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中化学选修三模块综合检测_第1页
2018高中化学选修三模块综合检测_第2页
2018高中化学选修三模块综合检测_第3页
2018高中化学选修三模块综合检测_第4页
2018高中化学选修三模块综合检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模垛综合检测夥(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利用电负性数值可以预测()A.分子的极性B.分子的对称性C.分子的空间构型D.化学键的极性解析:电负性不同的两个原子对键合电子的吸引能力不同,会形成极性键。答案:DTOC\o"1-5"\h\z2.下列表达式错误的是()H:C:H■+A.甲烷的电子式H2s2pB.氮原子的L层电子的电子排布图土L22g24C.硫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1s2s2p3s3p12D.碳-12原子6C解析:硫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答案:C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气体单质中,一定有b键,可能有n键b键比n键重叠程度大,形成的共价键强C.两个原子间形成共价键时,最多有一个b键D.N2分子有一个b键,两个n键解析:气体单质中,不一定有b键,如稀有气体;两个原子间形成共价键时,最多有一个b键,或者有n键。答案:A(2018四川高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晶体中一定存在分子间作用力,不一定存在共价键B.分子中含两个氢原子的酸一定是二元酸C.含有金属离子的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活泼性一定越强解析:稀有气体分子晶体中存在分子间作用力,不存在共价键,A正确;分子中含两个氢原子的酸不一定是二元酸,例如甲酸HCOOH,B不正确;金属晶体中含有金属阳离子,但不是离子晶体,C不正确;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活泼性不一定越强,例如氮气,D不正确。答案:A5•根据元素周期律和物质结构的有关知识,以下有关排序正确的是()A•离子半径:Ca2+>C「>S2「B.第一电离能:Si>C>NC.电负性:F>S>MgD.热稳定性:SiH4>H2S>H2O解析: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Ca2+<ClvS2「;第一电离能N>C>Si;电负性F>S>Mg,正确;热稳定性H2O>H2S>SiH4。答案:C有关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1)sn(n+1)pn+1的元素及其化合物,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氢化物受热易分解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一种强酸C.其单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D.是植物生长所需要的一种营养元素解析:根据单质排布式知:n=2,所以该原子为P,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一种中强酸。答案:B已知次氯酸分子的结构式为H—O—Cl,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依据其结构判断该含氧酸为强酸B.O原子与H、Cl都形成b键C.该分子为直线型非极性分子D.该分子的电子式是H:0:Cl解析:A项,根据结构式次氯酸没有非羟基氧,应为弱酸;分子中的O为sp3杂化,:O:C1;次氯酸为V形分子;HCIO电子式为…-。答案:B8.[双选题]X、Y两元素可形成XY3型共价化合物,则X、丫最外层的电子排布可能

A.X:213s3pY:253s3pB.X:232s2pY:2s22p4C.X:3s23p1Y:2s22p5D.X:2s22p3Y:1s1解析:A项,X为Al,Y为Cl,符合;B项,X为N,Y为S,不符合;C项,X为Al,Y为F,AIF3是离子化合物;D项,X为N,Y为H,符合。答案:AD9.[双选题](2018海南高考节选)下列有关元素锗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来源:数理化网]A.锗的第一电离能高于碳而电负性低于碳B.四氯化锗与四氯化碳分子都是四面体构型C•二氧化锗与二氧化碳都是非极性的气体化合物D•锗和碳都存在具有原子晶体结构的单质解析:A选项中锗是金属元素而碳是非金属元素,第一电离能应低于碳。C选项中金属的氧化物不可能为气体化合物。答案:BD(2018安徽高考)中学化学中很多规律”都有其使用范围,下列根据有关规律”推出的结论合理的是()A•根据同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变化趋势,推出Al的第一电离能比Mg大B.根据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与族序数的关系,推出卤族元素最高正价都是+7C•根据溶液的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推出pH=6.8的溶液一定显酸性D.根据较强酸可以制取较弱酸的规律,推出CO2通入NaCIO溶液中能生成HCIO解析: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叫做第一电离能,由周期表可知同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而逐渐增大,但Al的第一电离能比Mg小,A错误;卤族元素中氟元素是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不可能失去电子,所以氟元素无正价,B错误;只有在常温下pH=6.8的溶液才一定显酸性,而在100C时pH=6.8的溶液却显碱性,因此用pH判断溶液酸碱性时必需考虑温度,因此C不正确;碳酸的酸性强于次氯酸的,所以CO2通入NaCIO溶液中能生成HCIO,方程式为:CO2+CIO+H2O===HCO3_+HCIO,因此只有答案D正确。答案:D在以离子键为主的化学键中常含有共价键的成分。下列各对原子形成化学键中共价键成分最少的是()C.Na、ClA.Li、FBC.Na、ClD.Mg、O解析:比较两原子电负性的差值即可得出答案,由于Na与F的电负性差最大,贝U形成化学键中共价键成分最少,选项B符合题意。