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习语中的概念隐喻(论文)5200字》_第1页
《英汉习语中的概念隐喻(论文)5200字》_第2页
《英汉习语中的概念隐喻(论文)5200字》_第3页
《英汉习语中的概念隐喻(论文)5200字》_第4页
《英汉习语中的概念隐喻(论文)5200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英汉习语中的概念隐喻目录TOC\o"1-3"\h\u30747概念隐喻视角下的英汉习语差异分析 1398一、引言 114272二、概念隐喻与习语 27101三、三类概念隐喻在英汉习语中的体现 38574(一)结构隐喻在英汉习语中的体现 327329(二)方位隐喻在英汉习语中的体现 428755(三)本体隐喻在英汉习语中的体现 410432四、英汉习语中概念隐喻的共性与差异 57293(一)英汉习语中概念隐喻的共性 516614(二)英汉习语中概念隐喻的差异 54289五、英汉习语的翻译原则 630240总结 725249参考文献 8摘要:习语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生通常与政治,历史,习俗,地理和宗教密切相关。传统语言学认为,习语的两个主要特征,即语义完整性和结构稳定性,决定了习语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然而,对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表明,大多数习语是人们概念体系的产物,并且存在概念上的理据。本文主要从概念隐喻入手,首先指出概念隐喻与习语之间的关系,然后讨论英汉习语中体现的三种概念隐喻类型,然后分析英汉习语中概念隐喻的异同,最后提出了英汉习语翻译的原则,希望能给读者带来一些启发。关键词:习语;概念隐喻;差异引言在汉语词典中很少有“习语”的明确定义。习语在中文中也称为熟语。《辞海》中对“熟语”的解释是:“语言中固定的词组或句子。使用时一般不能任意改变其组织,且要以其整体来理解语义。包括成语谚语、格语、惯用语、歇后语等。”(1999:4477)习语的定义在各类英语词典中极为常见。譬如,LongmanDictionaryofContemporaryEnglish将“idiom”定义为:“agroupofwordswithameaningofitsownthatisdifferentfromthemeaningsofeachseparatewordputtogether”。(2004:971)笔者在本文所讨论的“习语”属于广义上的习语,既包括英语中的固定短语(setphrases)、俗语(colloquialisms)、谚语(proverbs)、俚语(slang)、格言(maxim)等,也包括汉语中的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等。王洪刚在《体验性、创造性与关联性:习语理解和加工的认知基础》中指出,“习语是人类语言的瑰宝,是人类经验和智慧的结晶,在人们的日常语言交际中无所不在。”(2005:51)习语不仅在英语和汉语中经常使用,而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在这两种语言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长期以来,习语翻译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但是,从习语的翻译研究来看,大多数研究都是从英汉的文化相似性和差异性的角度进行的,很少有人尝试从其他角度对英汉习语进行翻译研究。因此,作者打算从概念隐喻这一重要的认知语言学概念研究英汉习语及其翻译,以期望给读者带来新的启示。概念隐喻与习语传统的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语言的修辞,这是语言表达的问题,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本质上是隐喻性的。美国学者莱考夫和约翰逊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指出:“隐喻无所不在,它存在于我们的语言中思想中。其实,我们人类的概念体系.就是建立在隐喻之上的。”(2003:1)“隐喻不只是语言问题,人类的思维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隐喻性的,因为我们赖以思维和行动的普通概念体系本质上是隐喻性的,被称作'隐喻概念体系'。我们以一个概念去理解.建构另一个概念,于是也以一个概念的词语去谈论、表述另一个概念,这就是‘概念隐喻’。”(2003:3-6)简而言之,莱科夫提出的“隐喻概念”是指参考一个知识领域对另一知识领域的理解。前者通常是一个特定且更熟悉的实体域,称为源域,而后者通常是不可见且不熟悉的。抽象域称为目标域,而源域用于了解目标域。概念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人类生存和认知的基本方式之一。它植根于语言,思想和文化。成语作为人类语言的一部分,实质上是在概念层面上,这是人类经验和世界概念化的产物,而不是纯粹的语言层面。