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组织学的理论体系与学习要求_第1页
行政组织学的理论体系与学习要求_第2页
行政组织学的理论体系与学习要求_第3页
行政组织学的理论体系与学习要求_第4页
行政组织学的理论体系与学习要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辅导材料PAGE7行政组织学的理论体系与学习要求郑州大学杨朝聚魏晓亚行政组织学是研究国家行政组织的科学,其研究对象的性质决定了学科本身的性质。行政组织具有双重性质,它既是统治阶级实现对社会统治的工具,又是国家政权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主体。由此决定了行政组织学既有特殊的阶级性,又有各个不同国家所共有的社会性。行政组织学的阶级性决定了对同一种行政组织现象,各个阶级出自本身的不同利益,有着不同的看法和评价。比如资产阶级就认为三权分立下的行政组织或议会制下。的行政组织是最好的行政组织。行政组织体制直接涉及到各个阶级和利益,各个阶级理所当然地会对同一种行政组织作出不同的评价,并为其评价找出理论根据,建立自己所特有的行政组织理论体系。于是,行政组织理论就被深深地打上了阶级烙印。行政组织的社会性决定了各个阶级对同一种行政组织有着某些相同的评价。这是因为行政组织都担负着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承担国家行政管理职能的任务;都要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都要为完成所承担的任务设立机构体系。如此等等.目的都是一个,如何通过行政组织的权力配置和机构设置更有效地行使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职能。从这个意义上说,行政组织理论具有一般的社会属性。行政组织理论特殊的阶级性和一般的社会性,首先决定了我们在学习研究行政组织学时,对历史上的行政组织理论要持批判的继承态度。对其中的剥削阶级的偏见要批判、否定;对其中能反映人类社会行政组织共同规律方面的科学,要继承、借鉴。其次也决定了不同社会制度下的行政组织学理论体系既有相同的一面,又有不同之处。马克思主义行政组织学的理论体系由5篇共14个分章组成,它们依次是:第一篇、绪论,包括行政组织学的研究对象、行政组织的沿革、行政组织理论的发展等3个分章;第二篇、行组织的实体,包括行政组织结构、行政组织政组织体制、行政组织类型3个分章;第三篇、行政组织与环境,包括行政组织的外部环境、行政组织的内部环境、建立良好的行政组织环境3个分章;第四篇、行政组织的建立与管理,包括行政组织建立的原则、行政组织的管理方法、行政组织的编制管理3个分章;第五篇、行政组织变革,包括行政组织变革的理论和中外行政组织的改革2个分章。绪论篇主要是从综合的角度,对行政组织学作整体性.概括性的研究,它包括行政组织学研究的对象、行政组织的沿革和行政组织理论的发展。组织是两个以上的人、目标和特定的人际关系这三种要素构成的一种特殊的人群体系。行政组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行政组织学所研究的是狭义的行政组织,即根据宪法和法律组建的、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承担行政管理职能、推行政务、管理国家公共事务的机关体系,它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行政组织学是研究国家行政组织的科学,其研究对象的性质决定了学科本身的性质。行政组织具有双重性质,它既是统治阶级实现对社会统治的工具,又是国家政权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主体。由此决定了行政组织学既有特殊的阶级性,又有各个不同国家所共有的社会性。行政组织自产生以来,历经奴隶制时期、封建制时期、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等时期。作为有关行政组织及行政管理问题的系统知识体系,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其中行政组织思想从行政管理思想独立出来,作为一门专门的科学,始于20世纪40至50年代。行政组织理论在产生发展过程中,经过了传统的行政组织理论、行为科学的行政组织理论和系统权变的行政组织理论三个时期。要求学习者通过本篇的学习,对组织、行政组织、行政组织学的产生、发展等基本理论有一个概貌性的了解。行政组织的实体主要是从静态的角度对行政组织进行分析、考察。它包括行政组织各个要素配置的结构、行政组织内部权力分配关系、行政组织机构有哪些类型等内容。“结构”一词是生物学上的名词,是指一个生物体对所具有的各种要素的特定安排。行政组织结构则是指行政组织各种要素的一种特定安排,即行政组织各要素的排列组合方式。合理的行政组织结构是完成行政管理任务,实现行政目标,提高行政工作效率的物质基础。行政组织的结构是行政组织的载体,而行政组织的权力关系则是行政组织结构的灵魂和核心。也是整个行政组织运行的动力。没有权力的分配、也就没有结构的分工;没有权力中服从与被服从、指挥与被指挥的关系,行政组织就无法有共同的目标和共同的行动。也就是说行政组织无法运行。行政组织权力分配关系科学与否,是否与时代的需要一致,关系着行政组织阶级职能和社会职能完成得好坏,关系到行政组织效率的高低。行政机构的类别众多,以行政职权大小为标准分类,行政机关可以分为统率机关和被统率机关;在被统帅机关内部。又可以行政机关的业务性质分类,行政机关可以分为业务机关和辅助机关,在业务机关内部又分为综合管理机关和专门管理机关。以行政活动程序为标准分类,行政机关可以分为决策机关、执行机关、咨询机关、信息机关与监察机关。