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版地理必修2第一章测试题含答案_第1页
人版地理必修2第一章测试题含答案_第2页
人版地理必修2第一章测试题含答案_第3页
人版地理必修2第一章测试题含答案_第4页
人版地理必修2第一章测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12高一地理周测二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8小题,共56.0分下图为不同国家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图中与目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相似的是〔A.甲B.乙C.丙D.丁图中丁国将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A.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负担重B.少年儿童比重大、失业率高C.人口总数少、自然增长率高D.人口数量多、劳动力过剩人口金字塔图承载着许多人口信息.如图为"某国20XX人口结构示意图".回答19-21题.

近年来,该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其主要原因可能是〔A.经济迅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高B.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和生活水平提高C.平均寿命延长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D.环境质量改善和人口素质提高人口金字塔图承载着许多人口信息.如图为"某国20XX人口结构示意图".回答19-21题.

该国0-4岁人口数明显多于5-9岁,其影响因素最可能是〔A.年龄结构B.性别结构C.生态环境D.移民因素人口金字塔图承载着许多人口信息.如图为"某国20XX人口结构示意图".回答19-21题.

图中信息显示该国的〔A.人口出生率高B.人口死亡率高C.人口自然增长率高D.出生人口性别比高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成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人口负担系数小于或等于50%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也可称为人口红利期.据此完成第20-21题.

人口红利期结束后,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

①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保障体系压力较大

②劳动力数量急剧减少

③人口数量多,劳动力减少,青壮年负担加重

④人口出现负增长.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成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人口负担系数小于或等于50%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也可称为人口红利期.据此完成第20-21题.

下列关于我国人口红利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青壮年人口比例较大,劳动力充足②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

③15岁以下人口比例减少,教育投资减少④老年人口比例上升缓慢.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人口数量和素质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质量。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图中反映了〔A.人口规模越大,生活质量越高B.人口规模越小,生活质量越高C.P为生活质量最高的人口数D.P′为生活质量最低的人口数关于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A.P为环境承载力B.P′为环境承载力C.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合理人口容量D.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合理人口容量一个城市的总人口由常住户籍人口和常住外来人口组成,下图是上海市2005-2016年总人口、外来人口和外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变化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下列符合上海户籍人口数量的变化特点的是A.2009-20XX出现迅速上升B.2009-20XX出现迅速下降C.2005-2016年持续高速增长D.2005-2016年保持相对平稳在20XX-2016年期间,上海市A.外来人口超过户籍人口B.人口增长率不断下降C.人口老龄化有所缓解D.人口平均年龄不断增长2014后常住外来人口首次出现了减少趋势,可能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A.上海市进行产业调整和产业升级B.国家加强了一线城市的房地产调控C.国家实施了更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D.上海市与其他城市之间差距缩小2015年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96‰,死亡率为7.11‰〔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16年1月1日起,我国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据此完成下题。2015年中国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是〔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B.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C.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D.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有助于我国〔A.减少老年人口的数量B.增加人口合理容量C.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D.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下图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该国人口数量达到顶峰的时期为〔。A.①B.②C.③D.④下列各国,目前人口发展情况与图示④阶段相似的是〔A.埃及B.中国C.德国D.印度图中左图为某国的甲地区"20XX人口年龄构成"图,右图为甲、乙两地在某国的位置图。读图回答下列题。对甲地人口性别比例与年龄结构严重失衡的原因,解释合理的是A.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大量迁入B.该地女性人口出生率低且大量迁出C.该地服役军人多D.夏季到该地旅游度假人数多该国是一个重要的茶叶进口国。图中所示乙地非常适合种植茶树。然而,采茶业却并未成为该地的农业生产部门,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劳动力B.现代科技C.交通D.市场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省20XX~2016年劳动年龄人口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题。图示该省劳动年龄人口最少的年份是A.20XXB.20XXC.2015年D.2016年目前该省应对劳动年龄人口减少的有效措施是A.全面放开生育政策B.大量接纳外来移民C.提高自动化生产水平D.完善养老保障体系木桶效应是指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读图完成下题。某一封闭区域以耕地、森林、淡水、矿产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6000、4500、10000,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取决于A.耕地 B.森林 C.淡水 D.矿产如图为20XX我国人口净迁出和净迁入最多省份的有关资料,完成20-21题.

图中涉及的省区中,老龄化最可能提前爆发的是〔A.XX B.XX C.上海 D.XX如图为20XX我国人口净迁出和净迁入最多省份的有关资料,完成20-21题.