答案:B由下列各组的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既有离子晶体,又有分子晶体的是()H、O、CB.Na、S、OC.H、N、OD.H、S、O解析:A、D中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只能为分子晶体;B项中三种元素只能形成离子晶体;C项中HNO3为分子晶体,NH4NO3为离子晶体;D项中三种元素只能形成分子晶体。答案:Ca、b、c、d是四种短周期元素。a、b、d同周期,c、d同主族。a的原子结构示Aiii*c*4jc2x%十意图为「,b与c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为b+[J3-b+o下列比较中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a>c>d>b电负性a>b>d>cC.原子序数:d>a>c>bD.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c>d>a解析:根据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知x=2,a为硅元素,根据b与c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b为Na,c的最外层电了数为5,d为P元素,c为N元素。原子半径:b>a>d>c,电负性c>d>a>b,原子序数:d>a>b>c,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c>d>a。答案:D下列对一些实验事实的理论解释正确的是()选项实验事实理论解释A氮原子的第电离冃匕大于氧原子氮原子2p能级半充满BCO2为直线形分子CO2分子中C=O之间的夹角为180°C金刚石的熔点低于石墨金刚石是分子晶体,石墨是原子晶体DHF的沸点高于HCIHF的相对分子质里小于HCl解析:选项B因果关系颠倒;选项C的理论解释错误,原因是石墨中碳碳键键能大于金刚石中碳碳键键能;选项D的理论解释错误,原因是HF分子间存在氢键。答案:A氢叠氮酸(HN3)与醋酸性质相近,其盐稳定,但受撞击时易迅速发生反应,生成氮气。关于氢叠氮酸以下说法:①NaN3的水溶液呈碱性②固体HN3属分子晶体

③固体NaN3属离子化合物④NaN3可用于小汽车防撞保护气囊,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B.A.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由题中信息可确定:HN3是一种弱酸,故属分子晶体,NaN3可看作强碱弱酸盐,受撞击易分解,其水溶液呈碱性。答案:B已知某离子晶体晶胞如图所示,其摩尔质量为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晶体的密度为dg/cm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TOC\o"1-5"\h\zA.晶体晶胞中阴、阳离子的个数都为1B.其中阴、阳离子的配位数都是4C.该晶胞可能是NaCI的晶胞D.该晶体中两个距离最近的阳离子的核间距为",丽cm解析:A项用均摊法分析,晶体晶胞中阴、阳离子的个数都为4;B项中阴、阳离子的配位数都是6;C项该晶胞为面心立方晶胞,符合NaCI晶胞的特征,根据氯化钠的晶胞结构图进行计算:设晶胞边长为acm,则两个距离最近的阳离子的核间距离为~2?acm,4M=Na冷3cm3g/cm3,可求出a,进而求得核间距,D项错误。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52分)(4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一一黑火药,它的爆炸反应为:引燃2KNO3+3C+S=====A+N2f+3CO2f已配平)TOC\o"1-5"\h\z⑴除S外,上列元素的电负性从大到小依次为。(2)在生成物中,A的晶体类型为,含极性共价键的分子的中心原子轨道杂化类型为。(3)已知CN「与N2结构相似,推算HCN分子中b键与n键数目之比为。解析:(1)除S外,上列元素为C、N、0、K,根据元素电负性的递变规律,电负性强的元素主要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右上方,则电负性大小顺序为:O>N>C>K。(2)根据原子守恒可得A为K2S,其为离子晶体。生成物中只有CO2含极性共价键,C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为sp。(3)HCN的分子结构为H—8N,其中C—H键为键,C三N键中含1个键和2个n键,故b键和n键数目之比为1:1。答案:(1)0>N>C>K(2)离子晶体sp1:1(8分)X、Y、Z、W是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中的四种常见元素,其相关信息如下表:丿元糸相关信息XX的基态原子核外3个能级上有电子,且每个能级上的电子数相等Y常温常压下,Y单质是淡黄色固体,常在火山口附近沉积ZZ和Y冋周期,Z的电负性大于YWW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63,中子数为34Y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周期族,Y和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较强的是(写化学式)。XY2是一种常用的溶剂,XY2的分子中存在个b键。在H—Y、H—Z两种共价键中,键的极性较强的是(写化学式,下同),键长较长的是。W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是。W2Y在空气中煅烧生成W2O的化学方程式是。解析:X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2为C;淡黄色单质是硫黄,故Y为S;与硫同周期、电负性大于S的是Cl;W的质子数=63—34=29,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3d104s1,为Cu。答案:⑴三WAHClO4(2)2H—ClH—S101⑶[Ar]3d4s2CU2S+3O2===2Cu2O+2SO2(10分)已知A、B、C、D、E都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AvBvCvDvE。其中A、B、C是同一周期的非金属元素。化合物DC的晶体为离子晶体,D的二价阳离子与C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AC2为非极性分子。B、C的氢化物的沸点比它们同族相邻周期元素氢化物的沸点高。