以结构模式为标准分类,行政机关的结构模式可分为传统领导模式、现代领导模式、集权直线式、分权扁平式与多向沟通式。要求学习者通过本篇学习,对行政组织这个客观存在的实体有个全面的了解。行政组织与环境主要是从生态和心态的角度对行政组织与外部、内部环境的关系进行研究,既分析外部、内部环境对行政组织的影响,又分析行政组织如何能动地改造外部、部环境。行政组织的环境是指影响行政组织生存与发展的一切要素的总和,它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所谓外部环境,就是行政组织以外的能够直接和间接影响行政组织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因素。内部环境是指行政组织以内的各种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总和。行政组织与外部环境密切关联,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依赖。行政组织适应于外部环境的需要而产生,反过来又能动地选择与塑造外部环境。行政组织与外部环境的互依性,首先表现为行政组织对其外部环境的依赖,其次表现为行政组织作为一个开放系统对其外部环境的选择与塑造。行政组织的内部环境包括物质性要索和非物质性要素,它们是行政组织维持生存和发展的直接依据和现实基础。构成行政组织内部环境的诸要素,各自处于不同的地位,对行政组织具有不同作用。行政组织并不只是消极被动地适应环境。它也能动地改善与影响内外环境。为了健康地生存和发展,行政组织必须努力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要求学习者通过本篇学习,.了解行政组织与其内外环境的互依性和互动性,从而掌握行政组织与其存在环境的生态平衡关系。行政组织的建立与管理主要是根据行政组织自身的特点和其与外部、内部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分析行政组织建立与自身管理的一般原则与方法,这实际上是行政组织产生与运行规律的主观抽象。它包括行政组织建立的原则、行政组织管理的方法、行政组织的编制管理等内容。行政组织建立的原则是指人们在建立或改进某一行政组织时所要遵循的一般准则或指导规范。行政组织建立的原则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行政组织建立与运转的客观规律的主观抽象与反映。行政组织建立的原则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对立统一、科学性与阶级性的对立统一、普遍性与适应性的对立统一。行政组织建立的原则的内容十分广泛,既有静态的结构性原则、动态的行为性原则、宏观的系统性与权变性原则,还有定性的阶级性原则。分析、研究、把握并运用这些原则,有、助于设计与建立科学的合理的行政组织结构、有助于指导与规范行政组织的日常管理、有助于改革与完善行政组织。行政组织管理方法是一个宏大的方法体系,其内容极为丰富,并具有明显的层次性。行政组织管理方法首先是指行政组织之外的社会各类组织对行政组织的管理;其次是指行政组织及其成员为实现行政管理职能,达成行政目标所采用的方法、措施与手段的总和,它实际上是行政组织管理社会和经济事务的方法;最后是指行政领导和行政管理人员、行政组织为确保行政目标的实现,对行政组织及其成员进行控制与管理的方法、措施和手段的总和,它实质上是行政组织的自我管理。行政组织学讨论的重点是行政组织自身的管理方法,它是行政领导控制与管理行政组织的工具,搞好行政组织自身管理,是行政组织有效实施对社会事务管理的基本前提。新中国成立以来,已经建立了结构完整、制度基本完备的行政组织体系,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组织管理方法,主要包括民主集中制的方法、重人与重制度相结合的方法、目标管理的方法等。在行政组织建立原则确定后,就要将行政组织建立原则和实际工作需要相结合,对行政组织的机构和人员进行具体的配置,这就是行政组织的编制管理。编制是行政组织的结构表现形式,其核心是人员的构成方式。编制管理工作是建立行政组织实体的一个关键环节。离开了这个环节,行政组织就无法建立,行政活动也就失去了物质载体。要求学习者通过本篇学习,掌握行政组织建立与管理的原则与方法,提高建设行政组织和管理行政组织的能力。行政组织变革主要是对行政组织的调整与改革进行现实性和理论性的研究,它包括当代中外行政组织变革的现实,行政组织变革的一般原因、动力。阻力和变革的趋势等规律性问题的研究。现代政府行政组织是一个处于外在诸多环境因素中的开放系统,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由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因素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环境对行政组织的要求和期望也不断有所变化,从而必然引起行政组织内部各分系统的变革。行政组织只有适应发展和变化了的新环境,并作出相应的变革,才能维持其生存和发展。所谓变革,仅仅是指能适应并推动社会发展的一种变化。至于那些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变化,不是变革,只是历史的一种反动。变革是对改革的一种总称,改革是变革的具体化。引起行政组织变革的外部环境,有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两大部分。从行政组织发展的总体过程来看,行政组织产生、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广义地说,这种运动变化是变革,它使组织结构由简单趋于复杂,由粗陋趋于严密完整。