影响图中6个省级行政区生育率存在明显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①人口政策②文化教育水平③生产力发展水平④就业竞争的激烈程度.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下面图1为"甲、乙、丙、丁四国人口增长状况图",图2为"不同阶段人口发展模式图".读图回答1-2题.

影响丙国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原因有〔

①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②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

③医疗卫生水平较低④经济发展水平较高.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下面图1为"甲、乙、丙、丁四国人口增长状况图",图2为"不同阶段人口发展模式图".回答问题

图1四个国家人口增长特点与图2人口增长阶段对应正确的是〔A.甲-① B.乙-② C.丙-③ D.丁-④读"甲、乙两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甲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主要原因是〔①社会福利好②医疗卫生水平提高③人口受教育水平高④受传统观念影响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下列国家中,与乙国人口增长情况相似的是〔A.美国 B.巴西 C.埃及 D.印度读XX省20XX与2030年〔预测人口年龄结构比较图,完成3~4题.

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A.女性人口比重 B.生产力发展水平

C.男性人口比重 D.自然资源的多少读XX省20XX与2030年〔预测人口年龄结构比较图,完成3~4题.

2030年与20XX相比,下列说法最可能的是〔A.出生率上升 B.自然增长率上升

C.人口总数下降 D.死亡率上升读图,回答3~4题

甲处曲线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最可能是因为〔A.人口减少 B.科技进步 C.劳动力增加 D.消费水平下降读图,回答3~4题

图中环境人口容量的变化和环境人口容量对实际人口数量的指导意义分别体现了人口容量的〔A.临界性、警戒性 B.警戒性、临界性

C.相对性、限制性 D.相对性、警戒性如图为"M、N两国一定时期内出生率和死亡率曲线图",据图回答1-2题.关于两国的说法正确的是〔A.M、N两国人口增长模式同步变化

B.M国比N国人口增长模式改变的年代早

C.M国人口模式转变后,国内人口迁移以农村迁往城市为主

D.N国人口模式的转变过程中,城市普遍出现了逆城市化如图为"M、N两国一定时期内出生率和死亡率曲线图",据图回答1-2题.M、N两国分别属于〔A.发达国家、发达国家 B.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C.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 D.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2015年初,俄罗斯政府计划将无偿发放远东地区<乌拉尔山以东>的土地给俄罗斯公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该项政策的实施,将刺激其欧洲部分地区的人口向远东地区迁移。读"1990~20XX俄罗斯远东地区人口资料图",完成下列各题1990~20XX,俄罗斯远东地区<>A.生育率提高 B.就业率提高 C.净迁出率下降 D.人口容量下降目前,影响俄罗斯远东地区人口迁入的主导因素是<>A.经济 B.环境 C.政策 D.军事如图为人口迁移示意图,据此回答26~27题.

若此图表示"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A.从北美迁往拉美 B.从亚洲迁往拉美

C.从非洲迁往西亚 D.从欧洲迁往非洲如图为人口迁移示意图,据此回答26~27题.

若该图表示近年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是〔A.从XX流往XX B.从XX流往XX

C.从新疆流往内地 D.从XX流往XX如图为"甲、乙、丙、丁四个国家人口自然增长柱状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数量增长最多的是丁 B.人口数量自然增速最慢的是丙

C.出生率最低的是乙 D.甲为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与印度现在人口增长特点相似的国家是A.甲 B.乙 C.丙 D.丁影响四个国家人口增长差异的主要因素有①生产力水平②社会福利③文化观念④人口政策A.①② B.②③①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0分读图,A、B两国的人口金字塔图,回答:

〔1儿童占有较高的人口百分比的是______国;如该国人口继续保持这样的增长速度,20年后,该国面临的困难问题主要有______、______.

〔2B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______型,若干年后该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_.

〔3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根本原因是______.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已接近______.材料1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国内出现大规模人口流动,还因此出现"民工潮"这一新名词。材料2

如图〔1改革开放以来,影响我国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_______因素。〔2我国这种大规模人口流动,对迁出地的有利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对迁出地的不利影响是:_______________。〔3此次大规模人口流动,对迁入地有利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迁入地的不利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和解析[答案]1.C2.A3.B4.A5.B6.B7.A8.C9.D10.D11.C12.A13.B14.D15.D16.C17.C18.A19.D20.C21.C22.A23.C24.C25.B26.D27.A28.B29.D30.B31.D32.C33.C34.B35.C36.C37.A38.D39.D40.D41.A;就业困难;人均资源减少;现代;人口老龄化;劳动力或兵源不足,社会负担加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现代型42.〔1经济〔2对迁出地有利的影响有: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收入、缩小城乡差异等。对迁出地不利的影响有:造成人才、劳动力的流失、留守老人和儿童增多、造成社会一些不稳定因素等。〔3对迁入地有利的影响有: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价劳动力,利于迁入地区城市的建设和经济的繁荣等。对迁入地不利的影响有: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增加对城市的交通、住房、社会治安、环境的压力增加等。[解析]1~2.本题考查人口增长模式。我国人口增长模式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型模式,人口呈正增长。结合人口增长模式图,丙丁均为现代型,但丁的人口出现负增长,不符合我国现状。C正确,ABD错误。故选C。本题考查人口老龄化的影响。读丁图可知,丁国家为人口负增长,出生率低,青少年儿童比重小,老年人口比重高,总人口出现减少,劳动力不足。结合选项,A正确,BCD错误。故选A。3.解:由于该国实施了计划生育,使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下降,而生活水平的提供使人均寿命延长,故人口老龄化加快.故选:B.