大多数成语不仅是具有特殊含义的表达以及单个单词的含义的简单组合,而且更重要的是,成语的含义来自人们对世界的感知,反映了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并植根于人们的概念体系中。因此,概念隐喻是习语含义的动力,在理解习语含义中起着重要作用。比如,有人发现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存在“ANGERISTHUNDER"(愤怒是雷)这样的概念隐喻,于是我们可以通过该概念隐喻去理解一些英汉语习语,如英语中的“asblackasthunder”和“withafacelikethunder”以及汉语中的“暴跳如雷”和“雷霆之怒”。三、三类概念隐喻在英汉习语中的体现莱考夫和约翰逊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将概念隐喻理论分为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实体隐喻。现在我们来看这三种概念隐喻在英汉习语中的体现。结构隐喻在英汉习语中的体现赵艳芳在《认知语言学概论》一书中指出,“结构隐喻指以一种概念的结构来构造另一种概念,使两种概念相叠加,将谈论一种概念的各方面的词语用于谈论另一概念”。(2001:106)。人们通常依靠更具体的概念(源域概念)来理解更多的抽象概念(目标域概念)。例如,在“TIMEISMONEY”中,目标域中“时间”的概念由源域中的“金钱”解释和说明的,因此我们可以理解“花费时间”,“节省时间”,“浪费时间”和“投资时间”等短语的含义。结构隐喻通常是一组隐喻的中心,这些隐喻形成一个连贯的系统。例如,在英文和中文中,我们可以找到诸如“SITUATIONISWEATHER”(情境是天气)之类的结构隐喻,因此“situation”的概念可以用“weather”的概念来解释,与“weather”不同通常会指出不同的“情况”,让我们来看一下使用这种结构隐喻作为含义基础的英汉语的习语,例如“aboltfromtheblue”,“tobeinafog”和“makehaywhilethesunshines”以及汉语中的“雾中看花”,“晴天霹雳”和“见风使舵”。方位隐喻在英汉习语中的体现赵艳芳在《认知语言学概论》一书中指出,“方位隐喻指参照空间方位而组建的一系列隐喻概念。空间方位来源于人们与大自然的相互作用,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概念:上一下,前一后,深一浅,中心一边缘等,人们将这些具体的概念投射于情绪、身体状况数量、社会地位等抽象的概念上,形成以下一些用方位词语表达抽象概念的语言表达。”(2001:107)例如,英汉语中都.有“HAPPYISUP;SADISDOWM”(高兴是上、伤心是下)这样的方位隐喻,那么就可以找到一些以该方位隐喻为意义理据的英汉语习语,如“tothrowupone'scap”、“towalkonair”、“inhighspiris”、“inlowspiris”、“兴高采烈”、“垂头丧气”、“萎靡不振”等。(三)本体隐喻在英汉习语中的体现赵艳芳在《认知语言学概论》一书中指出,“人类最初的生存方式是物质的,人类对物体的经验为我们将抽象的概念表达理解为‘实体'提供了物质基础,由此而派生出另一类隐喻一本体隐喻。在这类隐喻概念中,人们将抽象的和模糊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事件,状态等无形的概念看作是具体的有形的实体,特别是人体本身。实体隐喻最典型的和具有代表性的是容器隐喻。”(2001:109)比如,英汉语中都有“MINDISACONTAINER;IDEASAREENTTTIES"(思想是容器;想法是实体)这样的本体隐喻,于是我们也可以找到一些以该本体隐喻为意义理据的英汉语习语,如“spillthebeans"、“letthecatoutofthebag”、“buttonone'slips”“天机不可泄露”和“守口如瓶”等。四、英汉习语中概念隐喻的共性与差异(一)英汉习语中概念隐喻的共性李国南在《当代隐喻研究的新视野》一书中指出,“概念隐喻不同于普通隐喻,它并不因人而异,相反它严格地受制于整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的隐喻思维模式。”(2005:72)由于人类在社会发展和生活环境中具有许多共性,因此不同种族和年龄的人们形成了许多相同的概念。因此,在英语和汉语的语言和文化中有许多类似的概念隐喻。在《英汉习语中隐喻的共性探源》一文中,陈琪从“生理基础”、“日常生活体验”、“价值观念”和“文化交流”四个方面探寻了英汉习语中概念隐喻相似性存在的基础。(2008:222-223)我们现在看看英汉习语中概念隐喻相似的几个例子。比如,英语习语“aslightasafeather”与汉语习语“轻如鸿毛”就具有相似的隐喻概念,二者都使用“羽毛"这个对人类体质而言十分轻巧的东西来比喻某个事物的重量极小。又如,英语习语“agoodmedicinetastesbitter”与汉语习语“良药苦口”中的隐喻很相似,都用“对身体有益处的药味道却不好”来表示真诚的劝诫虽然听着不舒服却对人很有益处。(二)英汉习语中概念隐喻的差异刘瑞琴在《从认知角度比较英汉概念隐喻》一文中指出,“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定的语言、文化意识、思维方式和风土人情。