在其达到最后成熟阶段后,就出现了衰老现象,于是在组织内部就产生了要求克服衰老的大变革动因。行政组织变革既有动力,亦有阻力,克服阻力的基本方法包括:广泛宣传和深人动员,造成变革的强大舆论,并有什对性地克服心理障碍;发动群众,民主参与变革;尽量减少损失、代价,从而减少阻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选任具有变革精神的人员担任领导职务;建立专门研究行政组织变革工作,具有专家性、权威性、公开性、专门性的研究班子。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行政组织改革措施,包括针对机构臃肿、人浮于事而进行的改革,针对扩权和集权进行的改革,针对内部冲突和协调困难进行的改革等。我国的行政组织改革也收到了很大成效,包括针对行政组织与其它社会组织间的职能关系问题进行的改革,针对行政组织内部职能关系问题进行的改革,针对行政组织结构及机构数量方面的问题进行的改革,针对行政组织法规方面的问题进行的改革等。要求学习者通过本篇的学习,能够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高度把握行政组织变革的整体性,掌握行政组织变革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理论。从行政组织学的理论体系出发,要学好这门学科,一方面需要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另一方面要熟练掌握学科的重点,全面把握学习要点。下面我们将依据行政组织学教材篇、章、节的顺序对此展开论述,以期对自学者有所帮助。第一篇绪论1.行政组织学的研究对象。本章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有:狭义的行政组织是指国家的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我国的行政组织是我国国家权力机关,即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国务院系统。构成行政组织的要素有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两大类,物质方面的要素有人员、经费和物质条件,精神方面的要素有目标、责权结构和人际关系。行政组织的一般性质是:静态的组织结构、动态的组织过程、生态的组织环境和心态的组织意识。行政组织的特殊性质是:权威性、阶级性、社会性、法制性、系统性和主动性。从总体而言,现代社会有五大组织系统,这就是:国家组织、企业组织、事业组织、群团组织、政党组织,其中的国家组织又分为立法和权力组织、行政组织和司法组织。政治学是行政组织学的理论基础,行政组织学是行政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行政组织学也是管理学的分支。本章应重点掌握的原理有:组织与行政组织的含义、行政组织与其它社会组织的区别、行政组织学的研究对象、行政组织学的研究方法、行政组织学研究的意义。2.行政组织的沿革本章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有:古代东方是人类文明的早期发源地之一,埃及、巴比伦、印度和中国是其杰出代表。古埃及的国王称法老。与古代东方国家不同,古希腊没有形成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而是出现了政体各不相同的诸多城邦,雅典和斯巴达是其主要代表。雅典的奴隶制采取民主政体,斯巴达作为奴隶主贵族阶级国家的典型。古罗马共和国时期,元老院是最高行政机关,元老院名单上的第一名叫元首,民众大会是立法机关。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西欧进人封建社会。从1870年开始,英国实行了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官吏制度,成为西方文官制度的先驱。在法国,从1789年大革命爆发,到1884年最终确定共和政体,经历革命与反革命、复辟与反复辟、共和国和帝国的多次反复,还出现过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即巴黎公社。1946年,法国确立了内阁制体制,但党派林立与纷争导致政府更迭频繁及政局动荡,互958年宪法建立了一种兼具总统制与内阁制特点的新体制,即半总统制。远在夏朝,中国就创立了王位世袭制度;秦灭六国后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体制;从魏、晋至隋唐形成了三省六部体制,三省中尚书省是全国的行政核心,下辖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吏部主管全国人事。新中国的行政组织是较典型的议行合一体制,政务院是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下属的国家政务的最高执行机关。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制定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国务院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本章应重点掌握的原理有:资本主义国家行政组织发展的特点、中国古代行政组织发展的特点、对新中国行政组织发展的分析。3.行政组织理论的发展。本章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有:马基雅维里在《君主论》一书中从政治与伦理分离的角度系统论述了他的组织思想;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资产阶级思想家洛克、孟德斯鸠等人提出了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思想。