主要考查了有关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该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明显加快,一是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口寿命延长,二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年轻人口比重减小,导致老年人口比重增大.

本题难度较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人口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的主要原因.4.解: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国20-24岁、25-29岁人口所占比重高,而这一年龄段正值生育时期,因此该国0-4岁的人口数明显增多,这主要和该国的人口年龄结构有关.故选:A.

主要考查了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人口金字塔图分年轻型、中年型和老年型.读图,该国20-24岁、25-29岁人口所占比重高,属于生育年龄段.

本题难度较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和掌握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因素.5.解:A、读人口金字塔图,该国65岁以上人口比重大,少年儿童比重小,应为发达国家,人口出生率低,故不符合题意;B、读人口金字塔图,该国65岁以上人口比重大,少年儿童比重小,应为发达国家,人口死亡率高,故正确;C、读人口金字塔图,该国65岁以上人口比重大,少年儿童比重小,应为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低,故不符合题意;D、读人口金字塔图,该国65岁以上人口比重大,少年儿童比重小,出生人口性别比低,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

读人口金字塔图,该国65岁以上人口比重大,少年儿童比重小,应为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从图中可以看出中老年人口女性多于男性,性别比例失调.

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能力题,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和掌握人口结构的相关知识.6.解:人口红利期结束后,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老年人口所占比重较大,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保障体系压力较大;人口数量多,劳动力减少,抚养比增大,所以青壮年负担加重;而劳动力所占比重减小,数量不一定减少;人口自然增长率仍为正直,不会出现负增长.故选:B.

主要考查了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人口红利期,抚养比小,青壮年人口比例较大,劳动力充足;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使少年儿童所占比重小;15岁以下人口比例减少,但数量在增加,教育投资增加;老年人口比例上升较快.

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能力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7.解:①人口红利期,抚养比小,青壮年人口比例较大,劳动力充足,故正确;②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使少年儿童所占比重小,故正确;③15岁以下人口比例减少,但数量在增加,教育投资增加,故不符合题意;④老年人口比例上升较快,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

主要考查了我国人口红利期.人口红利期,抚养比小,青壮年人口比例较大,劳动力充足;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使少年儿童所占比重小;15岁以下人口比例减少,但数量在增加,教育投资增加;老年人口比例上升较快.

本题难度较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人口红利期的相关知识.8~9.本题考查人口规模及生活质量的关系。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生活质量高,人口规模在一定的范围,人口过多,人口过少都不利于生活质量的提升。图中P为生活质量最高的人口数。C正确,ABD错误。故选C。本题考查环境承载力及人口合理容量。依据人口合理容量的定义可知,P′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合理人口容量,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合理人口容量,C错,D对;环境承载力是环境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AB错误。故选D。10~12.本题考查上海户籍人口数量变化的判读。根据图例,2005—2016年间,上海市总人口数量变化趋势与外来人口数量变化趋势一致,说明上海户籍人口数量变化在2005—2016年保持相对平稳,D对,ABC错。故选D。本题考查上海市人口变化特点。根据题意知,户籍人口数量=总人口数量-外来人口数量,可以判断在2005—2016年间,上海市外来人口少于户籍人口,A错;总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且增长速度先快再慢,说明人口增长率先增大后减小,但大于0,B错;外来人口多为青壮年劳动力,导致上海市平均年龄下降,人口老龄化有所缓解,D错,C对。故选C。本题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2014后常住外来人口首次出现了减少趋势,可能与上海市进行产业调整和产业升级有关,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减少,A对;国家加强一线城市的房地产调控不是外来人口减少的原因,B错;外来人口主要是务工,不涉及户籍迁移,户籍管理制度较宽松,C错;上海市与其他城市之间差距扩大,D错。故选A。13~14.本题考查中国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2015年我国自然增长率为4.96‰,死亡率为7.11‰,所以出生率为12.07‰。所以我国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型,B正确,ACD错误。故选B。本题考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的意义。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会使少年儿童数量增加,不会减少老年人口数量,A错;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有自然资源、科技水平、地区对外开放程度和消费水平,B错;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新出生的人口数量增加,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C错;"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提高了生育率,可以降低中国的老龄化程度,降低未来中国人口的萎缩速度,降低未来中国劳动力的负增长水平,以及降低性别比例失衡程度,让中国人口变化更均衡,D正确。故选D。15~16.本题主要考查读图分析能力及人口最大值的判读。读图知,①②③时间段人口自然增长率都大于0,说明人口一直在持续增长,人口数量一直在增加;④时间段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0,此后人口自然增长率<0,则人口数量会减少。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0时,人口数量最多,D对,ABC错。故选D。

