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2022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笔记古诗词赏析中考总复习笔记(11)
其次部分古诗文积累与阅读
二.古诗词赏析
一、《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璀璨,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澹澹'是形容的样子,"竦峙'是写的形象。"丛生'、"丰茂'给人以的感受。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璀璨,若出其里'的意思是()
A日月星辰好像在沧海中运行。
B日月星辰好像从沧海中升起。
C日月星辰好像从沧海中升起,最终又落入沧海。
3、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字统领全篇的写景。写景的十句中,前句是实写,后句是虚写,其中总写沧海全景的诗句是",';分写部分,先写岛上的,次写海面上的,最终写天空中。诗中将"大海'称为"沧海',是由于。
4、这首诗的主旨是
二、《天静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边。
1、小令中"枯藤'、"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
2、这首小令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对这首小令分析不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A"枯藤老树昏鸦'渲染了一种暗淡凄凉的气氛,暮鸦归巢,使游子动了思乡之情。
B"小桥流水人家'描写了诗人记忆中的家乡的幽美、宁静的景象,而今身在异乡,更加感到孤独。
C"古道西风瘦马'一句描写了伫立于寒风之中诗人孤独、寂寥的形象。由马的"瘦'可以联想到诗人的疲惫、困乏。
D"断肠人在天边'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感受,在前几句"景'的渲染下,诗人的思乡之情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三、《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闲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1、写诗人清闲自满生活的一句诗是
2、表现这首诗思想内容的一个词是,也是全诗的诗眼。
3、"悠闲见南山'的"见'能否换成"望'?
4、"此中有真意'的"真意'是指。
5、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讲解,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A"结庐在人境'是说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
B"问君何能尔',"尔'的意思是"耳',罢了。
C"飞鸟相与还',"相与还'是结伴而还,意思是飞鸟倦了也知道还家。
D"此中有真意'的"此中',据此时此地的情景,也就是指隐居生活。
6、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A"悠闲见南山'用一个"见'字描写采菊时于无意间偶见南山,使南山静穆超然的风景正好与悠闲自满的心情相融合,表现了一种天真自然的意趣。
B诗中的采菊、山气、夕阳、飞鸟,包含了无限诗情画意,它既不能用言语形容,又无须用言语形容,表达了隐居生活的美好情趣。
C诗的语言婉曲含蓄,虽说"此中有真意',又说"欲辩已忘言',其实,"真意'就在所要表现和所要追求的"心远地自偏'的意境中。
D这首诗创造了一个诗情、画意、哲理兼具的意境,既表达了的清高思想和宁静高兴的心情,又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和思想的启迪。
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自经自经丧乱少睡眠'一句中"丧乱'指事件。
2、"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的意思是
3、"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深刻含义是
4、"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表现了诗人的思想。
5、对"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分析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这是诗人幽默诙谐的写法,既活灵活现地描绘出南村群童的顽皮,又奇妙含蓄地刻画了自己因年迈而无力改变现状的那种无可奈何的微妙心理。
B南村群童竟然不知道"我'是有名的"诗圣',表达了"我'对他们年少无知的不满。
C南村群童连不值钱的茅草都抢,可见当时人们的生活贫困到了何种程度。
D称之为"盗贼',表达了诗人对南村群童不良行为的猛烈生气。
五、《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本诗中,从视觉角度看,色调显明,红白衬托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
2、这首诗前十句重在咏雪,后八句则主要是写_______。(填2字)
3、本诗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4、请描述"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在你脑海中出现的画面。
5、请你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诗作一点赏析。
六、《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后四句,前后形成显明比较。
2、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呈现的画面,并透露诗句的含义。
七、《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诗歌开头为什么从一把不起眼的折戟写起?
2、试体会"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两句讨论的妙处。
3、选出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
A该诗开头从一件不起眼的折戟写起,很自然的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B"自将磨洗认前朝'为后两句论史咏怀作铺垫,诗人心绪无法宁静。
C诗人一反传统看法,认为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便利,胜者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重写。
D在这首咏史诗中,关注的重点是赤壁之战,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
八、《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上阕写词人把酒问月,萌生了"乘风归去'的奇想,而天上的高寒使他转向对人间的爱好。
B、下阕写词人望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祈福。在词人眼里,月圆人团聚是一种自然常理。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说明情意的相通不受时空阻隔,这是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祈福。
D、全词以"明月'贯穿,咏月兼怀亲人,表达了词人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2、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憧憬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阕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追念和祈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B"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句,抒发思念亲人的感情。表面看来,好像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自然和社会作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D全诗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像和浪漫的情致,具有猛烈的艺术感染力。
九、《山坡羊潼关心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义踟蹰。悲伤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对这首曲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这是一首元代散曲,"山坡羊'是曲牌名,"潼关心古'是曲的标题。
B、"山河表里潼关路'勾画出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的特点。
C、曲中的"聚'字赋予静止的峰峦以动感,"怒'字则生动地表现出波涛汹涌的情态。
D、在曲中表达出深深的伤感悲愤之情,他伤感悲愤的最主要原因是"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2、结尾"亡,百姓苦'好理解,为何"兴',百姓也苦呢?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3、曲子开头描写潼关的地势,作用是什么?