在中国古代,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提出了以“礼”为核心的行政组织思想;盂子对行政组织思想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专业化分工及以人为本上;荀子对儒家的组织思想给予了集大成的论述;法家的早期代表慎到、申不害、商鞅都强调以“法”为本,并认为法令应是组织成员言行的唯一标准;韩非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完成了把法家法、术、势兼用的君主专制的政治理论系统化的工作;墨子主张“尚贤”,老子和庄子崇尚“道法自然”。根据现代西方行政组织理论在研究方法、研究重点上的差异月大致划分为三个时期,即传统时期、行为科学时期与系统权变时期。本章需要重点掌握的原理有:外国早期的行政组织思想、中国早期的行政组织思想、传统行政组织理论的基本特点、行政管理的行政组织理论、官僚制的行政组织理论、行业科学的行政组织理论、系统权变的行政组织理论、马克思主义的行政组织理论、社会主义行政组织的主要特征等。第二篇行政组织的实体4.行政组织结构。本章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有:由行政组织的基本要素、细胞,即职位的排列组合,形成一个行政工作单位油各个工作单位的有机排列组合的方式,由此形成一个行政工作部门;由各个行政部门之间的有机排列组合方式,由此构成一级政府组织油各级政府之间的有机排列组合方式,由此形成一个国家的政府系统。正式行政组织结构具有依法设置、权责明确、活动规范、沟通正规等特点,非正式行政组织结构中成员之间的角色没有法律化、制度化、行政组织结构有纵向结构和横向结构,纵向结构形成行政组织的层级制,横向结构形成行政组织的职能制。层级制形成管理层次,它体现着决策与执行者的距离。职能制形成管理幅度,它体现着一个单位或一个行政首长能有效地管理的下层单位或人数。在一定的管理工作量或管理范围内,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反比例关系。本章需重点掌握的原理有:行政组织结构的含义与功能、合理的行政组织结构的标准、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行政组织的横向结构、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含义、正确处理管理层级和管理幅度的关系。5.行政组织体制。本章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有:行政组织的结构是行政组织的载体,而行政组织的权力关系则是行政组织结构的灵魂和核心,也是整个行政组织运行的动力。法国是实行集权制的典型国家,美国是实行分权制的国家之一,均权制的理论依据是孙中山先生的“均权”学说。集权制、分权制各有优点与缺点。美国的总统制是首长制的典型,瑞士是实行委员会制的典型国家。我国1982年颁布的宪法明确规定,从中央到地方各级行政组织均实行首长负责制,即中央人民政府实行总理负责制,各部、委实行部长、主任负责制,地方各级政府实行省长、市长、县长、乡长、镇长负责制。凡是采取分权制的国家,大多采用完整制,南斯拉夫是采用完整制的典型国家。分离制是实行二元化领导的组织体制,我国的行政组织体制基本上属于分离制,很多行政机关实行“双重领导’”或“多重负责制”。欧美许多国家的城市政府实行名誉市长制,市经理制产生于美国。本章需重点掌握的原理有:行政组织体制的含义,集权制、分权制与均权制的含义。集权制、分权制与均权制的优缺点,首长制、委员会制与混合制的含义,首长制、委员会制与混合制的优缺点,完整制与分离制的含义,完整制与分离制的优缺点,名誉市长制的含义与特征,市经理制的含义与优劣。6.行政组织类型。本章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有:统率机关是各级行政机关的指挥与决策中心,在整个行政机关中发挥统率作用,行政首长是统率机关的代表。被统率机关具有执行性与辅助性特点。我国国务院各部委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厅、局中的有关执行部门都是业务机关。各级人民政府办公厅(室)、政策研究室、人事管理局、统计局、机关事务管理局等都是辅助机关。一个行政组织只能有一个决策中心,决策不能多头。咨询机关是决策中心的辅助机关.必须从法律上确保其具有建议权和审议权。传统领导模式较适合任务单一,组织规模较小的组织。直线式组织形式,一般适用于集权式的领导型式。现代领导模式适用于一级政府或任务比较复杂的综合性部门。多向沟通式一般适用于综合职能部门与其有关的专业部门的关系。本章需重点掌握的原理有:统率机关和被统率机关的含义,统率机关的职责,业务机关和辅助机关的含义,业务机关和辅助机关的职责,决策机关、执行机关、咨询机关、信息机关、监察机关的含义,临时机关和派出机关的含义。第三篇行政组织与环境7.行政组织的外部环境。本章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有:行政组织界线具有开放性和可渗透性,这就决定了它既是行政组织与外部环境的相对独立与清晰的边界,又是联结行政组织与外部环境的纽带。行政组织的外部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类。“地理环境决定论”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的一种资产阶级的政治理论。经济环境是行政组织外部环境诸方面中最基本的方面。