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八年级上册配套课件:第六单元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_第1页
历史八年级上册配套课件:第六单元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_第2页
历史八年级上册配套课件:第六单元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_第3页
历史八年级上册配套课件:第六单元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_第4页
历史八年级上册配套课件:第六单元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六单元《分层导学》历史八年级上册配套课件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列举正面战场的抗日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黄埔军校是中国近代一所著名的军事学校。黄埔军校创办于1924年,国民党员蒋介石是该校的第一任校长,共产党员周恩来担任政治部主任,第一期学员645人中有十分之一是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从这个人员的构成你发现了什么历史信息呢?从1924年到1927年三年间,蒋介石的称谓从“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到“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介石”再到“反动派头子蒋介石”。这三年在中国历史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大事?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014年9月1日,为永远铭记抗日英烈的不朽功勋,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公布第一批在抗日战争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在民族危亡的关头,英烈们是如何前赴后继、浴血奋战、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民族尊严的钢铁长城的?【例1】下列关于右图所示战役的表述,正确的是()A.彭德怀是这次战役的指挥官B.标志着中华民族抗战的开始C.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D.打破了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迷梦【解析】从示意图上的“中国军队”“台儿庄”等信息可判断,这是抗战中台儿庄战役示意图。1938年3月,日军向台儿庄发起攻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激战,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这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场胜仗。所以本题答案为C。七七事变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所以B项不符合题意。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内灭亡中国的迷梦,所以D项不符合题意。【答案】CC【例2】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说:“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内,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一时出现了生气蓬勃的新气象。”“新气象”主要是指()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B.敌后战场已成为主战场C.国民党军队基本扭转了战局D.全国性抗战局面的形成【解析】从题干“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等信息可判断,毛泽东评论的是抗战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卢沟桥事变”,驻卢沟桥和宛平城的中国守军奋起抵抗,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故D项正确。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A项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在抗战防御阶段,中国军队无力阻止日军进攻,失去华北、华中和华南的大片领土,故C项错误;此时抗战的主战场是正面战场,不是敌后战场,B项错误。【答案】DD1.1938年4月9日,伦敦路透社电讯:“英国军事当局,对于中国津浦(天津—南京浦口)线之战局极为注意。最初中国军获胜之消息传来,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现已证明日军溃败之讯确为事实……英人心理,渐渐转变,都认为最后胜利当属于中国。”该报道评论的是抗日战争中的()A.台儿庄战役B.长沙会战C.武汉会战D.淞沪会战A2.1938年春,日军进攻徐州,中国军队与日军血战近20天,歼敌1万余人,取得了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该战役是()A.淞沪会战B.长沙会战C.武汉会战D.台儿庄战役D3.台儿庄战役后,蒋介石电文:“此次台儿庄之捷,幸赖我前方将士之不怕牺牲,后方同胞之共同奋斗,乃获此初步之胜利。”材料说明台儿庄大捷的原因是()A.全民族团结抗战B.国民党军队英勇抗战C.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抗战D.华侨华人支援抗战A4.1938年3月,日军一部南下进攻山东台儿庄,其战略目标是()A.占领南京B.夺取徐州C.进攻武汉D.占领长沙B5.“热血沸腾在鄱阳,火花飞迸在长江,全国发出了暴烈的吼声,保卫大武汉!武汉是全国抗战的中心……”这一首歌曲最有可能创作于()A.1931年B.1935年C.1937年D.1938年D6.“历时4个月,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材料反映的是()A.台儿庄战役B.长沙会战C.武汉会战D.淞沪会战C7.1942年1月美国的“先驱论坛报”发表社论:“湘北之大捷,其重要性最低限度可媲美英军在阿比西尼亚之胜利。”社论赞扬的是()A.台儿庄战役B.第三次长沙会战C.武汉会战D.淞沪会战B8.1944年初,日军向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大规模进攻,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失了河南、湖南、广西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分。这主要是因为国民党()A.准备发动内战B.军队厌战情绪加剧C.实行不抵抗政策D.消极抗日,积极反共D9.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对日作战牺牲的将领共有115人,其中上将8人,中将42人,少将65人。这说明()A.正面战场抗击了绝大部分的日军B.国民党的参战是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因素C.政府消极抵抗导致伤亡人数激增D.国民党军队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大牺牲D10.在正面战场的历次战役中,中国军队浴血奋战,进行了一系列会战和抗战。下列关于正面战场的评述有误的一项是()A.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B.消耗了日军有生力量C.有力地支援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D.作战的方式以游击战为主D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38年春,台儿庄战役打响。面对日军的凶猛进攻,负责指挥作战的李宗仁和白崇禧邀请周恩来到其寓所,共话战局,并在之后的作战中,基本遵循周恩来的建议。李宗仁指挥战前一向都拥兵自重的“杂牌军”在枪林弹雨中浴血奋战,他们放下成见,放下自私,携手共赴国难;中共则组织鲁南老百姓,冒着炮火,把大刀、弹药、粮食、蔬菜、肉蛋、烧酒、食盐等送上前线,再将大批伤病员运往后方救治……六里石村,百多户人家,只不过是京杭大运河畔的小村落,却是大战时的后勤基地之一,一桶桶开水,一罐罐小米稀饭从这里送往前线。时年23岁的美国合众社战地记者爱泼斯坦赴台儿庄前线,他在1939年出版的《人民之战》中记载:她去台儿庄城之前,有个10岁的中国男孩被日军胁迫到中国守军阵地侦查,在随后的炮击中,中国守军都很困惑,日军向空旷的原野上倾洒了那么多的炮弹,为什么?原来,这名10岁的孩童向日军汇报时,故意颠倒了中国守军的方位……——摘编自《抗战地理》《南方周末》2015年4月9日第1624期材料中蕴含着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给予后人的许多启示,写出你从中得到的启示。启示一:抗日战争唤起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启示二: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万众一心、团结一致的结果;启示三:捍卫国家主权,人人有责;…………“空军战神”高志航1937年8月14日清晨,中国空军主动对黄浦江上的日本海军舰艇发动攻击,日军调动从台湾飞来的木更津联队与鹿屋联队战斗机,企图一举炸毁南京、上海地区所有中国空军基地。不料当天入侵的日本机动群,遭到中国空军第四大队队长高志航率领的战机的反击,中国空军以6∶0击落日机,首开中日空战全胜纪录,打破了“皇军无敌”的神话。国民政府宣布8月14日为“中国空军节”,高志航大队长被誉为“空中战神”。高志航,1908年出生于东北一个农户家庭,17岁被东北陆军军官学校选派赴法国航校学习飞行,虽然是异国学员中年龄最小的一位,但他好学不倦,基本飞行技术掌握很快,继而专修驱逐机专科。学成归国后,任张学良部东北航空处飞鹰队少校队员,后担任东北航空教育班少校教官。九一八事变后,高志航决心抗日。他登上了满载流亡难民的列车,入关南下。1933年,高志航进入杭州笕桥中央航空学校高级班学习,毕业后任中央航空学校教官;1936年底,高志航调任中国空军第四大队队长,他一贯严于律己律人,号召平时如战时,吃饭限时5分钟,加油自己动手,生活上亦与部属同甘共苦。在他的训导下,第四大队成了一支赫赫有名的队伍。“八一四笕桥空战”,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次重创强敌于空中的纪录,是中国空军史上最光荣的一页。据战史记载,在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中,高志航和战友击落敌机230架,击毙敌飞行员327名。1937年11月,高志航在河南周家口对日战斗中壮烈殉国,年仅30岁。——摘自黄寰《不该忘记的历史》阅读材料,说说为什么高志航能成为“空军战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