十、《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快速,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表现壮志难酬,使整首词的风格由雄壮变得悲壮的一个词是"'。
2、下边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这首词描写了看剑、闻角、分炙、奏乐、点兵、杀敌等多种军营生活。
B、这首词呈现了醉态、梦境、往事、理想和现实等多层面的人生境界。
C、这首词前九句追忆人生往事,豪情满怀;结尾一句,词义陡转,点出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失望等多重矛盾。
D、这首词成功地运用了"八百里'、"五十弦'、"沙场'、"的卢'、霹雳'等多个历史典故。
3、根据你所把握的历史知识,说说"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什么?
4、诗人尽管"白发生',却依旧眷念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这种眷念的情结从词中、两个细节可以读出。
5、试体会"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
6、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的壮观场面。
7、词人为什么要写"醉里'和"梦回'的情景?
十一、《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对这首诗赏析不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A全诗分为三章,每章前两句以凄清冷漠的景致起兴,形成一种沉郁悲凉的气氛,同时又暗寓了时间的推移。后六句描写访求"伊人'而未得的迷惘之情。
B"在水一方'、"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沚'是说伊人所在的地方有流水环境,仿佛置身于州岛上,可望而不可及。
C"伊人'是诗人访求的对象,是美的化身,在诗人矢志不渝的追求中,犹如猛烈地感受到了那"在水一方'的倩影。
D这首诗描写了"伊人'生活的环境和诗人在不同时间不懈地寻觅"伊人'的过程,因此,从诗的内容看,它应是一首叙事诗。
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古诗词赏析练习答案
一、《观沧海》
1、水波动乱山岛巍然挺立活力蓬勃
2、B
3、观六四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百草秋风洪波日月星辰海水呈青苍色
4、通过勾画大海的壮观风景,抒发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二、《天静沙秋思》
1、深秋晚景图
2、游人孤寂悲苦的心情
3、B
三、《饮酒》
1、采菊东篱下,悠闲见南山。
2、心远
3、不能"见'字的妙处在于无心,无意间偶见,才能与悠闲自满的心情相融合。而"望'字确是有意为之。
4、自然情趣
5、B(应是"如此'之意)
6、C("真意'指诗人从自然与人和谐的景象中所体悟到了自然之趣。)
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安史之乱
2、遭乱以来,忧时念国,本来就经常失眠,置此秋夜漫长,床上沾湿,更难度过这宵。
3、此句是全诗的画龙点睛之笔,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忧国忧民的理想和愿望,反映了诗人人格的宏伟与高尚。
4、兼爱天下、悲天悯人的博大胸襟和纯真心灵。
5、A
五、《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2、送行
3、抒发了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的感情。在诗人笔下,冰天雪地的边塞,奇寒难忍,愁云惨淡,令人怨怅。
4、山路回旋曲折,已看不见友人离去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一串马蹄的踪迹。
5、诗句以梨花喻雪,别致独特,让人在冰天雪地里宛如置身于大好春光中。而一个"忽'字,既写出了塞外气候的变幻独特,又表现了诗人见到瑰丽雪景后的惊喜之情。
六、《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消极愤懑振奋乐观
2、放眼望去,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这样的景象: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但万木仍旧争春。(所描写的画面必需扣住"千帆竞发'"万木争春')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七、《赤壁》
1、借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武汉车都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度电子产品分期购买与售后服务合同
- 2025年度人事代理与员工薪酬福利调整服务协议3篇
- 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授权合同签订委托书规范3篇
- 2025版新能源汽车租赁与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合作框架协议3篇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垂直旋转模块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TGV玻璃芯基材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版城市更新项目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合作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成都市二手房交易合同范本 正版官方规范修订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车队运输保险合作协议3篇
- 2025年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商务部发布《中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报告(2024)》
- 广东省佛山市2025届高三高中教学质量检测 (一)化学试题(含答案)
- 2025年福建新华发行(集团)限责任公司校园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人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全面+九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成都市石室联合中学2023-2024学年七上期末数学试题(解析版)
- 咨询公司绩效工资分配实施方案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各单元重点句子
- 2025新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单词表
- 公司结算资金管理制度
- 2024年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功测试卷(有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