E的原子序数为24,EC"能与B、C的氢化物形成六配位的配合物,且两种配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三个氯离子位于外界。TOC\o"1-5"\h\z请根据以上情况,回答下列问题:(答题时,A、B、C、D、E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A、B、C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B的氢化物的分子立体构型是。写出化合物AC2的电子式。⑷E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ECh形成的配合物的化学式为。(5)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稀溶液与D的单质反应时,B被还原到最低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解析:根据D、C形成DC离子晶体,且D、C都为二价离子。A、B、C为同周期的非金属元素,所以D可能为Mg或Ca,C可能为0或S,又因为B、C的氢化物的沸点比它们同族相邻周期元素氢化物的沸点高,所以B、C的氢化物一定能形成氢键,且核电荷数AvBvCvDvE;所以B为N,C为O,D为Mg,E的原子序数为24,所以E为Cr,AC2为非极性分子,所以A为C。非金属性越强,越难失去电子,第一电离能越大,但N的p轨道半充满,所以Ii:Cv0vN;B的氢化物为NH3,立体构型为三角锥形;AC2为C02,其电子式为•'■-1-■Cr的电子排布为[Ar]3d54s1,根据信息,ECl3形成配位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r(NH3)4(H2O)2]Cl3;反应式为4Mg+10HNO3===4Mg(NO3)2+NH4NO3+3H2O答案:(1)CvOvN(2)三角锥形(3):■:■':::一1s22s22p63s23p63d54s1(或[Ar]3d54s)[Cr(NH3)4(H2O)2]Cl34Mg+10HNO3===4Mg(NO3)2+NH4NO3+3H2OTOC\o"1-5"\h\z(10分)已知A、B、C、D、E都是元素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AvBvCvDvE。B原子的p轨道半充满,形成的氢化物的沸点是同主族元素的氢化物中最低的。D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后3p轨道全充满。A+比D原子形成的离子少一个电子层。C与A形成A2C型离子化合物。E的原子序数为26,E原子或离子外围有较多能量相近的空轨道而能与一些分子或离子形成配合物。请根据以上情况,回答下列问题:(答题时,A、B、C、D、E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A、B、C、D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C的氢化物分子是(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化合物BD3的分子立体构型是。E的一种常见配合物E(CO)5常温下呈液态,熔点为一20.5C,沸点为103C,易溶于非极性溶剂。据此可判断E(CO)5的晶体类型为;E(CO)5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E(CO)5===E(s)+5CO,反应过程中,断裂的化学键只有配位键,形成的化学键是。(5)金属E单质的晶体在不同温度下有两种堆积方式,晶胞如图所示。休心立方面社立方E原子个数之比为体心立方晶胞和面心立方晶胞中实际含有的休心立方面社立方E原子个数之比为解析:根据B原子的p轨道半充满,形成的氢化物的沸点是同主族元素的氢化物中最低的,B是P元素。D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后3p轨道全充满,D是Cl。A+比D原子形成的离子少一个电子层,A是钠。C与A形成A2C型离子化合物,且原子序数大于A,C为硫元素。E的原子序数为26,E是铁元素。同周期从左向右第一电离能增大,但P的反而比S的大。H2S与H20类似是极性分子。PCl3分了中P原子有一个孤对电子,分子立体构型为三角锥形。E(CO)5的熔点为一20.5C,沸点为103C,易溶于非极性溶剂,该晶体为分子晶体,Fe(CO)5分解时生成铁,形成金属键。体心立方含有Fe原子数为81=2,面心立方含有Fe原子数为8^+6弓=4。答案:(1)NavSvPvCl⑵极性(3)三角锥形⑷分子晶体金属键(5)1:2(10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化学元素。hcderghi.ikimnoP试回答下列问题:元素p为26号兀素,请写出其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d与a反应的产物的分子中中心原子的杂化形式为,该分子是(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h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请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释发光的原因:0、p两元素的部分电离能数据列于下表:丿兀糸op电离能12717759/kJmol-1I215091561I332482957比较两元素的12、13可知,气态O2+再失去一个电子比气态P2+再失去一个电子难。对此,你的解释是i单质晶体中原子的堆积方式如下图甲所示,其晶胞特征如下图乙所示,原子之间相互位置关系的平面图如下图丙所示。请回答:晶胞中i原子的配位数为,一个晶胞中i原子的数目为。解析:(2)a为H,d为N,NH3分子中N原子是sp3杂化。主要从电子跃迁角度解释,电子从能量较高的轨道跃迁到能力较低的轨道时,以光(子)的形式释放能量。0是Mn元素,p是Fe元素,Mn2+的价电子排布为3d5属于半充满稳定结构,难再失去一个电子,气态Fe2+的电子排布为3d6,失去一个电子后是半充满稳定结构。i为Al原子,以Al原子为中心,经过Al原子相互垂直的三个面上,每个面上四个原子距Al原子最近且相等,共12个原子。一个晶胞中Al原子数目为8込+6X1=4。82答案:(1)1s%22p63s23p63d64s2sp3极性电子从能量较高的轨道跃迁到能力较低的轨道时,以光(子)的形式释放能量。Mn2+的3d轨道电子排布为半满状态较稳定TOC\o"1-5"\h\z12422.(10分)(2018福建高考)氮元素可以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