是行政组织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深层环境。基本政治制度直接决定一国行政组织的阶级性质,决定其服务的方向,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我国现行的政党制度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文化具有社会历史性、继承性、抽象性、模式性和功能性特征。血统论的行政文化观认为,行政首脑的行政权力来自世袭;唯意志论的行政文化观认为,行政首脑的权力来自超乎凡人的超人意志;法治论的行政文化观认为,行政首脑的权力来自法定地位,其权力由法律所赋予;历史唯物论的行政文化观认为,行政权力来自人民的委托,并通过体现民意的法律形式予以确认。本章应重点掌握的原理有:行政组织外部环境的含义及其与行政组织的关系,经济环境对行政组织的影响,政治与法律环境对行政组织的影响,民族环境对行政组织的影响,宗教环境对行政组织的影响,行政文化的含义及其对行政组织的影响。8.行政组织的内部环境。本章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有:人员是行政组织的主体要素,离开人员的行政组织是不可想象的。“财为庶政之母”,行政经费是行政组织生存与发展的命脉。非正式群团对行政组织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积极的作用。行政组织中的组织冲突,其性质复杂,形式各样。产生行政组织冲突的主观原因主要有:利益和目标的不同、价值观念的不同和性格爱好的不同。本章应重点掌握的原理有:物质环境对行政组织的影响,制度环境对行政组织的影响,人际关系的含义及其对行政组织的影响,群团及群团关系的含义,群团及群团关系对行政组织的影响,组织冲突的含义,组织冲突产生的客观原因,组织冲突对行政组织的影响。9.建立良好的行政组织环境。本章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有:从总体上看,经济环境决定行政组织,行政组织对经济环境具有反作用。在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体制中,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各级人民政府是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行政组织与权力机关之间不存在分立制衡关系。行政组织同司法机关之间,没有直接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它们是平行关系。行政组织可以利用其权力对民族环境施加影响,使其朝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在多民族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最好方式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本章需要重点掌握的原理有;建立良好的经济环境。建立良好的政治法律环境,建立良好的民族宗教环境,建立良好的文化环境,建立良好的国际环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原则与方法,建立良好的群团关系的途径和方法,解决组织冲突的主要方法,改善物质环境的途径和方法。第四篇行政组织的建立与管理10.行政组织建立的原则。本章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有:行政组织建立的原则是指人们在建立或改进某一行政组织时所要遵循的一般准则或指导规范。为人民服务是我国行政组织设置的根本宗旨。政府机构的设置及其体制要有法律上的依据,机构的设置与变更要依据法定的程序进行。行政组织中的命令指挥关系要尽量集中与单一,一般来说,一个下级组织或人员只应听命于一个上级组织或领导。我国是一个单一制的社会主义国家。行政组织作为一个功能完整的系统,其信息的流通要经历一个输人、处理、输出、反馈的过程。本章需要重点掌握的原理有:行政组织建立原则的特点、传统理论时期提出的行政组织建立的原则,行为科学时期提出的行政组织建立的原则,系统权变时期提出的行政组织建立的原则,中国行政组织建立原则的条件,中国行政组织建立原则的内容,行政组织建立原则的作用。11.行政组织的管理方法。本章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有:中国共产党主要通过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的方法对行政组织实施管理。党对行政组织的领导是我国行政组织管理方法的核心。原则性方法是核心,实体性方法是主体,程序性方法是纽带,技术性方法是基础,它们统一而不可分割。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属性是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与精神属性的统一,与之相应,就产生了人的生存需求。关系需求与发展需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关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行政组织的目标管理方法主要包括制定目标、执行目标、检查成果和反馈等步骤。本章需要重点掌握的原理有:原则性方法、实体性方法、程序性方法和技术性方法的含义、行政组织自身管理方法的根据及意义,中国行政组织自身管理的方法。12.行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