概念隐喻根植于语言、思维和文化之中,不同民族对事物的思维、理解和语言表达方式不尽相同,因而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概念隐喻表达方式,这些差异同时会影响人们对概念隐喻的理解。概念隐喻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明显的民族特征,这就是概念隐喻的民族性。”(2008:103-104)“概念隐喻民族性”的客观存在表明英汉语中的概念隐喻会有所差异。例如,我们汉语中有“官场即戏场”这样的概念隐喻,而英语中却没有,这与“中国人历来把政治斗争看作一台戏”这样的独特习惯相关联,于是我们就把“某人就职"说成“上台”把“某人说了稍微夸张的话”称为“唱高调”等。又如,尽管英汉语言中都有“ANGERISHEAT”(愤怒是热)这一概念隐喻,但是英语中更侧重“ANGERISTHEHOTFLUIDINACONTAINER”(愤怒是容器中热的液体)这一概念隐喻,于是英语中就有boilwithanger和makeone'sbloodboil等这样的习语,而汉语中更侧重“ANGERISTHEHOTGASINACONTAINER”(愤怒是容器中热的气体)的概念隐喻,于是汉语中就出现了“气势汹汹”、“气冲牛斗”和“肝气郁结”等表达愤怒之情的习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和文化遗产。因此,每个国家对同一事物的认知和感知都将有所不同。同时,每个国家的思维方式,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等也有所不同。因此,这些形成了认知差异的基础。概念隐喻是基于认知的思维方式,它与每个国家的思维方式,习俗,文化传统等息息相关。因此,概念隐喻是不同的也是合理的:比如曹操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人物,在中国的习语中有这样一种说法,“说曹操,曹操到”。但是由于历史文化的不同,英语中没有相应的人物来对应,而英语中把曹操认为是一种邪恶的力量。因此,汉语习语的说曹操,曹操到,就被翻译成了“speakofdevil,andheappears”。比如英汉习语中都有“aseasyaspie”(易如反掌)这一概念隐喻,但是中英的侧重点不同的,英语中更把这种简单的事情比作成“pie”,这也和两国人民不容的生活方式和认识方式有很大的关系。又比如在汉语中的“虎头蛇尾”,在英语中被表达成“inlikealion,outlikealamb”。由于两国人民对待虎和蛇这两种动物有这不同的认知,因此在表达的方式也有就有了变化。比如龙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国人民把龙奉为自已民族的图腾,中国人称自己为“龙的传人”,可见对龙的喜爱,以及龙对中国人的特殊情感意义。但是在英语习语中,龙被翻译成“dragon”,而英语文化背景的人却认为dragon是一种邪恶的动物,对其具有一种贬义:所以从概念隐喻的角度来说,由于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民族特色的文化。所以人们的认知肯定会出现不同:而概念隐喻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认知。或者说人们的认知从本质上来说是概念隐喻的,所以在英汉习语中,概念隐喻具有差异性。五、英汉习语的翻译原则综上所述,尽管概念隐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类隐喻认知思维方式的共性,但由于东西方民族文化的认知观,思维方式以及历史文化积淀的差异,中英文概念隐喻表达方式有所不同。语言它也必须有所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给理解习语带来了困难,并且在翻译成语方面也给我们带来了挑战。作者认为,在翻译英汉习语时,应坚持尽可能保留源语言习语的原理和概念隐喻的原则,以最大程度地提高目标语言国家中源语言国家的认知风格的体现。在具体的翻译中,我们需要根据以下三种情况进行。如果我们可以在目标语言中找到与源语言具有相同含义和相同概念隐喻的语言,那么我们就可以直接在目标语言中翻译相应的语言。例如,我们在上文提到的“ANGERISFIRE”(愤怒是火)这一英汉语中共同的概念隐喻,那么我们在翻译addfueltothefire时,就可以使用“火上浇油”。又如,因为英汉语中都有“SITUATIONISWEATHER”(情况是天气)这样的概念隐喻,所以我们可以把aboltfromtheblue译成“晴天霹雳”,而尽量避免使用“意外事件”来翻译。在许多情况下,我们找不到目标语言中与源语言具有相同含义和相同概念隐喻的语言。然后,我们只能使用与源惯用语含义相同的目的,而概念隐喻是不同的。成语翻译。英汉文化和地理位置的差异通常会导致英汉本体论隐喻系统的差异。例如,竹子在汉文化中的联想意义非常丰富,既有表达褒义的“虛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也有表达贬义的“嘴尖皮厚腹中空”,而与之相对应的英语只表植物名称,所以汉语习语“胸有成竹”就不能用和竹子有关的概念隐喻来翻译,我们可以用haveacardupone'ssleeve来替换。如果我们无法在目标语言中找到与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