本题考查人口增长模式。图中④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④之后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0,出现了负增长,因此该国应该是发达国家,选项中只有德国为发达国家,C对;埃及、中国、印度为发展中国家,都不是人口负增长的国家,ABD错。故选C。17~18.本题考查人口性别及年龄结构。由图可知甲地人口性别比例与年龄结构的突出特征是20~40岁男性人口比重较大,女性的年龄结构符合自然变化特征,分析原因应该大量青壮年男性大量迁入。劳动力指向型工业的大量迁入不会造成性别上的很大差异,A错误;服役军人是青壮年男性集中迁入的现象,而且不会出现社会自然调节缩小男女性别差距,造成该地人口性别比例与年龄结构严重失衡,表现为20—40岁男性人口比重较大,所以说其原因可能是该地服役军人多,C正确;女性人口出生率大大低于男性的现象在现实中几乎不会出现,B错误;夏季到该地旅游不属于人口迁移,不会引起人口性别比例变化,D错,故选C。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甲国科技水平从世界范围来看是很高的,B错;茶叶生产是一个精耕细作的农业,需要劳动力人口较多,且工资相对不高,而美国从事农业的劳动力相对较少,A正确;从乙地地理位置来看,交通非常便利,C错;该国是一个重要的茶叶进口国,说明市场需求量大,但仍成为主要农业生产部门,D错,故选A。19~20.本题考查劳动年龄人口最少年份的判读。读图可知,2013-2016年,该省劳动年龄人口一直减少,故劳动年龄人口最少的年份为最后一年,即2016年,D对,ABC错。故选D。本题考查劳动年龄人口减少的应对措施。读图可知,该省劳动年龄人口持续减少导致劳动力不足,应提高自动化生产水平,减少劳动力数量的使用,C对;全面放开生育政策不能解决目前劳动力短缺的问题,A错;图示显示的是劳动力短缺,而非人口老龄化严重,完善养老保障体系不能解决劳动年龄人口减少的问题,D错;移民不可能大量移入我国,不能有效解决目前劳动年龄人口减少的问题,B错。故选C。21.本题考查环境人口容量。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有:资源的丰富程度、科技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及消费水平等。其中资源的丰富程度和科技水平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而资源状况则是影响人口承载力大小的首要因素。环境人口容量由最少的资源所能承载的人口数决定。淡水供养的人口数量为4500,故选C。22.解:由题中图可以看出,XX省流出人口数较多且户籍人口流出比例较高,流出人口一般以青年为主,故老龄化最可能提前爆发的是XX省.故选:A.

人口老龄化是指人口生育率降低和人均寿命延长导致的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本题以20XX我国人口净迁出和净迁入最多省份的有关资料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人口迁移的影响.解题时应注意对课本知识的把握.23.解:由题,我国整体的人口政策是一致的,省际差异很小,故①应排除,C选项正确.故选:C.

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使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不断改善,导致了人类死亡率的下降.同时,人类的生育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从早婚多育转变为晚婚少育,从而造成生育率下降,最终实现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文化教育水平、就业竞争的激烈程度也会影响生育率.

本题以20XX我国人口净迁出和净迁入最多省份的有关资料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影响生育率的因素.解题时应注意对课本知识的把握.24.解:由图知,丙国人口属于现代型,该国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原因有人口受教育程度高,医疗水平高,经济发展水平高,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故①③错误,②④正确.故选:C

根据图中分析丙国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均在10%左右,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现代型,再分析现代型特点:人口受教育程度高,医疗水平高,经济发展水平高,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

本题考人口增长模式的影响因素,能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难度一般.25.解:由图1知,甲人口再生产类型为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乙人口再生产类型为高出生率、较高死亡率;丙人口再生产类型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丁人口再生产类型为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与图2对应分析,只有乙与②符合题意,其他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人口再生产类型的特点:〔1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的自然增长率;

〔2传统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3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4过渡型:高出生率,较高死亡率.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四个国家的人口增长特点.

