃意识形态斗争 D.反映中国反对资本主义的鲜明政治立场二、材料分析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人民政府逐渐确立了中国外交的三个立足点一是革命外交,就是要彻底改变旧中国一百多年来的屈辱外交,争取中国在国际上真正独立、平等的地位。二是独立自主,就是不依附于任何大国,不畏强暴,敢于顶住任何外来压力,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始终把独立自主作为中国外交的核心内容,表现出无产阶级的“硬骨头精神”。三是和平共处,就是同一切愿意和平的国家团结合作,恪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只要在和平这个问题上能够团结的,就和他们拉关系,来保卫我们的国家,保卫社会主义,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中国确立上述外交立足点的支持系统,是当时“国际政治逻辑和国内政治逻辑的必然结果”。——摘编自赵可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制度变迁的理论阐释》(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确立外交立足点的基本依据。(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成立初期确立外交立足点的历史影响。18.史料一如下表是1954年北京西单区第一届人大代表构成统计表类别政府党派团体驻区机关工人文教卫生私营工商业少数民族宗教街道居民人数9648341313442比例(%)5.113.412.274.5530.1113.647.397.392.2723.86史料二毛泽东还曾指出:“对民主人士,我们要让他们唱对台戏,放手让他们批评。如果我们不这样做,就有点像国民党了。”关于请民主党派唱对台戏的意义,陈云指出:“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哪里有唱对台戏的,哪里有‘反对派’,哪里的工作搞得就好,否则,工作就搞不好。……有民主人士监督我们,对工作有好处。如果革命胜利后,长时期没有‘反对派’,只有一派人讲话,听不到不同的意见,那么工作就会出毛病。”——孟醒《毛泽东在50年代》(1)史料一反映的是我国的哪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根据史料探究这一政治制度的特点,并说明其作用。(2)史料二中,毛泽东、陈云在讲到“反对派”这个词的时候,都是加上了引号的。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1.C2.B3.B4.B5.D6.B7.D8.D9.B10.A11.D12.B13.C14.C15.C16.B17.(1)基本依据:美苏冷战对峙、人民民主国家和民族独立国家大量涌现的国际形势;新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人民群众对于和平与发展的向往与追求。(2)历史影响:为新中国外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