本题难度一般,属于基础题,考查了人口增长阶段和人口增长的特点的判断.26~27.本题考查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因素。读图可知,甲国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甲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高低高模式,所以可推知甲国是发展中国家。出生率高主要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死亡率低主要是医疗卫生水平提高,②④正确,①③与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关系不大。D正确,ABC错误。故选D。本题考查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在2%以下,为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在1%以下的为低自然增长率。读图可知,乙国为三低模式,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为发达国家的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美国是发达国家,A正确。巴西、埃及和印度都是发展中国家,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的传统型模式,BCD错误。故选A。28.解:人口增长由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决定,而这三率的变化主要由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即生产力水平决定.故选:B.

人口增长模式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随社会经济条件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人口增长的快慢形成原因,熟记相关知识即可.29.解:比较2030年与20XX的人口年龄结构,最明显的变化体现在老年人口比重上升,则死亡率可能上升.故选:D.

人口增长模式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随社会经济条件变化而变化的规律.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增长率为正数时表示总人口数在增加,人口增长率为负数时表示总人口数在减少.

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人口问题,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30.解:甲处曲线的斜率增大即资源快速增多;此阶段由人口曲线看出人口增长缓慢,劳动力增长不明显,不可能因为劳动力增加使资源快速增多;而科技水平的提高,人类获取资源的种类和数量会大大增加.故选:B.

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很多.例如,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及消费水平等.资源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31.解:读图可知,图中环境人口容量的变化和环境人口容量对实际人口数量的指导意义分别体现了人口容量的相对性、警戒性.故选:D.

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我国环境人口容量大约为16亿人,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约为8-9亿人.

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环境人口容量的变化和环境人口容量对实际人口数量的指导意义,理解即可.32.解:M国人口模式转变必然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国内农村人口会大量迁往城市.故选:C.

图示M国出生率高,死亡率较高,人口自然增长率高,应为发展中国家;N国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均低,应为发达国家.

本题以M、N两国一定时期内出生率和死亡率曲线图为载体考查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学生掌握不同国家、地区的人口问题并结合图文资料的理解即可轻松作答.33.解:图示N国出生率高,死亡率较高,人口自然增长率高,应为发展中国家;M国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均低,应为发达国家.故选:C.

人口增长模式有原始型〔高、高、低、传统型〔高、低、高、过渡型和〔高、低、高、现代型〔低、低、低.发达国家属于现代型,发展中国家多数属于传统型、过渡型.

本题以M、N两国一定时期内出生率和死亡率曲线图为载体考查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学生掌握不同国家、地区的人口问题并结合图文资料的理解即可轻松作答.34~35.本题考查俄罗斯的人口问题,以及获取信息和读图分析推理能力。生育率指育龄妇女生育子女的数量,图中没有相关信息推测其变化,A错误;总人口在减少,说明净迁出率上升,C错误;由图中可得出,1990~20XX总人口下降幅度大、就业人口下降幅度小,因此就业率有所提高,B正确;人口容量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提高,D错误。故选B。本题考查影响俄罗斯人口迁移的因素。据材料知,俄罗斯欧洲部分地区的人口在政策的引导下向远东迁移开发国土资源,其影响因素是政策,主要目的是国土开发。故选C。36.解: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由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迁移,故西亚石油资源丰富,经济较非洲发达,故人口由非洲迁往西亚地区.故选:C.

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1概念: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涉及人口由迁出地到迁入地永久性或长期性改变.〔2分类按地理范围分: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省际、县际人口迁移.按迁移方向分:国内人口迁移分为由农村到农村、农村到城市、城市到城市、城市到农村.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37.解: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是:由乡村向城市;由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由内陆向沿海〔中西部向东部.故选:A.

人口流动通常是指因工作、学习、旅游、探亲等原因临时或短期离开居住地外出活动,而不变更户籍的人口移动现象.

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人口的流动,获取图中信息即可.38~40.本题考查人口增长特点的判读。读图可知,丁图自然增长率最高,人口自然增长最快,但人口增长数量还与人口基数及人口迁移有关,丁人口增长数量不一定最多,A错;甲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乙、丙、丁均为正值,故人口数量自然增速最慢的是甲,B错;出生率最低的是甲,C错;甲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均低,属于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D对。故选D。本题考查印度人口增长特点的判断。印度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传统型,人口出生率较高,自然增长率较高,图中丁自然增长率最高,与印度现在的人口增长特点相似,D对;甲、乙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